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下冊《孔雀東南飛》(并序)細讀精講教材原文孔雀東南飛并序1漢末建安2中,廬江3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4,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5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6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7。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8。“十三能織素9,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I。。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u情不移。賤妾12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13五匹,大人故嫌遲14。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15,徒留無所施16,便可白公姥17,及時相遣歸。”府吏得聞之,堂上啟18阿母:“兒已薄祿相19,幸復得此婦,結發20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21。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22?”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23!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24。吾意25久懷忿,汝豈得自由26!東家27有賢女,自名秦羅敷28,可憐體無比29,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30慎莫留!”府吏長跪告31,伏惟32啟阿母:“今假設遣此婦,終老不復取!”阿母得聞之,槌床33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34!”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35,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36,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37。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38,慎勿違吾語。”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39。往昔初陽歲40,謝41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42?晝夜勤作息43,伶僖縈苦辛44。謂言45無罪過,供養卒大恩46;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47,威蕤自生光48;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49;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50o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缺乏迎后人51。留待作遺施52,于今無會因53。時時為撫慰,久久莫相忘!府詩集本均作“無”。從上下文來看,其母對劉蘭芝的良好品性給予了充分信任,并無疑問或懷疑的態度,取“無”似更妥。[83]悲摧:悲哀。摧,傷心、斷腸。[84]第三郎:相當于三公子。[85]便(piRn)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便言,擅長辭令。便,言辭敏捷。令,美好。[86]丁寧:囑咐。[87]非奇:不宜,不好。[88]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可以回絕來做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談吧。斷,回絕。來信,派來的使者,指媒人。之,指再嫁的事。[89]適:出嫁。[90]不堪:不能勝任,意思是做不了。[91]幸可廣問訊:意思是希望你多方打聽打聽。[92]媒人去數日……承籍有宦官:這里可能有文字脫漏或錯誤,因此,這四句沒法解釋清楚。有人認為“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兩句當在“阿母謝媒人”之后,是阿母辭謝媒人的話。意思是,有蘭家之女,出身于做官人家,可配太守之子,而自己的女兒出身微賤,不能相配。但這兩句后邊,恐仍有脫漏之句。尋,接著、不久。丞,郡丞,輔助太守的官。承籍,承繼祖輩的仕籍。宦官,即官宦,做官的人。[93]嬌逸:嬌美文雅。[94]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請郡丞做媒人,主簿傳達(太守)的話。主簿,太守的下屬。[95]結大義:指結為婚姻。[96]作計:打算。[97]不量(li6ng):意思是欠考慮。[98]否(pi)泰如天地:運氣的好壞,相差像天上地下一樣。否,壞運氣。泰,好運氣。[99]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這樣的好郎君都不嫁,往后(你)打算怎么樣呢?義郎,好郎君,指太守的兒子。義,善、好。其往,其后、將來。[100]處分適兄意:怎樣處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處分,處理、處置。適,順從、依照。[101]要(yao):相約。[102]渠:他,指府吏。[103]登即:當即,立即。[104]許和:應許。[105]諾諾復爾爾:連聲說“是,是,就這樣辦,就這樣辦諾諾,應答的聲音。爾爾,如此如此。[106]還部白府君:回到府里報告太守。部,府衙。府君,指太守。[107]言談大有緣:說起(這門親事)來,他們(兩人)大有緣分。[108]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反復翻看歷書,婚期定在這個月內就很適合。利,適合。[109]六合:陰陽家以月建與日辰的地支相合為吉日,即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已與申合,午與未合,總稱“六合”。[110]良吉:良辰吉日。[111]卿可去成婚:這是太守叫郡丞去劉家訂好結婚日期。[112]交語速裝束:大家互相傳告“趕快收拾,準備吧”。交語,互相傳告。[113]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畫著青雀、白鵠的船,四角掛著龍子幡。龍子幡,繡花的旗幟。[114]哪躅(zhizhu)青驅馬:毛色青白相雜的馬緩緩地走。跳躅,徘徊不前,這里是“緩慢地走”的意思。[115]流蘇金鏤鞍:馬鞍上面有鏤刻的金飾,周圍垂著纓子。流蘇,下垂的纓子,是五彩羽毛或絲線做的。[116]赍(ji):贈送。[117]雜彩:各色綢緞。[118]交廣市魚圭(xie)珍:從交州、廣州(今廣東、廣西一帶)采辦的山珍海味。鞋,這里是魚類菜看的總稱。珍,美味。[119]郁郁:繁多的樣子。[120]適:剛才。[⑵]舉:成功。[122]曜(yan)畸:昏暗的樣子。[123]未至二三里,摧藏(zang)馬悲哀:還沒到(劉家,大約相隔)二三里地,人傷心,馬也哀鳴。摧藏,摧折心肝,指傷心。藏,同“臟”,臟腑。一說,摧藏就是“凄愴”。[124]詳:了解,知悉。[125]父母:父親和母親,這里是偏義復詞,單指母親。[126]弟兄:哥哥和弟弟,這里是偏義復詞,單指兄長。[127]磐石方且厚:中華書局本原作“磐石方可厚”,文末《箋注》云:“五云溪館本、《樂府詩集》作,且"是。”今選入教材從《箋注》,改為“磐石方且厚:又參見吳冠文等撰《玉臺新詠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頁86),其引用明崇禎二年馮班抄本、清翁心存抄本、趙均刻本、樂府詩集本均作“可,《箋注》認為《樂府詩集》作“且'為誤。[128]便作旦夕間: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旦夕,早晚之間,指時間短。[129]卿當日勝貴:你將會一天比一天尊貴起來。[130]黃泉下相見:中華書局本原作“黃泉不相見文末《箋注》云:“五云溪館本、《樂府詩集》作,下,,是。”今選入教材從《箋注》,改為“黃泉下相見:又參見吳冠文等撰《玉臺新詠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頁86),其引用明崇禎二年馮班抄本、清翁心存抄本、趙均刻本、樂府詩集本均作“不”。傅剛《玉臺新詠校箋》:“五云溪館本、徐本、鄭本、張本、孟本均作,下、”或可為今教材選編者所本。[1311恨恨那可論:心中抱恨不已,哪里說得盡呢?恨恨,抱恨不已。[132]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想到他們將要離開人世,無論如何不能再保全了。[133]日冥冥:日暮。這里比喻生命的終結。[134]令母在后單:使得母親今后很孤單。[135]不良計:不好的打算。這里指自殺。[136]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愿您)壽命像南山的石頭一樣久長,身體永遠健康。四體,這里指身體。直,意思是身子骨硬朗。[137]臺閣:尚書臺。這里泛指大的官府。[138]貴賤情何薄:(你和她)貴賤不同,(離棄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貴,指仲卿。賤,指蘭芝。何薄,何薄之有。[139]乃爾:如此。[140]立:決定。[141]新婦人青廬:新婦進了青布篷帳。新婦,指蘭芝。青廬,用青布搭成的篷帳,舉行婚禮的地方。[142]奄奄黃昏后:天黑了以后。奄奄,暗沉沉的。黃昏,十二時辰之一,即戌時(相當于現在的19時至21時)。[143]人定:十二時辰之一,即亥時(相當于現在的21時至23時)。這里指夜深人靜的時候。[144]華山:廬江境內的一座小山。[145]謝:告訴,告知。白話翻譯: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被仲卿的母親休棄,她發誓不再嫁。她娘家的人逼著她再嫁,她于是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妻子的死訊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樹上。當時的人哀悼他們,便寫了這樣一首詩。孔雀向東南飛,每飛五里,就流連一陣。“我十三歲能織出白色的絹,十四歲學會裁剪衣裳。十五歲學會彈奏箜篌,十六歲會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傷悲。你做了府吏后,忠于職守專心不移。我常常孤身一人守在空房,相見的日子總是日漸疏稀。每天雞鳴的時候我就開始紡織,夜夜不能休息。三天就能截下五匹布,但婆婆仍然嫌我織得慢。不是我紡織得慢,而是你家的媳婦難做啊!我受不了你家這樣的使喚,白白地留下來也沒有什么用處。你這就可以稟告婆婆,趕快把我遣送回娘家去。”府吏聽到這些話,到堂上稟告母親:“兒子我已經是福薄的相貌了,幸而又娶得這樣一個媳婦。我們成婚同床共枕,直到黃泉也相伴。我們在一起過日子不過兩三年,才開頭,還不算很久。她的行為并沒有什么不正當的,哪里想到會招致母親的不滿意呢?”母親對府吏說:“你怎么這樣愚拙!這個媳婦不懂得禮節,一舉一動完全憑她自己的意思。我心中早已懷著憤怒,你哪能自作主張!鄰家有個賢惠的女子,名字叫秦羅敷,姿態可愛無比,我會替你求娶她。你趕緊把蘭芝休了,把她趕走,千萬不要留下!”府吏長伸直著腰身,恭敬地稟告母親:“今天如果趕走這個媳婦,我到老死也不會再娶別的女子!”母親聽了這些話,拍著座位,十分生氣:“你好大的膽子,怎么敢幫著媳婦說話?我對她已經斷絕了恩義,一定不會同意你的要求!”府吏默不作聲,拜了兩拜辭別母親后回到房里,開口對妻子說話,哽咽著難以言語:“我自己本不愿趕你走,奈何有母親逼迫。你只是暫時回到娘家,我如今也要到太守府里去辦事。不久我就會回來,回來后一定會去迎接你回來。你就委屈一下吧,千萬不要違背我的話。”蘭芝對府吏說:“不必再提接回來的話了。記得以前初陽時節,我辭別娘家嫁進你家。一切行事都順著婆婆的意思,一舉一動哪里敢自作主張?我日日夜夜辛勤地勞作,孤孤單單,受盡辛苦。我自以為沒有什么罪過,終身侍奉婆婆報答你們家的大恩。想不到仍然被驅趕,還說什么再回來呢!我有一件繡花的齊腰短襖,刺繡繁多艷麗,自然發出光彩。還有一床雙層紅色紗羅做的斗形帳子,四角掛著香袋。箱子和鏡匣有許多只,都用碧綠的青絲繩捆著。里面的東西都各不相同,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賤東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們來迎娶后來的新人。你留著送人吧,從今以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希望你時時撫慰自己,永遠不要忘記我。”公雞鳴叫,窗外天快要亮了,蘭芝起來整齊地梳妝。穿上繡花的夾裙,梳妝打扮的每件事,都反復四五遍。她腳上穿著絲綢鞋,頭上戴著的玳瑁首飾閃閃發光。腰間束著潔白精致的絹帶,光彩像流水一樣晃動,耳朵上戴著珍珠耳墜,如明月一般皎潔。手指白嫩纖細,像尖削的蔥根;嘴唇紅潤,像含著朱砂。她輕輕地小步行走,精致美妙,舉世無雙。她走上堂去拜別婆婆,婆婆大怒不止。“從前我做女兒的時候,從小就生長在鄉村。本來就沒有受到好的教養,嫁給您家的公子,更使我感到慚愧。我接受了您許多的金錢和絲織品,卻不能勝任您的使喚。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記掛著婆婆在家里操勞。”她退下堂去和小姑告別,眼淚像一連串的珠子落下。“我剛嫁過來的時候,小姑剛能扶著坐具走路。今天我被趕回娘家,小姑的個子已和我一樣高了。希望你盡心地侍奉婆婆,好好地扶養他們。每當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之時不要忘記我。“她走出家門上車離去,眼淚落下百多行。府吏的馬走在前頭,蘭芝的車子跟在后面。車聲隱隱甸甸,一同到達了大道口。府吏下馬走進車中,低下頭來在蘭芝耳邊說話:“我發誓不同你分隔,你暫且回到娘家去,我現在要到府里去。不久我就會回來,我向天發誓不會辜負你。”蘭芝對府吏說:“感謝你深摯的情意!你既然這樣記著我,不久之后我會盼望著你歸來。你應當像一塊磐石,我就像一株蒲葦。蒲葦像絲一樣堅韌,磐石也堅定不移。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情暴躁如雷。恐怕不能任由我的心意做主,想到將來,我心里像受著煎熬一般。”兩人憂傷地舉手告別,都依依不舍。蘭芝回到娘家,進了大門走上廳堂,進退覺得丟臉。母親十分驚異地拍著手,沒料到女兒竟被驅遣回家:“十三歲我就教你紡織,十四歲你就會裁衣,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懂得禮儀,十七歲時送你出嫁,本以為你不會有什么過失。你如今有什么過錯,為什么不等家里人去接就自己回來了呢?“蘭芝十分慚愧地對母親說:“女兒實在沒有什么過失。”母親十分悲哀。回家過了十多天,縣令派了一個媒人來提親。說縣令家有個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舉世無雙,才十八九歲,口才很好,又多才能。母親對女兒說:“你可以去容許這門婚事。”蘭芝含著眼淚回答說:“我當初返家時,府吏囑咐我,我們發誓永不別離。今天如果違背了他的情義,恐怕不合適。請您謝絕來做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談吧。”母親告訴媒人:“我們貧賤人家養育了這個女兒,剛出嫁不久便被休回家里,做不了府吏的妻子,哪里能配得上你們公子呢?希望您多方打聽打聽,我不能就這樣容許你。”媒人離開了幾天后,不久太守又派遣縣丞回來。縣丞說:“聽說蘭家有個好姑娘,世代做官。太守家有個排行第五的兒子,嬌美文雅還沒有娶妻,請我做媒人‘,這是主簿向我傳達的太守的話。”縣丞到劉家,直接地說:“在太守家里,有這樣一個美好的郎君,想要同你家結為婚姻,所以派我來到府上做媒人。”蘭芝的母親推辭了媒人:“女兒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這個做母親的怎敢再多說呢?”蘭芝的哥哥聽到后,心中不痛快,十分煩躁,開口對妹妹說:“你做打算怎么不仔細考慮!先是嫁給一個府里的小官吏,后嫁卻能嫁給太守的公子。運氣的好壞,相差像天上地下一樣,改嫁之后足夠讓你享盡一生榮華富貴。這樣的好郎君都不嫁,往后你打算怎么樣呢?”蘭芝抬起頭來回答說:“道理確實像哥哥所說的一樣。我離開了家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怎樣處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我哪里能夠自作主張!我雖然同府吏結下誓約,但同他相會恐怕永遠沒有緣分了。馬上就可以容許這門婚事,就可以操辦婚禮。”媒人從座位上下去,連聲說“是,是,就這樣辦,就這樣辦”。他回到太守府稟告太守:“下官承奉著大人的使命,說起這門親事來,他們兩人大有緣分。”太守聽了心中非常歡喜。他反復翻看歷書,婚期定在這個月內就很適合,兩人的六合正好相配。“良辰吉日就定在三十日,今天已是二十七日,你可立即去準備婚禮事宜。”大家互相傳告“趕快收拾,準備吧”,來往的人連續不斷,像天上的浮云。迎親的船只上畫著青雀和白鵠,船的四角還掛著繡著龍的旗子。旗子隨風輕輕飄動,金色的車配著玉飾的輪。毛色青白相雜的馬緩緩地走,馬鞍上面有鏤刻的金飾,周圍垂著纓子。呈送的聘金有三百萬,全部用青絲串聯。各種花色的綢緞三百匹,還派人到交州廣州購來海味和山珍。隨從人員共有四五百,熱熱鬧鬧地來到太守府前。母親對蘭芝說:“剛才得到太守的信,明天就要來迎娶你。你為什么還不做好衣裳?不要讓事情辦不成!”蘭芝默不作聲,用手巾掩著嘴巴哭泣,眼淚像水一樣傾瀉而下。移動琉璃坐榻,搬出來放到前窗下。左手拿著刀和尺,右手拿著綾羅。早上做成繡夾裙,黃昏又做成單羅衫。天色昏暗,她滿懷憂愁,哭著走出家門。府吏聽說這個變故,便告假請求暫時回家。還沒到劉家,大約相隔二三里地的時候,心中悲傷,馬也哀鳴。蘭芝認得那匹馬的鳴聲,踏著鞋去迎接。心中惆悵地遠望,知道是從前的夫婿來了。她舉起手來拍拍馬鞍,嗟嘆之聲讓人聽了傷心。“自從你離開我之后,人事無法預測。果然不能像之前所期愿的那樣,其中的情由你難以了解。我有親生的母親,逼迫我的還有親兄長。把我許配了別的人家,你回來還有什么希望呢!”府吏對蘭芝說:“祝賀你能夠高升!大石方正又堅厚,可以千年都不變。蒲葦只是一時堅韌,只能堅持早晚之間。你將會一天比一天尊貴起來,只有我單獨一人下到黃泉。”蘭芝對府吏說:“想不到你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們兩個同樣是被逼迫,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就讓我們在黃泉之下相見,不要違背今天的誓言!”他們握手分道離去,各自都回到自己家里。活著的人做死的離別,心中抱恨不已,哪里說得盡呢?想到他們將要離開人世,無論如何不能再保全了。府吏回到家,上堂拜見母親說:“今天風大天寒,寒風摧折了樹木,濃霜凍結了庭院中的蘭花。我今天已像日落西山,生命將要終結,使得母親今后很孤單。我是有意作出這不好的打算,您不要再怨恨鬼神!愿您壽命像南山的石頭一樣久長,身體永遠健康。”母親聽了這番話,斷斷續續的淚水隨著說話的聲音往下落:“你是大戶人家的子弟,先輩在官府做官。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婦人去尋死,你和她貴賤不同,離棄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鄰家有個好女子,身姿全城最美麗。我替你去求婚,早晚之間就可以辦成。”府吏再拜之后回去,在空房中長嘆不已。主意就這樣決定了,他把頭轉向屋子里,越來越被憂愁所煎熬逼迫。迎親的那一天牛馬嘶叫,新媳婦走進青布篷帳舉行婚禮。天黑了以后,夜深人靜。“我的生命就在今天終結,我的魂魄離去,尸體長久地留下!”她挽起裙子脫下絲鞋,縱身一跳投進了清水池。府吏聽到這件事,心知這是永遠的別離,他在庭院大樹下徘徊,把自己吊死在東南邊的樹枝上。兩家要求將他們夫妻二人合葬,合葬在華山旁。墳墓東西兩邊種植著松柏,左右兩側栽種梧桐。樹枝相互覆蓋,樹葉互相連通。中間有一對雙飛鳥,叫做鴛鴦,它們抬起頭來相對而鳴,每晚一直鳴叫到五更。過路的人停下腳步聆聽,寡婦聽到了,那么驚起徘徊,不能入睡。再三告訴后世人,以此為鑒戒,千萬不要把這個故事忘記!簡要評述:作為中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以其出眾的敘事藝術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一顆明珠。詩歌講述了一對情深意篤的夫妻在封建家長權威下以死維護愛情的悲劇故事,情節完整,跌宕有致,催人淚下,如李山老師所說,中國古代的敘事詩,多是被抒情包裹著的生活片段,在如此趨勢下,《孔雀東南飛》這般有頭有尾的長篇表達,實屬中國古代敘事詩空前絕后的特例。故事塑造了劉蘭芝和焦仲卿這一對愛而不得的苦命夫妻,劉蘭芝秀外慧中、知書達理,面對愛情她忠貞不二、勇敢追求自由,面對封建家長權威她不卑不亢、敢于對抗;焦仲卿遵禮重孝,重情重義,亦敢于為了真情以死反對封建禮教。純潔忠貞的愛情與殘酷無情的封建禮教對舉,形成了極強的悲劇張力和濃重的凄愴基調,詩歌以此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專制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出反封建的戰斗精神,表達了男女青年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充滿現實主義色彩。與此同時,詩歌結尾處比翼鳥、連理枝的描寫,傳達出對堅貞、自由的美好愛情的頌揚和肯定,頗具浪漫色彩,兩家人達成“合葬”的共識,意味著這對夫婦以生命為代價的對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傳遞出人們積極的愿望,這又表達了古代民歌的浪漫主義精神。作文講記:《孔雀東南飛》的敘事藝術《孔雀東南飛》何以成為中國古代敘事詩和樂府詩開展史上的突出代表?這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它極長的篇幅,更得益于它出色的敘事藝術。先來看整個詩篇的結構安排和情節布局。這首詩寫劉蘭芝和焦仲卿在雙方家長的壓力下婚姻破裂后雙雙殉情的故事,與以往敘事詩只截取一個生活場景和情節的敘事做法不同,它既將故事始末完整地展開,清楚地交代了蘭芝被遣回家的緣由、過程和最終的結果,又安排了復雜的矛盾沖突和曲折的情節結構——蘭芝與婆婆的矛盾、母親和兄長的逼婚、應婚后前夫的誤解和嘲諷、夫婦一同殉情的對抗,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高潮迭出,層層相推,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情節性。在復雜的情節之下,詩篇的結構和邏輯卻十分地清晰有條理,全詩以情節的開展為線索,按“遣歸一話別一逼婚一殉情”的順序逐一展開,環環相扣,銜接緊密而自然,情節的展開緊湊而不顯得急促。詩中更有多處的前后照應,表達出創作者的全局意識,亦起到復沓、強調的作用,如對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的敘寫,在文章開篇的主人公自白中已經出現,在后文蘭芝被遣回娘家后又借母親之口復述出來,既照應了前文,也證明了劉蘭芝的賢惠聰穎,從而襯托出焦母的偏見之深;還有二人話別時蘭芝“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的承諾與焦仲卿得知蘭芝許婚時“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的嘲諷,亦是一處巧妙的呼應。通過復雜的情節沖突,這首詩成功刻畫了一系列經典的人物形象,無不個性鮮明,躍然紙上。縱觀全篇,這首詩對人物的描寫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展開,這正是當時樂府民歌敘事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54。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55。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56。腰假設流紈素,耳著明月玲57。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58。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上堂拜阿母,阿母怒59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60出野里61,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62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63。”卻64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65。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66。初七及下九67,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68,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69懷!君既假設見錄70,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71,妾當作蒲葦72,蒲葦紉73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74,性行75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76。”舉手長勞勞77,二情同依依。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78。阿母大拊掌79,不圖子自歸80:“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81。汝今何82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83。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84,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85。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86,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87。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88。”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89還家門。不堪90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91,不得便相許。”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92。云有第五郎,嬌逸93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94。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95,故遣來貴門。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96何不量97!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98,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99?”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100,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101,渠102會永無緣。登即103相許和104,便可作婚姻。”的一個普遍手法,而此篇的精彩之處正在于——十分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使得每一個角色都具有鮮明的“記憶點”,全詩出場的人物繁多,卻各有特色,讓人過目難忘。蘭芝是剛烈倔強的,且看她的人物語言:開篇自明其優秀與委屈,并決絕地提出“相遣歸”的要求,不卑不亢,言語間維持著自己的尊嚴和獨立;在焦仲卿提出“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的計劃時,她堅毅地表示“勿復重紛紜,她十清楚白這場婚姻悲劇的原因不在于自身,即便自己再回來也只會再次被驅趕,因此不愿做多余的拍拖,其清醒理性、干脆利落、堅毅決絕的性格在言語間表達出來;在回家之后,受到母親和兄長的逼婚,她無奈說出“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順從的語氣背后隱含自嘲和心酸,又讓我們看到這位剛強的女子在封建禮教面前無所出路的妥協最后與焦仲卿會面時一句“黃泉下相見”,將她剛烈、堅貞的人格和不屈不撓的對抗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由此,一個封建禮教的受害者、犧牲者,一個不堪封建壓迫、追求美好愛情的剛烈、堅毅的對抗者的形象深入人心。焦仲卿的語言那么表達出他對母親的順從、溫順平和的性格、對妻子的愛和最后終于走向對抗的勇氣和決心,這一人物形象是多面而復雜的,他既堅強又軟弱,既妥協又對抗,看似前后矛盾,卻恰恰因此而更加真實飽滿。他對母親的語言,從一開始“默無聲”的順從到最后“故作不良計”的決然,前后的變化正從側面反映出封建禮教對人的煎熬和壓迫之極,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焦母的語言處處流露出作為封建家長的權威,對兒子的命令式語氣充滿控制欲,對兒媳那么滿是挑剔、苛責和鄙薄,無不是高高在上的自傲態度,塑造出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形象。《孔雀東南飛》的人物語言個性之鮮明,以至于有些學者將其與《紅樓夢》比肩,沈德潛言其:“淋淋漓漓,反反覆覆,雜述十數人口中語,而各肖其聲音面目,豈非化工之筆!”除了出色的人物語言,這首詩的敘事語言還有頗多可取之處,尤其是對故事情境的鋪敘和渲染,更是使得這一故事頗具藝術美感。詩中蘭芝自敘“妾有繡腰襦”等物件之盛、蘭芝離開婆家時“精妙世無雙”的美貌之盛、蘭芝再婚時“青雀白鵠舫”等聲勢之盛、蘭芝再嫁前“移我琉璃榻”等一系列動作、夫婦二人殉情后樹枝連理和鴛鴦雙飛的冢前情景,這些片段的敘寫無不句式整齊、描寫生動、畫面鮮活、語勢盛大,“偏于閑處著色”(清代李因篤《漢詩音注》),兼具敘事性和描寫性,增添了聲律美和色彩美,防止了敘事的平淡和單調,提高了全詩的藝術水平,具有錦上添花之效。出眾的篇幅規模和成熟的敘事藝術共同奠定了《孔雀東南飛》在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加之反封建的思想主題和現實色彩,更使得此詩“可以怨、可以興、可以群、可以觀,諸美備具”(清代李因篤《漢詩音注》)。知識鏈接:一、中國古代敘事詩簡論中國古典文學的敘事傳統自《詩經》時代就已經萌芽,《文王》《綿》等篇章敘寫商周兩族的開國歷史,論述皇權的合理性,弘揚當朝光輝,警示后人治世哲理,《氓》等詩篇那么抒寫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刻畫人物在愛情中的隱微心理,這些詩篇都帶有一定的敘事要素,但缺少完整詳盡的故事始末,也沒有成熟完備的敘事體式,更沒有鮮明立體的人物性格形象,只是如歷史紀事般簡單地交代故事的輪廓,或是為了到達抒情和議論的目的而簡要地提及事情的大概。這是古典敘事詩的雛形時期。漢代出現了古典敘事詩創作的一個高潮,”措詞敘事,樂府為長”,在大量的漢樂府民歌中,敘事開始成為詩歌的主要成分,敘事詩的創作規模明顯擴大,在藝術上也走向成熟,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形象的雕琢、敘事結構的完備和變化、敘事語言的生動,這些方面都逐漸得到創作者的重視,于是出現了《陌上桑》《孤兒行》《孔雀東南飛》《木蘭辭》等流傳百世的經典詩篇。這些樂府民歌主題豐富,大多反映社會現實,感嘆人生苦短,宣揚及時行樂,總結人生經驗等等,以敘事體為主,與前代相比,詩歌內容的客觀性明顯增強,極大地推動了敘事詩開展。到了漢末,敘事詩的開展更盛,建安詩歌繼承樂府傳統,出現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所謂“漢末實錄,真詩史也工漢樂府敘事詩的開展繁盛有其內在的社會原因和文學規律。從現實的角度看,敘事詩的開展與漢代的政治經濟狀況有關。西漢時期,一方面,社會的安定、經濟的開展和政治的統一滋養了文化的開展,促進了文化的普及,為文學創作奠定了社會基礎,另一方面,漢代統治者借鑒前朝“采詩觀風”的傳統,以此觀察民風民俗、監督吏治、了解全國各地的政治情況,基于這樣的現實目的,樂府所采之詩自然以反映客觀現實為主,于是敘事詩得到了集中的發展。到漢末時期,大一統的政治格局破碎,社會戰亂頻繁,三國鼎立,南北對峙,動亂不安,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惶惶,混亂的現實并沒有阻斷敘事詩的開展,反而使詩歌創作成為人們發泄現實不滿、鞭笞黑暗現實的精神依托,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和現實黑暗的敘事詩歌涌現出來。從文學開展規律的角度看,首先,漢代的辭賦創作在大一統的政治經濟之下走向繁盛,其鋪張揚厲的創作特點對詩歌的鋪敘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漢大賦在狀物敘事時羅列鋪排、對話體的運用等手法在樂府民歌中都得到了繼承和開展。其次,漢樂府時詩歌形式從四言過渡到五言,與四言相比,五言詩在音韻和表達上都更加自由靈活、富于變化,為以詩歌語言敘事提供了便利。此外,葛曉音教授提出,自周代以來產生的大量涂銘、格言、謠諳是漢樂府詩歌開展的一個重要基礎,這些篇銘謠諺帶有強烈的客觀性,多總結人生經驗和社會生活的相關教訓,對漢樂府詩的表現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內容客觀的敘事詩的開展便受其裨益。隋唐時,詩歌創作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其手法和藝術形式已經十分成熟,為敘事詩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之市民階層興起,傳奇和俗曲隨之產生和開展,與詩歌這一傳統文學形式相互滲透,對詩歌的敘事性產生了一定影響。這一時期的敘事詩,以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韋莊的《秦婦吟》等為代表,主旨亦多是書寫民生疾苦,批判社會政治現實,表達出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敘事、抒情和議論得到了充分的結合。宋元明時期敘事詩仍繼續開展,但與新興的詞、曲、戲劇、小說等文學形式相比,詩歌的敘事功能并不甚突出,直至清代,敘事詩的開展才又出現新的局面。社會經濟的新繁榮、外來文化的傳入、動亂多變的社會現實,以及形式豐富的俗文學的出現,為敘事詩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和養料,吳偉業的《圓圓曲》、姚燮的《雙鳩篇》、黃遵憲的《紀事》等是其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中國古代敘事詩并不興旺,抒情詩在詩歌創作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而敘事詩盡管具有敘事的客觀性,其大多數在本質上依然是抒情的。首先,從其敘事性上看,中國古代的敘事詩常常只是選取事件開展的某一個情節或場景,進行“橫斷面式”的集中描述,鮮少有對故事始末和情節背景的完整展開,情節的連貫和人物形象的刻畫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敘事性的表現其實是十分有限的。其次,從其敘事目的來看,大多數敘事詩中的事件敘寫都不是以表現事件本身為目的的,而是以情帶事,以事抒情,抒情才是其本質和目的,敘事只是作為抒情的輔助手段和必要途徑,這就使得詩歌的抒情功能掩蓋了其敘事功能,導致了敘事詩對其所本應具備的敘事形式的漠視和欠缺。“詩言志”的抒情傳統自《詩經》時代濫觴,貫穿了中國古典詩歌開展的整個歷史過程,對敘事詩的開展產生了一定的抑制和局限,形成了中西迥異的文學傳統——前者以抒情文學為主,后者以敘事文學為主。也正因為如此,《孔雀東南飛》這一長篇敘事詩的出現,才具有如此重要的文學史意義。二、文言知識(一)通假字.今假設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取”同“娶”,娶妻).箱簾六七十(“簾”同“奩〈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器具).蒲葦紉如絲(“紉”同“韌,堅韌,柔軟而又堅固).府吏見丁寧(“丁寧明"叮嚀”,囑咐).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要”同“邀”,相約、約定).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藏”同“臟”,臟腑).奄奄黃昏后(“奄奄”同“腌曜工暗沉沉的)(二)古今異義.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值得憐憫。).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古義:坐具,比板凳稍寬。今義:臥具。).涕落百余行(古義:眼淚。今義:鼻涕).感君區區懷(古義:情意深摯。今義:數量少,事物不重要。).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古義:處理、安排。今義:處分。).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古義:活著的人。今義:陌生人。)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水陸運輸的總稱。).汝豈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不受約束。).本自無教訓(古義:教養。今義:失敗的經驗。).躡履相逢迎(古義:迎接。今義:奉承,拍馬。).千萬不復全(古義:無論如何。今義:務必,表示懇切叮嚀。)(三)一詞多義.適①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出嫁)②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適合、按照)③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剛才、方才).謝①謝家來貴門/上堂謝阿母/謝家事夫婿(辭別)②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辭謝,拒絕)③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勸告,告訴)3.令①年始十八九,①年始十八九,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②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對對方親屬的尊稱)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讓,使)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②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對對方親屬的尊稱)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讓,使)4.相①葉葉相交通(互相,副詞)②兒已薄祿相(xiAng,相貌,名詞)③及時相譴歸(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我)
④會不相從許(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你)⑤好自相扶將(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她)5.見①相見常日稀/黃泉下相見(見面,動詞)②君既假設見錄/府吏見丁寧(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譯為“我”)③漸見愁煎迫(被,介詞)③漸見愁煎迫(被,介詞)6.何①何乃太區區①何乃太區區①何乃太區區(怎么,疑問代詞)②隱隱何甸甸(何等,副詞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問代詞)④言何復來還(什么,疑問代詞)①何乃太區區(怎么,疑問代詞)②隱隱何甸甸(何等,副詞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問代詞)④言何復來還(什么,疑問代詞)7.假設①今①今假設譴此婦①今假設譴此婦①今假設譴此婦(如果,連詞)②腰假設流紈素②腰假設流紈素②腰假設流紈素(像,動詞)③君既假設見錄③君既假設③君既假設見錄(如此,代詞)8.區區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愚拙)②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情意深摯)9.遣①為仲卿母所遣(休回娘家,動詞)②十七遣汝嫁(送,動詞)
③縣令遣媒來(派遣,動詞)10.故①大人故嫌遲(還是、仍然,副詞)②故遣來貴門(所以,連詞)③知是故人來(舊、老,副詞)11.幸①幸復得此婦①幸復得此婦①幸復得此婦(幸虧,副詞)②幸可廣問訊①幸復得此婦(幸虧,副詞)②幸可廣問訊②幸可廣問訊(希望,動詞)②幸可廣問訊(希望,動詞)(四)偏義復詞①晝夜勤作息(偏指“作”,勞作)②勤心養公姥(偏指“姥",婆婆)③我有親父兄(偏指“兄",哥哥)④我有親父母(偏指“母",母親)⑤逼迫兼弟兄(偏指“兄",哥哥)學而習之:1、以下選項中加粗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可憐體無比可愛幸可廣問訊幸運地B、會不相從許一定渠會永無緣他;見面C、始適還家門出嫁適得府君書剛才D、可以卒千年終、盡逆以煎我懷逆料、想到將來答案:A。“幸可廣問訊”的“幸”是“希望”的意思。2、以下各組詞語中加粗詞義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為仲卿母所遣縣令遣媒來BB、B、假設既假設見錄府吏見丁寧C、B、假設既假設見錄府吏見丁寧C、大人故嫌遲故作不良計D、謝家來貴門多謝后世人答案:BoA項“遣”分別為“驅趕,遣歸”和“派遣”;B項兩個“見”都表示“我”;C項“故”分別表示“仍舊,仍然”和“故意”;D項兩個“謝”分別表示“辭別意口”告訴,告誡,3、指出并解釋以下各句的詞類活用現象。(1)卿當日勝貴(2)千萬不復全(3)逆以煎我懷(4)足以榮汝身(1)卿當日勝貴(2)千萬不復全(3)逆以煎我懷(4)足以榮汝身答案:(1)名詞“日”充當謂語“勝貴”的狀語,表示時間動作的連續性:一天天地。(1)(2)形容詞"全''用作動詞:保全。(2)形容詞"全''用作動詞:保全。(3)(4)A,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B.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C.叫囂乎東西,(3)(4)A,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B.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C.叫囂乎東西,照突乎南北D.腰假設流紈素,耳著明月壬當煎:使……煎,動詞的使動用法,可譯為“使……像受煎熬一樣"。榮:使……榮,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可譯為“使……享榮華4、下面句子中不含“互文”現象的一項為哪一項()答案:Do5、以下說法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也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B、“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雞鳴”是古代時辰的名稱。C、”何乃太區區”和“感君區區懷”中的“區區”二字意義不同,前者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應理解為“真情摯意”。D、“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這句中的“便利”是一個古今義不同的詞語,“六合”與《過秦論》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義不同。答案:Ao《孔雀東南飛》是敘事詩,不是抒情詩。5、理解性默寫①《孔雀東南飛》中的“,o,。”四句,表現了劉蘭芝的美麗,從裝束、服飾上進行橫向的鋪陳,突出其堅韌剛強的性格。②《孔雀東南飛》中多處運用比喻手法,比方寫蘭芝對仲卿發誓:",O,O”表現了他們的堅強和對愛情的忠貞。答案:①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假設流紈素,耳著明月酉。②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6、課文探究簡要說說造成劉蘭芝、焦仲卿婚姻悲劇的社會原因。答案:結合詩歌內容和封建社會“七出”等禮俗分析,造成劉蘭芝、焦仲卿婚姻悲劇的社會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夫妻二人共同生活多年卻無子嗣,屬于“無子”;二是從婆婆的角度看,劉蘭芝多才多藝,性格剛強,不是那種一味屈從長輩的乖順兒媳婦,屬于“不順父母“;三是兒子與媳婦的感情太好,在婆婆面前可能沒有收斂,刺激了寡母的嫉妒心,屬于“不孝四是受當時社會門觀念的影響,蘭芝出身的家庭不能在仕途上有效幫助焦仲卿。(如能陳述其他理由,言之成理亦可)提示:可以簡單了解古代六禮、七出、三不去等婚嫁禮俗。七出,是中國封建社會休棄妻子的七個理由,分別為: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盜竊。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105。還部白府君106:“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107。”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108,六合109正相應。良吉口。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2。交語速裝束口2,絡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M3,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牌躅青驅馬114,流蘇金鏤鞍115。赍116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口7三百匹,交廣市鞋珍”8。從人四五百,郁郁”9登郡門。阿母謂阿女:“適120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⑵!”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曜曜122日欲暝,愁思出門啼。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123。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124。我有親父母125,逼迫兼弟兄126,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127,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128o卿當日勝貴129,吾獨向黃泉!”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130,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⑶?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132!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133,令母在后單134。故作不良計135,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136!”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137,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138!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139立140。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14U奄奄黃昏后142,寂寂人定143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144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145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字詞注釋:[1]選自(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上冊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42頁—54頁)。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并序)》,又稱《焦仲卿妻》,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題目。這首詩是我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不詳(中華書局此題署名“無名人。本詩和北朝民歌《木蘭辭》合稱為“樂府雙璧”。此次編創,經用教材原文與教材擇用的中華書局整理本進行嚴格比對,發現收錄教材時對此整理本的局部文字和標點均有所改易。此次編創擬對個別文字的修改情況進行補充說明。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第七十三卷將此文收入《雜曲歌辭十三》,無署名,題為“焦仲卿妻古辭”,《玉臺新詠》和《樂府詩集》兩本收錄的詩歌內容的文字略有出入。[2]建安:漢獻帝年號(196-220)o[3]廬江:漢代郡名,在今安徽潛山一帶。[4]遣:指夫家休棄妻子。[5]投水而死:中華書局本原作“沒水而死,經核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玉臺新詠》(底本為明寒山趙氏刊本)、四庫全書本均作“沒”。又查今人吳冠文等撰《玉臺新詠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頁77),見其擇用的諸本無異文(編創者尚未目驗真正的版本,余下同),但今選入教材改為“投,不知何故?[6]縊(yi):吊死。[7]時人傷之,為詩云爾:當時的人哀悼他們,寫了這樣一首詩。云爾,句末語氣助詞。時人傷之,中華書局本原作“時傷之、且“時”下有小字注“一作,人?今選入教材改為“時人傷之”,從文獻整理角度此為誤注入正文。經查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玉臺新詠》(底本為明寒山趙氏刊本)、四庫全書本均無“人”字,又參吳冠文等撰《玉臺新詠匯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頁77),見諸本無異文。今選入教材改為“時人'或有擅自改動底本文字之弊。但核查《藝文類聚》及《樂府詩集》本均有“人”字,且此二句《樂府詩集》作時人傷之而為此辭也“,抑或為今教材編選者據補。以上諸種說法,皆可并存。[8]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向東南飛,每飛五里,就流連一陣。徘徊,流連。漢代詩歌常以飛鳥徘徊起興,以寫夫妻離別。[9]素:白色的絹。以下一段話是蘭芝對仲卿說的。[10]詩書:這里泛指書籍。[11]守節:遵守官府的規那么。[12]賤妾:舊時女子自稱的謙辭。[13]斷:(把織成的布匹從織機上)截下來。[14]大人故嫌遲:婆婆仍然嫌我織得慢。大人,相當于現在說的“老人家”,這里指婆婆。故,仍舊。[15]驅使:使喚。[16]施:用。[17]白公姥(mil):稟告婆婆。白,告訴、稟告。公姥,公公和婆婆,這里是偏義復詞,單指婆婆。[18]啟:稟告。[19]薄祿相:福薄的相貌。薄祿,福薄、福分少。迷信的人認為從一個人的相貌可以斷定他的命運。[20]結發:成婚。古代婚禮,成婚之夕,男女共髻束發,故稱。[21]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我們)在一起過日子不過兩三年,(婚姻生活)才開頭,還不算很久。爾,助詞,無實義。[22]何意致不厚:哪里想到會招致(母親)不滿意呢?何意,誰能料到。[23]區區:愚拙。[24]舉動自專由:一舉一動完全憑(她)自己的意思。[25]意:心中,心里。[26]自由:自作主張。[27]東家:泛指鄰近人家。[28]秦羅敷:古詩中常用“秦”作為美女的姓,常用“羅敷”作為美女的名。[29]可憐體無比:姿態可愛無比。體,體態。[30]遣去,中華書局本原作“遣之,且“之”下有小字注“一作,去加,今選入教材改為“遣去”,從文獻整理角度此為誤注入正文。[31]跪告:中華書局本原作“跪答”,且“答嚇有小字注“一作,告。今選入教材改為“跪告”,從文獻整理角度此為誤注入正文。[32]伏惟:古時晚輩對長輩或下對上說話時表示恭敬的用語。“伏惟啟阿母”,中華書局本原從前讀,作為描述動作情態;今選入教材改為從下讀,改為言語內容,似不妥,另與下句“槌床便大怒”的讀法也不協調,故改從中華書局本。[33]槌床:拍擊著座位。床,古代坐具。[34]會不相從許:一定不會同意。會不,當不,這里是“決不”的意思。相,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態度。[35]舉言謂新婦:張嘴對妻子說話。舉言,開口講話。新婦,這里指妻子。下文“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中的“新婦”是已婚婦女對夫家的長輩或平輩的自稱。(新娘子剛嫁入夫家,夫家尊長便客氣地稱她為“新婦”,意思是“新嫁娘,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麗的梅溪湖350字9篇
- 2025年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反饋計劃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研究計劃
- 農業生產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 三、四年級動手DIY創意活動計劃
- 初中生態教育項目組職責與任務分配
- 船舶修理吊裝安全技術措施
- 建筑工程吊裝安全管理措施
- 學校突發事件處理措施與安全防護措施
- 2025年工業實習報告范文6
- (正式版)QBT 8006-2024 年糕 標準
- 備貨合同協議書范本
- 數字貿易學-思考題及答案 第5章 數字服務貿易 思考題答案
-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綠色環保管理措施
- TBNCY 001-2023 西雙版納白茶
- 《城市更新案例》課件
- 2024在役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安全附件檢驗技術規范
- 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培訓課件
- 長城:一部世界文化遺產的史詩
- 二次供水水箱清洗合同
- 地腳螺栓安裝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