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_第1頁
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_第2頁
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_第3頁
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_第4頁
中醫醫院兒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醫院兒科建立與管理指南(試行)一、總那么第一條為指導和加強中醫醫院兒科標準化建立和科學管理,突出中醫特色,進步臨床療效,總結中醫醫院兒科建立與管理經歷,參照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南。第二條本指南旨在指導中醫醫院及其兒科管理者加強科室中醫特色建立與管理可作為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評價工作的參考和根據。第三條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兒科參照本指南建立和管理。第四條第五條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中醫醫院兒科的指導和監視,中醫醫院應當加強對兒科的標準化建立和管理,保證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平安。二、根本條件第六條中醫醫院兒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科室功能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藥品和技術力量,以保障診療工作有效開展。第七條專病門診、中醫安康咨詢門診、普通兒科病房、新生兒病室或病房、兒科。第八條隔離診室、中醫外治室〔推拿、針刺、灸療、貼敷治療、藥浴等據兒童特點注意設施應該保護兒童平安。兒科病房應當設置中醫外治室。第九條中醫醫院兒科應根據醫療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裝備不同類別與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第十條設置病房的,應當裝備兒科專用急救設備及藥品等。第十一條中醫醫院兒科應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診療標準與技術操作規程,保證醫療質量及醫療平安。中醫醫院兒科開展小兒推拿、小兒針刺、小兒灸療、中藥敷胸、中藥敷臍、中藥熏洗等相關工程的,應當建立兒科常用診療技術操作標準及相關管理制度。三、人員隊伍第十二條中醫醫院兒科醫師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據工作需要裝備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第十三條第十四條中醫醫院兒科醫生均應承受過中醫兒科專門訓練,掌握中醫學和兒科學的根本理論、根底知識和根本操作技能。300首方劑,重點掌握100中醫類別主治醫師應在到達住院醫師根本要求根底上中醫類別副主任以上醫師應在到達主治醫師根本要求根底上第十五條中醫醫院兒科住院醫師應在完成標準化培訓中的轉科后療方法、兒科常用診療技術的操作。并具有一項以上中醫兒科專病或證的診療專長。中醫類別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主要通過參加高級研修班、學術會議、跟師學習等方式,重點培訓少見兒科病和疑難、危重病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掌握中醫兒科學新進展。第十六條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應具有從事兒科專業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歷并具有一定2年或以上〕的其他類別執業醫師擔任,三級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應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系統接收2第十七條執業醫師人數在8人以上的中醫醫院兒科,應建立學術帶頭人制度。20年以上。學術帶頭人負責指導本科室中醫特第十八條10二級中醫醫院兒科學術繼承人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第十九條中醫醫院兒科應當做好本科室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歷繼承,采取師帶徒、名醫講堂、老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傳承名老中醫專家的學術經歷。第二十條中醫醫院兒科護理人員應系統承受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三年內中醫知識與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100學時。第二十一條中醫醫院兒科護士應掌握中醫藥治療常見兒科病的根本知識第二十二條中醫醫院兒科護士長是兒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級中醫醫院護士長應具備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3年以上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經歷,三級中醫醫院護士長應具備主管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具有5年以上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經歷。第二十三條四、效勞技術第二十四條中醫醫院兒科應注重繼承創新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在保證醫療平安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究中醫診療新技術。第二十五條底上,開展疑難及急危重癥的兒科病的診療工作。第二十六條雷火灸等中醫外治效勞工程。第二十七條中醫醫院兒科應當制定常見兒科病及本科室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第二十八條不斷進步中醫診療程度。上級醫師正確指導下級醫師進展中醫藥診治工作。使用中醫藥治療的,辨證準確、理法方藥一致。手術病例能正確配合使用中醫藥治療。及時開展病例討論,進步中醫診治急危重癥、疑難病的程度。第二十九條中醫醫院兒科應當根據開展方向和建立規劃,注重引進吸收新的診療技術,并以臨床為根底、療效為核心,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研發等方面積極探究,大膽創新。五、環境形象第三十條中醫醫院兒科應根據本單位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在環境形象建立上注重表達中醫藥特色并適宜兒童特點。第三十一條中醫醫院兒科環境形象建立的重點應包括門診走廊和候診區、病房走廊、治療室等區域。第三十二條及時調整。第三十三條宣傳折頁等方法,內容注重突出中醫科普知識。六、附那么第三十四條中醫醫院兒科開展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按照相關要求執行。第三十五條特色的,參照本指南進展建立和管理。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本指南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第三十八條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中醫醫院兒科常用方劑目錄1.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2.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3.人參烏7.大定風珠〔?溫病條辨?〕8.大青龍湯〔?傷寒論?〕9.小青龍湯〔?傷寒論?〕13.五苓散〔?傷寒論?〕1415.五喘湯〔?攝生眾妙方?〕19.烏藥散〔?小兒藥證直訣?〕20.玉屏風散〔?醫方類聚?〕22.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23氣宜保命集?〕25272829.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303132.異36.杞菊地黃丸〔?醫級?〕37.解?〕38.桂枝湯〔?傷寒論?〕39.牡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溫病條辨?〕414243.葶46.固真湯〔?證治準繩?〕47.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48略?〕495051訣?〕52.定癇丸〔?醫學心悟?〕5354.荊防555657.保元湯〔?博愛心鑒?〕585960.都氣丸〔?醫宗金鑒?〕61.清金化痰湯(?東病廣要?引?統旨方?)62藥證直訣?〕63.健脾丸〔?醫方集解?〕64.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65.涼膈散69.滌痰湯〔?嚴氏易簡歸一方?〕70證直訣?〕73.桑菊飲〔?溫病條辨?〕74.桑螵蛸散〔?本草衍義?〕75六因條辨?〕79.黃連解毒湯〔?肘前方?〕80.菟絲子散〔?醫宗必讀?〕81.銀翹散〔?溫病條辨?〕瘟敗毒飲〔?疫疹一得?〕88.羚角鉤藤湯〔?重訂通俗傷寒論?〕89.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90.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91.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