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教案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_第1頁
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教案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_第2頁
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教案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_第3頁
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教案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_第4頁
9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教案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是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中的一首詩歌。古代詩詞鑒賞始終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一是雖然是高考考查范圍,但卻并未列入初中考察范圍之內,又因為它的難度較大,理解起來困難較大,所以它一直成為教師不愿去觸碰的,平時教學只是簡單疏通意思,便讓學生背誦默寫,以應付考試。二是學生接觸得少,學習起來難度又大,所以也就成為了學生難以邁過的坎。所以為今后學習詩歌減輕難度的話,就應從現在開始抓詩歌閱讀。二、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目標:通過誦讀,理解解詩句含義,領悟詩的意境。過程和方法目標:結合詩人的生平、思想側重理解詩歌“凄切而不衰颯”的抒情特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聯系生活實際,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誦讀,理解解詩句含義,領悟詩的意境。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聯系生活實際,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四、教法朗讀品悟法、小組討論法、引導點撥法五、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對本首詩寫景句子的理解。多種形式朗讀法: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詩歌蘊含的情感。六、教學過程(一)導入以初中階段學過的漢語作品導入,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韓愈是個怎樣的人?以此來導入本首詩歌的學習。(二)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二二三式),讀出語氣語調。(四)自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請用詩中的語句來回答。1.韓愈為什么“左遷”?2.他懷著怎樣的心情走上貶謫之路?3.韓愈告訴他的侄孫韓湘什么呢?解析: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早晨向皇帝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被貶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朝奏”與“夕貶”形成鮮明對比,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詩人命運的急劇變化。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貶的憤怨,也含蓄表現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寫作背景唐憲宗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下國內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規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稱是佛祖的一塊朽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看到這種行為,便寫了一篇《論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當過監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勝了私心,終于實現了勇敢的“一遞”。韓愈幾乎被處死。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后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韓愈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侄孫韓湘匆匆趕來同行,韓愈于是寫下了這首詩,送給侄孫韓湘。2.“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除弊事”,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肯將衰朽惜殘年”,又大有為匡正祛邪義無反顧的勇氣。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盡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他還是老而彌堅,剛正不阿。3.“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知道你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斂我的尸骨。用典:《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了老臣蹇叔哭師的故事,蹇叔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之語,韓愈用其意,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語意緊扣第四句,進一步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尾聯很有“雖九死而不悔”的態度,也含有蹇(jiǎn)叔哭師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五)合作探討“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陰云遮蔽秦嶺,家在哪里?立馬藍關,大雪阻攔,前路艱危。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顏色解析:云橫秦嶺:云遮霧繞的重重山嶺,象征著和故里、君王的重重阻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宋.李覯《鄉思》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家何在:“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師,迫遣之”《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曾峰驛旁山下。蒙恩還朝,過其墓,留題驛粱》“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驚恐入心身已病”《祭女挐女文》:“天雪冰寒,傷汝羸肌。撼頓險阻,不得少息,不能飲食,又使渴饑。死于窮山,實非其命。”韓愈為上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家何在”三個字中有他的血淚!可知他當日倉促先行,告別妻兒時的心情若何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馬不前:其實也是人不前。他立馬藍關,大雪漫天,聯想到前路的艱危,而生前途未卜的憂傷,流露出了英雄失路之悲。(六)總結情感:有怨有憤有悲而無悔以及前途未卜的感傷(七)再讀詩歌,品味詩情追尋韓文公足跡——韓愈在潮州仕途的蹭蹬、女兒的夭折、家庭的不幸、命運的乖蹇;因孤忠而罹罪的錐心之恨,因喪女而愧疚的切膚之痛;對宦海的愁懼,對京師的眷戀......悲、憤、痛、憂,一齊降臨到韓愈頭上。這是最孤寂的征程,在漫無邊際的冬日,世界向它的跋涉者展示著廣袤的荒涼。同學們,假設此時此刻你便是韓愈,面對這不公的待遇,這遭受的錐心之痛,你會怎么做?(問題探討)貶潮,對韓愈而言或許是不幸,但對潮州百姓而言則是大幸。他治潮八月,政績昭彰:驅鱷、興學、勤農、釋奴。特別是啟用賢士,興學育才一節,對潮州文化的發展影響至深,故為潮人歷代傳誦、景仰。筆架山因之改稱韓山,山下鱷溪改稱韓江,潮州山水俱姓韓。像韓江,韓山,祭鱷臺,韓祠橡木,鱷渡秋風,昌黎舊治,昌黎小學等等,無不言說著潮人從古到今對韓愈的敬仰.更有宋時就建在韓江東岸筆架山麓的韓文公祠,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韓愈祠.(八)情感釋放不得不說,韓愈這個人是條漢子。他不怕得罪皇上,上奏章勸諫皇帝,差點被處死;被貶路上困難重重,但他卻沒有放任自流,而是投入到救災恤民中,勵精圖治,讓自己的功德永存百姓心中。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會碰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那么,你是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呢?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將你最真實的想法記錄下來吧。(九)我想對你們說同學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