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小學二年級下冊同步教案(全冊)_第1頁
大象版科學小學二年級下冊同步教案(全冊)_第2頁
大象版科學小學二年級下冊同步教案(全冊)_第3頁
大象版科學小學二年級下冊同步教案(全冊)_第4頁
大象版科學小學二年級下冊同步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我的氣墊船模型教案我的氣墊船模型單元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了解氣墊船為什么能離開水面。2.懂得制造氣墊船的過程。3.通過學習積累經驗,更加熱愛科學。懂得制造氣墊船的過程。懂得制造氣墊船的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猜謎語: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陸上行,水里開,答。導入課題。它的速度實在快,不是飛機和火箭,卻能騰空飛起來。(打一交通工具)謎底:氣墊船。同學們,你了解氣墊船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我的氣墊船模型,感受氣墊船在地面和水面上的用途。講授新課(一)了解氣墊船1.什么是氣墊船?氣墊船:一種將壓縮空氣打入船底,從而形成船體與水面之間一定厚

2、度的氣墊,再向前推進的船。2.我對氣墊船的感受。學生1:氣墊船能離開水面,所以它可以在水面上高速行駛。學生分小學生2:這種船能在水上或沼澤地帶高速行駛,組活動。具有靈活、機動、吃水淺、速度快等特點。(二)閱讀氣墊船為什么能離開水面了解氣墊船想一想,氣墊船為什么能離開水面?閱讀教材1頁,然后回答。氣墊船將空氣向下吹,使船體離開水面,并在船底與水面之間形成一層空氣墊。(三)設計制作氣墊船模型制造氣墊船的材料:紙杯、塑料飯盒、安全剪刀。說一說,制作氣墊船的過程?學生思考,閱讀教材,小組交流,然后回答。(1)把紙杯的底剪掉。(2)在飯盒底部描一個圓。(3)沿線將飯盒底部的圓剪掉。(4)把紙杯插入圓筒,

3、氣墊船就做好了。及其原理。掌握制作過程,交流積累經驗。(四)活動比一比,看誰的氣墊船模型跑的更快。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比賽,選出優勝者,在進行比賽,然后評出最佳制造者。(五)經驗交流會把你交流制作和使用氣墊船模型的經驗,提出改進的建議,和大家分享。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回答。學生1:我用力向船里吹起。學生2:我朝杯子的這個位置吹氣。學生3:大家的經驗對我有幫助嗎?學生4:減小氣墊船模型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輕輕一推就能很順暢地滑動起來。學生5:吹向船底的氣體越有力,實驗效果也就越明顯。思考、實驗、討論、總結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經驗交流會記錄表姓名奇奇經驗或建議注意把空氣吹到杯子的內壁上反思,制作中

4、的得與失,激發學生更加熱愛科學。教師:通過制造氣墊船模型,我們積累了經驗和好的做法,并把大家的建議記在心里,為我們下一次玩氣墊船模型打好基礎。課堂練習說一說,氣墊船的特點?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想一想,用其他材料做一下氣墊船模型。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氣墊船,掌握了思考小結內總結課堂內容,氣墊船的制作過程,并積累了經驗,為我們下一次容,鞏固學習使學生加深理活動做準備。板書我的氣墊船模型制作氣墊船過程交流反思知識。解。1.1荒島生存教案課題荒島生存單元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能夠利用荒島上的資源進行生存。2.懂得我們的生活所需是

5、動植物提供。學習3.在野外生活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的資源為人類自身的生存服務,提高自己適應環境的目標能力,增強自理能力,將來為社會服務。重點難點能夠利用荒島上的資源進行生存能夠利用荒島上的資源進行生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講訴故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傾聽故事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三百多年前,在英國,有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交流自己的看導入課題。魯賓遜,他從小就很頑皮,長大后,不聽父親勸阻,法。出海經商去販賣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風巨浪,同船的十一人中,十人被海浪吞沒,僅剩下魯賓孫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島上,他與自然斗爭,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訓

6、成了忠實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變船只的船長,回到英國。然后又去巴西經營種植園,最后終于成了一位大富翁。這個故事,就是英國小說家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能夠在荒島上生存利用自然資源生存了28年,假如我們在荒島上,應如何生存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荒島生存,感受荒島上生存的方法。講授新課(一)閱讀:野外生存夏令營開始招生了!思考:(1)島上的情況怎樣?人煙稀少但景色迷人(2)可以在島上怎樣的生活?像原始人一樣住山洞,也可以建造自己的房子。可以采摘野果和野菜。小魚和小蝦成為我們的美食。(3)想一想,我們還可以利用荒島上的哪些資源來生活?學生分小組活動。小組討論,然后匯報情況。學生1:飲山泉水,

7、解決飲水問題。學生2:用干樹枝生活來取暖、做飯。學生3:我們可開墾土地種植植物來生活。教師小結:同學們,開動了腦筋,相處了很多利用島上的資源來生活的事例,現在,把你們的記錄和發現展示給同學們吧!記錄:根據島上的資源來為我們生存服務。順序1發現荒島上的動植物可以給我們提供食物。2還能利用樹枝和干草搭建棚子!3看來,在荒島上生存離不開動植物。小結:只要我們善于動腦,善于思考,就能發現或找到生存的資源。(二)事實證據我們在家的時的生活離不開動植物,那么,說一說,我們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從哪里來?饅頭麥子棉衣棉花牛奶奶牛書本紙張讓學生懂得生活中離不開動植思考、實驗、物。討論、總結拓展: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從

8、哪里來?學生分小組進行表達交流,分享觀點。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動植物。(三)設計制作給校園里的植物做個愛心標志牌吧!通過小制作增強學生保護植物的意識。思考、討論、解決問題。課堂練習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從哪里來?大米糖課桌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寫出一則保護植物的廣告語。課堂小結在荒島上,我們可以利用島上的資源,為我們的生存服務。板書第1課荒島生存島上的資源生存生活中的物品來源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1.2我們的小船教案課題我們的小船單元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能夠利用荒島上的資源制造生活用品。學習目標2.開

9、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動手,動腦能力。3.在實踐中,找出制造的優缺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重點難點能夠利用荒島上的資源制造生活用品,提高動手,動腦能力。能夠利用荒島上的資源制造生活用品,提高動手,動腦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同學們,如果從這岸到達對岸,我們應該乘坐怎樣的交通工具?學生活動思考,回答。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學生思考,然后回答。(船)船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交通工具,那么,我們怎樣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制造它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我們的小船。講授新課(一)閱讀思考:荒島上的生活新奇有趣,他們幻想著做什么?他們幻想像原始人一樣,利用島上的資源造一只

10、船。教師:荒島上有哪些資源,怎樣來造船呢?(二)提出問題他們提出了怎樣的問題?小組討論,然后匯報情況。學生1:可以做一艘大帆船,又快又穩!學生分小組活動。學生2:可以把樹干挖空,做成獨木船。學生3:可以用山上的枯樹干,做成木筏。教師小結:同學們真的開動了腦筋,進行了思考,相處了很多很多可行方法,想到很多可利用的資源。根據島上的資源來提出自己制作船的設想。那么,他們是怎用進行制作的?(三)設計制作為了證明我們的想法的可行性,看看他們設計了怎樣的方案?探探:獨木舟模型設計方案(1)用胡蘿卜代替樹干。(2)用竹片刀把胡蘿卜完成獨木舟的形狀。(3)究究:羊皮筏模型設計方案(1)用氣球代替羊皮囊。讓學生

11、說自己的設計方案,思考、實驗、提高學生思維能(2)用繩子把氣球困成3串,每串4串只氣討論、總結力。球。(3)奇奇:帆船模型設計方案(1)用橡皮筋和木棒做一排木筏。(2)用三角布做成船帆。(3)根據自己的設計方案,然后進行制作。(四)表達交流展示制造的模型,并把制造的過程說給大家聽。學生認真思考,然后交流自己的制作過程。學生1:制作羊皮筏的時候,一定要把氣球困牢,不然氣球捆綁不牢就容易掉入水中學生2:獨木船的制作過程很簡單,只要將胡蘿卜挖空,但底部不要挖壞了思考、討論、通過小制作,找出優缺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3:竹筏制作時,船帆的位置很重要,不解決問題。要掛偏了,應該掛在中間位

12、置,船順著風,快速平穩的前進優點獨木舟制作簡單缺點不穩定羊皮筏帆船輕便載物量大怕碰撞,劃壞笨拙課堂練習1.想一想,我們可以利用荒島上什么資源來造船?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2.怎樣做用氣球做羊皮筏模型?作業布置想一想,生活中還可用哪些材料來制作船?堂知識的理解所學。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小結內總結課堂內容,思維,善于動腦,就能利用身邊的資源,制造生活容,鞏固學習使學生加深理中所需的物品。板書第2課我們的小船方案制船過程優缺點知識。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1.3我們的家園教案我們的家園單元一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了解自然界中的物品哪些是自

13、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2.讓學生懂得用聰明才智創造更得財富,建設自己的家園。了解自然界中的物品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了解自然界中的物品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情景再現: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小明、小李、張明、趙輝和小麗正在談論荒島上情況,其中,小明問:“荒島上有汽車嗎?”小麗問:“荒島上有賓館嗎?能看電視嗎?”小李回答:“荒島上都有天然的東西有河流、山峰、動物、植物可美了!”同學們,在他們的回答中,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學生思考,進入沉思狀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這個問題,學習我們的家園。講授新課

14、(一)表達交流1.閱讀教材11頁,說一說,下列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出來的?學生思考、交流,然后討論,選出代表回答問題。山洞、動植物是自然形成的。遮陽帽、木筏是人工形成的。2.調查(1)指出下列物品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工制造的?書、本、水稻鉛筆、玉米、文具盒、貓、小答。學生分小組活動。導入課題。感知什么是狗、樹林學生交流,然后回答。(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自然形成、人工制造。自然形成的河流巖石山川人工制造的家電交通工具生活用品3.歸納總結自然形成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特征:自然形成: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包括水、空氣、山脈、河流、動植物、地球、宇宙等等。

15、人工制造:在后天中,通過人們的思維、創造而形成的。4.通過調查,我們有什么發現?學生閱讀教材,然后回答。植物、動物、河流、山脈、海洋等構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紡織產品、交通工具、家用電器、通信工具等構成了人工世界。(二)表達交流舉例說明,我們利用自然界的資源構建人工世界的活動,給我們的生活和環境帶來了哪些影響?學生思考、交流,然后代表回答。正面影響:橋梁建設改變了人們交通的不便利;樓房的建設改變了人們居住環境;醫療器械戒的發明改變了對病情早發現、早治療!不良影響: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加大了對森林的砍伐,加大了水土流失,環境的破壞;造紙業的排放改變了河流的清澈、加大了對環境的污染通過具體事例懂得干自

16、然形思考、實驗、成、人工制作。討論、總結通過拓展延思考、討伸,讓學生展現論、解決問題。心中的美景。教師小結:人工制造是人類智慧的體現,它改變了家鄉的面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時過度的開發與創造將給人類帶來災難。(三)拓展活動我們都想通過我們的創造讓家鄉變得越來越美,找一張漂亮的風景圖片,畫出自己理想的家園。課堂練習說出下列物品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Mp4、電話、電動車、雪花、雨水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人工制思考小結內總結課堂內容,造和自然形成,讓人類的發明創造更好的為生活

17、服容,鞏固學習使學生加深理務。板書第3課我們的家園植物、動物、河流、山脈、海洋自然世界建筑物、紡織產品、交通工具、家用電器、人工世界。通信工具人工世界。知識。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2.1我們來造紙教案我們來造紙單元二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了解造紙的過程,體會其中的艱辛。2.掌握信息傳遞的記錄和傳遞的方式。3.增強學生對祖國科學文化的熱愛。了解造紙的過程,掌握信息傳遞的記錄和傳遞的方式。了解造紙的過程,掌握信息傳遞的記錄和傳遞的方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造紙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它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我國古代文化答。的

18、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你了解造紙的過程嗎?今天,我們就用廢紙來體驗造紙的過程,學習我們來造紙。講授新課(一)設計制作手工造紙閱讀:教材15頁說一說,造紙的過程。學生閱讀,交流其中的體會,然后說出其中的步驟。(1)浸泡搗碎將廢紙撕碎,浸泡5分鐘,然后搗碎。導入課題。(2)攪拌攪拌成紙漿。(3)抄紙。學生分小組活動。用紗網抄起一層紙漿,再用干毛巾吸去紙漿里的水分。(4)晾干輕輕揭干成形的紙,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感知造紙的過程.(二)表現交流造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體驗其過程中,說一說手工造紙的體會。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

19、。學生1:手工造紙很有趣!學生2:手工造紙就是有些麻煩。學生3:手工造紙速度也很慢。教師:造紙過程讓我們體會到愉悅,我們要把造紙技術發揚光大,為推動造紙技術做出自己的貢獻!通過具體感受造紙了樂趣。(二)閱讀:信息的記錄和傳遞通過閱讀,你了解了那些信息?(1)信息記錄媒介龜甲、竹筒、紙、電子設備理解:甲骨文:古漢字書體之一種。殷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并將占卜之內容用當時書體刻在甲骨之卜兆旁。這種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稱為甲骨文。清末發現于河南安陽。竹簡: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制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制稱竹牘,木制稱木牘。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

20、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思考、實驗、討論、總結思考、討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論、解決問題。尺牘。(2)信息記錄方式刻字、書寫、打字、語音輸入理解:刻字:古時候人們用刀在木頭或石頭上雕刻出文字,而當今的人們能用多種方法在多種材料上通過閱讀信息的記錄與傳遞,感受現代科雕刻各種字體,如:石材,木材。打字:用打字機把文字打在紙上。(3)信息傳遞方式驛馬傳書、電報、電話、網絡通信理解:技的發展與進步。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它是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發展起來的。電報信息通過專用的

21、交換線路以電信號的方式發送出去,該信號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使用的編碼是摩爾斯編碼。現在,隨著電話、傳真等的普及應用,電報已很少被人使用了。課堂練習1.說一說,信息記錄的媒介有哪四種?2.簡單理解打字。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說一說,造紙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好處?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造紙的四個步驟,更懂得了信息記錄的媒介、記錄方式和傳遞方式。板書第1課我們來造紙造紙步驟信息記錄的媒介記錄方式傳遞方式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課題學習目標2.2裝訂我的小書教案裝訂我的小書單元二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

22、級1.了解用線裝訂的過程。2.掌握線裝訂與訂書機的不同感受。3.感受現代裝訂的工具,增強學生對祖國科學文化的熱愛。重點1.使用訂書機裝訂。2.掌握線裝訂與訂書機的不同感受。難點體會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快捷和舒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情景再現: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明明拿著自己畫的畫,說:“看,這是我畫的幾張連環畫!”小紅說:“怎樣把它們裝訂起來呢?”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些紙張裝訂起來,一起學習裝訂我的小書。講授新課(一)設計制作裝訂我的小書閱讀:教材17頁1.說一說,裝訂的過程。學生閱讀,交流其中的體會,然后說出其中的步驟。裝訂可用線裝訂和訂書機裝訂。用

23、線裝訂:(1)打洞安全提示:1.使用錐子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他人。2.打洞時注意保護桌面。(2)穿線(3)打結2.觀察訂書機的結構答。學生分小組活動。導入課題。感知用線裝訂的過程。訂書機的結構由四部分:圧柄、釘槽、底座和成型板。3.訂書機的使用方法:(1)打開訂書機。最好用手固定好打開那頭,防止彈回傷手。(2)放進訂書釘,放好后、合起來。,(3)對準應釘訂書釘的位置,用手掌用力按壓下去。(4)訂好,放開手松開訂書機,就ok!4.你能說出訂書機工作原理?在人手用力按壓訂書機,在力作用下,針在穿過物體后會碰到模具,針頭彎曲,從而實現針與物之間的穿透裝訂;在完成裝訂后,人撤去對針頭端蓋的力的

24、作用,此時彈片會回彈,訂書機恢復到初始狀態。教師總結:無論是哪一種裝訂,都很方便快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二)表現交流用線和訂書機裝訂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學生1:用線裝訂很慢,用訂書機很快。學生2:用訂書機省時省力!。學生3:有的時候,用線裝訂的比訂書機裝訂耐久不易散花,訂書機裝訂如果裝不緊容易散花。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裝訂的方式,哪一種更方便,更快捷,我們就選擇哪一種。(二)閱讀:現代裝訂工具通過閱讀,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現代裝訂工具有:無釘訂書機、便捷訂書機、電動訂書機和全自動裝訂機。(1)無針訂書機不用訂書針,就能輕松把幾張紙訂在一

25、起。而且使用次數超過10000次。它由塑料制成,外形思考、實驗、討論、總結思考、討論、解決問題。通過具體事例體會用線裝訂與訂書機裝訂的不同。有點象雙層生日蛋糕。這塊蛋糕底下有個細縫,只要把紙塞進這條細縫里,然后像按普通訂書機一樣輕輕一按,就能把紙張輕松釘在一起。紙上擠壓出一個橢圓形的洞,洞邊有條細縫,被壓開的部分紙張就別進了這條細縫里。(2)便捷訂書機體積小,方便,使用靈活。(3)電動訂書機輕印刷裝訂中常用設備,體積小、操作靈活方便、裝訂精度高,可進行平訂和騎馬訂,利用標準預成型書釘。(4)全自動裝訂機在自動裝訂機基礎上開發研制的。使裝訂操作實現全自動化,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經濟實用。(三)拓

26、展活動描述生活中其它科技產品的結構和功能。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小組選出代表回答問題。課堂練習說一說,裝訂機的結構?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通過拓展延伸,感受科技產品結構與功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介紹一下你知道的科技產品的結構和功能?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裝訂的過程,更認識了四種現代的裝訂工具。板書第2課裝訂我的小書裝訂過程線裝訂與訂書機的不同感受了解現在裝訂工具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2.3科技產品體驗會教案科技產品體驗會單元二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了解科技產品給生活帶

27、來的感受。2.掌握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3.感受科技帶來的方便、快捷,增強學生對科學文化的熱愛。掌握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感受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技帶來的方便、快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同學們,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產品的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發明與創造越來越應用于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答。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你的身邊,感受到科技產品帶來的方便與快捷了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科技產品體驗會。講授新課(一)活動科技產品體驗會閱讀:教材19頁1.說一說,科技產品給你哪些體會?學生閱讀,交流其中的體會。學生1:用計算器計算又快又準。學生2:用電動充分泵給氣球充氣,輕

28、松多了。學生3:用電子體溫計更快捷。導入課題。2.填寫體驗記錄表學生分小產品計算器快捷便利舒適組活動。電動充氣泵電子體溫計3.你還知道那些電子產品,給你怎樣的感覺?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感知科技產品的體會。學生1:電熱毯溫暖又舒適。學生2:快壺,燒水方便、快捷。學生3:電風扇讓炎熱遠離了我們。教師總結: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倆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促進了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二)表現交流我們還使用過哪些科技產品?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通過交流體會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學生1:空調可以使房間的溫度更舒適。學生2:我坐過高鐵又快又穩!。學生3:飛

29、機拉近了城市間的距離,讓人們的出行更快捷。學生4:移動互聯網,我們只需要輕輕的點觸指尖,就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想要的信息。教師: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衣食住行上就能深切的感受到。(三)閱讀: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1.通過閱讀,在衣食住行方面,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學生閱讀教材,根據畫面回答問題。(1)衣思考、實驗、討論、總結思考、討原來手工織布,現已變成了機器織布,提高效論、解決問題。率。節省人力。(2)食電飯煲取代了生火做飯,灰飛煙熏的廚房不見,給人們帶來了干凈、快捷、舒適。(3)住空調取代了手搖扇子,讓室內溫度更舒適;電視讓人們足不出戶就知天下大事。(4)行2.說一說,在

30、你的身邊科學技術來了哪些變化?學生交流,討論,然后回答。學生1: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穿的外貿服裝、休閑服飾、純棉制品、國內名牌了,更時尚、美麗、舒適、個性了。學生2:烤盤、電磁爐等等的出現,使人們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健康飲食。學生3:智能手機的出現,讓娛樂、通信、購物等成為了一體。教師小結: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快捷和舒適。課堂練習談一談,科技使生活發生的變化?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從生活中感受科技產品的作用,增強學生熱愛可得意識。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介紹一下你知道的哪一種科技產品改變了你生活?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

31、們懂得了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加快了社會進步的腳步。板書第3課科技產品體驗會對科技產品的感受科技產品對人們衣食住行的影響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3.1春夏秋冬教案春夏秋冬單元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了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現象。2.能用語言進行描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現象。3.通過學習更加熱愛一年的四季,熱愛大自然。了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現象,能用語言進行描述。體會喜歡不同季節的不同情感。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播放兒歌四季歌謠。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同學們,聽完這首兒歌,一年中有幾

32、個季節?答。學生思考,回答。(春夏秋冬)在這四個季節里,你有怎樣的感受和哪些不同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春夏秋冬。講授新課(一)提出問題春去夏來,我們的周圍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回答。學生1:可以穿裙子了!學生2:天氣熱起來了。學生3:荷花也開了。學生4:我家的狗都熱得伸舌頭了。導入課題。學生5:可以到河里去游泳了。教師:夏季和春季里還有許多許多現象,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一下吧。學生分小組活動。(二)描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夏季和春季的不同現象。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然后回答。太陽落山時刻表感知科技產品的體會。季節春季夏季時間3月20日18:376月18日19:41學生1:春

33、天,冰雪消融,大地蘇醒了。學生2:春天里風是暖暖的,像母親的手撫摸這一樣!學生3:春天的柳絲長長的,像少女的長發!學生4:夏季里,花更紅,枝葉長得茂盛。學生5:夏季里,雨多了,雨量大了。通過交流體會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教師:夏季與春季里現象個不相同,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有不同的發現。夏季和春季相比,氣溫逐漸升高,植物更加茂盛,白天時間變長。(三)提出問題我們還知道哪些季節?它們各有什么現象?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回答學生1:還有秋季和冬季。學生2:秋季好多莊稼和水果都成熟了。學生3:冬季會下大雪,可以滑雪、堆雪人!學生4:冬季天氣很冷要穿厚衣服!學生5:秋天里,樹葉是黃的,落在地上像鋪了地毯一

34、樣!學生6:冬天里,雪花飛舞,大地像蓋上了厚厚的棉被。教師總結: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現象。(四)表現交流最喜歡的季節我們最喜歡哪個季節?說一說自己的理由。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學生1: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萬物復蘇,春暖花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是希望的象征,思考、實驗、討論、總結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她宛如一位花季少女,帶給我們生活的希望,讓我們鼓起勇氣面對一年的困難磨難!學生2:我喜歡夏季,因為夏天充滿了活力,充滿激情。學生3:我比較喜歡秋天,每次看到晚霞落下的時候,夕陽西下,就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黃色語與紅色交相輝映,充滿希望!學生4:我喜歡冬天

35、,冬天萬物都成了銀裝素裹的,我們可以賞雪,可以堆雪人,可以打雪仗(五)設計制作四季大轉盤在圓環上分別寫上與不同季節對應的天氣、動物或植物的特點,以及人的活動。學生活動,動腦筋,動手制作。游戲:轉動四季大轉盤,將季節與想象對應起來。說一說,自己轉動到了哪個季節,對應的季節的天氣、動物或植物的特點及人們的活動。學生轉動轉盤,自由說出轉動的結果。課堂練習春天來了,說一說,身邊有哪些變化?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從生活中感受科技產品的作用,增強學生熱愛可得意識。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畫一畫,四季中最美的風景,說出自己的感受。課堂小結一年中,季節不同,現象不同,感受不同,思

36、考小結內總結課堂內容,讓我們在四季中,發現現象,積累經驗,增長知識容,鞏固學習使學生加深理吧!板書第1課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同現象喜歡四季的理由知識。解。3.2四季與動物教案課題四季與動物單元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有興趣地觀察四季里天氣和動物的變化。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環節導入新課2.搜集四季對動物的影響證據。3.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4.通過學習更加熱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有興趣地觀察四季里天氣和動物的變化。搜集四季對動物的影響證據。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同學們。我們先讀一首兒歌:冬季里,刮北風,學生活動思考,回答。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小動物,忙過冬。羊兒換上厚皮襖,青蛙睡在泥

37、洞里。燕子回到南方去,魚兒躲到水底層。松鼠貯足糧食后,一頭鉆進大樹洞。從兒歌中,我們懂了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那么,四季的變化與動物的生活有怎樣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四季與動物。感受四季對動物的生活影響。講授新課(一)閱讀青蛙冬天去哪里了1.什么是冬眠?冬眠也叫“冬蟄”。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于極度降低的狀態,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2.青蛙冬天去哪里了?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回答。青蛙是冬眠動物。冬天,它們鉆進洞穴、土壤或者淤泥中睡覺,到春天才會蘇醒。(二)提出問題學生分小組活動。冬季天氣寒冷,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學生思考,交流,然會回答。學生1:我從資料中知道

38、,蛇、刺猬也要冬眠。學生2:小燕子飛到南方過冬。學生3:小松鼠會在秋季儲存食物,以備過冬。學生4: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貍、麻雀、烏鴉等學生5:產卵過冬。如:螳螂、蝗蟲等。教師:小動物們,以不同的方式度過寒冷冬季。(三)事實證據其他季節中,動物的活動變化。感知科技產品的體會。通過交流體會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學生搜集資料,小組交流,與同學們共同分享。思考、實驗、松鼠:在春季、夏季生長繁殖,秋季儲存食物討論、總結過冬。燕子:春季飛回北方產卵繁殖,夏季生長繁殖,秋季飛回南方過冬。兔子:春、夏、秋季在生長繁殖,秋季要加厚皮毛過冬。喜鵲:春季、夏季生長繁殖,秋天加厚羽毛準備過冬。

39、(四)拓展分析整理記錄,說一說我們的發現。學生交流、討論、然后回答。學生1:動物是有生命的,它們是生物。學生2:我發現很多動物在春季、夏季生長繁思考、討殖。學生3:很多動物在秋季就開始為過冬做準備了。學生4:有的動物還會換毛學生5:有些動物有特殊的行為,如蜜蜂采蜜。教師:季節變化會對動物的生活產生影響。(五)游戲角色扮演:四季中的動物戴上一個小動物頭飾,模仿這種小動物在四季中的不同活動。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說一說在四季中的活動。學生1:我是小燕子,冬季天氣寒冷我就飛往南方了。學生2:我是小狗,夏季天氣炎熱,我就吐舌頭來解熱。學生3:我是小松鼠,冬天來了,要把窩墊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

40、么的儲備食物,還要換毛,冬天要換上與夏天不一樣的毛。學生4:我是小鴨子,春天來,我會先跳進河里盡情的游來游去!(六)遷移應用準備研究四季與植物的資料。說一說,四季對植物有什么影響?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課堂練習春天來了,說一說,身邊有哪些變化?論、解決問題。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從生活中感受科技產品的作用,增強學生熱愛可得意識。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扮演一種小動物,說一說在四季中的活動情況。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季節變化對動物的生活思考小結內總結課堂內容,產生有影響。板書第2課四季與動物動物們過冬四季變化動物的生活、生產的影響容,鞏固學習知識。

41、使學生加深理解。3.3四季與植物教案課題四季與植物單元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有興趣地堅持觀察四季里天氣和植物的變化。學習目標重點難點2.搜集證明四季對植物的影響。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對四季里植物的不同生命現象進行表達和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興趣地堅持觀察四季里天氣和植物的變化。搜集證明四季對植物的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閱讀兒歌:秋葉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樹葉子隨風搖,答。千片萬片往下落,變成蝴蝶,漫天飄飄。從這首歌謠中,你知道了什么?秋天到了,樹葉紛紛落下,這說明了季節與植物的生長是息息相關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四季與植

42、物,感受季節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講授新課(一)活動為參加“四季與植物”科學交流會做準備。在這次活動中,準備什么,準備哪些內容?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回答。學生1:我準備研究蘋果樹什么季節開花,什么季節學生2:我要調查常見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生長導入課題。情況。學生3:樹的年輪是怎樣形成的?如果你參加了這次交流會,你將準備什么內學生分小組活動。容?思考在科學學生思考,交流然后回答。交流會上,準備學生1:什么植物一年四季都開花?學生2:所有的樹都有年輪嗎?教師:同學們,四季中的植物很多,植物與四季有什么關系,四季影響植物的生長嗎?需要同學們認真觀察身邊的植物,從而找出答案。(二)交流表達“四季與植物”科學

43、交流會開始啦!把你的發現和研究結果展示給同學們吧。學生思考,小組交流,然后回答。學生1:我發現蘋果樹春季發芽、長葉,夏季學生2:四季里的植物調查表四季里的植物調查表調查人:究究哪些內容。交流體會,說出自己的發現和思考、實驗、研究結果。討論、總結植物楊樹春季發芽長夏季生長茂秋季落葉冬季光枝葉狗尾草發芽長葉盛生長茂盛枯萎玉米生長成熟學生3:媽媽告訴我,年輪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變化影響形成的。學生4:年輪是由于溫度變化引起的植物莖分生層分生速度變化,溫度高分生生長旺盛,細胞較大,木質較松;溫度低生長緩慢,細胞較小。所以思考、討如果溫度變化明顯可能產生年輪,如果沒有溫度變論、解決問題。化則沒有年輪

44、。科學小報:秋冬季節氣溫低,降水減少,很多植物生長變緩或停滯,葉子全部脫落,第二年再長出嫩葉。教師: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們也都是生物。季節的變化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影響。(三)反思在科學交流會上,我們都有哪些收獲?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回答學生1:我們小組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了交流。學生2:我們知道植物生長受季節變化的影響。學生3:表達交流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學生4:一年生的植株會秋天枯萎死亡,果實在秋季成熟、種子開始傳播。學生5:秋天,落葉樹的葉子漸漸變黃、變紅,并掉落下來,常綠樹幾乎不變。學生6: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植物也隨著發芽、展葉、開花、葉變色、果實成熟、落葉等變化著。(四)游戲接龍游戲每人說出

45、一個季節變化影響植物生長的例子。小組交流、討論,然后談其中的體會。學生1:小草春天發芽。學生2:楓葉秋天變紅。學生3:蘋果,秋天掛滿枝頭。學生4:菊花在秋天開放。學生5:植物在夏天枝繁葉茂。課堂練習1.談一談,年輪的形成?2.所有的樹都有年輪嗎?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從游戲中,感受季節變化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認真觀察一種植物,記錄生長情況。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季節的變化影響著植物的生長。板書第3課季節與植物季節變化影響植物生長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4.1推力和拉力教案推力和

46、拉力單元四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懂得生活中有兩種力:推力和拉力。2.體會兩種力的作用,所產生的不同效果。3.通過學習讓學生養成愛動腦、善于思考的好習慣。了解推力和拉力。了解推力和拉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情景再現: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思考,回設計意圖簡單的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玩過水槍,當水槍朝前推,水就被射出去了。往后拉,水就被吸進來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答。幫助學生聚焦學習內容:推和拉。學生思考。其實這里有兩種力:一種是推力;一種是拉力,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學習推力和拉力。講授新課(一)觀察觀察:教材32頁的圖片,說一說,他們在學生仔細觀通過觀察,幫助做什么?物體有什么變化?

47、察,并說出學生聯系生活學生觀察圖片,小組討論,然后同學之間交流,場景中的人經驗,初步形成選出代表發表自己的見解。物在推還是推力和拉力的教師:人們在推動物體和拉動物體時產生了拉。概念。兩種力,使物體前進或后退。(二)游戲誰動了游戲方法:(1)互推手掌,看誰先被推動。預測:誰先被推動了?交流,然會回答。利用簡單的游兩人一戲,讓學生親身組共同完成體驗推力和拉學生此方的推力大于彼方時,所以彼方被推下列活動動了。游戲方法:(2)互相用力拉,看誰先被拉動。預測:誰先被拉動了?交流,然會回答。學生:雙方用力時,當此方的力量大于彼方時,彼方被拉動了。(三)表達交流游戲時,我們是怎樣用力的?兩次游戲中用的力有什

48、么不同?學生1:我沒站穩,被探探推動了。學生2:我往前用力,把妙妙推開了學生3:我用力把究究拉向我。(四)得出結論學生思考,總結自己的結論。力,既鞏固所學知識,又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交流體會,學生1:我把妙妙推動,用的力是推力。學生2:我把究究來過來,用的力是拉力。教師: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力。(五)拓展活動推動橡皮球擊打紙杯,看誰一次擊倒的紙杯多。想一想,怎樣才能擊倒的紙杯更多?學生思考。一是推力大一些;二是觸及紙杯面多一些。感受兩種力的存在。做一做讓學生懂得有兩種力:拉力和推力。通過親身嘗試體驗,指導學生想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反思評價能力。課堂練習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

49、的是推力?哪些地方用的是拉力?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用廢棄的針管,做一個玩具手槍,推拉針柄感受推力和拉力。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生活中有兩種力:推力和拉力。板書第1課推力和拉力推力兩種力拉力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4.2形狀變了教案形狀變了單元四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對皮球、橡皮筋、塑料瓶、桌子等材料用力感知了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2.通過實驗感知力對軟硬物體的作用。3.通過學習讓學生養成愛動腦、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力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教學過程教學

50、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同學們,大家看看,老師用手在臉上這樣一捏,老師的臉還跟原來一樣嗎?學生活動觀察回答問題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學生觀察,然后回答。(不一樣)那么,臉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呢?是什么讓臉發生了變化?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小結:我們的臉發生變化是因為力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學習形狀變了。講授新課(一)活動跳跳球仔細觀察,跳跳球有了怎樣的變化?學啊生1:“往下用力時,球被壓扁了。”學生2:“跳起來時,球又變圓了。”教師:從同學們的談論中,我們感受到:用力往下或起身跳起,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二)觀察觀察:教材35頁的圖片。材料:皮球、橡皮筋、塑料瓶、桌子。對上述物體用

51、力,看看他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觀察圖片,小組討論,然后同學之間交流,觀察活動學生分小組活動,并做好記錄。通過體驗、觀察,幫助學生發現力可以使物體變形能說出跳跳球變化。能說出對物體用力時,部分物體形狀不會發生改變。選出代表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1:用力后,皮球變扁了。學生2:用力越大,皮筋伸展的越長。學生3:用力后,桌子沒有明顯的變化。學生4:用力捏塑料瓶,瓶子會變癟了。(三)表達交流各小組匯報觀察結果,。通過上述實踐,同學們怎樣總結的,與大家并得出集體分享吧。學生1:用力后,有了物體變扁了,有的變長了。學生2: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學生3:力只能使軟的物體變形。學生4:力不能使硬的物體變形

52、嗎?教師:力能不能使硬的物體變形呢?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完成下面的實驗。(三)實驗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玻璃管、橡皮塞。方法:(1)用橡皮塞蓋住裝有水的玻璃瓶和塑料瓶。(2)將玻璃管插入玻璃瓶和塑料瓶中。(3)用力擠壓,玻璃瓶和塑料瓶,觀察玻璃管里水柱的變化。學生活動,然后總結。(四)得出結論玻璃管里的水柱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學生思考,總結自己的結論。學生1:一用力,軟的物體形狀就明顯變了。學生2:硬的物體形狀也會變,只是不容易觀察到。教師: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交流結果。,實驗驗證通過實驗讓學生知道力可以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軟的物根據實驗現體變化比較明象,嘗試解顯,硬的物體

53、變釋,得出結化難以用肉眼論。觀察,但可以借助其他物體幫助我們觀察。(五)反思說一說,這次探討我們有哪些體會?學生思考,然后交流。學生1:力也可以使硬的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學生2:有些變化肉眼不容易觀察到。學生3:借助其他物體,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細微的變化。學生4:我知道了不能輕易下結論。教師:只要我們認真觀察,仔細研究,就會有新的發現。反思與收獲引導學生及時進行反思,使學生反思與評價的能力得到提升。課堂練習想一想,在生活中,人們通過對物體用力來改變形狀的事例?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堂知識的理解所學。作業布置談一談,身邊還有哪些力使物體發生了形狀的變化?課堂小結力會使

54、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用力大,物體的思考小結內形狀發生的變化大;用力小,物體的形狀發生的變容,鞏固學習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化小。力的大小和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板書第2課形狀變了用力物體的形狀改變知識。解。課題學習目標重點難點4.3制作小弓箭教案制作小弓箭單元四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二年級1.了解弓箭的制作原理。2.懂得弓箭的制作過程。3.通過學習讓學生養成愛動腦、善于思考,善于動手的好習慣。懂得弓箭的制作過程。懂得弓箭的制作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同學們,你知道什么是弓箭嗎?學生思考。教師:古代以弓發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思考,回答。直接切入主題,激

55、發學生對弓箭的學習興趣。它是怎樣將箭射出的呢?當人們用力拉弦迫使弓體變形時,就把自身的能量儲存進去了;松手釋,,弓體迅速恢復原狀,同時把存進的能量猛烈地釋放出來,遂將搭在弦上的箭有力地彈射出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制造自己的小弓箭,學習制作小弓箭。講授新課(一)觀察仔細觀察,弓箭由幾部分組成?由弓弦、弓臂、箭頭和箭尾組成。教師:從同學們,我們了解的弓箭的組成,讓我們來做個小弓箭吧。(二)設計制作小弓箭1.怎樣制作小弓箭:A.需要的材料:安全剪刀、棉線、牙線、積極回答弓箭能說出弓箭的結構。基本結構。了解弓箭的制釣魚繩、冰糕棍、塑料片、竹片、塑料棉簽。B.制作過程:學生分小組活動。學習弓箭作方法和制作要點。(1)用溫水把冰糕棍泡軟。的制作方法。(2)用安全剪刀在兩端分別剪出2個小凹槽。(3)把棉線固定在冰糕棍兩端。(4)用棉簽做箭,小弓箭就做好了。2.比一比,看誰做的精美,實用,評選出優勝者。(三)游戲射箭比賽試試自己做的小弓箭,看誰射得更準、更遠。利用比賽活動,有序參加比激發學生的求賽,并觀察哪勝心,驅動學生些同學發射的主動反思,對制學生進行比賽,教師巡視,評出最佳射手。距離遠。(四)表達交流作的弓箭進行改進。通過制作你有怎樣的感受?學生思考,交流自己的體會。通過比賽和觀能根據弓箭結學生1:妙妙的弓比較彎,所以箭射的遠。察,說出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