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足跡分析生態足跡分析1知識點回顧“碳足跡”“CarbonFootprint”是一種測量某個國家、地區、公司、家庭或個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指標。
知識點回顧“碳足跡”2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3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41、生態足跡Ecologicalfootprint,EF化石燃料用地(碳足跡)表示扣除海洋碳吸收貢獻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積。耕地表示用來種植人類消費的食物和纖維,以及生產勝出飼料、油料、橡膠等農產品所需的農田面積。草地表示支持肉、奶、毛等畜牧產品所需的草地面積。林地表示支持木材、紙漿等林地產品生產所需的林地面積。建設用地表示交通、住房、工業建筑物,水電站水庫等基礎設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積。漁業用地根據漁獲數據推算的支持捕撈淡水與海水產品生產所需初級生產量計算。
一個經濟體、一群人或一個人的生態足跡,就是指支持該經濟體、人群或個人的資源消費和廢棄物降解吸收,所需要的生態功能用地(含水域)。單位:全球公頃,ghm21全球公頃代表全球平均生物生產力水平下1公頃土地利用面積。生態功能用地一、生態足跡理論概念1、生態足跡化石燃料用地(碳足跡)耕地草地林地建設用地漁業用52、生態承載力EcologicalCapacity,EC1991年Hardin從生態系統本身的角度定義了生態承載力的概念,即在不損害有關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可持續利用的最大資源量和廢物產生率。
在此基礎上,生態足跡理論將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給人類的生態功能用地的總面積定義為該地區的生態承載力,以表征該地區的生態容量。生態容量楊開忠,楊詠,陳潔,生態足跡分析理論與方法[J].地球科學進展,Dec.,2000,15(6):630~636.[YangKaizhong,YangYong,ChenJie,EcologicalFootprintAnalysis:Concept,MethodandCases[J].AdvanceinEarthSciences,2000,15(6):630-636.]一、生態足跡理論概念2、生態承載力EcologicalCapacity,E6人均3、水足跡CarbonFootprint,CF水足跡是衡量水資源消費利用量的概念,用以估算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的整個過程所消耗水量(含虛擬水)的總和,還可以在不同層次(如某種農產品、某種工業產品、流域、社區和居民)測量研究對象對水資源消費利用的情況。--WWF一、生態足跡理論概念水足跡作為生態足跡的補充,衡量了商品生產和服務中消耗的水量。人均3、水足跡水足跡是衡量水資源消費利用量的7
狹義的自然資本:廣義的自然資本: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可為當代人及后代人提供有用的商品或服務的自然資源或環境資產存量,如海洋、森林或農業用地”。包括生態系統的所有功能,如消納污染物、提供基本資源、提供適宜的景觀環境等。它不僅指資源的存量,也包括不同資源間的組織結構關系和功能完整性。1、自然資本2、可持續性弱可持續性原則:強可持續性原則:
承認人造資本對可耗竭資源的替代作用,認為可持續發展即為“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的總和保持恒定或增加”;認為可持續發展是“自然資本存量保持恒定或增加”。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可為當代人及后代人提供有8
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量化可持續發展程度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9
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量化可持續發展程度1992年,加拿大經濟學家,WilliamRees:提出概念1996年,其博士生MathisWackernagel等:提出計算模型并應用推廣1992年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后,各國學者開始致力于量化可持續發展程度的研究,先后提出了一些富有價值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如能值(Emergy)理論、生命周期評估(LCA)、環境承載力理論(EBC)等等。生態足跡分析法也是其中一例。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10三、生態足跡分析生態赤字生態盈余生物承載力(生態足跡供給)地區生物生產能力的大小,即所能提供的生態功能用地面積的大小。生態足跡(生態足跡需求)維持一個人、地區、國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夠只納人類所排放的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面積。1961-2008年全球人均生態足跡和生物承載力趨勢該模型是一種把人類對資源和環境的利用量換算成對土地和水域面積的占用,進而對資源消耗和廢物吸收所需要的生態功能用地面積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三、生態足跡分析生態赤字生態盈余生物承載力(生態足跡供給)地11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是什么12生態足跡法是測量可持續性的一種方法。生態旅游現存的旅游資源能否承得受起如此高漲的旅游熱潮?根據景點歷年的旅游統計資料及發展趨勢,估算出人均旅游生態足跡;根據旅游資源總量算出其人均生態承載力,將二者進行比較,得知該旅游景點的存在狀況。對景點的規劃與布局、保護旅游資源以及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態研究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衡量區域發展狀態目前,已有近20個國家利用生態足跡計算各類承載力問題,WWF和RP世界兩大非政府機構自2000年起每兩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國的生態足跡資料。在國外,生態足跡評價方法得到了廣泛積極的開展,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主要從全球、國家、區域和城市3個空間尺度開展。
生態足跡法是測量可持續性的一種方法。生態旅游現存的旅游資源能13Wackernagel等應用生態足跡模型計算了世界上52個國家或地區1993年的生態足跡(這些國家或地區擁有世界80%的人口和95%的世界生產總值。結果表明,35個國家或地區存在生態赤字,只有12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生態足跡低于全球人均生態承載力。具體到每個國家來說,冰島、新西蘭和美國的人均生態足跡較大,分別為9.9hm2(公頃)、9.8hm2和8.4hm2,孟加拉國的最低,人均僅0.7hm2;冰島、新加坡和日本的人均生態赤字較大,分別為7.4hm2、4.8hm2和4.6hm2。對地球影響最大的五個國家是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這52個國家或地區的人類消費已超過了其生態承載力總和的35%。Wackernagel等應用生態足跡模型計算了世界上52個國14有什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怎么用是什么有什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怎么用是什么151、基本假定MathisWackernagel,ChadMonfreda,andDianaDeumling,EcologicalFootprintofNations(November2002Update)[M],RedefiningProgress,2002.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的計算(1)人類能夠估計自身消費的大多數資源、能源及其所產生的廢棄物數量;(2)這些資源和廢棄物流能折算成生產或消納它們的生態功能用地面積;(3)將不同類型的生態生產性面積按照其生產力折算之后,可以用同一單位表示,即每公頃)耕地、草地、森林和漁場可以折算成世界平均生產力下的等值面積;(4)各種土地的作用類型是單一的,每標準公頃)代表等量的生產力,并能夠相加,加和的結果表示人類的需求;(5)人類需求的總面積可以與環境提供的生態服務量相比較,比較的結果也用標準生產力下的面積表示。1、基本假定MathisWackernagel,Chad162、計算方法(1)生態足跡計算式中i為消費商品和投入的類型;EF為總的生態足跡;N為人口數;ef為人均生態足跡;ri為當量因子;ci為類商品的人均消費量;pi為類消費商品的世界平均生產能力。(2)生態承載力計算式中j為生態功能用地的類型;EC為區域總生態承載力;N為人口數;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aj為人均生態功能用地面積;rj為當量因子;yj為產量因子。ReesWE,WackernagelM.Monetaryanalysis:Turningablindeyeonsustainability.EcologicalEconomic,1998,29:47~52.HardiP,BargS,HodgeT,etal.Measur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Reviewofcurrentpractice.Occasionalpaper,1997,17:1~2,49~51.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的計算2、計算方法ReesWE,WackernagelM.17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綜合法成分法以各類物質的宏觀統計量為基礎,計算一個區域或群體對各類物質的整體消費及其對應的生態足跡,適合于全球、國家和區域層次的生態足跡研究。以構成消費成分的單體測量為基礎計算研究對象的物質消費量和生態足跡,適合于小單元對象的生態足跡計算,如城鎮、村莊、公司、學校、個人或單項活動等。生態足跡的計算(綜合法,Compoundapproach
)第一步計算各消費項目的人均生態足跡分量式中n為消費項目類型;An為人均n種消費項目折算的生物生產面積;Cn為n種消費項目的人均消費量;Yn為n種消費項目的世界平均生產能力;Pn為第n種消費項目的年生產量,In為第n種消費項目的年進口量,En為第n種消費項目的年出口量(計算一個地區時,In和En分別為地區外調入量和調出量);N為人口數。(1)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綜合法成分法以各類物質的宏觀統計量為基礎,18生態足跡的計算第二步,人均生態足跡的計算
第三步,區域總人口的生態足跡為:bm為當量因子,m=1,2,3,…6,分別對應耕地、牧地、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和海洋。生態足跡的計算第二步,人均生態足跡的計算第三步,區域總人口19生態足跡的計算表8-1當量因子估算表6類生物生產面積的生態生產力不同,要將它們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就需要給它們分別乘上一個當量因子(Equivalencefactor)
;某類生態功能用地的當量因子等于全球該類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除以全球所有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
(例子)生態功能用地Chambers等2000①WWF2000②WWF2002③EU2002④耕地2.833.162.113.33牧地0.440.390.470.37林地1.171.781.351.66化石燃料用地1.171.781.351.66建筑用地2.833.162.113.33海洋(水域)0.060.060.350.06①Chambers,N.etal(2000).Sharingnature’sinterestEarthscanLondon.②WorldWideFundforNature(2000).LivingPlanetReport2000.③WorldWideFundforNature(2002).LivingPlanetReport2002.④EUEcologicalFootprint,STOA2002.當量因子生態足跡的計算表8-1當量因子估算表生態功能用地Chamb20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土地占用直接間接建筑用地農漁牧林可耕地草地林地近海工業產品使用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林地圖2生態足跡的土地分類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土地占用直接間接建筑用地農漁牧林可21生態承載力的計算計算生態承載力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不相等,需要對生態功能用地的面積進行調整。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某類生態功能用地所代表的局部產量與世界平均產量的差異可用“產量因子”(Yieldfactor)表示。某個國家或地區某類生態功能用地的產量因子是其平均生產力與世界同類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的比值。如某地區耕地的產量因子取為1.66,表明該地區耕地的生物產出率是世界耕地平均產出率的1.66倍。第一步,人均生態承載力為:
第二步,區域生態承載力為:
式中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am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bm為當量因子,ym為產量因子。生態承載力的計算計算生態承載力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態功能22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從生物生產面積中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區域的生態足跡如果超過了區域所能提供的生態承載力,就出現生態赤字;否則為生態盈余。“生態效率”一般定義為使用單位生態資源能夠獲得的產出。應用生態足跡構建研究對象的生態效率時,生態資源的使用量即為生態足跡的大小,而產出一般為經濟產出(如GDP),生態效率即為單位生態足跡的經濟產出值。生態效率的倒數稱為“生態消耗強度”,即單位經濟產出所產生的生態足跡大小。生態承載力的計算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從生物生產面積中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生態效率”一般定義為使用單位生態資源能夠獲得的產出。應用生態足跡構建研究對象的生態效率時,生態資源的使用量即為生態足跡的大小,而產出一般為經濟產出(如GDP),生態效率即為單位生態足跡的經濟產出值。生態效率的倒數稱為“生態消耗強度”,即單位經濟產出所產生的生態足跡大小。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從生物生產面積中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23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的計算(成分法,Componentapproach)①能源的生態足跡式中,Ac、Ao、Ag、Ae分別為計算年內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消費所需的化石燃料用地面積;Qc、Qo、Qg、Qe分別為計算年內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的消費量;η為燃煤鍋爐的平均燃燒率;Cc、Oc、Gc分別為煤、石油、天然氣的C排放因子;β為C與CO2的轉化因子;ρ為天然氣的密度;ECO2為普通火電廠單位發電量的CO2排放量;Pa為平均每公頃林地一年內可吸收的CO2的量(即化石燃料用地的平均生產力)。(6.1)(6.2)(6.3)(6.4)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的計算(成分法,Component24生態足跡的計算②食物的生態足跡(7)式中,Af為計算年內某類食物消費的土地占用面積;Qf為計算年內該類食物的消費量;Pf為生產該類食物的土地的平均生產力。
③垃圾的生態足跡垃圾的土地占用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吸收垃圾降解所產生的CO2的化石燃料用地,即間接用地;另一部分是垃圾堆放直接占用的土地(一般為耕地)。
垃圾的間接用地為:式中,Aw為計算年內垃圾排放的間接土地占用面積;Qi為計算年內第i
種垃圾成分的排放量;為第i種垃圾成分的CO2產生率;為第i種垃圾成分的CH4產生率;x為CH4的GWP當量系數。
(8)生態足跡的計算②食物的生態足跡(7)式中,Af為計算年25生態足跡的計算④紙張的生態足跡
(9)式中,Ap為計算年內紙張消費的土地占用面積;Qp為計算年內紙張消費量;qw為單位紙張產量的木材消耗;Pw為林地的平均木材生產力。⑤水的生態足跡水的生態足跡主要是由輸送水和處理污水消耗的能量產生,這兩種作業消耗的能源為電力。因此首先需要計算出計算年內輸送水和處理污水的電力消耗量,然后利用公式(6.4)計算其土地占用面積。水足跡的土地類別為化石燃料用地。生態足跡的計算④紙張的生態足跡(9)式中,Ap為計算年26生態足跡的計算⑥交通的生態足跡交通的生態足跡由直接土地占用和間接土地占用組成。直接土地占用包括道路、車站、機場、停車場等。交通的間接土地占用指吸收各種交通工具排放的溫室氣體所需的化石燃料用地。
交通的間接用地為:式中,At為計算年內某類交通工具的間接土地占用面積;D為計算年內該類交通工具的行駛里程;qi為單位里程第i
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xi為第i
種溫室氣體的GWP當量系數。
生態足跡的計算⑥交通的生態足跡交通的生態足跡由直接土地占27英國小轎車的生態足跡小轎車(汽車燃料)附項排放量生態足跡(每車)生態足跡(每人)全部平均CO2184.7gCO2/車/公里CH40.023gCH4/車/公里N2O0.020gN2O/車/公里GWP191.3gCO2當量/車/公里直接排放量(GWP)0.0000495gha/車/公里0.00003173gha/人/公里制造與維修83.1gCO2/車/公里維修制造0.00002150.00001378英國路面330379ha路面使用率73%英國小車總里程350340552422公里建用地0.000000020.00000001平均載人數1.56人總足跡0.000071010.00004552英國小轎車的生態足跡小轎車附項排放量生態足跡生態足跡全部平均28生態足跡分析課件29生態足跡度量物質和能源消耗,并把它們轉化為陸地和水域面積(或更確切地說是生物生產面積);生態足跡指標可應用到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一個公司、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全球等,評價其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生態足跡綜合了一些評價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評價生態效率;生態足跡較為直接地給出了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生態足跡,于是可以告訴我們,人們為了追求某種特殊的生活質量,消耗了多少自然資源;生態足跡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方法—降低對自然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進展,2004,19(6):971~981小結生態足跡指標的特點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30生態足跡指標是全球可比的、可測度的可持續發展指標,是涉及系統性、公平性和發展的一個綜合指標。作為可持續發展程度衡量的標桿,是全面分析人類對自然影響、并用簡單術語表示其影響程度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具有一定的政策含義。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決策者尋求減少生態足跡的決策,幫助和教育人們了解個人及家庭生活方式、社會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培養人們對可持續發展政策與計劃的理解。測算中采用生態功能用地面積方法使之容易理解和進行重復性研究,有助于監測發展的可持續性進程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管理。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進展,2004,19(6):971~981小結優點和不足(1)優點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31沒有考慮經濟、社會、技術方面的可持續性和人類對現有消費模式的滿意程度,具有生態偏向性。
生態足跡分析法最初是一種基于靜態的分析方法,無法反映未來的可持續趨勢,不足以監測變化的過程。生態足跡分析沒有描述完全自然系統提供資源、消納廢物的功能,忽略了污染的生態影響。生態足跡方法只注意土地的量而忽視了土地的質。生態足跡概念及其分析結論的政策意義不十分明確。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進展,2004,19(6):971~9813、優點和不足(2)不足小結沒有考慮經濟、社會、技術方面的可持續性和人類對現有消費模式的32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Win?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是時候吃掉狗狗了:環保生存奧義指南》。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Win?新西蘭作家33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是時候吃掉狗狗了:環保生存奧義指南》。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34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是時候吃掉狗狗了:環保生存奧義指南》。全球公頃≠公頃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35(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影響。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36(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影響。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經不平等性因子調整后的人類發展指數(IHDI)(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37(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影響。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經不平等性因子調整后的人類發展指數(IHDI)(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38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39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碳足跡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地草地耕地1961-2008年中國生態足跡的組分構成(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40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碳足跡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地草地耕地1961-2008年中國生態足跡的組分構成生態盈余生物質承載力盈余(碳吸收用地赤字)生態赤字中國區域居民消費的生態影響模式(2009)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2(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41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碳足跡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地草地耕地1961-2008年中國生態足跡的組分構成生態盈余生物質承載力盈余(碳吸收用地赤字)生態赤字中國區域居民消費的生態影響模式(2009)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2(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基于全球生態背景,研究了全國及區域的生態狀態。從不同視角,剖析了中國生態超載的驅動因素。探索了中國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道路,并提出以下五條政策建議:轉變消費模式,為綠色消費提供政策引導和基礎設施支撐,增進可持續發展動力。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保護自然資源,在增加生物承載力,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為自然留下空間。引導資金流向,促進綠色投融資,利用資金杠桿支持自然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綠色發展轉型提供必要條件。加強機制建設,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市場條件和制度條件。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42人均測測你的生態足跡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3)個人生態足跡四、應用人均測測你的生態足跡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3)43Federici意大利中部城市Siena公路與鐵路交通系統的能源消耗與利用效率以及對區域生態足跡與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建議交通部門大力發展鐵路的貨運功能、公路的大眾公交功能、限制私人小汽車的發展(2003)。Holden研究以石油代用燃料為動力的環境友好型汽車的生態足跡,發現這種汽車可減少75%的運輸足跡(2005)。2、能源近幾年,國內郭運功(2010),李智(2010),鄒艷芬(2010),彭俊銘(2012),張樂勤(2012),吳玉鳴(2010),焦文獻(2012)等等均對能源生態足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構建能源CGE模型,利用STIRPAT、LMDI模型,結合庫茲涅茨曲線分析能源利用消費現狀。四、應用Federici意大利中部城市Siena公路與鐵路交通系統443、進出口貿易四、應用Andersson(2001),Mariano(2003)等從環境公正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LiHong(2007)、陳麗萍(2005)、劉建興(2005)、李昭華等(2012)等探討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可持續性以及貿易安全狀況。其中陳琰研究認為1994年-2007年期間,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逐漸優化。出口的商品中初級資源類商品逐漸減少,電子通訊、電氣機械等產品的出口不斷增長,而進口的商品中能源類產品和林木的增長迅速。我國已經從自然資源的凈輸出國轉化為凈輸入國,且輸入的生態足跡逐年增長。可以認為中國現階段的對外貿易狀況是有利于改善本國生態的。(2010)3、進出口貿易四、應用Andersson(2001),Ma454、旅游四、應用曹輝(2007)、張約翰(2010)、蔣依依(2007)、李伯華(2012)、鄧曉軍(2012)、符國基(2006)等分別對福建省福州市、拉薩市、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南岳衡山旅游風景區、桂林市、海南省等進行旅游生態足跡分析;張一群等(2010)將旅游凈生態足跡的思想首次引入國內,應用于云南梅里雪山腹地-雨崩村的徒步旅游者。對高生態足跡地區游客到低生態足跡地區進行旅游活動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在一定停留時間下,游客到雨崩徒步旅游一次的旅游凈生態足跡會很小甚至出現負值,說明進行這樣一次旅游活動對于減輕全球環境壓力是有貢獻的,對旅游是一種高消耗的活動的絕對性提出質疑。旅游生態足跡是生態足跡理念在旅游研究中的應用,有助于對旅游活動的生態需求與環境影響關系的理解,可以用面積來對旅游可持續發展進行定量測度。將旅游生態足跡劃分為旅游交通、餐飲、住宿、購物、游覽、娛樂等6個方面。4、旅游四、應用曹輝(2007)、張約翰(2010)、蔣依依465、水足跡四、應用WWFandCoca-ColaWaterfootprint=國內用水量(WU)+虛擬水量凈進口(NVWI)MAJing(2005)虛擬水(Virtualwater)--被稱為凝結在產品和服務中的虛擬水量。5、水足跡四、應用WWFandCoca-ColaMAJ475、水足跡四、應用王新華(2005)、龍愛華(2005)等基于虛擬水理論,提出水足跡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馬靜等(2005)借助水足跡和虛擬水的概念,計算了我國及各區域主要農產品的虛擬水含量。虞祎等(2012)2003年至2009年全國農區主要省(區)的畜牧業水資源承載力。同時構建了畜牧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指標,分析農區主要省(區)畜牧業持續發展的潛力。張軍(2012)、蓋力強(2010)也分別對黑河流域和華北平原地區農業水足跡進行了分析。耿涌(2009)運用水足跡理論和方法,分析判斷水生態系統安全狀態。吳燕等(2011)生態足跡和水足跡理論和模型的基礎上,計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態足跡和水足跡。與國外比較,國內水足跡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業方面,針對企業污染涉及很少,需要加強。5、水足跡四、應用與國外比較,國內水足跡研究485、水足跡四、應用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以聯合利華一家在華工廠作為樣本,著重計算了企業自身的運行水足跡,探討了在中國的水環境和水污染治理條件下,工業企業灰水足跡計算的若干問題。(from2007to2010)5、水足跡四、應用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以聯合利華一家在華工495、水足跡四、應用計算方法參照(水足跡評價手冊2011版)。水足跡運算只涉及運行水,不涉及供應鏈水足跡。綠水足跡:計算假定為零。藍水足跡=蒸發水+產品成分水+回流損失水=企業年度用鮮水量-企業年度排污量(忽略蒸發量和流失量損失)灰水足跡:假定Cnat=0。5、水足跡四、應用計算方法參照(水足跡評價手冊2011版)。505、水足跡四、應用計算結果:水足跡下降主要原因: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設施(2007年10月);工藝改進,減少廢水排放(2007年后期);循環用水,減少廢水排放(2011年)5、水足跡四、應用計算結果:水足跡下降主要原因:515、水足跡四、應用結論:根據調研,《水足跡評價手冊》中的水足跡計算方法適用于工業企中的水足跡計算,但有待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工業企水足跡計算在中國非常必要,可以為降低污染負荷提供一個良好的方向。企業要利用好水足跡工具,利用水足跡首先應該加強對廢水排放的檢測和記錄。是否具有成熟的環保基礎設施對企業水足跡影響顯著。降低水足跡、實現水平衡有賴于深度處理和循環用水。進一步開展供應鏈水足跡計算。5、水足跡四、應用結論:根據調研,《水足跡評價手冊》中的水52Krivtsov研究了英國和瑞士玻璃、塑料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率的高低與國家能源消耗之間的關系,指出從能源消費角度而言,循環利用是廢棄物處理的優先項目,更大程度上的節能應倡導與掀起全社會街道、馬路邊收集廢棄物的運動計劃,努力扭轉塑料廢棄物的焚燒處理模式(2006)。劉建興研究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生態足跡,研究表明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生態足跡近年來總體上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其中能源消費間接占用地在總生態足跡中占主導地位;鋁在有色金屬行業生態足跡所占份額最大,達到53%,鋁、鉛、鋅和銅這4種金屬生態足跡為有色金屬行業的80%;現階段行業生產依然是“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2007)。6、其它四、應用Krivtsov研究了英國和瑞士玻璃、塑料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53生態足跡分析生態足跡分析54知識點回顧“碳足跡”“CarbonFootprint”是一種測量某個國家、地區、公司、家庭或個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指標。
知識點回顧“碳足跡”55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56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571、生態足跡Ecologicalfootprint,EF化石燃料用地(碳足跡)表示扣除海洋碳吸收貢獻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積。耕地表示用來種植人類消費的食物和纖維,以及生產勝出飼料、油料、橡膠等農產品所需的農田面積。草地表示支持肉、奶、毛等畜牧產品所需的草地面積。林地表示支持木材、紙漿等林地產品生產所需的林地面積。建設用地表示交通、住房、工業建筑物,水電站水庫等基礎設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積。漁業用地根據漁獲數據推算的支持捕撈淡水與海水產品生產所需初級生產量計算。
一個經濟體、一群人或一個人的生態足跡,就是指支持該經濟體、人群或個人的資源消費和廢棄物降解吸收,所需要的生態功能用地(含水域)。單位:全球公頃,ghm21全球公頃代表全球平均生物生產力水平下1公頃土地利用面積。生態功能用地一、生態足跡理論概念1、生態足跡化石燃料用地(碳足跡)耕地草地林地建設用地漁業用582、生態承載力EcologicalCapacity,EC1991年Hardin從生態系統本身的角度定義了生態承載力的概念,即在不損害有關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可持續利用的最大資源量和廢物產生率。
在此基礎上,生態足跡理論將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給人類的生態功能用地的總面積定義為該地區的生態承載力,以表征該地區的生態容量。生態容量楊開忠,楊詠,陳潔,生態足跡分析理論與方法[J].地球科學進展,Dec.,2000,15(6):630~636.[YangKaizhong,YangYong,ChenJie,EcologicalFootprintAnalysis:Concept,MethodandCases[J].AdvanceinEarthSciences,2000,15(6):630-636.]一、生態足跡理論概念2、生態承載力EcologicalCapacity,E59人均3、水足跡CarbonFootprint,CF水足跡是衡量水資源消費利用量的概念,用以估算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的整個過程所消耗水量(含虛擬水)的總和,還可以在不同層次(如某種農產品、某種工業產品、流域、社區和居民)測量研究對象對水資源消費利用的情況。--WWF一、生態足跡理論概念水足跡作為生態足跡的補充,衡量了商品生產和服務中消耗的水量。人均3、水足跡水足跡是衡量水資源消費利用量的60
狹義的自然資本:廣義的自然資本: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可為當代人及后代人提供有用的商品或服務的自然資源或環境資產存量,如海洋、森林或農業用地”。包括生態系統的所有功能,如消納污染物、提供基本資源、提供適宜的景觀環境等。它不僅指資源的存量,也包括不同資源間的組織結構關系和功能完整性。1、自然資本2、可持續性弱可持續性原則:強可持續性原則:
承認人造資本對可耗竭資源的替代作用,認為可持續發展即為“自然資本和人造資本的總和保持恒定或增加”;認為可持續發展是“自然資本存量保持恒定或增加”。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可為當代人及后代人提供有61
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量化可持續發展程度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62
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量化可持續發展程度1992年,加拿大經濟學家,WilliamRees:提出概念1996年,其博士生MathisWackernagel等:提出計算模型并應用推廣1992年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后,各國學者開始致力于量化可持續發展程度的研究,先后提出了一些富有價值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如能值(Emergy)理論、生命周期評估(LCA)、環境承載力理論(EBC)等等。生態足跡分析法也是其中一例。可持續發展二、生態足跡理論產生背景3、生態足跡分析法--63三、生態足跡分析生態赤字生態盈余生物承載力(生態足跡供給)地區生物生產能力的大小,即所能提供的生態功能用地面積的大小。生態足跡(生態足跡需求)維持一個人、地區、國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夠只納人類所排放的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面積。1961-2008年全球人均生態足跡和生物承載力趨勢該模型是一種把人類對資源和環境的利用量換算成對土地和水域面積的占用,進而對資源消耗和廢物吸收所需要的生態功能用地面積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三、生態足跡分析生態赤字生態盈余生物承載力(生態足跡供給)地64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是什么65生態足跡法是測量可持續性的一種方法。生態旅游現存的旅游資源能否承得受起如此高漲的旅游熱潮?根據景點歷年的旅游統計資料及發展趨勢,估算出人均旅游生態足跡;根據旅游資源總量算出其人均生態承載力,將二者進行比較,得知該旅游景點的存在狀況。對景點的規劃與布局、保護旅游資源以及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態研究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衡量區域發展狀態目前,已有近20個國家利用生態足跡計算各類承載力問題,WWF和RP世界兩大非政府機構自2000年起每兩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國的生態足跡資料。在國外,生態足跡評價方法得到了廣泛積極的開展,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主要從全球、國家、區域和城市3個空間尺度開展。
生態足跡法是測量可持續性的一種方法。生態旅游現存的旅游資源能66Wackernagel等應用生態足跡模型計算了世界上52個國家或地區1993年的生態足跡(這些國家或地區擁有世界80%的人口和95%的世界生產總值。結果表明,35個國家或地區存在生態赤字,只有12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生態足跡低于全球人均生態承載力。具體到每個國家來說,冰島、新西蘭和美國的人均生態足跡較大,分別為9.9hm2(公頃)、9.8hm2和8.4hm2,孟加拉國的最低,人均僅0.7hm2;冰島、新加坡和日本的人均生態赤字較大,分別為7.4hm2、4.8hm2和4.6hm2。對地球影響最大的五個國家是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這52個國家或地區的人類消費已超過了其生態承載力總和的35%。Wackernagel等應用生態足跡模型計算了世界上52個國67有什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怎么用是什么有什么用用用看方法拓展怎么用是什么681、基本假定MathisWackernagel,ChadMonfreda,andDianaDeumling,EcologicalFootprintofNations(November2002Update)[M],RedefiningProgress,2002.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的計算(1)人類能夠估計自身消費的大多數資源、能源及其所產生的廢棄物數量;(2)這些資源和廢棄物流能折算成生產或消納它們的生態功能用地面積;(3)將不同類型的生態生產性面積按照其生產力折算之后,可以用同一單位表示,即每公頃)耕地、草地、森林和漁場可以折算成世界平均生產力下的等值面積;(4)各種土地的作用類型是單一的,每標準公頃)代表等量的生產力,并能夠相加,加和的結果表示人類的需求;(5)人類需求的總面積可以與環境提供的生態服務量相比較,比較的結果也用標準生產力下的面積表示。1、基本假定MathisWackernagel,Chad692、計算方法(1)生態足跡計算式中i為消費商品和投入的類型;EF為總的生態足跡;N為人口數;ef為人均生態足跡;ri為當量因子;ci為類商品的人均消費量;pi為類消費商品的世界平均生產能力。(2)生態承載力計算式中j為生態功能用地的類型;EC為區域總生態承載力;N為人口數;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aj為人均生態功能用地面積;rj為當量因子;yj為產量因子。ReesWE,WackernagelM.Monetaryanalysis:Turningablindeyeonsustainability.EcologicalEconomic,1998,29:47~52.HardiP,BargS,HodgeT,etal.Measur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Reviewofcurrentpractice.Occasionalpaper,1997,17:1~2,49~51.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的計算2、計算方法ReesWE,WackernagelM.70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綜合法成分法以各類物質的宏觀統計量為基礎,計算一個區域或群體對各類物質的整體消費及其對應的生態足跡,適合于全球、國家和區域層次的生態足跡研究。以構成消費成分的單體測量為基礎計算研究對象的物質消費量和生態足跡,適合于小單元對象的生態足跡計算,如城鎮、村莊、公司、學校、個人或單項活動等。生態足跡的計算(綜合法,Compoundapproach
)第一步計算各消費項目的人均生態足跡分量式中n為消費項目類型;An為人均n種消費項目折算的生物生產面積;Cn為n種消費項目的人均消費量;Yn為n種消費項目的世界平均生產能力;Pn為第n種消費項目的年生產量,In為第n種消費項目的年進口量,En為第n種消費項目的年出口量(計算一個地區時,In和En分別為地區外調入量和調出量);N為人口數。(1)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綜合法成分法以各類物質的宏觀統計量為基礎,71生態足跡的計算第二步,人均生態足跡的計算
第三步,區域總人口的生態足跡為:bm為當量因子,m=1,2,3,…6,分別對應耕地、牧地、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和海洋。生態足跡的計算第二步,人均生態足跡的計算第三步,區域總人口72生態足跡的計算表8-1當量因子估算表6類生物生產面積的生態生產力不同,要將它們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就需要給它們分別乘上一個當量因子(Equivalencefactor)
;某類生態功能用地的當量因子等于全球該類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除以全球所有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
(例子)生態功能用地Chambers等2000①WWF2000②WWF2002③EU2002④耕地2.833.162.113.33牧地0.440.390.470.37林地1.171.781.351.66化石燃料用地1.171.781.351.66建筑用地2.833.162.113.33海洋(水域)0.060.060.350.06①Chambers,N.etal(2000).Sharingnature’sinterestEarthscanLondon.②WorldWideFundforNature(2000).LivingPlanetReport2000.③WorldWideFundforNature(2002).LivingPlanetReport2002.④EUEcologicalFootprint,STOA2002.當量因子生態足跡的計算表8-1當量因子估算表生態功能用地Chamb73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土地占用直接間接建筑用地農漁牧林可耕地草地林地近海工業產品使用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林地圖2生態足跡的土地分類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土地占用直接間接建筑用地農漁牧林可74生態承載力的計算計算生態承載力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不相等,需要對生態功能用地的面積進行調整。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某類生態功能用地所代表的局部產量與世界平均產量的差異可用“產量因子”(Yieldfactor)表示。某個國家或地區某類生態功能用地的產量因子是其平均生產力與世界同類生態功能用地的平均生產力的比值。如某地區耕地的產量因子取為1.66,表明該地區耕地的生物產出率是世界耕地平均產出率的1.66倍。第一步,人均生態承載力為:
第二步,區域生態承載力為:
式中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am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bm為當量因子,ym為產量因子。生態承載力的計算計算生態承載力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態功能75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從生物生產面積中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區域的生態足跡如果超過了區域所能提供的生態承載力,就出現生態赤字;否則為生態盈余。“生態效率”一般定義為使用單位生態資源能夠獲得的產出。應用生態足跡構建研究對象的生態效率時,生態資源的使用量即為生態足跡的大小,而產出一般為經濟產出(如GDP),生態效率即為單位生態足跡的經濟產出值。生態效率的倒數稱為“生態消耗強度”,即單位經濟產出所產生的生態足跡大小。生態承載力的計算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從生物生產面積中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生態效率”一般定義為使用單位生態資源能夠獲得的產出。應用生態足跡構建研究對象的生態效率時,生態資源的使用量即為生態足跡的大小,而產出一般為經濟產出(如GDP),生態效率即為單位生態足跡的經濟產出值。生態效率的倒數稱為“生態消耗強度”,即單位經濟產出所產生的生態足跡大小。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從生物生產面積中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76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的計算(成分法,Componentapproach)①能源的生態足跡式中,Ac、Ao、Ag、Ae分別為計算年內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消費所需的化石燃料用地面積;Qc、Qo、Qg、Qe分別為計算年內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的消費量;η為燃煤鍋爐的平均燃燒率;Cc、Oc、Gc分別為煤、石油、天然氣的C排放因子;β為C與CO2的轉化因子;ρ為天然氣的密度;ECO2為普通火電廠單位發電量的CO2排放量;Pa為平均每公頃林地一年內可吸收的CO2的量(即化石燃料用地的平均生產力)。(6.1)(6.2)(6.3)(6.4)生態足跡的計算生態足跡的計算(成分法,Component77生態足跡的計算②食物的生態足跡(7)式中,Af為計算年內某類食物消費的土地占用面積;Qf為計算年內該類食物的消費量;Pf為生產該類食物的土地的平均生產力。
③垃圾的生態足跡垃圾的土地占用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吸收垃圾降解所產生的CO2的化石燃料用地,即間接用地;另一部分是垃圾堆放直接占用的土地(一般為耕地)。
垃圾的間接用地為:式中,Aw為計算年內垃圾排放的間接土地占用面積;Qi為計算年內第i
種垃圾成分的排放量;為第i種垃圾成分的CO2產生率;為第i種垃圾成分的CH4產生率;x為CH4的GWP當量系數。
(8)生態足跡的計算②食物的生態足跡(7)式中,Af為計算年78生態足跡的計算④紙張的生態足跡
(9)式中,Ap為計算年內紙張消費的土地占用面積;Qp為計算年內紙張消費量;qw為單位紙張產量的木材消耗;Pw為林地的平均木材生產力。⑤水的生態足跡水的生態足跡主要是由輸送水和處理污水消耗的能量產生,這兩種作業消耗的能源為電力。因此首先需要計算出計算年內輸送水和處理污水的電力消耗量,然后利用公式(6.4)計算其土地占用面積。水足跡的土地類別為化石燃料用地。生態足跡的計算④紙張的生態足跡(9)式中,Ap為計算年79生態足跡的計算⑥交通的生態足跡交通的生態足跡由直接土地占用和間接土地占用組成。直接土地占用包括道路、車站、機場、停車場等。交通的間接土地占用指吸收各種交通工具排放的溫室氣體所需的化石燃料用地。
交通的間接用地為:式中,At為計算年內某類交通工具的間接土地占用面積;D為計算年內該類交通工具的行駛里程;qi為單位里程第i
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xi為第i
種溫室氣體的GWP當量系數。
生態足跡的計算⑥交通的生態足跡交通的生態足跡由直接土地占80英國小轎車的生態足跡小轎車(汽車燃料)附項排放量生態足跡(每車)生態足跡(每人)全部平均CO2184.7gCO2/車/公里CH40.023gCH4/車/公里N2O0.020gN2O/車/公里GWP191.3gCO2當量/車/公里直接排放量(GWP)0.0000495gha/車/公里0.00003173gha/人/公里制造與維修83.1gCO2/車/公里維修制造0.00002150.00001378英國路面330379ha路面使用率73%英國小車總里程350340552422公里建用地0.000000020.00000001平均載人數1.56人總足跡0.000071010.00004552英國小轎車的生態足跡小轎車附項排放量生態足跡生態足跡全部平均81生態足跡分析課件82生態足跡度量物質和能源消耗,并把它們轉化為陸地和水域面積(或更確切地說是生物生產面積);生態足跡指標可應用到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一個公司、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全球等,評價其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生態足跡綜合了一些評價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評價生態效率;生態足跡較為直接地給出了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生態足跡,于是可以告訴我們,人們為了追求某種特殊的生活質量,消耗了多少自然資源;生態足跡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方法—降低對自然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進展,2004,19(6):971~981小結生態足跡指標的特點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83生態足跡指標是全球可比的、可測度的可持續發展指標,是涉及系統性、公平性和發展的一個綜合指標。作為可持續發展程度衡量的標桿,是全面分析人類對自然影響、并用簡單術語表示其影響程度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具有一定的政策含義。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決策者尋求減少生態足跡的決策,幫助和教育人們了解個人及家庭生活方式、社會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培養人們對可持續發展政策與計劃的理解。測算中采用生態功能用地面積方法使之容易理解和進行重復性研究,有助于監測發展的可持續性進程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管理。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進展,2004,19(6):971~981小結優點和不足(1)優點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84沒有考慮經濟、社會、技術方面的可持續性和人類對現有消費模式的滿意程度,具有生態偏向性。
生態足跡分析法最初是一種基于靜態的分析方法,無法反映未來的可持續趨勢,不足以監測變化的過程。生態足跡分析沒有描述完全自然系統提供資源、消納廢物的功能,忽略了污染的生態影響。生態足跡方法只注意土地的量而忽視了土地的質。生態足跡概念及其分析結論的政策意義不十分明確。龍愛華,張志強,蘇志勇,生態足跡評價及國際研究前沿,地球科學進展,2004,19(6):971~9813、優點和不足(2)不足小結沒有考慮經濟、社會、技術方面的可持續性和人類對現有消費模式的85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Win?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是時候吃掉狗狗了:環保生存奧義指南》。人均猜一猜德國牧羊犬豐田越野車PKWin?新西蘭作家86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是時候吃掉狗狗了:環保生存奧義指南》。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87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是時候吃掉狗狗了:環保生存奧義指南》。全球公頃≠公頃人均四、應用新西蘭作家Robert和BrendaVale,88(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影響。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89(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影響。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經不平等性因子調整后的人類發展指數(IHDI)(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90(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強調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影響。地球生命力指數生態足跡經不平等性因子調整后的人類發展指數(IHDI)(1)地球生命力報告四、應用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91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92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碳足跡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地草地耕地1961-2008年中國生態足跡的組分構成(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93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碳足跡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地草地耕地1961-2008年中國生態足跡的組分構成生態盈余生物質承載力盈余(碳吸收用地赤字)生態赤字中國區域居民消費的生態影響模式(2009)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2(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94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態足跡與生物承載力碳足跡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地草地耕地1961-2008年中國生態足跡的組分構成生態盈余生物質承載力盈余(碳吸收用地赤字)生態赤字中國區域居民消費的生態影響模式(2009)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2(2)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水足跡地球生命力指數基于全球生態背景,研究了全國及區域的生態狀態。從不同視角,剖析了中國生態超載的驅動因素。探索了中國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道路,并提出以下五條政策建議:轉變消費模式,為綠色消費提供政策引導和基礎設施支撐,增進可持續發展動力。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保護自然資源,在增加生物承載力,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為自然留下空間。引導資金流向,促進綠色投融資,利用資金杠桿支持自然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綠色發展轉型提供必要條件。加強機制建設,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市場條件和制度條件。至今,WWF已經對約150個國家經進行生態足跡評價四、應用人均人均生態足跡人均生態承載力1961-2008年中國的生95人均測測你的生態足跡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3)個人生態足跡四、應用人均測測你的生態足跡1、世界/國家/城市/個人生態足跡(3)96Federici意大利中部城市Siena公路與鐵路交通系統的能源消耗與利用效率以及對區域生態足跡與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建議交通部門大力發展鐵路的貨運功能、公路的大眾公交功能、限制私人小汽車的發展(2003)。Holden研究以石油代用燃料為動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情商實踐活動方案
- 成人演講活動方案
- 徒步郊游活動方案
- 房產溫泉活動方案
- 煙臺市市直事業單位競爭性選調考試真題2024
- 【公開課】平行線的判定+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中醫急癥科臨床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醫學院《篆書3》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安慶九一六校數學七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試題
- 【博觀研究院】中國口服維生素保健品市場分析報告(簡版)
- T/CI 475-2024廚余垃圾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 T/CCT 011-2020干法選煤技術規范
- (高清版)DB62∕T 4730-2023 公路裝配式石籠防護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 2024-2025 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學期期末模擬卷 (深圳專用)原卷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數學試卷
- 2025年重癥醫學科ICU護理信息化建設計劃
- 2024年注冊核安全工程師歷年真題答案
- 結直腸癌腹膜轉移診治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
- 秸稈主題班會課件
- 《GPCR信號轉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