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產種植技術_第1頁
大豆高產種植技術_第2頁
大豆高產種植技術_第3頁
大豆高產種植技術_第4頁
大豆高產種植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豆高產種植技術一、整地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墑,并能消滅雜草和減輕病蟲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壯的基礎。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結構上虛下實, 土壤容重不超過1.2g/cm2, 含水量在20%以上時,才能良好發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細整地創造一個良好的耕層構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塊。無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采用伏秋翻同時深松或旋耕同時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 20cm、 翻耙結合, 無大土塊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 15cm, 深松深度 25cm 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進行秋耙茬, 揀凈茬子,耙深12 15cm。 對于壟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時要起好壟,達到

2、待播狀態。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頂漿扣壟并鎮壓;有深翻深松基礎的玉米茬、高梁茬,早春拿凈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滅茬起壟鎮壓一次完成作業,滅茬深度10 15cm, 粉碎根茬長度5 6cm。 實施秸稈粉碎還田地塊,采取秸稈覆蓋或耙地處理,秸稈粉碎率98%以上,秸稈長度為5 10cm。有條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機,進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 50cm。二、選種1、品種選擇品種選擇是大豆生產的前提是內因。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土壤肥力等)、 生產水平和品種的生態類型選擇生育期適宜、抗逆性強、高產的優質大豆品種。要克服盲目引種,不要把外地高產田或信息及有些新聞媒介推銷的品種甚至品系沒經科學分析

3、和試驗,盲目的大量引種和應用,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各地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做到因地制宜種植。2、種子精選播前選種是提高種子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竹蓀套種大豆新技術可以種子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大豆的苗齊、苗壯、苗全。 “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齊的種子能增產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粒選或選種器精選種子。3、種子處理一般畝用種量4 公斤左右,播前曬種1 2天, 用25%鉬酸銨10 克,用熱水溶解,冷卻后拌種,或用大豆根瘤菌兌冷水拌種;待種子陰干后再采用含防蟲、殺菌、含有微量元素或膜性好的種衣劑進行包衣。三、播種1、播前曬種播前曬種1 2 天促進種子后熟,增強種子的生活率和發芽率。

4、2、播種期當 5 10 厘米土層日平均地溫穩定通過10以上時即可播種。3、播種方式和播種量采用地膜覆蓋種植是大豆增產的關鍵措施。用幅寬 0.7厘米、 厚 0.005毫米聚已烯超強地膜每畝用量2公斤,用小型窄膜點播機鋪膜播種。一般每畝播種量6 7 公斤。4、種植密度每畝保苗1.7 2.5萬株。 膜上行距40厘米, 膜間距 60 厘米,平均行距50 厘米,株距12.5厘米。分枝性強、晚熟品種、高肥力地宜稀植,分枝性弱、早熟品種、低肥力地宜密植。四、田間管理1、壟溝深施在大豆剛拱土時進行鏟前壟溝深松。2、鋤地與中耕( 1)第一片復葉前鋤頭遍地,做到鋤凈苗眼草,不傷苗,松表土。( 2)苗高10 厘米左

5、右時,進行第二次鏟趟,用大鏵趟成張口壟,做到不傷苗,不壓苗,不漏草,培土不超過第一對真葉節。( 3) 第二次鏟趟后10 天左右, 進行第三次鏟趟,要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鏵帶培土板趟成方頭壟,培土不超過第一復葉節。( 4)做到三鏟三趟,鏟趟不脫節。3、葉面追肥或矮化壯稈( D 在大豆花莢期可根據大豆具體的長柑情況進行適宜追肥。如生育不足,可進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一般選用富爾655 或富爾翠花葉面肥。( 2)大豆花期如生長過于繁茂,有倒伏傾向時,可噴施多效唑、矮壯素或縮節胺等矮化壯稈劑,促進大豆矮化,平衡生長。4、化學除草( 1)播前土壤處理。在春整地后播種前5 7 天處理。要求施藥均勻,流量準確

6、,不重不漏。噴后順、斜各耙 1 次,施藥混土復式作業,混土深度7 10 厘米。注意春季土壤水分過高或過低時,不要進行土壤處理,以免影響播期。( 2) 如播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可在播后苗前進行化學除草。壟作栽培,也可苗帶噴藥,施藥量按噴灑面積計算,施藥后混土2 3 厘米。( 3)在大豆生育前期,田間雜草較多時,可在雜草基本除齊商情較好的條件下,進行化學防除,宜早不宜遲。5、灌水根據土壤墑情和大豆生長發育需水規律,要因地制宜進行灌水。一般在大豆開花期,鼓粒期分別灌水一次。6、防治病蟲害( 1)大豆病害防治大豆根腐病,每公頃用2%寧南霉素0.75 1公斤,混配樂得固體葉面營養劑0.5公斤;防治大豆灰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25 1.5公斤;防治大豆霜霉病可用72%霜脲?氰 0.75 1 公斤或25%甲霜靈1.5公斤;防治大豆菌核病可用25%咪鮮胺1.2 1.5公斤或40%菌核凈1 公斤,對水200 225 公斤,莖葉噴霧。( 2)大豆蟲害防治大豆蚜蟲和大豆薊馬每公頃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0.45 O, 6公斤或20%啶蟲脒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