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學考試知識點歸納_第1頁
藥用植物學考試知識點歸納_第2頁
藥用植物學考試知識點歸納_第3頁
藥用植物學考試知識點歸納_第4頁
藥用植物學考試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藥用植物學期末考試復習資料整體學習規定:學習結識藥用植物的基本構造構成學習藥用植物的外部形態特性及所屬科特性,學會鑒別藥用植物牢記常用的藥用植物,盡量多地學習和結識藥用植物種類及其藥用功能緒論藥用植物學的研究內容及任務凡能治療、避免疾病和對人體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稱為藥用植物。藥用植物學是運用植物學知識、措施來研究和應用藥用植物的一門科學。藥用植物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和任務是:鑒定生藥的植物基源,保證藥材來源的精確性。 調查藥用植物資源與文獻考證,合理運用與保護藥用植物資源。根據植物親緣關系與新技術,尋找擴大新藥源。同名異物:如人參偽品有:商陸科植物商陸、豆科植物野豇豆、茄科植物華山參、紫茉莉科植物紫

2、茉莉、桔梗科植物桔梗、馬齒莧科植物土人參和菊科植物山萵苣等。同物異名:益母草,東北稱坤草,江蘇稱天芝麻或田芝麻,浙江稱三角胡麻,青海稱千層塔,四川稱血母草,甘肅稱全風趕,廣東稱紅花艾,云南稱透骨草等。如果缺少豐富的藥用植物學知識和野外工作實踐,不能以科學的措施對藥材及其原植物 進行精確分類、鑒定,往往會導致藥材來源不一或鑒定錯誤,輕則揮霍資源,重則浮現毒副作用,甚至威脅患者生命。新藥源的運用:如蘿芙木:降壓藥利血平、長春花:抗癌藥長春新堿、喜樹:喜樹堿、紅豆杉:紫杉醇現化植物生物技術的應用:細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在組織培養、遺傳育種和生產次生代謝產物中的應用植物的細胞植物細胞是

3、植物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原生質體 原生質體是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資的總稱,涉及細胞質、細胞核、質體、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溶酶體等。細胞質 細胞質為半透明、半流動、無固定構造的基質,位于細胞壁與細胞核之間,是原生質體的基本構成部分。 細胞質膜(質膜)的功能:選擇透性;(2)滲入現象;(3)調節代謝的作用細胞器是細胞質內具有一定形態構造、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也稱擬器官。細胞核涉及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質。 質體涉及葉綠體、有色體和白色體;葉綠體重要由蛋白質、類脂、核糖核酸和色素所構成,其所含的色素有葉綠素甲、葉綠素乙、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線粒體是細胞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進行

4、氧化的場合,其對物質的合成和鹽類的積累等起著很大的作用。液泡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構造,也H是萬微 細胞和動物細胞在構造上的明艷區別之一。內質網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膜的表面附著許多核糖核蛋白(核糖體)的小顆粒,稱粗糙內質網,其重要功能是合成輸出蛋白(分泌蛋白);另一種是內質網上沒有核糖核蛋白的小顆粒,這種內質網稱光滑內質網,重要功能是多樣的,如合成、運送等。2細胞后含物 后含物一般是指細胞原生質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非生命物質。其中涉及淀粉、菊糖、蛋白質、脂肪和晶體。 晶體:(1)草酸鈣結晶,涉及單晶、針晶、簇晶、砂晶、拄晶;(2)碳酸鈣結晶。兩者的區別是碳酸鈣結晶加醋酸或稀鹽酸則溶解,有二氧化碳

5、旗袍產生,而草酸鈣結晶則沒有。 生理活性物質 生理活性物質是一類能對細胞內的生化反映和生理活動起調節作用的物質的總稱,涉及酶、維生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后含物:一般是指細胞原生質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非生命物質的總稱,包刮淀粉、菊糖、蛋白質、脂肪和脂肪油、晶體。生理活性物質:是指能對細胞內生化反映和生理活動起調節作用的物質的總稱,包刮酶、纖維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原生質體:是指細胞內所有有生命物質的總稱,包刮細胞質、細胞核、質體、高爾基體、線粒體、核糖體、溶酶體等,是細胞的重要構成成分,細胞的代謝活動都在這里進行。草酸鈣結晶是鈣中和植物體內有毒害的大量草酸形成的結晶,被覺得是起解毒作用的。

6、3細胞壁 細胞壁是包圍在原生質體外面的具有一定硬度和彈性的薄層,是由原生質體分泌的非生命物質(纖維素、果膠質和半纖維素)形成的。 在光學顯微鏡下,一般可將相鄰兩細胞所工友的細胞壁提成為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層。 細胞壁的特化:木質化、木栓化、角質化、黏液質化和礦質化。 木質化是細胞壁中增長了木質素,可使細胞壁的硬度增強,細胞群的機械力增長。木栓化是細胞壁中增長了木栓質,木栓化的細胞壁常呈黃褐色,不易透氣和不易透水,使細胞的原生質體與外界隔離而壞死,成為死細胞;對植物內部組織具有保護作用。 角質化是原生質體的角質積聚在細胞壁的表面形成角質層,可避免水分過度蒸發和微生物的侵害,增長對植物內部組織

7、的保護作用。 黏液質化是細胞壁中所含的果膠質和纖維等成分變成黏液的一種變化,常在壁報表面呈固體狀態,吸水膨脹成黏滯狀態。 礦質化是細胞壁中增長硅質或鈣質等。增強了細胞壁的結實性,使莖、葉的表面變粗,增強植物的機械支持能力。細胞壁與液泡、質體一起構成了植物細胞區別于動物細胞的三大特性。植物的組織植物的組織類型植物的組織涉及分生組織、薄壁組織、保護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和分泌組織。維管束及其類型維管束是維管植物涉及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輸導組織系統,維管束為束狀構造,貫穿于整個植物體的內部,除了具有輸導功能外,同步對植物體還能起著支持作用。根據維管束中韌皮部于木質部排列方式的不同,以及形

8、成層的有無,將維管束分為下列幾種類型:有限外韌維管束、無限外韌維管束、雙韌維管束、周韌維管束、周木維管束和輻射維管束。植物的器官被子植物器官根據她們的勝利功能,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營養器官,涉及根、莖和葉,它們共同起著吸取、制造和供應植物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作用,使植物體得意生長、發育;另一類稱繁殖器官,涉及花、果實和種子,它們重要起著繁殖后裔延續種族的作用。根根一般是植物體生長在土壤中的營養器官,具有向地性、向濕性和背光性。根重要有吸取、輸導、固著、支持、貯藏和繁殖等功能;根一般呈圓柱形,生長在土壤中,越向下越細,想四周分枝,形成復雜的根系。根的類型:(1)主根和側根、纖維根;(2)定根

9、和不定根;主根、側根和纖維根都是直接或間接由胚根所形成,有固定的生長部位,因此稱定根;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接或間接由胚根所形成,而是從莖、葉或其她部位生長出來的,這些根的產生沒有一定的位置,故稱不定根。根的變態:(1)貯藏根;根的一部分或所有肥大肉質,其貯藏大量的營養物質,這種根稱貯藏根。(2)支持根;自莖上產生某些不定根進一步土中,以增長支持莖干的力量,這種根稱支持根。(3)氣生根;由莖上產生,不進一步土里而暴露在空氣中的不定根,稱為氣生根。(4)攀援根;攀援植物在莖上生出的不定根,能攀附在物體上使其莖向上生長,這種根稱為攀援根。(5)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漂浮在水中呈須狀,稱水生根。(6)寄

10、生根;寄生植物的根插入寄生組織內,吸取寄主提內的水分和營養,以維持自身的生活,這種根稱寄生根。根的初生構造;根的初生構造從外到內可分為表皮、皮層和維管柱三部分。皮層分外皮層、皮層薄壁組織和內皮層;內皮層的細胞壁增厚狀況特殊,一種是內皮層細胞的徑向壁的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呈帶狀,環繞徑向壁和上下壁而成一整圈,稱凱氏帶。維管柱是在根的內皮層以內的所有組織構造的統稱,在橫切面上占有較小的面積,涉及中柱鞘、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三部分,有的植物還具有髓部。根的異常構造某些雙子葉植物的根除了正常的次生構造外,還產生某些一般少見的構造類型,例如產生某些額外的維管束以及附加維管柱、木間木栓等,形成了根的異常構

11、造,也稱三生構造。莖莖的頂端有頂芽,葉腋有腋芽,莖上著生葉和腋芽的部位稱節,節與節之間稱節間,木本植物的莖枝上還分布有葉痕、托葉痕、牙鱗痕和皮孔等。芽芽是尚未發育的枝條、花或花序。依芽的生長位置分:(1)定芽;芽在莖上生長有一定的位置。定芽又分頂芽,生于莖枝頂端的芽;腋芽(側芽),生于葉腋的芽,有的植物腋芽生長位置較低,被覆蓋在葉柄的基部內,懂得葉脫落才顯露出來,稱柄下芽;副芽,某些植物頂芽或腋芽旁邊生出的芽。(2)不定芽;芽的生長無一定位置,不是從葉腋或枝頂發出,而是生在莖的間節、根、葉及其她部位上的芽。按莖的質地分木質莖、草質莖、肉質莖;按莖的生長習性分直立莖、纏繞莖、攀援競和匍匐莖。莖的

12、變態可分為地上莖的變態和地下莖的變態兩大類型。地上莖的變態涉及:(1)葉狀莖或葉狀枝,莖變為綠色的扁平狀或針葉狀;(2)刺狀莖,莖變為刺狀常粗短堅硬不分枝;(3)鉤狀莖,一般呈鉤狀,粗短,堅硬,無分枝,位于葉腋,由莖的側軸變態而成。(4)莖卷須,常用于具有攀援莖植物,莖變為卷須狀,柔軟卷曲,多生于葉腋;(5)小塊莖和小鱗莖,有些植物的腋芽常形成小塊莖,形態與塊莖相似。(6)假鱗莖,附生的蘭科植物的基部肉質膨大呈塊狀或球狀部分。地下莖的變態:(1)根狀莖;(2)塊莖;(3)球莖;(4)鱗莖,球形或扁球形,莖極度縮短稱鱗莖盤,被肉質肥厚的鱗葉包圍,頂端有頂芽,葉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雙子葉植物莖

13、的初生構造:從外到內分為表皮、皮層和維管柱。維管柱涉及初生維管束(初生韌皮部、初生木質部、束中形成層)、髓和髓射線(髓射線也稱初生射線,位于初生維管束之間的薄壁組織,內同髓部,外達皮層。)。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構造:次生木質部是木本莖次生構造的重要部分,是木材的重要來源。次生木質部是由導管、管胞、木薄壁細胞、木纖維和木射線構成。次生韌皮部常由篩管、伴胞、韌皮纖維和韌皮薄壁細胞構成。韌皮射線是次生韌皮部內的薄壁組織。雙子葉植物根狀莖的構造特點:表面一般具有木栓組織,少數具有表皮或鱗葉;皮層中常有根跡維管束和葉跡維管束斜向通過;皮層內側有時具纖維或石細胞;貯藏薄壁細胞發達,機械組織多不發達;中央有明

14、顯的髓部。單子葉植物莖的構造特性:單子葉植物莖一般沒有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終身只具初生構造,不能無限增粗;單子葉植物莖的最外層是由一列表皮細胞所構成的表皮,一般不產撐周皮。表皮以內為基本薄壁組織和散布在其中的多數維管束,因此無皮層和髓及髓射線之分。單子葉植物根狀莖的構造特性:少有周皮,表面仍為表皮或木栓化皮層細胞;皮層常占較大體積,常分布有葉跡維管束;內皮層大多明顯,具有凱氏帶;有些植物根狀莖在皮層接近表皮不部位的細胞形成木栓組織。葉的構成葉來源于莖尖周邊的葉原基。發育成熟的葉一般由葉片、葉柄、托葉三部分構成。葉片的分裂、單葉和復葉常用的葉片分裂有羽狀分裂、掌狀分裂和三出分裂三種;根據葉片裂隙

15、的深淺不同,又可分為淺裂、深裂和全裂三種。一種葉柄上只生一種葉片的,稱單葉。一種葉柄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葉片的,稱復葉。復葉分為:三出復葉、掌狀復葉、羽狀復葉和獨身復葉。葉軸縮短,在其頂端集生3片以上小葉的,稱掌狀復葉;葉軸長,小葉片在葉軸兩側排成羽毛狀的稱羽狀復葉。葉序葉在莖枝上排列的順序或方式稱葉序。常用的葉序有下列幾種:(1)互生 指在莖枝的每個節上只生一片葉子,各葉交互而生;(2)對生 指在莖枝的每個節上著生相對兩片葉子,有的與相鄰的兩葉成十字排列成交互對生;(3)輪生 指每個節上輪生3片或3片以上的葉;(4)簇生 指2片或2片以上的葉子著生短枝上成簇狀。葉的變態葉的變態種類諸多,常用的

16、有:苞片(生于花序中或花序基部的變態葉)、鱗葉、刺狀葉、葉卷須、捕蟲葉。葉片的構造一般雙子葉植物葉片的構造可分為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表皮 一般由一層排列緊密的生活細胞構成,也有由多層細胞構成的稱復表皮。葉肉 進行光合伙用的場合,分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兩部分。柵欄組織緊接上表皮下方,而海綿組織位于柵欄組織與下表皮之間,這種葉稱兩面葉;而植物的葉在上下表皮內側均有柵欄組織的,稱等面葉。葉脈 重要為葉片中的維管束,主脈和各級側脈的構造不完全相似。主脈和較大側脈是由維管束和機械組織構成。單子葉植物葉的構造中葉肉沒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明顯分化,屬于等面葉的類型。花花一般是由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

17、和雌蕊群等部分構成;其中雄蕊群和雌蕊群是花 重要的能育部分。花梗又稱花柄,一般呈綠色、圓柱形,是花和莖的連接部分,使花處在一定的空間位置;花托是花梗頂端稍膨大的部分,花被、雄蕊群、雌蕊群均著生其上;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總稱。一朵花的萼片彼此分離的稱離生萼;萼片互相連合的稱合生萼。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總稱,位于花萼的內方。常用的花冠類型有:十字型(花瓣4枚,分離,上部外展呈十字形)、蝶形(花瓣5枚,分離,上面一枚位于最外方且最大稱旗瓣,側面2枚較小稱翼瓣,最下面2枚最小,頂端部分常連合并向上彎曲,稱龍骨瓣)、唇形(花冠下部筒狀,上部為二唇形,上唇常2裂,由2枚裂片連合而成,下面由3枚裂片連合而

18、成)、管狀、舌狀、漏斗狀、高腳蝶狀、鐘狀、輻狀或輪狀。雄蕊群雄蕊群是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總稱,典型的雄蕊由花絲和花藥兩部分構成。花絲為雄蕊下部細長的柄狀部分,其基部著生于花托上,上部承托花藥;花藥為花絲頂部膨大的囊狀體,是雄心的重要部分。雄蕊的類型(1)單體雄蕊 花中所有雄蕊的花絲連合成一束,呈筒狀,花藥分離;(2)二體雄蕊 花中雄蕊的花絲連合成2束;(3)多體雄蕊 雄蕊常多數,花絲連合成數束;(4)聚藥雄蕊 雄蕊的花藥連合成筒狀,花絲分離;(5)二強雄蕊 花中有4枚雄蕊,其中2枚的花絲較長,2枚較短;(6)四強雄蕊 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枚的花絲較長,2枚較短。雌蕊群雌蕊群是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

19、從稱,位于花餓中心部分。雌蕊是由心皮構成的,外形似瓶狀,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構成。柱頭:是由雌蕊頂部稍膨大的部分,為承受花粉的部位。花柱:是柱頭與子房之間的連接部分,起支持柱頭的作用。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的囊狀部分,常呈橢圓形、卵形等形狀,其底部著生在花托上。雌蕊的類型:單雌蕊:是由1個心皮構成的雌蕊;離生雌蕊:是由一朵花內多數離生心皮構成的雌蕊;復雌蕊:是由一朵花內2個或2個以上心皮彼此連合構成的雌蕊;子房的位置:子房上位:花托扁平或隆起,子房僅底部與花托相連,花被、雄蕊均著生在子房下方的花托上,稱子房上位,這種花稱下位花;子房下位:花托凹陷,子房完全生于花托內并與花托愈合,花被、雄蕊均

20、著生于資方上方的花托邊沿,稱子房下位,這種花稱上位花;子房半下位:子房下半部著生于凹陷的花托中并與花托愈合,上半部外露,花被、雄蕊均著生于花托的邊沿美稱子房半下位,這種花稱周位花。胎座及其類型:(1)邊沿胎座:由單心皮雌蕊形成,子房1室,胚珠沿腹縫線的邊沿著生;(2)側膜胎座:由合生心皮雌蕊形成,子房1室,胚珠著生在相鄰兩心皮連合的腹縫線(側膜)上的胎座。(3)中軸胎胎座:由合生心皮雌蕊形成,子房多室,胚珠著生在各心皮邊沿向內伸入于中央而愈合成的中軸上,其資方室數往往與心皮數目相等;(4)特立中央胎座(5)基生胎座(6)頂生胎座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稱完全花,缺

21、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稱不完全花兩性花、單性花和無性花一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稱兩性花;僅有雄蕊或僅有雌蕊的花稱單性花,其中僅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僅有雌蕊的花叫雌花;有些植物花的雄蕊和雌蕊均退化或發育不全,稱無性花。輻射對稱花、兩側對稱花和不對稱花通過花的中心可作幾種對稱面的花稱輻射對稱花;花被各片的形狀大小不一,通過其中心只可作一種對稱面,稱兩側對稱花;通過花的中心不能作出對稱面的花稱不對稱花。花程序和花圖式花序花在花枝或花軸上排列的方式和開放的順序稱花序。可分為:無限花須和有限花序。無限花序:在開花期間,花序軸的頂端繼續向上生長,并不斷產生新的花蕾,花由花序軸的基部向頂端依次開放,或由縮短膨

22、大的花序軸邊沿向中心依次開放,這種花序稱無限花序。其類型如下:(1)總狀花序 花序軸細長,其上著生許多花梗近等長的小花;(2)復總狀花序 花序軸產生許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總狀花序,整個花序似圓錐狀,又稱圓錐花序;(3)穗狀花序 花序軸細長,其上著生許多花梗極短或無花梗的小花;(4)復穗狀花序 花序軸產生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穗狀花序;(5)葇荑花序 似穗狀花序,但花序下垂,其上著生許多無梗的單性或兩性小花;(6)肉穗花序 似穗狀花序,但花序軸肉質肥大成棒狀,其上著生許多無梗的單性小花;(7)傘房花序 似總狀花序,但花軸下部的花梗較長,上部的花梗依次漸短整個花序的花幾乎排列在一種平面上;(8)傘

23、形花序 花序軸縮短,在總花梗頂端集生許多花梗近等長的消化,放射狀排列如傘;(9)復傘形花序 花序軸頂端集生許多近等長的傘形分枝,每一分枝又形成傘形花序;(10)頭狀花序 花序軸頂端縮短膨大成頭狀或盤狀的花序托,其上集生許多無梗小花,下方常有1至數層總苞片構成的總苞;(11)隱頭花序 花序軸肉質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的球狀體,其凹陷的內壁上著生許多無梗的單性小花,頂端僅有1小孔與外面相通;有限花序:植物在開花期間,花序軸頂端或中心的花先開,因此花序軸不能繼續向上生長,只能在頂花下方產生側軸,側軸又是頂花先開,這種花序稱有限花序。單歧聚傘花序;二歧聚傘花序;多歧聚傘花序:花序軸頂端生1朵花,而后在其下方

24、同步產生數個側軸,側軸常比主軸長,個側軸又形成小的聚傘花序,稱多歧聚傘花序;輪傘花序:聚傘花序生于對生葉的葉腋成輪狀排列,稱輪傘花序。果實被子植物的花經傳粉和受精后,花萼、花冠一般脫落,雄蕊及雌蕊的柱頭、花柱也枯萎,子房逐漸膨大,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由子房發育形成的果實稱真果,由花的其她部分如花被、花柱及花序軸也參與果實的形成,這種果實稱假果。果實的構成和構造果實是有果皮和種子構成。果皮可分為:(1)外果皮 是果實的最外層,常由一列表皮細胞或表皮與某些相鄰組織構成;(2)中果皮 是果皮的中層,占果皮的大部分,多由薄壁細胞構成,具有多數細小維管束,有的具有石細胞、纖維;(3)內果皮 是果

25、皮的最內層,多由一層薄壁細胞構成,有的具一至多層的石細胞;果實的類型:可分為單果、聚合果和聚花果;單果:肉質果(漿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干果裂果(蓇葖果、莢果、角果、蒴果)、不裂果(瘦果、穎果、堅果、翅果、胞果、雙懸果)單果是由單雌蕊或復雌蕊所形成的果實;漿果由單雌蕊或復雌蕊、上位或下位子房發育形成的果實,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內果皮肉質多漿;柑果又復雌蕊、上位資方發育形成的果實;核果是由單雌蕊、上位資方發育形成的果實;聚合果:聚合果是由1朵花中許多離生雌蕊形成的果實;聚花果:聚花果是由整個花序發育成的果實;種子種子的構造一般由種皮、胚、胚乳三部分構成;植物分類概述全世界已知植物約50萬種

26、,面對如此浩大,形態、習性各異的植物,如不加以精確分類和統一命名,將難以對它們進行研究、開發與運用。學習植物分類學的目的意義,重要有如下幾種方面:精確鑒定藥材原植物種類,保證藥材生產、研究的科學性和用藥的安全性運用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探尋新的藥用植物資源和緊缺藥材的代用品為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開發運用、保護和栽培提供根據有助于國際學術交流植物分類級別由大至小重要有:門、綱、目、科、屬、種。科的拉丁詞尾-ales、屬的拉丁詞尾-a,-um,-us種是分類的基本單位或基本級別。在藥用植物專著和中草藥中最常用的級別是科,屬、種。植物的命名:植物的種類繁多,名稱亦十分繁雜,不僅因各國語言、文字不同而異

27、,就是一國之內的不同地區也往往不一致,因此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給植物分類和開發運用導致混亂,并且也不利于科學普及與學術交流。國際通用的學名,基本采用了1753年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Linnaeus)所倡用的“雙名法”作為統一的植物命名法。雙名法規定,每種植物的名稱由兩個拉丁詞構成。第一種詞為該植物所從屬的屬名,是學名的主體,必須是名詞,用單數第一格,第一種字母大寫。第二個詞是種加詞,過去稱“種”名,用形容詞或名詞第二格。如形容詞作種加詞時必須與屬名(名詞)同性同數同格。最后還要附定名人的姓名縮寫。如人參PanaxginsengC.A. Meyer “屬名”“種加詞”

28、“定名人”種如下的分類單位,在學名中一般用縮寫,如亞種subsp或ssp;變種var;變型f等表達。其學名由屬名+種加詞+亞種(變種或變型)加詞構成,稱為三名法。例如:(1)鹿蹄草PyrolarotundifoliaL.sspchinensisHAndres亞種縮寫亞種加詞亞種命名人植物分類檢索表的編制原則和應用植物分類檢索表是鑒別植物種類的一種工具,一般植物態、植物分類手冊均有檢索表,以便校對和鑒別原植物的科、屬、種時應用。檢索表的式樣一般有三種,現以植物界分門的分類為例列檢索表如下:(1)定距檢索表將每一對互相矛盾的特性分開間隔在一定的距離處,而注明同樣號碼如11,22,33等依次檢索到所

29、要鑒定的對象(科、屬、種)。(2)平行檢索表將每一對互相矛盾的特性緊緊并列,在相鄰的兩行中也予以一種號碼,而每一項條文之后還注明下一步依次查閱的號碼或所需要查到的對象。(3)持續平行檢索表從頭到尾,每項特性持續編號。將每一對互相矛盾的特性用兩個號碼表達,如1(6)和6(1),當核對時,若所要核對的植物性狀符合1時,就向下查2,若不符合時,就查6,如此類推向下核對始終查到所需要的對象。在應用檢索表鑒定植物時,必須一方面將所要鑒定的植物各部分形狀特性,特別是花的構造進行仔細的解剖和觀測,掌握所要鑒定的植物特性,然后沿著綱、目、科、屬、種的順序進行檢索。初步擬定植物的所屬科、屬、種。用植物志、圖鑒、

30、分類手冊等工具書,進一步核對已查到的植物生態習性,形態特性,以達到對的鑒定的目的。植物分類的重要研究措施形態分類法實驗分類法細胞分類法超微構造分類法數值分類法化學分類法生化與分子系統學分類法藻類植物藻類植物是植物界中一類最原始的低等植物。一般能光合伙用,是能獨立生活的一類自養原植體植物植物體構造簡樸,沒有真正的根、莖、葉的分化。藻類植物的繁殖方式有營養繁殖、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種。先鋒植物之一螺旋藻:能防治營養不良癥,增強免疫力。石莼:俗稱“海白菜”或“海青菜”,能軟堅散結,清熱利水甘紫菜:重要供食用,入藥軟堅散結,化痰利尿和降血脂海帶:大量供食用,入藥具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之功能昆布入藥

31、具有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之功海蒿子:中藥海藻的重要原植物之一,習稱大葉海藻,入藥具胡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之功。菌類植物菌類植物是一大群營異養性的有機體,涉及細菌門、黏菌門、真菌門三個門細菌不含葉綠素,營寄生或腐生生活。真菌是一類典型的真核異養性植物,有細胞壁、細胞核,不含葉綠素,也沒有質體。真菌貯存的營養物質重要有肝糖、菌蛋白、油脂以及微量的維生素,不含淀粉。真菌門分鞭毛菌亞門、接合菌亞門、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和半知菌亞門,藥用真菌大多屬于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冬蟲夏草:屬子囊菌亞門麥角菌科。是一種寄生于鱗翅類,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囊菌。夏秋季節,本菌的孢子囊孢子從孢子囊中放射出

32、來后來,即斷裂成許多節段,然后產生芽管,侵入寄主幼蟲體內。染菌幼蟲鉆入土中越冬,病原菌細胞以酵母狀出芽法嗇體積將蟲體營養耗盡而成僵蟲,此時蟲體內的菌絲體變成堅硬菌核,翌年春末夏初自蟲體頭部長出多種筆形的子座,并伸出土層外。子座上部膨大成子囊,子囊孢子成熟后從子囊孔口射出后又繼續新的寄主幼蟲。帶子座的菌核(僵蟲)即為名貴的藥材冬蟲夏草。入藥具有補腎益脾、止血化痰之功能。靈芝(赤芝):屬擔子菌亞門多孔菌科。腐生菌,子實體木栓質,菌蓋半圓形或腎形。入藥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之功能,用于治療神經衰弱、冠心病、肝炎、白細胞減少癥。同屬植物紫芝亦作靈芝用。豬苓:屬于多孔菌科。由于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表面有

33、白色、灰色和黑色三種顏色,稱白苓、灰苓和黑苓,內面白色。子實體自地下菌核內生子實體由菌核上生長,伸出地面,菌柄往往于基部相連,上部多分枝,形成一叢菌蓋。地衣植物門地衣是由真菌和藻類植物結合的共生復合體。構成地衣的真菌絕大多數為子囊菌,少數為擔子菌:與其共生的藻類是藍藻和綠藻。根據地衣的生長形態,可分為三大類:殼狀地衣、葉狀地衣和枝狀地衣。地衣的耐旱性和耐寒性很強,它們還是鑒別環境污染限度的批示植物,也是自然界的先鋒植物之一。苔蘚植物門苔蘚植物是綠色自養性的陸生植物,常用的植物體分兩種類型:一種是苔類,分化限度比較淺,保持葉狀體的形狀,另一種是蘚類,植物體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 具有明顯的世

34、代交替。孢子體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配子體上,這是區別于其她陸生高等植物的最大特性之一。地錢:屬于苔綱地錢科。繁殖方式分營養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全草能解毒,祛瘀,生肌;用于治療黃疸性肝炎。蕨類植物門蕨類植物門植物又稱羊齒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具有維管組織,但比較低等的一類植物。具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孢子體遠比配子體發達,具有根莖葉的分化和較原始的輸導系統,這些特性有別于苔蘚植物。產生孢子,不產生種子,這些特性有別于種子植物。具有獨立生活的配子體和孢子體,這點和苔蘚植物及種子植物均不同。因此蕨類植物是介于苔蘚植物和種子植物之間的一類植物。蕨類植物有小型葉與大型葉兩種類型,小型葉為原始類型;蕨類植

35、物的葉僅能進行光合伙用而不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稱為營養葉,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葉稱為孢子葉或能育葉。石松(伸筋草):全草能祛風散寒,舒筋活血,利尿通經。海金沙:攀緣草質藤本,全草能清熱解毒,利濕熱,通淋。孢子入藥稱海金沙,利水通淋,清熱解毒。金毛狗脊:近年生樹狀草本,根狀莖粗大,頂端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金黃色有光澤的長柔毛。根莖入藥,稱狗脊,能補肝腎,強腰膝,祛風濕,利關節。粗莖鱗毛蕨(東北貫眾): 近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連同葉柄殘基入藥,稱綿馬貫眾,有小毒。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可驅絳蟲,并用于治流行性感冒等。槲蕨(骨碎補):附生植物,根莖肉質,粗壯,橫走,入藥稱骨碎補,能補腎,強骨,祛風

36、濕,活血止痛。用于治療腎虛腰痛、耳鳴耳聾及跌打損傷、骨折、斑禿等。裸子植物門裸子植物的特性:介于蕨類植物與被子植物之間,孢子體發達、花單性,胚珠裸露(裸子植物的主特性,是與被子植物的最大區別點),不形成果實、配子體非常微小、具頸卵器構造、常具有多胚現象。銀杏科:落葉喬木,葉簇生。葉片扇形,2裂。雌雄異株,雄球花葇荑花序狀;雌球花具長柄,柄端有2個杯狀心皮,又稱珠托;種子核果狀,外種皮肉質,成熟時橙黃色,被白粉,味臭。銀杏:又稱公孫樹,白果樹,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種子(白果)有斂肺,定喘,止帶,澀精功能。松科:常綠或落葉喬木,多含樹脂。馬尾松:松花粉能燥濕,收斂,止血;松香能燥濕祛風,生肌止痛;松

37、節能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樹皮能收斂生肌;松葉能明目安神,解毒。麻黃科:草麻黃:草本狀矮小亞灌木。雌雄異株。麻黃是聞名世界的中藥,為國內特產,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能發汗,平喘,利尿; 為提取麻黃堿的重要原料。根能止汗。全草有小毒,大劑量可引起人、畜中毒。重要植物尚有:木賊麻黃,中麻黃。被子植物門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進化、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類群。已知被子植物有 l萬多屬,20多萬種,占植物界的一半。國內有2700多屬,約3萬種,是藥用植物最多的類群。被子植物的重要特性:具有真正的花;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內;具雙受精現象;孢子體高度發達被子植物門兩個綱的區別器官雙子葉植物綱單子葉植物綱根直根系須根

38、系莖維管束環列,具形成層維管束散生,無形成層葉網狀脈平行脈花一般為5或4基數3基數花粉粒具3個萌發孔花粉粒具單萌發孔胚2片子葉1片子葉需要重點掌握的科及其重要藥用植物:蓼科:草本,莖節常膨大,單葉互生,托葉包于莖節形成托葉鞘,花單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堅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內。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大黃、何首烏、虎杖、拳參、萹蓄、金蕎麥、辣蓼、杠板歸、蓼大青等。大黃根莖入藥能瀉熱通便;何首烏塊根入藥生用能通便,解瘡毒,制首烏能補肝腎,烏須發,強筋骨;虎杖根莖和根能清熱利濕,收斂止血。毛莨科:草本,葉片多缺刻或分裂,花多兩性;雄蕊和心皮多數,離生,螺旋狀排列;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重要的生藥有

39、黃連、川烏、附子、草烏、白芍、赤芍、升麻、白頭翁、威靈仙等。華黃連:近年生草本。根狀莖黃色,味苦。葉基生,葉片堅紙質。根莖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同屬三角葉黃連、峨眉野黃連和云南黃連亦作中藥黃連用。烏頭(川烏):近年生草本。塊根倒圓錐狀,有母根、子根之分。根有大毒,一般經炮制后。母根入藥稱“川烏”,能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子根稱“附子”,能回陽救逆,溫中散寒,止痛。芍藥:栽培種的根去栓皮干燥后作“白芍”入藥,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野生種的根不去栓皮作“赤芍”入藥,能散瘀活血,止痛,瀉肝火。同屬牡丹的根皮(牡丹皮)能清熱涼血,散瘀通經。木蘭科:木本,體內常具油腺體,單葉互生,一般全緣,托葉環(痕)明

40、顯,花單生,輻射對稱,花被3基數,雄蕊和心皮多數,分離螺旋排列在延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漿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厚樸、五味子、南五味子、辛夷、八角茴香等厚樸:樹皮和根皮能燥濕健脾,溫中下氣,化食消積。中華五味子(北五味子):果實(五味子)能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并用于治療肝炎。同屬華中五味子,果實入藥稱南五味子,功能同北五味子。十字花科:草本,花瓣4,十字形排列,四強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側膜胎座,中央有心皮邊沿延伸的隔閡提成2室。重要的生藥有板藍根、大青葉,白芥子、黃芥子、獨行菜、播娘蒿、萊菔子等菘藍:根入藥稱板藍根,葉入藥稱大青葉,兩者均能清熱解毒,涼血。葉另

41、具有靛藍,可加工成“青黛”,功用同大青葉。薔薇科:草本、灌木或喬木,常具托葉,花兩性,輻射對稱,花托呈多種類型:凸起、平展或下凹;花萼下部與花托愈合呈盤狀、杯狀、壇狀、壺狀的萼筒;萼片、花瓣多各為5,蓇葖果、瘦果、核果及梨果。重要的生藥有金櫻子、地榆、苦杏仁、烏梅、桃仁、山楂、枇杷葉和木瓜等薔薇亞科: 金櫻子:果實和根能收斂澀精,固腸止瀉。同屬月季花能活血調經。 玫瑰花能行氣解郁、涼血止痛。 掌葉覆盆子:落葉灌木。福建有分布。果實(覆盆子)能補腎益精。根能止咳,活血消腫。同屬有懸鉤子、插田泡。梅亞科 杏: 梅:核果密生短絨毛。近成熟果實(烏梅)能斂肺,澀腸,生津,安蛔。 桃:葉披針形,果核具粗

42、凹紋。種子(桃仁)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郁李:幼葉對折式,果實無溝。種子(郁李仁)能潤燥滑腸,下氣利水。蘋果亞科 山里紅:果實(山楂)能消食化滯,并能降血脂。 貼梗海棠:果實(皺皮木瓜)能舒筋活絡,和胃,祛濕。 枇杷:常綠小喬木。枇杷葉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嘔。豆科:葉互生,多為復葉,有托葉;花多數為蝶形花,雄蕊10,二體;心皮1,子房上位;莢果。分為三個亞科:含羞草亞科、云實亞科和蝶形花亞科。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合歡、含羞草、決明、皂莢、狹葉番瀉、烏拉爾甘草、膜莢黃芪、槐、補骨脂、野葛、農吉利、廣金錢草等含羞草亞科:木本、藤本。葉多為二回羽狀復葉。花輻射對稱,雄蕊多數。莢果。 合歡:樹皮(合歡)有

43、安神,活血,消腫止痛作用;花能安神,理氣解郁。 含羞草: 云實亞科:木本、藤本。花兩側對稱;萼片5,花冠假蝶形,莢果。 決明:種子(決明子)能清肝,明目,通便,降壓,降血脂。同屬望江南亦藥用 皂莢:果實(皂莢)扁條形,紫棕色。入藥能祛痰開竅,散瘀消腫。棘刺(皂莢刺)能活血消腫,排膿通乳。 紫荊:樹皮(紫荊皮)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瘀解毒。 狹葉番瀉:干燥葉(番瀉葉)入藥,能瀉熱行滯、通便。 蝶形花亞科:草本、灌木或喬木。單葉、三出復葉或羽狀復葉;花兩側對稱;花萼5裂;蝶形花冠,花瓣5。莢果。 烏拉爾甘草(甘草):近年生草本。根與根莖味甜,根狀莖圓柱狀,多橫走;主根粗長,外皮紅棕色或暗棕色。全

44、株被白色短毛及刺毛狀腺體。羽狀復葉。花藍紫色,莢果鐮刀狀或環狀。根及根莖能補脾,潤肺,解毒,調和諸藥。同屬光果甘草、脹果甘草亦作“甘草”用。 膜莢黃芪:近年生草本。主根粗長,圓柱形。奇數羽狀復葉,兩面被白色長柔毛。蝶形花冠黃色。莢果膜質,膨脹,具長柄,被黑柔毛。根(黃芪)能補氣固表,托瘡生肌,利水。同屬蒙古黃芪亦作黃芪用。 槐:落葉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莢果連珠狀。花蕾(槐米)、花(槐花)均能涼血止血,并可提取蘆丁;果實(槐角)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同屬苦參能清熱噪濕,利尿,殺蟲。 野葛: 藤本,全體被黃色長硬毛。塊根肥厚。三出復葉。花冠藍紫色。根(葛根)能解表清熱,透疹止瀉,生津止渴,并有增長

45、腦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未完全開放花(葛花)能治頭痛、嘔吐和解酒毒。蕓香科:喬木或灌木,葉或果實上常有透明油點(腺點),多含揮發油。復葉或獨身復葉。花輻射對稱,兩性。雄蕊與花瓣同數或為其倍數。蓇葖果、蒴果、核果或柑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橘、黃柏、吳茱萸、白鮮、蕓香、花椒、兩面針、枸橘、香櫞、九里香等大戟科:常含乳汁,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杯狀聚傘花序;無花瓣或稀有花瓣;有花盤或腺體,子房上位,蒴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巴豆、蓖麻、大戟、狼毒大戟、甘遂、續隨子(千金子)、地錦、一葉楸、烏桕、葉下珠等五加科:木本,葉多互生,掌狀復葉、羽狀復葉,或為單葉(多為掌狀分裂)花瓣分離,雄蕊5-10,生于花盤邊

46、沿,花盤生于子房頂部,子房下位;漿果或核果。重要的生藥有人參、西洋參、三七、刺五加、五加皮、竹節參、珠子參、通草、龍牙楤木、樹參(半楓荷)等人參: Panax ginseng C. A. Mey 近年生草本。根狀莖(蘆頭)結節狀;主根粗壯,肉質。掌狀復葉,小葉常5.傘形花序頂生;核果漿果狀,成熟時鮮紅色(習稱“亮紅頂”)。分布于東北。一年生人參具1枚三出復葉(習稱三花),2年生者具1枚五出復葉,俗稱“巴掌子”,后來每年遞增1枚五出復葉,三年生兩片復葉,叫“二甲”。四年生三片復葉,叫“燈臺”。五年增長到四片復葉,叫“四品葉”。六年復葉數增長為五片,稱“五品葉”。有少數狀況長出第六片復葉的,稱“六

47、品葉”。人參含多種人參皂苷(ginsenoside)。根為出名的滋補強健藥,能補氣固脫,生津安神。三七:近年生草本。掌狀復葉36枚輪生于莖頂,小葉37,中央一片最大,傘形花序頂生效果狀核果扁球形成熟時紅色。重要栽培于云南,廣西,福建也有栽培。根(三七,田七)能活血散瘀,止血,消腫,止痛,滋補強健。西洋參:形態與人參近,原產北美。根性涼,能補肺降火,養胃生津。傘形科:草本、常具有揮發油而有香氣。莖中空,葉柄基部常擴大成鞘狀,花小,兩性或雜性,多輻射對稱,復傘形花序或單傘形花序,花瓣5,雄蕊5枚,子房下位,心皮合生,2室,每室胚珠1,花柱2,雙懸果。重要的生藥有當歸、川芎、柴胡、白芷、小茴香、羌活

48、、獨活和前胡等華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近年生草本,全株有特異香氣。主根粗短,有數條支根。莖直立,有縱棱。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葉柄基部膨大成鞘狀況;小葉三對,葉脈及葉緣有白色細毛。復傘形花序頂生;花白色。雙懸果。主產于甘肅和云南。其中以甘肅岷縣和宕昌產量大,質量佳。根當歸為出名中藥,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杭白芷:重要栽培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地。根(白芷)能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華柴胡(北柴胡):近年生草本。分布地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地區等。根能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同屬狹葉柴胡(南柴胡,紅柴胡),功能華柴胡。川芎: Lig

49、usticum chuanxiong Hort.近年生草本。主產于四川、云南、貴州。根狀莖能活血行瘀,散風止痛。同屬藁本,遼藁本。防風:近年生草本,根能祛風解表,解痙,止痛,止癢。唇形科:草本,常含揮發油而有香氣,莖呈四棱形。葉對生或輪生,常由腋生聚傘花序構成輪傘花序,花萼常二唇形,花冠二唇形;子房下位,核果或漿果狀核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丹參、黃芩、益母草、薄荷、荊芥、香薷、藿香、紫蘇、夏枯草、連錢草(活血丹)、澤蘭、筋骨草、半枝蓮、香茶菜、冬凌草等。丹參:近年生草本,根肥壯,外皮磚紅色。羽狀復葉對生。分布于全國各地。根含丹參酮,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養心安神。貝加爾黃芩(黃芩):近年生草本。

50、主根斷面黃綠色。葉披針形。根能清熱、燥濕,解毒,止血和安胎。玄參科:草本,少灌木或喬木。花兩性,常兩側對稱,花冠45裂,多少呈二唇形,子房上位,2心皮2室,中軸胎座,蒴果。重要的生藥有地黃、玄參、毛花洋地黃葉、洋地黃葉、胡黃連、陰行草(北劉寄奴)、仙桃草等地黃:根莖肥大呈塊狀,鮮時黃色。根狀莖入藥,生地黃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熟地黃能滋陰補腎,補血調經。浙玄參(玄參):根肥大呈紡錘狀,根(玄參)能滋陰降火,生津,消腫,解毒。同屬北玄參也作玄參用。葫蘆科:草質藤本,具卷須。多為單葉互生。花單性,同株或異株,輻射對稱;雄花有雄蕊5枚,分離或各式合生,合生時常為2對合生,1枚分離,藥室直或折曲;雄

51、花子房下位,三心皮1室,側膜胎座,瓠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天花粉、瓜蔞、絞股藍、絲瓜絡等。栝樓:成熟果實(瓜蔞)能清熱滌痰,潤腸。果皮(瓜蔞皮)能清熱化痰、止咳。根(天花粉):具生津止渴,降火潤燥作用,其所含成分天花粉毒蛋白可用于中期引產。種子(瓜蔞子)能潤肺化痰,潤腸通便。羅漢果:根塊狀。干燥果實入藥,味極甜,具有清熱潤肺,利咽開音,潤腸通便的功能。桔梗科:草本、常具乳汁。花兩性,花冠5裂,鐘狀或管狀,稀二唇形;花藥聚合成管狀或分離;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5心皮合合生成25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稀漿果。重要的生藥有桔梗、黨參、沙參、半邊蓮、羊乳等。黨參:近年生草質藤本,具乳汁。根肉質、圓

52、柱狀。分布于秦巴山區及華北、東北各地。根補脾,益氣,生津。桔梗:近年生草本。根肉質、圓柱形。根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沙參:近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煺粗壯,圓錐形。根入藥稱“南沙參”, 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的功能。同屬輪葉沙參菊科:草本,有的具乳汁;頭狀花序,總苞;花序托即是縮短的花序軸,具苞片一枚稱托片;萼片常變成冠毛;聚藥雄蕊,連萼瘦果,稱菊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菊花、紅花、蒼術、白術、木香、川木香、款冬花、茵陳、青蒿、艾葉、蒼耳子、牛蒡子、蒲公英等。紅花:一年生草本。管狀花冠(紅花)能活血通經,散瘀止痛。菊花:近年生草本,基部木質,全體被白色絨毛。浙江桐鄉等地藥材稱杭菊,安

53、徽亳州、滁縣、歙縣等地產稱亳菊、滁菊,貢菊。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四川等地產分別稱為祁菊、懷菊、濟菊和川菊。花序(菊花)能疏風解熱,清肝明目。白術:近年生草本。根莖肥大、塊狀。根莖能補氣,健脾,利水。禾本科:地上莖稱稈,節間常中空,單葉互生,葉鞘抱稈,一般一側開裂,花小,常兩性,集成小穗再排成穗狀、總狀或圓錐狀;基部生有2枚穎片,下方的稱外穎,上方的稱內穎;小花外包有外稃和內稃,雄蕊一般3枚,子房上位,1室,胚珠一枚,花柱2,柱頭常羽毛狀,穎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薏苡、白茅、莎草、淡竹、荊三棱、荸薺等。天南星科:近年生草本。葉柄基部常有膜質鞘,葉脈網狀。花小,兩性,呈肉穗花序。具佛焰苞;單性花同株

54、或異株,子房上位,漿果,密集于花序軸上。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半夏、天南星、禹白附、千年健、魔芋、水菖蒲、石菖蒲等。半夏:塊莖有毒,炮制后才干使用,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天南星:塊莖能燥濕化痰,袪風定驚,消腫散結。百合科:近年生草本,稀灌木或亞灌木,常具鱗莖或根莖。花兩性,輻射對稱,花被片6,花被片6,花瓣狀,排成兩輪,雌蕊6枚,子房上位,心皮合生成3室,蒴果或漿果。百合:近年生草本,鱗莖近球形。花大型,乳白色。鱗莖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浙貝母:鱗莖(浙貝母)含多種生物堿,能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尚有暗紫貝母、卷葉貝母(川貝母)、甘肅貝母、棱砂貝母、太白貝母為川貝母的來源伊貝母、新疆

55、貝母為伊貝母來源;平貝母根莖入藥為“平貝母”。皆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麥冬:塊根(麥冬)入藥能養陰清心。七葉一枝花:根狀莖(重樓)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姜科:單葉,常兩列狀排列;多有葉鞘和葉舌;兩側對稱,花被片6,退化雄蕊2或4枚,內輪2枚聯合成明顯而美麗的唇瓣,能育雄蕊1,子房下位,花柱細長,被能育雄蕊花絲的槽包住,蒴果。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姜、陽春砂、白豆蔻、草果、溫郁金、姜黃、莪術、草豆蔻、高良姜等。陽春砂:果實(砂仁)能化食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溫郁金:近年生草本,根莖肉質。具塊根,斷面黃色。塊根(習稱黑郁金)能行氣踴血,消積止痛。姜黃:花葶直接從葉鞘中抽出,上部苞片粉

56、紅色。根莖(姜黃)能踴血行氣,通經止痛塊根習稱“絲郁金”, 功用同莪術:根莖能行氣踴血,消積止痛;塊根(綠絲郁金)也作“郁多”用。紅豆蔻:近年生高大草本。根狀莖塊狀,有香氣。根狀莖(大高良姜)能散寒,暖胃,止痛。蘭科:花兩性,兩側對稱,花被片6,排成兩輪;內輪側生的2片稱花瓣,中間的1片稱唇瓣,常特化成多種形狀,雄蕊與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能育雄蕊一般1枚,花粉粒粘結成花粉塊;雌蕊子房下位,3心皮,1室,側膜胎座,蒴果。種子極多,微小粉狀。重要的藥用植物有天麻、石槲、白及、金線蘭、手參、獨蒜蘭、石仙桃等。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腐生草本,無根,依托侵入體內的蜜環菌菌絲獲得營

57、養。塊莖長橢圓形,有環節。葉退化呈膜質鱗片狀,不含葉綠素。花莖單生。塊莖能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金叉石斛:附生草本。莖叢生。葉無柄。花大而艷麗。莖能益胃生津,滋陰清熱。同屬美花石斛、束花石斛也作石斛用。鐵皮石斛莖加工后稱“楓斗”(耳環石斛),能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白及:近年生草本。塊莖肥厚,短三叉狀,富黏性。塊莖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同屬黃花白及也作白及用。比較解釋下列名詞定根和不定根定根和不定根 凡有一定生長部位的根,稱為定根,涉及主根和側根兩種。在主根和主根所產生的側根以外的部分,如莖、葉、老根或胚軸上生出的根,因其著生位置不固定,故稱不定根。塊根和塊莖鱗莖和小鱗莖 小鱗莖和鱗莖(

58、小鱗莖:有些植物在葉腋或花序處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鱗莖。鱗莖:球形或扁球形,莖極度縮短稱鱗莖盤,被肉質肥厚的鱗葉包圍;頂端有頂芽,葉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獨身復葉和復葉 獨身復葉 獨身復葉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復葉。其復葉中也有一種葉軸,但只有一種葉片,葉軸與小葉之間具有關節。如柑、橙等植物的葉。獨身復葉也許是三出復葉中的兩個側生小葉退化,僅留一頂生小葉所形成。 復葉 每一葉柄上有兩個以上的葉片叫做復葉。復葉的葉柄稱葉軸或總葉柄,葉軸上的葉稱為小葉,小葉的葉柄稱小葉柄。由于葉片排列方式不同,復葉可分為羽狀復葉,掌狀復葉和三出復葉三類。二強雄蕊和四強雄蕊四強雄蕊 一朵花中具六枚離生雄蕊,兩輪著生。外

59、輪兩枚花絲較短,內輪四枚花絲較長。這種四長二短的雄蕊稱為四強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無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無限花序又稱總狀類花序或向心花序,其開花的順序是花軸下部的花先開,漸及上部,或由邊沿開向中心,如油菜的總狀花序。有限花序又稱聚傘類花序或離心花序,它的特點與無限花序相反,花序中最頂點或最中心的花先開,漸及下邊或周邊,如番茄的聚傘花序。單雌蕊和復雌蕊莢果和角果 角果:由2心皮合生的子房發育而成,內具假隔閡,種子生于假隔閡上,成熟時兩側腹縫線同步開裂,分為長角果和短角果。 莢果;由單心皮發育而成,成熟時沿腹、背縫線同步開裂,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實。圓錐花序和總狀花序(圓錐花序:花序軸產生許多分

60、枝,每一分枝各成一總狀花序,整個花序似圓錐狀,又稱援助花序。總狀花序:花序軸細長,其上著生許多花梗近等長的小花。)隱頭花序和頭狀花序 隱頭花序和頭狀花序(隱頭花序:花序軸肉質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的球狀體,其凹陷的內壁上著生許多五梗的單性小花,頂端僅有1小孔與外界相通,如無花果。傘形花序和輪傘花序聚合果與聚花果 一朵花中有許多離生雌蕊,后來每一雌蕊形成一種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稱為聚合果,如白玉蘭、蓮、草莓的果。如果果實是由整個花序發育而來,花序也參與果實的構成部分,這稱為聚花果或稱為花序果、復果,如桑、鳳梨、無花果等植物的果。核果和堅果聚藥雄蕊和單體雄蕊子座和子實體子座和胎座髓射線 髓射線是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