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知識競賽_第1頁
防災減災知識競賽_第2頁
防災減災知識競賽_第3頁
防災減災知識競賽_第4頁
防災減災知識競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賽、決賽競賽內容主要涉及地震、地質、火山、風、火、爆炸等災害及相應的防治專業知識和科技常識。2、題目著重考察學生應用專業綜合知識分析土木工程災害及其防治問題的能力、提高應對各類災害的意識和能力。一、判斷題

1自然災害是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對)

2災情指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其他危害人類社會的破壞現象。(對)

3我國有多種類型的自然災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澇、臺風等災害危害最為嚴重。(對)

4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隨機性,是不可預測的。(錯)

5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區域差異性。(對)

6巨災頻發已成為亞洲人居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對)

7亞洲的巨災以地震、洪水、風暴、干旱、海嘯、山體崩滑為多。(對)

8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具有群發性。(對)

9次生災害是由一種災害引發的其他災害。(對)

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災害現象也并非惟害而無利。(對)

11面對災害,預防比救助更為經濟。(對)

12面對災害,預防比救助更為人道。(對)

13許多自然災害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往往誘發一系列的次生災害與衍生災害,形成多種形式的災害(對)

14災害監測、預測、預警、災情評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衛星遙感技術。(對)

15減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

16《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盡立秋,郡國上雨澤”。這是我國最早對報災提出的要求。(錯

17秦朝制訂的《田律》是關于環境保護、減輕災害內容的規定。(對)

18“國際減災十年”活動是由美國科學家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災減災的戰略構想。(對)

19目前,國家減災委員會成員由國務院有關部委局、軍隊、科研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等34個單位組成。(對)

20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年均因災平均死亡數萬人,到目前年均僅死亡2000余人,這是黨和政府對于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投入巨大財力、物力用于減災工程建設和重視非工程建設的結果。(對)

21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提出“安全奧運”理念,也包括了減災工作。(對)

22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是國家減災委員會。(對)

23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設定了4個響應等級。(對)

24按照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規定,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由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統一發布災情。(對)

25因災死亡30人以上,可以啟動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規定的4級響應。(對)

26啟動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4級響應后,民政部要派出救災工作組到災區指導救災工作。(對)

27減災預案制定后,進行相應的演練有助于預案的實施。(對)

28西方人稱舊中國為“饑荒的國度”。(對)

29災害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對)

30觀摩《后天》、《龍卷風》等災難片影視節目對提高防災救災意識有積極意義。(對)

31觀看災害和減災攝影展具有震撼性的教育意義。(對)

32能夠互動的防災減災科普館能給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對)

33“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防災減災科普宣傳也要從娃娃抓起。(對)

34防災減災領導是關鍵。培訓、提高各級領導防災減災知識和應急管理技能,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對)

35《災害學》雜志是我國創刊最早的災害類學術期刊。(對)

36含氟冰箱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劑,它會破壞臭氧層。(對)

37大氣臭氧層的破壞會使皮膚癌和白內障的發病率增高。(對)

38在1992~2001年的十年間,全球自然災害導致622000人死亡,20億人受到影響。(對)

39自然災害是形成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對)

402005年1月,“第二次世界減災會議”制定了減輕災害風險和降低對災害脆弱性的戰略。(對)

41“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是當前我國的救災工作方針。(對)

42人民解放軍是抗洪搶險的主力部隊。(對)

43地震時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泄漏,要盡量順風跑,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錯)

44地震發生時可以在立交橋下避災。(錯)

45災害發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災方式。(對)

46地震主震結束后,學校的學生疏散時,要有順序,還要以書包等保護頭部。(對)

47地震時若正在搭乘電梯,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電梯一旦停下,就迅速離開電梯。(對)

48開車時如遇地震,要盡快安全地停車,然后待在車內,蹲伏于座位旁;如果停在較空曠安全的地帶,也可走出車外。(對)

49地震時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穩定物品砸傷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燈具)是不會掉落下來的。(錯)

50出于防災目的,居室中不要把重物置于高架上。(對)

51地震避災時應面向窗戶。(錯)

52地震時應打開出入的門。(對)

53地震時如在院子里,要躲在院墻角或門柱旁。(錯)

54地震避難時,要充分利用汽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攜帶足夠的衣、食、住等生活用品與醫藥用品。(錯)

55道路是否暢通是影響地震救災效率的重要因素。(對)

56自然災害逃生時,多人向同一個方向擁擠是很不安全的,因此處在擁擠的人群中時,要向與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動。(錯)

57地震后災民應先爭取時間自救、互救。(對)

58被埋壓在地震廢墟中時,有條件時可敲擊水管求救。(對)

59地震時照明最好用手電筒,不要使用蠟燭、火柴等明火。(對)

60震后救人時,為防止粉塵窒息被營救者,必要時可灑水息塵。(對)

61地震時壓埋人員被救出得越早,生存的可能性越大。(對)

62已確定為避難場所和其他可以作為避難場所的空地,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有關單位應當無償開放。(對)

63發生破壞性地震后,水庫或水壩下游附近的居民應暫時躲避,確信壩體無潰決危險后再搬回。(對)

64地震發生時應盡可能關閉電源、火源與天然氣源。(對)

65地震可能引起水災、火災。(對)

66防止地震衍、次生水災的主要辦法是及時打通堵塞,疏導積水。(對)

671925年云南大理發生7級地震時,大理城內房屋倒塌,5處起火,延燒一天兩夜,全城精華毀滅殆盡。(對)

681988年云南瀾滄-耿馬發生76級地震時,燒傷許多人,原因之一是當地瀾滄拉祜族習慣于在家中保留一個長明不滅的火塘。(對)

691923年日本東京大地震有90%死亡者死于地震后的火災。(對)

70臺風暴雨中,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時要盡量靠近道路邊緣。(錯)

71將木制家具、木板等捆在一起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對)

72汽車進入水淹地區時,如條件尚允許行駛,應關閉窗戶,迎著洪水駛向高地。(對)

73將樹枝、竹竿、木桿采用編席的方法串聯起來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對)

74在有大風的雷雨天氣里,最好打帶有金屬桿的雨傘,因為這樣的雨傘才不易損壞。(錯)

75泡沫板不能用作洪水中的救生物。(錯)

76人落水后,應馬上脫掉鞋子。(對)

77災后若原飲用水源污染,有條件時,可飲用瓶裝水或到指定處取水飲用。(對)

78地震、水災后的防疫工作對于減輕災害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對)

79熱帶風暴來臨前,應利用膠帶粘牢窗戶玻璃。(對)

80因洪水困在有斜坡的房上,風浪大時,可抓住屋頂的煙囪、電視天線等。(對)

81曠野中遇雷電時應趕快蹲在地上,去掉身上的一切金屬配飾。(對)

82在山谷中發現溪水突然混濁時,應警惕山洪暴發的危險,趕快逃離山谷。(對)

83山洪暴發時若在山上來不及逃走,可用繩子將身體綁在大樹上。(對)

84手機、哨子、旗幟、顏色鮮明的衣服等都可用作水災后求救的聯絡工具。(對)

85有經驗的森林消防隊員都知道,在參加滅火時為了逃生不要隨便撒尿。(對)

86國際曾經通用的SOS緊急求救訊號的標志是訊號三短三長三短。(對)

87我國刑法將挪用救災款物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對)

88每一個公民都有向災區捐款的責任和義務。(錯)

89救災款是國家撥給災區的專項資金,應用于解決災民生活上無力克服的吃飯、穿衣、住房、治病(因災引起的疾病)等困難;以及用于緊急搶救、轉移、安置災民等。(對)

90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對)

91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對)

92構造地震是由于地殼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對)

93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對)

94在火山上發生的地震叫火山地震。(錯)

95地震可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對)

96震級是對地震大小的一種量度,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對)

97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錯)

98記錄地震的儀器叫地震儀。(對)

99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測地震大小用的。(錯)

1001940年建立的北京西山鷲峰地震臺是我國第一個地震臺。(錯)

101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嚴重發生的國家之一。(對)

102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對)

103地震保險也是抗御地震災害的有效措施。(對)

104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其觀測環境的義務。(對)

105地震時,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來回搖晃及上下跳動,搖晃幅度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減少,所以樓房越低搖晃越厲害。(錯)

106因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或因人為因素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叫地震。(對)

107《地震預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全國性的地震長期預報和地震中期預報,由國務院發布。(對)

108地震后聞到廚房里有煤氣味時,應立即打電話通知有關部門修理。(錯)

109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都可以肯定將要發生地震。(錯)

110地殼變形、地下水異常變化、地應力變化、重力異常、動物異常等變化都是由地震引起的。(錯)

111臨震預報是一項世界性的科學難題。(對)

112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對)

113重大地震災害和特別重大地震災害情況可越級報告。(對)

114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事件,一般在5級以上。(對)

115震級較大的地震肯定比震級較小的地震造成的損失嚴重。(錯)

116同樣震級,淺源地震比深源地震的破壞性大。(對)

117地震烈度都是根據房屋破壞程度判定的。(錯)

118中國位于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對)

119發現異常的自然現象,懷疑是地震前兆時,應向地震部門或政府報告。(對)

120工業爆破等人類行為可能引起地震的發生。(對)

121某些發達國家震級較大的地震很少死人,而我國有些破壞性地震震級不大卻損失嚴重,這是因為我國的房屋抗震等級較低的緣故。(對)

122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對)

1231978年唐山地震的烈度為15度。(錯)

124國家地震局是在唐山地震后成立的。(錯)

125其他條件相同時,震源越淺,震害越重。(對)

126城市抗震規劃的編制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抗、避、救相結合”的方針。(對)

127科研人員發現當地有可能發生地震時,應及時告知周圍的群眾。(錯)

128學校、醫院、商場、影劇院、機場、車站等人員較集中的公共場所,應當設置緊急疏散場地。(對)

129設置緊急疏散場地要便于救援車輛進出。(對)

130地震謠言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對)

131地震災害是一種危害最大的地質災害。(對)

132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

133火山爆發時所噴出的熔巖大都來自地表下100~300千米的地方。(對)

134最具威力、最壯觀的火山爆發常常發生在俯沖帶。(對)

135激光測量技術可用于監測滑坡災害活動。(對)

136火山按其活動情況可分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對)

137火山的活動周期一般為300年。(錯)

138火山爆發前有可能發出隆隆的響聲。(對)

139火山爆發前有可能突然安靜,不發出響聲。(對)

140黑龍江的五大連池是休眠火山。(對)

141在我國,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種分布范圍較小的地質災害。(錯)

142大規模的滑坡有可能掩埋村鎮、摧毀廠礦、中斷交通、堵塞江河。(對)

143在某些地區,大量的降雨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

144爆破可誘發崩塌滑坡。(對)

145在斜坡上堆積礦渣、磚、石或其他重物可加重發生滑坡的危險性。(對)

146降雨、洪水、地震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泥石流的發生。(對)

147若山坡上明顯出現裂縫,并有加寬、加長的現象,這意味著可能發生滑坡。(對)

148若山坡上明顯出現裂縫,特別是裂縫有加寬、加長的現象時,發現者要向當地政府報告。(對)

149在黃土地區有可能在坡度小于20°的斜坡上發生地震滑坡。(對)

150滑坡停止后,住在滑坡附近的人應立刻回家檢查房屋損壞情況。(錯)

151大量開采地下水會使地面沉降。(對)

152農民建房可以從山坡上隨意取土。(錯)

153GPS技術可用于地質災害監測。(對)

154上海的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對)

155陸地淡水資源由大氣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個部分組成。(對)

1562006年“世界氣象日”選定的主題是“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對)

157龍卷風是云層中雷暴的產物。(對)

158在美國,龍卷風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僅次于雷電。(對)

159暴雨一般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即24小時內的雨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對)

160霧出現時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對)

161每年《世界氣象日》的紀念日是3月23日。(對)

162太陽黑子活動的平均周期是11年左右。(對)

163天氣現象符號“△”的含義是冰雹。(對)

164大風是指17米/秒或以上的風速。(對)

165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區域占我國面積的63%。(對)

166暴雨產生的主要條件是強烈的上升運動、充足的水汽。(對)

167我國各地氣溫分布不均勻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地形共同影響。(對)

16824個節氣中,最冷的一個節氣是大寒。(對)

169氣象災害是指因光、熱、水、氣等氣候因素異常變化引起的各種自然災害。(對)

170大霧、積雪、降水等天氣現象的出現,易發生城市交通事故。(對)

171冰雹是一種直徑大于5毫米的圓形或圓錐型的固態降水。(對)

172霧是空氣中浮游的大量微小水滴使得水平有效能見度小于1千米。(對)

173因形成霧的物理過程形式不同,主要將它分成:輻射霧、鋒面霧、平流霧三類。(對)

1742005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天氣、氣候、水與可持續發展。(對)

175我國大氣中水汽含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少,并且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對)

176厄爾尼諾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增溫的現象。(對)

177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這種氣候變暖是由氣候本身的波動和人類活動共同引起的。(對)

178氣候要素是指構成氣候的氣象要素,如氣溫、雨量、空氣濕度、日照、云、風等。(對)

179自1950年以來,世界上共發生13次厄爾尼諾現象。其中1997年發生的并且持續至今的這一次最為嚴重。(對)

180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對流性天氣系統稱為雷暴。(對)

181臺風是產生在熱帶海洋上旋轉很快的空氣大漩渦。(對)

182中國《夏小正》中按夏歷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了每月的自然現象和物候知識,這是最早的物候學著作。(對)

183熱帶氣旋在北半球是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對)

184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稱為“臺風”;發生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東部的強烈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對)

185氣候統計上,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7月份為最熱月,故以陽歷3、4、5月份為春季,6、7、8月份為夏季,9、10、11月份為秋季,12、1、2月份為冬季。(對)

186北半球,臺風前進方向的右半圈是危險半圈。(對)

187不論你站在臺風區中的哪一個地方,只要你背風而立,臺風的中心一定在你的左前方45°~90°的方向內。(對)

188一般夜間有露水,第二天是晴好天氣。(對)

189當寒潮來臨之前天氣要暖和一兩天。(對)

190南極的天氣比北極的天氣冷。(對)

191在一個沒有外界徑流出入的閉合流域,大氣降水量是水資源的唯一來源。(對)

192氣象災害危害的范圍十分廣泛,它不僅可造成人員傷亡,而且對農業、工業、交通運輸、輸電線路和通訊等都有嚴重危害。(對)

193《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對)

194《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安裝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

195雷雨可使土壤提高肥力,增加含氮量。(對)

196氣象監測預報網絡中有地面氣象站、高空探測站和新一代天氣雷達等。(對)

197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對)

198臺風中心的風力最大。(錯)

199臺風是誘發海嘯的原因之一。(錯)

200東北地區沒有臺風。(錯)

201臺風眼地區是臺風災害最嚴重的地區。(錯)

202在我國發生海嘯比發生臺風的風險大。(錯)

203熱帶風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為8~9級。(對)

204熱帶風暴是臺風的另一名稱。(錯)

205梅雨是黃河流域的一種氣象現象。(錯)

206遇有高火險天氣時,在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等欄目中向全國發布高火險天氣警報。(對)

207城市“熱島效應”是多霧的重要原因。(錯)

208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可能加重酸雨現象。(對)

209龍卷風是一種最猛烈的小尺度天氣系統。(對)

210龍卷風只發生在農村地區。(錯)

211寒潮有可能破壞工礦中的各種管道和閥門。(對)

212寒潮常伴有大風與降水。(對)

213在結冰的路面上騎自行車時,注意輪胎的氣不要打得太足。(對)

214凍雨有可能壓斷電線,拉倒電桿,使電訊和輸電線路中斷。(對)

215大霧天氣,行駛中的機動車駕駛員應打開防霧燈,密切關注路況,減速慢行。(對)

216在高溫天氣時的飲食宜清淡。(對)

217“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吉林省長春市的氣候特點。(對)

218每年7月是高考月,氣溫炎熱,2002年教育部決定將高考時間改到涼爽的6月。(對)

2192006年6月,福建省建甌市,由于洪災,全市4681名考生推遲高考,這是我國恢復高考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延期高考。(對)

220二氧化碳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化學物質。(對)

221干旱是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農業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對)

222在有條件形成降雨的云層中播撒催化劑可人工增雨。(對)

223氣象災害可以導致或加重地質災害、潮災、森林或草原火災等。(對)

224我國于1997年6月10日發射的氣象衛星“風云”2號是我國第一顆靜止氣象衛星。(對)

225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可以監測沙塵暴天氣過程。(對)

226我國曾進行了大規模的治河工作,其中主要有黃河、淮河、海河以及長江的綜合利用和整治。(對)

227大禹治水是采用“堵水”方式治理的(錯)

228我國古代就很重視洪水防災工作。(對)

229汛期是指江河連續漲水的時期(對)

230我國南方某些沿江舊城鎮的店鋪二樓外都有鐵圈,這是為了發生洪水時拴著船只用的。(對)

231防汛期是河水上漲和回落到某一高水位必須進行防守的時段。(對)

232黃河是一條“懸河”。(對)

233河床干枯了,就可以在河床上修房子。(錯)

234預報調度工作是防洪應急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對)

235除了不可抗力外,人為活動因素也可誘發山洪災害。(對)

236預防山洪災害的“明白卡”要發放到村、戶。(對)

237旱澇災害是農作物減產的主要原因。(對)

238目前中國每年農業用水量比其他行業用水量的總和還多。(對)

239為防范洪水災害,農村建房時,應選擇地勢較高、坡勢較緩的房址。(對)

240雷雨時到江河中游泳或劃船是安全的。(錯)

2411997年以后的黃河不斷流了,是該流域降雨量增加了。(錯)

242干旱是舊中國北方地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對)

243城市里不發生干旱災害。(錯)

24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干旱化現象日趨嚴重,每年受災農田約31億畝。(對)

245亞洲是每年洪水發生最多的地區。(對)

246干旱是一個突出的世界性問題。(對)

247我國農村缺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水漫灌。(對)

248海洋災害主要包括風暴潮災害、海浪災害、水土流失、海霧災害、溫室效應、海嘯災害等。(錯)

249常見的海嘯按成因可分為地震海嘯、火山海嘯、滑坡海嘯。(對)

250海嘯一般發生在有上弦月的夜晚。(錯)

251我國已制定出海嘯預警制度,而且是“國際海嘯預警制度協調小組”成員國之一。(對)

252印度洋海嘯發生在紅樹林、珊瑚礁多的地區,造成的災害最重。(錯)

253錢塘江大潮就是海嘯。(錯)

254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速度是8~9米/秒,即使會游泳,在如此洶涌的潮水里生還的希望也非常低。(對)

255據錢塘江管理局統計,每年有20多人死于洶涌的潮水,他們大多數是對大潮沒有戒心的外來人員或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夜間的“大潮吃人”慘劇發生率最高。(對)

256觀錢塘江大潮,要到指定的地點。(對)

257歷史上,長江口也有類似錢塘江的大潮。(對)

258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后果是沿海地帶和海島被水淹沒。(對)

259潮災是指海水上陸造成沿海生命財產損失和海岸工程破壞的一種嚴重海洋自然災害。(對)

260風暴潮是稍弱于臺風的一種大風。(錯)

261用形象的話說,風暴潮災害是“暴雨、洪水下泄、海浪上涌”三碰頭現象。(對)

262據統計,在世界上,風暴潮災害是傷亡最多的一種海洋災害。(對)

263我國是世界上風暴潮災害嚴重發生的國家之一。(對)

264大江大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區是風暴潮災害最嚴重的地區。(對)

265海冰不僅威脅著海上交通運輸,而且還能對海上工程和海洋石油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對)

266赤潮本來是一種自然的海洋現象,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現在的赤潮災害也帶有人為災害的屬性。(對)

267赤潮是一種紅色的潮汐。(錯)

268海洋中產生赤潮的原因是海洋中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過度繁殖。(對)

269在受赤潮侵擾海域捕撈的魚吃了沒事。(錯)

270嚴重的溫室效應有可能導致沿海地帶被海水淹沒。(對)

271森林火災具有自然和人為雙重屬性。(對)

272冬季降雪量偏少,春季氣溫回升快,森林火險期可能會提前。(對)

273空氣濕度大于百分之六十時,發生森林火災的危險性較大。(錯)

274干旱、大風并不是形成森林、草原火災的重要條件。(錯)

275森林火災一般都是由雷電引起的。(錯)

276實在沒有辦法撲救的森林火災,也可以放棄。(對)

277冬季東北地區森林被大雪覆蓋,不會發生森林火災。(錯)

278撲打森林火災最關鍵時刻是火災早期。(對)

279撲打森林火災時一般需要開出撲火通道,它主要用于機械化撲火車輛通過。(錯)

280人工降雨有助于撲滅森林火災。(對)

281少年兒童可以參加森林火災撲救。(錯)

282春季是森林火災的低發期。(錯)

283森林銳減可加重溫室效應。(對)

284植樹造林有助于減少冰雹災害。(對)

285營造防護林有助于減輕風災損失。(對)

286日本人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有90%來自于中國。(對)

287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對)

288公共娛樂場所在營業期間可以動火施工。(錯)

289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對)

290單位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對)

291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消防檔案。(對)

292根據火災的危險程度和危害后果,火災隱患分為一般火災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對)

293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定期對滅火器進行維護保養和維修檢查。(對)

294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領導責任。(錯)

295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對)

296經營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危險化學品的,應當分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錯)

297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倉庫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員工宿舍保持安全距離。(對)

298生產經營單位可以以貨幣形式或其他物品代替應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錯)

299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以邊作業邊報告本單位負責人。(錯)

300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對)

301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對)

302生產經營單位為了保護本單位的技術秘密,從業人員在作業場所作業只要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就可以了,其他沒必要了解。(錯)

303根據《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服從管理,所以對違章指揮仍要服從。(錯)

304燃燒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氣。(錯)

305建筑施工安全有“三件寶”,它們是:安全帽、安全帶及腳手架。(錯)

306電氣設備發生火災不準用水撲救。(對)

307國家標準規定的安全色有紅、藍、黃、綠四種顏色。(對)

308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的生產許可證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發放。(錯)

309電工作業時應穿防靜電鞋。(錯)

310任何人都有組織參加消防滅火的義務。(錯)

311工傷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錯)

312人體觸電致死,是由于肝臟受到嚴重傷害。(錯)

313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因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發生傷亡事故,不屬工傷事故。(錯)

314發生化學事故后,首先應迅速將警戒區內無關人員集中,以免人員傷亡。(錯)

315愛護公物人人有責,所有滅火器材都要緊緊鎖在固定位置,以防丟失。(錯)

316當觸電者停止呼吸又無心臟跳動,應在同一時間內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兩種搶救同步進行。(錯)

317有人低壓觸電時,應該立即將他拉開。(錯)

318事故的發生是完全沒有規律的偶然事件。(錯)

319事故處理的目的就是為了處理事故的責任者。(錯)

320發生火災時,基本的正確應變措施是:發出警報,疏散,在安全情況下撲救。(對)

321電工作業、金屬焊接切割作業、起重機械作業都屬于特種作業。(對)

322油鍋著火時,正確的滅火方法是沿著鍋壁緩慢地倒入冷水,防止飛濺。(錯)

323電視機不慎著火時,可用毛毯、棉被覆蓋,人應站在電視機的正前方。(錯)

324要做到及時控制和消滅初起火災,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隊。(錯)

325“9?11”事件中,紐約世貿中心大樓倒塌的原因是大火熔化了支撐鋼筋引起的。(對)

326火災逃跑時,遇到濃煙,應直立行走。(錯)

327起火時,可以往身上澆水,以免引火燒身。(對)

328如果一個人衣服有汽油,并且燃燒起來,應該用1211滅火器或干粉器滅火對著全身噴射,以防燒傷。(錯)

329凡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會對人、設施、環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統稱危險化學物品。(對)

330對著火的黃磷應用高壓直流水或霧狀水撲救。(錯)

331危險化學品可以采取安全措施進行郵寄。(錯)

332高速公路上,乘車時不要站立,不要隨便開窗和搖晃。(對)

333乘飛機可以不用系安全帶。(錯)

334乘飛機嚴禁攜帶易燃易爆、腐蝕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他危險物品。(對)

335進出地鐵站臺時要依次上下,站在自動扶梯上要站穩扶牢,防止跌傷。(對)

336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對)

337機動車行經鐵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橋、彎道、陡坡、隧道、人行橫道、市區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沒有超車條件的,不得超車。(對)

338生產經營單位為了逃避應當承擔的事故賠償責任,在勞動合同中與從業人員訂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對)

339使用燃氣時,人不得遠離,以防溢水撲滅火焰而造成漏氣,引發事故。(對)

340不得私自改裝燃氣管線和私自拆除、包裝、改裝、遷移、安裝燃氣設施、燃氣用具和利用不正當手段盜用燃氣及改變使用性質。(對)

341液化石油氣本身無毒,但人在充滿液化石油氣的室內,會感到不適,大量吸入時,會麻痹神經或缺氧窒息,可能發生意外。(對)

342熱水器應安裝在耐火的墻壁上,上部不得有電力明線、電器設備和易燃物。(對)

343禁止使用直排式燃氣熱水器。(對)

344使用燃氣熱水器,一般情況下膠管不要穿墻,長度不要超過2米,膠管要經常檢查,如發現有裂痕、變硬、變軟,應更換新的耐油膠管。(對)

345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要適當開啟門窗,使空氣對流,避免室內缺氧而引起人員窒息。(對)

346氣態的液化石油氣比空氣重,一旦泄漏不易散發,且當液化石油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的濃度(15%~105%)時,遇明火就會發生爆炸,所以管道燃氣不能引入地下室。(錯)

347用煤氣時,火被吹滅,不要馬上關煤氣。(錯)

348如在室內發現煤氣味,要立即開窗。(對)

349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對)

350觸電急救的要點為:動作迅速,方法正確,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是救治觸電者的首要條件。(對)

351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違章駕駛、超裝超載是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主要原因。(對)

352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對)

353氫氣鋼瓶與氧氣鋼瓶可以同庫混放。(錯)

354勞動保護用品是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戴的用品,簡稱勞動保護用品。(對)

355礦井瓦斯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它易溶于水,擴散性比空氣高。(錯)

356瓦斯無毒,但當濃度高時,會引起窒息。當其在空氣中具有一定濃度(5%~16%),并遇到高溫(650℃~750℃)時能引起爆炸,對安全生產威脅很大。(對)

357我國安全生產方面的法規是建議性法規,不是強制性法規。(錯)

358劇場應至少有兩個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連接的)出口。(對)

359托兒所、幼兒園和老年人、殘疾人專用住宅的主要居室,醫院、療養院至少有半數以上的病房和療養室,應能獲得冬季滿窗日照不少于3小時。(對)

360我國大氣污染重要來源是飛機尾氣排放。(錯)

361地溝油實際上是一個泛指的概念,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于各類劣質油的通稱。可以通過看透明度、聞氣味等方法加以判斷。(對)

362對于艾滋病,已有的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能夠降低傳播危險,延緩病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最終治愈艾滋病。(錯)

36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正常人一樣沒有任何癥狀,只有通過檢測血液中的HIV抗體才能檢查出來。(對)

364國家實施免費的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制度。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詢和檢測的人員,可在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免費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對)

365在日常生活中,如握手、擁抱、共餐、共用浴池、蚊蟲叮咬一般不會傳播艾滋病。(對)

366共用注射器吸毒容易感染上艾滋病,是因為毒品中有HIV。(錯)

367艾滋病病毒很脆弱,它在外界環境中很快死亡,常用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漂白粉、消毒靈、酒精等都可以將它殺滅。(對)

3682012年12月1日是第19個世界艾滋病日。(對)

369對甲類傳染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對)

370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可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及相關設施、設備。(對)

371患甲類傳染病死亡的,死者的尸體可直接交予其親屬開追悼會。(錯)

372傳染病防治工作,要圍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展開。(對)

373在我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對)

374淋病、梅毒病人應當在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接受治療。尚未治愈前,不得進入公共浴池、游泳池。(對)

375消毒液的濃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錯)

376大多數消毒藥品均有腐蝕性和刺激性,消毒次數過多、消毒液濃度過大,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損害。(對)

377洗滌靈具有消毒作用,可作為消毒劑使用。(錯)

378消毒產品的標簽(含說明書)和宣傳內容必須真實,不得出現或暗示對疾病有治療效果的內容。(對)

379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確診后再隔離。(錯)

380對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在明確診斷前,應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對)

381感染HIV的人是艾滋病的唯一傳染源。(對)

38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有傳染性,無任何癥狀。(錯)

383如母親為艾滋病人,其新生兒不可能成為HIV感染者。(錯)

384用于殺滅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劑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對)

385不論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應給予抗病毒治療。(錯)

386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消化道傳播。(錯)

387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感染者傳染性最強的時期為病程4~9天。(對)

388對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住院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應進行隨時消毒。(對)

389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治療措施為隔離和對癥、支持為基礎的綜合治療措施。(對)

390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流行時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對)

391如果病人出現咳嗽、咳痰超過3周,或伴咯血、胸痛等癥狀,抗感染治療無效,應考慮結核可能性。(對)

392患原發性結核的兒童通常沒有傳染性。(對)

393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霍亂病人或疑似霍亂病人時,都要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對)

394患狂犬病的動物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于發病前數日即具有傳染性。(對)

395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患病或隱性感染的犬、貓、家畜(豬、牛、馬)和野獸等溫血動物。(對)

396抗狂犬病血清應于致傷后48小時內注射完畢。(對)

397流行性出血熱患者有“三紅”體征,是指顏面、頸部、前胸部位潮紅酷似醉酒貌。(對)

398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對)

399流腦屬于呼吸道傳播的疾病,因此嬰幼兒不可能通過懷抱、哺乳等密切方式傳播。(錯)

400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淋巴細胞比例一般會增高。(對)

401流行性乙型腦炎又稱為日本腦炎。(對)

402經常開窗通風,可以降低麻疹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

403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可以引起75%以上的禽類死亡。(錯)

40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早期癥狀與人流感的早期癥狀相似。(對)

405由于人類禽流感病主要是通過接觸病禽而感染,因此,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時不必戴口罩。(錯)

406傷寒和副傷寒為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對)

407醫務人員為鼠疫患者治療時,必須著防護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鏡、穿膠鞋及隔離衣。(對)

408二、單項選擇題11998年4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減災規劃》從1998年開始執行,至哪一年結束?

A2008年B2010年C2018年

(答案:B)

2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哪個部門?

A民政部B水利部C中國氣象局

(答案:A)

3《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是哪年頒布的?

A2006年B2005年C2004年

(答案:B)

4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設在哪個單位?

A民政部B水利部C農業部

(答案:A)

5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規定省級民政部門在接到地(市)級重大災情報告后,應在幾小時內完成審核、匯總災情數據工作向民政部報告?

A2B3C4

(答案:A)

6民政部接到重、特大災情報告后,應在幾小時內向國務院報告。

A2B3C4

(答案:A)

7我國減災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A使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率顯著下降,人員傷亡明顯減少

B建設一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關鍵性作用的減災工程

C加強減災科學研究

(答案:A)

8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是指:

A1980-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答案:B)

9“國際減災日”指的是哪一天?

A8月的第二個星期三

B9月的第二個星期三

C1010

“全國國際減災日”自哪年確定,具體是哪一天?A2009年

5月12日

B2010年

5月12日C2009年

10月12日

112001年某城市建成了中國第一套公告事件應急聯動系統,該城市是:

A廣西南寧市

B黑龍江哈爾濱市

C浙江溫州市

(答案:C)

12下列關于陸地自然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會減少②在河流中、上游過量截流用水,下流可能會出現斷流③淡水資源豐富的地區,礦產資源也會豐富④植樹種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意義不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

(答案:C)

13目前,北京的一些山區推廣使用液化石油氣,把原先的薪炭林改變為水源涵養林。這樣做的主要意義在于:

①增加北京市的果品產量②構建北京市的生態屏障③減少當地的水土流失④滿足北京市的木材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

(答案:B)

14導致濕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

A燃燒煤、石油,排放CO2

B大量堆放工業廢棄物

C農業圍墾和城市開發

(答案:C)

15每年的哪一時期是我國各大江河最容易發生洪水的時期,對防洪減災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A3~5月B4~11月C5~9月

(答案:C)

16如果將地理信息系統(GIS)用來監測森林火災,可以:

A用來分析、判斷引起火災的原因

B預測森林火災的發生地點

C及時知道火災地點、范圍,分析火勢蔓延方向,制定滅火方案

(答案:C)

17以下哪個是城市內澇發生最不可能的原因?

A城市化過程中,因住宅區、工業區等建設的需要,填埋了許多池塘和河道(濕地)

B城市的道路路面,大多是采用不透水的水泥(瀝青)路面,影響了地表水的下滲

C城市居民多用自來水,很少打井取水,導致地下水位升高,滲入地下的地表水減少

(答案:C)

18最有利于人們工作、學習的環境溫度為:

A12℃左右B15℃左右C18℃左右

(答案:C)

19地球上各種淡水水體中,最主要的是:

A地下水B冰川C湖泊水

(答案:B)

20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河流的補給主要是:

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

(答案:A)

21近年來北方蝗災肆虐的主要天氣原因是:

A洪澇B高溫C干旱

(答案:C)

22下列河流中,主要參與水的陸地循環的是:

A雅魯藏布江B長江C塔里木河

(答案:C)

23現今大氣中氧的成分比原始大氣多,主要原因是:

A巖石的風化作用

B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動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B)

24我國長江流域所在的自然帶是: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答案:C)

25干地覆蓋了全球多少陸地面積,供養著世界上1/5的人口?

A40%B50%C60%

(答案:A)

26北方地區擁有中國40%的人口和60%的耕地,但水資源量只占全國的

A20%B30%C40%

(答案:A)

27山谷中化工廠為減輕對附近居民的危害,生產時間最好安排在

A08∶00~16∶00

B14∶00~22∶00

C20∶00~04∶00

(答案:A)

28黃河中游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

A洪災B地上河決口C水土流失

(答案:C)

29下列自然災害中,可能由人為因素誘發的是:

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澇③火山噴發④臺風⑤地震⑥寒潮

A①④⑥B①②⑤C②④⑥

(答案:B)

30最早連續記載中國災害的是哪本古籍?

A《春秋》B《史記》C《道德經》

(答案:A)

31《中國救荒史》的作者是誰?

A鄧云特B郭沫若C李冰

(答案:A)

32第27屆聯合國大會決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

A植樹日B地球日C環境日

(答案:C)

33目前我國共有幾個中央級救災物資儲備庫?

A10B15C20

(答案:A)

34目前,我國有多少個社會捐助接收站、點?

A2萬多個B3萬多個C4萬多個

(答案:A)

35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于哪一年?

A1976年B1998年C2001年

(答案:C)

36中國國際救援隊2006年6月赴印尼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救援,這是第幾次赴國外施行緊急救援行動?

A4B5C6

(答案:B)

37災害救助工作以哪級為主?

A國務院災害主管部門

B38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后,解放軍出動多少救災部隊?

A1萬多人B10多萬人C30多萬人

(答案:B)

39人們一般訓練哪種動物幫助人類進行地震搜救?

A貓B大象C狗

(答案:C)

40大地震的預警時間,從人感覺震動開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

A十幾秒B一分鐘C三分鐘

(答案:A)

41在戶外如何避震?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選擇寬敞的開闊地進行避震

C在大樓旁避震

(答案:B)

42在野外避震時應該怎么做?

A避開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腳等地

B在水庫邊避震

C在山谷中避震

(答案:A)

43地震引發海嘯時怎么辦?

A遠離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高處

B離開海岸后沿著山澗跑

C尋求救援隊的幫助

(答案:A)

44在樓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了怎么辦?

A馬上往樓下跑

B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

C在教室內墻角或課桌旁蹲下

(答案:C)

45在教室外怎樣避震?

A往家跑

B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離外避震

C向教學樓里跑,尋求老師的幫助

(答案:B)

46在影劇院如何避震?

A不要慌亂,就地避震,趴在座椅旁

B集中到沒有座椅的地方

C不顧一切向外跑

(答案:A)

47在商場或書店中如何避震?

A遠離高大的貨架或書架

B躲在高大的貨架或書架之間

C往電梯跑,趕快乘電梯下樓

(答案:A)

48在辦公室中如何避震?

A站在窗邊觀察外面的情況,再決定如何逃生

B請示單位領導,以便采取統一的行動

C避開燈具、電腦等物品、設備

(答案:C)

49觀看體育比賽時如何避震?

A被擠入人群后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B聽從指揮,有秩序地從看臺向場地中央疏散

C在人群中盡量向前擠

(答案:B)

50火車上如何避震?

A不要等火車停穩,趕快開窗跳車

B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鋼管

C趕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亂偷走

(答案:B)

51地震發生時,扒挖被埋者應注意什么?

A扒挖時要快,不需要考慮支撐條件是否被破壞

B接近被埋者時,用手進行扒挖和清理

C為提高救人速度,要一直用利器刨挖

(答案:B)

52怎樣防止被埋壓者窒息?

A讓他們服用有助于呼吸的藥物

B先使被埋者露出頭,并清除口鼻中的塵土,使其呼吸通暢

C人員救出后,把他們放在窗戶打開的房間內或空曠場地上

(答案:B)

53正確救人的原則是什么?

A先近后遠、先易后難

B先遠后近、先難后易

C先制訂計劃,然后再按部就班地實行

(答案:A)

54如何救助溺水者?

A下水后從正面接觸溺水者

B不論是否會水,都應義不容辭地下水救人

C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救人方式時要考慮安全,不會水的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

(答案:C)

55落水者應怎樣配合救助者?

A觀察救助者扔過來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B緊緊抱住救助者

C呼喊救助者

(答案:A)

56水災中主要應預防什么疾病?

A呼吸道、腸道疾病

B骨質增生、風濕病

C風濕性心臟病

(答案:A)

57臨時住所的糞便、垃圾如何管理?

A將其入缸,并噴灑消毒藥水

B將其倒至房屋后面

C將其拋到附近的積水中

(答案:A)

58災后水體污染怎么辦?

A收集雨水飲用,尋找或開挖新水源

B將被污染的水沉淀后再喝

C將被污染的水用紗布過濾后飲用

(答案:A)

59吐魯番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是1916年在何地發生的60級地震。

A吐峪溝B庫米什C七克臺

(答案:A)

60震后被埋壓時求生的對策是:

A不停地呼救

B不顧一切的行動

C保存體力,尋找脫險捷徑

(答案:C)

61地震依據成因可分為火山地震、構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種類,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地震為:

A火山地震B構造地震C陷落地震

(答案:B)

62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A祖沖之B張衡C畢昇

(答案:B)

63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

A抗震設防要求

B抗震設防標準

C抗震設防設計

(答案:A)

64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類建筑物的破壞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動

C地面開裂

(答案:A)

6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發生1萬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多次,一般情況下,幾級以上才能感覺到,稱為有感地震?

A2級B3級C4級

(答案:B)

66地球由表及里可分為、、層。

A地殼、地幔、地核

B地殼、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殼

(答案:A)

67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西北近海發生87級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嘯,遇難失蹤總人數達

A20萬人B225萬人C30萬人

(答案:B)

68烈度和震級的區別:

A烈度:地震時地面受到的影響或破壞程度;震級:根據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形計算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據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形計算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震級:地震時地面受到的影響或破壞程度

C烈度:用來評估自然災害本身造成的社會損失的度量標準;震級:表明地震時釋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用來表示地震造成的社會損失的程度;震級:表明地震時釋放的能量的多少

(答案:A)

69何年何月何日河北唐山發生78級強烈地震,造成24萬多人死亡,16萬人受傷,這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罕見的城市地震災害。

A1973年7月28日

B1974年7月28日

C1976年7月28日

(答案:C)

7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于何年何月何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

B1997年12月29日

C1998年12月29日

(答案:B)

71當地震發生時你在家里(樓房),應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B去樓道

C原地不動

(答案:A)

72當地震發生時你在學校上課,應如何避震?

A跑向教室外

B在老師指揮下,抱頭、閉眼,盡量蜷曲身體,迅速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C蹲在地上

(答案:B)

73地震發生后,從高樓撤離時應走

A安全通道B跳樓C乘坐電梯

(答案:A)

74我國第一個地震觀測臺是何年,由著名地震學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鷲峰。

A1930B1949C1950

(答案:A)

75我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唯一對大地震做出過成功短臨預報的國家。1975年2月4日,我們成功地預報了何地幾級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減災實效的預報。

A四川松潘72級

B河北邢臺68級

C遼寧海城73級

(答案:C)

76人們在避震“自救瞬間”的首先選擇是:

A先保護頭B先保護胸部C先保護雙手

(答案:A)

77震后救人時對處于黑暗窒息、饑渴狀態下埋壓過久的人,正確的護理方法是:

A盡快救出來,盡快見光亮

B盡快救出來,盡快進食

C蒙上眼睛救出來,慢慢呼吸、進食

(答案:C)

78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指:

A5級以上地震

B3級以上地震

C5級以下地震

(答案:A)

79有關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次地震有多個震級和多個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個震級和多個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個震級和一個烈度

(答案:B)

80關于地震預報的正確敘述是:

①搞清地質構造是地震預報的基礎②地震前兆是預報地震的基礎③人類已有準確預報地震的方法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地震的國家

A①②B③④C①④

(答案:C)

81中國最早有記載的地震是什么時代?

A堯舜時代B商周時代C秦朝

(答案:A)

82地震時,同時從震源發出縱、橫兩種類型的地震波,人們感到:

A水平和上下同時震動

B先水平晃,然后上下顛

C先上下顛,然后水平晃

(答案:C)

83張衡地動儀測出隴西地震,隴西在現在的哪個省?

A甘肅B寧夏C青海

(答案:A)

84全球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震帶是:

A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B大洋中脊地震帶

C環太平洋地震帶

(答案:C)

85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主要屬于:

A構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

(答案:A)

86地震時滑坡阻斷了河流,最有可能進一步導致什么災害?

A水災B火災C泥石流

(答案:A)

87我國把地震烈度劃分為:

A12度B10度C8度

(答案:A)

88雞、鴨不回巢、驚飛有可能是什么災害的預兆?

A地震B泥石流C風災

(答案:A)

89地光的出現是地震的預兆,它是由哪些物質構成的?

A氦、氬、氖、氙

B二氧化碳

C硫、鋅、鋁、鎂

(答案:A)

90烈度六度的地震可使房屋發生什么情況?

A晃而不壞B輕微損壞C局部倒塌

(答案:B)

91被地震破壞最嚴重的地區叫:

A極震區B震中區C震源

(答案:A)

92與地震的發生相伴且有成因聯系的地面或低空自然發光現象叫:

A地光B極光C電光

(答案:B)

9320世紀全球破壞性最大的地震是:

A唐山大地震B神戶大地震C墨西哥大地震

(答案:A)

94枯井突然有水了可能是什么的前兆?

A水災B泥石流C地震

(答案:C)

9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

A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B應該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C最好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答案:A)

96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地震預報,由該區域內的什么機構發布?

A地震局B公安部門C人民政府

(答案:C)

9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于哪一年開始實施?

A1997年B1998年C1999年

(答案:C)

98有關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敘述,正確的是:

A地震多發區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頻發區

B地質災害的頻度與人口快速增長無關

C沒有人類的影響也會發生地質災害

(答案:C)

99火山噴發物中對大氣影響最大的是:

A火山灰B熔巖C含硫氣體

(答案:A)

100火山活動時巖漿噴發沖擊或熱力作用可以引起:

A泥石流B地震C塌陷

(答案:B)

101古羅馬的龐貝城毀于哪種自然災害:

A地震B洪水C火山爆發

(答案:C)

102泥石流到來前有何預兆?

A雨后道路泥濘

B暴雨過后山谷中傳來雷鳴般的響聲

C山上樹葉向同一個方向晃動

(答案:B)

103泥石流來臨時怎樣逃生?

A快速往山下跑

B立刻向溝谷兩側的高處跑

C馬上趴在谷地

(答案:B)

104在野外露營時怎樣防泥石流?

A不要在山谷或河溝底部露營

B在山谷中較平坦處露營

C在階地下方的河灘上露營

(答案:A)

105泥石流、滑坡的誘因是:

A龍卷風B強降雨C冰雹

(答案:B)

106山上裂縫、山腳下土堆鼓起是什么災害的預兆?

A地震B滑坡C風暴潮

(答案:B)

107什么樣的山體易產生滑坡?

A破碎、松散、風化強烈的巖層

B植物中沒有松樹的山坡

C坡腳平緩延伸較長距離的地方

(答案:A)

108在滑坡多發區建房應注意什么?

A建高樓可以壓住滑坡

B通過專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來確定建房的地址

C建帶有地下室的房屋便于躲避滑坡

(答案:B)

109泥石流往往在什么季節發生?

A多風季節B多雨季節C寒冷季節

(答案:B)

110從哪一年6月1日起,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中正式發布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A2001年B2003年C2005年

(答案:B)

111泥石流形成區的地形地貌有何特點?

A三面環山,山坡陡峭,多呈勺、斗、樹葉狀

B三面環山,植被茂密

C四面環山,呈漏斗狀

(答案:A)

112由于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和郊外溫度差異最大出現在:

A夏季白天B冬季夜晚C冬季白天

(答案:B)

113世界上平均年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

A南海諸島

B長江流域“三大火爐”

C吐魯番盆地

(答案:C)

114我國宋代科學家沈括的什么著作對氣象學有貢獻?

A《農桑要》B《淮南子》C《夢溪筆談》

(答案:C)

115大氣中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能力最強的是:

A二氧化碳B臭氧C水汽

(答案:A)

116我國東部地區氣候具有明顯的

A海洋性氣候特征

B大陸性氣候特征

C季風氣候特征

(答案:C)

117我國年降水日數最多的地方是:

A臺灣火燒寮B西雙版納C峨眉山

(答案:A)

118我國有記錄以來極端最高氣溫為:

A500℃B485℃C496℃

(答案:C)

119什么圖是世界各國制作天氣預報的主要工具。

A地圖B天氣圖C氣候圖

(答案:B)

120高壓中心附近,一般都是什么天氣?

A晴好B陰雨C大風

(答案:A)

121臭氧層由哪國科學家于20世紀初發現的。

A美國B英國C法國

(答案:C)

122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多少人慘遭雷擊?

A2000余人B3000余人C4000余人

(答案:C)

123降雨按其成因分成4類,梅雨屬于

A對流雨B鋒面雨C地形雨

(答案:B)

124我國太陽輻射最少的地方為:

A廣東、廣西B廣西、貴州C四川、貴州

(答案:C)

125我國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是:

A華北、東北

B塔里木盆地

C西藏西南部

(答案:B)

126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它反映的氣候特點和農時農事概況是指:

A淮河下游地區

B黃河中下游地區

C長江中下游地區

(答案:B)

127我國雷暴日數最多的地區是:

A我國南方B我國北方C青藏高原

(答案:C)

128天空中出現低云中的什么云容易發生雷陣雨或冰雹等天氣現象。

A積云B積雨云C雨層云

(答案:B)

129雷暴產生的肥料是:

A有機肥B氨肥C氮肥

(答案:C)

130地球上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保護傘”臭氧層能吸住多少太陽紫外線?

A99%B98%C100%

(答案:A)

131一次閃電產生的能量能供給多少萬只100瓦燈泡照明1小時?

A5萬只B10萬只C20萬只

(答案:B)

132最不利于晨練的天氣條件為:

A寒冷天B霧天C陰天

(答案:B)

133氣溫很高時,人體通過散熱保持正常體溫,散熱方式為:

A呼吸B輻射C出汗

(答案:C)

134我國東部地區春末夏初的梅雨主要出現在:

A江南地區B華南地區C江淮地區

(答案:C)

135暴雨是指24小時雨量為:

A>40毫米B>50毫米C50~999毫米

(答案:C)

136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海水升溫B海水降溫C海嘯

(答案:A)

137氣象臺預計未來24小時內有寒潮時就發布:

A降溫消息B寒潮消息C寒潮警報

(答案:C)

138近年來北極上空臭氧損耗,特別嚴重的天氣原因:

A夏季溫暖

B冬季溫暖

C冬季格外寒冷

(答案:C)

139高山植物的花朵比平原艷麗多姿是因為:

A沒有污染

B陽光充足

C較多的紫外線照射

(答案:C)

140為減少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的傷害,盛夏外出應選擇在:

A10時以前

B10~12時

C上午8~14時后

(答案:A)

141我國古代使用的測風器相風銅鳥的形狀是:

A喜鵲B鳳凰C烏鴉

(答案:C)

142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源地來自于:

A蒙古B新地島以西C俄羅斯

(答案:B)

143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是:

A干旱B洪澇C作物病蟲害

(答案:A)

144短期天氣預報時效在我國天氣預報的時效規定中是指:

A2天以內B5天以內C3天以內

(答案:C)

145天氣預報中“O”符號表示:

A晴天B陰天C雨天

(答案:A)

146影響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水分B氣候C地形

(答案:B)

147臺風風力最大的部位是:

A臺風眼

B臺風眼附近

C臺風云系外圍

(答案:B)

148龍卷風的破壞力不僅由于其強烈的風速,更由于它

A內部溫度極高

B內部濕度極大

C內部氣壓極低

(答案:C)

149晴天時一日之中最低氣溫常出現在:

A上午8時B凌晨C日出前

(答案:C)

150我國特有的天氣系統是:

A西南低渦B氣旋C梅雨鋒

(答案:A)

151我國不受寒流潮侵襲的地方有:

A臺灣島

B海南島

C雅魯藏布江谷地

(答案:C)

152中國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區,春季頻發揚沙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A高壓脊過境,下沉氣流“沖擊”地表,造成就地揚沙

B裸地面積擴大,急行冷鋒經過,導致近程揚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風產生遠程揚沙

(答案:B)

153城市規劃、設計時,在利用氣候資源方面主要考慮的是:

A日光和降水

B降水和風向

C日光和風向

(答案:C)

154特大暴雨的標準是日降雨量達到:

A50毫米以上

B100毫米以上

C250毫米以上

(答案:C)

155南宋洪邁寫的《容齋隨筆》中的《四喜詩》有:“久旱逢,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A大雨B甘霖C暴雨

(答案:B)

156哪一個厄爾尼諾事件損失最嚴重?

A1963~1965年

B1976~1977年

C1982~1983年

(答案:C)

157幾月份登陸中國的熱帶氣旋(臺風)最多?

A4~6月份

B7~9月份

C10~11月份

(答案:B)

158臺風來臨時,航船應該怎么辦?

A逆風航行

B進港避風

C向船艙內注水,增加船的重力,然后按原航線航行

(答案:B)

159現在氣象預報的準確度越來越高,但氣象災害的損失卻仍然比較嚴重,主要原因是?

A氣象局沒有及時發布氣象預警

B公眾知道氣象預警信號晚了,來不及采取預防措施

C報紙、電臺、電視臺、通訊公司沒有及時播發氣象預警

(答案:B)

160百葉箱不能完成的氣象觀測項目是:

A降水B氣壓C溫度

(答案:A)

161天氣預報中常提到高氣壓中心,在該中心附近一般都是什么天氣?

A晴朗天氣B落雨天氣C刮風天氣

(答案:A)

162什么樣類型的屋頂最易在大風中受損?

A平型B人字型C圓型

(答案:B)

163當人遭遇到雷電時,該怎么辦?

A快向高處跑

B遠離電線桿、煙囪

C躲到大樹下暫避

(答案:B)

164國內知名網站曾相繼刊載《一男子在雨天打手機被雷擊身亡》一文,盡管對“手機引雷”的成因尚無定論,但以下哪種環境中打手機最安全?

A在裝有避雷裝置的公共場所

B在高山、河灘等地帶

C在空曠的地方

(答案:A)

165雷電交加時,在家應怎么辦?

A停用電視和其他家用電器

B打電話告訴親友注意安全

C打開門窗,注意通風

(答案:A)

166戶外遇雷電時怎么辦?

A跑向高處

B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

C到大樹下避雨

(答案:B)

167避雷擊時正確的姿勢是什么?

A站立或快速跑動

B手拉手站在一起

C雙手抱膝并蹲下,盡量低頭,注意不要用手去碰觸墻面

(答案:C)

168與周圍氣壓相比,龍卷風中心的氣壓:

A較高B較低C相同

(答案:B)

169表示沙塵暴天氣的程度有哪些?

A揚沙、沙塵

B沙塵暴、浮沙

C浮塵、揚沙、沙塵暴

(答案:C)

170居住在內蒙古地區的百姓說的“風季”是哪個季節?

A春季B秋季C冬季

(答案:A)

171沙塵暴天氣孩子應格外注意什么?

A因天氣昏暗,上學時早點走,不要遲到

B穿密閉性較好的衣服

C交通安全

(答案:C)

172在野外如何躲避沙塵暴?

A躲在高處

B躲在大樹旁

C躲在低洼處

(答案:A)

173沙塵暴可以誘發什么部位的疾病?

A心臟、肺、肝

B關節、膽、脾、肺

C皮膚、眼、鼻、喉、肺

(答案:C)

174揚沙、沙塵暴與浮塵天氣多出現在:

A暖濕氣流過境時

B冷空氣過境時

C暴雨天氣

(答案:B)

175大風使異物進眼睛時怎么辦?

A當異物嵌入角膜時,請同伴幫助用尖物撥出

B情況不嚴重時,用手指捏住眼皮,輕輕拉動,讓淚水將異物沖出

C使勁揉搓眼皮

(答案:B)

176風雪天,汽車應該:

A安裝防滑鏈上路,控制行駛速度

B安裝防滑鏈上路,可以快速行駛

C禁止出行

(答案:A)

177寒潮是自極地或寒帶向較低緯度大范圍移動的:

A強冷空氣

B低溫潮汐

C低溫空氣與潮汐

(答案:A)

178對已冰凍的水龍頭、水管應該:

A用火烤使之化凍

B用手捂使之化凍

C用熱毛巾包住使其化凍

(答案:C)

179城市中心氣溫一般要高于郊區氣溫好幾攝氏度,其原因是:

A溫室效應B熱島效應C空調

(答案:B)

180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哪個省?

A貴州B浙江C四川

(答案:C)

181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誰設計的?

A徐霞客B李冰父子C酈道元

(答案:B)

182歷史上一向有“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之說的是哪個流域?

A長江流域B黃河流域C淮河流域

(答案:C)

183黃河在歷史上以“多決”而著名,最后一次改道發生在清朝的哪個時期?

A乾隆朝B康熙朝C咸豐朝

(答案:C)

184“638”大水災主要發生在哪個省?

A河北省B山西省C山東省

(答案:A)

185“758”大水災主要發生在哪個省?

A河北省B陜西省C河南省

(答案:C)

186“758”大水災影響了哪條鐵路?

A隴海線B京廣線C京滬線

(答案:B)

187什么是桃花汛?

A春汛B夏汛C秋汛

(答案:A)

188城陵磯在哪個省?

A湖南B江西C湖北

(答案:A)

189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哪一年開始動工?

A1995年B1997年C2000年

(答案:B)

190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哪一年竣工?

A2001年B2003年C2006年

(答案:C)

191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高程主要參考了哪一年的長江洪水水位記錄?

A1153年B1860年C1870年

(答案:C)

192涪陵的白鶴梁枯水題刻,有題刻163段,3萬余字,記載了自唐廣德二年(764年)至今1200余年間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枯水資料,已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鶴梁在哪個省市區?

A重慶市B四川省C湖北省

(答案:A)

193水庫對洪水調度有什么功能?

A削峰錯峰B蓄水C發電

(答案:A)

194對圍湖墾田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A禁止B提倡C限制

(答案:A)

19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施行于哪一年?

A1997年B1998年C2000年

(答案:B)

196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調用社會車輛用于抗災,這是哪部法律規定的?

A《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法》

(答案:A)

197下列哪一項是防洪的非工程措施?

A修筑堤防B修建水庫C洪水預報

(答案:C)

198公交車被洪水困住,如何逃生?

A緊閉門窗,防水進入

B打不開車門時,用車上的工具敲碎車窗后逃出

C責令司機,把乘客拉到安全的地方

(答案:B)

199駕車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