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聯考常識必備——科技篇物理常識01聲音及聲現象①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②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聲音是無法傳播的,太空近似真空,所以人在太空中無法聽到聲音。聲音可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一般而言傳播速度:固體>液體>氣體。③聲音的反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反回來的現象,比如回聲。④聲音的衍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時會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比如躲在柱子后面的人可以聽到柱子前面傳來的聲音。02聲音三要素①音調:表示聲音頻率的高低,頻率越高則聲音的音調越高(頻率跟物體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有關,次數越多則頻率越大)。②響度:即音量大小,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則聲音的響度越大(振幅是物體振動的幅度,通俗地說就是離開平衡位置最大的位移)。③音色:由于物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也不同,如不同樂器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人說話的音色也不同。3.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大致在20Hz到20000Hz之間。人們把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稱為超聲波,把頻率低于20Hz的聲稱為次聲波。人類能聽到的聲叫聲音,聲音、超聲波、次聲波統稱聲。4.聲波不僅可以傳遞信息,還可以傳遞能量,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①聲吶: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容易聚集成一束定向發射,可以在水中傳播得很遠,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②B超:利用超聲波在人體不同組織交界面上發生反射,進而在屏幕上生成聲學圖像來觀察內臟或者胎兒。③加濕器:把超聲波通入水中,劇烈振動會使得水“破碎”成小霧滴,再用小風扇將霧滴吹入室內。④清洗:超聲波能穿過液體并引起劇烈振動,會把物體上的污垢敲擊下來而又不損壞被洗物體,如眼鏡等,是聲波具有能量的體現。⑤除去結石:向人體內的結石發射超聲波,結石會被擊成細小的粉末,進而順利地排出體外,也是聲波具有能量的體現。05物態變化①熔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如冰變成水,會吸熱。②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如水變成冰,會放熱。③汽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如水的蒸發,會吸熱。④液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如大霧,會放熱。⑤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如鎢絲變細、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樟腦丸變小等,會吸熱。⑥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如燈泡壁變黑等,會放熱。06分子熱運動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這種無規則運動叫作分子的熱運動。物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生活中,花香四溢,冰箱“串味”等現象都與分子的熱運動有關。07熱脹冷縮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叫作熱脹冷縮。如水銀體溫計、寒暑表都利用了熱脹冷縮原理。08光學原理及其應用①光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地面物體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②光的反射:照鏡子(鏡面反射)、潛望鏡、水中倒影。③光的折射:“潭清疑水淺”、水中的筷子變彎、海市蜃樓。④光的色散:白光通過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⑤光的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現藍色。⑥光的偏振:看3D電影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鏡。09透鏡及應用①凸面鏡:發散光線,如機動車后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②凹面鏡:會聚光線,如太陽灶、手電筒反射面。③凸透鏡:會聚光線,如放大鏡、老花鏡、投影儀。④凹透鏡:發散光線,如近視眼鏡。10壓強①概念: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作壓力,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作壓強。壓強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Pa)。如果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物體的受力面積,那么有p=F/S。②增大壓強:增大壓力或者減小受力面積(刀口鋒利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③減小壓強:減小壓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積(鐵軌下鋪枕木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④液體壓強:p=ρ(液體密度)·g(重力加速度)·h(深度)。⑤大氣壓強:塑料吸盤、鋼筆吸墨水、高壓鍋(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等。⑥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即伯努利原理。飛機的升力、火車站臺上的安全線等都與此有關。1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如水往低處流、蘋果落地等。12.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從力的性質來定義),地面的支持力(地面受物體擠壓發生形變)、彈簧的拉力等。13滑動摩擦力①概念:兩個接觸的物體相對滑動時接觸面產生的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上壓力的大小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材質有關。③增大有益摩擦:利用鞋底和地面的摩擦使人向前,體操運動員掌心抹防滑粉吸汗增加摩擦,鞋底和輪胎刻有凹凸的花紋。④減小有害摩擦:減小機器零部件之間的摩擦。14.彈力是按照力的性質命名的,而壓力、支持力、拉力則是由力的效果命名的。15.牛頓三大定律①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又叫作慣性定律。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我們把這個性質叫作慣性,如公交車剎車后乘客前傾、跳遠運動員助跑之后飛身一躍繼續前進、撞擊錘柄下端使錘頭套得更緊等都與慣性有關。物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是物體固有的,不是外界強加給它的,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②第二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③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例如,人在劃船時,槳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槳,從而將船推向前進。與此類似,輪船的螺旋槳旋轉時也是向后推水,水同時給螺旋槳一個反作用力,推動輪船前進。16液體表面張力液體表面層中分子間的距離較小,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相互吸引,引力作用使液體表面繃緊,所以叫作液體的表面張力。水面上行走的昆蟲、水面上沒有下沉的硬幣、荷葉上水滴呈圓形都與水的表面張力有關。17液體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叫作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浮力),可用公式表示為F浮=ρ液gV排。輪船航行、潛水艇沉浮等都利用了液體浮力原理。18機械能①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作動能。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②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是常見的兩種勢能。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作彈性勢能。射箭時弓的形變越大,箭射得越遠。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19電磁波譜電磁波是在空間傳播的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按電磁波的波長或頻率大小的順序把它們排列起來,就是電磁波譜——按波長由長到短(頻率由低到高)依次是:無線電波(包括長波、中波、短波和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化學常識01重要氣體①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的氣體,本身不可燃,且可熄滅燃燒,可溶于水,是主要的溫室氣體。②二氧化硫,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可用作出漂白劑和防腐劑,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氣體。③二氧化氮,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氣體。④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可燃燒,燃燒時釋放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是水煤氣主要成分,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再與氧氣結合,造成人體缺氧“中毒”。⑤甲醛,又名蟻醛,無色,有刺激性臭味,人造板材和汽車內飾容易出現甲醛超標,房屋裝修后的刺鼻氣味主要來自甲醛,甲醛的揮發期可超過10年。福爾馬林是濃度為40%的甲醛溶液,常用作浸泡生物標本的防腐劑。02重要鹽堿礦石①純堿,又名蘇打,學名為碳酸鈉,白色粉末或顆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②火堿,又名燒堿、苛性鈉,學名為氫氧化鈉,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有強烈腐蝕性,是一種強堿。③小蘇打,學名為碳酸氫鈉,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常用于烘焙糕點(發酵粉的主要成分)。④生石灰,學名氧化鈣,白色無定形固體,易溶于水(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鈣溶液,俗稱石灰水),由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鈣)煅燒而成。⑤大理石,常見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是碳酸鈣。⑥磁鐵礦,黑色,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天然磁鐵的主要成分)。⑦赤鐵礦,紅褐色(紅棕色),是冶煉金屬鐵的重要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鐵(三氧化二鐵)。⑧孔雀石,翠綠色,有光澤,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銅綠的主要成分,“門環惹銅綠”)。生物常識01生物與非生物①非生物: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別在于有無生命,判斷是否是生物的基本依據:是否有新陳代謝。②生物:(1)都有新陳代謝;(2)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3)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4)都有應激性;(5)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02生態系統組成①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②生物部分:(1)生產者:能夠直接制造有機物(如植物);(2)消費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如動物);(3)分解者: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如細菌、真菌)。03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①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環境的總和,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②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為準,上達10千米,下達10千米。③作用: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條件——營養物質、水、空氣、陽光、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04生物間的關系①種內關系:(1)互助:同一個物種間的種內互助,比如一只螞蟻發現食物后,會召集一群螞蟻一起來搬運;(2)斗爭:同一個物種間的種內斗爭,主要指爭奪食物、空間、配偶等,比如兩只公老虎為一只母老虎而爭斗和撕咬。②種間關系:(1)互利共生:簡稱為共生,即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賴,對彼此有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2)寄生: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但一方受益,一方受損,如寄生蟲和人;(3)競爭:指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爭奪資源,如農田中的雜草和水稻;(4)捕食:一種以另一種為食物,如兔子吃草。5.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但病毒等少數微生物除外。06細胞結構①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保護等作用。②細胞質:含有大量的物質和細胞器,如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內都含有線粒體(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細胞質內還有葉綠體(光合作用場所)。③細胞核:(1)細胞核中有染色體,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2)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3)DNA(脫氧核糖核酸)是雙螺旋結構,是細胞核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4)遺傳信息是生命體內每一個細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儲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另,部分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RNA(核糖核酸)中,如煙草花葉病毒、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病毒等,而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中,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④細胞壁:植物有,動物無。⑤液泡:植物有,動物通常無。7.生物體新陳代謝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過程。08光合作用呼吸作用8.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與聯系①光合作用:(1)場所:含葉綠體的細胞(藍藻不含葉綠體,但含光合色素,也可進行光合作用);(2)條件:光反應階段需要光,暗反應階段不需要光;(3)原料:二氧化碳和水;(4)產物:有機物和氧氣;(5)物質轉化: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②呼吸作用:(1)場所:所有活細胞;(2)條件:有光無光都能進行;(3)原料:有機物和氧氣;(4)產物:有氧呼吸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無氧呼吸產物為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5)物質轉化: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③二者的聯系: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基礎,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9.植物進化順序: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0植物特征①藻類:隨著藻類的誕生,釋放的氧氣逐漸改變大氣性質。②苔蘚類:苔蘚中的葫蘆蘚可以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③蕨類:已對陸地有一定適應性,并且朝著適應陸地的方面發展。④裸子植物:種子裸露在外面,沒有果皮果肉的包被,如松,杉、柏。⑤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果肉的包被可以更好地保護種子,適應性強,是現在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泛的植物,如桃、蘋果。11動物進化順序①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②無脊椎動物:原生動物(多數為單細胞)→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③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12動物特征①古生代:(1)無脊椎動物;(2)魚類:生活在水中,鰓呼吸,變溫動物;(3)兩棲動物:變溫動物,變態發育。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②中生代:(1)爬行動物:肺呼吸,變溫,體內受精;(2)哺乳動物:恒溫、胎生、哺乳。鯨魚是最大哺乳動物。③新生代:人類13微生物①細菌都是單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屬原核生物。細菌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②真菌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屬真核生物,部分為單細胞,如酵母菌(用于釀酒、制作面點),部分為多細胞,如青霉、曲霉,以及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與細菌一樣,真菌細胞內也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③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是它的繁殖方式。生活常識1.可回收物:適宜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第二醫學院《基礎老撾語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無人化打包系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斜紋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字式電腦吊桿控制臺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織物水洗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丁苯透明抗沖樹脂(K膠)產量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翅片式散熱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干手器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阻燃液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6周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手術患者轉運交接課件
- 《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與管理標準》
- 手術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沉積礦床》課件
- 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模版(2篇)
- 動態心電監測設備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及戰略布局建議報告
- 《供應商審核講義》課件
- 電化學儲能電站檢修規程知識培訓
- 猩紅熱課件完整版本
- 肌肉骨骼康復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交換與路由技術》 課件全套 曹炯清 第1-9部分 學習環境的搭建- 綜合實訓與技能比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