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1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2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3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4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地震中的父與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執教者達川區景市鎮中心小學唐裕開【教學目標】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與聯想、感情朗讀、小練筆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1展現“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2展現“阿曼達在廢墟下堅持信念,鼓勵同學”這一情景的相關段落。3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4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教學難點】1理解“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

2、大精神力量。2感受地震災難,體驗地震帶給人心靈的巨大沖擊。【教學準備】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素材包括:展現地震場景的視頻,震后廢墟圖片,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技術處理),白玫瑰花背景圖片,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音樂,音樂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教學流程】第一課時第一,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第二,再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三,學生借助看書、上網查詢等學習渠道,了解地震災害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口語交際形式進行交流。第二課時一、新課導入師:這節課繼續學習第17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師:大地震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我們來看看曾發生的幾次大地震。(課件出示:震

3、后廢墟的圖片并配以音樂)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國唐山市發生7.8級強烈地震,24.24萬人死亡,83萬人受傷;2023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大地震,當天僅余震就發生了14次;而我們課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1994年1月的洛杉磯大地震中,當時30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直接經濟損失約200億美元。二、復習引入師:在地震中,這對父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瀏覽并回憶課文,簡單說說。(學生圍繞以下內容回答:1994年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獨自一人連續挖了38小時,終于從廢墟里救出兒子)師:父子終于團聚了,就這個情節,課文是怎么寫的?誰來讀一讀。(學生朗讀最后一自然段)師

4、:請同學們都讀一讀這句話,大家了解到了什么?(學生圍繞此段內容自由發言)三、新課學習師: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你們是從課文的哪些情境中感受到的?咱們再認真地讀一讀課文。請大家默讀課文,用心體驗感受。(一)重點一:第十二自然段1體會父親獨自挖了很長時間。師:38小時到底有多長?2體會父親很堅定。師:這可不是普通的兩天一夜呀!在這段時間里,父親經歷了什么,你們看到了嗎?快讀一讀書。(生自由閱讀課文相關內容,應找到: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隊長、警察都勸他離開這里,可這位父親還在堅持營救兒子;學生讀到消防隊長說這里很危險,隨時會發生大爆炸時,教師適時引導)師:這時到底有多危險?我們看一看。(課件出示:展

5、現地震場景的視頻)師:你就在這危險中,就是消防隊長,你會怎樣勸他?自己試試。誰來勸?(當學生讀到警察也來勸阻父親時,教師適時引導)師:警察下了命令,怎么勸?師:危機四伏,趕快讓他離開吧,大家都來勸勸他。附近的幾個同學可以分角色讀讀這些對話。你們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呀?(學生體會父親的堅定)教師與學生對讀:其他父母都走了,也勸他離開,他問消防隊長勸阻他,他還問警察下了命令,他仍然問3體會父親的信念。師:都是父母,他剛來到這里時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現在怎么就這么不聽勸呢?(學生自由讀書找答案:父親想到自己對兒子的承諾)師:都讀讀這句話。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學生自由發言)師:不論發生什么,想想會發

6、生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師:現在發生什么了?(生答:地震)師:我總會和你在一起,怎么理解?(學生圍繞“父親的信念”自由發言)師:一直堅持著,你怎樣讀?父親在絕望痛苦時,想到常對兒子說的這句話,是什么心情?自己再讀一讀。師:不論發生什么(生接著讀)師:38小時,父親經歷了這么多的事情,但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8小時過去了,父親一直在(生:挖)12小時呢(生:還在挖)24小時36小時大家都來讀一讀,你們又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4體會父親的艱辛。師:你們看到他疲憊成什么樣子了?大家都讀讀這句話,你們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可以看出父親沒吃沒喝,沒休息,身上還受了傷,教師適時引導)師:哪兒讓你

7、們想到父親肯定沒休息過?師:沒吃沒喝更沒睡,眼睛全都熬紅了,同學們讀一讀。師:衣服都剮破了、磨爛了,大家自己讀一讀。師:傷痕累累,怎么會這樣呀?師:為了救兒子,父親什么也不顧了。請同學們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再讀一讀吧。(二)重點二:第十六自然段師:挖呀,等呀,盼呀,奇跡出現了,父親聽到了什么?(生:爸爸,是你嗎?)師:兒子是怎么喊的?(學生朗讀)師:為什么這么讀?(師生對讀至最后一段)師:我看到不少同學很感動。剛才這段話,哪兒讓你們感動?(學生感動之處可能有:阿曼達在廢墟下鼓勵同學)師:在廢墟下,那會是怎樣的環境?(學生感受到廢墟下一團漆黑,沒吃的,沒喝的,隨時會坍塌或爆炸)師:38小時被困在瓦礫

8、堆里,幾個七歲的孩子會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師:如果你就是阿曼達,當你聽到小伙伴絕望的哭聲、撕心裂肺的呼喊聲,拉著他們顫抖的、冰涼的小手時,會想到什么?會說什么,做什么?請大家拿起筆來寫一寫。(學生練筆)師:誰愿意把自己寫的或打算寫的內容讀給大家聽?(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內容,教師適時引導)師:父親的話給了你勇氣;你在用這種信念影響身邊的同學;被埋在深深的廢墟中,信念支撐著七歲的阿曼達,鼓勵著同學們,迎來了希望。(三)重點三:第二十二、二十三自然段師: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當父親讓阿曼達出來時,他又聽到了什么?(生:阿曼達讓其他孩子先走)師:可是孩子,你已經在廢墟下待了將近39

9、個小時,你才七歲呀!(學生自由發言)師:你真是爸爸的好兒子,記住了爸爸的話。四、小結師(展示課文插圖):就這樣,第一個孩子出來了,是誰?第二個第三個第十三個直到第十四個。于是,我們眼前出現了這樣感人的場景(讀最后一段)師:你們有怎樣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師:這是生死離別后的重逢;這是一份創造了生命奇跡的父愛;有愛,生命就有了希望。師:請同學們帶著各自的感受放聲讀一讀吧。五、課外延伸師:地震過去了,阿曼達父子團聚了,這愛的故事將長久地流傳下去。在很多書中同學們也會讀到這樣的故事,大家可以在課后閱讀更多的文章,感受親情與友情的可貴。【設計思路】課文講述了1994年洛杉磯大地震中,一

10、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及其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精神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語文學科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思想與心靈碰撞和交匯的過程。為使學生入情入境,我選取我國唐山大地震、巴基斯坦大地震、洛杉磯大地震的圖片及文字說明導入新課。為突破重難點,制作了展現地震場面的視頻短片。為營

11、造課堂氣氛,選取適合情境的音樂。為凸顯語言文字的感染力,選擇重難點句制成幻燈片,引導學生反復品味朗讀,走進父子二人的內心世界。閱讀教學最主要的實踐活動是讀書,讀書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教材的最好方法。有人說:“漢字有形象,有顏色,有氣味。走進漢字,就走進了連綿的畫廊,那人、那物、那情,可觀、可聞、可觸。”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不同形式、有層次的朗讀,感悟到語言文字的內涵。葉老主張,讀書不能拘泥于文字,而應當驅逐著想象來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領會到它。因此在教學時,我依據學生思維導向,引領他們穿梭于語言文字中,想象聯想,聯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文章重難點。【點評】這是一節成功的、不露指

12、導痕跡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一體的、語文味很濃的課。整堂課流淌著父子深情,但沒有脫離文本的說教,而是始終依托文本,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有感有悟。教師使用教材時都是直撲重點,緊扣重點詞句、語段,沒有情節的干癟敘述,而是通過字面的感知、感受、感動,獲得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感情,從而有所感悟偉大的父愛能給父子兩人巨大的勇氣,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當教師以真摯、真情的語言、語調渲染令人撕心裂肺的地震現場,再設計激發學生真情互動的對讀,師生已經如臨其境,而且走進主人公的心靈世界。特別是教師設計的導語層層推進,學生的情感則隨著文字的品讀步步升溫。在父愛的偉大精神感召下,學生的讀與說都是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