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針灸科-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版)_第1頁
最新針灸科-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版)_第2頁
最新針灸科-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肩關節周圍炎的粘連前期、粘連期患者。一、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肩凝證(TCD編碼:BNV262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肩關節周圍炎(ICD-10編碼:M75.011)(二)診斷依據。1疾病診斷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ZY/T001.9-94)”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新編實用骨科學第二版(陶天遵主編,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8年)2疾病分期(1)粘連前期:肩周部疼痛,肩關節功能活動正?;蜉p度受限。(2)粘連期:肩痛較輕,酸重不適,肩關

2、節功能活動受限嚴重。(3)恢復期:疼痛改善,肩關節功能活動改善。3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診療方案”。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臨床常見證候:風寒濕型瘀滯型氣血虛型(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2患者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標準治療時間為w20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肩凝證(TCD編碼為:BNV262和肩關節周圍炎(ICD-10編碼為:M75.011)。2疾病分期屬于粘連前期、粘連期者。3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

3、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進入本路徑。(六)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門診檢查項目1必需的檢查項目肩關節X線檢查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MRI等。(八)治療方法1針灸療法2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1)風寒濕型:驅風散寒、利濕通絡。(2)瘀滯型:活血祛瘀、舒筋通絡。(3)氣血虛型:補養氣血,通絡止痛。3其他療法:小針刀、物理治療。(九)完成路徑標準肩部疼痛改善,視覺模擬評分w2分。肩關節活動度改善,肩關節活動功能達到4級。(十)有無變異

4、及原因分析1治療期間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療,退出本路徑。2因患者及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肩凝證(肩關節周圍炎)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中醫:肩凝證(TCDBNV262西醫:肩關節周圍炎(ICD-10:M75.011)患者姓名:性別:_年齡:_門診號:進入路徑時間:年_月日結束路徑時間:年_月日標準治療時間W20天實際治療時間:天時年月日年月曰年月曰年月曰年月曰間(第1天)(第2-5天)(第6-10天)(第11-15天)(第16-20天)主要診療工作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中醫四診信息采集中醫辨證完成必要的輔助檢查肩關節X線檢查完成初步診斷確定治療方法針灸治療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其他療法完成首次門診記錄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中醫四診信息采集中醫辨證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疼痛、關節活動度評價完成復診記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中醫辨證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疼痛、關節活動度評價完成復診記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中醫辨證口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疼痛、關節活動度評價完成復診記錄中醫四診信息采集中醫辨證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疼痛、關節活動度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