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第一課時課件_第1頁
致橡樹第一課時課件_第2頁
致橡樹第一課時課件_第3頁
致橡樹第一課時課件_第4頁
致橡樹第一課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時朦朧詩朦朧詩產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朦朧詩的特點:1、內涵上意蘊濃厚,不求顯露。思考人的本質,探索人的自我價值,體現詩人的主體意識。2、藝術上意象迭加,撲朔迷離。一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以普遍的暗示來代替過去的直接體現。舒婷:(1952~),原名龔佩瑜,福建廈門人。當代女詩人,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1982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雙桅船》(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優秀詩集一等獎)。主要作品有《致大海》、《致橡樹》、《這也是一切》、《神女峰》等。《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曾獲得1979~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舒婷是一位感情型的浪漫主義詩人。她的詩歌創作宣言是寫人的價值與尊嚴。她的詩以抒情短章為主,情感真切,溫婉細膩,形象鮮明,意境奇特。朗讀《致橡樹》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內容和感情,可分為幾個層次?概括各層大意。〔參考〕全詩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表現詩人對舊愛情婚姻觀念和舊倫理的強烈否定和堅決反叛。第二層是詩人對自己心中的愛情觀的確立。〔參考〕分別象征男性的陽剛美和女性的陰柔美。2、試分析橡樹、木棉的象征意義。Emai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