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川菜的特點和發展二、川菜簡介川菜是以成都、重慶兩個地方菜為代表,選料講究,規格劃一,層次分明,鮮明協調。川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國烹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稱,并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采眾家之長,善于吸收,善于創新,享譽中外。 (1)上河幫(蓉派,以成都和樂山菜為主);其特點是小吃,親民為主,比較清淡,傳統菜品較多。蓉派川菜講求用料精細準確,嚴格以傳統經典菜譜為準,其味溫和,綿香悠長。通常頗具典故。其著名菜品有麻婆豆腐、回鍋肉、宮保雞丁、鹽燒白、粉蒸肉、夫妻肺片、螞蟻上樹、燈影牛肉、蒜
2、泥白肉、樟茶鴨子、白油豆腐、魚香肉絲、泉水豆花、鹽煎肉、干煸鱔片、東坡墨魚、清蒸江團等。 (2)下河幫(渝派;以重慶和達州菜為主);其特點是家常菜,親民,比較麻辣,多創新。渝派川菜大方粗獷,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于材料著稱,俗稱江湖菜。大多起源于市民家庭廚房或路邊小店,并逐漸在市民中流傳。 渝派川菜近幾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大受歡迎,不少的川菜館主要菜品均為渝派川菜。其代表作有酸菜魚、毛血旺、口水雞、干菜燉燒系列(多以干豇豆為主)、水煮肉片和水煮魚為代表的水煮系列、辣子雞、辣子田螺和辣子肥腸為代表的辣子系列、泉水雞、燒雞公、芋兒雞和啤酒鴨為代表的干燒系列、泡椒雞雜、泡椒魷魚和泡椒兔為代表的
3、泡椒系列、干鍋排骨和香辣蝦為代表干鍋系列等。風靡海內外的麻辣火鍋(或稱毛肚火鍋、火鍋)發源于重慶,因為其內涵已超出川菜的范圍,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膳食體系而不被視作川菜的組成部分。 (3)小河幫(鹽幫菜;以自貢和內江為主);其特點是大氣,怪異,高端(其原因是鹽商)。 2.川菜特點突出麻、辣、香、鮮、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鮮姜。 有干燒、魚香、怪味、椒麻、紅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復合味型,形成了川菜的特殊風味,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 擅長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川菜烹調有四個特點:一是選料認真、二是刀工精細、三是合理搭配、四是精心烹調。 有麻
4、、辣、甜、咸、酸、苦六種。在六種基本味型的基礎上,又可調配變化為多種復合味型,在川菜烹飪過程中,如能運用味的主次、濃淡、多寡,調配變化,加之選料、切配和烹調得當,即可獲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特殊風味的各種美味佳肴。川菜的復合味型有20多種,如咸鮮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魚香味型、姜汁味型、怪味味型、椒麻味型、酸辣味型、紅油味型、蒜泥味型、麻醬味型、醬香味型、煙香味型、荔枝味型、五香味型、香糟味型、糖醋味型、甜香味型、陳皮味型、芥末味型、咸甜味型、椒鹽味型、糊辣荔枝味型、茄汁味型等等。 主要由高級宴會菜式、普通宴會菜式、大眾便餐菜式和家常風味菜式四個部分組成。四類菜式既各具風格特色,又
5、互相滲透和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各地各階層甚至對國外,都有廣泛的適應性。 川菜是歷史悠久、地方風味極為濃厚的菜系。它品種豐富、味道多變、適應性強,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以味多味美及其獨特的風格,贏得國內外人們的青睞,許多人發出“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贊嘆。 三、川菜代表菜辣子雞丁 :四川風味名菜。用雞脯肉加辣椒炒制而成。泡紅辣椒是四川特產,為川菜的特有的調味料。 材料:雞脯肉250克,荸薺50克,泡椒15克,雞蛋1個,淀粉適量。 重慶辣子雞魚香肉絲魚香肉絲,以魚香調味而定名。魚香味的菜肴是近幾十年才有的,首創者為民國初年的四川廚師。魚香肉絲的“魚香”,由泡辣椒、川鹽、醬油、白
6、糖、姜末、蒜末、蔥顆調制而成。此調料與魚并不沾邊,它是模仿四川民間烹魚所用的調料和方法,取名為“魚香”的,具有咸、甜、酸、辣、鮮、香等特點,用于烹菜滋味極佳 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由雞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廣受大眾歡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宮保雞丁“泛濫成災”,幾成中國菜代名詞,情形類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條。一說: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后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肴,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制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
7、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后來他由于戍邊御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水煮牛肉主料瘦黃牛肉。輔料豆芽、鴨血、肉湯、萵筍或者其他蔬菜、粉絲。調料蔥、精鹽、醬油、花椒、味精、熟菜油、干辣椒、辣椒油、胡椒粉、醪糟汁、濕淀粉、鄲縣豆瓣醬。此菜麻辣味厚,滑嫩適口,香味濃烈,具有川味火鍋麻、辣、燙的風味。水煮牛肉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麻婆豆腐 在清代光緒年間,成都萬寶醬園一個姓溫的掌柜,有一個滿臉麻子的女兒,叫溫巧巧。她嫁
8、給了馬家碾一個油坊的陳掌柜。10年后,她的丈夫在運油途中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的生活成了問題。運油工人和鄰居每天都拿來米和菜接濟她倆。巧巧左右隔鄰分別是豆腐鋪和羊肉鋪。她把碎羊肉配上豆腐燉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鄰居嘗后都認為好吃。于是,兩姑嫂把屋子改成食店,前鋪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待顧客。小食店價錢不貴,味道又好,生意很是興旺。巧巧寡居后沒改嫁,一直靠經營羊肉豆腐維持生活。她死后,人們為了紀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稱至今。魚香茄子魚香茄子是我國八大菜系中川菜的著名菜肴,主料為茄子,配以多種輔料加工燒制而成。有多種不同制法,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家常豆腐此菜主要用
9、郫縣豆瓣、白糖和醬油三種調料,就能烹制出味美可口的菜肴。做成后,顏色金紅,豆腐軟香,微辣咸鮮回味略甜,地方風味較濃,是川菜家常味。 川辣黃瓜黃瓜500克,干辣椒、油各20克,花椒5克,白糖、醋各10克,香油15克,鹽7克。剁椒胖魚頭胖魚頭1個(約1000克),湖南特制剁椒適量,鹽、味精、紅油、姜絲、姜片、蔥花、白蘿卜片、熟油各 剁椒胖魚頭適量。東坡墨魚“東坡墨魚”又名“糖醋東坡墨魚”,用新鮮墨魚為主料制作而成,四川名菜。此菜特點色澤金黃、外酥內嫩、 甜酸微辣、風味濃郁。東坡墨魚”是四川樂山一道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的風味佳肴。墨魚并非海中的烏賊魚,而是樂山市凌云山、烏龍山腳下的岷江中一種嘴小、
10、身長、肉多的墨皮魚,又叫“墨頭魚”。相傳蘇東坡去凌云寺讀書時,常去凌云巖下洗硯,江中之魚食其墨汁,皮色濃黑如墨,人們稱之為“東坡墨魚”。酸菜魚酸菜魚屬四川菜系,以其特有的調味和獨特的烹調技法而著稱。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此菜雖為四川民間家常菜,但流傳甚廣。成菜肉質細嫩,湯酸香鮮美,微辣不膩;魚片嫩黃爽滑。酸菜魚流行于90年代初,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有其一席之地,重慶的廚師們又把它推向祖國的大江南北,酸菜魚是重慶菜的開始先鋒之一。擔擔面(Noodles, Sichuan Style)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
11、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謝謝觀賞湘菜 瀟湘風味,以湖南菜為代表簡稱“湘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湖南省,位于中南地區,長江中游南岸。這里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南有雄崎天下的南岳衡山,北有一碧萬頃的洞庭,湘、資、沅、澄四水流經全省自然條件優厚,利于農、牧、副、漁的發展,故物產特別富饒。 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盛產魚蝦和湘蓮,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史記中曾記載,楚地“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湘東南為丘陵和盆地,農牧副漁都很發達。湘西多山,盛產筍、蕈和山珍野味。豐富的物產為飲食提供了精美的原料 。湘菜簡介1.腿肉切成5厘米寬、3厘米厚的長條,用拍破的蔥、姜和
12、上列調料將肉腌2小時。2.用木炭將烤爐燒紅,把腌好的肉(腌肉原汁保留待用)用小鉤掛進烤爐,烤到快成熟時,把肉取出在腌肉原汁浸過,再掛進烤爐,直到熟透時取出,晾涼。然后刷上香油,以免干裂。3.食用時,切片裝盤,淋香油即成。叉燒香肉特色:肉酥香,味鮮美 將豬腰子片開,剔去腰臊,按0、4厘米距離直剞斜刀再切成約4、5厘米長,1、5厘米寬的片。水發玉蘭片和水發香菇均切成3厘米長的薄片。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250克,燒至七成熱時,將腰花用濕淀粉5克、精鹽0、5克攪勻,下鍋走油。鍋內留油35克、先將玉蘭片、香菇征鍋煸炒幾下,再放入腰花合炒,接著將粗鹽(0、5克)、醬油(10克)、味精(0、5克)蔥段(
13、5克)、胡椒粉,芝麻油,濕淀粉(15克)調勻,熟入鍋內,顛翻兩下,起鍋,倒入蒸好的大碗里的菜上即成 玉麟香腰特色形似寶塔 用料眾多量多豐滿味道多樣 1.選擇皮薄的豬肋條肉。 2. 把邊肉(已殺好開腹的白條肉)提放案板上,切除前后腿,用刀尖刮掉肋上的油皮,將肋骨和脊骨取出,把五花肉切除,再切成條形從肉坯膘頭刺一小孔(便于穿繩),肉坯切好后,稱好重量,再用溫水沖洗凈污物及血漬,撈出來放在籮筐內瀝凈生水。 3.把上述輔料充分拌均勻后,連同肉坯放入大鍋內或者缸內腌制。春冬季腌浸12小時,夏秋季4小時。4.腌好后放在案板上穿好麻繩,再穿在竹竿上送入烘房進行烘焙。顏色淡黃,味道香味可口,無煙味,出品率60
14、%竹筒豆豉蒸排骨 特色 湘江流域的菜以長沙、衡陽、湘潭為中心,是湖南菜系的主要代表。它制作精細,用料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其特點是: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鮮、軟嫩。在制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煨、燉講究微火烹調,煨則味透汁濃,燉則湯清如鏡;臘味制法包括煙熏、鹵制、叉燒,著名的湖南臘肉系煙熏制品,既作冷盤,又可熱炒,或用優質原湯蒸;炒則突出鮮、嫩、香、辣,市井皆知。 湘菜的五種制法煨紅煨八寶雞不但選料精當,而且制作考究它將傳統紅煨和油炸的方法相結合,先炸后煨,充分體現了湘菜長于調味的特點 成菜色澤紅亮,體態豐滿,原料豐富,多味融匯,醇厚濃郁,油潤鮮美,是湖南的傳統
15、名菜 紅煨八寶雞燉提示 白胡椒粉的用量不要減少,是魚必然有腥味,白胡椒粉是去腥提香很重要的一個原料 咸魚燉粉條臘臘味合蒸以各種臘熏制品同蒸,風味獨特,是湘菜中傳統風味名菜。 此菜臘香濃重,咸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 臘味合蒸蒸1鱸魚處理干凈,切厚片;2紅棗泡軟去核、切細,杞子泡軟洗凈;3用少許花生油、鹽、蒸魚豉油、糖、姜絲將魚片撈勻擺在碟上;4將蔥白塞到魚頭下(沒有硬性規定位置),紅棗、杞子均勻鋪在魚片上;5水開后上鍋大火蒸5分鐘即可(時間視魚的大小而定)。紅棗杞子蒸鱸魚炒五花肉與青紅椒炒制成一道農家小炒肉,這道湘菜鮮辣無比,味道香濃,是下飯的首選菜。 農家小炒肉湘菜發展 有2000多年歷史的湘菜,經濃郁的湖湘文化沉浸后,在繼承湘菜優點的同時大膽創新,深得全國乃至全球人們的喜愛,湘菜在全國的影響逐年提升,對我省經濟貢獻也越來越大。 湖南作為魚米之鄉,在湘菜產業發展上有著先天的資源優勢,湘菜產業的發展必然會帶動農副產品的大開發,促進食品加工業的大發展。 推動湘菜餐飲業向現代化、品牌化、產業連鎖化方向發展。 冷盤冰糖湘蓮湖湘文化引領湘菜品牌 千年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滋潤著千年湘菜,根基深厚。 湖湘文化的三個基本特征孕育著湘菜三個基本特性。湖湘文化因重經世、重踐履,推崇理學而不流于空疏,影響著湘人烹制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