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古代非洲與美洲學習目標:了解中古時期非洲、美洲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的變化,認識這一時期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壹古代美洲文明貳古代非洲文明壹古代非洲1、非洲文明的開端(2)主要居民:(1)地位:(3)文明成果:
②畜牧業:
③冶鐵業:①農業:馴養牛,引進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④范圍:逐漸擴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區,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也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非洲是古代農業一個重要的發源地。班圖人材料:班圖人的遷徙奠定了今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分布的基本割據。黑非洲民族的形成及分布,其淵源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班圖人的遷徙。——何芳川,寧騷《非洲通史·古代卷》壹古代非洲2、非洲王國的興起東非材料1:中國、羅馬、波斯、阿克蘇姆、是3世紀時世界四大強國。
——基督教作家馬尼◆阿克蘇姆王國材料2:現存的大量遺跡展現了阿克蘇姆王國曾在公元1-8世紀擁有的宏偉的城市建筑、繁榮的商業、獨創的文字、宗教信仰及其發展變化,阿克蘇姆因此享有埃塞俄比亞的“基石”“文明的搖籃”和“城市之母”的美譽。——潘華瓊《阿克蘇姆埃塞俄比亞的基石》壹古代非洲◆桑給巴爾、蒙巴薩、摩加迪沙①廣泛使用奴隸勞動;②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③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伊斯蘭教的傳入。農業的進步;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非洲東海岸,地理位置優越;①位置:②經濟:③宗教:(2)條件:(3)興盛:東非(1)時間:10-15世紀材料:更高階段的外來因素——阿拉伯穆斯林文明同更高階段的當地因素——東非班圖文明相結合,遂造成歷史上著名的東非海岸城邦的產生、發展和繁榮。——何芳川《古代東非沿海的城邦》壹古代非洲◆加納、馬里、桑海西非材料:16世紀,桑海帝國達到了鼎盛,阿斯基亞·穆罕默德大帝……將眾多的的王子、貴族吸引到廷巴克圖留學,使得廷巴克圖成為盛極一時的學術之都,“鹽從北方來,金子從南方來,知識和學問,都得從廷巴克圖來”這句流傳至今西非諺語,生動描述了廷巴克圖學術之盛。——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國》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概述西非國家的發展盛況①經濟上:貿易發達、經濟繁榮、城鎮興起;②文化上:重視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信仰伊斯蘭教;③政治上:國家富強,實行君主集權統治,軍事力量強大,對地
方進行有效管理。材料: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韋東部山區的英湯加,都發現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韋衛城外一堆垃圾遺物中發現了大量骨頭,其中95%是牲畜骨頭,這類牲畜骨頭在其他遺址中也有發現;從遺址中發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東陶瓷、印度串珠等,還有數百片中國瓷器的殘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頂,更加高大堅固,屋外還有圍墻。——摘編自艾周昌主編《非洲黑人文明》壹古代非洲◆津巴布韋南非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測大津巴布韋文明的社會經濟特征。有成熟的灌溉系統;農業生產發展;畜牧業比較發達;商品貿易特別是對外貿易比較活躍;出現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對立現象。壹古代非洲探究材料1:在美洲被開發、被殖民化以后的幾個世紀中,非洲仍是一塊“黑暗的大陸”。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非洲還只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幾個不重要的地區為人們所知曉。甚至到1900年,大約還有四分之一大陸未被開發。——【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2:肯尼亞出土的中國瓷器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9世紀,表明早在晚唐時期,中國商品就已經抵達這一地區;發掘出的永樂官窯瓷器,基本確定了鄭和到訪非洲的事實;肯尼亞馬林迪古王國的創建年代為9—10世紀,比英國學者之前認定的14世紀向前推進了四五個世紀。——秦大樹《北京大學肯尼亞考古行動——出土中國瓷器調研篇》▲中國瓷器發現于肯尼亞曼布魯伊村的一處伊斯蘭墓園,這些瓷器被鑲嵌在墓柱之上。(圖片引自丁雨:《中國瓷器與東非柱墓》)結合材料和所學,以“中非交往”為題自擬論題,并對所擬論題進行闡述。中非之間的和平交往歷史悠久在西方殖民者到達非洲之前,中國同非洲就有著源遠流長的交往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唐朝人杜環留下了中國人到達非洲的明確記載,鄭和下西洋把中非交往推向高潮。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運往非洲,這些物品加強了中非人民的友誼,并直接把中國文化遠播到非洲的土地上。鄭和的船隊也載著非洲的物產歸來,同時把非洲的文化帶回中華國土。隨同帶來的有麒麟和花福鹿,即非洲的長頸鹿和斑馬,這是中國罕見的動物。近代中非同樣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和壓迫,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非在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中非友誼更加牢固。古代美洲文明貳材料:舊大陸的古代文化都發源于大河流域,如埃及的尼羅河等,美洲卻發源于盆地。……他們是在沒有大牲畜、沒有使用車輪、不知道鐵器,而且處在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的鼓勵的條件下發展起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化……今天人類生活的許多必需品,如馬鈴薯、玉米、可可等幾十種經濟作物等都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培植的。——摘編自林被旬、董經勝《拉丁美洲史》、李春輝《拉丁美洲史稿》1、古代美洲印第安人2、原產于美洲的農作物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
繁衍作出了重要貢獻。1、美洲土著主要為印第安人3、美洲文明代表: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古代美洲文明貳1、瑪雅文明材料1:黃色和白色的玉米造成了人的肉體;人的胞膊兩腿用玉米團做成,唯有玉米進入了我們祖先的肌體。——中美洲印第安民族史詩《波爾?烏》材料2:瑪雅人在高臺上建造方形或長方形底座的平頂金字塔……許多金字塔是國王墓,有些金字塔既有國王墓又有神廟。神廟建在金字塔最高一級平頂上。神廟是神圣的地方,僅對國王和祭司開放。——【美】魯巴爾卡巴《瑪雅諸帝國》自主學習古代美洲文明貳1、瑪雅文明①農業和手工業②政治統治:③城市和建筑:④特色文化:發展了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制造精美陶器。建立和眾多的城市國家。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了統治階級;一般氏族成員為平民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發明獨特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20進制,“零”的概念(1)時間:約公元前1500年形成15世紀中期衰落(2)成就:材料:阿茲特克人的勢力建立在持久備戰的基礎上。所有男人都要攜帶武器;國家軍火庫始終備有武器,供需要時使用。憑借有效的軍事機器,阿茲特克人從其臣民那里榨取到數量驚人的貢物。……但在整個帝國范圍并沒有建立起統一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在被征服地區駐防軍隊,而由他們自己管理地方事務并負責征收貢賦。
——林被畫董經勝《拉丁美洲史》古代美洲文明貳2、阿茲特克文明特諾奇提特蘭鷹戰士、虎戰士、祭司浮動園地自主學習古代美洲文明貳2、阿茲特克文明①政治統治②農業:③城市建設: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農業是經濟基礎,發明了“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都城特諾奇蒂特蘭位于湖中島上,水渠和道路縱橫。(1)時間:(2)成就:14世紀興起16世紀進入暴盛時期古代美洲文明貳3、印加文明材料:帝國的統治方法包括: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廢默世襲的地方首領;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強迫他們遷至新地區定居;在國家的主持下,舉行集體婚禮;信仰國教,這一宗教認為“印加”是太陽的后商。毫不奇怪,印加帝國被認為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成功的的極權主義國家之一。——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印加皇帝的權力遠大于其他美洲文明首領古代美洲文明貳3、印加文明(1)興起與發展:①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立國家。②13世紀,逐漸崛起。③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2)政治統治①它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②四大政區,貴族充任長官,按人口多少設置官員。③為征稅和征兵,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④完善的道路系統,用于傳遞政府的命令和情報,以及調動軍隊。⑤政府還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3)特點:高度集權的統一大帝國區域文明時間成就中美瑪雅文明5-16世紀種植玉米為主;城市國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精美的陶器;獨特的文字;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位制,知道“零”阿茲特克文明14-16世紀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經濟基礎是農業“浮動園地”;特諾奇蒂特蘭城南美印加文明12-16世紀國王集權、劃區設官、土地國有、詳細人口調查;完善的道路系統特點印第安人在沒有受到任何外來影響的情況下,獨立發明業,在手工業和貿易發展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古代美洲文明貳材料1: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2:據估計,在哥倫布到來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減少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病菌,因此對它們既沒有免疫力,也沒有遺傳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傷寒爭先恐后地要坐殺手的頭把交椅。
——[美]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材料3:關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說,人們已經承認,在從形成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這段漫長的時期內,所有證明這些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或接觸的實物或記錄,都是不可靠的。……人類學家博厄斯認為:“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群體,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群體的經驗。……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古代美洲文明貳思考結合材料和所學,分析美洲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及啟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災害孤立發展,內部之間缺乏交往啟示:在當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應該主動開放,學習其他民族、其他國家先進的文化和技術,適應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合作探究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連接的大道。歷史上,北非人與地中海盆地周圍其他諸民族的相互影響之所以超過他們與沙漠屏障以南地區諸民族的相互影響,其原因就在于此……
……沿尼羅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蘇德沼澤地。這些沼澤地在歷史上構成了一個可怕的障礙。而未被港灣、海灣和內海破損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非洲大陸難以接近……
這一地理環境還有助于說明,歐洲人侵入非洲較其侵入美洲,在時間選擇上何以存在著反常的差別……在美洲被開發、被殖民化以后的幾個世紀中,非洲仍是一塊“黑暗的大陸”。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非洲還只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幾個不重要的地區為人們所知曉。甚至到1900年時,大約還有四分之一大陸未被開發。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等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作者闡述了地理環境對非洲歷史的影響,你同意他的看法嗎?試說明理由。史料闡述了地理環境對非洲的影響,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影響著非洲歷史,尼羅河、沿海海岸影響著非洲歷史,歐洲人的入侵影響著非洲歷史,是有道理的。
參考答案:
同意作者的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迷網青春》觀后感
- 集中式陸上風電工程初步設計
- 河道生態修復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參考模板)
- 妝容設計分享
- 校本教研同步資源-必修3單元測U2英語試卷含解析
- 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地球系統數值模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和田師范專科學校《電子商務網絡數據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進出口業務模擬操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專題設計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學語文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學
- 不良行為學生教育轉化工作實施方案例文(6篇)
- 【MOOC】現代教育技術-淮陰師范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山海經》讀書分享班會課件
- GENE-ENGINEERING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
- 西藏自治區建筑行業勞動合同范本
- 博物館環境衛生保潔方案
- 產品方案設計模板
- 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語文試卷
- 人民大2023張占錄-張正峰-國土空間規劃學課件第2章-國土空間規劃原理
-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