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F 031-2019 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_第1頁
T∕TAF 031-2019 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_第2頁
T∕TAF 031-2019 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_第3頁
T∕TAF 031-2019 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_第4頁
T∕TAF 031-2019 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33.050M 30團體標準T/TAF 031-2019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Record and Playback Test Methods for Navigation Positioning Devices2019 - 06 - 17 發(fā)布2019 - 06 - 17 實施電信終端產業(yè)協(xié)會發(fā) 布T/TAF 031-2019 PAGE * ROMAN II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目次I HYPERLINK l _bookmark1 前言II HYPERLINK l _bookmark2 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1 HYPERLINK l _bo

2、okmark3 范圍1 HYPERLINK l _bookmark4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HYPERLINK l _bookmark5 縮略語1 HYPERLINK l _bookmark6 測試概述1 HYPERLINK l _bookmark7 測試環(huán)境說明1 HYPERLINK l _bookmark8 終端信息1 HYPERLINK l _bookmark9 測試系統(tǒng)說明2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測試方法3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靜態(tài)定位精度3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動態(tài)定位精度3 HYPERLINK l _b

3、ookmark13 動態(tài)測速精度3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首次定位時間4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冷啟動定位成功率4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導航位置丟失率4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附錄 A (資料性附錄)5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附錄 B (規(guī)范性附錄)6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參 考 文 獻7前言本標準規(guī)定了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電信終端產業(yè)協(xié)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

4、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昆山億趣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司南沃德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深圳市賽倫北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大唐電信科技產業(yè)集團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戴巡、袁濤、何偉、石磊、陳天明、張欽娟、張維偉、柳恒、邵青、陳新玥、袁從增、趙登、寇力T/TAF 031-2019 PAGE 9導航定位終端采集回放測試方法范圍本標準主要規(guī)定了針對導航定位終端衛(wèi)星定位性能的采集回放測試項目及測試方法。本規(guī)范適用于導航定位終端設備。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5、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BD 4100042015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GNSS)接收機導航定位數(shù)據(jù)輸出格式TAF 協(xié)會標準車載設備定位性能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標準。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NSS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TTFF首次定位時間Time To First Fix測試概述測試環(huán)境說明測試對溫度、濕度等測試環(huán)境的具體測試要求如下: 溫度:15oC35oC相對濕度:45%80%終端信息表 1 列出終端生產廠商準備進行測試前需

6、要提供的信息。表 1 測試前廠商應提供的信息序號內容1終端型號標識、芯片型號2硬件及軟件版本編號3終端進行測試的必要性設備信息,例如連接電纜、電源需求、配置編程信息等。4終端支持的功能和技術特性測試系統(tǒng)說明圖 1 信號采集端結構圖網絡交換機控制終端導航信號回放儀射頻信號1pps定時 定位輸出 待測接收機(已經安裝測試APK)圖 2 測試端連接方式測試過程分為兩個部分:1、測試信息采集過程;2、導航定位終端性能測試過程。測試信息采集過程:主要由采集回放系統(tǒng)、RTK流動站、接收天線組成。接收天線將衛(wèi)星導航信號進行接收,而且通過功率分配器分別供給RTK流動站和采集回放系統(tǒng)。RTK在接收到衛(wèi)星導航信號

7、后, 會結合自身的慣導系統(tǒng)進行組合定位,并且輸出定位、測速結果。采集回放系統(tǒng)則將衛(wèi)星導航信號和RTK輸出的定位測速結果做為標準定位信息一起進行采集存儲,形成場景文件,并可儲存在云端。導航定位終端性能測試過程:主要由采集回放儀或云播放器、測試PC、被測物組成。由采集回放儀或云播放器回放已經采集好的場景文件,并將回放的導航信號輸出給導航定位終端。導航定位終端接收采集回放儀或云播放器輸出的導航信號,進行導航定位,并將定位測速等結果輸出給測試PC。測試PC接收將導航定位終端輸出的定位測速結果與標位定位信息進行數(shù)據(jù)比對,輸出測試報告。被測導航定位終端與系統(tǒng)可通過射頻線纜或天線輻射互聯(lián)。測試方法靜態(tài)定位精

8、度使用采集回放系統(tǒng)事先采集靜態(tài)場景下的場景文件,并同時記錄RTK輸出的高精度標準定位結果;回放上述靜態(tài)場景文件,記錄被測終端輸出的定位數(shù)據(jù),對所有結果的經緯度和高程分別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例如計算平均值和方差;對RTK輸出的所有高精度標準定位結果的的經緯度和高程分別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例如計算平均值和方差;計算并分析導航定位終端定位結果的統(tǒng)計值與標準定位結果的統(tǒng)計值的差異;進行結果判定。動態(tài)定位精度使用采集回放系統(tǒng)事先采集動態(tài)場景下的場景文件,并同時記錄RTK輸出的高精度標準定位結果。(在采集動態(tài)場景時,應該包括不同車速、橋洞、樹木、高樓等路況。)回放上述動態(tài)場景文件,記錄導航定位終端輸出的定位數(shù)據(jù),并按

9、照經緯度、高程等定位信息的時間進行排列。對RTK輸出的高精度標準定位結果進行處理,按照經緯度、高程等定位信息的時間進行排列。按照標準定位結果的時間順序,逐個比較標準定位結果與導航定位終端定位結果的經緯度和高程的偏差。將導航定位終端的成功定位個數(shù)與標準定位結果的成功定位個數(shù)進行相除,得到定位成功率。將每個定位結果的偏差分別對經緯度和高程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例如平均值和方差計算。進行結果判定。動態(tài)測速精度使用采集回放系統(tǒng)事先采集動態(tài)場景下的場景文件,并同時記錄RTK輸出的高精度標準定位結果。(在采集動態(tài)場景時,應該包括不同車速、橋洞、樹木、高樓等路況。)回放上述動態(tài)場景文件,記錄導航定位終端輸出的定位結

10、果中的速度信息,并按照速度信息的時間進行排列。對RTK輸出的高精度標準定位結果進行處理,按照速度信息的時間進行排列。按照標準定位結果中速度信息的時間順序,逐個比較標準定位結果與導航定位終端定位結果的速度的偏差。將導航定位終端的成功定位個數(shù)與標準定位結果的成功定位個數(shù)進行相除,得到定位成功率。將每個速度結果的偏差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例如平均值和方差計算。進行結果判定。首次定位時間使用采集回放系統(tǒng)事先采集靜態(tài)場景下的場景文件;回放上述靜態(tài)場景文件,測量每次從冷啟動、溫啟動、熱啟動后到導航定位終端成功輸出定位結果的時間差;進行結果判定。冷啟動定位成功率使用采集回放系統(tǒng)事先采集靜態(tài)場景下的場景文件;回放上述

11、靜態(tài)場景文件,記錄導航定位終端在冷啟動后完成有效定位的次數(shù);記錄重復冷啟動定位測試的次數(shù);將導航定位終端在冷啟動后完成有效定位的次數(shù)與重復冷啟動定位測試的次數(shù)相除,得到冷啟動定位成功率;進行結果判定。導航位置丟失率使用采集回放系統(tǒng)事先采集動態(tài)場景下的場景文件。在采集動態(tài)場景時,應該包括不同車速、橋洞、樹木、高樓等路況。)回放上述動態(tài)場景文件,記錄導航定位終端在導航過程中位置結果丟失的測試點個數(shù);將導航定位終端在導航過程中位置結果丟失的測試點個數(shù)與全部測試點個數(shù)相除,得到導航位置丟失率;進行結果判定。附錄 A(資料性附錄) 采集回放測試場景建議在采集回放測試中,靜態(tài)及動態(tài)測試場景可參考如下典型實際路況,北京市的相關場景文件可在共享云平臺下載。典型場景場景錄制地點場景時長(分鐘)錄制天氣場景描述靜態(tài)場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