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_第1頁
2021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_第2頁
2021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_第3頁
2021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_第4頁
2021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 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卷【參考答案】班級:(時間:60 分鐘 姓名:分數:100 分) 分數:一選題共 小,題 , 50 )1、滿江紅怒發沖冠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里的 “匈奴”指( )A匈奴統治者 B女真統治者 C契丹統治者 D黨項統治者2、經過家門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聲,從此縈繞在你的身邊;相見時, 已隔了數年感嘆你聰穎的智慧,讓那洪水猛獸,在你面前成為溫順的蛟 龍這首詩歌歌頌了( )A盤古開天辟地 B大禹治水 C女媧造人 D李冰修建都江堰 3、時空觀念是歷史核心素養的基礎。將下列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 ( )忽必烈繼承汗位 南宋滅亡 蒙古滅金 元

2、朝建立 鐵木真統一蒙古各 部 西夏滅亡A B C D 4、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所傳播的西方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將統治中國 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打開了缺口。這說明戊戌變法( )A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 C創立了君主立憲政體B使西方政治學說深入人心 D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5、“1929 年,我國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發掘出一個完 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化石。他興奮地斷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骨。”材料中的 “遠古人類”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6、面對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政權更迭、生靈涂炭的亂局,不 同流派的知識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藥方。秦統一的歷史證明,哪

3、一種藥方更 “對癥”當時的社會形勢?( )A儒家:為政以德,仁政治國 B墨家:互助互愛,反對侵略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權 D道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1 / 7、隋文帝統治時期,社會經濟繁榮,人口大幅增長,史書記載政府倉庫的積蓄 可供開銷五六十年。與這種局面的形成無關的是( )A國家統一 B發展生產 C開鑿運河 D加強中央集權 8、反對戰爭,珍愛和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我國戰國時期,提出“兼愛”“非 攻”,反對相互攻伐兼并、殘害生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韓非9、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較大差異,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環境因素 B農業發展狀況 C體質進化程度 D生產

4、力水平10、明朝設立的對官吏和百姓進行監視、偵查的特務機構是( )兵部 東廠 錦衣衛 刑部A B C D11、隋唐時期,科舉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報考,而且“取士不問家世”“一 切以程文為去留”。材料主要體現出科舉制的特點是( )A注重門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樣C關注道德品質 D公開公平競爭12、下面兩幅圖是唐朝出現的新型工具。它們運用于( )A農業 B工業 C商業 D交通13、如果把“錦衣衛”、“東廠”、“軍機處”、“文字獄”確定為一個學習 單元,則主題應該是:( )A專制統治的加強 B特務統治的強化C經濟控制的嘉慶 D思想控制的加強14、“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

5、可以知得 失。”被唐太宗譽為“一面鏡子”的著名諫臣是( )A房玄齡 B杜如晦 C姚崇2 / D魏征15、東漢中期以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無法主政,借機輪流把持朝政的是 ( )A太尉與丞相 B御史大夫與刺史C外戚與宦官 D諸侯王與太后16、“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在南宋初年和南宋滅亡之際,各有 一位英雄,他們為了捍衛中原漢族政權進行了不屈的斗爭,他們都留下了膾炙 人口的詩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他們是( )A岳飛和寇準 B文天祥和寇準 C文天祥和戚繼光 D岳飛和文天祥 17、隋朝從建立到滅亡跟哪一朝代極為相似( )A秦朝 B漢朝 C三國

6、 D東晉18、下列哪一史實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 發展大趨勢?( )A隋文帝滅掉陳朝 C隋朝統一度量衡B隋朝創立科舉制 D隋朝開通大運河19、北宋宰相趙普曾推出“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 矣”。下列體現北宋在經濟上“奪其權”措施的是( )A將調兵權與統兵權分離 B采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 C設通判監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權利 D設置轉運使,收回地方財賦權20、宋初的大將曹翰寫下一首退將詩:“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 刀”;當時有諺語曰:“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這反映當時宋朝的治國 政策是( )A削弱宰相權力 B實行重文輕武 C實行重武輕文

7、 D改革科舉制度 21、遼朝與北宋、金朝與南宋先后對峙,實際上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南北朝 時代,但也促進了各族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進一步聯系,為中華各民族再次統 一奠定了基礎。實現“再次統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2、下圖所示的是青牛白馬的故事,反映的是關于契丹族起源的傳說。你知道 10 世紀初,統一契丹各部并建國的契丹族首領是誰嗎( )3 / A趙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機23、漢初,統治者推行“無為而治”的政策,主張“順民之情,與之休息”。 其思想來源于( )A道家學說 B墨家學說 C法家學說 D儒家學說24、朱熹說:“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

8、也收了,財也收 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這段話說明( )A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C政治和儒家思想緊密結合B地方政府進一步收回財權D藩鎮割據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5、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西周建立,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A炎黃戰蚩尤 B商湯滅夏 C牧野之戰 D春秋爭霸二非題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1、我國隋唐時期呈現出相對和諧發展的局面,經濟繁榮,民族關系發展,與外 國交流頻繁,出現開明開放的社會風氣。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有關唐朝歷 史主題的探究。材料一:兩幅歷史圖片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 年)正月贊普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4 / 蕃

9、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 實多。”摘編中華上下五千年材料三: 都有往來。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圖一中的大運河開通的作用是什么圖二中的 生產工具叫什么名稱?(2)材料二中的“公主”是誰?從該事件可以看出唐朝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唐朝實行了怎樣的對外政策?試舉一例 唐朝時對外交往的事例。(4)通過上述探究,可以看出我國隋唐時期呈現出相對和諧發展的局面,請結 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談談和諧社會需要具備的因素。至少一點)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10、題:材料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汪洙神童詩材料二: (隋唐開始的)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 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其中包括著一大批極為出色 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樣以來,在社會的等級階 層之間,也就必然會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 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 (1)材料一中的“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與 中國古代的哪一制度有關?該制度選撥官員的依據是什么?(2)在這一制度創立過

11、程中隋文帝和隋煬帝分別做出了怎樣的貢獻(3)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3、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 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盛世局面)5 / 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 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唐杜甫憶昔(1)材料一中的唐詩描寫了唐朝開元時期繁榮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當 時的統治者是誰?這一盛世局面是在哪一事件后被打破的?(技術創新)材料二:(2)農業工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現的兩種新農 具分別叫什么?材料三:水

12、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 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謠(3)材料三中的唐詩體現了我國古代史上哪種選官制度?這種選官制度正式確 立的標志是?(和同一家)材料四:貞觀十五年(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 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 主,為幸實多。”選自中華上下五千年(4)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誰?(對外友好)材料五: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講述唐朝對外關系時說:“一個偉大僧人 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一條由信念、堅持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一個民 族胸襟開放、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6 / (5)材料四的這位“偉大僧人”是誰?他的一生與佛學密不可分,他為后世留 下的經典著作是什么?7 / 參答一選題共 小,題 , 50 )1、B2、B3、A4、A5、B6、C7、C8、A9、A10、C11、D12、A13、A14、D15、C16、D17、A18、A19、D20、B21、D22、D23、A24、A25、C二非題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8 / 1、(1)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曲轅犁(2)文成公主;開明的民族政策(3)開放的對外政策;玄奘西行或者鑒真東渡(4)經濟繁榮、民族關系發展、與國外交流頻繁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