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陽師范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制藥工程專業教學大綱(2016版)目 錄 TOC o 1-1 h z 1. HYPERLINK l _Toc514607715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大綱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代碼53310101編寫時間2016.8課程名稱無機化學英文名稱Inorganic Chemistry學分數2.5總學時數45理論講授學時30實驗實踐學時15任課教師陳寶寬開課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課程類型通識教育核心課通識教育拓展課學科基礎必修課學科基礎選修課專業核心課個性化課程實踐類課程預修課程1.課程教學目標教會學生初步掌握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質結構以及酸堿平衡、
2、沉淀平衡、電化學等基本原理;并對一般無機化學問題進行理論分析和計算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習后繼課程和新理論、新實驗技術打下必要的基礎。具體要求達到的課程教學目標如下:知識目標:培養學生掌握無機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識的能力。能力目標:掌握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學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習慣,培養善于分析、歸納總結、遷移及用于求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目標: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
3、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團隊協作等職業素養。2.課程教學目的與任務學生通過本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的學習,學習無機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為后續課程學習打好必要的專業基礎。培養學生具有對一般無機化學問題進行理論分析和計算的能力,查閱、利用參考資料的能力。教學方法上以講授為主,專題討論為輔。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領會化學思維模式,一點一滴中培養學生技能。3.課程內容簡介本課程為大學本科制藥工程專業的基礎課課程,學分數2.5,總學時數45。主要講授內容是物質結構原理、水溶液化學、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電化學、配位化學的基本原理,介紹無機化學
4、學科發展的前沿及應用。含5個化學實驗。4.理論教學基本要求通過該門課程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物質結構原理、水溶液化學、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的基本原理。了解無機化學學科發展前沿及趨勢。能夠綜合應用無機化學知識。5.實踐教學要求實驗(上機)學時15應開實驗項目個數5序號實驗項目名稱實驗要求學時分配實驗類型備注實驗1臺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配制必做3驗證性實驗2由粗食鹽制備試劑級NaCl必做3驗證性實驗3酸堿滴定必做3驗證性實驗4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必做3驗證性實驗5反應速率和活化能的測定必做3綜合性6.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過程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采取互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按照知
5、識相關性將教學內容從傳統的章節整合為聯系比較緊密的若干教學模塊,同時按照各部分知識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精講內容(一級知識點)、導學內容(二級知識點)和研討內容(三級知識點)。精講內容主要是物質結構原理、化學熱力學原理、化學動力學原理、水溶液化學等難度較大部分; 導學內容是易于學生自學或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內容(如基本概念、化合物的特性及用途) ; 研討內容是本學科最新理論與技術成就或與社會有關的環境、社會問題,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和研討。通過合理調配教學內容, 形成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互補, 師生學習與生生學習互動的學習氛圍。7.主講教師簡介和團隊成員情況主講教師簡介:陳寶寬:博士,講師,主講無
6、機化學及實驗。教學團隊成員姓名性別職稱學院在教學中承擔職責楊春霞女實驗師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主講無機化學實驗部分8.學時安排教學模塊內容學時第一部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和能量關系2第二部分化學反應的方向、速率和限度6第三部分酸堿反應和沉淀反應4第四部分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2第五部分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4第六部分分子的結構與性質6第七部分配位化合物6第八部分臺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配制3第九部分由粗食鹽制備試劑級NaCl3第十部分酸堿滴定3第十一部分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3第十二部分反應速率和活化能的測定3總學時459.教學內容安排第一部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和能量關系理論/實踐學時2教學要求
7、:學習化學熱力學初步知識,了解熱力學基本定律。學習化學熱力學基本概念。學習化學熱力學四個最重要的狀態函數,對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作初步討論。掌握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焓、反應熵和反應自由能;計算反應焓和反應自由能;利用吉斯-亥姆霍茲方程的計算,利用范特霍夫等溫方程的計算。了解熵的微觀意義。1. 一級知識點:反應進度、反應熱、反應焓變、應用標準摩爾生成焓計算標準摩爾反應焓變2. 二級知識點:體系和環境、熱和功3. 三級知識點:化學計量數、熱力學能、能量守恒第二部分化學反應的方向、速率和限度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學習化學反應的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變,各種不同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及其相互關系。掌握濃度、分壓
8、、總壓和溫度等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 一級知識點:化學反應的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變、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的限度2. 二級知識點:化學平衡的移動3. 三級知識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第三部分酸堿反應和沉淀反應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掌握酸堿質子理論,運用化學平衡的原理討論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其平衡移動。掌握電離平衡常數和溶液濃度進行有關離子濃度的計算。弱酸體系,弱堿體系,緩沖溶液體系及水解等有關計算。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及有關計算,沉淀和溶解的方向,沉淀轉化等。1. 一級知識點:酸堿質子理論、解離度和稀釋定律、緩沖溶液、溶度積規則、沉淀的溶解和轉化2. 二級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解離平衡和解離
9、常數、鹽類的水解3. 三級知識點:酸堿的解離理論、水的解離反應第四部分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理論/實踐學時2教學要求: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電極電勢,電動勢,能斯特方程,氧化還原反應,平衡常數等有關計算。掌握離子濃度的變化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的影響。1. 一級知識點: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和限度2. 二級知識點:原電池、標準電極電勢、元素電勢圖3. 三級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及實用電池第五部分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掌握核外電子可能狀態數的推算;掌握價電子層構型;泡利原理、洪特規則和能量最低原理及多電子原子核外電子狀態的基本規律,學習元素周期律、周
10、期系、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的起源與演化,量子力學對核外電子運動狀態的描述方法。1. 一級知識點:量子數、原子中電子的排布(構造原理)、原子性質的周期性2. 二級知識點:原子結構的近代概念元素周期系3. 三級知識點:原子結構的經典概念第六部分分子的結構與性質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VSEPR),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雜化軌道理論。預言分子的立體結構;掌握共價鍵的性質,包括鍵長、鍵角、鍵能、鍵和分子的極性等,討論分子間作用,包括范德華力及其構成因素(色散力、誘導力和定向力)和氫鍵;了解分子對稱性。1. 一級知識點:共價鍵、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11、分子軌道理論、分子間力和氫鍵2. 二級知識點:鍵參數(鍵能、鍵長、鍵角)3. 三級知識點:離子鍵第七部分配位化合物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配合物的定義,中心原子、配體、配位原子、配位鍵、配位數、螯合物、配合物與復鹽的區別等基本概念,學習配合物的命名。討論配合物的異構問題。掌握配合物的價鍵理論。初步討論八面體場的分裂能、成對能、穩定化能概念。1.一級知識點:價鍵理論、晶體場理論2.二級知識點: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穩定性3.三級知識點:典型配合物第八部分臺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配制理論/實踐學時3教學要求:了解臺秤分析天平和電子天平的基本構造,學習正確的稱量方法;了解使用天平
12、的規則;掌握一般和特殊溶液或試劑的配制方法;學習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1.一級知識點:一般和特殊溶液或試劑的配制方法,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二級知識點:臺秤、分析天平和電子天平的基本構造3.三級知識點:天平的使用規則第九部分由粗食鹽制備試劑級NaCl理論/實踐學時3教學要求:掌握由粗食鹽制試劑級氯化鈉的方法;練習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等基本操作。1.一級知識點:由粗食鹽制試劑級氯化鈉的方法2.二級知識點: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等基本操作要點3.三級知識點:第十部分酸堿滴定理論/實踐學時3教學要求:掌握酸堿滴定的原理和方法;學習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一級知識點:酸堿滴定的原理和
13、方法2.二級知識點: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3.三級知識點:第十一部分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理論/實踐學時3教學要求:掌握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原理與方法;鞏固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1.一級知識點: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原理與方法2.二級知識點: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在本實驗中的應用3.三級知識點:第十二部分反應速率和活化能的測定理論/實踐學時3教學要求:了解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測定過二硫酸銨與碘化鉀反應的反應速率,并計算反應級數、反應速率常數和反應活化能。1.一級知識點:測定過二硫酸銨與碘化鉀反應的反應速率,計算反應級數、反應速率常數和反應活化能2.二級知識點:濃度、溫度
14、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3.三級知識點:9.課內外討論或練習、實踐、體驗等環節設計結合無機化學學科的產生發展史、無機化學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特點,教師通過價值實現、興趣提升、信息交流等不同視覺,引導學生將自身需求由潛在狀態轉入活動狀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或意向,形成學習活動動機。按照無機化學各部分知識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精講內容、導學內容和研討內容,導學內容和研討內容部分均安排課內外討論或練習環節。涉及本學科最新理論與技術成就或與社會有關的環境、社會問題作為研討內容,由教師結合教材內容提出問題或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學生通過查資料、組織討論、寫小論文等形式完成。形成“主題 探究表達”的登
15、山型模式,形成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互補,師生學習與生生學習互動的學習氛圍。10.考核和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評價方法和考試方式,綜合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素質培養等情況。平時成績包括上課情況、導學內容完成情況、學生回答問題情況、開展討論或登臺講解情況評定。學期總成績 = 平時考核(自學導讀討論、出勤和作業、實驗等)(30%)+期末考試成績(70%)11.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教材:無機化學簡明教程,楊宏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參考教材:1)無機化學,大連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無機化學,北京師范大學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
16、)無機化學,宋天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執筆人:陳寶寬 教研室主任:黨元林 教學副院長:包曉玉 編寫日期:2016.8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代碼有機化學 = 1 * ROMAN I:53310102有機化學 = 2 * ROMAN II:53310104編寫時間2016.8課程名稱有機化學英文名稱Organic Chemistry學分數3+3總學時數99理論講授學時99實驗實踐學時0任課教師徐坤,張勝開課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課程類型通識教育核心課通識教育拓展課學科基礎必修課學科基礎選修課專業核心課個性化課程實踐類課程預修課程無機化學課程教學目標有機化學是制藥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
17、基礎課,通過系統地學習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相互轉變關系及其內在聯系,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掌握烷烴、烯烴、炔烴、脂環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羧酸及羧酸衍生物、有機含氮化合物、雜環化合物等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具體目標如下:知識目標:培養學生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反應知識的能力,對有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的分析、有機合成的應用能力。能力目標:掌握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學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習慣,培養善于分析、歸納總結、遷移及用于求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
18、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目標: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團隊協作等職業素養。課程教學目的與任務1)掌握重要的典型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結構特點和異構現象,正確寫出常見各類有機物的名稱和構造式。2)應用化學鍵理論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初步掌握立體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并能應用電子效應和空間效應來解釋一些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的關系。3)掌握各類重要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反應、來源和合成方法。4)初步掌握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波譜、質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測定有機物結
19、構中的應用。5)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有機化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為后續課程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有機化學基礎。課程內容簡介本課程適用于制藥工程專業,學分數6,總學時99。課程以陸濤主編有機化學第八版為教材,內容上以官能團為綱,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習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衍生物、含氮化合物、雜環化合物等內容,同時以結構和反應為主線,闡明各類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理論教學基本要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各大類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和化學性質;了解各大類有機化合物的來源與制備、物理性質及重要代表物;初步學習閱讀課外參考書,逐步提高獨立思考和解
20、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過程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采取互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按照知識相關性將教學內容從傳統的章節整合為聯系比較緊密的若干教學模塊,同時按照各部分知識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精講內容(一級知識點)、導學內容(二級知識點)和研討內容(三級知識點)。精講內容主要是化合物結構、重要性質、反應機理等難度較大部分;導學內容是易于學生自學或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內容(如物理性質、化合物的特性及用途) ; 研討內容是本學科最新理論與技術成就或與社會有關的環境、社會問題,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和研討。通過合理調配教學內容, 形成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互補, 師生學習與生生學習互動的學習
21、氛圍。主講教師簡介和團隊成員情況主講教師簡介:徐坤,博士,講師,為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有機化學系列課程河南省教學團隊”主要成員之一,獲得2016年南陽師范學院教學新秀大賽一等獎,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在Chem.Commun.、Org.Lett.、J.Org.Chem.、Org.Biomol.Chem.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0多篇。教學團隊成員姓名性別職稱學院在教學中承擔的職責張勝男講師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有機化學、有機實驗教學7.課時分配表:(本課程開設時間為一年:第1學期45學時,第2學期54學時)教學模塊內容學時開課學期第一部分緒論21第二部分烷烴51第三部分烯烴61第四部分炔烴和二烯烴
22、61第五部分脂環烴41第六部分立體化學基礎41第七部分芳烴61第八部分鹵代烴61第九部分醇、酚、醚61第十部分醛和酮62第十一部分羧酸和取代羧酸62第十二部分羧酸衍生物62第十三部分碳負離子的反應42第十四部分有機含氮化合物62第十五部分雜環化合物62第十六部分糖類62第十七部分氨基酸、多肽、蛋白質和核酸42第十八部分萜類和甾族化合物42第十九部分周環反應62合計學時998.教學內容安排及要求第一部分緒論理論/實踐學時2教學要求:了解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歷史;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有機反應類型;初步掌握有機化合物中的化學鍵、共價鍵的鍵參數:鍵長、鍵角、元素的電負性以及鍵的極性和極化性;掌握誘導
23、效應的概念;掌握有機化合物性質上的特點。1.一級知識點共價鍵理論、共價鍵的鍵參數、元素的電負性、誘導效應2.二級知識點共價鍵的斷裂、碳正離子、碳負離子、自由基、有機化合物的特性、鍵的極性和極化性3.三級知識點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有機反應類型第二部分烷烴理論/實踐學時5教學要求:掌握烷烴同系列、同分異構、sp3雜化等概念;熟練掌握烷烴的系統命名法及常見烷基的名稱;了解烷烴鍵的形成、鍵的特性及烷烴的構象;學會用分子間作用力的觀點解釋烷烴的沸點、熔點、溶解性等方面存在的規律性變化;掌握烷烴的氧化、鹵代反應以及烷烴游離基取代反應歷程;了解烷烴的制備方法及應用。1.一級知識點烷烴同系
24、列、同分異構、構象異構、鍵的形成及鍵特性、sp3雜化、烷烴的系統命名法、烷烴游離基取代反應2.二級知識點常見烷基的名稱、烷烴的氧化、鹵代反應以及烷烴游離基取代反應歷程、乙烷的構象、自由基及其穩定性3.三級知識點分子間作用力、烷烴的沸點、熔點、溶解性;伯、仲、叔和季碳原子、伯、仲、叔氫原子第三部分烯烴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烯烴的sp2雜化、鍵、順反異構、次序規則等概念;掌握烯烴的系統命名法、順反異構體的命名法;掌握烯烴的化學性質,重點掌握烯烴親電加成反應及反應歷程、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及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的解釋;了解烯烴的制備方法及用途;了解石油的組成、加工和用途。1.一級知識點sp2雜化
25、、烯烴的系統命名法、順反異構體命名法、次序規則、碳正離子穩定性、親電加成反應、氧化反應、烯烴親電加成歷程2.二級知識點鍵、構造異構、順反異構、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及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的解釋、超共軛效應、烯烴的化學性質、烯烴的制備方法、卡賓、重排反應3.三級知識點親電試劑或基團、烯烴的用途、石油的組成、加工和用途、立體專一性、立體選擇性第四部分炔烴和二烯烴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炔烴的sp雜化及系統命名法;掌握炔烴的化學性質;了解乙炔的工業制法及用途;了解二烯烴的定義、分類及共軛烯烴的概念;掌握共軛二烯烴的特性反應(1,4-加成、雙烯合成);掌握共軛效應的類型和特點;了解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
26、1.一級知識點sp雜化、炔烴、二烯烴的系統命名法、炔烴、二烯烴的加成和氧化反應、離域鍵、共軛效應的類型和特點2.二級知識點共軛二烯烴的特性反應(1,4-加成、雙烯合成)、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3.三級知識點炔烴和二烯烴的物理性質及用途、二烯烴的定義、分類第五部分脂環烴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掌握環烷烴、環烯烴、螺環烴和橋環烴的命名方法;掌握小環烷烴的特性反應和張力學說;了解環烷烴的構象異構、取代烷烴的順反異構;掌握環己烷的構象;了解脂環烴的制備方法。1.一級知識點小環烷烴的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張力學說、環己烷的構象、取代環己烷的構象2.二級知識點環烷烴、環烯烴、螺環烴和橋環烴的命名方法3.三級知
27、識點脂環烴的制備方法第六部分立體化學基礎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了解平面偏振光、旋光性、構型異構、對映異構、手性、手性分子、手性碳、對映體、非對映體、外消旋體、內消旋體等概念;了解分子的手性和分子結構的關系;掌握含有一個、兩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異構;掌握構型的R、S命名規則;理解親電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1.一級知識點對映異構、手性、手性碳、對映體、非對映體、外消旋體、內消旋體、構型的R、S命名2.二級知識點平面偏振光、旋光性、手性分子、3.三級知識點親電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分子的手性和分子結構的關系、對映體拆分、不對稱合成第七部分芳烴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了解苯分子結構特點和芳香性的
28、概念;了解苯的分子軌道模型、共振式和共振論;掌握芳烴的異構和命名;掌握單環芳烴的化學性質,重點掌握單環芳烴的親電取代反應歷程、親電取代定位效應及解釋、親電取代定位效應的應用;了解重要的單環芳烴、多環芳烴、芳烴的來源及利用;掌握休克爾規則及應用。1.一級知識點芳香性的概念、芳烴的異構和命名、單環芳烴的親電取代反應、親電取代定位效應、親電試劑或基團2.二級知識點單環芳烴的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苯的分子軌道模型、共振論、親電取代定位效應及解釋、休克爾規則3.三級知識點重要的單環芳烴、多環芳烴、芳烴的來源及利用第八部分鹵代烴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了解鹵代烴的分類、命名;掌握鹵代烴的化學性質;重點掌握
29、鹵代烷烴的親核取代反應及其反應歷程;掌握親核取代反應的立體化學及影響親核取代反應活性的因素;掌握鹵代烴的制備方法。1.一級知識點鹵代烷烴的親核取代反應、親核試劑及基團、親核取代反應歷程、立體效應2.二級知識點消除反應、鹵代烴的制備方法、金屬有機化合物、過渡金屬催化的偶聯反應3.三級知識點鹵代烴的分類、命名、重要鹵代烷的特性及用途、元素有機化合物第九部分醇、酚、醚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了解醇的結構、分類、命名及物理性質;掌握醇的光譜性質、化學性質;重點掌握-消去反應歷程、立體化學及影響因素;掌握醇的制備方法及用途;掌握酚的結構特點、化學性質;掌握醚的化學性質及制備方法;了解大環多醚的用途。1
30、.一級知識點氫鍵、消去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重排反應、醚的制備方法2.二級知識點醇的結構、分類、命名及物理性質、醇的制備方法、-消去反應歷程、立體化學及影響因素、酚的結構特點、化學性質、立體專一性、立體選擇性3.三級知識點醇的用途、大環多醚的用途第十部分醛和酮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了解醛、酮的結構、異構和命名;掌握醛、酮的光譜性質、化學性質;重點掌握醛、酮的親核加成反應、還原反應、氧化反應、歧化反應、縮合反應;掌握親核加成反應歷程;初步掌握醛酮的制備方法及用途;了解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1.一級知識點酮的結構、異構和命名、親核加成反應、碳負離子、還原反應、氧化反應、歧化反應、縮
31、合反應、醛、酮的IR光譜性質2.二級知識點醛、酮的結構、異構和命名、親核加成反應歷程、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羰基的保護與脫保護3.三級知識點羰基親核加成反應立體化學及影響因素、醛酮的制備方法及用途第十一部分羧酸和取代羧酸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羧酸的結構、命名和物理性質;熟練掌握羧酸的化學性質和制法;進一步掌握誘導效應、共軛效應及其對羧酸酸性的影響;了解甲酸、乙酸、苯甲酸的性質;初步掌握酯化反應的歷程;掌握二元羧酸和取代酸的性質及羧酸的光譜性質;了解酸堿理論。1.一級知識點羧酸的結構、命名、氫鍵、誘導效應、共軛效應、酯化反應、羧酸的IR光譜特性2.二級知識點酯化反應的歷程、二元羧
32、酸和取代酸的性質、羧基的保護與脫保護3.三級知識點甲酸、乙酸、苯甲酸的性質第十二部分羧酸衍生物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類、命名、結構,并比較它們的物理性質;熟練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學反應及其相互轉化,以及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機合成上的應用;了解油脂、蠟及合成洗滌劑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了解碳酸衍生物;掌握羧酸衍生物的親核取代(加成消去反應)的反應歷程;初步掌握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路線設計。1.一級知識點羧酸衍生物的分類、命名、結構、誘導效應、共軛效應、羧酸衍生物的化學反應及其相互轉化2.二級知識點羧酸衍生物的親核取代(加成消去反應)反應歷程、碳負離子、乙酰乙酸乙酯
33、和丙二酸二乙酯的結構特點及應用、逆合成分析、脂類化合物3.三級知識點油脂、蠟及合成洗滌劑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第十三部分碳負離子的反應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掌握羥醛縮合反應、克萊森酯縮合反應;掌握-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酰基化,并學會利用其設計復雜分子的合成路線;掌握Michael加成反應。了解羥醛縮合反應機理、克萊森酯縮合反應機理、了解-二羰基化合物的水解機理。1.一級知識點羥醛縮合反應、克萊森酯縮合反應、“三乙”合成法、“丙二酸酯”合成法、Michael加成反應2.二級知識點羥醛縮合反應機理、克萊森酯縮合反應機理、“三乙”合成法及“丙二酸酯”合成法的應用3.三級知識點-二羰基化合物
34、的脫羧及脫羰機理、Michael反應的機理第十四部分有機含氮化合物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掌握硝基化合物的分類、結構和命名,硝基對-H的影響,硝基化合物的還原及硝基對苯環反應活性的影響;掌握腈和異腈的水解與還原反應;掌握重氮鹽的偶合反應和還原反應;熟練掌握胺的分類、結構和命名,胺的基本反應和制備方法,芳胺的特殊反應,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性質;芳香族重氮鹽的去氮反應;了解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重要代表物,季銨鹽和季銨堿的用途及染料的一般知識;初步掌握分子重排反應。1.一級知識點胺的分類、結構和命名、胺的基本反應和制備方法、硝基化合物的還原及硝基對苯環反應活性的影響、重氮鹽的偶合反應和還
35、原反應、芳香族重氮鹽的去氮反應、重氮鹽的偶合反應和還原反應、腈和異腈的水解與還原反應2.二級知識點硝基化合物的分類、結構和命名、硝基對-H的影響、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性質、分子重排反應、氨基的保護與脫保護、苯炔3.三級知識點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重要代表物,季銨鹽和季銨堿的用途及染料的一般知識第十五部分雜環化合物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學會分析雜環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含氮雜化合物的酸堿性;掌握常見雜環化合物的結構和命名方法;掌握呋喃、噻吩、吡咯和吡啶、嘧啶的性質及喹啉類的Skraup合成法;了解稠雜環化合物及生物堿的性質。1.一級知識點生物堿、常見雜環化合物的結構和命名方法、呋喃、噻吩、
36、吡咯和吡啶的性質2.二級知識點雜環化合物的芳香性和含氮雜化合物的酸堿性、喹啉類的Skraup合成法3.三級知識點稠雜環化合物及生物堿的性質、生物堿的提取方法第十六部分糖類理論/實踐學時6教學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涵義、分類和用途;掌握單糖立體結構的表示方法;熟練掌握單糖、雙糖和多糖的性質及其在結構測定中的應用。1.一級知識點單糖立體結構的表示方法、單糖、寡糖和多糖的性質、2.二級知識點周環反應的涵義、特點和分類、電環化反應,環加成反應和鍵遷移反應的選擇規律3.三級知識點碳水化合物的涵義、分類和用途第十七部分氨基酸、多肽、蛋白質和核酸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掌握氨基酸的結構、性質和制法;掌握多
37、肽結構的測定原理和方法;掌握蛋白質的結構和重要化學性質;了解酶的特異性及氨基酸、蛋白質、核酸對生命體的重要作用。1.一級知識點氨基酸的結構、性質和制法、核苷、核苷酸、核酸2.二級知識點蛋白質的結構特點、多肽結構的測定原理和方法3.三級知識點酶的特異性及氨基酸、蛋白質、核酸對生命體的重要作用第十八部分萜類和甾族化合物理論/實踐學時4教學要求:掌握萜類和甾族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命名;了解萜類和甾族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對生命體的重要作用。1.一級知識點萜類和甾族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命名2.二級知識點萜類和甾族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對生命體的重要作用3.三級知識點第十九部分周環反應理論/實踐學時6教
38、學要求:掌握周環反應的涵義、特點和分類;熟練掌握分子軌道的對稱性和前線軌道理論;掌握電環化反應,環加成反應和鍵遷移反應的選擇規律和典型反應,并能熟練運用前線軌道理論進行解釋1.一級知識點分子軌道的對稱性和前線軌道理論、電環化反應,環加成反應和鍵遷移反應2.二級知識點周環反應的涵義、特點和分類、電環化反應,環加成反應和鍵遷移反應的選擇規律3.三級知識點9.課內外討論或練習、實踐、體驗等環節設計結合有機化學學科的產生發展史、有機化學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特點,教師通過價值實現、興趣提升、信息交流等不同視覺,引導學生將自身需求由潛在狀態轉入活動狀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或意向,形成學習活動動機
39、。按照有機化學各部分知識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精講內容、導學內容和研討內容,導學內容和研討內容部分均安排課內外討論或練習環節。如物理性質、化合物的特性及用途等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內容,由任課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學進行解答;涉及本學科最新理論與技術成就或與社會有關的環境、社會問題作為研討內容,由教師結合教材內容提出問題或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學生通過查資料、組織討論、寫小論文等形式完成。形成“主題 探究表達”的登山型模式,形成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互補, 師生學習與生生學習互動的學習氛圍。討論問題如下:1).試論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所起作用。2).分子間作用力與有機物熔點、沸點、溶解度間的
40、關系如何?3).乙烯為什么能作為水果的催熟劑?4).什么是乙烯氫、烯丙氫?他們的化學活性有何不同,為什么?5).簡述氟利昂的性質、用途,分析氟利昂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機理。6).低級醇的沸點比相應烷烴高得多,如:甲醇(M=32)b.p.64.9,乙烷(M=30)b.p.-88.6,為什么?7).甲醇、乙醇、丙醇能與水任意混溶,從正丁醇起在水中溶解度明顯降低,癸醇以上不溶于水,為什么?8).何為“福爾馬林”,其在醫藥和農業上的作用是什么?9).“烏洛托品”的化學名稱是什么,它是如何制備的,它有何用途?10).丙酮的制備方法有哪些?11).何為安息香縮合,寫出其反應式。12).什么是表面活性劑,常用
41、的表面活性劑有哪些類型,表面活性劑的主要用途有哪些。13).有機酸堿的規律性在實際工作中有哪些用處。14).什么是相轉移催化劑,相轉移催化有哪些類型,其作為相轉移催化的原理是什么?10.考核和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評價方法和考試方式,綜合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素質培養等情況。結合有機化學課程特點, 其評價方式采取平時成績(占30%)、筆試成績(占70%)相結合。平時成績包括上課情況、導學內容完成情況、學生回答問題情況、開展討論或登臺講解情況評定。學期總成績 = 平時考核(自學導讀討論、出勤和作業等)(30%)+期末考試成績(70%)11.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教材:有機化學(第八版
42、),陸濤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年。參考書1)有機化學(第四版),胡宏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基礎有機化學(第三版),邢其毅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執筆人:張勝 教研室主任:趙一陽 教學副院長:包曉玉 編寫日期:2016.8有機化學實驗I教學大綱課程名稱:有機化學實驗I英文名稱:Experiments of Organic Chemistry I課程代碼:53310103課程性質:獨立設置學 時:45學 分:1.5適用專業:制藥工程開課時間:第1學期一、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教學目的:有機化學實驗I是制藥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之一,其目的是要強化學生遵守規章制度和操
43、作規范,逐步形成安全、綠色、環保、衛生和整潔的意識,養成規范實驗和安全防護的習慣;訓練學生正確使用有機實驗相關儀器設備,掌握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實驗技能;學會正確選擇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分離提純和鑒定分析的方法,為今后進行科學研究、生產活動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準確記錄、科學處理、合理分析實驗數據,正確表達和交流實驗結果;并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合理設計實驗方案,評價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查閱資料、獲取信息及對信息進行綜合和判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實驗習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
44、品質和勇于探索的創新意識。基本要求:能夠熟練掌握有機化學實驗所用的玻璃儀器的清洗和干燥,常用玻璃儀器的裝配和拆卸,各種加熱設備的使用;熟練掌握加熱、冷卻、回流、蒸餾、分餾、萃取、洗滌、重結晶、過濾、減壓蒸餾、水蒸氣蒸餾、液體和固體樣品的干燥、氣體吸收、沸點和熔點的測定等基本操作,學會如何對簡單有機化合物進行合成、分離、純化,達到能夠獨立設計、開展一些簡單的有機化學實驗,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主要儀器設備儀器設備名稱臺件數儀器設備名稱臺件數磁力攪拌電加熱套40顯微熔點測定儀4電熱鼓風干燥箱3循環水真空泵3減壓蒸餾裝置9多用臺式紫外分析儀4冰柜1電子天平4旋轉
45、蒸發儀2阿貝折光儀2超聲清洗儀粘度計三、實驗實訓項目名稱及學時分配序號實驗項目名稱學時要求類型每組人數1有機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及常用儀器認領3必做綜合性22熔點的測定3必做驗證性23蒸餾和沸點的測定4必做驗證性24簡單分餾3必做驗證性25重結晶提純法4必做驗證性26薄層色譜法及對藥物APC各組分的剖析4必做驗證性27水蒸氣蒸餾4必做驗證性28減壓蒸餾4必做驗證性291-溴丁烷的制備8必做綜合性210乙醚的制備4必做綜合性211己二酸的制備4必做綜合性212苯甲酸乙酯的制備6選做綜合性213對甲苯乙酮的制備4選做綜合性214三苯甲醇的制備4選做綜合性245學時注:要求:必做/選做類型:驗證性、綜
46、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研究性、其它四、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實驗一 有機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及常用儀器認領教學目的:1、熟悉有機化學實驗室規則2、了解常見的有機化學實驗儀器及其洗滌和保養3、熟悉實驗預習、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的書寫教學內容: 有機化學實驗的一般知識:實驗室規則和有機實驗室安全知識實驗報告的書寫;有機化合物文獻值的查閱;有機化學實驗常用玻璃儀器的認領、洗滌、干燥和維護。主要儀器: 半微量有機制備儀一套實驗二 熔點的測定教學目的:1、了解熔點測定的原理和意義;2、掌握熔點測定的操作方法及顯微熔點儀的使用。教學內容: 熔點管(Thiele)介紹;顯微熔點測定儀的介紹;熔點的定義;熔點測定意義
47、、影響熔點測定的因素;熔點管的制備、檢漏;樣品的填裝;熔點測定裝置的安裝、繪制;熔點測定結果記錄。主要儀器:顯微熔點儀、提勒管(b型管)、載玻片、熔點管、鑷子實驗三 蒸餾和沸點的測定教學目的:1、掌握常壓蒸餾操作;2、熟悉常量和微量法測定沸點。教學內容: 沸點的定義、蒸餾的定義;蒸餾的原理、意義與用途;蒸餾裝置的組成、安裝、拆卸及繪制;蒸餾速度的控制及各餾分的正確收集。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蒸餾頭、冷凝管、真空接引管、溫度計、沸石實驗四 簡單分餾教學目的:1、了解分餾的原理和意義、分餾柱的種類和選用的方法;2、學習實驗室里常用分餾的操作方法。教學內容:分餾的定義、原理、
48、意義;共沸物;影響分餾的因素;分餾柱的種類、使用;分餾裝置的組成、安裝、拆卸及繪制;分餾速度的控制及各餾分的正確收集 。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分餾柱、冷凝管、溫度計、真空接引管、錐形瓶、沸石實驗五 重結晶提純法教學目的:1、了解重結晶操作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抽濾、熱過濾和濾紙的折疊方法教學內容: 重結晶的原理、過程;溶劑的選擇;有機物的溶解;熱水漏斗的用途;熱過濾操作;活性碳的使用;濾紙的折疊、使用;抽濾裝置安裝及抽濾操作;晶體的析出、收集、洗滌及干燥稱量。主要儀器:電加熱套、熱過濾漏斗、布氏漏斗、抽濾瓶、循環水真空泵、濾紙、酒精燈實驗六 薄層色譜法及對藥物APC各組分
49、的剖析教學目的:1、了解薄層色譜法的原理和應用;2、初步掌握薄板的制備活化方法及藥物ABC各成分的剖析。教學內容: 色譜法概念、分類、展開劑的概念;薄層色譜分析的原理及用途;薄層色譜板的制備;薄層色譜分析操作方法;紫外分析儀的使用及常用顯色劑;Rf值的定義;影響薄層色譜分析效果的因素主要儀器:玻璃片、GF-254硅膠、研缽、紫外分析儀、層析缸實驗七 水蒸氣蒸餾教學目的:1、了解薄層色譜法的原理和應用;2、初步掌握薄板的制備活化方法及藥物ABC各成分的剖析。教學內容:水蒸氣蒸餾的概念;水蒸氣蒸餾的原理,用途,適用范圍;水蒸氣蒸餾裝置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水蒸氣蒸餾儀器的安裝、拆卸、操作及實驗裝置
50、圖的繪制 。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250 mL三頸圓底燒瓶、粗玻璃管、T型管、導氣管、蒸餾燒瓶、蒸餾頭、冷凝管、真空接引管、錐形瓶、止水夾實驗八 減壓蒸餾教學目的:1、了解減壓蒸餾的原理和應用范圍;2、認識減壓蒸餾的主要儀器設備;3、掌握減壓蒸餾儀器的安裝和操作方法。教學內容:減壓蒸餾的定義、原理及應用;減壓蒸餾的儀器設備;減壓蒸餾的儀器的安裝及繪制;減壓蒸餾的操作。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磁力攪拌子、克氏蒸餾頭、溫度計、冷凝管、三叉燕尾管、真空接引管、真空推車實驗九 1-溴丁烷的制備教學目的:1、學習1-溴丁烷的實驗室制備原理和方法;2、掌握帶有吸收有害氣
51、體裝置的回流的基本操作。教學內容:制備正溴丁烷的原理及可能的副反應;制備正溴丁烷的實驗裝置(帶有毒氣體吸收的回流裝置)的正確安裝、拆卸及正確繪制;反應條件的控制及反應終點的判斷;液體粗產品的洗滌、分離、干燥;實驗異常情況的解釋處理;提高實驗產率的措施及實驗產率計算 。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球形冷凝管、尾氣吸收裝置、溫度計、分液漏斗實驗十 乙醚的制備教學目的:1、乙醚的實驗室制備原理和方法;2、初步掌握低沸點易燃液體的操作要點。教學內容:實驗室制備乙醚的原理、方法、反應條件及可能的副反應;實驗室制備乙醚的裝置及蒸餾低沸點易燃液體的裝置的安裝及繪制;反應條件的控制及反應終點
52、的判斷;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蒸餾低沸點易燃液體的實驗裝置、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液體粗產品的洗滌、分離、干燥;提高實驗產率的措施及實驗產率計算。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滴液漏斗、蒸餾頭、冷凝管、真空接引管、錐形瓶、溫度計、分液漏斗實驗十一 己二酸的制備教學目的:1、學習用環己醇氧化制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濃縮、過濾、重結晶等操作。教學內容:實驗室制備己二酸的原理、方法、反應條件及可能的副反應;實驗室制備己二酸裝置的安裝及繪制;反應條件的控制及反應終點的判斷;固體粗產品的洗滌、分離、干燥;濃縮、過濾、重結晶等操作技能;提高實驗產率的措施及實驗產率計算。主要儀器:電
53、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三頸圓底燒瓶、球形冷凝管、恒壓滴液漏斗、溫度計、布氏漏斗、抽濾瓶、循環水真空泵實驗十二 苯甲酸乙酯的制備教學目的:1、了解有機酸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掌握蒸餾和分液漏斗的使用;3、學會分水器的使用。教學內容:酸和醇制備酯的的原理和操作;酯化反應產率的提高;帶水劑的原理;分水器的使用;液體的洗滌、干燥;液體的蒸餾。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分水器、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溫度計實驗十三 對甲苯乙酮的制備教學目的:學習利用F-C酰基化反應制備芳香酮的原理和方法。教學內容:實驗室利用F-C酰基化反應制備芳香酮的原理和方法;帶有有害氣體吸收裝置的回流反應
54、操作;液體反應物的滴加速度控制;液體的洗滌、萃取和干燥;液體的蒸餾。 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球形冷凝管、溫度計、恒壓滴液漏斗、干燥管、分液漏斗、空氣冷凝管實驗十四 三苯甲醇的制備教學目的:1、了解格氏試劑的制備、應用和進行格氏反應的條件;2、掌握攪拌、回流、萃取、蒸餾等操作。教學內容:實驗室格氏試劑的制備方法和反應條件;格氏試劑的應用;無水回流反應操作;反應液的萃取與洗滌;固體產物的重結晶。 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恒壓滴液漏斗、分液漏斗五、考核和評價方式1、平時實驗考核(1)預習(10分):要求每位學生寫出實驗原理、注意事項,
55、查找有關試劑的物理常數,列出實驗步驟。(2)實驗操作(40分):要求每位學生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其中包括儀器的選擇,藥品、試劑的稱量與量取,操作的熟練程度,實驗記錄情況等方面;安裝實驗裝置,其中包括實驗裝置安裝的正確與否。(3)實驗結果(20分):包括產品的外觀,重量,純度等方面。(4)實驗報告(20分):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是否明確,實驗步驟,實驗現象,主要數據和討論等。(5)實驗習慣,紀律、衛生(10分)。2、實驗課期末總成績評定:平時實驗成績占60%,期末考試占40% 。六、教材和參考資料教材:有機化學實驗(第四版),曾和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四版。參考書: 1、有機化學
56、實驗(第二版) 蘭州大學、復旦大學化學及有機化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二版。2、現代有機化學實驗,美J.A米勒E.F諾齊爾著,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87年7月第一版。3、有機化學實驗,周科衍、呂俊民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8月第二版。4、有機化學實驗,許遵樂、劉漢標、陸慧寧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5、有機化學(第三版),高鴻賓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三版。執筆人:張勝 教研室主任:王志強 教學副院長:包曉玉 院長:謝海泉 編寫日期: 2017.10.30有機化學實驗II教學大綱課程名稱:有機化學實驗II英文名稱:Experiments
57、 of Organic Chemistry II課程代碼:53310105課程性質:獨立設置學 時:36學 分:1適用專業:制藥工程開課時間:第2 學期一、教學目的和基本要求教學目的:有機化學實驗II是制藥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學科基礎課,其目的是要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合理設計實驗方案,評價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查閱資料、獲取信息及對信息進行綜合和判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實驗習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勇于探索的創新意識。基本要求: 1. 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基礎化學實驗的知識和操作;2. 掌握實驗數據的正確處理方法和有關各
58、類圖譜的解析方法;3. 感知化學實驗的知識和操作在實際研究對象中的綜合和靈活應用;4、根據不同化合物的合成原理,設計實驗過程的操作方案,并能解決實驗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二、主要儀器設備儀器設備名稱臺件數儀器設備名稱臺件數磁力攪拌電加熱套40顯微熔點測定儀4電熱鼓風干燥箱3循環水真空泵3減壓蒸餾裝置9多用臺式紫外分析儀4冰柜1電子天平4旋轉蒸發儀2阿貝折光儀2超聲清洗儀粘度計三、實驗實訓項目名稱及學時分配序號實驗項目名稱學時要求類型每組人數1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7必做綜合性22苯甲酰乙酸乙酯的制備8選做綜合性23肉桂酸的制備7必做綜合性24二氯卡賓與環己烯的反應7選做綜合性25苯胺的制備4選做綜合性
59、26二苯酮的制備TLC技術控制加入反應物的量4必做驗證性27甲基橙的制備4必做綜合性28外消旋苯乙胺的制備7選做綜合性29生物堿的提取(咖啡因)4必做綜合性210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備4必做綜合性236學時注:要求:必做/選做類型: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研究性、其它四、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實驗一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教學目的:1、了解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和方法;2、掌握無水操作和減壓蒸餾等操作。教學內容: 實驗室制備乙酰乙酸乙酯的原理(克萊森酯縮合反應)、操作和方法;帶有干燥管的無水回流反應裝置;反應速度的控制;鈉的安全使用液體的洗滌、干燥液體的蒸餾與減壓蒸餾。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
60、、鐵架臺、50 mL圓底燒瓶,干燥管,冷凝管,分液漏斗,溫度計,尾接管,錐形瓶,量筒,減壓裝置實驗二 苯甲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教學目的:1、了解 “三乙”酰基化反應及其應用;2、掌握無水操作、減壓蒸餾、水蒸氣蒸餾等操作。教學內容:實驗室制備苯甲酰乙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金屬鈉的正確使用、無水回流操作、恒壓滴液漏斗的使用;減壓蒸餾。主要儀器:電加熱套、升降臺、鐵架臺、圓底燒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恒壓滴液漏斗、分液漏斗。實驗三 肉桂酸的制備教學目的:1、通過肉桂酸的制備學習并掌握Perkin反應及其基本操作;2、掌握水蒸氣蒸餾的原理、用處和操作;3、學習并掌握固體有機化合物的提純方法:脫色、重結晶。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動防護用具的環保可持續發展戰略考核試卷
- 文化藝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珠寶首飾設計與消費者互動體驗考核試卷
- 計量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橡膠板在防塵口罩密封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計量檢測在科研領域的應用考試考核試卷
- 糕點店品牌故事與文化建設考核試卷
- 耳部微波治療技術解析
- 醫學檢驗畢業就業去向分析
- 影視作品音樂版權授權與版權保護及合作開發及廣告合作合同
- T-CBIA 009-2022 飲料濃漿標準
- 2025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二部分+4.2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
- 數學分析選講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齊魯師范學院
- 《快速時尚品牌》課件
- 2024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詳細解讀課件
- 無人機在應急救災領域下的應用
- 數字經濟學-課件 第1章 數字經濟學基礎
- 事故隱患內部舉報獎勵制度
- 母嬰阻斷知識培訓課件
- 《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鏈家標準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