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 質量守恒定律(解析)_第1頁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 質量守恒定律(解析)_第2頁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 質量守恒定律(解析)_第3頁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 質量守恒定律(解析)_第4頁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 質量守恒定律(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 質量守恒定律(解析)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質量守恒定律一選擇題(共7小題)1(2020秋?蕭山區期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質量相等的氧化鎂和硫酸鎂中鎂元素的質量比為4:1B質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別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硫比碳消耗氧氣的質量大C在加熱條件下,向裝有8g CuO的硬質玻璃管中通入H2的質量必須大于0.2gD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等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不會出現藍色沉淀2(2020秋?西湖區期中)托盤天平兩盤內分別放入一個質量相同的燒杯,燒杯內有等質量、

2、等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現向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鎂和鋁,反應完畢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則加入的鎂和鋁的質量比是()A1:1B4:3C32:33D3:43(2020秋?蕭山區期中)某純凈的有機化合物,在8克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該物質組成中()A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B該有機物可能是C2H2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燃燒過程中消耗了有機物1.6克4(2020春?西湖區期中)下列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AH2O通電? H2+O2BMg+O2點燃?MgO2CHgOHg+ODCO2+H2OH2CO35(2020?蕭山區一模)在一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反應過

3、程中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表,其中未知數據正確的是()物質abcd反應前60g60g00反應中36g12g18g反應后0A該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B經過計算,a參加反應的質量為20gC為22.5gD為77.5g6(2020?杭州一模)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混合后測得前后各質量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前質量/g522022后質量/g待測11285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甲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反應后甲的質量為2克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2丁甲?3乙+丙7(2020春?杭州月考)在一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反應,容器中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的質量/g乙的質量/g丙的質量/g丁的質

4、量/g反應前5040100反應中M1M2M35.4反應后33M44027A該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B反應后乙物質可能有剩余CM3的值一定為16DM1的值可能為36.4二填空題(共3小題)8(2020春?杭州期末)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廢液過濾后,向其濾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Na2CO3),會發生如下反應:反應:Na2CO3+2HCl2NaCl+H2O+X反應: Na2CO3+ CaCl2 CaCO3+ NaCl(1)反應中X的化學式是 。(2)反應還沒有配平,請在橫線上填上配平后的化學計量數。9(2020春?西湖區期中)在化學反應4A+3B2C中,若9gA和8gB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C g,各物

5、質的質量比是 ;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7,則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0(2020?富陽區一模)為了測定某種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小金同學稱取50g貝殼樣品,分別在5只燒杯中進行了實驗,實驗數據見表(假設貝殼中其它物質不與鹽酸反應):根據實驗設計及有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燒杯A燒杯B燒杯C燒杯D燒杯E加入貝殼樣品的質量/g1010101010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1020304050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的質量/g0.881.76x3.523.52(1)表格中x的值為 ;(2)求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1(2020春?杭州期末)在實驗室中用MnO2作為KClO3分解制氧

6、氣的催化劑,化學方程式為:2KClO3MnO2?2KCl+3O2小明查閱資料得知,CuO、Fe2O3等氧化物也能對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小應想知道它們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在實驗室進行相關實驗,獲得實驗數據如表:實驗組別KClO3質量(克)催化劑產生氣體質量(克)耗時(秒)化學式質量(克)10.600.01448020.60MnO20.200.09636.530.60CuO0.200.09679.540.60Fe2O30.200.09634.7(1)實驗中,第1組的作用是 。(2)在催化劑的回收過程中,要進行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 。(3)本實驗中,三種催化劑的催化能力最

7、弱的是 。(4)利用表中數據,請計算第2組實驗中分解的KClO3的質量(請寫出計算過程)。12(2019?蕭山區校級模擬)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質量守恒定律。(1)如圖甲,小柯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取下燒杯把鐵釘放入試管中,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反應后試管內溶液的質量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2)如圖乙,小妍將燒杯放在天平左盤,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傾斜燒杯使鹽酸與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左盤,發現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 。小柯對該實驗裝置進行改進,把燒杯換成錐形瓶(如圖丙,裝置氣密性良好)。你認為能否驗證

8、質量守恒定律并闡述理由: 。(3)小妍想測定實驗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6克石灰石粉末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反應后總質量減少2.2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雜質與稀鹽酸不反應)。(結果精確到0.1%)四計算題(共17小題)13(2020秋?濱江區期末)為探究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進行如下實驗:稱取已部分被H2還原的氧化銅粉末(含Cu和CuO)7.2g置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再向燒杯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燒杯內固體物質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1)7.2g 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的質

9、量為 g。(2)加完50克稀硫酸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 (填化學式)。(3)請列示計算出圖中a的值。14(2020秋?江干區期末)小金為測定某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稱量固體樣品20.0克,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雜質不參與反應且生成水完全被吸收),實驗中共消耗0.6克氫氣,測得B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增加了3.6克。(1)C裝置的作用是 ;(2)計算固體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15(2020秋?上城區期末)興趣小組考察了某工廠的廢水處理工程。了解到該廢水中只含有一種酸,為測定其所含酸的質量分數,取該廢水200g于燒杯中,逐漸加入硝酸鋇溶液,生成的沉淀質量與加入硝酸

10、鋇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假設該廢水中的其他物質均溶于水且不與硝酸鋇溶液反應)。(1)加入硝酸鋇溶液質量為 時,沉淀剛好不再產生。(2)計算廢水中該酸的質量分數。16(2020秋?富陽區期末)如圖表示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與40g某濃度的稀鹽酸發生反應后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1)根據曲線判斷,當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 時,恰好完全反應。(2)試計算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17(2020?江干區三模)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分子式為C6H8O6)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放置在空氣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過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溶液的I2溶液進行滴定。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C6

11、H8O6+I2C6H6O6+2HI,現欲測定某樣品中維生素C的含量,具體的步驟及測得的數據如下。取352g果汁,其中C6H8O6質量分數為0.1%。精確稱取17.6g樣品,溶解于上述冷卻的溶液中,加入1mL淀粉指示劑。(1)維生素C(C6H8O6)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2)立即用I2溶液進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藍色持續不褪為止,共消耗質量分數為5%的I2溶液多少?18(2020?杭州模擬)為測定某純堿(Na2CO3)樣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雜質)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稱取6g試樣放在燒杯中并滴入稀鹽酸(Na2CO3+2HCl2NaCl+H2O+CO2),當稀鹽酸滴加至36.5g時(燒杯內不再產生

12、氣體為止),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為40.3g(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試計算:(1)該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為 ;(2)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3)B點時,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19(2019秋?杭州期末)為測定某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取60g Na2SO4溶液平均分為三份,每份樣品均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見下表。計算:實驗1實驗2實驗3樣品質量/g202020BaCl2溶液質量/g306090電子天平示數/g42.3344.6644.66(1)20g Na2SO4溶液完全反應時,所得沉淀的質量為 g。(2)Na2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20

13、(2019秋?西湖區期末)現有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為了測定硫酸銅的質量分數,某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取混合溶液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鐵片至完全反應。反應前后,有關數據如下表所示:燒杯質量原混合溶液的質量加入的鐵片質量反應后燒杯和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剩余鐵片質量析出銅質量40克50克10克99.9克1.6克6.4克(1)實驗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為 克;(2)請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21(2020秋?拱墅區校級月考)實驗室有一瓶碳酸鈣和氯化鈣粉末組成的均勻混合物,小明用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和該混合物反應(所得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四組實驗數據記錄如表,請分析計算(寫出計算過

14、程):實驗組別一二三四稀鹽酸質量/g200.0200.0200.0200.0混合物質量/g12.024.036.048.0所得溶液質量/g207.6215.2220.0a剩余固體質量/g00mn(1)求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氯化鈣質量之比為 。(2)表中a的值為 。(3)求表中n的值。22(2020春?濱江區校級月考)金屬是現代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應用極為普遍的一類材料。已知某金屬粉末中除含有Al外還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為證明Fe和Cu的存在并測定其中Al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展開了如下的實驗探究。小金查閱資料得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溶于水的偏鋁酸鈉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

15、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1)請完成證明金屬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取少量的金屬粉末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有氣泡產生僅除去鋁將試管靜置,棄去上層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證明含有鐵將試管靜置,棄去上層清液,多次洗滌剩余固體剩余固體呈紫紅色證明含有銅為探究該金屬粉末中Al的質量分數,取20g該金屬粉末,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剩余固體質量與所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求:(2)該金屬粉末中Al的質量分數為 ;(3)加入的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23(2020?富陽區模擬)某海洋化工集團用

16、氨堿法生產的純堿產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其產品包裝袋上注明:碳酸鈉96%為測定該產品中含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進行了以下實驗:取11.0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中,稱得燒杯及所盛純堿樣品的總質量為158.0g,再把100g稀鹽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樣品中,每次均充分反應。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所加鹽酸的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g181.2204.4228.6253.6請你據此分析計算:(1)第一次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g。(2)該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否合格?(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3)根據實驗數據,在右邊的坐標紙上繪制出所加稀鹽酸質量與

17、生成氣體質量關系的曲線。(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只畫出曲線即可)24(2019春?蕭山區期末)某實驗小組為了測定人體呼出的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設計如下實驗:第一步:收集5L某同學呼出的氣體樣品;第二步:在氣體樣品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充分反應;第三步:把反應后的溶液轉移到錐形瓶中,慢慢滴入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到不產生氣泡為止。產生氣體的體積與加入鹽酸的質量的關系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第二步的化學方程式: 。(2)加入鹽酸產生CO2的總質量是多少?(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計)(3)慢慢滴入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的過程中為什么一開始沒有產生氣體,請對此現象作出合理的猜想。25(

18、2019?西湖區一模)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某學習小組取2.5克該樣品與0.8克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至不再產生氣體,待剩余固體冷卻后稱量為2.34克。問:(1)氯酸鉀完全反應后,產生 克氧氣(2)該氯酸鉀樣品的純度是多少?26(2019?下城區一模)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小葉取10g樣品與1g二氧化錳進行制取氧氣的實驗,試管內剩余固體質量隨時間變化如表所示(樣品中雜質不參與化學反應):加熱時間(s)t1t2t3t4剩余固體質量(g)9.689.047.167.16試計算:(1)完全反應后產生的氧氣的總質量為 g。(2)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27

19、(2019?江干區校級模擬)已知:Na2CO3受熱不易分解,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某純堿樣品中混有部分碳酸氫鈉,為了測定樣品的純度,小錢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準確稱取樣品10.0g放入試管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時,發現試管中樣品質量減少1.24g。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碳酸氫鈉分解反應方程式:(2)生成CO2的質量為g。(3)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8(2019春?濱江區校級月考)某同學用一定質量分數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實驗。其五次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實驗次數氯化鈣的質量/g碳酸

20、鈉溶液的質量/g碳酸鈣的質量/g15.552005211.120010322.220020433.320020544.4200X(1)表中X的值是 。(2)試計算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9(2019?西湖區校級模擬)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小樂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g石灰石放于燒杯中,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實驗測得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整個過程不考慮稀鹽酸的揮發和氣體的溶解,石灰石中的雜質也不與稀鹽酸反應。求:(1)產生CO2的總質量為 g(2)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五解答題(共1小題)30(2020?杭州一模)工業上侯氏制

21、堿法得到的純堿產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雜質,化驗員要對每批次的純堿產品進行檢驗實驗中取30g純堿樣品,平均分成五份(每等分6克)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鹽酸的錐形瓶中(錐形瓶的質量為60g),每次充分反應后都進行稱量,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假定反應產生氣體全部逸出,其它氣體的揮發忽略不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純堿樣品的質量/g66666電子天平的示數/g163.8167.6171.4177.4183.4(1)第二次加入純堿樣品充分反應后,連同第一次實驗共生成二氧化碳 克;第三次加入純堿樣品時,是否還能發生化學反應? (2)列式計算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2、%)2021年浙江中考科學復習專練(杭州專版)專題8質量守恒定律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7小題)1【解答】解:A.質量相等的氧化鎂和硫酸鎂中鎂元素的質量比為2424+16:2424+32+164=3:1而非4:1,故A錯誤;B.質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別在氧氣中充分燃燒,設可燃物的質量為mgS+O2點燃?SO232 32mg mgC+O2點燃?CO212 32mg 8m3g所以碳比硫消耗氧氣的質量大,故B錯誤;C.設8g氧化銅完全反應需要氫氣的質量為x。CuO+H2?Cu+H2O80 28g x802=8gx x0.2g因為在反應前為了防止氫氣與裝置內的空氣形成混合氣體發生爆炸,要先通一會氫氣

23、,反應后,為了防止生成的灼熱的銅重新與空氣中氧氣反應,停止加熱后要繼續通氫氣直至裝置冷卻,所以入H2的質量必須大于0.2g,故C正確;D.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等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即溶質相等,設質量均為mg)設質量為mg的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消耗的硫酸的質量為z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mg z8098=mgzz=4940mgmg所以應該是氫氧化鈉有剩余,充分反應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故D錯誤。故選:C。2【解答】解:設加入鎂的質量是a,生成氫氣的質量是x;加入鋁的質量是b,生成氫氣的質量是y。Mg+2HClMgCl

24、2+H224 2a x242=axx=a122Al+6HCl2AlCl3+3H254 6b y546=byy=b9a?a12=b?b9a:b32:33故選:C。3【解答】解:A、參加反應的化合物的質量為8.8g+1.8g8g2.6g。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8.8g1244100%2.4g,1.8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1.8g1218100%0.2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1.8g水中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2.4g+0.2g2.6g,2.6g2.6g,則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化合物原子的個數比元素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之比,則該

25、物質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2.4g12:0.2g1=1:1,該有機物可能是C2H2,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A選項的分析,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D、燃燒過程中消耗了有機物2.6克,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4【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通電?2H2+O2,不合題意;B生成物氧化鎂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點燃?2MgO,不合題意;C該反應是在加熱的條件下進行的,且生成物氧氣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HgO?2Hg+O2,不合題意;D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

26、,符合題意。故選:D。5【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b的質量減少了60g0g60g,故b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60g。A、該反應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不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反應前與反應中a、b的質量關系,參加反應的a、b的質量比為(60g36g):(60g12g)1:2;完全反應后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60g,則完全反應時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30g,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反應前與反應中b、c的質量關系,參加反應的b與生成的c的質量比為(60g12g):(18g0g)8:3,則完全反應后生成的c的質量為60g38=22.5g,則為22.5g,故選項說

27、法正確。D、根據反應物的改變量等于生成物的改變量,完全反應后生成d的質量為30g+60g22.5g67.5g,則67.5g+0g67.5g,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6【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乙的質量增加了11g2g9g,故乙是生成物,生成的乙的質量為9g;同理可以確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質量為28g20g8g;丁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為22g5g17g;由質量守恒定律,表中待測值為5+2+20+22112855,甲的質量應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A、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丁,生成物是乙和丙,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A錯誤。B、甲的質量應不

28、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B錯誤;C、甲的質量不變,反應后甲的質量為5g,C錯誤。D、甲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參加反應的丁與生成的乙和丙的質量比為17:9:8,由于不知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無法準確確定化學計量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2丁甲?3乙+丙,D正確。故選:D。7【解答】解: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50g33g17g,故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17g;同理可以確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質量為40g10g30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質量為27g0g27g。由質量守恒定律,乙應為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30g+27g17g40g

29、。A、該反應的反應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和丁,該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為40g40g0g,不可能有剩余,故選項說法錯誤。C、反應中丙、丁的質量比為30g:27g10:9,當生成5.4g丁時,生成的丙的質量應為6g,M3的值是10g+6g16g,故選項說法正確。D、反應中甲、丁的質量比為17g:27g17:27,當生成5.4g丁時,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應為3.4g,M1的值是50g3.4g46.6g,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共3小題)8【解答】解:(1)在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X中,反應前:Na個數2,C個數1,

30、O個數3,H個數2,Cl個數2;反應后:Na個數2,O個數1,H個數2,每個X分子中有1個C,2個O,故X的化學式為CO2;(2)把Na2CO3的化學計量數定為“1”,NaCl的化學計量數為“2”,CaCl2的化學計量數為“1”,CaCO3的化學計量數為“1”。故答案為:(1)CO2;(2)1;1;1;2。9【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9gA和8gB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C的質量為:9g+8g17g;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為:9:8:17;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7,設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y4A+3B2C108 2y9g 17g1089g=2y17gy102故答案為:17;9:8:17;102

31、。10【解答】解:(1)向10g貝殼樣品中加入10g稀鹽酸,稀鹽酸完全反應能生成0.88g二氧化碳氣體;加入20g稀鹽酸,能生成1.76g二氧化碳氣體;加入40g稀鹽酸,加入的稀鹽酸是A燒杯加入稀鹽酸的四倍,能生成3.52g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氣體也是A燒杯中的四倍;說明燒杯C中加入30g稀鹽酸時,能完全反應,產生的氣體為0.88g32.64g。(2)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52g 10044=x3.52g x8g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g10g100%80%。答:(1)2.64;(2)80%。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1

32、【解答】解:(1)實驗組別1中沒有選擇任何催化劑,起到了對比作用;(2)在催化劑的回收過程中,要進行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3)本實驗中,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等質量的氯酸鉀分解生成相同質量的氧氣所用的時間CuO最長,所以,三種催化劑的催化能力最弱的是CuO。(4)設分解的KClO3的質量為x。2KClO3MnO2?2KCl+3O2245 96x 0.096g245x=960.096gx0.245g答:第2組實驗中分解的KClO3的質量是0.245g。故答案為:(1)對照,凸顯氧化鐵、氧化銅等物質對氯酸鉀分解有催化能力;(2)漏斗;(3)CuO;(4)0.245g。12【解

33、答】解:(1)由于小柯使用的是固體和液體反應生成可溶性化合物以及單質,過程不涉及氣體,所以天平平衡。Fe+CuSO4FeSO4+Cu 固體質量變化量 液體質量變化量56 160 152 64 64568 1601528反應掉的固體少于生成的固體的質量,所以溶液質量減少,或者反應前的溶質的質量大于生成的溶質的質量,所以溶液質量減少 (2)小妍使用的是碳酸鈣和稀鹽酸,由于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所以天平不平衡。即使使用氣球,由于氣球變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導致天平稱量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讀數偏小,也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3)設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

34、CaCl2+H2O+CO2100 446gx 2.2g10044=6gx2.2gx83.3%故答案為:(1)平衡。 減少;(2)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 不能;氣球變大后,受到空氣的浮力,導致天平稱量反應后物質質量的讀數偏小。(3)83.3%。四計算題(共17小題)13【解答】解:(1)7.2g Cu和CuO與硫酸反應的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分析圖像可知,7.2g 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的質量為3.2g,故填:3.2; (2)分析圖像可知,加入10g氫氧化鈉后,沉淀的質量開始增加,則Cu和CuO與硫酸反應后硫酸有剩余,則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溶質為H2SO

35、4、CuSO4,故填:H2SO4、CuSO4; (3)設生成氫氧化銅的質量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20g20% x 8098=20g20%x x4.9g 反應后燒杯中固體的質量為4.9g+3.2g8.1g,則a值為8.1;答:圖中a的值為8.1。14【解答】解:(1)在測定固體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時,要根據生成水的質量來計算,由于堿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裝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B裝置;(2)設固體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為xH2+CuO?Cu+H2O 80 18 x 3.6g 8018=x3.6g 解得:x16g固體樣品中氧

36、化銅的質量分數是:16g20g100%=20%。故答案為:(1)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B裝置;(2)80%。15【解答】解:(1)根據圖可知,加入100g硝酸鋇溶液時生成的沉淀的質量最大,也就是硫酸鋇的質量為23.3g時。(2)設稀硫酸中硫酸的質量為xBa(NO3)2+H2SO4BaSO4+2HNO3 98 233 x 23.3g 98x=23323.3gx9.8g廢水中該酸的質量分數為9.8g200g100%4.9%答:廢水中該酸的質量分數為4.9%。故答案為:(1)100g。(2)4.9%。16【解答】解:(1)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最多,

37、當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20g時,恰好完全反應。故答案為:20g。(2)設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HCl+NaOHNaCl+H2O36.5 40 x 20g8% 36.540=x20g8% x1.46g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6g40g100%3.65%。答: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65%。17【解答】解:(1)維生素C(C6H8O6)中各元素的質量比:(126):(18):(166)9:1:12。故填:9:1:12。(2)設共消耗質量分數為5%的I2溶液質量為x,樣品中維生素C質量:17.6g0.1%0.0176g,C6H8O6+I2C6H6O6+2HI,176 2540.0

38、176g x5%1760.0176g=254x5%,x0.508g,答:共消耗質量分數為5%的I2溶液質量是0.508g。18【解答】解: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為6g+36.5g40.3g2.2g,故填:2.2g;(2)設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10644=x2.2g x5.3g 則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5.3g6g100%88.3%;(3)分析圖像可知,B點時,鹽酸已過量,則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HCl、CaCl2;答:(2)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88.3%;B點時,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

39、HCl、CaCl2。19【解答】解:(1)由表中實驗2、3的數據可知,氯化鋇溶液的質量增加,生成沉淀的質量不再增加,說明了硫酸鈉已完全反應,所以20g Na2SO4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44.66g40g4.66g。(2)設20gNa2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BaCl2+Na2SO4BaSO4+2NaCl 142 233 x 4.66g 142233=x4.66g 解得:x2.84gNa2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2.84g20g100%14.2%。答:Na2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4.2%。故答案為:(1)4.66g;(2)14.2%。20【解答】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

40、生成氫氣的質量為40g+50g+10g99.9g0.1g;(2)設硫酸銅的質量為xFe+CuSO4FeSO4+Cu 160 64 x 6.4g 16064=x6.4g 解得:x16g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16g50g100%=32%。答: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為32%。故答案為:(1)0.1;(2)32%.21【解答】解:根據圖表中數據分析,每消耗12.0g混合物,溶液增加7.6g,第三組加入混合物36.0g,溶液增加質量為20.0g小于7.6g3,說明混合物剩余,稀鹽酸完全反應;第一、二組稀鹽酸還有剩余,故:(1)由第一組數據可知,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0.0+12.0g207

41、.6g4.4g設12.0g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4.4g100 x=444.4g,解得x10.0g故混合物中碳酸鈣和氯化鈣質量之比為10.0g:(12.0g10.0g)5:1;(2)由于第三組混合物剩余,稀鹽酸完全反應;所以第四組比第三組多溶解了48.0g36.0g12.0g混合物中的氯化鈣,12.0g混合物中的氯化鈣質量為12.0g10.0g2.0g,所以a220.0+2.0222.0;(3)第三組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0.0g+36.0g220.0gm16.0gm。設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y。CaCO3+2HClCaCl

42、2+H2O+CO2,100 44y 16.0gm100y=4416.0g?m,解得y=100(16.0g?m)44,36.0g混合物中的碳酸鈣質量為36.0g10.0g12.0g=30.0g,所以100(16.0g?m)44+m30.0g,解得m5.0g。n5.0+10.015.0。故答案為:(1)5:1;(2)222.0;(3)15.0。22【解答】解:(1)I取少量的金屬粉末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氣泡,是因為鋁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氫氣;II將試管靜置,棄去上層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是因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III將試管靜置,棄

43、去上層清液,加水,多次洗滌剩余固體,剩余固體呈紫紅色,是銅,實驗過程如下所示: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I取少量的金屬粉末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有氣泡產生僅除去鋁II將試管靜置,棄去上層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證明含有鐵III將試管靜置,棄去上層清液,加水,多次洗滌剩余固體剩余固體呈紫紅色證明含有銅(2)粉末中Al的質量分數為:20g?6g20g100%70%。(3)設加入的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x2Al+2H2O+2NaOH2NaAlO2+3H2 54 80 20g6g 80g x5420g?6g=8080gxx25.9%故答案為:(1)氫氧化鈉溶液

44、;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2)70%;(3)加入的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9%;23【解答】解:(1)第一次的結果中,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58.0g+100g4181.2g1.8g;故答案為:1.8g。(2)前二次反應后,每次生成氣體的質量都是1.8g,第四次反應沒有氣體生成,故可判斷第三次反應已完全。故生成氣體的質量為158g+75g228.6g4.4g設參與反應的Na2CO3的質量為x,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4.4g 106x=444.4g,解之得:x10.6g,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10.6g11g100%96.4%96

45、%;故該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合格。(3)根據前兩步可以計算出當碳酸鈉存在的情況下,每25g鹽酸對應的二氧化碳質量為1.8g,當生成4.4g二氧化碳時,消耗的鹽酸溶液的質量為61g。之后再加鹽酸無氣體生成。而開始時,鹽酸為零,二氧化碳也為零。所以得圖:24【解答】解:(1)第二步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2)設加入鹽酸產生CO2的總質量是x生成二氧化碳有關的鹽酸溶液的質量為19.6g5g14.6g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14.6g5% x 7344=14.6g5%xx0.44g(3)由于混合物含有氫氧化鈣,所以慢慢滴入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的過程中鹽酸先和Ca(OH)2發生反應,所以開始沒有產生氣體故答案為:(1)CO2+Ca(OH)2CaCO3+H2O;(2)0.44g;(3)鹽酸先和Ca(OH)2發生反應。25【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氧氣的質量為2.5g+0.8g2.34g0.96g設原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x2K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