中國名畫家及其作品欣賞_第1頁
中國名畫家及其作品欣賞_第2頁
中國名畫家及其作品欣賞_第3頁
中國名畫家及其作品欣賞_第4頁
中國名畫家及其作品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中國名畫家及其作品欣賞第一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國畫的分類第二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國畫的分類人物第三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國畫的分類人物花鳥第四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國畫的分類人物花鳥第五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人物花鳥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工筆國畫的分類第六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人物花鳥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工筆國畫的分類寫意第七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按表現內容可分為山水人物花鳥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工筆國畫的分類寫意第八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第九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在中國現代產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美術作品和杰出的畫家,其中有20世紀的一百年中,是中國畫史上發展最迅速,成果最顯著的時期,它經歷了從衰微、探求、奮進,至今已走向復興的歷程。畫壇群星燦爛、名師輩出。第十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下面我們以中國畫為主向大家介紹我國20世紀的部分名家名作(以畫家出生先后為序)。第十一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吳昌碩(1842-1927)近代出杰出書畫家。浙江安吉人。曾經做過清末的安東(今江蘇漣水縣)知縣。是我國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中國近現代重要畫派海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擅長寫意花卉,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吳昌碩書法中篆書最為著名。吳昌碩第十二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在吳昌碩的花卉作品中,梅、蘭、菊、荷、水仙、紫藤最為常見,尤以藤本最能暢其筆力,抒發激情。他的畫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對角欹斜,氣象崢嶸,構圖塊面體積感極強。作畫時往往由畫幅中間落筆,構圖也迥異于前人,這些使到他的畫作既極具古意又極具現代感。他的篆書個性極強,印中的字饒有筆意,刀融于筆。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現出雄而媚、拙而樸、丑而美、古而今、變而正的特點,。吳昌碩第十三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鮮霜中鞠千尋竹齋泰山殘石樓吳俊卿信印日利長壽園丁生于梅洞長于竹洞我愛寧靜禪擘軒第十四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吳昌碩《三千年結實》這幅作品運用篆書筆法,疏闊縱放,雄渾有力,顯現出磅礴而茁壯的氣勢。第十五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吳昌碩的《梅石圖》

梅花是吳昌碩筆下常見的題材,他畫梅常伴以巨石,認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石而愈清”,把梅石結合比作“知交”或“雙清”。

第十六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吳昌碩的《墨梅圖》第十七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吳昌碩常畫墨梅也常畫紅梅,并佐以頑石,或撇幾筆竹子作為陪襯,亦愛畫雪中之梅,題以“晴雪”,有時題上“不知是雪是梅花”,更增佳趣。第十八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牡丹梅花雙清蒼松紅日第十九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紅菡翠寒梅凍石墨竹第二十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齊白石(1863-1957),現代杰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曾任美術家協會主席等,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誕辰100周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他畫蟲草則一絲不茍,極為精細,特別是他畫的蝦、蟹、蟬、蝶、魚、鳥等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

《蛙聲十里出山泉》

是齊白石91歲時,應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之求并以“蛙聲十里出山泉”為命題所作的一張水墨畫。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齊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并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齊白石的《蝦》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群蝦》1945年紙本設色60.5×33.5cm

北京美術館藏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蝦趣》1951年紙本設色83×45cm北京畫院藏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對蝦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三蝦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四蝦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五蝦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八十三畫蝦第三十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高齡蝦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蝦族大家庭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蝦魚、蝦鳥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蝦荷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蝦蟹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齊白石先生之所以能夠從一個雕花木匠、民間藝人逐漸成長為一位馳譽國內外的大名鼎鼎的繪畫藝術大師,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這里并沒有什么神秘之處,也沒有任何玄機和竅門,完全是靠他自己的信念和意志,靠他自己一生勤勉辛勞、艱苦奮斗出來的。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壽康,漢族,江蘇宜興屺亭鎮人,中國美術家、美術教育家,擅長畫馬。他是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徐悲鴻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托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徐悲鴻的《馬》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雙馬

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天馬行空

第四十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揚蹄

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奔騰

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哀鳴

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不用揚鞭自奮蹄

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飛馬

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單馬

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六駿圖

八駿圖

三駿圖

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徐悲鴻畫馬,是以真馬為師,又融會了傳統畫理畫法。他從不畫韁繩,馬的體態較瘦,腿腳較長,十分矯健。概言之,他融會中西繪畫之法,創造了新的駿馬形象,成為畫史上獨樹一幟的畫馬大家。他畫馬總是和飽滿的政治熱情結合在一起。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愚公移山圖

此幅《愚公移山圖》極具現實意義。畫家以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表達了一個古老民族的決心與毅力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徐悲鴻《浴女圖》此幅作品屬大師早期創作中尺幅最大、保存完好、最為精彩的油畫。第五十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田橫五百士》

這幅《田橫五百士》是徐悲鴻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記·田儋列傳》,巨大的歷史畫面滲透出一種悲壯的氣慨,撼人心魄。第五十一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潘天壽(1898-1971),浙江寧海縣冠莊人,是杰出的中國畫藝術大師和現代中國畫教學的重要奠基人。先后受教于李叔同、吳昌碩等,曾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潘天壽第五十二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潘天壽指畫第五十三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潘天壽《雁蕩山花》“外師造化”直接寫生得來的粉本。第五十四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潘天壽《小龍漱下一角》第五十五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

關山月

“嶺南畫派”

原名關澤霈。廣東省陽江市人。1933年畢業于廣州市立師范。是嶺南派第二代杰出畫家,著名美術教育家。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尤以寫梅著稱。第五十六頁,共六十四頁,2022年,8月28日關山月的國畫成就一重視寫生,眼界開闊,感觸新鮮,它飽含生活氣息、時代風貌和畫家情懷,立意不凡,因此顯得格調高雅。二有較深厚的理論修養,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畫論有比較深入的研究。這就有理論作指導,有比較、有鑒別,能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藝術上不僅超越了高劍父,也不斷地超越自我,在“嶺南畫派”的繼承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