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祝福》教學設計 2021-2022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12《祝福》教學設計 2021-2022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12《祝福》教學設計 2021-2022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12《祝福》教學設計 2021-2022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祝福教學設計設計理念:祝福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的小說代表作之一,篇幅較長,內容豐富,形象突出,影響深遠,因此本文有許多的教學重點,例如梳理故事情節,祥林嫂、四叔、柳媽等人物的形象特點,倒敘手法,作品的社會意義,作品的語言特色,題目的意義。小說以“人物”為核心,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主題,所以任何小說教學繞不開人物,更是為了表達主題。此次的片段教學我將引導學生在感受祥林嫂最后一次的肖像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劇的原因。教材分析:1、本文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小說,該單元屬于課程標準規定的“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是

2、高中階段第一次集中學習小說這一體裁。單元教學要求學生能夠進一步學習鑒賞小說的情節、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品位小說的敘事手法和語言,認識場面、肖像、細節等描寫的作用,深化對小說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的理解。2、祝福是魯迅先生于1924年2月寫的一篇傳世名作,全面地展現了魯迅小說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從藝術角度講,無論是情節、人物還是環境,都刻畫得精細傳神而且意味深長。祥林嫂的命運令人悲嘆,而解讀造成人物命運悲劇的原因是理解小說的一把鑰匙,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從思想角度講,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國社會最底層、最苦難的廣大農村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表現了鮮明的反封建主題,因此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主題思想。學情分析: 1、高

3、一學生在初中時學過小說,因此,他們對于小說這一文學樣式并不陌生,也具有基本的文體知識,知道從“環境、情節”把握“典型人物”,體會“主旨”。但學生對小說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故事情節且對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夠深入。因此注意結合小說語言、勾連文本,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傾情演繹,調動課堂氣氛,也讓課堂有“語文味”。2、初中同學們也學過魯迅的小說,例如孔乙己、社戲、故鄉,因此對魯迅以及魯迅的作品反映的主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防止學生脫離文本陷入慣有的模式,引導他們貼近文本進行解讀,要發揮高中生較強的思考探究能力,通過討論層層剖析。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祥林嫂最后一次肖像變化的前因后果及表現,深刻感受祥林

4、嫂絕望無助的境遇。2.通過誦讀法,感受小說中人物的境地心情,把握小說中人物的特點。3.引導學生通過層層深入,探討祥林嫂悲劇的原因,認識到封建社會中夫權、族權、神權對人們精神世界的迫害。教學重難點:1. 通過分析祥林嫂最后一次肖像變化的前因后果及表現,深刻感受祥林嫂絕望無助的境遇。2.引導學生通過層層深入,探討祥林嫂悲劇的原因,認識到封建社會中夫權、族權、神權對人們精神世界的迫害。教學方法:問答法;討論法;誦讀法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討論導入師:同學們好!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魯迅的祝福。上節課我們已經梳理了祥林嫂人生的七件大事,并從中感受了她的三次肖像變化,現在請小組討論回憶三次

5、肖像描寫的不同。明確:第一次是祥林嫂喪夫到魯鎮做工的肖像描寫,雖然“臉色青黃”,生活艱難,但“兩頰卻還是紅的”,對生活還有希望和盼頭;第二次是祥林嫂再寡喪子重回魯鎮的肖像描寫,“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失去了生活的動力,精神萎靡;第三次是祥林嫂淪為乞丐慘死的肖像描寫,“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木刻似的”、“活物”、“乞丐”,精神已經麻木了,行尸走肉。師:祥林嫂的三次肖像變化并不表現在連續的幾件大事中,也就是祥林嫂做過反抗,境遇起起落落,那為什么最后還是慘死?今天,讓我們聚焦課文冬至的時節這個祥林嫂最后精神崩潰的片段,分析壓死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探究造成祥林嫂悲

6、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祥林嫂三次肖像變化的不同,并指出其與七件大事起起落落的聯系,激起學生對于祥林嫂最后慘死原因的疑問,點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二、分析壓死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1.師:請同學們翻到105頁,自由朗讀課文倒數第六段,邊讀邊思考:為什么祥林嫂可以坦然地拿起杯子和筷子?明確:因為祥林嫂從四嬸手里拿了歷來積存的工錢去捐了門檻,她認為死了有門檻替她給千人踏、萬人跨,她也因此“無罪”了,不會被人嘲笑了。(朗讀指導:要讀出祥林嫂的歡欣喜悅和積極向上的情緒,這是一種絕處逢生、枯木逢春的解脫。)2.師:但是四嬸的反應是怎么樣的?四嬸也認為祥林嫂“無罪”了嗎?明確:在祥林嫂捐

7、門檻報喜時,四嬸沒有回應。而到了祭祖時,四嬸慌忙阻止祥林嫂去拿酒杯和筷子。顯然,四嬸沒有認為祥林嫂捐了門檻就沒事了,而認為祥林嫂依然不能去拿酒杯和筷子。師:這里的“你放著罷,祥林嫂”與前文第一次祭祀時阻止祥林嫂沾手的“祥林嫂,你放著罷”有什么不同?讀一讀。明確:兩句話表意相同但情味有區別。第二次用主謂倒裝句,你放著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強調,表明了四嬸連忙制止祥林嫂的行為,體現了四嬸的緊張、嚴厲。(朗讀指導:要讀出四嬸的慌忙、緊張和嫌棄。)3.師:祥林嫂好不容易重拾對生活的希望,聽到四嬸的這一句話,有什么反應?明確:當下的反應:縮手、臉黑、失神。之后的變化:眼睛窈陷、膽怯、呆坐、頭發花白、記性

8、變壞,淪為乞丐。追問:縮手的動作描寫有什么不同?明確:之前是“訕訕縮回手”,這次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訕訕只是難為情的樣子,炮烙是有罪的一種酷刑。師:與捐門檻之前比,祥林嫂的狀態如何變化?為什么?明確:從恐懼苦悶到精神麻木。原本她還有捐門檻這一絲希望,所以她只是消沉害怕,日子還有盼頭,有目標。而如今她最后的一絲希望被熄滅了,她清楚再怎么努力也沒辦法洗清罪孽,人們不會重新接納她,所以她已經放棄了。4.小結:祥林嫂做出了最后一次反抗,但終究不被人們所接受,她最終走向了滅亡。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讓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萬劫不復之地?(設計意圖:承接上節課的七件大事梳理和三次肖像變化描寫,引導學生貼

9、近文本,深刻體會祥林嫂絕處逢生又掉入深淵的絕望無助。穿插朗讀,讓學生感性理解祥林嫂悲慘的處境,為下面分析祥林嫂注定悲劇原因的問題做好鋪墊。)三、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1.師:你們見了祥林嫂這樣有什么感受?明確:同情追問1:那魯鎮的人們怎么想的?他們在祥林嫂放棄生活后又是怎么做的?明確:四嬸警告她,打發她走。追問2:讀一讀四嬸警告的語句,想一想魯四老爺和四嬸這樣對祥林嫂是不是太殘忍了?明確:從社會關系來看,魯四老爺和四嬸是地主階級,祥林嫂只是最底層的人,四嬸認為她干活勤快就留下她,嫌棄她干活不靈活就把她趕出去在當時也是正常的、普遍的,這是封建社會政權對祥林嫂的迫害。(板書:政權)(朗讀指導:注

10、意讀出四嬸的毫無愧疚、冷漠。)2.有誰覺得祥林嫂“有罪”?為什么覺得她“有罪”?明確:(魯四老爺、四嬸、柳媽)眾人。因為她改嫁了一次。追問:現在改嫁二婚正常嗎?為什么當時祥林嫂被冠上“有罪”?明確:在現代二婚很正常。這是因為在中國封建社會,重男輕女一直是傳統,男人可以養家糊口,而女人只能是潑出去的水。因此女人的地位極其低下,但社會對于女人的要求又很高,三妻四妾是男人的事,三從四德是女人的事。當時的人們認為女子應該對男子從一而終,否則下地獄靈魂會被劈成兩半,其實是在維護男性作為丈夫的權力,也就是夫權。(板書)師:祥林嫂為什么沒有從一而終?明確:喪夫。追問:那是她自己選擇再嫁嗎?明確:并非自己的選

11、擇,祥林嫂是被婆婆賣掉的。追問:放到現在,會出現這樣的事嗎?為什么當時的婆婆有這樣的權利?明確:一個家庭丈夫是一家之主,當祥林嫂死了丈夫之后,祥林嫂也就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包括生活上的、物質上的,實際上自然也就淪為了婆家的一個附屬品,因為夫權,婆家為了她的小叔子能有錢結婚,把祥林嫂像一個商品一樣賣掉了。師:夫權一方面要求祥林嫂從一而終,一方面又逼著祥林嫂再嫁。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這也正是丁玲說的祥林嫂非死不可。(PPT放丁玲評價祥林嫂的話語)3.師:你們再想一想,祥林嫂第二次痛失丈夫和愛子的時候,丈夫本來給她留下了房子和財產,為什么最后她被掃地出門,成了無家可歸的人?明確:大伯趕她走。追問:

12、誰賦予了大伯的權利?明確: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族權(板書)。在長期的封建思想的浸潤下,中國農村歷來有著威嚴的宗族制度。這種制度以維護本族內成員的利益為目的的,具有很強的排外性。因此,喪夫失子了的祥林嫂也就不再被視作本族內的人了。4.師:這些是外部環境強加給祥林嫂的壓力,那祥林嫂自己怎么想的?為什么祥林嫂也覺得自己“有罪”?明確:祥林嫂也被封建思想洗腦,抱定了嫁人就要“從一而終”的思想,她被婆家賣給賀老六為妻時,是豁出了命去的,才導致額頭上磕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她也認為自己“有罪”,所以才會把自己積攢很久的錢拿去捐門檻(內因板書),但是即使這樣她也不配敬奉神靈,被人們視為異類,這也是神權(板書)對祥林嫂的壓迫。5.小結:所以祥林嫂的悲劇不僅是外部政權、父權、族權對她的迫害,也是她自身被封建思想洗腦所造成的,這讓她即使反抗,即使境遇好轉過,最終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設計意圖:從文本發問,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分析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認識到她悲劇發生的必然性,感受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四、結束語這節課,我們聚焦于祥林嫂捐完門檻卻仍不被接受的片段,體會祥林嫂前后的肖像變化,感受她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壓倒的無助,并進一步探究了造成祥林嫂非死不可的悲劇原因,認識到封建社會中夫權、族權、神權對人們精神世界的迫害。五、作業布置思考兩個問題:(1)祥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