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學方案】芣苢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教學方案_第1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學方案】芣苢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教學方案_第2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學方案】芣苢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教學方案_第3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學方案】芣苢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教學方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方案【素養目標】1.語言目標:誦讀這兩首詩,把握它們的朗讀節奏,體會其形式特點。2.審美目標: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賞析它們的表達技巧。【任務情境】:我們樸素的愿望就是永不停息的勞動就是讓勞動成為美德和手藝在鄉村在四起的歌謠里勞動是我們成熟的唯一途徑如今幸福正從深入淺出的勞動開始從田野和鄉村的所有角度天南地北的包圍我們熱愛勞動我們疲倦的身子純凈。今天,讓我們走進《詩經》,走近蘇轍,和詩人一起親歷勞作的情景。一、誦讀全詩,理解大意1.邊誦邊讀,用“/”劃分這兩首詩的朗讀節奏,并用“”標出第二首詩的韻腳。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2.復習《詩經》相關知識《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先秦稱其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漢代時被尊為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按用途和音樂分“風、雅、頌”三部分,內容上包括,①社會政治詩,對生活憤懣憂傷,抒發感慨,對政治或贊美或譏諷、抨擊;②愛情詩,歌頌美好的愛情;③史詩,記載民族的歷史,歌頌祖先的功勛;④反映兵役、勞役給勞動人民帶來的不幸。《詩經》中的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風”又稱“國風”,“國風”是當時各地流行的民謠,帶有地方色彩。“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內容幾乎都是關于政治方面的。“頌”是貴族在宗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比”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興”是由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個事物。3.了解蘇轍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隨父兄回鄉奔喪。嘉祐四年(1059)守喪期滿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因議事每與王安石不合,出為河南推官。宋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大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宋徽宗時罷職居許州。政和二年(1112),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于世。4.感知詩歌大意1.《芣苢》描寫了西周婦女在田野里采摘野菜的場景,表現了勞動的快樂。2.《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描寫了詩人與親人搶收小麥的情景,表現了勞作的繁忙與辛苦。二、賞析技巧,體悟情感(一)《芣苢》1.分析《芣苢》一詩在形式上的鮮明特點和藝術效果。(1)這首詩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動詞(“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2)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生動地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2.前人說此詩,“自然生其氣象”。那么,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點撥:詩中沒有直接寫采芣苢的人,但讀來卻讓人眼前出現了三三兩兩、三五成群的女子,她們于平原曠野、你追我趕、群歌互答的歡快勞動的場景。幾個動詞,把她們歡快的心情、收獲的喜悅伴著音樂節奏傳達了出來。(二)《文氏外孫入村收麥》3.這首詩的前兩聯都含有對比,請予以具體說明。【點撥】詩的首聯中的“新麥”和“陳谷”是新與舊對比,“諸孫”和“老人”是幼與長的對比。頷聯中,“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是天氣壞與天氣好的對比。4.從這首詩的中間兩聯可以看出,這次收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點撥】頷聯寫已經下了三夜的雨,終于盼到了日出,所以這次收麥具有抓住時間搶收的特點。由頸聯中的“饑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麥子還非常勞累。5.綜觀全詩,詩人表達了哪些感情?【點撥】前兩聯寫欣慰、喜悅之情:有諸孫替老人收麥;多日陰雨,終有日出。后兩聯寫疼愛、贊賞之情:為諸孫急炊大餅、多博村酤、賦詩足精神。三、積累與實踐學完本課后,你班擬開展以“讀讀《詩經》”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據不完全統計,我們日常運用的成語,有一百多個出自《詩經》。請根據詩句提取成語并解釋。(1)“兢兢業業,如霆如雷。”(《詩經·大雅·云漢》)成語:_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羔裘豹飾,孔武有力。”(《詩經·鄭風·羔裘》)成語:_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成語:_____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負責。(2)孔武有力非常勇猛有力。(3)投桃報李他送給我桃兒,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贈答,友好往來。2.《詩經》中的許多詩句已經演化成為名言警句,下面是習近平主席引用過的名句,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詩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典出:《詩經·大雅·蕩》釋義: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終。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終,這樣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3.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喜歡從《詩經》中取名字。請根據下面的詩句說出歷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與其身份。詩句:“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詩經·小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