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環衛設施建設及農村環境治理投資額分析圖_第1頁
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環衛設施建設及農村環境治理投資額分析圖_第2頁
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環衛設施建設及農村環境治理投資額分析圖_第3頁
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環衛設施建設及農村環境治理投資額分析圖_第4頁
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環衛設施建設及農村環境治理投資額分析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環衛設施建設及農村環境治理投資額分析圖 一、“鄉村”PPP項目數 黨的十八大報告更是明確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一次提出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共建“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隨即出臺的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依據美麗中國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設“美麗鄉村”的奮斗目標,新農村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的提法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提出。 2014年以來,有510個項目通過探索應用PPP模式支持扶貧和農村振興,1546個項目在庫,總投資1.2萬億元。其中,簽約項目857個,投資6761億元,實施率為55.4%;已開工建設項目475個,投資3428億元,開工率為55.

2、4%。 二、中國鄉村市政公共設施投資規模 近年來,在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國家政策大背景下,我國農村建設投資規模迅速擴大。2009-2018年,中國鄉村市政公共設施投資規模復合增速15.07%。2018年,市政公共設施建設規模3053億元,初步統計2019年的投資規模在3664億元左右。 三、中國鄉村市政設施建設情況 公共設施投資的增加,直接體現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上。以農村排水管、專用衛生車輛、公廁建設為例,三者建設數量普遍增加。到2018年底,農村排水管總長24000公里,衛生專用車輛設備28000套,公廁35500座。1990-2018年中國鄉村公共設施建設情況年份排水管道長度(萬

3、公里)公園綠地面積(萬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米)環衛專用車輛設備(萬臺)公共廁所(萬座)19902.30.640.880.165.3319912.30.831.190.265.7419922.50.871.320.315.8919932.40.911.40.295.7719942.61.111.760.426.1819953.71.091.730.506.4219963.21.081.790.506.1219973.11.151.910.546.2519983.21.312.220.626.2119993.21.322.230.656.0420003.31.352.330.685.862

4、0013.11.362.560.705.0320023.61.312.540.755.052003/20044.31.412.570.774.5820054.31.372.650.804.5720061.90.290.850.882.9220071.10.240.661.042.7620081.20.260.721.303.3420091.40.300.841.342.9620101.40.310.881.452.7520111.40.300.901.532.5820121.50.320.951.853.0820131.60.351.082.563.9420141.60.341.072.373

5、.1920151.70.341.102.413.0420161.80.331.112.502.9920171.90.401.652.763.1820182.40.371.502.803.55 四、中國農村垃圾產生量及垃圾處理投資額 HYPERLINK /research/202011/907765.html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農村垃圾處理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在城市化等因素的影響下,農村人口大量減少,但從農村垃圾生產總量看,總量在增加,農村人均垃圾生產呈現較大的增長趨勢。2019年中國農村垃圾產量約為52.2億噸。 在農村垃圾的構成上,由于農村生產活動為城鄉的

6、正常運行提供了充足的糧食供應,而在這類產品的供應背后,農村生產活動中產生了大量的生產垃圾,主要是養殖垃圾和稻草垃圾。2019年,農村生產性垃圾48.24億噸,占比92.41%;生活垃圾2.99億噸,占比1.86%。 近年來我國農村垃圾處理力度明顯加強,2018年我國農村垃圾處理投資規模為289.37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113.35%,2019年我國農村垃圾處理投資額在387.74億元左右。 五、中國鄉村環境治理投資規模 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并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基礎。但由于當前我國很多地方官員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部分地區項目上馬時過分考慮產值、利稅而忽視生態

7、環境保護,導致當前我國工業污染造成的農村群體性事件頻發。如因當地多名兒童血鉛超標爆發的陜西鳳翔血鉛事件、因建材公司水源污染問題爆發的云南麗江事件等,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扭曲政績觀的推動下默許甚至縱容污染企業進行生產。上述種種現象表明,當前我國進入了涉及農村環境污染的群體性事件的多發期,如若任由農村環境問題發展,最終可能影響我國發展穩定的大局。 2018年我國鄉村環境治理投資規模為1054.33億元,2019年我國鄉村環境治理投資規模在1328.13億元左右。 六、美麗鄉村建設主體及模式 當前,農村建設由政府主導,其他主體參與不足,整體建設過于依賴財政資金和行政動員,行動可持續性和有效性面臨挑

8、戰。農業農村的薄弱環節仍然十分明顯,投資周期長、風險高、回報率低等,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宜居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不高。要解決強政府、弱市場、弱社會的格局,政府必須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與村級自治組織、村民組織、社會組織、工商企業等多主體合作,根據自身優勢和可用資源確定各自的作用。為了保證各主體在建設美麗村莊過程中有序、高效的合作。美麗鄉村多元建設主體的資源優勢、利益訴求和角色定位比較多元主體優勢可用資源參與訴求潛在困境角色定位政府法定權; 強制權; 公共利益代表人、財、物;信息;媒體宣傳;科普培訓建設“三美”鄉村;落實上級政策委托代理中,基層潛規則影響公信力制度安排者;公共產品提供者;協調監督者村域自治

9、組織了解村莊及村民狀況信息盤活鄉村資源自治性不足;潛規則影響公信力溝通中介村民了解自身需求人力;資金經濟自利能力不足受益者、建設者、監督者社會組織公益性;基層認同;宗旨導向資金;信息;志愿者組織宗旨能力有限;公信力不足;不規范服務提供者;溝通中介;效率推動者;監督者、競爭者工商企業效率優勢;資金優勢融資;融物利益最大化;企業社會責任過度逐利資金提供者;競爭者 七、中國農村環境治理行業發展潛力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的重點和方向,是生態、經濟和社會的振興。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改革的深入推進,“三農”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生產生活條件更加便利,社會化生態服務不斷增多。在經濟發展水平限制下,生態文明遵循自然和經濟的發展規律,以更高的標準完成生態環境中各個指標要素的建設,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實現人與自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