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講 自然觀的演化1一、理解自然觀的變化自然界的變化也叫做自然界辯證法,是研究自然或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結構組成、演化規律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一門哲學分支學科,是自然辯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期望通過對自然存在及其演化進行哲學分析,以達到對自然的新的理解。對于“自然”的理解:1自然界;2事物的本性或本來的樣子(“任其自然”)自然哲學的研究對象:把整體自然界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整體自然界的最一般問題。(狹義的自然界,不包括社會在內)自然哲學的基本內容:一是反映自然界物質運動的普遍規定性的范疇;二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三是人與自然的關系。2二、自然哲學思想的歷史演進(一)第一階段:古代樸素辯證的自然哲學思想
2、古代自然哲學的核心問題是探討自然界的本原以及萬物的生成演化。1古希臘羅馬的自然哲學思想1)早期希臘的自然哲學思想。主要研究萬物的本原或起源。主要觀點:認為世界是由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原初的物質組成。如:A.泰勒斯認為,萬物的本源是水;B.阿那克西曼德認為“無定形”才是萬物的本源。C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原;D.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起源是火;E.留基伯認為原子和虛空是萬物的本原;F.留基伯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是原子論的著名代表,認為原子是一種最后不可分的物質微粒,它的根本屬性是絕對的充實性;虛空是空間,是原子運動的場所。32)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思想。柏拉圖主張“理念”是世界的本體,它
3、派生出了現象世界;主張神創立宇宙,神是宇宙發展的動力。因此其自然哲學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自然哲學。4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自然哲學的集大成者,提出“四因說”,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質料因和形式因所構成的。其中,形式因即理性是促使萬物運動的第一推動者。3)希臘化時期的自然哲學思想。較少研究自然的本原問題,而注重研究倫理學和宗教問題,研究自然科學,對以后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古希臘學者也表現出了純樸的辯證法思想。如: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由“數”支配的宇宙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認為“凡是存在的事物,都要在某種循環里再生,沒有什么東西是絕對新的。”52中世紀歐洲的自然哲學思想幾乎完全被封建宗教的神學所統治,
4、可以說是一種神學化了的自然哲學。這一時期的自然哲學出現了歷史性的倒退,對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惡劣影響。A.用上帝創世說折射出自然界演化的歷史圖景;B.用三位一體說折射出自然一般與個別 的統一;C.用伸之超人說折射出自然現象與過程中的和諧秩序;D.用靈魂不死說折射出自然界運動的永恒不滅63古代中國的自然哲學思想A.“五行說”認為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且五個物質元素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不是固定不變的。B.“陰陽說”用陰陽二氣來解釋自然界發展變化的原因,把自然界有規則的變化稱作“陰陽有序”,把自然界的反常現象叫做“陰陽失調”。一切事物都是在陰和陽的矛盾運動中發展變化的。C.“八卦說”把天
5、、地、雷、火、風、澤、山、水八種常見的實物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用八卦的錯綜配合來說明世界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八種符號:乾、坤、震、巽、坎、離、艮、兌)7D.“元氣說”世界萬物都是由彌漫的“元氣”所構成。“天地合氣,萬物自生”。在元氣之外,別無一個有意志的造物主,從而否定了神的存在。4古代自然哲學的特點:1.自發性、直觀性。力圖從自然界本身來說明自然現象,并把它看成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把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自發地結合了起來。如:“天圓地方”2.整體性和普遍性。從整體上對自然界的本質和規律作直觀的考察,勾畫了自然界的總畫面。如中國古代醫學理論。3.思辨性。如人的右手、右腳比左手、左腳
6、靈便;但其右耳不如左耳聽力好。8古代樸素自然觀小結古代希臘和中國的自然觀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的思想,它堅持從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說明世界的本原,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斷產生和不斷消滅的永恒運動的過程。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質性和統一性,論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這些基本觀點,本質上是統一的。 但是由于古代自然科學尚處于萌芽階段,還沒有從哲學母體中分化出來,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還是非常籠統、模糊和粗糙。因而不可避免地帶有歷史的局限性直觀性、猜測性、簡單性。樸素性:簡單性;不夠科學;把自然界的運動看成是一個圓圈式的簡單循環,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種運動形式內在聯系的過程性/ 猜測性:幼稚的
7、或錯誤的,甚至帶有神秘主義色彩。9兩點思考1.如何看待科學同性現象2.如何看待古代的科學和科學家10 再見11(二)第二階段:近代的自然哲學思想(近代自然觀)12一、近代自然科學產生社會條件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15世紀下半葉,隨著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辟和世界貿易的形成,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發展。15世紀中期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資產階級的發展,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產生、發展。13二、近代前期自然科學的成就1、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科學基礎 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城市商業經濟的崛起和地理上的大發現,為世界范圍的貿易以及從家庭手工業到工場手工業的過渡奠定了基礎。在經濟和
8、生產發展的推動下,近代自然科學伴隨著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運動蓬勃興起。(1)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哥白尼革命 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天體運行論一書的出版,揭開了近代自然科學的序幕,引發了自然觀的革命性變革。在此著作中,哥白尼提出了“日心地動說”。 哥白尼的學說沖破了地球居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的傳統觀念,恢復了地球的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推翻了一千多年來占統治地位的托勒密的“地心說”,為近代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415哥白尼學說摒棄了神創論的宇宙觀,它標志著自然科學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實現了自然觀上的根本轉變。恩格斯把天體運行論稱為“不朽的著作”,是近代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日心
9、說的提出,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在哥白尼天文學革命基礎上,經典力學只用了100年時間就建立了。16(2)1553年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提出了血液小循環學說,英國醫生哈維提出了血液大循環理論,并于1628年出版了心血循環運動論,標志人體血液循環理論的建立。(3)伽利略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根據大量實驗和理論分析,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擺的等時性原理及拋射體運動軌跡的理論等(4)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分析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多年觀測資料基礎上,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即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5)在力學推動下,數學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有笛卡爾的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茲的微積分、耐普爾的
10、對數;林耐建立較為完善的動物和植物分類體系。2、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科學基礎:牛頓力學 從16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末,天文學、力學和數學取得了很大進步,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也開始逐漸形成。但只有力學得到比較完善的發展,形成了經典力學體系,它以牛頓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87)的出版為標志。 牛頓在這部著作中總結了伽利略、開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科學成就,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體的運動和太陽系內行星的運動統一在相同的物理定律之中,實現了人類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學的大綜合。17牛頓力學正確地反映了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規律,是機械論自然觀的自然科學基礎。這主要表現在下述六
11、方面:第一,慣性是物質的本質屬性,物質自身沒有改變狀態的能力,物質要改變狀態,只有依靠外力。第二,由于牛頓未給出力學的應用范圍,這就導致人們只局限于機械運動形式,而對那些高級的運動形式則虛構出某種力來解釋,這實際上就是把各種復雜的、高級的運動形式還原為受力學定律支配的機械運動。第三,物體的運動只能改變物體的速度與位置,而不能改變其質量。因而機械論者就用位置移動來說明一切變化,用量的差異來說明一切質的差異,認為自然界只有量變而沒有質變。18第四,存在“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這樣,空間和時間就成了脫離物質的獨立實體。 第五,可以用嚴格的數學方程式來表示機械因果性公式,人們根據它可以精確預言運動
12、結果。(“機械決定論”) 第六,物質微粒“可以無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無限地把它分離開來的。”機械論者也就把自然界分解得盡可能小,盡可能簡單;把自然界還原為物質實體的集合,把物質實體還原為基本粒子的集合。19三、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觀點及其形成它認為世界是一部機器,與人無關的機器。物體運動是由于外力的推動,遵循嚴格的機械決定的因果關系。機器的自然圖景和嚴格的機械決定論,是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命題。(1)機器的自然圖景: 從哥白尼到牛頓的整個發展過程一直被恰當地稱為世界圖景的機械化過程。 16世紀末,(法)著名作家亨利德芒納蒂爾指出,世界是一部機器,是最有意義和最美妙的一部機械裝置。 17
13、世紀,機械觀已經十分流行。開普勒說他不是要將天體的機械比喻為神圣的有機體,而是把它比作一座時鐘。20(法)哲學家笛卡爾認為:“自然圖景是一種受著精確的數學法則支配的完善的機器。”他還試圖論證“動物是純粹的機器”。(英)哲學家霍布斯宣稱,所謂生命,不外是肢體的一種運動,由其中的某些主要部分發動,猶如鐘表中的發條和齒輪一樣;心臟無非就是發條,神經無非就是游絲,而關節不過是一些齒輪,它把動作傳遞給整個軀體。 18世紀機械觀占據了統治地位。伏爾泰認為,牛頓以萬有引力定律論證了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機器,而上帝便是制造這架機器的工匠。 拉美特利則推進了笛卡爾關于動物是機器的思想,作出了“人是機器”的論斷。在他
14、看來,人的意識只是原子運動的一個虛幻的副產品,人與動物相比,只不過是比動物“多幾個齒輪,再多幾條彈簧”,人與動物“只是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不同,而絕沒有性質上的不同。”從而把人簡化為一種沒有靈魂的自動機。21如此,一幅囊括一切層次和類別的、機器的自然圖景便建立起來了。自然界、宇宙、一切動物包括人類,無一不是機器。(2)嚴格的機械決定論:拉普拉斯決定論 拉普拉斯提出的決定論,是與機器的自然圖景相聯系的、關于宇宙的過程可以在一個簡單的數學方程式中表現出來的理論。拉普拉斯認為,應該把宇宙的目前狀態看作宇宙的過去狀態的結果,同時又把它看作今后接著發生的事件的原因。 拉普拉斯把因果律發展成為絕對的機械
15、決定論,成為那個時代完全決定論的代表。223.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點 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觀的局限,具有較堅實的科學基礎,在對自然界細節的認識上高于古代。另一方面,它對自然界整體的看法又低于古代,形成了形而上學的觀念。231 形而上學性 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而上學性,是與當時經驗自然科學所運用的還原分析法密切相關的。所謂還原分析法,就是把復雜的事物和復雜的關系,還原為簡單的事物(要素)和簡單的關系,即把一個統一的整體分割為若干孤立的部分(要素),分別研究各個部分(要素)的屬性、特征、結構和功能,然后再把這些部分合為一體。但如此所得到的結論卻是各個部分的共同屬性,而不是原有對象的整體性。 它對于
16、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雖然必要,但卻給人們留下了一種習慣,即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撇開它廣泛的總的聯系;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運動的,而是看作靜止的;不是看作本質上變化的,而是看作永恒不變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這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便顯得越來越不適用了。242 機械性 以機械的觀點來看待自然界與人。它承認自然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按規律運動著的。但它用純粹力學的觀點來考察和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現象,認為自然界是一部機器,把自然界的各種運動形式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形式。 這種觀點否認了有機界與無機界、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性質上的差別;抹殺了物質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各種運動形式之間性質上的差別;它不把自然界理解為一個過程,而把自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滿級翻譯面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操作技巧試題及答案
- 物理學習的系統思維訓練試題及答案
- 接龍答題測試題及答案
- 小學教育教學反思方向試題及答案
- 數字化技術在文化遺產展示與傳播中的云計算應用報告2025
- 便利店新零售背景下的智能化門店管理報告
- 提升商務英語交際能力的行動計劃試題及答案
- 大腦益智測試題及答案
- 粉末冶金與化學反應試題及答案
- YY/T 1778.1-2021醫療應用中呼吸氣體通路生物相容性評價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
- GB/T 20041.21-2008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1部分:剛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B/T 14054-1993輻射防護用固定式X、γ輻射劑量率儀、報警裝置和監測儀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六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第一個重大成果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全冊課件
-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模擬實訓報告
- 八年級英語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件第四講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第13講巧解弦圖與面積
- 畢業設計(論文)-CK6150總體及縱向進給和尾座部件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