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歷代判例制度的演進在我國古代的法律體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法律規范形式是制定法。自公元前536年鄭國子產鑄刑書起,歷朝歷代基本上都制定了以律典為核心的法律體系。由于成文法立法的不足及社會形勢的紛繁復雜,導致成文法在司法實踐中往往與現實生活脫節,因而自春秋戰國開始,作為制定法補充形式的判例開始萌芽,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的發展變化,到明清時期,形成了完備的判例制度。廷行事——秦朝的判例早在商代,便已出現了比照先例予以處罰的情況,到了西周,進一步出現了表示判例的“御事”等用語。至春秋戰國時期,判例的運用進一步頻繁,對司法活動的影響也進一步擴大。但先秦時期判例的運用,只是判例制度的萌芽,隨著秦漢時期審判組織的發達和訴訟活動的規范化,判例正式出現。秦代的判例稱為廷行事,即判案成例。據《漢書》記載,秦始皇“專任刑罰,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這里的‘事’即廷行事,就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判例。在《睡虎地秦墓竹簡》中也有廷行事關于記載。決事比——漢代的判例在漢代,判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一方面,秦代通行的廷行事,至漢代并未完全消失。如《漢書》記載:“時慶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贖論。’”另一方面,在漢代又出現了新的判例形式——決事比。所謂決事比,據《周禮》賈公顏疏:“其無條,取比類以決之,故云決事比。”它是在法律闕如的前提下,依據先例、成事或者儒家經義來處理案件。在西漢時期,決事比的運用非常廣泛。漢代的判例,由于董仲舒的引經決獄活動,被賦予全新的時代特征。據《后漢書》記載:“膠東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遣廷尉張湯親至陋巷,問其得失。于是作《春秋決獄》二百三十二事,動以經對,言之詳矣。”董仲舒試圖通過引經決獄,將司法活動的各項原則納入到儒家的法學世界觀之中。這是漢代判例區別于秦代判例的地方。例——唐代的判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動蕩,成文法尚且無法遵行,判例就更難被應用了。唐代除了律、令、格、式四種基本法律形式外,還出現了典、敕、例等新的法律形式。例在司法實踐中起著判例的作用,補充成文法的不足。但由于唐朝的成文法高度發達,特別反對用例來破壞法律,唐玄宗曾下詔:如聞用例破敕及令式,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不得更然。所以判例的作用相對減小。斷例——宋代的判例宋朝在司法實踐中廣泛使用判例,“法令雖具,然吏一切以例從事。法當然而無例,則事皆泥而不行”。宋代判例彌補了制定法的漏洞,進一步加深了司法官吏對制定法的理解,有利于制定法在現實生活中的適用。為了規范例的援用及防止“引例破法”的現象,宋朝加強了編例的工作,對斷例進行修改刪定,以適應社會需要,于是出現了斷例,也稱之為“書判”。宋代的“書判”,來源于唐代選擇官吏的四種標準之一—“判”,即判詞。一般是由官府出題,提出一個假設的案例,由應試者作判,到了北宋,書判作為文體的一種,其性質仍未改變。這種判詞,案例是虛構的,評判好壞的側重點在于遣詞造句、引經據典能力的大小,使書判嚴重脫離社會現實。由于書判嚴重脫離社會現實,從北宋時起,開始出現兩種新的整理研究書判的方法。一種是一些士大夫將前代明敏斷獄、平反冤案的記載匯集成書。較早的有《疑獄集》,后來的有鄭克的《折獄龜鑒》、桂萬榮的《棠陰比事》等。另一種是一些士大夫將自己的判詞收集保存起來,編入自己的文集,傳于后世。如《名公書判清明集》中收有49位作者的書判。斷例——元代的判例元朝不但在司法實踐中大量適用判例,其法典中判例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元朝的《大元通制》由條格、詔制、斷例三部分組成,其中條格、斷例占有絕對優勢,它將大量的唐、宋律文以“斷例”的形式為其所用,并造成了“有例可援,無法可守”的局面。《大誥》與《問刑條例》——明代的判例《大明律》頒行以后,朱元璋令子孫守之,“群臣有稍議更改,即坐以變亂祖制之罪”,因此為了在不變更成文法律的情況下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形勢,明朝特別注重例的編定與適用。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至洪武二十年間親自采集“官民過犯”之案件,相繼編成《御制大誥》、《御制大誥續編》、《御制大誥三編》、《大誥武臣》,合稱《明大誥》。《大誥》體現了朱元璋重典治國的思想,但因重典治國只可收效于一時,所以建文、仁宗、宣宗、英宗即位時都宣布“諸司所問囚犯,今后一依《大明律》科斷,不許深文,違者治罪”,實際上廢除了《大誥》。由于《大明律》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明代中葉以后,明朝君臣開始在律典之外修訂以《問刑條例》為代表的各種條例,包括弘治《問刑條例》、嘉靖《問刑條例》、萬歷《問刑條例》。《問刑條例》是明朝中后期重要的立法活動,它不僅突破了祖宗成法不可更改的束縛,而且使刑事條例規范、劃一,糾正了過去“以例代律”、“以例破律”的弊病,使其真正起到“以例補律”的作用。例——清代的判例清承明制,律外制例,以例輔律,律例并行,使例成為清代重要的法律形式。清朝采用律、例合編的形式。從清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到康熙朝將《刑部現行則例》附入大清律內,再到雍正朝的《大清律集解》和乾隆朝的《大清律例》,都采取了律、例合編的形式。乾隆五年《大清律例》編成后,后世再未對律文進行實質性的修正,只用增加新例來彌補律文的不足。由于例的形式靈活,便于隨時將統治者的意志上升為法律,因而乾隆十一年年確定了“條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制度,至同治五年修例時,例竟由乾隆五年的1049條增至1892條。由于例的數量急劇膨脹,形成了“以例代律”的局面,“蓋清代定例,一如宋時之編敕,有例不用律,律即多成空文。”我國古代特別注重成文法的修訂,歷朝歷代都形成了以律典為核心的完備的成文法體系,成文法的完備使判例存在的空間非常狹窄,我國古代雖有判例,但沒有形成判例法。但是,判例的最終發展趨勢是上升為成文法。判例入律,由皇權予以確認。到封建社會末期,判例開始入律。研究古代判例制度,對我們今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玩具市場營銷策略優化考核試卷
- 童車制造企業生產計劃與庫存管理考核試卷
- 眼鏡行業消費升級與市場機遇考核試卷
- 航空運動賽事策劃與推廣考核試卷
- 空中交通管制設備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電氣機械系統維修與改造考核試卷
- 山東省棗莊市四十一中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畢業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滕州市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適應性(模擬)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人物形象塑造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5年初三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止血包扎(課件)
- 國開電大 管理概論 形考任務一(畫組織結構圖)
- 2022年湖南高二學業水平合格考試政治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
- 三自由度并聯機器人結構設計
- 倉儲裝卸服務合同
- 式雙鉤五點安全帶培訓課件
- 名片設計 課件
- 鉗工實操評分表(凹凸配合)
- 社會組織管理概論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陜西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定稿)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重點考察知識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