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語文 專題六 文言文知識_第1頁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語文 專題六 文言文知識_第2頁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語文 專題六 文言文知識_第3頁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語文 專題六 文言文知識_第4頁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語文 專題六 文言文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 精心整理精品文檔 可編輯的精品文檔專題六 文言文知識一、重點字詞1 故不為茍得也 茍:_2 非獨賢者有是心 是:_3 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_4 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_5 易安陵 易:_6 大王加惠加 惠:_7 雖千里不敢易 雖_8 秦王怫然怒 怫然:_9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嘗:_10 非士之怒也 士:_11 休祲降于天 休祲:_12 秦王色撓 色撓:_13 寡人諭矣 諭:_14 不敢稍逾約 逾約: _15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患: _16 嘗趨百里外 趨: _17 未嘗稍降辭色 辭色: _18 援疑質理 援: _質: _19 俟其欣悅 俟: _20 媵人持湯沃灌 沃: _21

2、猶幸預君子之列 預: _22 綴公卿之后 綴: _23 齊師伐我 師: _24 肉食者謀之 肉食者: _25 肉食者鄙 鄙: _26 何以戰 以: _27 必以情 情: _28 忠之屬也 忠: _屬: _29 公將馳之 馳: _30 既克 既: _31 懼有伏焉 伏: _32 望其旗靡 靡: _33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與:_34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不若:_3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_36 王之蔽甚矣 蔽:_37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刺:_38 期年之后 期年:_39 九百人屯大澤鄉 屯:_40 會天大雨 會:_41 度已失期 度:_42 今亡亦死 亡:_43 扶蘇以數諫故 數:

3、_44 此誠危急存忘之秋也 秋:_45 以光先帝遺德 光:_46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_47 悉以咨之 咨:_48 遂許先帝以驅馳 驅馳:_49 以彰其咎 彰:_二、通假字1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2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_3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4 鄉為身死而不受_5 秦王不說_6 故不錯意也_7 四支僵勁不能動_8 同舍生皆被綺繡_9 孰視之_10 發閭左適戍漁陽_11 固以怪之矣_12 為天下唱_三、古今異義1 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_今義:_2 長跪而謝之古義:_今義:_3 走送之古義:_今義:_4 媵人持湯沃灌古義:_今義:_5 小大之獄古義:_今義:_6 犧牲玉帛古義:_今義:_7 再而

4、衰古義:_今義:_8 今齊地方千里古義:_今義:_9 明日徐公來古義:_今義:_10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_今義:_11 卒中往往語古義:_今義:_12 今亡亦死古義:_今義:_13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古義:_今義:_14 誠宜開張圣聽古義:_今義:_15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古義:_今義:_1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_今義:_四、一詞多義1 與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蹴爾而與之(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2 則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入則無法家拂士(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 惠 大王加惠( )汝之不惠( )4 以 無從致書以觀( )以中有足樂者(

5、) 以衾擁覆( )5 師 遂逐齊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6 故 故克之( )公問其故( )7 朝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見威王( )朝于齊( )8 誠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帝感其誠( )9 次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0 加 弗敢加也( )萬鐘于我何加焉( )11將 上使外將兵( )自立為將軍( )12 使 唐雎不辱使命( )使內外異法也(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五、翻譯句子1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2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3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

6、喪耳。4 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5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6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7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8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9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0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2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13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14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15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16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17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7、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18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19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20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1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2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23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4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25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參考答案一、1. 茍且2. 這種3. 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4. 有什么益處5. 交換6. 施予恩惠7. 即使8. 憤怒的樣子9. 曾經10. 這里

8、指有膽識有才能的人11. 吉兇的征兆,這里偏指兇兆12. 面露膽怯之色13. 明白,懂得14. 超過約定期限15. 擔心16. 快步走17. 言辭和臉色18. 引、提出詢問19. 等待20. 澆21. 參與22. 跟隨23. 軍隊24. 吃肉的人。這里指當權者25. 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26. 憑、靠27. 誠,誠實,這里指誠心28. 盡力做好分內的事類29. 驅車追趕30. 已經31. 埋伏32. 倒下33. 與相比怎么樣,表示比較34. 不如,比不上35. 偏愛36. 蒙蔽,這里指所受的蒙蔽37. 當面指責38. 滿一年39. 停駐40. 適逢,恰巧遇到41. 推測,估計42. 逃跑43.

9、 屢次44. 時候45. 發揚光大46. 彰顯47. 詢問48. 奔走效勞49. 揭示二、1. “得”同“德”,感恩、感激2. “辯”同“辨”,辨別3. “與”同“歟”,語氣詞4. “鄉”同“向”,先前、從前5. “說”同“悅”,高興6. “錯”同“措”,放7. “支”同“肢”,肢體8. “被”同“披”,穿9. “孰”同“熟”,仔細10. “適”同“謫”,謫戍11. “以”同“已”,已經12. “唱”同“倡”,倡導、發起三、1. 益處 增加2. 道歉 感謝3. 跑 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4. 熱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5. 訴訟事件 監獄6. 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 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

10、7. 第二次 又一次8. 兩個詞,土地方圓 一個詞,某一區域;部位9. 次日,第二天 今天的下一天或不遠的將來10.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方位詞,左和右11. 到處,處處 經常,常常12. 逃跑 死亡13. 時候 秋季14. 擴大 商店等設立后開始營業15. 痛心、遺憾 極端憎恨或悔恨16. 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 (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四、1. 同“歟”,語氣詞給 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2. 那么 如果就 卻3. 恩惠 同“慧”,聰明4. 連詞,來介詞,因為 介詞,用5. 軍隊 老師6. 因此,所以 原因,緣故7. 早晨 朝廷 朝拜8. 確實,的確 誠心9. 編次 軍隊駐扎1

11、0. 虛夸,夸大 益處11. 帶領,率領 將領,帶兵的人12. 出使讓,使得 派遣五、1. 魚,是我所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2.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東西;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只好)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3. 不僅賢德的人有這種心,人人都有這種心,(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4. 雖然這樣,(我)從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5. 現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可是安陵君不順從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6. 如果有膽識有才能的人發怒,倒

12、下的尸體只有兩具,流出的血只有五步(的距離),但全天下的人都要穿白色的衣服,今天就是這樣。7. (我)抄寫完后,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8. 我站著侍候在他身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9. 因為內心有值得快樂的事情,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10. 祭祀用的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一定根據實情報告。11. 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我)雖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誠心處理。12. 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耗盡了。13. (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更漂亮?”14.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15. 第二天徐公來了,(我)仔細地看徐公,自認為不如徐公美麗。16. 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都認為我比徐公美。17. 宮廷里的侍女、侍衛沒有誰不偏愛大王,朝廷的百官沒有誰不害怕大王,全國范圍內的百姓沒有誰不有求于大王。18. 旨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朝廷進諫,宮門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之后,偶爾有人來進諫;滿一年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19. 現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公子扶蘇和大將項燕的隊伍,在天下倡導,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20. 即使能免于斬刑,戍守邊塞死的人本來也有十分之六七。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