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四)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史第1頁,共27頁。考點能級要求中考預測識記理解運用中國古代史張騫通西域(A) 本專題在中考中比重大,分值高,多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和遷移能力。1、絲綢之路2、唐朝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熱點:玄奘塔面臨拆遷)3、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4、清朝對邊疆的管轄(熱點:三沙市設立)5、注意新增考點元朝民族關系。絲綢之路(C)北魏孝文帝改革(B)唐代中外文化交流(B)唐代的民族交往(A)遼、宋、西夏、金等政權的并立(A)元朝及民族關系發展(B) 鄭和下西洋(A)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之戰(A) 清朝對邊疆的管轄和
2、維護國家統一的措施(A) 閉關鎖國的表現及影響(B)第2頁,共27頁。戰國秦漢三國兩晉 南北朝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民族關系開明融合民族壓迫對外關系開放政策閉關鎖國商鞅變法推行縣制皇帝制、設三公郡縣制度(秦)推恩令 (漢)罷百家、尊儒術孝文帝改革(北魏)五胡內遷北魏孝文帝改革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經濟封建自然經濟主導統一貨幣度量衡(秦)鐵農具牛耕都江堰江南的開發中國古代史封建社會第3頁,共27頁。隋唐遼宋夏金元明清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民族關系開明融合民族壓迫對外關系開放政策閉關鎖國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廢宰相、分六部廷杖制度、廠衛(明)設軍機處(清)遼宋夏金等政權碰
3、撞與交融;人分四等,回族形成(元)唐太宗 “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平定叛亂、統一新疆設駐藏大臣(清)制定“金瓶掣簽”制度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國際大都市長安鄭和下西洋(明)戚繼光抗倭(明)鄭成功收臺灣(清)雅克薩之戰(清)閉關鎖國(清)經濟重心完成南移(南宋);元世祖設司農司,編農桑緝要(元)經濟封建自然經濟主導馬可波羅來華(元)京杭大運河(隋)曲轅犁筒車(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明)閉關鎖國(清)中國古代史封建社會第4頁,共27頁。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第5頁,共27頁。 一、古代民族關系特征 1秦漢時期:秦發動對匈奴和越族的戰爭,修筑長城。西漢初年與匈奴和親;漢武帝對匈奴用兵解
4、決匈奴問題。 2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內遷、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 3唐朝:通過和親、冊封、會盟等和平方式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 4兩宋時期:既有戰爭,也有和平相處,和平是主流。 5元明清時期:加強行政管轄,鞏固對邊疆地區的統治。第6頁,共27頁。二、我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發展與民族融合 1.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一系列漢化政策,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友好關系,唐蕃“和同為一家”。 3.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民族關系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第7頁,共27頁。D2012湘潭 “國家統一,民族融合
5、”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有關這一主題的史實表述不正確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B、唐朝時,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C、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D、清朝時,設烏里雅蘇臺將軍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轄2012貴州六盤水元朝時,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遷入中國,同維吾爾、蒙、漢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個新民族,這個民族是A維吾爾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B 第8頁,共27頁。三、對邊疆地區的行政管理東南地區(臺灣)西北邊疆(新疆)西南邊疆(西藏)蒙古漢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唐唐太宗和武則天設立都護府和親政策: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唐蕃會盟元設澎湖巡檢司設宣
6、政院,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成為元的行政區清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設伊犁將軍順治帝、康熙帝先后冊封達賴和班禪;雍正時設駐藏大臣設置烏里雅蘇臺將軍啟示:歷史證明,統一必然促使國泰民安,分裂必將導致國運衰退。新疆、西藏、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任何分裂祖國統一的 行為都是不會得逞的。第9頁,共27頁。政權時間民族建立者都城滅亡同宋關系北宋960年漢族趙匡胤汴京1127年被金所滅遼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機上京1125年被金所滅澶淵之盟,遼宋為兄弟之國,宋給遼歲幣,互開榷場西夏1038年黨項族李元昊興慶1227年被蒙古所滅議和,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金11
7、15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會寧1234年被蒙古所滅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南宋1127年漢族趙構臨安1279年被元所滅認識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遼、宋、金、西夏等政權關系有戰有和,戰爭是短暫的,和是長久的,是歷史的主流。在這一時期,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了民族融合,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四、民族政權:從政權并立到政權統一第10頁,共27頁。【典例訓練】 (2012聊城學業考)某同學選用下面兩幅地圖進行研究性學習。據地圖內容判斷,該同學確立的研究主題應是( )A.西漢推進大一統 B.唐朝“和同為一家”C.兩宋民族政權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
8、左圖中的東京、上京、興慶分別是北宋、遼、西夏的都城,反映了北宋與遼、西夏的并立;右圖中臨安、中都分別是南宋、金的都城,反映了南宋與金的對峙。第11頁,共27頁。五、古代對外關系的歷程朝代史實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這是溝通中西方交通的重要陸上通道唐代日本多次派遣使節(遣唐使)到唐朝訪問,學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貢獻。玄奘西游天竺取經,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兩宋對外貿易活躍,海港有廣州、泉州等,政府設市舶司進行管理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 波羅來華,著有馬
9、可 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榮,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明代明成祖派鄭和七下西洋,擴大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門的居住權清代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帝兩次取得反擊沙俄侵略的勝利(雅克薩之戰);后為反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實行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第12頁,共27頁。B2012江蘇宿遷下圖所示的線路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為這條線路的開辟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首推A班超 B張騫 C玄奘 D鄭和2012聊城某班舉辦“中國古代文化使者”的圖文展覽。“東瀛有多遠,芒履難丈量。袈裟作舟帆,風雨莫阻擋”的語句與下列哪一人物圖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適? A.鑒
10、真 B.玄奘 C.鄭和 D.馬可波羅A 第13頁,共27頁。D2012德州下圖是古代某船隊遠洋航行的路線圖,下面對此次遠航活動的評論中,正確的是探尋新路,尋找黃金 友好往來,促進交流和平使者,揚威異域 殖民先驅,海盜鼻祖A B C D第14頁,共27頁。【典例訓練】(2011巴彥淖爾中考)“和平交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我國古代對外交往中充分體現了這一優良傳統的歷史事件是( )絲綢之路 鑒真東渡 玄奘西游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A. B. C. D.【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戚繼光抗倭屬于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是中外沖突的表現。所以C項符合題意。第15頁,共27頁。【典例訓
11、練】(2011深圳學業考)清初曾厲行海禁,規定“片板不準下海”。這種政策帶來的消極影響包括( )完全隔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限制了中外正當的經濟文化交流 不利于接觸外國的先進文化和科學 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A. B. C. D.【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清朝實行的海禁,即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并未完全斷絕與世界的聯系。但限制了中外正當的經濟文化交流,未能適時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故選B。第16頁,共27頁。2012浙江九年級某班在以“我國的對外交往”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中,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請你一起參與。歷史時期
12、對外交 往狀態對外交往史實交往道路典型事例漢朝對外開放陸路為主絲綢之路唐朝海陸并舉1玄奘西行印度2 宋、元、明前期海路為主1海上“陶瓷之路”2 明中后期、清 實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貿易第17頁,共27頁。(1)在表格中、處填入合適的內容。(6分)(2)我國古代對外交往道路發生變化的技術條件是什么?(2分)(3)鑒古知今,根據我國古代不同對外政策的后果,談談當前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必要性。(4分)(1)鑒真東渡日本、鄭和下西洋、閉關自守(6分)(2)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進步)(2分)(3)對外開放促進發展,閉關自守導致落后;對外開放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加快現代化建
13、設的必然選擇。(4分)第18頁,共27頁。1、由開放走向閉關:明清以前總體上以開放為主。但到明清時期,逐步走向閉關鎖國。2、路線由陸路為主轉向海路為主:秦漢時期主要路線是絲綢之路(雖有海上絲綢之路);唐朝對外交通發達,海陸并進;宋元時期,主要是海路為主。3、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秦漢時期,陶瓷和絲織品傳到西方,同時佛教傳入中國;唐朝時中國和日本、新羅、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經濟文化交流;宋代對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貿易為主,同時中國科技外傳;明清從國外引進大量農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為主:(1)和平:漢朝絲綢之路,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唐朝以經濟文化交流為主;宋代海外貿易。(2)戰爭:戚繼光抗倭、鄭成功
14、收復臺灣、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5、明清時期出現侵略與反侵略斗爭:戚繼光抗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六、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第19頁,共27頁。 1認識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友好交往、民族交融是歷史的主流,沖突是暫時的。認識歷史上的民族戰爭只有正義性和非正義性,不能用侵略的說法。 2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是各民族人民長期開發、共同建設的結果,是各民族之間友好交往的結果;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明的意識,培養待人寬容和豁達的性格。 3歷史證明: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則國家興盛富強。民族斗爭,國家分裂,則國家衰敗。我們要應該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
15、同發展,推動民族關系的和諧。專題感悟第20頁,共27頁。 4唐朝是繼漢朝以后對外開放的第二個高潮。它既是唐朝推行開放政策的結果,又促進了唐朝經濟的高度繁榮。唐朝的開放是一種雙向的交流過程,對其他文明的精華采取兼容并蓄的態度,促進了“唐朝文化圈”的形成和繁榮。 5明清時期兩種不同政策的對外關系,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前者增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和經濟文化交流;后者使中國在世界文明進程的發展中逐漸落伍了。今天我們應具有開放的心態。 6對外開放有利于經濟的繁榮和發展,閉關鎖國只會與世隔絕,落后于世界潮流。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條件。我國應該繼續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加強國際合作與交
16、流等。第21頁,共27頁。B2012貴州六盤水“開辟荊榛,千秋功業;驅除荷虜,一代英雄。”是現代著名學者郭沫若對古代一位民族英雄的贊詞。這位民族英雄是下列圖片中的哪一位? A B C D 第22頁,共27頁。2012湘潭2012年,某些周邊國家不斷在中國的東海與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度憤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反抗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的傳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繼光材料二 “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 鄭成功材料三 “羅剎擾我黑龍江、松花江一帶三十余年,其所竊據距我朝發祥之地甚近,不速
17、加剪除,恐邊徼之民不獲寧息。” 康熙帝第23頁,共27頁。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義是什么?(1分)戚繼光為實現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2分)材料二中“貴國”是哪個國家?(1分)中國最早設置的管轄臺灣的機構是什么?(1分)材料三中“羅剎”是哪個國家?(1分)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舉措?(2分)材料中的三位歷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分) (1)祖國邊疆(海疆)安寧(1分)抗擊倭寇(2分)(2)荷蘭(1分)澎湖巡檢司(1分) 沙俄或俄國(1分)派清軍進攻雅克薩或發動雅克薩之戰。(如只答簽署尼布楚條約計1分。共2分)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是杰出的民族英雄。(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18、計分,2分)第24頁,共27頁。2012黃岡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右圖是某老師所繪的唐蕃關系示意圖:(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間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國哪個民族的祖先?(3分)(1)形式:和親(或聯姻)和會盟。藏族。第25頁,共27頁。材料二:元朝的統一給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學習提供了有利的環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遷往內地,漢族人也大量來到邊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進入黃河流域,各族人民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當時,許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遷入中國,同維吾爾、蒙、漢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摘編自中學歷史課本(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元朝時期我國民族關系的發展有何特點?原因是什么?(2分)(2)特點:出現民族大融合盛況。原因:元朝實現了全國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生預防沉溺網絡課件
- 61 選擇性必修3 第九單元 第52講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操作程序
- 34 必修2 素養加強課6 生物變異類型的實驗探究
- 日語入門教學課件
- 建筑項目測量員長期服務合同樣本
- 房地產市場調研與分析服務協議
- 車輛質押貸款及保養服務協議
- 廠房股份收購與員工培訓合同
- 旅游景區生態停車場租賃管理公約
- 草莓出口貿易代理服務合同范本
- 高中化學乙醇教學反思
- 如皋市直屬機關遴選筆試真題
-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一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解析版)
-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阜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統測數學試卷(解析版)
- 華東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教案全冊
- 數字資產監管框架優化
- 醫患之間暴力行為預防與處理管理制度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解讀-課件
- MOOC 大學物理實驗-鄭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眼科臨床路徑培訓記錄課件
- 術后病人燙傷不良事件PDCA循環分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