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9-2010學年第一(dy)學期教育(jioy)技術學實驗(shyn)教案授課教師:韋海梅 授課班級:外院200709-11班二九年九月實驗(shyn)一 教學素材獲取(huq)與處理 (圖形圖像獲取(huq)與處理)一、實驗目的 1學會利用數碼相機或掃描儀掃描圖片。 2了解OCR軟件識別文本。 3知道編輯修改圖形圖像的基本方法。 4知道常用的圖形圖像格式,掌握常用圖形圖像的格式轉換方法。二、實驗器材硬件環境:多媒體計算機、數碼照相機、掃描儀等。軟件環境:可用Windows 98Me2000XP2003操作系統,圖形圖像編輯處理工具可用Photoshop、ACDSee、照片編輯器等軟件工
2、具。三、實驗原理圖片加工過程基本上是三部曲,即獲取圖片素材;進行具體的加工處理;保存加工處理結果。獲取圖片素材通??刹捎脭荡a相機拍攝和在期刊、書本以及在資料庫中找到所需圖片和照片。加工處理是將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輸入到計算機和利用掃描儀將需要圖片、照片處理成數字文件。保存加工處理是用圖形圖像編輯軟件對其處理并轉換成需要的文件格式保存;還可將掃描儀掃描出的文本圖片利用OCR文字識別軟件轉換成所需要的文本。四、實驗步驟 1、數碼相機的使用(演示實驗) (1)熟悉數碼照相機。瀏覽數碼照相機的說明書,了解數碼照相機的開關、按鈕、插孔等的位置和功能,特別是電源開關、快門、變焦器、取景器、電池盒等主要的功能
3、部件,必須掌握并能熟練操作。 (2)將存儲卡插入數碼相機,打開電池盒,裝入數碼照相機用的鋰電或其他電池。 (3)撥動“RECPI,AY”模式開關至“REC”(拍攝記錄)位置。 (4)打開電源開關。 (5)打開數碼照相機的設置菜單,調整數碼照相機的拍攝參數,比如相片分辨率、閃光燈模式、拍攝模式等。 (6)利用取景器或彩色液晶顯示器,通過移動變焦按鈕進行取景構圖。通過移動變焦按鈕景物的變化情況:移向標注“T”端增長鏡頭焦距,可實現望遠功能;移向標注“w”端縮短鏡頭焦距,可實現廣角功能進行近拍。 (7)對焦距,按下快門按鈕進行拍攝。許多數碼相機能自動聚焦,也有些相機要半按快門進行自動測光完成聚焦。聚
4、焦完成后,信號指示燈閃爍就可以拍攝了,將快門完全按下即可。 (8)看效果。拍攝完成(wn chng)后,撥動“RECPI,AY”模式(msh)開關至“PL,AY”(播放瀏覽)位置,通過顯示屏觀看拍攝效果(xiogu),照片拍得不好,可以刪掉重拍,這是數碼照相機的特點,也是保證拍攝成功的一個訣竅。 (9)把照片傳輸到多媒體計算機。數碼照相機都有數據傳輸接口及數據傳輸線,如:USB接口、1394接口或RS232接口(鼠標串行接口)等?;镜膫鬏敳僮鞑襟E:用數據傳輸線連接數碼照相機和計算機,啟動計算機,打開數碼照相機的電源,啟動照片下載軟件,利用軟件下載照片至計算機。如有讀卡器則可直接與計算機連接插
5、入存貯卡輸出照片。 2、用掃描儀掃描圖片 (1)將掃描儀與多媒體計算機正確連接,安裝掃描儀的驅動程序。掃描儀與多媒體計算機的連接方式有EPP并行口USB接口。根據所用的掃描儀接口將掃描儀與計算機正確連接。 (2)打開掃描儀電源,啟動多媒體計算機,打開掃描工作軟件。 (3)在掃描工作軟件里設置掃描源,也就是設置使用的掃描儀。 (4)將待掃描的圖片放入掃描儀。 (5)在掃描工作軟件里執行掃描圖像的命令,打開掃描工作窗口,進行預掃描,將待掃描的圖像顯示在預覽框內。 (6)用鼠標選擇待掃描圖像的區域,設置掃描分辨率、掃描圖像類型等參數,執行掃描命令進行掃描。 (7)編輯修改出現在掃描工作軟件編輯區域的
6、圖像,執行保存命令,選擇一種圖像格式保存剛掃描的圖像。3、用Photoshop處理圖片去除影像中的瑕疵(如斑點): 圖1-1 圖1-2圖1-3(1)打開(d ki)Photoshop CS,在“文件(wnjin)”菜單中選擇“打開(d ki)”命令,彈出“打開”對話框,找到相應的圖片打開,如圖1-1。(2)在此例中選擇“修復畫筆工具”,如圖1-2,首先結合Alt鍵,單擊鼠標左鍵,在正常顏色地方進行取樣,注意取樣的時候盡量在離修復點最近的地方取樣。(3)按住鼠標左鍵,在要修復的地方進行涂抹。(4)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存儲”命令,對文件進行存儲。最終效果如圖1-3。去除紫邊下面如圖1-4所示是一
7、張紫邊現象非常嚴重的照片,已經影響到了畫面的美感,現要對其進行處理以恢復正常的照片效果,如圖1-5所示。 圖1-4帶有“紫邊”的圖片 圖1-5去除紫邊后的效果(1)打開Photoshop CS,在工作區的空白處雙擊鼠標,彈出“打開”對話框,找到相應的圖片打開。(2)選擇“圖像”菜單中“調整”-“色相/飽和度”。(3)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選擇“編輯/藍色”。(4)先將飽和度調節為“-100”,然后適當減弱一下明度,使圖像邊緣過渡得更加自然,最后保存圖片。去除紅眼下面如圖1-6所示是一張出現“紅眼”現象的圖片。(1)打開圖片,然后在工具欄中選擇魔棒工具,將選項設置為添加到選區。(2)然后按C
8、trl+“+”放大圖片,適當設置魔棒工具的容差,如默認的“32”,然后在紅眼的地方點擊,讓魔棒自動選擇區域,如圖所示。 圖1-6有“紅眼(hngyn)”問題(wnt)的圖片 用魔棒(m bn)選中紅眼 去除“紅眼”后的圖片(3)選擇“圖像”菜單中“調整”-“色相/飽和度”,然后選擇編輯紅色。(4)然后將飽和度調節至“-100”,并且適度調整一下明度。最后保存圖片。處理曝光不足照片下面如圖1-7所示是一張曝光不足的照片,現要對其進行處理以恢復正常的照片效果,如圖1-8所示。 圖1-7“曝光不足”的照片 圖1-8亮度增加后的效果處理曝光不足照片,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就是通過“圖像”菜單“調整/曲線”進
9、行圖像曝光量的調整。對這張照片的調整可以將參數設置為:首先建立第一個節點,將節點位置移動至“輸入207,輸出228”,對高光部分進行調節,如圖1-9所示。圖1-9“曲線”的設置同樣(tngyng)方法建立第二個節點為“輸入(shr)57,輸出119”,對暗調部分進行(jnxng)調節。最終效果見圖所示。4.處理曝光過度照片 圖1-10“曝光過度”的照片 圖1-11 亮度減小后的照片對于曝光過度的照片,如圖1-10所示,同樣可以用曲線進行調整,另外也可以用“圖像”菜單中的“調整暗調/高光”進行調整,如圖1-12所示,最終效果如圖1-11所示。圖1-12“暗調/高光”的設置摳取圖像,實現圖片的合成
10、(1)打開Photoshop CS2,選擇文件打開,彈出打開對話框,找到圖片“草地.jpg”、“汽車1.jpg”和“汽車2.jpg”(位置:光盤/圖形圖像處理/素材/實驗一)并打開?!捌?”、“汽車2”分別如圖1-13和1-14所示。圖1-13汽車(qch)1 圖1-14 汽車(qch)2(2)比較(bjio)兩幅圖片,“汽車1”的背景為純白色,只需用魔棒工具便很方便地將背景全部選中,然后再反選汽車即可;而“汽車2”的背景比較繁雜,不容易對背景操作,則需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直接對汽車操作。(3)對“汽車1”操作,選擇工具箱魔棒,其所對應的屬性欄上的容差設置為默認值32,如圖1-15所示;在白色背
11、景的任意一點單擊鼠標,背景被全部選中,如圖1-16所示;使用選擇菜單中的反向命令,汽車被選中;然后將工具切換為移動工具,將選中的汽車移動至“小草”圖片的合適位置,使用編輯自由變換縮小即可。效果圖如圖1-17所示。圖1-15 魔棒屬性欄的設置圖1-16用魔棒選中白色背景(4)對“汽車2”操作,選擇工具箱磁性套索,屬性欄上的參數設置為默認,沿著汽車的邊緣拖動鼠標,將會自動建立節點吸附于汽車邊緣。如若操作時自動建立節點的位置不準確,則可單擊鼠標左鍵手動建立節點,有誤的節點可使用Delete鍵刪除(操作中若細節部分不方便處理,可使用導航器面板,將滑塊向右拖動,增大圖像的顯示比例)。最后結點的終點與起點
12、會合,選區即建立完成。如圖1-17所示。同理,使用移動工具,將選中的汽車移動至“小草”圖片的合適位置,并選擇編輯自由變換進行縮小和旋轉操作。效果圖如圖1-18所示。圖1-17 用磁性套索(to su)選中汽車圖1-18 最終(zu zhn)效果圖(5)保存(bocn)圖片,選擇文件存儲為進行保存。注意存儲時選擇所需要的圖片格式(如PSD、JPEG、GIF等格式)。實驗二 多媒體綜合教室的使用一、實驗目的1. 了解多媒體綜合教室的功能與設備配置。2. 了解多媒體綜合教室的構成與設備的連接。3. 掌握多媒體綜合教室的使用方法。二、實驗(shyn)器材 多媒體計算機、多功能視頻展示臺、高清晰度投影機
13、、大屏幕、視頻切換器、功放機、音箱、話筒(hutng)、數字電視機等。三、實驗(shyn)原理把多媒體設備按線性邏輯連接,集成在一個應用系統中,并具有交互功能,就構成了多媒體系統。多媒體綜合教室是多媒體系統的一種實現方案。一般多媒體綜合教室的配置包括:多媒體計算機、多功能視頻展示臺、DVD影碟機、錄像機、錄音機、高清晰度投影機、大屏幕、視頻切換器、調音臺、功放機、音箱、話筒(有線/無線)。四、實驗步驟1、打開電視機電源。2、打開計算機電源。3、打開中控電源。4、在控制面板通用控制區按“開關機”按鈕(電視機控制鈕)按“AV/TV”按鈕,選VGA模式,即可在電視機上顯示電腦內容。5、打開視頻展示臺
14、電源,按“輸入選擇”按鈕左邊第一個指示燈即可。6、在控制面板投影區按亮“數字展臺”,按“AV/TV”轉換按鈕,選視頻1或視頻2模式,即在電視機上顯示視頻展臺的內容。7、聲音控制由下列四項串聯控制:電視機“V+” “V-”中控面板(min bn)“音量(ynling)+” “音量(ynling)-”計算機右下角小喇叭播放器音量控制實驗三 補間動畫的制作實驗目的1理解形狀補間和動作補間動畫的基本原理。2掌握形狀補間和動作補間動畫的區別。3能進行形狀補間和動作補間動畫的制作。實驗學時2學時實驗原理1形狀補間動畫(1)形狀補間動畫的概念 在Flash的時間幀面板上,在一個時間點(關鍵幀)繪制一個形狀,
15、然后在另一個時間點(關鍵幀)更改該形狀或繪制另一個形狀,Flash 根據二者之間幀的值或形狀的變化來創建的動畫被稱為“形狀補間動畫”。 (2)構成形狀補間動畫的元素 形狀補間動畫可以實現兩個圖形之間顏色、形狀、大小、位置的相互變化,其變形的靈活性介于逐幀動畫和動作補間動畫二者之間,使用的元素多為用鼠標或壓感筆繪制出的形狀,如果使用元件或文字,則必需先“打散”,再變形。 (3)形狀補間動畫在時間幀面板上的表現 形狀補間動畫建好后,時間幀面板的背景色變為淡綠色,在起始幀和結束幀之間有一個長長的箭頭,如圖3-1所示。圖3-1 “形狀補間”動畫的表現形式(4)認識形狀補間動畫的屬性面板“緩動”選項:在
16、“0”邊有個滑動拉桿按鈕 ,單擊后上下拉動滑桿或填入具體的數值,形狀補間動畫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取值在1到-100的負值之間,動畫運動的速度從慢到快,朝運動結束的方向加速補間。取值在1 到100的正值之間,動畫運動(yndng)的速度從快到慢,朝運動結束的方向減速補間。 默認(mrn)情況下取值為0,補間幀之間的變化(binhu)速率是不變的。 “混合”選項: “混合”選項中有二項供選擇?!敖切巍边x項:創建的動畫中間形狀會保留有明顯的角和直線,適合于具有銳化轉角和直線的混合形狀。 “分布式”選項:創建的動畫中間形狀比較平滑和不規則。 2動作補間動畫(1)動作補間動畫的概念 在Flash的時間
17、幀面板上,在一個時間點(關鍵幀)放置一個元件,然后在另一個時間點(關鍵幀)改變這個元件的大小、顏色、位置、透明度等等,Flash 根據二者之間幀的值的變化所創建的動畫被稱為動作補間動畫。 (2)構成動作補間動畫的元素 構成動作補間動畫的元素是元件,包括影片剪輯、圖形、按鈕等等。除了元件,文字也可以作為動作補間動畫的對象。但如果是形狀,必須把形狀“組合”或者轉換成“元件”后才可以實現動作補間動畫。(3)動作補間動畫在時間幀面板上的表現 動作補間動畫建好后,時間幀面板的背景色變為淡紫色,在起始幀和結束幀之間有一個長長的箭頭,如圖3-2所示。 圖3-2 “動作補間”動畫的表現形式(4)動作補間動畫的
18、屬性面板同形狀補間動畫。實驗內容與步驟1形狀補間動畫的制作實例:“櫻花節”的形狀補間動畫(1)新建文檔,設置其背景色和文檔大小。(2)選擇“文件”菜單中的“導入”,將光盤中的素材圖片“櫻花1.jpg”、 “櫻花2.jpg”、 “櫻花3.jpg”(光盤/Course/Flash/sucai.rar)導入至庫。(3)選擇“圖層1”的第1幀,該幀默認情況下為空白關鍵幀。從庫中將“櫻花1”拖放至舞臺,該圖片與舞臺默認大小一致,為550*400像素,此時只需打開對齊面板,使圖片相對應于舞臺水平中齊和垂直中齊即可。(4)選中圖片,選擇“修改”菜單中的“分離”命令或使用快捷鍵Ctrl+B,將位圖分離。然后選
19、擇橢圓工具,筆觸色設置為“黑色”,填充色為無色,在圖片中央繪制一個正圓,如圖3-3所示。最后選中橢圓外的內容,按Delete鍵刪除。圖3-3 編輯(binj)圖片(5)同理,分別(fnbi)在第5、10幀處插入空白關鍵幀,將“櫻花(ynghu)2”和“櫻花3”放置于第5、10幀,并進行同樣的編輯操作。(6)在第15幀處插入關鍵幀,將櫻花圖片的黑色線條去除。(7)在第35幀處插入空白關鍵幀,使用文本工具輸入文字“第三屆櫻花節”,設置文字的字體、字號和顏色,使文字相對于舞臺水平中齊和垂直中齊。然后選中文字,兩次使用Ctrl+B分離文字,文字外邊框消失,此時文字被分離為矢量形狀。(8)將鼠標置于第1
20、5-35幀中的任意一幀上(第35幀除外),打開“屬性”面板,將“補間”類型設置為“形狀”,即可實現櫻花向文字的變化?!皩傩浴泵姘迦鐖D3-4所示。圖3-4 形狀補間的屬性面板(9)在第45幀處插入關鍵幀,使櫻花變化為文字后可在“第三屆櫻花節”停留10幀的時間,不致于一閃而過。然后文字“第三屆櫻花節”再向“即將開幕”變化。(10)在第65幀處插入空白關鍵幀,輸入文字“即將開幕”,設置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并居中,同樣將文字分離兩次成矢量形狀。最后創建45幀向65幀變化的形狀補間。(11)在66、67、68、69、70處分別按下F6插入關鍵幀,選中每一個關鍵幀對應的內容,然后在工具箱中的“填充色”中
21、設置不同的顏色對“即將開幕”進行填充。(12)在第80幀處按下F5插入普通幀,使“即將開幕”延長至80幀。最后保存文件,并測試影片觀看動畫效果。該動畫的幀的分布如圖3-5所示。圖5 幀的分布(fnb)2動作(dngzu)補間動畫的制作實例(shl):“櫻花節”的動作補間動畫(1)新建文檔,設置其背景色為白色、文檔大小為550*400。(2)插入一個圖形元件,命名為“文字”,在這個圖形元件的第1幀中輸入文字“第三屆櫻花節”,并使文本相對于舞臺居中。(3)回到場景,將“文字”這個元件拖放到圖層1的第一幀中,注意“文字”在場景中的位置,將其先放在白色舞臺外的右上角。如3-69所示位置。(4)在第5幀
22、插入一個關鍵幀,將文本沿水平方向拖動到舞臺上的右上角。如圖3-7所示位置。在這兩幀中要注意,元件不能被分離。 圖3-6文字的位置(舞臺外) 圖3-7文字的位置(舞臺內)(5)選中第1關鍵幀,在“屬性”面板中設置“補間”類型為“動畫”,即完成第1幀到第5幀的動作補間。“屬性”面板如圖3-8所示。圖3-8動作補間的屬性面板(6)在第15幀處再插入一個關鍵幀,將“文本”圖形元件拖移到舞臺的中央,然后在第5幀到第15幀的動作補間,在“旋轉”中設置“順時針”旋轉“2次”即可。(7)在第25幀處插入一個普通幀,使該動畫延長至第25幀,最后保存即可。幀的分布如圖3-9所示。圖3-9 幀的分布實例(shl)2
23、:鐘表動畫的制作(1)新建文檔,設置(shzh)其背景色為白色、文檔大小為550*400,幀頻為1。(2)選擇(xunz)“文件”菜單中的“導入”,將“鐘表.jpg”(光盤/Course/Flash/sucai.rar)導入至庫。(3)插入圖形元件,命名為“鐘表”, 進入圖形元件的編輯狀態。選中第1幀,將導入的圖片拖放至該元件的第1幀,并使其居中,然后使用直線工具繪制時針和分針,如圖3-10所示。圖3-10 鐘表 (4)新建“秒針”這一圖形元件,在該元件的第1幀上用直線工具繪制秒針。(5)回到場景,將“圖層1”的名稱更改為“表盤”,將“鐘表”元件從庫中拖放至該圖層的第1幀中,然后在第61幀處插
24、入普通幀延長。(6)新建圖層,命名為“走動的秒針”,將元件“秒針”放置于該圖層的第1幀,如圖3-11所示。圖3-11場景中的鐘表(7)更改指針的中心,選中任意變形工具,將指針的中心移至最底端,如圖3-12所示。圖3-12 更改的秒針(miozhn)的中心注意:這一步非常重要,必須進行中心的更改,才能保證指針(zhzhn)正確旋轉。(8)在“走動(zudng)的秒針”圖層的61幀處插入關鍵幀。設置第1幀到第61幀的動作補間,并設置順時針旋轉1次。(9)保存文件,測試影片。實驗四 軌跡動畫的制作實驗目的1理解軌跡動畫的制作原理。2學會創建、設計軌跡動畫。實驗學時2學時實驗原理1什么叫軌跡動畫將一個
25、或多個層鏈接到一個運動引導層,使一個或多個對象沿同一條路徑運動的動畫形式被稱為軌跡動畫,或又稱為引導動畫。這種動畫可以使一個或多個元件完成曲線或不規則運動。2創建軌跡動畫的方法(1)創建引導層和被引導層 一個最基本引導動畫由兩個圖層組成,上面一層是引導層,它的圖層圖標為,下面一層是被引導層,圖標同普通圖層一樣。 在普通圖層上點擊時間軸面板的“添加引導層”按鈕,該層的上面就會添加一個引導層,同時該普通圖層縮進成為被引導層。 (2)引導層和被引導層中的對象 引導層是用來指示元件運行路徑的,所以引導層中的內容可以是用鋼筆、鉛筆、線條、橢圓(tuyun)工具、矩形工具或畫筆工具等繪制出的線段。被引導(
26、yndo)層中的對象是跟著引導線走的,可以使用影片剪輯、圖形元件、按鈕、文字等,但不能應用形狀。由于引導線是一種運動(yndng)軌跡,不難想象,被引導層中最常用的動畫形式是動作補間動畫,當播放動畫時,一個或數個元件將沿著運動路徑移動。(3)引導線上對象的要求引導動畫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使一個運動動畫“吸附”在“引導線”上。被引導的對象的中心一定要緊緊吸附在引導線的兩個端點上。實驗內容與步驟軌跡動畫的制作實例:月球繞著地球轉(1)新建文檔,設置為默認。(2)導入光盤中的素材 “星空背景.jpg” 圖片和“自轉的地球.swf”的flash動畫。(3)創建元件: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
27、創建“月球”圖形元件。選取工具欄中的橢圓工具,將“筆觸色”設置為“無色”,將“填充色”設置為黃色,在編輯窗口中畫一個橢圓,并使其相對于舞臺居中。(4)進入場景1編輯窗口,建立兩個圖層,由下到上分別命名為“背景”、“地球”、“月球”,然后給“月球”圖層添加運動引導層。如果要查看圖層的屬性,則可以選中圖層,單擊鼠標右鍵,選中“屬性”,即可查看。(5)將“星空背景”從庫中拖放至其對應圖層的第1個關鍵幀中。在屬性面板中的將該圖片的大小更改為550*400像素,并使之相對于舞臺居中。在第120幀處插入空白關鍵幀,使背景延長至120幀。同理將“自轉的地球”從庫中拖放至相對應圖層的第1幀,并延長至第120幀
28、。(6)“月球”圖層暫不操作。鎖定除引導層外的所有圖層。選中引導層,選取工具欄中的橢圓工具進行繪制,在填充色工具欄中按下無色按鈕,筆觸色設置為白色,在引導層中畫一個橢圓,用變形工具調整大小和角度,使用橡皮擦工具將橢圓擦去一個小缺口,如圖4-1所示。并將引導線延長至第120幀。圖4-1 引導線(7)鎖定引導層,給“月球”圖層解鎖,對其操作。根據創建的引導線的兩個端點來確定運動的月球的起點和終點,選中第一幀,選取“月球”把它拖到橢圓上的一個端口(起點),在第120幀上按下F6插入另一個關鍵幀,再把“月球”拖到橢圓上的另一個端口(終點)。注意:月球的中心一定(ydng)要緊緊吸附在引導線上?;氐降?
29、個關鍵幀,在其屬性(shxng)面板中的“補間”窗口(chungku)中選取“動畫”,為兩個關鍵幀中間加入補間。(8)最后,按Ctrl+Enter進行測試觀看動畫效果(在生成的SWF文件中引導線是不可見的)。實例2:滾動的數字(1)新建文檔,設置背景色為淡紅色(FF6699)、文檔大小為550*400。(2)創建圖形元件: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創建圖形元件,命名為“0”。首先繪制一個橢圓,填充色為白色,無線條色;然后使用文本工具輸入文字“0”,設置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將顏色設置成和背景一樣的淡紅色);選中文字和橢圓,使其相對于舞臺居中。如圖4-2所示。(3)打開“庫”,在
30、“庫”中選中圖形元件“0”,單擊右鍵,選擇“直接復制”命令,復制生成“1”,然后雙擊打開圖形元件“1”,將數字更改為1即可。其他的數字2-9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得到。(4)在“庫”中建立一個文件夾,命名為“0-9”,將前面所創建的10個圖形元件放置在這個文件夾中,便于管理。(5)創建影片剪輯元件: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創建影片剪輯元件,命名為“0m”。將圖形元件“0”拖放至影片剪輯元件“0m”的第1幀上,然后在第5、10、15、20幀上分別按下F6創建關鍵幀。對這5個關鍵幀進行不透明度的設置。第1、5、10、15、20幀的Alpha值分別為50%、75%、100%、75%
31、、50%。得到的效果如圖4-3所示。 圖4-2 數字0 圖4-3 不同Alpha值的數字(6)同理創建9個影片剪輯元件1m、2m、3m、4m、5m、6m、7m、8m、9m。(7)在“庫”中建立一個文件夾,命名為“0m-9m”,將前面所創建的10個影片剪輯元件放置在這個文件夾中。注:如學生操作有困難,則(5)-(7)可以去掉。(8)回到場景進行動畫的制作。首先創建圖層,0-6是普通圖層, 7、8、9三個數字被同一個引導層引導,形成軌跡動畫。圖層分布如圖4-4所示。圖4-4 圖層的分布(fnb)1起點終點 (9)編輯引導層,在引導層的第1幀上使用鉛筆工具繪制一條曲線作為(zuwi)引導線,并將該圖
32、層延長至第105幀。引導線如圖4-5所示。 圖4-5 引導(yndo)線(10)編輯“9m”:選中“圖層9”的第1個空白關鍵幀,將“9m”拖放進來,放在引導線的起點上,在第25幀處插入關鍵幀,將“9m”放在引導線的終點上(注意元件的中心要緊緊吸附在引導線上)。如圖4-6所示。然后在第50幀處插入關鍵幀,將數字移動至舞臺的右方。如圖4-6所示位置。圖4-6“9m”在第50幀的位置創建補間,在第1和第25幀之間、第25和第50幀之間設置動作補間,并將旋轉設置為順時針旋轉1次。最后將該層的內容也延長至第105幀。(11)編輯(binj)“8m”和“7m”,同第(10)步的方法一樣。只是起始幀不同、最
33、后一幀對象(duxing)的位置不同。以“8m”為例,使它相對(xingdu)于上一層的“9m”向后延遲5幀,見圖4-7的圖層分布圖。同時,“8m”在第55幀的位置見圖4-9的數字終點位置分布圖。同理,“7m”相對于它的上一層向后延遲5幀,最后一幀對象的位置同樣如圖4-9所示。(12)0m-6m這7個元件實現的是動作補間動畫,具體步驟不再敘述。關鍵是要注意圖層的分布和各個對象位置的分布。它們的起點位置分布見圖4-8所示,終點位置分布見圖4-9所示。(13)最后保存文件。圖4-7 圖層的分布2圖4-8 0m-6m的起點位置分布圖4-9 0m-9m的終點位置分布實驗五 遮罩動畫的制作實驗目的1理解
34、(lji)遮罩動畫的制作原理。2學會(xuhu)創建、設計遮罩動畫。實驗(shyn)學時2學時實驗原理1遮罩動畫的概念(1)什么是遮罩 遮罩,顧名思義就是遮擋住下面的對象。 在Flash中,遮罩動畫是通過“遮罩層”來達到有選擇地顯示位于其下方的“被遮罩層”中的內容,在一個遮罩動畫中,“遮罩層”只有一個,“被遮罩層”可以有任意個。 (2)遮罩有什么用 “遮罩”主要有2種用途,一個作用是用在整個場景或一個特定區域,使場景外的對象或特定區域外的對象不可見;另一個作用是用來遮罩住某一元件的一部分,從而實現一些特殊的效果。 2創建遮罩的方法(1)創建遮罩 在Flash中沒有一個專門的按鈕來創建遮罩層,遮
35、罩層其實是由普通圖層轉化的。只要在某個圖層上單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把“遮罩”前打個勾,該圖層就會生成遮罩層,“層圖標”就會從普通層圖標變為遮罩層圖標,系統會自動把遮罩層下面的一層關聯為“被遮罩層”,如果想關聯更多層被遮罩,只要把這些層拖到被遮罩層下面就行了。(2)構成遮罩和被遮罩層的元素遮罩層中的圖形對象在播放時是看不到的,遮罩層中的內容可以是按鈕、影片剪輯、圖形、位圖、文字等,但不能使用線條,如果一定要用線條,可以將線條轉化為“填充”。 被遮罩層中的對象只能透過遮罩層中的對象被看到。在被遮罩層,可以使用按鈕、影片剪輯、圖形、位圖、文字、線條等。 實驗內容與步驟遮罩動畫的制作實例1:探照燈效果
36、(1)新建文檔,文檔屬性設置為默認。(2)選中“圖層1”的第1幀,用文字工具輸入文字“遮罩動畫”,設置文字的字體、字號和顏色,并在第25幀處插入普通幀。(3)在“圖層1”上新建“圖層2”,選中“圖層2”的第1幀,使用橢圓工具繪制一個無筆觸色的橢圓,使用Ctrl+G組合后將橢圓放置在“遮”字上。此時繪制的橢圓便是用作遮罩的物體,填充色選擇為任何一種顏色都行,因為在最終的影片中遮罩層的內容是看不見的;同時,橢圓的高度最低要與文字的高度保持一致,因為只有這樣在影片播放時文字才能完全顯示。如圖5-1所示。圖5-1 遮罩層的橢圓(tuyun)(4)在“圖層2”的第25幀處插入(ch r)一個關鍵幀,將橢
37、圓移至“畫”字上,然后創建(chungjin)第1幀至第25幀的動作補間動畫。(5)選中“圖層2”,單擊鼠標右鍵,在彈擊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遮罩”,即將圖層更改為遮罩圖層,此時位于其下方的“圖層1”會自動更改為被遮罩層。如果未自動更改,則在該圖層上單擊右鍵,選擇“屬性”,在“屬性”面板中選擇“被遮罩”。(6)此時,一個模擬簡易探照燈效果的動畫制作完畢,測試影片觀看動畫效果。實例2;自轉的地球(1)新建文檔,將文檔的大小設置為60*60像素。(2)將光盤中的素材圖片“地球.jpg”導入至庫。(3)暫且不對“圖層1”操作,在“圖層1”上方創建“圖層2”,將“圖層2”更改為遮罩層,“圖層1”更改為被遮
38、罩層。(4)選中“圖層2”的第1幀,繪制一個無線條的正圓,大小為60*60像素,相對于舞臺居中,并延至30幀。如圖5-2所示。圖5-2繪制的橢圓(5)選中“圖層1”的第1幀,將“地球”從庫中移至該幀中,移動圖片的位置,使其最右邊的部分能于遮罩層中的橢圓的位置一致。如圖5-3所示。圖5-3 “地球”圖片的起始位置(6)在“圖層1”的第30幀處插入關鍵幀,移動“地球”的位置,置于如圖5-4所示的位置。并創建第1幀到第30幀的動作補間。圖5-4 “地球”圖片的終點位置(7)為了使自動的地球更顯立體感。在遮罩層的上方創建一個新的圖層“圖層3”,在“圖層3”的第1幀處繪制一個60*60像素的球,顏色為白
39、色到黑色的放射狀。從中白色的Alpha值為0,黑色的Alpha值為50,如圖5-5所示。圖5-5 繪制(huzh)的“球”(8)保存文件(wnjin),測試影片。實例(shl)3:切換背景(1)新建文檔,設置為默認。(2)導入光盤素材“image1.jpg”、“image2.jpg”入庫中。(3)先制作“image1”向“image2”的切換。將“圖層1”的名稱更改為“信紙”,選中第1幀,從庫中將“image1”拖放至該幀,并將該圖片的大小設置為550*400像素,與舞臺背景大小一致,使其相對于舞臺水平中齊和垂直中齊。同時在第25幀處插入普通幀。(4)在“信紙”圖層上新建“茶杯”圖層,選中該圖
40、層的第1幀,將“image2”拖放至該幀,同理設置大小并居中。(5)在“茶杯”圖層上創建“圖層3”,將名字更改為“遮罩層1”。在該圖層上使用矩形工具繪制四個矩形,矩形的顏色設置:筆觸色無,填充色為任意一種顏色,如圖5-6所示。圖5-6 遮罩中的矩形(6)在遮罩層的第25處插入關鍵幀,用任意變形工具分別對四個矩形變形,變形后的效果如圖5-7所示。注意變形時四個矩形不能貼到一塊形成一個整體,必須如圖所示每個矩形之間要留有一點縫隙。圖5-7 遮罩中變形(bin xng)后的矩形(7)為矩形(jxng)創建形狀補間,并將該圖層的屬性更改為“遮罩”,“茶杯(ch bi)”圖層更改為“被遮罩”,則兩張圖片
41、類似百葉窗的切換效果完成。(8)接下來制作“image2”向“image1”的切換。在最上面新建圖層,命名為“茶杯”,在第26幀插入空白關鍵幀,將“image2”放置于該幀,設置大小并對齊。將內容延長至第60幀。(9)在“茶杯”圖層上新建“信紙”圖層,在圖層第30幀處插入空白關鍵幀,將“image1”放置于該幀,同樣設置大小并對齊。將內容延長至第60幀。(10)在“信紙”圖層上創建“遮罩層2”,將“遮罩層1”中的25幀全部選中復制,然后回到“遮罩層2”,在第30幀處單擊右鍵選擇“粘貼”,將內容復制過來。并更改圖層的屬性。(11)最后在最上面新建圖層再次命名為“信紙”,在該圖層的第55幀處插入空
42、白關鍵幀,將“image1”放進來,并延長至60幀。這樣能在最終得到的“image1”上停留5幀的時間。(12)保存文件,測試影片。該動畫的圖層分布如圖5-8所示。圖5-8 圖層分布實驗六 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課件一、實驗目的1. 初步學會利用PowerPoint制作簡單的多媒體幻燈片;2. 掌握(zhngw)制作幻燈片的一般過程和技巧;3. 了解一組幻燈片的播放控制(kngzh)和過渡處理。4掌握(zhngw)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方法。二、實驗器材實驗儀器:多媒體電腦;操作系統:Win982000XP操作系統;軟件:Office;素材:制作PowerPoin
43、t幻燈片所需的相關素材。三、實驗原理Microsoft Office的辦公套件PowerPoint提供了方便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幻燈片的平臺,我們只需將相關素材資料載入,設置其進、出、停留的方式效果以及幻燈片間的播放順序、過渡效果,即可得到令人滿意的多媒體幻燈片。用PowerPoint編制的文稿既可制成實際的幻燈片,也可制成投影片,但更多的是以幻燈片的形式通過電腦、網絡或在單機的大屏幕投影儀上進行放映。由于PowerPoint能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及視頻剪輯于一體,可制作出圖文并茂、色彩豐富、表現力極強的多媒體幻燈片,是一種進行學術交流、成果展示、教學工作的強有力工具。與傳統的幻燈片相比,它具有制作和修改方便、現制現用、成本低、無耗材等許多優點。四、實驗步驟1. 在“開始”菜單的“程序”菜單欄中找到Office,打開Microsoft PowerPoint。2.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新建演示文稿/空演示文稿”,再單擊“確定”即可進入PowerPoint的主操作界面。3. 在彈出的“新幻燈片”對話框中可以看到,PowePoint自帶了許多版式,可自己選定一種與要制作的幻燈片的內容最接近的版式。在各類空白的幻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上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計劃
- 獸醫實踐課程實習總結
- 2025年餐桌臺裙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風險監測評估報告
- 中國尼龍12項目商業計劃書
- 老舊城市社區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開心廚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商業計劃書
- 老年醫學科的設置與服務內容優化的研究報告
- 供電線路改造可行性報告
- 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修改)
- 2025-2030新型鋼材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5G網絡在無人機領域的應用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央企華潤集團杭州片區年度品牌傳播策略案
- 工業用地開發項目成本分析與資金籌措方案
- 2025-2030年中國正丁醇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人教2024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7.4 Section B 1a-2d課件(新教材)
- 2025年廣東嘉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新藥研究與開發技術 課件3.新藥的工藝與質量研究
- 2025-2030中國基礎設施行業市場前景趨勢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統編版一年級(下)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 六防教育主題班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