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帕森斯社會行動的結構TheStructureofSocialAction主講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PPT制作:2WHOWEARE&WHATWEDO主講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PPT制作:3INTHISBOOKALLPARTS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源于實證主義傳統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的出現從唯心主義傳統中產生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結論part1part2part3part4序言部分方法論:真正的科學理論不是呆滯的“冥思苦索”的結果,也不是把一些假設中所包含的邏輯含義加以再敷衍的結果,而是從事實(fact)出發又不斷回到事實中的觀察、推理和驗證的產物。4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
PART1本部分結構:帕氏首先對自己的方法論與研究方法做了闡述,即【分析實在論】與【剩余性范疇突破說】,接著提出自己的行動理論的框架,即四要素:行動者、情境(條件與手段)、目的、規范性取向,并在此基礎上回溯到實證主義傳統中行動理論的研究,從英國到德國,試圖以個人主義的實證主義(或功利主義)為自己行動理論的研究起點。
5行動理論
1、行動體系的基本單位:單位行動(unitact)2、一項行動的體系兩項說明67(1)行動者
(2)目的該行動的未來事態指向
(3)處境,或情境其中行動者可控的為手段,不可控的為條件一項行動體系(4)規范性取向允許行動者在處境允許下對于達到目的的手段有所的選擇
兩項說明1)一個行動總是一個時間過程,空間相對影響弱
2)參照系為主觀(非客觀)8關于行動理論的幾大研究體系
1、功利主義:
四大特征:原子論、合理性、經驗主義、目的隨意性
2、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
是基于合理性、行動者能動性、目的性等
地位的升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子體系,如功利主義、反智主義
9源于實證主義傳統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的出現PART210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需求和行動及經濟學的范圍問題)威爾弗萊多·帕雷托埃米爾·涂爾干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1引入古典經濟學著重從經濟關系理論的分析來研究人類行動,但主要困難是對于需求方面的價值問題未能找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法。因此,邊際效用的發現與使用,把古典經濟學體系的主要特點排除了。12活動與效用理論馬歇爾思想的主要特征是經驗主義,他認為經濟學研究對象是屬于具體現象范圍的——是“對人們日常生活事務的研究”。盡管他有經驗主義立場,但他建立在效用概念上的經濟學理論思想的重要性是不可懷疑的。作為研究財富的科學的經濟學概念里,效用必然處于中心位置。也適用于“生產”,生產即是生產效用。馬歇爾被凱恩斯譽為“瓦特”,他的理論像發動機,解決了很多問題。13馬歇爾觀點大致
效用概念馬歇爾經濟學
重要結果:理論的出發點
消費者理論
邊際觀念
14推理中一般價值問題引出替代原理,這反過來又引起效用概念對生產成本加以規定性的解釋,就是和我們常說的機會成本基本相同。用同樣的方法分析生產者價值,呈現出另一問題:財富分配理論。理論主要概念是邊際生產率概念。最后整個概念被概括為最大限度滿足學說15馬歇爾在研究中,形成了以來某些假設并且在特定范圍內總的說來有效的一個邏輯體系,假設有:1、整個制度是建立在競爭基礎上的2、需求的產生與滿足需要過程的效用方面無關3、所有非固定經濟資源實際上都是流動和可分的4、行動必須合理地指向滿足需求16效用理論的貢獻:說明經濟過程為什么是如此這般的提供了一種經濟效能準則:一定條件下對資源的最佳分配和最大限度滿足需求。17效用是馬歇爾專業經濟學理論的支柱,但同時他指出,對滿足需求的機制(效用理論的主題)的研究是較次要的部分,更主要的是經濟條件與人類特性的關系問題。他將對人的研究同對財富的研究一起歸入他的經濟學定義的主要內容。對他來說,人類特性的發展變化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問題。他判定活動的重要性,不僅是為了消解對需求問題的過度強調,而且直接成為他的積極的消費理論的一部分。18“生活標準”:隨需求調節的活動的標準“舒適”:只是增加人為的需求,可能是突出肉體方面的需求
生物性的需求——支配低級動物和人的早期階段的需求“隨活動調節的”需求——“生活標準”的一部分,滿足可以“給予力量”
“舒適標準”有關——只增加人為的需要,這是恣意妄為的,在生活中沒有堅實基礎。需求的分類關于生活標準的學說把“生活標準”和“舒適”加以嚴格的區分19以上小結:文明人類之所以超過動物和野蠻狀態,由于他們全心全意的獻身于一些特殊的活動,于是人類的某類特性發展起來。生活的真正目標在于那些本身被當做目的來追求的活動。20威爾弗萊多·帕雷托211、方法論:邏輯性—實驗性2、他與馬歇爾走了不同的道路,試圖把經濟學界定為抽象科學。他針對馬歇爾的理論說明了即使在個人主義的經濟秩序中,共同價值的成分在經驗上也是重要的。22他系統的解釋了某些非經濟成分,并將之與經濟成分綜合在一起。(經濟學研究邏輯性行為,社會學研究非邏輯行為)而非邏輯行動則是一種剩余性范疇。他把非邏輯行動理論從作用的方面加以分析,區分了相對持久起作用的成分和作用相對較為不穩定的成分,分別被稱為剩余物和衍生物。但對剩余物和衍生物的分析以及帕累托對它們做的分類,都沒有明確的區分。而帕森斯認為這條區分線向著帕累托本人沒有研究到底的方向延伸。23與行動相關的非科學的理論的范疇包括兩類成分:1.行動的終極目的;2.在解釋為什么追求這些目的時所訴諸的那些非經驗實體以及在據以對那些非科學的手段(如儀式)做出選擇的標準中的某些成分。帕累托把“手段-目的”關系鏈分為三個部分:
終極目的、終極手段與條件、中介部分(既是手段也
是目的)。
社會行動系統是一個由若干條關系鏈錯綜復雜地相交形成的“網絡”,每一個具體行動都是一個交匯點。2425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帕累托走向了“整合”(規范的要件),即由個人行動體系的終極目的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單一的共同的終極目的體系,這個體系是把整個結構結合到一起的統一性最高成分。這個最高成分由個人的硬性變到了群體的“軟性”,這個軟性就是價值態度體系,因而帕累托繼續分析意識形態及其非價值體系控制的暴力的作用。但是,按帕累托的方法論的限定,這種價值體系便脫離了邏輯性—實驗性的范疇,因而走向了他所反對了“偽科學”與“超驗理論”,即懷疑論與信念,這兩大類型的價值體系與政治形態相結合,形成了精英的循環,即獅子(食利者)的信念統治與狐貍(投機者)的懷疑論統治。26埃米爾·涂爾干27關于方法論確立了“社會實在論”,即外在與強制,使其繼續呆在實證世界,更可見于他對“強制”的討論,但此處的強制已彼單純的“條件”,而是轉向了“規范”,因為強制變成了道德義務。但這一結論的難題是規范秩序與事實秩序中的張力,為解決這一問題,涂爾干提出了失范理論與社會控制理論。最后,在另一端的初民社會的研究中,即《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對社會的實在研究由道德秩序轉向了宗教秩序,通過作為思想方式的信仰與作為行動方式的儀式的兩項研究,從而在認識論上解決了社會神圣性,即規范秩序的道德性的答案——認識論上的先驗范疇(康德哲學的“社會學化”)。但隨之而來的難題是行動者被化約,即唯意愿理論的規范強弱與行動者主觀能動(目的)間的張力。所以,涂爾干只是一只腿踏進了唯意愿的大門,另一只腿還拖著實證主義的枷鎖。28涂爾干也是從批判的態度出發的。不過他不是在經濟學層面上批判功利主義的,而是通過提出如何解是個人主義社會秩序的問題既一般化又經驗化地來批判功利主義。他的重要著作《自殺論》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在經驗上證明了自殺中的“社會因素”的重要性。他用“失范”的概念解釋自殺,強調了約束性規范在社會行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社會分工論》中得出了與馬歇爾相同的一般結論,即在契約中包含一些成分是功利主義未能說明的。他稱之為“契約中的非契約性成分”。(他所強調的社會共有價值或道德)29脫離刻板的實證主義體系經歷的兩個階段:
(初期理論只是半超脫的經驗主義理論體系)①.他把《社會分工論》和《自殺論》中的某些主要經驗引申出來。涂爾干起先把強制力量看作是自然主義產生的,后來漸漸轉而持律法主義的觀點。把強制力量當作是規范性規則所具有的制裁體系。②.進一步具體的分析個人行動,并且把作為制裁的強制力量的含義引申出來。這種力量源自于規則體系的道德權威。擺脫了功利主義困境所導致的選擇,因為目的和規范不但只是個人的,同時也是社會的。30關于宗教涂爾干又對行動中的共同價值成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區分神圣行動和世俗行動的時候,他發現在原來區分道德義務與利益時所闡述的成分之間還有另外一些聯系,即摒棄了功利主義得失盤算的同樣尊崇的態度,這種態度既對著宗教對象,又對著道德規范。31在最后,涂爾干在他的社會學認識論和他思想中其他有關成分方面,也向著一個不同于唯意志論的行動理論的方向發展,即向“唯心主義社會學”發展。32WWW.COMPANYSITE.COM|INFO@COMPANYSITE.COM|+1234567890|LONGSTREET12345,CITY,COUNTRY涂爾干從分析“社會事實”,特別是大眾現象入手,通過一條完全不同的途徑,得出了與帕累托通過分析個人行動所得到的基本相同的觀點。兩者都導致了一個基本相同的概念,即社會結構的一個方面是一種價值成分——共同終極價值體系。這個共同終極價值體系同鏈條的中介部分有著復雜的聯系:1.充當每一個鏈條的終極目的;2.形成一些定則性規范的道德權威根源。33馬歇爾從功利主義的邏輯出發,卻在自己的研究中無意地把功利主義傳統打破(人的行動);而帕累托和涂爾干都傾向于從實證主義的立場批判功利主義,這樣遇到了困難(不得不去研究人類的共同價值)比較PART3從唯心主義傳統中產生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34框架結構35唯心主義傳統36康德的唯心主義二元論:休謨的不可知論攻擊經驗知識的有效性,而康德將“現象”和“觀念”并舉,重新確立了自然科學的有效性。康德的思想體系傾向于把人的屬于現象的方面化約為“唯物主義”的基礎,并在此基礎與人的精神生活之間劃一條鴻溝。(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的鴻溝)37黑格爾時代不僅把現象世界同理念世界聯系起來,而且使現象世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理念世界。(現象世界實際上唄納入理念世界了)唯心主義對于人類行動的關注趨向于兩個主要方向:一,詳盡、具體的歷史;二,歷史哲學。實證主義和唯心主義相互沖突實證主義從因果關系上作理論的解釋;唯心主義則進行意義的解釋(認為社會領域的具體事實中有符號,所要解釋的就是這些符號的意義;社會現象的秩序和體系是有意義的,根本不是因果秩序)——這兩種思想都有經驗主義偏見的特點,兩者都試圖使自己的方法論原則概括整個可認識事物的領域,兩者都是帝國主義的。方法論理論背景資本主義問題(韋伯理論的主要經驗焦點)——馬克思主義體系形成了德國關于資本主義討論的中心馬克思古典經濟學主要關注的是孤立的個體之間的勞動分工和交換的現象,而馬克思固然接受了有許多相互競爭的生產單位這種概念。對于馬克思來說,資本主義體制的主要特征就是基于生產單位的組織之上的階級結構,階級結構取決于“生產條件”;社會體制的矛盾由階級斗爭構成。桑巴特桑巴特研究現代資本主義,他說,一個經濟體制有三個方面:組織形式、“精神”和技術,他把精神置于明確的優先位置。38韋伯是一個既通曉唯心主義思想傳統,又通曉馬克思與桑巴特的特殊經驗問題的思想家,他的理論體系超出了馬克思和桑巴特的兩難困境,接下來轉入他的理論。39馬克思·韋伯唯意志行動理論40A.新教和資本主義B.方法論
C.系統理論411.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2.資本主義精神3.加爾文教與資本主義精神A.新教和資本主義421.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像馬克思和桑巴特一樣,韋伯堅持資本主義在歷史上的獨特性。(認為在其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沒有這種體制)(1)資本主義的一般“牟利性”-資本主義牟利以它的“合理性”為特點,這種牟利是在一個“持續地合理經營的企業中”追求利益。-“資本主義投機者”不是現代資本主義的特點。(資本主義投機者是一些不收道德約束、在冒險和投機的基礎上經營企業的人)(2)理性的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的主要特點是“自由勞動的合理組織”——科層制“理性的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的基本特點是在市場關系中為金錢利潤服務的“科層制組織”。韋伯認為,高度發展和大量出現的這種科層制組織,就是現代西方經濟秩序最突出的特點。43韋伯的論證主線:1.有一套價值觀是在經驗上同資本主義現象聯系著;資本主義“精神”:人們面對經濟活動時的一系列心態。2.關于這些特定心態更深一層的聯系,可以從德國各個部分有關宗教歸屬與職業群體之間的關系的某些統計資料中看出。(在擁有和領導資本主義企業方面,在與人文學科相比,由于更高的教育而引導人從事科學、技術和工商業生涯方面,都有新教徒在數量上超過天主教徒的傾向。)3.進一步探究,把韋伯所研究的資本主義精神同新教的諸禁欲派別的倫理緊密聯系起來。相對來說,天主教倫理和新教路德教派的倫理缺少聯系。(新教:注重現世的物質享樂,善于發揚經濟理性主義傾向;天主教:注重來世,禁欲修行。)444.韋伯通過分析新教的著作指出,有一種宗教立場上逐漸演變的過程。前一種立場雖然與資本主義精神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卻不會為其提供裁可;它演變成這樣的立場:直接為漫無限制卻尚屬“正當”的牟利活動作出道德上的辯護。《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就停止在這里。5.韋伯的歸納研究從一致法轉向差別法,采取的形式是比較研究。452.資本主義精神“資本主義精神”就是對于獲取金錢和與之相關的活動的一套態度:(1)認為牟利是一種獲取別的什么東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賺錢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義務;(2)這種道德上贊同牟利,指的是無限制地追求收益;(3)“資本主義精神”熱衷于無限制的牟利和擺脫目的和過程兩者中的傳統主義制桎梏,但卻毫無擺脫紀律和控制之意;(“資本主義精神”與“投機者”精神之間明確區分)463.加爾文教與資本主義精神加爾文教避開了天主教和路德教對理性精神的壓抑,將理性精神入世化,轉化為一種在世的能動理性。這個體系的結果引導人們在宗教方面向積極的、苦行的方向努力。為上帝效勞就必須控制情欲,這就是韋伯所說的禁欲主義的意思。加爾文神學的五個命題:1,有一個單一的、絕對超驗的上帝;2,上帝意志決定人的靈魂去處;3,上帝創造人并將其放到這個世界上市為了增添他的榮耀;4,上帝判決人根據人的勞作,人通過勞作來創立天國,勞作時要服從上帝所啟示的律條;5,人要獲得上帝的恩寵才能逃脫“罪惡和死亡”。47——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印度,非宗教因素在關鍵時期智商與在西方的情況一樣,是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的,與資本有關的導致不同情形的因素就在于宗教經濟倫理的成分。比較研究
中國VS印度481.中國社會概況:中國社會結構方面有兩個基本的方面:“家族性的”組織和“政治的”上層建筑。科層制在中國主要限于官僚機構,其發展受到一些根本性的限制:科層制只限于上層結構;稅收制度下的官吏的領俸方式;不是專業化的科層制。儒教的理性主義:中國人十分熱衷于追逐財富和今世的利益,這種世俗性和功利主義是和一種理性主義結合在一起的,中國人廣泛地否定宗教的非理性方面。中國占支配地位的道德體系是正統儒學,儒教接受現存秩序,儒家君子的理想的基礎是傳統經典,他們毫無批判的接受現實世界;與此相對,禁俗主義的新教倫理的主導精神是以建立天國的名義去改造世界。492.印度社會制度:種姓制度:要求嚴格實行內部通婚、本鄉本土世襲、按照相對的優劣等級排列。在印度,手工業和商業也有發展,但是由于種姓制度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極端缺乏流動性,又實行嚴格的世襲職業的等級制度,所以當今印度存在的資本主義也不過是歐洲的舶來品。宗教體制:印度教的輪回和因果報應的觀念盛行,當時的人們注重修來世,社會開始盛行修來世的禁欲主義。古典時期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的四大世襲種姓制度:祭司(婆羅門)、武士貴族(剎帝利)、農民(吠舍)、土著達塞人(首陀羅)各個等級之間相互隔絕,職業世襲,限制婚姻。資本主義精神所指的是“世俗的”禁欲主義,而在印度的死修來世的禁欲主義。50以加爾文派教義形式出現的新教對于世界的合理化,是把以下成分結合在一起的:
1.超驗的上帝,2.預定論,3.情欲的罪惡性,4.人為上帝建立人間天國的世俗的禁欲主義,5.徹底的排斥傳統主義。結論:新教倫理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它雖然不是充分條件,卻是必要條件;更一般地說,各種宗教倫理是幾個偉大文明的特點之所以各不相同的一個重要因素。51BACK52B.方法論
1.客觀主義和直覺主義(韋伯所抨擊的唯心主義學派的某些常見的方法論學說)2.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3.理想類型與概括的分析理論4.經驗論證的邏輯(兩個范疇:1.客觀可能性;2.充分解釋)531.客觀主義和直覺主義
韋伯堅持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但是他激烈的否認這種區別在于社會科學中不能夠有一般的解釋性概念。(1)客觀主義:唯心主義的兩種主要傾向之中,有一種傾向于歷史的“特殊主義”的。這種觀點即是,歷史科學和社會科學應該只關心特定的人類行動的詳細事實,而不是應當企圖建立任何一般性的理論。(2)直覺主義:韋伯所抨擊的直覺主義的方法論問題是,這些直覺主義學說不靠一般概念就已經卻有可能獲得關于人類行動現象的正確科學知識。韋伯在方法論方面主要關注的是證明一般理論概念在社會歷史科學中的必要性。542.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韋伯對于客觀主義和直覺主義方法論的批判,有利于彌合康德的二元論所造成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鴻溝。自然科學的目的是系統闡述普遍適用的一般規律體系;對于社會科學來說,我們感興趣的不是人類及其文化的抽象的一般性,而是其個體的獨特性。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不同之處:自然現象作為科學的對象,與人的價值是不相干的;然而人類行動和文化成就,是我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對之持某種價值態度的價值體現,即“價值相關性”。(帕森斯反對這種相對主義的區分。)553.理想類型與概括的分析理論
韋伯明確指出的理想類型的特點是,它包含著一些與主觀方面有關的成分;理想類型是由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諸成分構成的,這些成分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概念模式。帕森斯認為這樣片面夸大了具體是在的某些方面,在具體實在中是找不到理想類型的,理想類型是一種烏托邦。56邏輯:韋伯關于驗證和認定因果關系的論述首先針對的問題:怎樣才能證明在某一歷史個體之前存在的某些經驗事實與該歷史個體的某些面貌之間有著因果關系?下一個問題:為邏輯論證所必須的那些成分和一般規律指的是什么?4.經驗論證的邏輯(客觀可能性和充分解釋)
歷史個體所指的事情或事件是具體的特定情況。從韋伯的研究中可以歸納出:它們是一般的概念或范疇。客觀可能性57充分解釋論點:1.為了獲得充分解釋,究竟在何種程度上必須從經驗概括推進到分析性規律,是與特定的實驗問題有關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標準個人勞務承包合同范本
- 2025標準版技術咨詢合同
- 2025年鄭州房屋租賃合同模板下載與打印
- 2025環保設備采購與銷售合同
- 會計類面試真題及答案
- 2025深圳經濟特區房產抵押貸款合同范本
- 2025華電集團內部承包合同
- 代賣產品合同范例
- 新疆農行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兄弟共同出資買房合同范例
- 2025專利代理師筆試考試題庫帶答案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屆百師聯盟高三聯考模擬預測(沖刺二)語文試題含答案
- 高教版2023年中職教科書《語文》(基礎模塊)下冊教案全冊
- 潛山油氣藏勘探與開發
- 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 醫藥物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DBT29-295-2021 600MPa級高強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
- 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
- 本溪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基于新公共服務理論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