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 一輪復習 人教版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 作業_第1頁
2023屆 一輪復習 人教版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 作業_第2頁
2023屆 一輪復習 人教版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 作業_第3頁
2023屆 一輪復習 人教版 細胞的能量“貨幣”ATP 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 作業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屆 一輪復習 人教版細胞的能量“貨幣”ATP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 作業A組基礎鞏固練1ATP合酶由凸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內的F0兩部分構成。當H順濃度梯度穿過ATP合酶時,可使ADP與Pi形成ATP。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ATP合酶既能“識別”H,也能“識別”ADP和PiBATP合酶的F1是脂溶性的,而F0是水溶性的CATP合酶具有高效性,低溫會抑制該酶的活性DATP合酶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有分布【答案】B【解析】ATP合酶含有運輸H的載體蛋白,反應底物是ADP與Pi,因此既能“識別”H,也能“識別”ADP和Pi,A正確;ATP合酶的F1凸出于膜外,具有親水性,F0嵌入膜內,具

2、有疏水性,B錯誤;酶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ATP合酶催化ADP和Pi形成ATP需要溫和的條件,低溫會抑制該酶的活性,C正確;原核生物也進行細胞呼吸合成ATP,因此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都分布有ATP合酶,D正確。2在線粒體的內外膜間隙中存在著一類標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將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以下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A腺苷酸激酶極有可能是一種ATP水解酶B腺苷酸激酶數量的多少會影響細胞呼吸的強度C腺苷酸激酶與細胞內ATP與ADP的平衡維持有關D腺苷酸激酶發揮作用時伴隨著特殊的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答案】B【解析】腺苷酸激酶能使ATP形成ADP,即催化

3、ATP的水解,有可能是一種ATP水解酶,A正確;細胞呼吸中的酶是ATP合成酶,腺苷酸激酶的數量多少不會影響細胞呼吸的強度,B錯誤;腺苷酸激酶能催化ATP的水解及ADP的形成,故腺苷酸激酶與細胞內ATP與ADP的平衡維持有關,C正確;腺苷酸激酶能將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發揮作用時伴隨著特殊的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D正確。3(2021年河北保定一中月考)如圖是ATP和ADP相互轉化的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中D代表ADP,T代表ATP,E代表能量B反應式中,物質可逆,能量不可逆CATP中的“A”與RNA中的堿基A含義相同DATP中

4、的能量較活躍,易于釋放【答案】C【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與RNA中的堿基A不同,C錯誤。4下圖是某同學綜合不同細胞代謝特點而繪制的部分物質變化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不能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需要氧氣參與B都表示呼吸作用的過程,需要的酶種類相同C葉肉細胞中過程產生的H可用于過程中C3的還原D酵母菌細胞中過程進行的場所不相同,但都能合成ATP【答案】A【解析】分別是乳酸菌、醋酸菌的代謝途徑,過程不能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需要氧氣參與,A正確;需要的酶種類不同,B錯誤;葉肉細胞中過程產生的H只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C錯誤;酵母菌細胞中過程進行的場所不相同

5、,但不能合成ATP,D錯誤。5下圖是真核細胞內部分能量轉移關系的圖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表示將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發生在類囊體薄膜上B若過程發生在缺氧狀態下,則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C通常在動、植物細胞中都能發生的過程是D動、植物細胞中都可以含有物質A,但具體結構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圖示可知,圖中過程是光反應,過程是暗反應,過程是多糖的合成,過程是多糖的水解,過程是細胞呼吸。圖中過程表示將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發生在類囊體薄膜上,A正確;若過程發生在缺氧狀態下,則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B正確;通常在動植物細胞中都能發生的過程是,過程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中發生的,C錯誤;動

6、植物細胞中都可以含有物質A(多糖),但具體結構不同,D正確。6如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實驗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條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處B條件Y下,葡萄糖在線粒體中被分解,并產生CO2和水C試劑甲為溴麝香草酚藍溶液D物質a產生的場所為線粒體基質【答案】A【解析】根據產物酒精判斷條件X為無氧,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儲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線粒體不能利用葡萄糖;試劑甲為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圖中無氧呼吸產生CO2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產生CO2的場所為線粒體基質。7(2021年福建重點高中聯考)近年來有“荔枝一顆酒駕”的傳言,意思是說吃

7、一顆荔枝就相當于喝了酒。下列關于“荔枝一顆酒駕”的敘述錯誤的是()A荔枝上的發酵微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B密封運輸和荔枝殼為荔枝果肉發酵提供了條件C荔枝中的酒精主要來源于總反應式C6H12O6eq o(,sup7(酶)2C2H5OH2CO2能量D人咀嚼荔枝利用了荔枝酒精發酵過程所釋放的能量【答案】D【解析】近年來有“荔枝一顆酒駕”的傳言,意思是說吃一顆荔枝就相當于喝了酒,說明荔枝中含酒精;荔枝中的酒精主要來源于荔枝上酵母菌的無氧呼吸,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A正確。荔枝的密封運輸和其殼為酵母菌提供了無氧條件,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的總反應式是C6H12O6eq o(,sup7(酶)2C2H5OH2C

8、O2能量,B、C正確;人在吃荔枝時的咀嚼動作利用的是人體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與荔枝酒精發酵所釋放的能量無關,D錯誤。8某超市有一批過保質期的酸奶出現漲袋現象。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據此分析漲袋現象的原因合理的是()A漲袋可能是由于乳酸菌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B漲袋可能是由于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造成的C如果漲袋的酸奶中有酒味,說明可能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造成的D只要酸奶包裝盒密封完好,就不會出現漲袋的現象【答案】C【解析】乳酸菌是厭氧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A、B錯誤;無氧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能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確;酸奶中含有的微生物有

9、乳酸菌、酵母菌等,酸奶包裝盒密封完好,但無氧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能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會出現漲袋的現象,D錯誤。B組能力提升練9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產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氧濃度/%abcd產生CO2的量/mol912.51530產生酒精的量/mol96.560A氧濃度為a時,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無氧呼吸速率B氧濃度為b時,相同時間內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消耗的多C氧濃度為c時,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發酵D氧濃度為d時,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不進行無氧呼吸【答案】D【解析】氧濃度為a時,酒

10、精和CO2的產生量相等,因此只進行無氧呼吸,A錯誤;氧濃度為b時,由酒精產生量為6.5 mol可知,無氧呼吸產生CO2 6.5 mol(消耗葡萄糖3.25 mol),則有氧呼吸產生CO2為12.56.56 (mol)(消耗葡萄糖1 mol),因此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B錯誤;氧濃度為c時,無氧呼吸產生CO2 6 mol(消耗葡萄糖 3 mol),可知有氧呼吸產生CO2為1569 (mol)(消耗葡萄糖1.5 mol),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所有葡萄糖的3(31.5)100%66.7%,C錯誤;氧濃度為d時,酒精產生量為0,說明只進行有氧呼吸,不進行無氧呼吸,D正確。10以下甲、乙兩

11、圖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圖中氧濃度為a時的情況對應的是乙圖中的A點B甲圖中氧濃度為b時的情況對應的是乙圖中的D點C甲圖的a、b、c、d四種濃度中c是最適合貯藏的D甲圖中氧濃度為d時沒有酒精產生【答案】B【解析】甲圖中氧濃度為a時,細胞只釋放CO2不吸收O2,說明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對應乙圖中的A點;甲圖中氧濃度為b時,CO2的釋放量遠遠大于O2的吸收量,說明細胞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且無氧呼吸強度大,應在乙圖中的AC段之間;貯藏植物器官應選擇CO2產生量最少即細胞呼吸最弱時(甲圖中的c);甲圖中氧濃度為d時,CO2釋放量與O

12、2的吸收量相等,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因此沒有酒精產生。11螢火蟲尾部發光器能發光的機理如圖所示。ATP快速熒光檢測儀中含有熒光素、熒光素酶等物質,用來快速檢測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TP是細胞中的能量“貨幣”,細胞中儲存大量的ATP為生命活動供能B微生物殘留量越多,產生的ATP越多,所發熒光強度越強CATP快速熒光檢測儀只能檢測殘留的需氧型微生物DATP快速熒光檢測儀直接檢測葡萄糖溶液也可發熒光【答案】B【解析】ATP是細胞中的能量“貨幣”,但細胞中儲存的ATP較少,需要ATP與ADP不斷轉化為生命活動供能,故A項錯誤;ATP快速熒光檢測儀中含有熒光素、熒光素酶等物質,用來快

13、速檢測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原理是熒光素與ATP接觸形成熒光素酰腺苷酸,后者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被氧氣氧化發光,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微生物殘留量越多,產生的ATP越多,所發熒光強度越強,故B項正確;ATP快速熒光檢測儀能檢測殘留的所有能產生ATP的微生物,故C項錯誤;葡萄糖溶液中不含ATP,所以用ATP快速熒光檢測儀檢測不能發出熒光,故D項錯誤。12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分別將等量的無菌葡萄糖溶液與少許酵母菌混勻后,密封于如圖所示裝置中(瓶中無氧氣),并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當測定甲、乙裝置中CaCO3的產生量相等時,分別用濾菌膜過濾甲、乙兩錐形瓶中的溶液,除去其中的酵母菌后,得到濾液1和濾液2。將等量的

14、濾液1和濾液2分別放入中間隔有半透膜(葡萄糖不能通過半透膜)的U形管的A、B兩側,調整兩側液面使其高度相等,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并比較A、B兩側液面高度的變化。關于本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兩組實驗的自變量是O2的有無和無菌培養液的濃度B瓶中的酵母菌與人體肌肉細胞產生CO2的場所不完全相同C無菌O2通入裝置前必須先通入NaOH溶液以除去其中的CO2D根據題意可推知U形管中A側液面高度低于B側【答案】B【解析】甲、乙兩組實驗的自變量是O2的有無,無菌培養液濃度是需要控制的無關變量,A錯誤。酵母菌可以通過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產生CO2,場所是線粒體或細胞質基質;人體肌肉細胞產生的CO2全部來自有氧

15、呼吸,故只能產生于線粒體,B正確。無菌O2中不含CO2,C錯誤。由題意可知,甲、乙兩裝置中產生的CO2量相等,根據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可知,產生等量的CO2時,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少,故濾液1中葡萄糖的濃度高于濾液2,從而推知U形管中A側液面高度高于B側,D錯誤。13(2021年北師大廣東石竹附校月考)研究證實ATP既是能量“貨幣”,也可作為神經細胞間信息傳遞中的一種信號分子,其作為信號分子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ATP的結構簡式是_,神經細胞中的ATP主要來自_(細胞結構)。研究發現,正常成年人安靜狀態下24小時有40 kg ATP發生轉化,而細胞內ADP、A

16、TP的濃度僅為210 mmol/L,為滿足能量需要,人體解決這一矛盾的合理途徑是_。(2)由圖可知,ATP在傳遞信號過程中,在細胞間隙中的有關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團逐個脫離下來,最后剩下的是_。(3)一些神經細胞不僅能釋放典型神經遞質,還能釋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體細胞的膜電位變化。據圖分析,如果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經元之間起傳遞信號的作用,則圖中的_屬于無關變量,應予以排除。【答案】(1) APPP線粒體ATP與ADP迅速相互轉化(2)腺苷(3)典型神經遞質 【解析】(1)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動物細胞中,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所以神經細胞中的ATP主要來自線粒體。ATP是直接

17、能源物質,在體內含量很少,可通過ATP與ADP迅速相互轉化而形成。(2)ATP脫去1個磷酸基團為AD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為AMP,如果磷酸基團完全脫落,剩下的則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3)若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經元之間起傳遞信號的作用,可以設法把ATP與典型神經遞質分開,單獨去研究其作用,即用化學物質阻斷典型神經遞質,所以典型神經遞質是實驗的無關變量。14(2021年甘肅寧縣模擬)甲圖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圖,乙圖為線粒體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甲圖中X代表的物質是_,E代表的物質可能是_。(2)甲圖中有氧呼吸的途徑是_,其中產生能量最多的是_階段(填字母)。

18、(3)甲圖中C、D階段發生的場所依次對應于乙圖中的_(填序號)。(4)A階段與E物質產生階段的反應屬于_,寫出有關的反應式:_。(5)圖丙為該器官在不同氧濃度下CO2的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則圖中曲線說明無氧呼吸強度與O2濃度之間的關系是_。實線和虛線相交于C點,則B點進行_(填“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無氧呼吸”或“有氧呼吸”)。丙【答案】(1)丙酮酸酒精和二氧化碳(2)A、C、DD(3)、(4)無氧呼吸C6H12O6eq o(,sup7(酶)2C2H5OH2CO2能量(5)無氧呼吸強度隨O2濃度的升高而逐漸減弱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解析】(1)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甲圖中X代表的物質是丙酮酸,

19、E代表的物質可能是酒精和CO2。(2)甲圖中有氧呼吸的途徑是A、C、D,其中產生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即D階段。(3)甲圖中C、D階段分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階段,發生的場所依次是線粒體基質(即圖乙中的)和線粒體內膜(即圖乙中的)。(4)A階段與E物質產生階段的反應屬于無氧呼吸,反應式為C6H12O6eq o(,sup7(酶)2C2H5OH2CO2能量。(5)根據圖丙中曲線可知,無氧呼吸強度隨O2濃度的升高而逐漸減弱;B點既進行無氧呼吸又進行有氧呼吸。C組壓軸培優練15不同種類的種子中儲存的營養物質的種類不同。在科學研究中常通過呼吸熵(RQ釋放的CO2體積消耗的O2體積)來推測生物用

20、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質。下圖是測定發芽種子呼吸熵的兩個裝置。關閉活塞,在25 下經過20分鐘后讀出刻度管中著色液滴移動的距離。假設裝置1和裝置2中著色液滴分別向左移動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內氣體體積的減少量,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1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2)x代表_,y代表_。(3)若測得x200 mm,y30 mm,則該發芽種子的呼吸熵是_。(4)若要測定已長出一片真葉幼苗的RQ,則應將該裝置放于何種條件下進行?_,原因是_。(5)為使測得的x和y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一組對照裝置。對照裝置的容器和試管中應分別放入_。設置對照的目的是_。(6)小琪同學在做這個實驗時,將生理狀態相同的發芽種子等量分裝到兩個裝置中。假定其他操作步驟無誤,她發現開始的一段時間內裝置1中的著色液滴向左移動,而裝置2中的著色液滴位置卻不發生改變,則可推測該發芽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源物質主要是_,理由是_;若發現裝置1和裝置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