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1頁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2頁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3頁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4頁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參考教案一、教材分析1、課標要求: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 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2、教材地位和作用: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西歐殖民擴張的序幕,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使世 界由孤立走向整體,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經濟體系逐漸形成,同時,作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 要來源,也為歐洲資本主義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可見,本課既是上一課新航路 的開辟的延續,也為下一課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做好了鋪墊。二、學情分析學生已學習了政治文明歷程,為經濟成長歷程的學習準備了較好的學習條件,但是我校學生 基礎差,學習不是非常自覺,還需要注意教師的積極

2、引導和組織。在授課過程中要精心設計 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擴張的區域和手段;掌握荷蘭崛起的條件、區域及其 手段;掌握英國崛起的四種方式。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的方法對殖民擴張的影響進行討論,培養學生用辯證法的觀點認 識歷史事物;通過文字、視頻資料的利用,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血腥的殖民擴張,使學生樹立反對殖民主義、反對霸權主義的 意識及對和平的熱愛;通過中西方的比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落后就要挨打”從而增強 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四、教法與學法:在教學中,采用“情景創設一問題提出一探究學

3、習”的教學模式,(真正以學生為中心,讓 學生在思考、討論中學到知識,加強對歷史的感悟能力;)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增強學生對這段歷史的感性認識。五、重點與難點:重點:荷蘭、英國殖民擴張的主要方式、影響、評價。難點:辨證分析殖民擴張與掠奪的影響。六、教學過程導入設計:多媒體出示圖片阿凡達海報。設計意圖:聯系現實,利用學生熟悉的影視導入新課,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 能充分利用學生所積累的相關知識服務于本節課的學習。導語:請看,這是哪部電影的海報?(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阿凡達)教師講述:這是美國大片、好萊塢巨制阿凡達,影片講述了未來世界的一場星球大戰, 起因是:人類發現潘多拉星

4、球有一種非常名貴的礦石,想要采集,于是對潘多拉星球進行大 規模擴張、掠奪。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去觀看一場真實版的阿凡達一一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 第8課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講授新課一、殖民開始: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擴張(教師講述:新航路開辟拉開了西歐殖民者擴張的序幕,最先登上這個舞臺的是:西班牙和 葡萄牙。)創設情景一:多媒體顯示一組世界地圖。設計意圖:利用地圖,可以增強直觀性,并培養學生利用地理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培 養文科綜合能力。問題1:哪位同學能結合地圖,給大家介紹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區域和路線?(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葡萄牙先后在西非和東非海岸建立了

5、許多據點,奪取亞洲南部沿 海一些據點和島嶼,包括中國澳門,控制東西交通咽喉馬六甲。西班牙奪取了中南美洲的大 片土地。)教師過渡:葡萄牙、西班牙沿著各自所開辟的新航線,分別建立起以亞洲、非洲為主的東方 殖民帝國和以美洲為主的西方殖民帝國。16世紀兩國成為最早的海洋霸主。問題2: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活動的方式是什么呢?(預期效果:學生回答葡萄牙采取暴力掠奪和敲詐勒索的殖民方式;西班牙實行奴隸制生產、建立大種植園和大莊園、屠殺土著居民、開采金銀礦等方式。) 教師總結、過渡:殖民擴張與掠奪,使大批財富流入西班牙、葡萄牙,但可惜的是財富并沒 有在這里轉化成資本,而是通過購買奢侈品,又大量轉流到歐洲其他國家

6、,推動了這些國家, 如荷蘭、英國、法國的壯大。17世紀上半葉,荷蘭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貿易 強國。一個只有兩個半北京大小的西歐國家,究竟是憑借什么條件,利用什么崛起的呢?帶 著這個問題,我們看段視頻,去探尋“小國”成就“大業”之謎。二、小國大業:荷蘭的興衰創設情景一:多媒體播放視頻大國崛起一一小國大業剪輯片段。設計意圖:利用視頻,激發興趣。并結合教材內容,培養學生概括、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問題1:荷蘭崛起的條件?結合視頻和教材內容得出結論。(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荷蘭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捕魚的傳統造就了荷蘭海上貿易的發 達;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為荷蘭

7、提供了機遇;荷蘭造 船業發達;荷蘭人的冒險精神。)教師總結。問題2:荷蘭對外殖民擴張的方式?結合視頻和教材內容得出結論。(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組建大型商業公司。)(教師過渡:荷蘭對外貿易的范圍,除了附近的西北歐地區,還包括對亞洲的遠洋貿易,甚 至囊括了對新大陸的貿易。這推動了世界市場的發展。)問題3:組建大型商業公司,體現了荷蘭殖民活動的什么特點?(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帶有明顯的商品貿易的痕跡。)教師過渡:這些商業公司實際上是荷蘭政府的代理人,代表政府組織海外的殖民擴張活動, 這些商業公司進行海上貿易的同時,還從事其他罪惡的勾當。我們來了解一下。創設情景二:多媒體出示文字材料(這段文字是關

8、于荷蘭的殖民侵略行為)東印度公司成立后的首要目標是奪取葡萄牙人的摩鹿加群島。總部下達的命令是:“如果用 條約不行,就用武力。”憑借暴力和欺詐,東印度公司強占了摩鹿加群島和爪哇。荷蘭殖民 者侵占中國臺灣期間,巧取豪奪,橫征暴斂,強占大量土地,逼迫農民成為農奴,交納很重 的賦稅,他們甚至每年從高山族手里走5萬張鹿皮。荷蘭殖民者還同葡萄牙、西班牙一樣進 行罪惡的奴隸貿易。問題4:通過材料,大家發現荷蘭的殖民活動又有什么特點?(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荷蘭的殖民活動,帶有明顯的商業印記,但依然憑借野蠻而殘酷 的暴行。)設計意圖:利用史料,培養學生論從史出、以史佐證的能力。同時培養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

9、師過渡:通過商品貿易和暴力掠奪等手段,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技術等條件,17世紀 荷蘭已成為頭號貿易強國,輝煌一時,但最終沒能阻止住一個日不落帝國的冉冉升起。三、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崛起創設情景一:關于英國的崛起,我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這里有四組圖片,請 大家敘述一下英國崛起的過程。給大家1分鐘時間,根據你所搜集的資料和教材相關內容,整理思路,組織語言。(預期效果:學生回答-英國,通過海盜掠奪、爭霸戰爭、殖民地商業活動和掠奪、奴隸貿 易等方式,在18世紀下半葉崛起。)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資料、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對教材知識靈活運用和拓展的能力。 下面教師設計幾個探究問題:設計意圖:指導

10、學生采用自主探究突破難點,通過合作探究“傾聽、交流、協作”,容易實 現“分享”與“共贏”;使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升華和拓展。問題1:自主探究一一比較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四個國家殖民方式的異同。(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相同點:都是用暴力行為。不同點:荷蘭、英國殖民活動帶有商 品貿易的印記。)問題2:合作探究一一如何評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的早期殖民擴張?多媒體展示馬克思對早期殖民擴張的評價馬克思說:“美洲金銀產地的發展,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 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取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 代的曙光。”“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

11、,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教師:根據這個問題,我在網絡上開了一個名為你如何評價早期殖民擴張的帖子1樓跟 帖為:是列強赤裸裸的搶劫。接下來,請同學們現場跟帖。(預期效果:學生跟帖一一是殖民地半殖民人們的血與淚;是資本主義列強的擴張與掠奪;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是痛苦與笑臉的結合等等。) 教師:對于殖民地而言,早期殖民擴張是殘酷的,是對殖民地的掠奪與破壞,造成了亞非拉 的落后與遲滯甚至倒退;對資本主義國家而言,早期殖民擴張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加快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整個世界來講,早期殖民擴張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推動了世 界市場的發展。問題3:合作探究一一西

12、方四國的早期殖民擴張及其崛起,對于中華民族的崛起與發展有何 啟迪?(預期效果:學生回答一一我們要大力發展經濟,因為“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 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拓展國際市場;我們要大力發展科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 要抓住機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要和平崛起,反對殖民擴張和掠奪;等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究思考,真正做到以史為鑒。課堂小結(結合板書)本節課,我們從新航路開辟說起,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的早期殖民擴張, 這個過程我們看到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開拓進取,看到了暴力、血腥甚至滅絕人 性。以史為鑒,我們中國走出了有中國特色的和平崛起的道路。過去的5

13、00年,大國崛起充滿了暴力與血腥;今天的大國崛起,我們努力的實現和平; 未來500年,大國的崛起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參考教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及影響。2、了解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性質、特點和影響。3、了解凱恩斯主義產生的背景、內容和影響。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羅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討其對促進社會生產力恢復以及在資本主義自 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大危機爆發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雖然歷次危機爆發的形式不同,但其根源 都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羅斯福新政并不能從

14、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教學重難點: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成因;羅斯福新政。教學方法:講解法,師生互動教學用品:多媒體 課 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大屏幕展示:民謠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朝地獄里沖 這首民謠反映了美國發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學生回答:經濟危機) 老師:“這場經濟危機是怎樣發生的,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從而導入新課。一、經濟大危機(大蕭條)1、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出示幾則材料,學生朗讀,并分析這些材料反映的問題。由學生課下討論,概括危機,爆 發的原因,最后老師分析總結)(注意分析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爆發的標志一

15、一“黑色星期四”(大屏幕展示一幅漫畫,并要求學生填空,從而找出危機爆發的標志)(向學生說明:危機爆發的這一天是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這天成千上萬的美國人 幾乎失去了他們終生的積蓄,到這天交易結束時,已經有11位著名的金融家自殺,“黑色星 期四”名副其實,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興趣)3、經濟危機的特點(出示表格,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表格分析經濟危機都有哪些特點? 持續時間長,破壞 性大,范圍廣。其中范圍廣:從美國波及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原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這一點特別向學生說明)4、經濟危機的影響(學生從課本中總結,教師點撥,出示投影)(1)對美國:(因為危機首先是從美

16、國爆發的,所以先分析對美國的影響,再引申為對世界 的影響)(2)對世界:(先向學生點明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的經濟遭到空前嚴重的破壞,出現經濟大 蕭條,然后再由學生看書,總結出其他兩個方面的影響,放映有關圖片,并出示填空由學生 完成,加深學生的記憶)二、羅斯福新政(虛擬一刻 大膽假設:針對經濟危機爆發的嚴重后果,假設你是美國的國家首腦,面臨這 種狀況,你又如何來解決呢?由學生自由討論,實施教學探究。討論完后,學生發表自己的 觀點。向學生講解為什么美國沒有建立起法西斯專政:A、美國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封建 專制制度的影響小;B、美國建立后不久就制定了 1787年憲法,其中“三權分立”的政治 制度能有效的防止獨裁;C美國經濟的強大性:一站后,美國經濟強大,有能力對經濟進行 干預)1、新政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