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教案湘教版必修_第1頁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教案湘教版必修_第2頁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教案湘教版必修_第3頁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教案湘教版必修_第4頁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教案湘教版必修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 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三維目標一、學問與技能 1. 懂得生物進化與環境變遷的關系;2. 把握不同地質時代相應的生物進展階段;3. 辯證地熟悉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二、過程與方法 1. 自主學習,主動探究;2. 讀圖分析,懂得生物進化與環境演化;3. 運用典型案例明白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增強按客觀規律辦事,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和諧進展;教學重點 1. 生物進化與環境變遷;2. 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作用;教學難點 生物進化與環境變遷;教具預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課時支配 1 課時;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其次章我們學習了地殼的物質循環、大氣的

2、三圈環流、 水循環、 洋流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它們表達了某種單一地理要素的運動變化規律,地理環境就是由這很多種要素共同組成的;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但不同區域也存在差異;今日我們學習第三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板 書:第三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推動新課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響, 依據肯定的規律組合和運動,構成了神奇的自然地理環境, 環境系統內任何一個要素的變化,都可能會對整個系統產生深遠的影響;下面我們探討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板 書:第一節 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師 生物作為自然環境的有機成分,在地球進

3、展的歷史中,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進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板 書:一、生物進化、滅亡與環境(閱讀教材P6667“ 自主學習”)摸索:1. 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顯現和進展,對地表環境的演化為什么具有重要意義?2. 真核細胞生物顯現以后,為什么生物的演化進程明顯加快?生 1. 由于它們使大量的自由氧釋放到環境中,轉變了大氣的性質,促使地理環境從無氧環境向有氧環境轉變,為生物進化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奠定了環境基礎;2. 真核細胞生物顯現以后,生物的演化進程明顯加快;一方面, 生物通過遺傳變異適應環境的才能大為增強;另一方面, 藻類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從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氣中的積存,也使太陽紫外

4、線輻射強度大大減弱,擴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環境;師 在生命顯現前后,地球表層的進展也發生了變化;在生命顯現以前,地球表層的發展主要是化學過程;在生命顯現以后,有機進化即生物演化就扮演了極其活躍的角色;生物系統演化是從古生代寒武紀開頭,大量無脊椎動物顯現在地球表層;地理環境的變遷從那時起也開頭加劇,在此之前,海洋面積占肯定優勢;(展現教材圖31“ 生物進化環境演化圖”)(讀圖分析)爭論:1. 地球表層的演化可分為哪幾個地質時代?2. 古生代的生物進化和環境演化各有什么特點?3. 中生代、新生代在地理環境變遷和生物進展上各有什么主要特點?(同學爭論,老師提問完之后,總結歸納)1. 地球表層的演化可

5、分為五個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個代又分為如干個紀;它們是依據地層次序、生物演化、地殼運動和巖石的年齡等綜合劃分的;投影:“ 古生代早期和晚期的生物圖”2. 古生代:生物進化過程早期生物大大進展,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如三葉蟲、珊瑚中期,森林茂盛顯現了脊椎動物魚類魚類演化成兩棲類,這時蕨類植物繁生后期環境變遷狀況早期海洋占優勢,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雛形已基本形成中后期陸地面積大大增加投影:“ 中生代的生物圖”“ 始祖鳥圖”3. 中生代生物的變化很大,爬行動物盛行,大大小小的恐龍繁生;后來,空中顯現了始祖鳥, 爬行動物的一支開頭向鳥類進展;該時期蕨類植物衰退,顯現了大量的

6、較高級的裸子植物;投影:“ 新生代的生物圖”4. 新生代: 是最新的一個代, 又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第三紀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展,顯現了靈長類,第四紀顯現了人類,是生物進展史上的重大飛躍;投影:(劃橫線部分為同學填充內容)將生物進展階段的序號填入下表中:動物界: 爬行動物時代 魚類時代 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動物孕育、 萌芽和進展的初期階段 人類時代 哺乳動物時代植物界:陸上孢子植物時代 被子植物時代 裸子植物時代 海生藻類時代生物進展階段代 紀 距今歲月(億年)動物界 植物界第四紀 0.03 0.02 新生代 第三紀 0.7 白堊紀 1.4 侏羅紀 1.95 中生代 三疊紀 2.5 二疊紀

7、2.85 兩棲動物時代石炭紀 3.3 泥盆紀 4.0 古生代志留紀 4.4 奧陶紀5.2 寒武紀6.0 元古代25 太古代38 原始細菌(最低等原始生命產生)地球初期進展階段46 投影:“ 展現光合作用示意圖”師 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有何作用?生 爭論并回答;師 生物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進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緣由是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 把四周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同時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貯藏在有機體中;生物的顯現,不僅使自然界的化學元素進行了遷移,而且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加快了 巖石的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從而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畫一個鐘表面,把整個地球進展歷史比

8、作12 小時,依據上面地質歲月表上五個代和第四紀的距今時間,運算它們在鐘表面上大約各占多少時間,把它們畫出來;在地質歷史時期, 也經受過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環境變化階段,導致大量生物物種衰退和滅亡;板 書:二、環境變遷與生物滅亡師 閱讀教材P68“ 自主探究”,摸索: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亡是在什么時期?這兩個歷史時期分別造成哪些生物滅亡?生 (閱讀教材歸納)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亡時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種類(如三葉蟲等)滅亡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就全部滅亡,蕨類植物明顯衰退;在中生代末期,

9、除了盛極一時的恐龍突然從地球上完全銷聲匿跡以外,海洋中有 投影:“ 曾稱霸地球的恐龍”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種類也滅亡了;師 閱讀教材“ 中生代恐龍滅亡的證據” 材料,回答疑題:中生代恐龍滅亡的緣由是什么?生 1 中生代末期地層中銥元素儲量反常,而銥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見,隕石中卻常常存在銥含量較高的現象,這說明富含銥的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并發生過爆炸;這次爆炸可能造成中生代恐龍滅亡;生 2 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恐龍,也可能由于缺乏食物而滅亡;師 同學們可利用業余時間,收集資料來說明中生代恐龍滅亡之謎;感愛好的同學,仍可以報考相關的專業,特地爭論恐龍;地理環境是以人類為中心的;人類既是自然地理環境

10、的產物,又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特別特別的要素;人類在自身不斷進展的同時,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大;板 書:三、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作用 師 哪位同學能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作用?生 1 植樹造林地面植被增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氣候潮濕、減弱噪 聲、美化環境等環境美麗;生 2 亂砍濫伐植被稀有氣候干旱荒漠化加劇沙塵暴天氣多發;生 3 我國興建了治理黃河、淮河、海河的大型水利工程,開挖了很多人工河道,修建 了很多水庫,這些都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改造,是趨利避害的措施;生 3 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質,使大氣污染加劇,導致氣候變化;師 產業革命以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造成自

11、然地理環境前所未有的顯著變化; 目前,已引起全世界普遍關注的一個典型事實是,導致全球變暖,由此影響到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爭論)全球變暖的緣由及危害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效應增強,生 由于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爐灶大量燃燒煤、石油和自然氣等礦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與日俱增,導致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會對全球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第一,全球變暖, 兩極冰雪部分融解, 引起海平面上升,將給沿海的國家或城市帶來災難;其次,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 如中緯度溫帶地區會因變暖后蒸發劇烈而變得干旱,增加;課堂小結高緯度地區會因變暖而降水通

12、過上面的學習, 我們知道人類活動已經對自然地理環境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人類應順應自然規律,防止過度的開發活動誘發和加劇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注意和諧社會經濟建設與環境生態愛護的關系;板書設計活動與探究探究課題:探究恐龍滅亡之謎探究內容: 在世界很多地方的中生代末期的地層內,科學家發覺銥元素含量反常,高出相鄰巖層平均值的 30 倍左右,這成為支持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說的證據;由于銥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見, 而隕石中卻常常存在銥含量較高的現象;有些地質學家認為,假如一顆足夠大的富含銥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并發生爆炸,那么,大量的富含銥的塵埃顆粒就會散發到大氣層中,在地球表面就會掩蓋一層富含銥的塵土層,最終形成的地層銥元素含量就會反常多;經運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