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一(人教版)第六單元 自然災害【過關檢測】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共60分) (2020江蘇徐州市高一期中)當地時間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發生7.4級大地震,地震過后的75分鐘內,累計發生147次余震,地震引發山體滑坡。讀某同學繪制的等震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若甲地為震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震級abcB處受到的破壞程度一定比大C在處比處先感覺到地震D甲為地震烈度最高區2地震發生時的正確避震方法是( )在家可躲在空間較小的廚房在影院,應迅速跑到室外的開闊空地在教室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走在街上要遠離高層建筑、廣告招牌、霓虹燈等ABCD【答案】1D
2、 2D【分析】1震級是表示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要素,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a、b、c震級應該一致,A錯誤;地表破壞程度與震源深淺、震中距、地質構造、地面建筑等因素有關,不能斷定處受到的破壞程度一定比大,B錯誤;處距離震中更近,比先感受到地震,C錯誤;等震線是烈度相等的各點連成的線,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區,一般情況下,離震中距離越遠,烈度越小,D正確。故選D。2廚房有煤氣管道及其他比較鋒利的物品,應避開廚房,要選擇浴室、廁所等空間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錯誤;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避震,應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隨身攜帶的物品擋在頭上,避免迅速向室外跑,錯誤;在教室應抱頭、閉眼、蜷曲身體,迅速躲在課桌
3、下,正確;走在街上要遠離高層建筑、廣告招牌、霓虹燈等,避免被高空墜落的物體砸中,正確。故選D。【點睛】地震時如果在室內,要快速找到生命的三角,這個三角可以是墻角(客廳、臥室、書房、衛生間),也可以是桌子下面與地面之間的角落,并且用硬點的東西(書、菜板等)舉過頭頂。(2020山西迎澤區太原五中高一月考)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 3圖中,某地高速公路一側的坡面防護設施的主要功能是( )A擋風升溫,防御寒潮B減緩坡度,防御地震C降低風速,防御臺風D加固坡面,防止滑坡4我國西南地區滑坡、泥石流災害比東南丘陵地區更為頻繁多發的原因有( ) 地殼運動更為強烈降水強度更大地形更為復雜崎嶇植被覆蓋率更高ABCD
4、【答案】3D 4B【分析】3讀圖,該坡面位于高速公路一側,通過工程措施加固,可以防止滑坡,D正確;該坡面防護設施無法抵御寒潮和地震,AB錯;不明確該公路的位置,無法得知該地是否受臺風的影響,且該坡面防護設施也無法防御臺風,C錯。故選D。4相比于東南丘陵而言,我國西南地區地處板塊交界附近,地殼運動更為強烈,地表所松散堆積物;同時,西南地區地形更為復雜崎嶇,所以滑坡、泥石流災害多發,正確;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丘陵地區均屬于季風氣候,降水強度差異不大,錯;植被覆蓋率更高,則滑坡、泥石流災害相對較少,與題干矛盾,錯。故選B。【點睛】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坍塌等。我國西南地區構造活躍,地
5、形復雜,多暴雨,加之植被破壞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成為我國地質災害的多發區。(2020河北新華區石家莊二中高一期末)讀19692008年山西省長治市寒潮發生總次數等值線圖,完成下面小題。5甲、乙兩地寒潮發生的總次數差異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B緯度位置C植被D人類活動6寒潮對長治農業的不利影響有( )A冬小麥遭受凍害B春季干旱加劇C農作物病蟲害加重D土壤肥力下降【答案】5A 6A【分析】5讀圖可知,近40年來甲地寒潮發生總次為120140次,而乙地為80100次,甲地寒潮次數明顯大于乙地,圖中顯示,甲地位于西北東南走向的盆地,盆地延伸方向與當地寒冷氣流移動路徑基本平行,且地勢低平,以寒冷
6、氣流的阻擋作用小,因此當地很容易受到寒冷氣流影響,出現寒潮天氣,而乙地位于太行山東側,寒冷氣流受山脈阻擋作用明顯,受寒冷氣流影響較小,因此形成的寒潮天氣次數相對較少,由此判斷,甲、乙兩地寒潮發生的總次數差異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A符合題意;兩地緯度位置相似,緯度位置不是導致兩地寒潮發生的總次數差異較大的影響因素,排除B;植被和人類活動,對寒潮發生次數影響不大,且兩地植被和人類活動沒有明顯差異,因此這些不是兩地寒潮發生的總次數差異較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排除C、D。故選A。6題意表明,長治位于山西省,屬華北暖溫帶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冬小麥,因此寒潮主要發生時期(冬春季節)的主要田間作物是冬小麥,
7、因此寒潮對長治農業的不利影響主要是冬小麥遭受凍害,A符合題意;寒潮屬于冷鋒天氣,有可能帶來一定的降水,因此一般不會加劇春季干旱,排除B;寒潮帶來的低溫有可能凍死病蟲害及蟲卵,從而減輕農作物病蟲害,排除C;寒潮對土壤肥力影響不大,排除D。故選A。【點睛】入侵中國的寒潮主要有三條路徑:(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2)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后,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3)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4)東路加西路:東路冷空氣從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氣從青海東南下,兩股冷空氣常在黃土高原東側,黃河、長江之間匯合,匯合
8、時造成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接著兩股冷空氣合并南下,出現大風和明顯降溫。(2020浙江高一期中)樁林壩是安裝在溝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連接在支墩上的廢舊鋼管等形成的樁林壩體,以及壩體左右的實體護翼組成的防災減災工程(如下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樁林壩主要用來防御的自然災害是( )A洪澇B臺風C滑坡D泥石流8遇到該樁林壩防御的自然災害時,正確的逃生方式是( )A抓住漂浮物漂浮B就地尋找掩體躲藏C沿溝谷延伸方向往低處跑D沿溝谷垂直方向往高處跑【答案】7D 8D【分析】7根據“樁林壩安裝在溝谷中”可知,樁林壩主要用來防御的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在溝谷,而臺風、滑坡不一定發生在溝谷中,BC錯;根據圖中樁林
9、壩的構成形態可知,無法防御洪澇災害,A錯;該工程位于溝谷中,圖示溝谷植被覆蓋率低,含有大量松散沉積物,易發生泥石流,這些松散物質經過樁林壩后被攔截下來,所以圖中樁林壩主要用來防御的自然災害是泥石流,D正確,故選D。8泥石流發生時,洪流內包含泥沙、石塊、巨大礫石等,且突發性強,速度快,危害大,所以野外遇到該自然災害時,正確的逃生方式是沿溝谷垂直方向向高處跑,而不是沿溝谷延伸方向往低處跑,也不能就地尋找掩體躲藏(該措施多為地震發生時的應急措施),D正確,BC錯;“抓住漂浮物漂浮”應是洪災發生時不得已采取的逃生措施,A錯。故選D。【點睛】本題組難度一般,首先,需要抓住該減災工程的地理位置,結合圖中“
10、溝谷”、“松散沉積物”等信息判斷該減災工程主要是用于防御泥石流;其次,對于遇到泥石流這種自然災害,應沿溝谷垂直方向往高處跑。(2020浙江高一期中)2019年6月17日晚四川省宜賓長寧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Km,部分城鎮和社區實現了“大喇叭”倒計時預警,民眾及時提前進行疏散,減少了傷亡。圖1為地震預警系統示意圖,圖2為此次預警時間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9長寧地震震源位于( )A地殼B軟流層C上地幔D下地幔10地震預警系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P波的傳播速度比S波快電磁波傳播速度快于地震波監測震源巖層形變,及時預警預測地震發生時間并預警及時對民眾預報S波到達時間ABCD11長寧地震震源位
11、于圖2中的( )A甲B乙C丙D丁【答案】9A 10D 11B【分析】9考查地球圈層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此次地震發生于陸地上的,陸地上的地殼的厚度是比較大的,因此長寧震源位于地殼,A正確, 故選A。10由于地震波的縱波的波速比橫波的波速速度要快,地震監測系統在監測到縱波時,在橫波還未到來時及時發布地震預警,這樣可以給人們一定的反應時間,可知正確;社區的“ “大喇叭”電磁波傳播速度比較快,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通知到社區的居民,可知正確;地震監測系統是無法監測到地震發生時地球內部的巖石的變化狀況的,可知錯誤;目前的技術水平是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的,可知錯誤;地震波的縱
12、波的傳播速度比較快,地震監測設備可以及時對民眾預報縱波的達時間以讓相關區域人們及時逃生,可知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ABC錯誤,故D正確。11根據地震預警的原理,根據早到達的P波計算參數,對S波到達提出預警,根據這一原理可知離震源越近,則接到預警的時間就越短,圖中O城和P城接到預警時間最短,最靠近震源,因此震源位于圖中乙處,B正確,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地球的圈層結構、地震的預警機制以及預警原理的應用,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2020全國高一單元測試)自然災害損失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讀世界主要農業災害的分布表,回答下列問題。地區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災害類型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
13、流失,臺風,龍卷風酸雨,雪災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災干旱,洪水,颶風,龍卷風,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鹽堿化,生物災害12歐洲雪災明顯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B冬季氣候溫濕,氣旋活動頻繁C冬季氣候寒冷,一月均溫低于0D地形以平原為主,地表水源豐富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南美洲,干旱是對社會和經濟破壞最嚴重的災害B孟加拉國最主要的自然災害干旱、風暴潮C在北美洲,熱浪、颶風、龍卷風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D在北部非洲已經存在大面積的荒漠,所以不存在荒漠化問題【答案】12B 13C【分析】試題考查自然災害的區域差異。12歐洲雪災多于其他大洲的主
14、要原因是降水形式以雪居多,降雪多的原因是常年受西風影響,冬季溫和濕潤,氣旋活動頻繁,B正確。歐洲西部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中部和東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A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一月均溫高于0,C錯。地形對雪災影響較小,D錯。13南美洲西部地區多發地震等地質災害,干旱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以及季風氣候區,A錯。孟加拉國最主要的自然災害為洪澇和颶風,B錯。北美洲,熱浪、颶風、龍卷風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C正確。北部非洲,氣候干旱,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導致荒漠化呈加劇發展態勢,D錯。【點睛】歐洲冬季受西風氣流影響廣,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多氣旋,降雪天氣多,雪災多。(2020全國高一課時練習)挪威斯瓦爾
15、巴群島上的朗伊爾城(78N),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前往北極科考基地新奧爾松的各國科考隊多在此停留,進行補給、休整。它是世界上唯一禁止死亡的城市,重癥和絕癥病人必須送回挪威本土醫院。除非猝死,無人有權死在這里。在朗伊爾城外的冰天雪地中,有一座“末日銀行”,儲藏著人類最后的希望,里面存放的東西只有在遭遇核戰爭、行星撞擊、海水暴漲等“世界末日”時才可以動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朗伊爾城禁止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控制人口數量B防止人口老齡化C防止病菌長久留存D防止生態破壞15推測“末日銀行”存放的物品最可能是( )A黃金B種子C貨幣D武器【答案】14C 15B【分析】14材料顯示,朗伊爾城位于78
16、N,氣候寒冷,死人和病人攜帶的病菌可以在寒冷的條件下長久留存,對當地居民和科考隊員造成威脅,因此當地禁止死亡,選項C符合題意。禁止死亡與控制人口數量、防止人口老齡化、防止生態破壞沒有關系,排除A、B、D。故選C。15題中信息表明,“末日銀行”儲藏著人類最后的希望,里面存放的東西只有在遭遇核戰爭、行星撞擊、海水暴漲等“世界末日”時才可以動用。核戰爭、行星撞擊、海水暴漲等可能導致全球生態系統破壞,影響人類生存之本食物,因此推測“末日銀行”存放的物品最可能是種子,選項B符合題意。黃金、貨幣、武器對于處在“世界末日”時的人類沒有多大用途,排除A、C、D。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密切結合材料,材
17、料中的朗伊爾城的緯度高非常關鍵,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足以說明其氣候寒冷,該地禁止死亡與其寒冷的氣候關系密切,因為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死人和病人攜帶的病菌可以長期存活。(2020全國高一單元測試) 2015年8月,為保護水資源,美國洛杉磯市持續四年的大旱促使政府向70萬平方米的水庫中,投入9600萬個黑色遮陽球,使水庫水面幾乎完全被遮陽球覆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投放黑色遮陽球的主要目的是( )將飲用水與塵埃等污染物隔絕阻止水庫中藻類蔓延增加局部空氣濕度減少紫外線對水庫魚類的傷害減少水源蒸發損耗ABCD17關于洛杉磯旱災的自然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厄爾尼諾強盛,西部中低緯度降水量較常年減少B
18、受東北信風控制,離岸風勢力增強C副熱帶高壓控制時間較常年偏長,且范圍廣D水資源地區分配不均,工農業耗水量增大【答案】16D 17C【分析】16黑色遮陽球布滿水面,可以隔離污染物,對。遮擋陽光,使得水庫中藻類生長缺少光照,阻止其蔓延,對。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局部空氣濕度,錯。可以吸收部分可見光,對于紫外線作用不大,錯。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降低水源損耗,對。故選D。17厄爾尼諾強盛,會使太平洋東部氣流上升,降水偏多,A錯。洛杉磯為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與東北信風無關,B錯。8月份為北半球夏季,洛杉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時間長,雨季短,降水少,C對。工農業耗水量大,不是自然
19、原因,D錯。故選C。【點睛】洛杉磯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多。(2020浙江高一月考)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及災害鏈圖。完成下面小題。18在上圖所示的山區自然災害鏈中,依次是( )A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D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19如果發生滑坡,受災最嚴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答案】18A 19D【分析】18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形成與暴雨無關,因此為地震,排除B、D。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
20、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因此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為泥石流;地震會使地表變得的破碎,易造成崩塌和滑坡。故選A。19滑坡多發生在陡坡,丁村位于陡崖之下,最易發生滑坡,故選D。(2020黑龍江道里區哈爾濱三中高一期中)讀圖“我國特大、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我國六大區中,出現特大、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區是( )A西北地區B西南地區C中南地區D華東地區21下列地形中發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22一般而言,泥石流在我國的發生頻率是( )A夏季大于冬季B北部多于南部C東部多于西部D春季大于秋季【答
21、案】20B 21C 22A【分析】20讀圖可知,我國六大區中,出現特大、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區是西南地區,故選B。2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在有坡度的山區地形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地形平坦的平原很少有滑坡、泥石流的發生,C符合題意。故選C。22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
22、;上游堆積有豐富的松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我國夏季降水多。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因此夏季泥石流大于冬季、秋季多于春季。A正確、D錯誤;我國降水南部多于北部,且南部多山地,因此泥石流發生的頻率北部少于南部,B錯誤;我國西南地區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頻發;由于地殼活動強烈,山體斷裂發育,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且集中在夏秋,因此泥石流多發,C錯誤;故選A。四川宜賓市長寧縣以中山低山、丘陵為主。2019年6月17日晚,正值雨季的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重慶、成都震感強烈。讀“震中位置示意圖”(左圖)和“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
23、右圖),完成下面小題。23長寧地震震源所處的圈層是( )ABCD24橫波不能通過的圈層是( )ABCD25有關長寧地震,判斷正確的是( )A長寧的震級高于成都B震后易引發滑坡泥石流C地震與持續降雨有關D持續降雨可能引發余震【答案】23A 24D 25B【分析】23從材料可知,震源深度為16千米,陸地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因此,推斷震源位于地殼,從右圖可知,為地殼。A正確,BCD錯誤,故選A。24從右圖可判斷, 為地殼為上地幔 為下地幔為地核。橫波只能在固體傳播,內核為液態,固橫波不能通過,D正確,故選D。25長寧的震級和成都相同,距離震源不同,A錯誤。正值雨季,震后易引發滑坡泥石流,B正
24、確。地震是地殼運動,與持續降雨無關,C錯誤。持續降雨不會引發余震,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地球內部圈層和地震的相關知識。由材料和圖形的信息可推出正確答案。(2020全國高一單元測試)下圖為我國木地板產業重心轉移的情況,讀圖回答下面小題。26由于某重大自然災害頻發迫使木地板行業布局從b地移出,其重大自然災害不可能是( )A滑坡B地震C泥石流D洪澇27當前d地木地板產業向外轉移,最有可能轉入的地區是( )A東南亞B西亞C北非D北歐【答案】26B 27A【分析】26b地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環境復雜,地處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多滑坡、泥石流、洪澇等地質災害,所以滑坡、泥石流、洪澇均可
25、能迫使木地板行業布局從b地移出;注意關鍵詞“頻發”,地震并不是該地“頻發”的自然災害,所以受地震的影響導致木地板行業布局從b地移出的可能性較小,故選B。27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且森林資源豐富,最可能接受d地木地板產業的轉移,A正確;西亞氣候干旱,森林資源較少,B錯;相比于東南亞而言,北非地區距離更遠,且森林資源無東南亞豐富,C錯;北歐經濟發展水平高,生產成本高,D錯。故選A。【點睛】本題組難度一般,需要加強對圖示信息以及題干信息的獲取,明確b地的地理位置,抓住題干關鍵詞“頻發”,理解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調動所學地理知識分析作答即可。(2020全國) 干熱風是一種高溫、低濕并伴有一定風力
26、的農業災害性天氣。如下圖為黃淮海地區干熱風日數空間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8黃淮海地區干熱風多出現在( )A春末夏初B盛夏時節C深秋時節D暖冬時節29河北中南部成為干熱風多發區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B植被C地形D降水30下列關于黃淮海地區的主要受災農作物及防災減災措施,對應正確的是( )A冬小麥實施滴灌、噴灌B春小麥大水漫灌C玉米培育推廣抗干熱風品種D油菜采用覆膜保墑【答案】28A 29C 30A【分析】28根據材料可知,干熱風高溫、低濕、一定風力才會形成,春末夏初華北地區氣溫上升,雨季還沒到來,空氣比較干燥、溫差較大,容易有大風天氣,所以干熱風最有可能在這個季節出現,A正確,BCD錯誤
27、。故選A。29河北中南部處在太行山背風坡 ,容易產生下沉氣流,氣溫更高、空氣更干燥,干熱風多發,地形是主要影響的因素。故選C。30黃淮海地區種植冬小麥,B錯誤。黃淮海地區多在夏季種植玉米,在干熱風多發的季節極少種植玉米,C錯誤。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D錯誤。冬小麥此時在生長期,實施噴灌滴灌,可以有效節水、防治鹽堿化,并且起到抗旱、降溫的效果,A正確。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干熱風的分布及其形成條件。解題時要注意地區的地形、氣候特征進行判斷。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40分)31.自然災害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讀“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災害分布圖”,分析回答問題。(1)我國東部地區最
28、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旱澇災害,原因是什么?(2)歐洲西部與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災害較少,其原因是什么?(3)寒潮能夠長驅直入影響北美大部分地區,試簡述其原因。(4)南美洲西部是地震多發區,該地區多地震的原因是_。(5)近年來,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現象嚴重,試分析該災害加劇的原因。【答案】(1)我國東部季風區的降雨主要是受夏季風的影響,導致鋒面雨帶的推移而形成,季風環流不穩定,會引起不同地區的水旱災害。(2)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較均勻,不易引起水旱災害。(3)與北美的地形有關,北美地形南北縱列分布,中部是平原,有利于北方冷空氣長驅南下。(4)根據板塊學說的原理,板塊交界處板塊活動頻繁
29、,該地區正好處于兩大板塊的交界處,因此地震頻繁(5)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區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降水少,氣候干燥;過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層缺乏植被的覆蓋,造成土地沙漠化嚴重。【詳解】(1)我國東部季風區的降雨主要是受夏季風的影響,導致鋒面雨帶的推移而形成,季風環流不穩定,會引起不同地區的水旱災害。我國東部屬于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降水多時易形成水災,降水少時晚形成旱災;且我國季風環流不穩定,有些年份降水偏多,多水災,有些年份降水偏少,易形成旱災;我國東部平原區,地勢低平,排洪不暢,易形成水災。(2歐洲西部水旱災害相對較少的原因主要從氣候角度分析。歐洲西部受西風帶影響,大部分地區為溫帶
30、海洋性氣候或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不易引起水旱災害。(3)寒潮能夠長驅直入影響北美大部分地區的原因應從大氣環流、地形兩方面進行分析。冬季,北美大陸形成較強大的冷高壓,在它的推動下,常出現勢力較強的寒潮;北美地形南北縱列分布,中部平原貫通南北,對寒潮阻擋作用弱,使得北方冷空氣長驅南下,影響北美大部分地區。(4)南美洲西部多地震主要從其板塊交界的位置分析。根據板塊學說的原理,板塊交界處板塊活動頻繁,該地區正好處于兩大板塊的交界處,因此地震頻繁(5)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的荒漠化主要從自然原因(大氣環流和洋流等因素)和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區受副熱
31、帶高壓的控制,降水少,氣候干燥;過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層缺乏植被的覆蓋,造成土地沙漠化嚴重。32.(2020福建泉州市高一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面問題。研究表明水溫在26-27以上的廣闊洋面有利臺風的生成。超強“利奇馬”(形成于下圖甲處附近洋面)于2019年8月10日1時45分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在給浙江、江蘇兩省帶來狂風暴雨的同時,其外圍下沉氣流也給泉州、廈門等地“添了一把火”,在“利奇馬”登陸約12小時后泉廈多地觀測到40以上百年罕見的高溫。(1)世界上將近40%的臺風形成于甲處附近的洋面,從溫度條件說明甲處附近洋面有利臺風生成的原因。(2)當“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時,從
32、陰晴雨、氣溫、風等方面推測泉州的天氣狀況。(3)分析“利奇馬”登陸約12小時后泉廈多地出現百年罕見高溫的原因。【答案】(1)緯度低,太陽輻射強;受暖流影響;水溫高,氣流受熱膨脹上升形成低壓。(2)天氣晴朗,吹偏南風,風力弱,氣溫較高;(3)泉廈緯度低且為8月初,太陽高度大;天氣晴朗;太陽輻射強;12小時后兩地正值午后一天最高溫時;氣流下沉增溫。【詳解】(1)根據材料“水溫在26-27以上的廣闊洋面有利臺風的生成”可知,臺風的生成需要水溫相對較高。讀圖可知,甲海域位于熱帶,緯度低,太陽輻射強,水溫較高。同時,該洋面附近受暖流的影響(北赤道暖流向日本暖流的過渡區域),進一步增加了水溫,水溫高,促使
33、近海面氣流受熱膨脹上升,在近海面形成低壓,近一步發展成為臺風。(2)根據材料“超強利奇馬于2019年8月10日1時45分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在給浙江、江蘇兩省帶來狂風暴雨的同時,其外圍下沉氣流也給泉州、廈門等地添了一把火”可知,“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時,泉州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空氣以垂直運動為主,風力弱,氣溫高;臺風的本質為低壓中心,此時臺風中心位于泉州的東北側,所以泉州風向為偏南風。(3)首先,此次臺風的登陸時間為8月,泉廈地區所處緯度低,8月太陽依然直射北半球,泉廈等地太陽高度大,接受的太陽輻射強;其次,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臺風在登陸時使得泉廈等地盛行下沉氣流,氣溫下沉增溫
34、,使得泉廈氣溫近一步增高,且氣流下沉使得天氣晴朗,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也使得太陽輻射較強;臺風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的時間是2019年8月10日1時45分,12小時后泉廈兩地時間在13時45分左右,正值午后,是一天氣溫的最高時間段,所以泉廈多地出現百年罕見高溫。33.(2020全國高一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洋淀(淀為淺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洼地上匯水而成,是華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濕地,有大小淀泊143個,平均蓄水量132億立方米。作為滯洪湖泊,白洋淀以往“十年九澇”。為了治理洪水,1958年后在上游陸續建成了134座大中小型水庫。20世紀
35、60年代后,白洋淀先后歷經6次干涸,特別是19831988年連續5年出現干淀,使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呈衰竭態勢;20世紀90年代后,經過努力,白洋淀再也沒有干涸,逐漸顯現了生機和活力,如今在建設雄安新區過程中成為生態保護重點。圖1示意白洋淀流域,圖2示意白洋淀流域年蒸發量、年降水量分布。(1)分析1958年以前白洋淀“十年九澇”的自然原因。(2)簡析造成20世紀80年代白洋淀干淀危機的原因。(3)推測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當地為維持白洋淀生態環境平衡可能采取的主要措施。(4)簡述白洋淀濕地在雄安新區建設和發展中可發揮的作用。【答案】(1)位于北方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量集中,降水強度大;
36、上游支流眾多,匯水面積較大;下游泄洪通道單一;地處平原地區,水流速度慢,泄洪能力較弱等。(2)自然原因:降水的年際和季節變化大,干早災害多發;氣候變暖,湖水蒸發旺盛;入湖河流水量減少;地勢低洼,河流攜帶的泥沙在湖區沉積,湖泊變淺,蓄水面積減少。(答出其中3個要點即可)人為原因:上游修建水庫蓄水;流域內人口和城市數量增多;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量增加;人湖水量減少湖泊面積縮小。(答出其中3個要點即可)(3)協調流域內水資源的合理分配;跨流域向淀區輸水;充分利用流域內的水資源,減少地下水的開采;下游出口修建大壩等。(答出其中3個要點即可)(4)作為水源地可為新區發展提供水資源;可以蓄積洪水減少內澇;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綠地面積減弱城市熱島效應;美化環境。(答出其中3個要點即可)【詳解】(1)洪澇的自然原因,主要從氣候、地形、河流的集水面積、排水速度等方面回答。白洋淀位于我國溫帶季風區,夏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水量大;讀圖上游支流眾多,匯水面積較大,下游泄洪通道少,不利于排水;從地形上看,地處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積嚴重,泄洪能力較差,所以易發生洪澇災害。(2)白洋淀的干淀產生的原因可以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從降水量、蒸發量、入湖水量等方面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仿生的加固設計-洞察及研究
- 北京一零一中2025屆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跨境電商中的信任機制與客戶忠誠度提升-洞察闡釋
- 歷史重構、技術倫理視角下的跨媒介敘事研究
- 多巴胺系統在海馬腦功能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 智能交通系統與大數據分析在橋梁優化中的應用-洞察闡釋
- 兩棲動物疾病防控策略研究-洞察闡釋
- 數字化背景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研究
- 數據治理與網絡空間安全研究:策略與實踐
- 《VI設計》課程教案
- 《拍賣概論》考試題庫(精煉版)
- DL-T5434-2021電力建設工程監理規范
- 設計投標服務方案
-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合作課件
- 貨物供應方案及運輸方案
- 中醫養生健康小妙招的課件
- 拉鏈采購合同
- 紀檢監察大數據平臺建設方案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2
- 2024年山東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產能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