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578-2022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_第1頁
DB15T 2578-2022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_第2頁
DB15T 2578-2022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_第3頁
DB15T 2578-2022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_第4頁
DB15T 2578-2022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CCSB61ICS65.020.01CCSB61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DB15/T2578—2022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ollectionofgrassgermplasmresources2022-06-242022-06-242022-07-24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提出并歸口。草種質資源收集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草種質資源收集的內容、方法、程序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區域內草種質資源收集。(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2659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GB/T2930(所有部分)草種子檢驗規程NY/T1737引進農作物種質資源試種鑒定技術規程NY/T3800草種質資源數碼圖像采集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收集collection包括野外采集和征集、引種。采集collection征集collection引種introduction居群population珍稀瀕危植物rareandendangeredplants生態型ecotype同一種植物在不同自然或人為環境的長期影響下產生趨異適應而具有了某些形態或生理差異,主要有氣候生態型、土壤生態型、生物生態型。基準量referencequantity能夠代表一個草種、品種、品系及生態型等完整遺傳物質(基因)的一份種質最少數量或重量。基準量referencequantity能夠代表一個草種、品種、品系及生態型等完整遺傳物質(基因)的一份種質最少數量或重量。收集量collectionquantity能夠滿足資源庫保存、科研、育種及對外交流等,含3倍或多倍基準量的一份種質數量或重量。4內容和程序內容種質資源收集包括野外采集、征集和引種。程序5外業準備工作根據收集任務和區域組成收集隊伍,由4~10人組成,實行隊長負責制。包括自然地理、氣象、水文土壤及自然區劃資料,植物志、植物分類等書籍。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制定收集方案,包括收集的目標、區域、時間、路線、日程。采集箱、照相機和攝相機、放大鏡、全球定位系統(GPS或北斗)、標本夾、標簽(號牌)、采集登記表、紗網袋、自封袋、鐮刀、剪刀(枝剪)、小鐵鏟等。按生態類型確定采集區域,選擇生境中植被保護較好、植物種類較豐富且差異較大的地域。中表A.1NY/T3800植物標本采集(中B.1(1采集方式可采取手工摘取和工具收割。(叢采集量按生態型或生態區域采集種質(種子或果實)的收集量。自花草種以在50~100株(叢)上分株(叢)少取幾粒,取100粒以上種子或果實,為一份基準量;異花草種以在200~300株上各取幾粒,取300粒以上種子或果實,為一份基準量。主要草種和常見草種采集量:千粒重小于5g,2000粒;千粒重6g~20g,15000粒;千粒重大于20g,10000繁殖體采集5~101~2中C.1每一份采集的植物實體對應一個編號,編號標簽掛在樣本上,與數據采集表編號一致。2021001GB/T2659GB/T2260呼和浩特市2021年采集的010號標本。采集地區的代碼號按照GB/T2659、GB/T2260執行。6征集D20210057引種引種途徑從國外專業組織和資源庫通過申請程序引進資源;赴國外考察引種或委托他人從國外收集并帶入國內,本文件主要指前者。引種數據采集內容見附錄E中表E.1,引種鑒定按照NY/T1737執行。引種數量申請的收集量與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的數量一致。引種號由年份加4位順序號組成的8位字符串組成,如“20140001”。8內業種子標本整理野外采集的種子進行翻曬、脫粒和清選,清選后稱重和登記;無性繁殖體盡快登記、移栽和處理。草種子檢驗按照GB/T2930(所有部分)執行。植物標本整理野外采集的標本進行翻壓和換紙,對標本的記錄補充和整理,對已壓干定型的標本進行固定貼簽。種質材料保存(庫種質材料整理定名精準,重量、純度達標,信息完整。鑒定中要特別關注同一種不同的生態型。9資料歸檔及建立數據庫按照科研資料檔案管理的規定,對采集的標本資料進行立卷歸檔。對標本采集的數據規范、準確、完整錄入數據庫,并以此建立草種質資源信息平臺。10注意事項見附錄F。附錄A(資料性)草種質資源收集數據采集表草種質資源收集數據采集表見表A.1。表A.1草種質資源收集數據采集表基本信息采集號(1)采集日期(4)種質資源類型(5)1:野生2:栽培(地方品種、選育品種或品系)3:逸生種質資源科名(6)種質資源屬名(7)種質資源種名(8)種質資源來源地(10)1:當地2:外地()3:國外()收集種子數量(12)粒收集種子重量(13)g收集塊根塊莖數量(14)個收集鱗莖數量(15)個收集插條數量(16)條收集種莖根蘗數量(17)個收集標本數量(18)份收集地點(19) 省(市、區) 縣 鄉 收集場所(20)1:草原2:路邊3:田間4:其他收集地經度(21)收集地緯度(22)收集地海拔高度(23)m收集地土壤類型(24)1:紅壤2:黃壤3:棕壤4:褐土5:黑土6:黑鈣土7:栗鈣土8:鹽堿土9:漠土10:沼澤土11:高山土12:其他收集地土壤pH(25)收集地年均氣溫(26)℃收集地年均降水量(27)mm收集地年均日照(28)h采集單位(39)采集者(40)種質資源信息在群落中的分布狀況(29)1:廣2:窄3:少4:群生5:散生群落主要植物成份(30)采集地氣候帶(31)1:熱帶2:亞熱帶3:暖溫帶4:溫帶5:寒溫帶6:寒帶采集地地形(32)1:平原2:山地3:丘陵4:盆地5:高原采集地地勢(33)1:平坦2:起伏3:坑洼4:其他采集地坡向(34)1:陽坡2:陰坡采集地坡度(35)(°)采集地生境(36)12:沼澤地3:亂石灘4:5:林緣6:林間空地7:灌叢下8:竹林下9:池塘10:山頂11:山腰12:13:田埂14:田邊15:田間1617:溝底18:沙崗19:河灘20212223:25:庭院26:27:采集地生態系統類型(37)1:農田2:森林3:草原4:荒漠5:湖泊6:濕地采集地植被類型(38)1:針葉林2:闊葉林3:灌叢4:荒漠和旱生灌叢5:草原6:草甸7:草本沼澤8:其他附錄B()植物標本采集記載:標本編號:份數:地區:省縣鄉村位置:海拔高度:緯度:經度:小環境植物類型:物候期:生活型習性株高生活型習性株高特征:科名:屬名:種名:中名:別名:學名:采集日期:年月日采集人:附錄C(資料性)植物種子采集記錄標簽植物種子采集記錄標簽:種子號: 子量g粒場所:植物類型:地區鄉 村地點:海高:緯: 經度:科名:屬名:種名種名:中名:別名:學名:物候(生育)期:結實狀況:分布狀況:收(采)集日期:年月日標本號:收(采)集人:附錄D(資料性)草種質資源征集數據采集表草種質資源征集數據采集表見表D.1。表D.1草種質資源征集數據采集表基本信息征集號(2)種質資源類型(5)1:野生2:栽培(地方品種、選育品種或品系)3:逸生種質資源科名(6)種質資源屬名(7)種質資源種名(8)種質資源名稱(9)種質資源來源地(10)1:當地2:外地3:國外種質資源原產地(11)收集種子數量(12)粒收集種子重量(13)g收集塊根塊莖數量(14)個收集鱗莖數量(15)個收集插條數量(16)條收集種莖根蘗數量(17)個收集標本數量(18)份收集地點(19) 省(市、) 縣 鄉 收集地經度(21)收集地緯度(22)收集地海拔高度(23)m收集地年均氣溫(26)℃收集地年均降水量(27)mm收集地年均日照(28)h采集單位(39)采集者(40)采集日期(4)種質資源信息選育單位(44)選育方法(45)育成年份(46)親本組合(47)推廣面積(48)hm2主要特征特性信息生長習性主要生育期形態特征農藝性狀抗逆性抗病蟲性品質特性備注(50)附錄E(資料性)草種質資源引種信息采集表草種質資源引種信息采集表見表E.1。表E.1草種質資源引種信息采集表基本信息引種號引種者種質名稱當地名屬名種名種質類型1野生資源2地方品種3選育品種4品系5遺傳材料6其他引種地點原產地引種單位采集材料1種子2種苗3塊根、塊莖4插條(接穗)5種莖、根蘗6標本7其他種子數量粒種苗數量株塊根塊莖數量個插條(接穗)數量條種莖根蘗數量個標本數量份選育單位選育方法育成年份親本組合推廣面積hm2主要特征信息生長習性采集日期(4)主要生育期形態特征育成年份(46)農藝性狀推廣面積(48)hm2抗逆性抗病蟲性品質特性補充性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