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考通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_第1頁
學考通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_第2頁
學考通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_第3頁
學考通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_第4頁
學考通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緊隨學考、高考同步化新趨勢,從學考、高考兩個維度設計訓練,考點、考法全面覆蓋,科學設計梯級序列化訓練,輔助跳出題海,實現高效演練。高中歷史考試對考試內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為四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識記、理解、分析、綜合。a識記再認或再現重要的歷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歷史結論,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線索及歷史圖表等歷史基礎知識。b理解領會、領悟和解釋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概念、歷史結論及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線索等。c分析分析、比較和概括相關歷史知識,把握各歷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區別其本質,概括其特點。d綜合對不同專題、課的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歸納、評析,運用唯物史觀和所學知識、方法,說明論證相關問題。課標·教材要點學考要求題號三民主義的提出A1、2三民主義的實踐A3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A4、5一、選擇題1.2022?南京模擬)孫中山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領導辛亥革命的理論武器是“三民主義”。這一革命理論中,最能反映孫中山奮斗的核心目標的是()。A.驅除韃虜B.恢復中華C.創立民國D.平均地權2.2022???跍y試)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解決的是中國的經濟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變富強。下列對孫中山民生主義認識正確的是()。A.包含著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的內容B.民生主義實施后,中國實現近代化C.鼓勵大資本家進行壟斷D.把中國富強的希望寄托在民族自救上3.2022?長沙測試)“民眾以為清帝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謂‘民國共和’則取得從來未有之名義而已。至其實質如何,都非所問?!边@反映出()。A.民眾的思想覺悟已經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眾將推翻帝制與“民國共和”混為一談C.清政府已經不得民心D.推翻帝制成為民眾的心聲4.2022?銀川測試)與舊三民主義相比,新三民主義有了質的飛躍。“質的飛躍”主要表現是它()。A.超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范疇B.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C.增加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內容D.堅決反對封建專制統治5.2022?蘭州模擬)“改造中國、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孫中山經歷一次次的失敗之后發出這樣的疑問時,你應該回答他()。A.“暫時放棄政治革命,先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壯大資產階級力量后卷土重來”B.“繼續承認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在華利益,以尋求其更大更廣泛的幫助”C.“采取更靈活的革命策略,爭取更多的軍閥倒向革命陣營,建立和鞏固政權”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廣大群眾之中,要聯合中國共產黨,廣泛地發動人民群眾”二、非選擇題6.2022·青島測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羅,無所措其手足……滿洲又縱貪官污吏,布滿天下,使剝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義興復中國者,動誣以謀反大逆,夷其九族……予興義兵,上為上帝報瞞天之仇,下為中國解下監之苦。——楊秀清等《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材料二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后乘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據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裾哂善矫窀锩越▏裾?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材料三“國民黨之民族主義,有兩方面之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薄耙磺胁黄降葪l約”,如外國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國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國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薄秶顸h“一大”宣言》(1)材料一、二中反清理由有什么共同之處據此分析兩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哪些進步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社會條件。(3)材料三中的“中國”與材料一、二中的“中國”在含義上有什么區別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質的飛躍

參老答案選擇題1.答案:C解析: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民主革命的奮斗目標是推翻清政府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前提,民權主義(創立民國)是核心,民生主義平均地權是補充和發展。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生主義的理解。B項中“中國實現近代化”的說法不符合史實;中國當時并未出現壟斷組織,C項不符合孫中山的主張;D項是孫中山民族主義的體現,不符合題目要求;民生主義的主張,體現了A項內容。3.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出民國初年民眾對“民國共和”概念的本質沒有認識清楚,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表述與題意相反;C、D兩項發生在“清帝退位”之前,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4.答案:B解析:新三民主義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張,這是對舊三民主義的最大發展,故B項正確。新三民主義沒有超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也沒有增加社會主義革命的內容,反對封建專制是其一貫的主張,不是增加的內容,故A、C、D三項錯誤。5.答案:D解析:1923年前后,一再失敗的孫中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陷人迷茫之中。正是通過與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接觸,他才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最終實現了國共合作,促進了國民革命的發展D二、非選擇題6.答案:(1)清政府對漢人實行民族壓迫。帶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傾向。(如答排滿復仇情緒的大漢族主義傾向亦可)(2)進步之處:把反清與反對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結合起來。社會條件: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3)區別:材料一、二中的“中國”主要是指漢族政權’材料三中的“中國”指中華民族。質的飛躍:擺脫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把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作為奮斗目標。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和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第(1)問從材料列舉的理由中歸納、概括出共同點,注意對“滿洲”態度的相同之處就是反滿興漢,把“滿洲”與“中國”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