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教學教案設計_第1頁
《鄉愁》的教學教案設計_第2頁
《鄉愁》的教學教案設計_第3頁
《鄉愁》的教學教案設計_第4頁
《鄉愁》的教學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6PAGE6鄉愁的教案設計鄉愁的教案設計鄉愁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一、教學目標1把握詩中的意象2能夠結合詩中的意象構設畫面,體悟詩中作者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能找到記憶的恰當方法4能夠結合該篇自己創設意象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準確理解詩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讀難點:學以致用,自如想象,創設新意象三、教學用具多媒體四、教學過程:課前播入鄉愁曲,創設氛圍(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導入一:同學們有沒有三五天或較長時間的離開家、離開過父母你想家了嗎想家時是什么感受生列舉,師述同感,引出小詩:“異鄉的路上,家是一盞燈;異鄉的夜晚,家是一個夢,

2、如何也圓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親倚欄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憑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誰都感覺得到,誰也說不清。”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體配樂)是啊,想家的心情,誰都說不清。同學們想家的時候還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遠離祖國、漂泊異鄉的游子呢(媒體示圖)尤其是臺灣同胞,因為海峽的阻隔,親人們長期不得相見,那才是真正的愁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一起走進詩人那濃情似霧的鄉愁世界,一起來傾聽詩人內心的呼喚。導入二:,鄉愁是深切思念家鄉的心情。可以說是中國詩歌當中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里會涌現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

3、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每陣歌樓的雨點,每陣西風里斷雁的叫聲,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詩人們都會把難以排遣的思鄉之愁訴諸于筆端。于是我們便能欣賞到那一首首凄婉哀傷的詩歌,感受著詩人那綿綿的思念,那柔美的哀傷。下面我們來看一首臺灣當代詩人的思鄉之作。(二)了解余光中1學生根據所積累的

4、資料,簡要地介紹。2補充(媒體示):余光中祖籍大陸。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臺灣。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學一往情深,承繼了傳統文化中鄉愁這一永恒的主題,寫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陸和臺灣長期阻隔,而詩人又經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鄉之情,不免經常流露出來(是他詩歌作品中的重要內容)。對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風趣幽默地說:大陸是母親,臺灣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國是外遇。代表作鄉愁、鄉愁四韻,春天,遂想起,被稱為鄉愁詩人。(三)聽錄音,感受一下詩的感情基調和詩的朗讀節奏1明確: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帶哀傷,所以朗讀時的速度就是緩慢的。2生小

5、聲朗讀,邊讀邊標出節奏和重音(“/”、“”)師巡回,指導有疑難的同學小時候后來啊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新娘在那頭長大后而現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外頭我在這頭母親在里頭大陸在那頭3請學生個別朗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并適當指導:第一、二節,語速慢,讀出思念之情第三節,注“呵”的變調,應讀為輕聲,讀出適當的顫音(生列離別)第四節,音調上揚,要有蕩氣回腸的感覺,“在那頭”要一字一頓。4齊讀(四)解讀全詩,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讀1整體感知你投入了怎樣的感情去朗讀(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作者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6、2細細體會(1)詩人的這種感情是不是突發偶感?在詩人漫長的生活經歷中,那對故鄉綿綿的思念一直縈繞在詩人的心頭,這一點,可以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也即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2)這種感情看得見嗎?要把這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抽象的情感具體地表達出來,作者是怎樣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詩中的形象。找一找,這首詩借助什么樣的意象表達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郵票、船票、墳墓、海峽3想象構圖12下一頁鄉愁的教案設計其實詩人是巧妙地運用了詩

7、歌創作的一種方法托物寄情。詩是精當而儲蓄的藝術,只懂得這四個意象還不夠,還應根據意象想象詩歌表達的具體內容(詩中有畫)(1)教師用語言描述自己讀第一節詩后腦中出現的畫面。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遠方延伸一位少年,目光堅定,背著一個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親,滿臉傷感,提著一個行李箱,吃力地跟著只聽見他們腳下的落葉嚓嚓地響。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來,母親也緩緩放下箱子。母親盯著少年的臉,悠悠地說:“別忘了來信。”少年用力點點頭。片刻,母親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遞給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記加衣服”少年沒有回答,提起箱子轉身走向前方。母親還在原地,她的眼光隨著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親久久佇望,目光深情而又專注,夕陽的余輝給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