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_第1頁
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_第2頁
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_第3頁
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_第4頁
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xxx公司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微課拍攝制作流程及技術標準根據微課建設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主要包括微課的音視頻錄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術規范。

前期錄制要求

(一)課程時長

每門課程總講數應至少10講,每講時長應在5—8分鐘之間。在視頻的后期制作中,應編輯刪除與教學無關的內容。

(二)錄制場地

授課現場的錄制場地選擇,可以是課堂、演播室或禮堂等場地,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要求錄制現場光線充足、環境安靜、整潔,避免在鏡頭中出現有廣告嫌疑或與課程無關的標識等內容。

理論課的錄制場地可以是課堂或演播室,同一所學校理論微課錄制場地要統一,使用同一間教室或演播室,以達到后期課程制作的統一美觀。錄制環境要求外部聲音安靜整潔、室內可完全隔絕日光(窗簾遮蔽等形式均可)。實訓課及其他課程錄制場地根據課程需求由授課教師自行選擇錄制地點。錄制地點面積要給錄制設備留夠空間,預留面積大小約在錄制目標半徑五米以上。錄制環境均要求可外部或內部接入電源。電源接入口不少于兩個。(三)教學材料腳本準備腳本包含教師上課時用的文本材料、PPT、教學圖片等,不同上課環境各類材料有相應的規則要求,教師應按以下規范進行準備。腳本文本:理論課腳本文本應限制在-----字內。以確保上課時長在5-8分鐘內。實操課腳本根據上課實際情況準備,上課時長也保持在5-8分鐘。PPT、圖片:PPT與教學圖片的格式大小應為16:9.不建議使用4:3格式。由于微課成片大小為16:9,建議保持一致。PPT與圖片除大小有要求外,清晰度也要注意,要使用清晰度高的圖片及素材編輯PPT,保障微課后期編輯時能夠使用相關素材。教具準備有操作流程的教學器具教師應編寫器具操作流程,條件允許可將器具操作的整體流程真實演示并使用手機等錄制,在事前籌備階段發送給我公司項目交接人員或視頻編輯人員。實操課上課需要使用的教學器具需要老師提前進行檢查,若存在損壞、污漬等情況的教學器具應提前進行處理。實拍現場要求(一)儀容儀表1.著裝問題:

教師講課時應盡量穿著統一的教師工裝,若學校未配備工裝,教師需著衣色盡量不要穿與黑板、周圍顏色相近的衣服,避免錄出像來背景與老師不容易分辨。

教師工裝內盡量不要穿細條紋衣服,避免產生條紋扭曲現象,也盡量不要穿大紅、深紅色衣服,避免攝像機出現色差。

男教師盡量穿有腰帶的褲子,有時要在腰帶上安裝無線話筒,沒有腰帶會不太方便。穿襯衫要將襯衫塞進褲子里。2.妝飾問題:女性教師可化淡妝,保證面部清爽干燥不要出油。注意發式,女性教師應將頭發束在腦后,劉海兒不宜過長、避免過多遮擋面部;男性教師不要留長發。教師講課盡量不要佩帶裝飾品,女性教師的項鏈、手鏈、耳釘、發夾等應在錄課之前取下,錄課時盡量不要戴框架眼鏡,建議使用隱形眼鏡。男、女性教師均可佩帶手表。(二)課程推介詞

(開場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課程內容,50字以內,用于課程在網絡上的宣傳推廣及課程引入。肢體語言教師在錄制前應進行課程預講,保證講課流暢、語言通順,盡量避免口頭語的使用(例如:嗯、哦、啊)及一句話多次重復的語病。可邀請其他教師聽課指出自己上課的語言缺點,錄制前改掉相應語病及錯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要以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為媒體,進行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傳播知識。但是,光憑口頭語言及書面語音來傳遞信息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肢體語言,使它成為口頭語言及書面語音的有效補充及輔助。肢體語言運用得當,有助于教師搞好課堂組織教學管理工作,提高課堂教學魅力。

課堂上的肢體語言,主要有表情及動作兩個方面。臉部可以在大腦的驅使下做出喜、怒、哀、樂等情態變化。運用眼神傳情達意,讓學生從眼神中獲知教師所思所感。課堂上,教師的眼神猶常常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靈活恰當地運用各種眼神,能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除了表情以外,動作也是肢體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手勢是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肢體語言表達方式。例如:手掌向上抬,示意學生起立或表示鼓勵學生大膽討論、答題;手掌側立,用力下切,表示斬釘截鐵的態度;雙手虛按,表示要求中止正在進行的活動;指著板書勾畫圈點,能幫助學生從中捕獲信息、抓住重點。總之,隨著教師手勢的一起一落、一揮一晃,帶動的是整個課堂的氣氛,讓課堂不顯得呆板單一,使學生不因索然無味而情緒低落。(四)實拍場地拍攝光源:在實際拍攝微課時,光線問題需要引起注意。課程錄制要做到色溫統一,只留室內日光燈作為照明光源,為保證足夠照度,室內燈光光源按需開啟。環境衛生:

錄制現場環境保持安靜、整潔,校方應提前安排打掃錄制現場的衛生,理論課要求投影幕布無污漬、講臺無灰塵、黑板無無關內容、教室地面無揚塵。實操課要求教學器具無污漬、灰塵,場地干凈衛生,背景避免出現有廣告嫌疑或與課程無關的標識等內容。(五)人員協調實拍前與教師溝通上課錄制流程。一方面幫助老師緩解緊張情緒,克服面對鏡頭時的焦慮,同時了解老師的上課安排,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根據課程內容及中心設備情況,向老師闡明拍攝時將使用高清攝像機分機位拍攝,兩機位分為主場景,全景機位。主場景作為最重要的景別,記錄課程大部分的詳細授課過程。全景作為交待鏡頭,同時作為對主場景的備用鏡頭。在不同講課時段老師應按要求面向不同鏡頭授課。三、微課相關參數(一)課程形式

成片統一采用單一視頻形式。

(二)錄制方式及設備

1.拍攝方式:根據課程內容,采用多機位拍攝(2機位),機位設置應滿足完整記錄課堂全部教學活動的要求。

2.錄像設備:攝像機要求不低于專業級數字設備,本公司使用高清數字設備。

3.錄音設備:使用若干個專業級話筒,保證教師的錄音質量。

4.燈光設備:使用三臺多頻段燈光設備。5.后期制作設備:使用相應的非線性編輯系統。(三)后期制作要求1.片頭、片尾、課題版

片頭、片尾不超過10秒,應包含學校LOGO。課題版應包含課程名稱、主講教師姓名、學校名稱等信息。

(四)技術指標

1.視頻信號源

(1)穩定性:全片圖像同步性能穩定,無失步現象,CTL同步控制信號必須連續:圖像無抖動跳躍,色彩無突變,編輯點處圖像穩定。

(2)信噪比:圖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無明顯雜波。

(3)色調:白平衡正確,無明顯偏色,多機拍攝的鏡頭銜接處無明顯色差。

(4)視頻電平:視頻全訊號幅度為1Ⅴp-p,最大不超過Ⅴ

p-p。其中,消隱電平為0V時,白電平幅度Ⅴp-p,同步信號,色同步信號幅度

p-p

(以消隱線上下對稱),全片一致。

2.音頻信號源

(1)聲道:中文內容音頻信號記錄于第1聲道,音樂、音效、同期聲記錄于第2聲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說記錄于第3聲道(如錄音設備無第3聲道,則錄于第2聲道)。

(2)電平指標:-2db

-8db聲音應無明顯失真、放音過沖、過弱。

(3)音頻信噪比不低于48db。

(4)聲音和畫面要求同步,無交流聲或其他雜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飽滿、圓潤,無失真、噪聲雜音干擾、音量忽大忽小現象。解說聲與現場聲無明顯比例失調,解說聲與背景音樂無明顯比例失調。(五)視頻壓縮格式及技術參數

1.

視頻壓縮采用AVC

(MPEG-4

Part10)編碼、使用二次編碼、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2.

視頻分辨率

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攝時,分辨率設定為

1920*1080,視頻幀率為25幀/秒,

掃描方式采用逐行掃描。(六)音頻壓縮格式及技術參數1.音頻壓縮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2.采樣率48KHz

3.音頻碼流率128Kbps

(恒定)4.必須是雙聲道,必須做混音處理。

(七)封裝

采用MP4封裝

四、相關附件(一)微課程錄制審核表(二)課程錄制腳本(三)學校課程資源拍攝確認總表(四)課程錄制腳本填寫說明微課程錄制審核表教師姓名聯系方式照片職務職稱郵箱課程名稱個人榮譽序號知識點名稱課程類型備注12345678910審核意見審核人簽名:年月日填寫說明理論課、實操課課程比例由老師自行規劃填寫。課程錄制腳本知識點名稱課程類別鏡頭號對白鏡頭描述景別特效時長教材/教具12345678910111213學校課程資源拍攝確認總表序號所屬專業課程的名稱微課類型教師簽字預計拍攝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課程錄制腳本填寫說明對白:對白指的是教師上課時所說話的主要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概括上課的知識點,一方面提示教師上課流程已進行到哪一步。鏡頭描述:畫面描述指的是教師在錄制過程中想出現的授課畫面,例如:教師自己是否出境(若出境則鏡頭畫面準備全身出鏡還是半身出境或某處特寫鏡頭)、鏡頭主要涵蓋哪些教學內容(PPT、板書,或是教師指定教具或教材鏡頭)、若為實操課鏡頭對指定教學內容的拍攝步驟和注重點等。景別:景別分為三種:遠景(全身鏡頭)、近景(半身鏡頭)、特寫(被拍攝物或人的指定拍攝范圍)。由教師根據授課內容自行選擇。特效:特效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