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_第1頁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_第2頁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預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勝利、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歡迎閱讀與保藏。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1 教學目標: 學問: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潔的計算。 力量:培育同學根據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嫻熟的計算技能。 情感:熟悉定量討論對于化學科學進展的重大作用。培育同學科學的學習態度。 學前分析: 本節課在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式計算等學問的基礎上,對化學學問進行定量分析。學問本身并不難,關鍵是使同學自己思索、

2、探究由定性到定量的這一途徑,并使之了解化學計算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計算過程中,對解題格式、步驟嚴格要求,培育他們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書寫下列化學方程式: 1、硫的燃燒 2、磷的燃燒 3、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4、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創設情境 試驗室欲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氣,需電解多少g水? 同學爭論 可能得到的結果: 1、無從下手。 2、依據化學式計算,求出水的質量。 3、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題。等。 老師點撥 1、若同學依據化學式計算,應賜予確定。但囑咐他們在使用此法解題時,應說明所得氧氣中氧元素即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題。同學可能消失未

3、配平而算錯數,或格式步驟不對等問題。點出,但可以先不綻開講。關鍵引導同學說出解題思路,引導回憶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引導回憶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條件。 2、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及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練一練 1、求碳在氧氣中燃燒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求磷在氧氣中燃燒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試一試 試驗室欲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氣,需電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學方程式得出正確答案的同學2名上黑板寫出解題過程。 同學爭論 參照課本第99頁例題1的解題過程,對比試一試“電解水”的解題過程,指出缺漏。由同學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晰解題思路的基礎上,自己先探討解題格式。

4、 強調格式 1、設未知量,未知數后不加單位 2、依據題意寫出化學方程式,留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精確 。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響計算結果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例題 由同學和老師共同寫出正確解題步驟。 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假如要制取10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2 教學目標 技能 1.學會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潔計算,正確把握計算的格式和步驟。 2.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潔的計算。懂得質量守恒是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依據。 過程 方法 通過對化學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比

5、的分析,初步理解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和量的關系。培育同學根據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嫻熟的計算技能。 情感 態度 熟悉定量討論對于化學科學進展的重大作用。培育同學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教學難點 解題格式的規范化及化學計算設答與物理、數學的區分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同學活動 設 計 意 圖 復習提問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提問那么能否利用化學方程式中量的關系來計算產品或原料的質量呢? 創設情境 【投影】氫氣是將來汽車的抱負燃料。1Kg的氫氣就能供一輛功率為50KW的汽

6、車跑大約100Km。水是生命之源,找到合適的催化劑,即可利用光能將水分解制取氫氣。 【問題】一桶18kg的水產生的氫氣可供汽車跑多遠?你預備怎么算? 【過渡】依據物質的質量比來計算,這就是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板書課題) 指導閱讀 【提問】怎樣把同學們的思路清晰的表示出來呢? 【指導】閱讀課本第100頁例題1.要求:對比例題1把完整的解題過程寫出來。 【投影】展現同學的完整書寫格式 【課件展現】完整的解題格式。 并請同學們說出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 解題步驟及化學計算題中設答與物理、數學的區分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從三方面敘述 思索爭論:依據方程式中物質的質量比由水的質量求氫氣的質量,再

7、折算出汽車跑的路程 閱讀后書寫 評價與指正 觀看 爭論歸納 同學活動 通過復習明確方程式的含義為下一步的計算奠定基礎 用詳細的情景素材提出問題,讓同學體驗到化學學問與技能的有用性 嘗試用數學計算式結合化學方程式中物質質量之間的關系解題 通過自學的方式嘗試依據化學方程式規范地解題 設 計 意 圖 【小結】 1、計算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2、解題步驟 1、設未知量(未知數后不加單位); 2、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留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精確 ,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響計算結果); 3、計算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4、標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一般結果保留

8、一位小數); 7、簡明地寫出答語。 鞏固練習 課本第101頁課堂練習 準時對同學進行指導 總結歸納 【提問】同學們能從以上練習得出什么結論嗎? 【小結】已知化學方程式中一種物質(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 何物質的質量。 【指導】閱讀例題2,再次強調格式 【設問】實際生產中,開采的石灰石中肯定含有雜質,你們考慮一下,能將它的質量直接帶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為什么? 【小結】計算時必需將純量代入方程式 (補充)有關含雜質的物質計算在第八章學習 【展現】電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氫氣?下面是四位同學的解題過程和結果如下,檢查后回答: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做得對嗎?你能從中得到什么啟

9、示嗎? 甲同學解設可得氫氣質量是x。 HO2 H+ O2 33 1 36g x 答:氫氣的質量是1.1g. 乙同學解設可得氫氣的質量是x。 H2O H2+ O2 18 2 36g x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分析解題依據 歸納步驟 一生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上書寫計算過程 爭論 閱讀 爭論:不行,由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是指不含雜質的純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觀看解題過程 分析存在的問題 甲不對 啟示:化學式書寫要精確 觀看解題過程 分析存在的問題 乙不對 啟示: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同學活動 通過對比歸納讓同學清楚、明確地把握化學計算題的基本格式和理論依據 使同學再練習中正確規范地解題 培育同學自學獵取

10、學問的力量,進一步鞏固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格式 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計算格式的訓練再次突破教學難點 設 計 意 圖 答可得到4克氫氣 丙同學解設可得氫氣的質量是x。 2H2O 2H2+ O2 20 4 36 x 答:可得到7.2克氫氣 丁同學解 設可得X克氫氣。 2H2O 2H2+ O2 36 4 36g x x = 4 g 答:可得到4克氫氣 【小結】計算要領:寫對物質的化學式,化學方程要配平;算準相對分子質量,計算單位不能忘;關系量間成正比,解設比答要完整。 鞏固提高 大家知道食鹽是常見的調味品,但你知道嗎?它還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食鹽可以制取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等,化學方程式為:2NaC

11、l+2H2O Cl2 +H2 +2NaOH 若每天生產氯氣71Kg,問:(1)該廠至少需要氯化鈉固體多少千克?(2)同時能生產氫氧化鈉多少千克? 反思溝通談談本節課學習后你有什么收獲與啟示?作業:課后習題4、5、6. 觀看解題過程 分析存在的問題 丙不對 啟示:要精確 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計算單位不能忘 觀看解題過程 分析存在的問題 不對 啟示:解設比答要完整 練習 談感受 完成作業 展現同學簡單消失的問題,以此創設情境發動同學自己發覺問題并解決問題。 培育同學嚴謹務實的學習態度和敏銳的觀看力 規范解題 提高同學自己歸納總結的力量 板書設計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潔計算 一、計算依據:化學方程

12、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二、計算步驟:1、設未知量(未知數后不加單位); 2、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3、計算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4、標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一般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7、簡明地寫出答語。 三、計算類型:已知化學方程式中一種物質(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何物質的質量(計算時必需將純量代入方程式) 四、計算要領:寫對物質的化學式,化學方程要配平; 算準相對分子質量,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系量間成正比,解設比答要完整。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3 在學校,同學已經知道了化學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并學習了運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質量的計

13、算。本節是在學校學問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關系,并學習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等應用于化學方式的計算。將這部分內容支配在這一節,主要是為了分散前一章的難點,同時,在打好有關學問基礎的前提下在來學習本內容,有利于同學對有關學問和技能的理解、把握和記憶。 本節內容是同學今后進一步學習中和滴定等學問的重要基礎,在理論聯系實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同學了解化學反應規律、形成正確的有關化學反應的觀點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這一節的內容在全書中有其特別的地位和作用。應讓同學在學好本節學問的基礎上,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應用,鞏固。 本節內容實際上是前面所學

14、學問和技能和綜合運用,涉及中學化學反應中很多有關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間的換算,綜合性很強,這是這一節的特點,也是它的重、難點。在教學中,采納啟發、引導、邊講邊練的方法,在例題中,適當分解綜合性,逐步提問,使綜合性逐步增加,以題逐步培育同學運用學問和技能的力量。為把握好本節中的相關學問,可適當補充一些不同類型的題作課堂練習,發覺問題準時解決,并留意引導同學總結規律、理清思路。 教學目標 1.使同學把握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法和格式。 2.使同學加深對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等概念的理解,及對化學反應規律的熟悉。 3.培育同學綜合運用學問的力量和綜合

15、計算的力量。 教學重點 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氣體摩爾體積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教學方法 啟發、引導、講解、練習 課時支配 二課時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我們在學校就已經很熟識了,知道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符合肯定的關系。通過前一章的學習,我們又知道構成物質的粒子數與物質的質量之間可用物質的量做橋梁聯系起來。既然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之間符合肯定的關系,那么,化學反應中構成各物質的粒子數之間、物質的量之間是否也遵循肯定的關系呢?能不能把物質的量也應用于化學方

16、程式的計算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第三節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一) 一、原理 講解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或離子等粒子組成的,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是這些粒子按肯定的數目關系進行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明確地表示出化學反應中這些粒子數之間的數目關系。這些粒子之間的數目關系,又叫做化學計量數的關系。 講解并板書 2H2 O2 2H2O 化學計量數之比: 2 1 2 擴大NA倍: 2NA NA 2NA 物質的量之比: 2mol 1mol 2mol 師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組成各物質的粒子數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板書化學

17、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組成各物質的化學粒子數之比,也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師有了上述結論,我們即可依據化學方程式對有關物質的物質的量進行定量計算。 老師進行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時,須按以下步驟進行: 板書1.寫出有關反應方程式 2.找出相關物質的計量數之比 3.對應計量數,找出相關物質的物質的量 4.依據(一)的原理進行計算 師下面,我們就按上述步驟來計算下題。 投影例1: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SO4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講解并板書 2NaOH H2O4=Na2O42H2O 2 1 0.1 mol n(H2O4) n(H2O4) 0.05 mol

18、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O4 0.05 mol。 問請大家口答,上述反應中生成水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生0.1 mol。 過渡實際上,我們在運用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解決問題時,除了涉及有關物質的物質的量外,還常常涉及到物質的質量、濃度、體積等物理量。這就需要進行必要的換算。而換算的核心就是物質的量。請大家回憶前面學過的學問,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間的轉換關系。 板書三、物質的量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請一位同學上黑板來填寫 同學板書 師請大家依據上述關系,口答下列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投影 H2Cl2=2HCl 化學計量數比 粒子數之比 物質的量比 物質的質量比 氣體體積比 同學口

19、答,老師把各物理量的比值寫于投影膠片上。它們依次是:112;112;112;27173;112 師依據化學方程式所反映出的這些關系,可以進行多種計算。但要依據題意,明確已知條件是什么,求解什么,從而合理選擇比例量的單位。列比例式時應留意,不同物質使用的單位可以不同,但要相應,同一物質使用的單位必需全都。 過渡下面,我們就在把握上述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基礎上,來系統、全面地學習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板書四、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 練習在上述例題中,計算所需H2O4的質量是多少? 同學活動,老師巡察 師以下是該題的一種解法,供大家參考。 投影2NaOH H2O4=Na2SO42

20、H2O 2 mol 98 g 0.1 mol m(H2SO4) m(H2SO4)= =4.9 g 答:所需H2O4的質量為4.9 g。 師下面,請大家依據自己的理解,用自認為簡潔的方法計算下題,要求用規范的格式、步驟進行解答。 投影例2:將30 g MnO2的質量分數為76.6%的軟錳礦石與足量12 molL1濃鹽酸完全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計算: (1)參與反應的濃鹽酸的體積。 (2)生成的Cl2的體積(標準狀況)。 同學計算,老師巡察,并選出有代表性的解題方法,讓同學寫于投影膠片上,以備展現 師請大家分析比較以下幾種解法。 投影展現解法一: (1)MnO2的摩爾質量為87 gmol1 n

21、(MnO2) 0.26 mol 4HCl(濃) MnO2 MnCl2 2H2O Cl2 4 1 12 molL1VHCl(aq) 0.26 mol VHCl(aq) 0.087 L (2)4HCl(濃) MnO2 MnCl2 2H2O Cl2 1 1 0.26 mol n(Cl2) n(Cl2) 0.26 mol V(Cl2)n(Cl2)V0.26 mol22.4 Lmol15.8 L 答:參與反應的濃HCl的體積為0.087 L,生成Cl2的體積在標況下為5.8 L。 解法二: (1)MnO2的摩爾質量為87 gmol1 n(MnO2) 0.26 mol 4HCl(濃) MnO2 MnCl2

22、 Cl2 H2O 4 1 n(HCl) 0.26 mol n(HCl) 1.04 L VHCl() 0.087 L (2)4HCl(濃) MnO2 MnCl2 2H2O Cl2 1 mol 22.4 L 0.26 mol V(Cl2) V(Cl2) 5.8 L 答:參與反應的濃HCl的體積為0.087 L,生成Cl2的體積在標況下為5.8 L。 解法三: 4HCl(濃) MnO2 MnCl2 2H2O Cl2 4 mol 87 g 22.4 L 12 molL1VHCl(aq) 30 g76.6%V(Cl2) VHCl(aq)= =0.087 L V(Cl2)= =5.8 L 答:參與反應的濃

23、HCl的體積為0.087 L,生成Cl2的體積在標況下為5.8 L。 問大家認為以上哪種解法更簡潔呢? 生第三種解法更簡捷! 師當然,本題的解答過程上還不止以上三種,其中解法一與課本上的相同,這說明:解答同一個問題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盼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多動腦筋,多想些方法,以促使自己的思維力量能更上一層樓! 下面,請大家用本節課學到的學問來計算課本P31五、與P42二、4并與以前的計算方法相比較。 附P31五、P42二、4,也可用投影儀展現 P31五、4.6 g Na與足量的H2O反應,計算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標準狀況下H2的密度為0.0899 gL1)。 答案:2.24 L

24、P42二、4.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分別與過量的HCl溶液反應,其中 A.Na2CO3放出的CO2多 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消耗的鹽酸多 D.NaHCO3消耗的鹽酸多 答案:C 同學活動,老師巡察 問通過做以上兩題,大家有什么體會? 生用物質的量計算比用其他物理量簡潔! 師對!這也是我們學習本節課的目的之一,即把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可使計算簡潔化。也是我們中學化學計算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本節小結本節課我們運用化學計算中的一個基本規律: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對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在學習中除了要用

25、好上述規律外還要留意解題的規范性。 作業習題:一、3、4 二、3、4 三、2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一) 一、原理 2H2 O2 2H2O 化學計量數之比: 2 1 2 擴大NA倍: 2NA NA 2NA 物質的量之比: 2mol 1mol 2mol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組成各物質的化學粒子數之比,也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二、步驟 1.寫出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OH H2SO4=Na2SO42H2O 2.找出相關物質的計量數之比 2 1 3.對應計量數,找出相關物質的物質的量 0.1 mol n(H2SO4) 4.依據(一)原理進行

26、計算 n(H2SO4)= =0.05 mol 三、物質的量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四、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 教學說明 通過學校的學習,同學已知道了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并學習了運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有關質量的計算。本節課主要揭示了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數關系,并運用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這一規律,教學中把物質的量,以及物質的量濃度等應用于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從而使同學們充分意識到運用物質的量進行計算的簡捷性和廣泛性。 參考練習 1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試劑后溶液是 ( ) A紅色 B紫

27、色 C藍色 D無色 答案:A 2在標準狀況下,112 L CH4在足量O2中燃燒,反應后生成的氣態物質所占的體積為 ( ) A11.2 L B5.6 L C22.4 L D16. L 答案:A 3物質的量相等的Na、Mg、Al分別跟足量稀H2SO4反應,產生的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 A1:l:l B1:2:3 CI:3:3 D3:2:1 答案:B 4相同質量的Mg和Al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所生成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比是( ) A2:3 B1:1 C3:4 D24:27 答案:C 5O.2 mol NaCl和O.1 mol Na2SO4混合,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

28、濃度是( ) AO.2 molL-1 B0.3 molL-1 CO.4 molL-1 DO.5 molL-1 答案C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同學把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的計算。 2.進一步熟悉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3.把握解題格式,培育解計算題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計算另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 2.解題的格式規范化。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102-10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計算的關鍵是依據客觀事實和質量守恒定律精確 地

29、寫出化學方程式。 2.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潔計算步驟: (1)設未知量; (2)正確地寫出化學方程式; (3)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 (5)求解; (6)簡明地寫出答案。 簡記為“設、寫、算、列、求、答”。 【爭論溝通】 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列比例式的依據是什么? 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應留意哪些問題? 【溫馨點撥】 1.列比例式,實際體現了參與反應的各物質實際質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的各物質相對質量之比。 2.(1)化學式必需書寫正確; (2)化學方程式必需配平; (3)找準題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名師歸納】 1.利用

30、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純潔物的質量。 2.所設的未知量不要帶單位。在解題過程中涉及的詳細質量都要帶上單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時或最終的計算結果都不要漏掉單位。另外單位要全都,不全都的要進行單位換算。 3.有關物質的量要寫在對應物質的下面,相對分子質量肯定要留意乘上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假如遺漏,必定導致計算結果的錯誤。 4.求解時要先約分,結果除不盡的可保留兩位小數,帶單位。 【反饋練習】 1.在M+RO22N的反應中,RO2為氧化物,相對分子質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應生成5.6gN。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D) A.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 B.N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

31、 C.參與反應的RO2質量為4.4g D.2.4g M與5g RO2反應生成7.4gN 2.在化學反應2A+B2=2AB中,A與B2反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現將6 g A和8 g B2充分反應,則生成AB的質量是(C) A.9g B.11g C.12g D.14g 3.電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氣多少克?32克 4.6 g鐵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應,可制得氫氣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 5.已知反應:2A+B=C+D,A與B反應的質量比為43,若A與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的C和D共2.8g,則消耗的反應物B為1.2g。 6.在密閉容器中將20 g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發

32、覺剩余氫氣2g,則原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C) A.19 B.18 C.14 D.12 7.4 g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得到4.4g二氧化碳和3.6 g水。確定該物質中含有的元素為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各元素的質量比為碳、氫、氧的質量比為316。 8.工業上用電解氧化鋁的方法制取單質鋁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4Al+3O2,對“電解10 t氧化鋁最多生產多少噸鋁?”,你能有幾種方法解決這一問題? 提示:第一種方法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其次種方法,由于氧化鋁中的鋁全部變成了鋁單質,所以鋁的質量=氧化鋁的質量氧化鋁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故鋁的質量為5.3噸。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5

33、其次課時 復習提問解關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問題的一般步驟有哪些?解過量計算問題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解過量計算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生回憶并回答(回答內容略) 導入新課在實際生產或科學試驗中,不僅存在所投物料是否過量的問題,而且往往從原料到最終產物,一般都不是一步完成的,中間需經過多個連續的反應過程,像這樣的連續反應,我們稱之為多步反應。工業上如制硫酸、硝酸、乙醇(酒精)等很多過程都是經多步反應實現的,本節課爭論的主要話題就是關于多步反應的計算。 板書三、多步反應計算 師和解決過量計算問題類似,我們還是通過典型例題的分析來總結解多步反應計算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投影顯示例3 用CO還原5.0

34、g某赤鐵礦石(主要成分為Fe2O3,雜質不參與反應)樣品,生成的CO2再跟過量的石灰水反應,得到6.8 g沉淀,求赤鐵礦石中Fe2O3的質量分數。 生閱讀題目,思索如何下手解決問題。 引導很明顯,這是一個多步反應問題,要想求出赤鐵礦中Fe2O3的質量分數,應先搞清晰整個過程都發生了哪些反應。 生思索,寫出所涉及的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師下面我們分成四個小組進行爭論,把你們爭論的解決方案總結出來。 生進行分組爭論,最終基本上得到兩種方案,分別由兩個同學代表陳述。 方案之一:逆推法 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的質量為

35、x,則由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6.8 得 解得x=2.992 g 再設被CO還原的Fe2O3的質量為y,則由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160 344 y 2.992 g 得 解得y=3.6 g 所以w(Fe2O3)= =72% 方案之二:依據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用CO2作“中介”得出下列關系: Fe2O33CO23CaCO3 即Fe2O33CaCO3 160 3100 m(Fe2O3) 6.8 g 所以m(Fe2O3)= =3.6 g 則w(Fe2O3)= 100%=72% 師評講爭論結果,大家不難看出兩種方案中第一種計算

36、起來比較麻煩,而其次種方案則簡潔明白,充分利用反應過程中各物質之間的量的關系,實現了從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間的直接對話,這就叫關系式法,它是解決多步反應計算的一種好方法。下邊就請同學們尤其是剛才用方案一思索的同學們把例題3用關系式法規范地解在練習本上,并從中體會并總結解多步反應計算題的一般步驟。 生在練習本上規范地練習,并歸納總結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的一般步驟,一位同學舉手回答(內容見板書) 師從同學的回答中整理板書內容 板書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計算的一般步驟: 1. 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依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介物質、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3

37、. 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4. 依據所確定的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和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提示利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的關鍵是正確建立已知量、未知量之間的物質的量或質量的比例關系。 投影顯示例4. 工業上制硫酸的主要反應如下: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 H2SO4 煅燒2.5 t含85% FeS2的黃鐵礦石(雜質不參與反應)時,FeS2中的S有5.0%損失而混入爐渣,計算可制得98%硫酸的質量。 師這里提示大家一點,FeS2中的S有5.0%損失也就相當于FeS2有5.0%損失。下邊大家還是分小組爭論

38、,開動腦筋,想一想如何利用關系式法來解決這一工業問題。 生綻開熱鬧的爭論,各抒己見,最終大致還是得到兩種方案。 方案之一,先找關系式,依據題意列化學方程式,可得如下關系 FeS22SO22SO32H2SO4 即FeS2 2H2SO4 120 298 2.5 t85%95% m(98% H2SO4)98% 得m(98%H2SO4)= 故可制得98%硫酸3.4 t。 方案之二在找關系式時,依據S元素在反應前后是守恒的,即由FeS2 2H2SO4可以直接變為H2SO4 由于有5.0%的S損失,2.5 t含85%FeS2的黃鐵礦石中參與反應的S的質量為 m(S)=m(FeS2) w(S) =2.5 t

39、85% 95% =1.08 t 則由S H2SO4 32 98 1.08 t m(98% H2SO4)98% 得m(98% H2SO4)= =3.4 t 故可制得98%硫酸3.4 t。 師評價兩種方案:兩種方案都能比較便利地找到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直接關系,從而使問題簡潔地得到解決,我們還是要求同學們在下邊練習時留意解題格式的規范化。 補充說明在進行多步反應計算時,往往還需要搞清晰以下幾個關系: 1. 原料的利用率(或轉化率)(%) = 2. 產物產率(%)= 3. 已知中間產物的損耗量(或轉化率、利用率)都可歸為起始原料的損耗量(或轉化率、利用率) 4. 元素的損失率=該化合物的損失

40、率 投影練習某合成氨廠,日生產力量為30噸,現以NH3為原料生產NH4NO3,若硝酸車間的原料轉化率為92%,氨被汲取為NH4NO3的汲取率為98%,則硝酸車間日生產力量應為多少噸才合理? 解析設日產HNO3的質量為x,NH3用于生產HNO3的質量為35 t-y 由各步反應方程式得氨氧化制HNO3的關系為: NH3NONO2HNO3 17 63 y92% x y= 用于被HNO3汲取的NH3的質量為 30 t-y=30 t- 由NH3+HNO3= NH4NO3 17 63 (30 t- )98% x 得30 t-17x/(6392%)98%= 解之得x=52.76 t 答案硝酸車間日生產力量為

41、52.76 t才合理。 本節小結本節課我們重點爭論的是關于多步反應的計算,通過爭論和比較,得出關系式法是解決多步反應計算的一種較好的方法。詳細地在找關系式時,一方面可以依據各步反應中反映出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或質量的關系,如例3;也可以依據某元素原子的物質的量守恒規律,找出起始物與終態物的關系,如例4。 布置作業P26二、4、5 板書設計 三、多步反應計算 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計算的一般步驟 1. 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依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介物質、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3. 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4. 依據所確定的最初

42、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和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教學說明 多步反應計算的基本解法就是關系式法,為了得出這種方法以及展現這種方法的優越性,在教學中讓同學進行分組爭論,充分發揮同學們的想象力、制造力,然后得出兩種比較典型的方案,將這兩種方案進行比較,自然地得出結論:還是利用關系式法解決簡潔。既解決了問題,又增加了同學的分析問題力量。 參考練習 1用黃鐵礦制取硫酸,再用硫酸制取化肥硫酸銨。燃燒含FeS2為80的黃鐵礦75 t,生產出792 t硫酸銨。若在制取硫酸銨時硫酸的利用率為90。則用黃鐵礦制取硫酸時FeS2的利用率是多少? 2向溶解了90 g Nal的溶液中加入40 g Br2,再向溶液

43、中通人適量的C12,充分反應后,反應過程中被還原的C12的質量是多少? 答案:21.3 g 3C02和NO的混合氣體30 mL,反復緩緩通過足量的Na2O2后,發生化學反應(假設不生成N2O4): 2CO2+2Na2O2=2Na2CO3+02 反應后氣體體積變為15 mL(溫度、壓強相同),則原混合氣體中CO2和NO的體積比可能是( ) l:l 2:l 2:3 5:4 A B. C D備課資料 在有關礦石的計算中,常消失這樣三個概念:礦石的損失率、礦石中化合物的損失率、礦石中某元素的損失率,三者的涵義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必定的定量關系下面通過汁算說明它們的關系: 題目:某黃鐵礦含Fe

44、S2 x,在反應中損失硫y,試求:FeS2的損失率、礦石的損失率各是多少? 解:設礦石的質量為m t,則FeS2的質量為mx,硫的質量為m x= mx%t。 損失硫的質量= mxyt; 損失FeS2的質量= = 損失礦石的質量= my%t。 因此有:FeS2的損失率=(mxy)(mx)100=y; 礦石的損失率=(my)m=y。 從上述計算中可知:礦石的損失率、礦石中化合物的損失率、礦石中某元素的損失率三者的數值是相等的,在計算中完全可以代換。 綜合力量訓練 1在肯定條件下,將m體積NO和n體積O2同時通人倒立于水中且盛滿水的容器內。充分反應后,容器內殘留m2體積的氣體,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變為

45、紅棕色。則m與n的比( ) A3:2 B2: 3 C8:3 D3:8 答案:C 2為消退NO、NO2對大氣污染,常用堿液汲取其混合氣。a mol NO2和b mol NO組成的混合氣體,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汲取,無氣體剩余。現有濃度為c molL-1 NaOH溶液,則需此NaOH溶液的體積是( ) Aac L B.2ac L. C2(a+b)3c L D(a+b)c L 答案:D 3.200 t含FeS2 75的黃鐵礦煅燒時損失FeS2 lO,S02轉化為S03的轉化率為96, S03的汲取率為95,可生產98的硫酸多少噸? 解法一:關系式法: FeS2 2H2S04 120 t 196 t

46、 200 t75(110)9695 98x 解得x=2052 t。 解法二:守恒法 設生成98的硫酸x噸,由硫元素守恒得; 200 t75(1一l0)9695 =98x , x=2052 t。 答案:2052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6 學習目標 1、把握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的計算技能,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學校化學第一冊教案。 2、進展思維力量,培育思維的全面性、嚴密性、發散性和求異性。 3、領悟質和量是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育良好的思維習慣。 內容簡析 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學校化學的重要計算技能,本節學習的計算是關于純物質的計算,以后還要學習含雜質的反應

47、物或生成物的計算,本節內容是以后學習有關計算的基礎。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因此,緊緊抓住化學方程式中反映的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是進行計算的基礎和關鍵。 重點難點解析 1書寫格式規范是本節的重點 2含雜質的計算是本節的教學難點” 3關鍵是明確解題思路:(1)審題(2)析題(3)解題(4)驗題 4簡單發生的錯誤:(1)題意理解不清、答非所問;(2)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使計算失去正確依據;(3)單位不統一,有時把體積等代入;(4)把不純物質的量當作純潔物的量代入;(5)計算不仔細、馬虎大意,如求算式量消失錯誤等 命題趨勢分析 依據肯定的條件,求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

48、化學式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據肯定條件,確定某化學式;進行有關含雜質的計算. 核心學問 一、涵義: 化學計算是從“量”的方面來討論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化學學問是化學計算的基礎,數學運算是化學計算的工具 二、步驟: 1設未知量X 2寫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3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質量比;并在相應的化學式下面寫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4列比例式 5解比例式,求出本知量 6答 三、從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在熟識了一般的計算題的步驟和格式基礎上,使同學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典型例題 例110g水通電可制得氫氣多少g?氧氣多少g? 分析本題是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同時求兩種生成物的質量,可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步驟,同時

49、設兩個未知全,分別與已知量列比例式求解 解設10g水通電可制得氫氣的質量為,氧氣的質量為y 2H22H2+O2 36432 10克y = x=1.1y=8.9 答:可制得H21.1g,O2為8.9g 例2下列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有錯誤,簡述發生錯誤的緣由,并加以改正 加熱12.25克KClO3,充分反應后可制得氧氣多少克? 解設生成氧氣的質量為g KClO2KCl+O2 122.532 12.25gx =x=3.2g 答:加熱1225gKClO3,可制得O23.2g (1)錯誤緣由;(2)改正 分析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常發生5類錯誤,本題的錯誤在于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 解(1)化學方程式末配平

50、; (2)設反應后可制得O2的質量為g 2KClO22KCl+3O2 2122.5332 12.25gx =x=4.8g 答:加熱1225gKClO3,可制得O24.8g 例3把干燥純潔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3.32克,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稱量剩余物質量為g.48克,求生成氧氣的質量;剩余物質各是什么?質量分別是多少g? 分析MO2作為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轉變,所以13.32g-9.48g=3.84g,這3.84g就是放出O2的質量,這也是解本題的關鍵 解依據質量守恒定律 mO2=13.32g9.48g=3.84g 設生成物中KCI質量為g 2KClO22KCl+

51、3O2 14996 x3.84g =x=5.96g MnO2的質量9.48g5.96g=3.52g 答:氧氣的質量為3.84g,剩余物為KCl和MnO2質量分別為5.96g和3.52g. 例4在標準狀況下,6.2g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氧氣多少克?這些氧氣的體積是多少升?能生成P2O5多少克?(已知標況下O21.43gL) 分析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要求單位全都,學校階段只涉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計算,所以本題不能直接求出O2的體積,只能先求誕生成O2的質量再依據氣=進行換算 解設需要氧氣的質量為,生成25的質量為y 4P+5O22P2O5 4315322142 6.2gxy =x=8gy=

52、14.2g VO2=5.6L 答:需要氧氣56升 例5含鋅65的鋅粒200g,與足量的稀H2SO4反應,可制得H2多少升?(標況下H20.09gL) 分析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指的是純潔物之間的質量關系,不純物的質量必需轉化成純潔物的質量,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中進行計算,其換算關系式為: 物質的純度()=100% 純潔物的質量=不純物的質量物質的純度() 解設可制得H2的質量為g Z+H2SO4ZSO4H2 652 200g65%x = 答:可制得444升H2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7 一、素養教育目標 (一)學問教學點 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

53、反應物的質量; 3、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4、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二)力量訓練點 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培育同學根據化學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培育同學的審題力量,分析力量和計算力量。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分析及其計算,培育同學學以致用,聯系實際風。同時熟悉到定量和定性討論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難點 訓練生培育同學根據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3、疑點 為什么

54、說化學學問是化學計算的基礎,化學方程式是化學計算的依據? 4、解決方法 采納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調動同學的樂觀性,通過由易到難的習題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育思維力量,加深對化學學問的熟悉和理解。 三、課時支配 2課時 四、教具預備 幻燈 五、同學活動設計 1、老師提問 (1)什么是化學方程式? 點燃 (2)說出此化學方程式:4P+5O2= 2P205表示的意義。 目的使同學熟識明確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含義。 2、老師分析課本第74頁例題1,并提問。 依據例題1)你能說出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可分為哪幾步? 目的結合實例、賜予點撥、啟迪同學思維,啟發同學按化學特點

55、去思維的良好習慣。 3、老師提問,同學自學課本第74頁例題2)。 依據例題進一步總結歸納出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一般步驟和方法。 然后相鄰座位同學相互爭論,在老師引導下得出結論。 目的要求同學嚴格根據肯定的格式來解題,培育同學審題力量和分析力量。 4、老師給出兩道練習題,同學練習并組織爭論指出錯誤。 (1)歸納出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類型。 (2)依據練習你認為什么是化學計算的基礎?什么是化學計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學計算的依據? 目的加深理解,培育歸納和概括力量。 5、老師給出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進行練習,并分組爭論。 (1)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是什么? (2)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關鍵

56、是什么?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問技能 初步把握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2.過程方法 通過化學方程式中物質間的質量比,初步理解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和量的關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熟悉定量討論對于化學科學進展的重大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教學難點】物質之間量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學習情境,引出探究問題 二、課內探究: 探究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潔計算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為了滿意0.4噸液氫充分燃燒,你會在助燃倉中至少填充多少噸液氧呢? 要求:(1)先在學案上寫出計算過程; (2)組內溝通計算依據。 根據老師要

57、求,先自立完成計算過程,然后組內溝通。 并得出如下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是成比例關系的。因此,利用正比例關系,依據化學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種物質的質量(反應物或生成物),可求出反應中其他物質的質量。 關心同學建立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這是依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主要依據。 2.【提出問題】各小組在剛才爭論的基礎上,思索你的計算過程有哪幾個步驟? 同學1: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列出比例式; 同學2:需要先設未知量為xg; 同學3:最終還需要作答 給同學供應充分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同學先自主爭論得出不完善、不精確 的步驟、格式,然后通過閱讀教材進行對比,發覺問題

58、,訂正問題,從而自主構建解題的步驟和格式。 老師的講解是對同學思維過程的一個概括提升,而不是將一個程序化的步驟灌輸給同學。 3.【提出問題】閱讀教材P102-例題1,對比分析大家剛才概括出來的解題過程,看還有沒有需要補充(或訂正的)? 【講解】老師利用同學的爭論,通過投影講解強化計算的基本步驟和格式要求。 (1)設未知量; (2)寫出有關反應的正確化學方程式;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閱讀教材,對比分析教材與自己總結的解題過程,補充、訂正: (1)列比例式前要先“寫出相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要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以及已知量

59、、未知量; (2)未知量應當設為“需要液氧的質量為x”,不應當有“g”。 化學方程式計算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 (1)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潔的計算。 (2)熟悉定量討論對于化學科學進展的重大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練習的方法,調動同學的樂觀性。 (2)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育思維力量,加深對化學學問的熟悉和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育同學根據化學特點進行思維及審題、分析、計算力量。 (2)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分析及計算,培育同學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學風。 (3)熟悉到定量和定性討論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

60、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范化。 三、教學難點: 訓練和培育同學根據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四、課時支配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依據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含義,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數量關系。而討論物質的化學變化常涉及到量的計算,例如,用肯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產出多少產品?制備肯定量的產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過這些計算,可以加強生產的方案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資源,而這些計算的進行都需要依據化學方程式。本節就是從“量”的角度來討論化學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