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40圓利針療法(lio f)注:以下內容,是圓利針療法(lio f)和超微針刀療法培訓講義斜體字:為我的學習(xux)總結斜體黑字:為我的學習總結中的重點關于學習此療法的方法:以此講義,再配合光碟中的錄音/視頻,詳細學習一至二遍即可學會當然能把此講義完全背會,學透。此為極好。對于進針點與刀口線,請詳見此療法的進針點與刀口線表一:概要:1、圓利針療法的發(fā)明。(1)痛點斜刺法盧鼎厚教授(國家運動隊的運動學教授)。療法特點:痛點斜刺后,疼痛立即消失。療法缺點:多數疼痛點針刺后沒有減輕。機理:粗針對軟組織進行有效的擠壓,使肌細胞內部結構迅速地排列組合。所謂痛點:沿受傷肌肉的長軸觸診
2、,在受傷肌肉的最硬點,就是最痛點斜刺勞損肌束的最硬,最痛點2.反阿是穴療法張文兵老師。療法特點:不在痛點斜刺,在痛點的兩端針刺,比如說疼痛在肌肉的中點,反阿是穴在肌肉的兩側。療法的缺點:反阿是穴不好找。起點,止點,中點(肌腹最高點)3.古代九針中的圓利針針形的啟發(fā)。古代圓利針形類似一支毛筆,前端尖中間膨大、尾部小,長1.6寸。總結:1、通過以上1、2點我們知道肌肉軟組織在起點、中點、止點上針刺均有效。2、古代圓利針針形,其實就是對肌肉軟組織進行擠壓(擠壓被盧教授證明是非常有效的)。3、古代圓利針針刺出針后,針刺部位可以留下一個空洞,空洞可以釋放軟組織內部壓力。 二:圓利針療法的主要思路:1、盧
3、教授痛點斜刺法中只有50%的有效率,為什么?這是因為有多數的痛點并不是原發(fā)部位,它是一種牽涉痛。2、張文兵的思路很好,但治療點不好找。基于以上兩點,我們要求尋找更好、更快的檢測手段及治療方法。我們根據患者的運動解剖方向或動作找出參與其中的肌肉,根據肌肉的解剖、肌力的大小、肌肉與周圍骨性結構的特點以及肌肉的功能來判定易損的肌肉。比如:上肢外展的動作(dngzu),參與的肌肉為岡上肌與三角肌中部的肌纖維,三角肌肌塊肥厚、肌力大;岡上肌肌塊小、肌力弱。那么岡上肌則是我們要求治療的肌肉。其療法(lio f)結合了解剖醫(yī)學和運動醫(yī)學的相關知識,解剖醫(yī)學只能知道肌肉的結構,運動醫(yī)學才能知道肌肉的功能,因此
4、,軟組織損傷我們結合疼痛部位、肌肉的功能、神經的走向來診斷和治療軟組織損傷。問診:1.什么(shn me)部位痛 2.什么動作痛可以根據動作去分析參與的肌肉,再找到力量小的肌肉進行治療如果不知道是什么肌肉參與該動作,可以參考圓利針書后面的:肌肉起止功能檢查表3、軟組織損傷的診斷:(1)神經、肌肉解剖定位診斷。(2)功能障礙動作的參與肌肉來診斷。(3)CT、X光、磁共振等臨床檢查診斷。 三:軟組織損傷機理:思路決定出路、思路決定方法。1、小針刀對軟組織損傷癥的思路軟組織粘連。小針刀的方法針刀松解。2、宣蜇人對軟組織損傷的思路無菌性炎癥。宣老的方法銀質針,加溫促進血液循環(huán),帶走炎癥。3、圓利針對軟
5、組織損傷的思路組織內壓增高。圓利針的方法減壓。(比如扇形針刺,形成多個減壓通道) 軟組織損傷是重要的原因:組織內部壓力增高四:對骨質增生的理解:臨床上常見的骨質增生我們只能說是類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其實是人體基因缺陷的一種骨質異常增生的一種很少見的疾病,而我們臨床常見的只能說是類似于骨質增生的一種軟組織損傷性疾病。機理:軟組織損傷后力量減弱,機體為了增加該組織的力量,調集身體的鈣,堆積在受傷的軟組織上,通過增加受傷軟組織的硬度,從而達到增加其力量的目的,久之鈣質堆積逐漸增多,造成了硬化到骨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說的骨質增生。凡是看到肌肉鈣化時,表明此塊肌肉的拉立很大了,往往已經受損了五:軟組織損傷
6、的臨床表現:1、疼痛2、功能障礙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六:軟組織損傷的三大臨床特點:1、壓痛:是診斷和判斷療效的法寶2、結節(jié):a、團塊狀結節(jié):如脂肪瘤。 夏枯草,浙貝母,打粉,各9G/天,外用 b、顆粒狀結節(jié)(ji ji):如扳機指。 c、圓錐狀結節(jié):如肱骨(gngg)外上髁尖處的山脊樣結節(jié)。 d、條索狀結節(jié)(ji ji):如肌肉的起止點處結節(jié)。 e、不規(guī)則結節(jié):如股骨大轉子結節(jié)。f、瓦片狀結節(jié):如臀部及股四頭肌損傷。少見(1):結節(jié)的好發(fā)部位: 1.骨性突出點:如股骨大轉子。 大轉子:9塊肌肉附著2.肌肉的起止點部位。3.高應力腱性組織點:如項韌帶。4.肌肉與肌肉之間的交會部位。 如:髂腰
7、肌,肱二頭肌的二頭肌腹交會處等5.骨的游離端:如腰三橫突。6.神經出口點:如臀上皮神經出口點7.關節(jié)連接處:如膝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在膝關節(jié)內側的結節(jié)點。8.肌肉力學的受力點或聚力點:(2):正常結節(jié)與異常結節(jié)的區(qū)別:方法:對比法:1.比壓痛(左右對比),壓痛大的為異常結節(jié),壓痛輕的為正常結節(jié)。2.比軟硬程度(左右、上下對比),比正常結節(jié)軟的或硬的均為異常結節(jié),反之則為正常結節(jié)。 硬結節(jié):多見肌肉附著處 軟結節(jié):滑囊炎,肌腹腫脹處等 3比結節(jié)大小,在解剖沒有特異的情況下比相鄰上下結節(jié)大小,異常的是病變的結節(jié)。3、受損的軟組織主動收縮、抗阻收縮、被動牽拉產生疼痛。根據這三點去診這塊肌肉有沒有病變
8、觸診結節(jié)是長期練出來的(1-4個月)手感:1.雙側對比:一定要雙側同時按壓,同時感覺:對比感覺 如:腰骶三角的兩側邊緣,一定要雙拇指對比按壓 2.可與正常人對比:正常:兒童:肌肉柔軟: 異常:有病變的成人:肌肉僵硬,痛,緊的部位,均為異常,均是要處理的部位 3.觸摸:雙手的大拇指:對比按壓:輕,中度力量按壓上下/左右的滑動觸摸感覺:也可垂直條索的走行滑動觸摸也可以在有問題的部位,詢問病人的感受 4.結節(jié)/條索5.壓痛點/解痛點一:圓利針療法的相關(xinggun)問題: 1、治療點:肌肉(jru)的起點、中點、止點。2、沒有(mi yu)過多的手法,只要求將針刺入結節(jié)點即可。3、針刺方向:(1
9、)盡量使針體與治療的結節(jié)保持最大化的接觸。 (2)扇形針刺形成多個減壓通道。4、不留針:(1)針刺入結節(jié)后將針退至皮下,左手拇指感受指下結節(jié)有無松解或變小,達到目的后出針。反之則再換角度進行針刺,直到達到治療目的。留針時我沒辦法判斷療效,(即不能感受被治療的結節(jié)有無松解或縮小)。(2)突出圓利針療法的特點。5、左右手相配合:左手拇指為診斷手指,右手為進針手,先用左手拇指分離(分離神經、血管),固定結節(jié);右手持針刺入結節(jié),當落空感或阻力消失即停止進針,表示針尖以穿過結節(jié),當手法沒有其他花樣手法時,體會阻力消失感是十分容易的,針體相對粗大,阻力感明顯,體會起來容易。 圓利針不用針到骨面上,只要刺過
10、結節(jié)即可,骨膜很痛 慢性軟組織損傷:往往是多塊肌肉的損傷,很少只是單一肌肉的損傷 圓利針:減組織內壓。故盡量要與結節(jié)接觸最大化:結節(jié)縱軸,多個角度 多個通道:多個角度,大幅度提插:主要是筋膜的多個通道 不留針:左手按壓結節(jié) 右手斜刺入,退針至皮下,如果結節(jié)未消,再刺二:超微針刀療法:超微針刀心法:十八字方針:三大特點,四大理論,頸椎按點做,腰椎四步走刀法心要: 一看二摸三動作,片子動作相結合 只要不按痛點做,療效自然心應手 圓利針,超微的原理: 根據病人痛的部位,什么動作痛 來分析此動作所參與的肌肉:主動肌,協同肌,拮抗肌 可根據圓利針書的肌肉功能表作參考:如肩關節(jié)的肌肉 也可根據老師已總結好
11、的動作,肌肉進行治療 先處理力量小,肌力小的肌肉,再處理較大的肌肉 先處理主動肌,再協同肌,不行:再處理拮抗肌 觸摸到病變肌肉的結節(jié)(痛性)進行處理。如沒有結節(jié),就起,止,肌腹 處理方法:一般是:超微:起,止點 圓利:肌腹超微針刀:3天/次,可以(ky)隔天一次術后不會(b hu)感染,可當天洗澡(x zo),但不能飲酒超微針刀每個點是一個區(qū)域,而不是一個精確的點,在此區(qū)域內,觸摸到結節(jié),進針切割,當針下感覺松解即可。超微針刀:每個治療點,切割1-3刀,可多選幾點進行切割超微針刀四步進刀法:觸摸結節(jié),分離,固定,進針特點:a: 刀口只有0.4mm,每個切割點最多切割3刀。b: 進針深度為1.0
12、 cm左右。c: 不用激素、不用麻藥。d: 以切割深淺筋膜為主。切斷即可e: 療效立竿見影。f: 刀法以切斷為主,固有的筋膜韌帶不能切割。 并排幾條的肌肉是散開的,力量就減弱了,這時就會產生新的筋膜將其包裹在一起,增加力量,但此時肌肉的活動度就下降了。當肌肉力量增加后,但增生的筋膜不會自行消失,故而影響了肌肉的活動度,此時刀口線就要沿肌纖維的走行,把橫形的增生筋膜切斷就可以了筋膜:1、作用:a: 支持軟組織,固定軟組織。b: 限制作用,通過提供牢固的界限,增加肌肉的強度。c: 引導和塑型作用。d: 包容和分隔作用:包容并引導體液,有利于防止感染的擴散。e: 為分支的系統(tǒng)提供內部結構。f: 使結
13、締組織再生。2、組成:深筋膜、淺筋膜、肌腱膜、肌包膜。關于深切(骨面),淺切:如肌肉由肌包膜包裹著,如果肌肉內壓增高,深切(骨面):可以減壓,淺切(筋膜):也可以減壓軟組織損傷的四大理論:1、杠桿理論: (1)由重力、動力、支點和杠桿組成。(2)重力和動力的方向是一致的。作用:將深層的病(力學上的如痙攣、力學平衡失調)提到淺層治療。借助骨性結構,將骨性組織看成是一個異性杠桿。如:左側L3橫突尖病變,運用杠桿理論,治療在:左側的L3棘突旁。即同側病變在同側作2、弓弦(n xin)理論:利用人體的四大生理彎曲(wnq)將骨性組織看成弓的部分,而軟組織看成弦的部分。其應力集中點分別在弓弦的交接部位和
14、弦的中央部位;當弓弦弧增大時表示弓已拉開,則弦處于緊張狀態(tài),應力集中點在弦上。如項韌帶鈣化,多見于頸椎生理曲度增大的患者;當弓弦弧變小時表示弓沒有拉開,其受力點在弓弦交接處,以頸椎為例則見于生理曲度變直或生理曲度反張,此時弓弦交接點(即應力集中點位于C1橫突和C7橫突,頸椎弓弦弧的長度為17土5mm,超過(chogu)22mm為生理曲度增大,小于5mm為生理曲度變直。根據人體的四大生理彎曲,找到合理的治療點 頸椎曲度:5-22CM 曲度變大:在弓弦交接點 曲度變小/反弓:在弓中點,弦中點頸椎曲度增大:上項線,C67(C67最常見)腰椎曲度增大:L12,L5S1(以L12最常見)胸椎:向前彎曲增
15、大時:胸椎是硬弦,胸椎后面的肌肉是軟弓。故向前彎曲增大:軟弦中點(T67)是最容易損傷的4、拉桿理論:當一根豎著的電線桿子,四周有四個固定的鐵絲,當用力踏其中的一條固定鐵絲時,則其他三根鐵絲也與被踏的鐵絲一樣處于緊繃狀態(tài)。如果將人體骨性組織看成是電線桿,四周的肌肉看成是固定電線桿的四根鐵絲,當一塊肌肉損傷痙攣時,則其他三個方向的肌肉也會出現痙攣狀態(tài),如果受傷處的軟組織傷害感受器閾值(y zh)太高,其他部位傷害感受器閾值低的情況下,則疼痛就不是原發(fā)部位了。一邊拉緊了,其它(qt)三邊也都拉緊了,此時(c sh)要治療原發(fā)拉緊的一側如果不知道原發(fā)拉緊的一側,可先在痛的一側治療,如果沒有效果時,可
16、以在對側再試試4、鏈條理論: 病損處的疼痛由A傳到B再傳至C直到D點部位 當一個痛點反復治療無效時,可先把握杠桿理論:在對側找治療點。也可根據鏈條理論:在痛點的遠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找治療點軟組織損傷的臨床各論:頭痛、頭昏神經性頭痛:1、枕大小神經頭痛:最易形成卡壓的部位位于下項線中點旁開2.5厘米。并發(fā)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wnlun)癥狀有:視力疲勞、前額疲勞、眼球發(fā)脹,甚至突出。 頑固性頭痛(tutng) 下項線:兩乳突之間連線(lin xin),上項線下方2-3CM 天旋地轉(房屋旋轉)的頭暈:1.C1-3卡壓 2.或美尼爾氏綜合征2、三叉神經痛:疼痛不過中線,疼痛持續(xù)時間不超過
17、2分鐘,呈間斷性發(fā)作,有一個觸發(fā)點(也叫扳機點)。其治療點在C1橫突尖上。 3、神經痛:其治療點在內側眉頭部位,可捫及一個比芝麻粒還小的筋結,將其松解。 有展N要注意:可先用毫針血管性頭痛:1、頭皮下靜脈叢炎:頭皮虛腫、頭皮增厚,多有頭皮外傷史。其治療點在下項線尋找筋結點,用刀或針均可。也可以用火針散在點刺(注意針眼出血,因為頭皮血管豐富) 頭皮虛腫是V受壓所致2、大腦前、中、后動脈供血不足,治療用太陽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里、陽陵泉、中封、足臨泣、療效肯定。 3次長毫針:橫透:太陽透率谷 縱透:太陽透下關 所有頭痛均可用此法3、椎動脈供血不足:常見的原因為上位頸椎(C1、2、3)形成卡壓,
18、下位頸椎卡壓相對較少,主要是:(1)由于上下兩椎體錯位,使連接的椎A發(fā)生扭曲,導致供血障礙(2)變形變小的椎間孔因無菌性炎癥的刺激,導致椎A痙攣,發(fā)生供血障礙。(3)穿行于椎A上方的肌肉軟組織因勞損而出現痙攣,壓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礙,如頭后大小直肌損傷。椎A供血不足:常有一過性休克(暈倒)常見的治療點:1、C2棘突旁結節(jié)點;旁開1.5CM左右:松解頭下斜肌,頭后大直肌2、下項線的筋結點;3、相應椎間孔變小的棘突旁點;病側棘突移位,觸摸時可病側棘突變大。刀:病側棘突旁棘突偏歪,橫突也會偏歪,會導致椎間孔變窄,卡壓椎動脈4、C1橫突尖點。 C1橫突尖:如果沒有病變(變直/反弓)時:C1橫突幾乎是摸
19、不到的 有問題的C1橫突尖,可以觸摸到 頭后大小直肌損傷:卡壓椎動脈,會導致頭暈 頭后大小直肌損傷:會快速點頭痛:常不能快速點頭頸椎病:復習解剖(jipu):1、C1橫突是頸椎橫突中最長的 2、C2橫突是頸椎(jngzhu)橫突中最大的 3、C7棘突(j t)是頸椎棘突中最高的 凡是最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應力集中點,是最易勞損的部位。C1橫突綜合征:1、頭昏,頭痛 2、耳鳴,耳聾 3、下頜關節(jié)紊亂 4、眼干,眼澀,眼球突出 5、三叉神經痛 6、太陽穴痛 7、面痛面麻 8、面肌痙攣,面癱9、牙痛治療用針或刀在橫突尖松解(病側)頸生理曲度改變:1、生理曲度變直,其治療點在C1 、C7橫突尖
20、治療2、生理曲度變大,其治療點在中部頸椎棘突旁 往往項韌帶有鈣化,在鈣化的兩側松解即可 3、C6-7棘突旁是頸椎病必做的兩個治療點。其原因:C7椎體位于頸椎與胸椎交點的樞紐部位,活動范圍最大,最易勞損。 4、在后背酸痛,雙肩胛帶酸困時及上肢有麻木時,C7橫突是其治療點,其原因C7橫突筋膜一旦勞損會牽連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豎脊肌、岡上肌、頭夾肌、頸夾肌、大棱形肌穿過,損時會出現上述肌肉勞損的相應癥狀。 C7橫突:在C7橫突上方:就在C7棘突旁3CM左右。觸摸條索的走行進行切斷即可 肩胛提肌損傷,會牽拉肩胛骨,影響岡下三肌,壓迫臂叢N:導致手麻。故手麻:必作C7橫突尖,肩胛內
21、上角 肩胛提肌損傷,根據杠桿理論會牽拉前斜角肌,導致胸悶,鎖骨上窩痛。故處理C7橫突點 5、肩胛提肌: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內收,當肩胛提肌勞損時,會影響整個肩胛骨上附著的肌肉(如岡上肌、岡下肌、大圓肌、小圓肌)的功能,產生相應癥狀。其治療點多采用其止點(肩胛骨的內上角)頸椎神經定位(dngwi)診斷:1、環(huán)樞椎椎間隙變小(bin xio):頭昏、頭痛 2、C2-3椎間孔變小(bin xio):頭暈、咽部不適、后背酸脹:頸不能高領/項鏈等 3、C3-4椎間孔變小:頸痛,肩胛帶酸脹,肩關節(jié)活動障礙:上臂中段 4、C4-5椎間孔變小:頸痛、肩胛帶酸脹、上臂在肘關節(jié)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
22、6椎間孔變小:頸、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發(fā)麻:橈N卡壓 6、C6-7椎間孔變小:頸、肩、上肢酸痛,伴尺側三個指頭發(fā)麻 治療只在相應棘突旁用超微針刀或圓利針治療即可頸椎治療及全身進針治療順序:體位:患者俯臥位,胸部墊一枕頭,前額與床接觸,將后頸向上弓起。醫(yī)生左拇指與結節(jié)走行相垂直進行滑動觸診(如不知道結節(jié)及走行,可上下左右滑動觸診)左拇指按壓在結節(jié)處,先上下左右分享局部正常組織,再下壓固定結節(jié)。 右手持針,刀口線與結節(jié)相垂直,沿左拇指甲邊緣下刀。 可以扇形切割2-3刀,當刀下“卡嚓”聲消失/落空感即停刀,深度:1CM左右 當左拇指感到指下結節(jié)松解/平復/消失后即可出刀 出血可用棉球按壓1
23、分 不用創(chuàng)可貼,手法,可當天洗澡 每3天治療一次,也可隔天一次正中神經卡壓的癥狀:1、中間三個指頭發(fā)麻 2、或四個指頭發(fā)麻3、或5個指頭發(fā)麻(C5-6,C6-7。同時卡壓也可引起5指發(fā)麻臨床少見)其原因:1、旋前圓肌綜合征:起于肱骨頭、尺骨頭、止于橈骨中上1/3與中下2/3交點處。 2、腕管綜合癥。二病的區(qū)別:1、旋前圓肌綜合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關節(jié)不能快速地運動,而腕管綜合征則無此現象。2、用手觸摸肌腹,有無壓痛結節(jié)等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特點。 3、看肌肉的動作,旋前圓肌損傷,前臂旋前時疼痛。 治療:針法:做肌肉的起止點、中點。 刀法:旋前圓肌只做止點(橈骨外側切割,縱行切割),腕管綜合征只
24、做起點或止點(小指側切割),不做中點。肩周炎:1、好發(fā)于50歲左右,又叫“漏肩風” 2、外傷(wishng)原因可以發(fā)生在任何年齡階段 3、在其他(qt)年齡段,多數為頸肩綜合征:如C34 4、少數(shosh)為肺尖部腫瘤引起:反復治療無效,疼痛劇烈5、長期臥床肩關節(jié)廢用而發(fā)作,多見老年人60-70Y老年人肩功能障礙:如果不是外傷/腫瘤。一定是C34椎間孔變小卡壓所致。因為老年人不會有真正的肩周炎42-45Y的中年婦女:不好治:更年期引起的。可口服更年康/雌激素肩關節(jié)的三個運動軸:、前屈、后伸;2、內收、外展;3、旋前、旋后(內旋、外旋)患者需要解決的三個運動障礙:1、上舉; 2、搭肩; 3
25、、后伸摸背;肩周炎一定要摸到橫形的結節(jié)/條索,刀口線縱行切斷,不然效果好肩關節(jié)前屈(外展?):手掌朝前:大圓肌:小結節(jié) 手掌朝后:岡下肌:大結節(jié)(1)上舉動作: 主動肌:三角肌、岡上肌,根據軟組織損傷癥的原則選用岡上肌為治療肌(即勞損肌) 拮抗肌: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與肩關節(jié)外展的角度比是1:3,也就是說肩關節(jié)外展90度,則肩胛骨外旋30度,其中肩胛骨內上角必然下沉牽拉肩胛提肌)總結:上舉動作不能完成我們只治療岡上肌、肩胛提肌,治療部位為肱骨大結節(jié)、肩胛骨內上角。(2)搭肩動作:主動肌:喙肱肌(旋內)、肱二頭肌(屈肘),這兩塊肌肉共用一個起點,即喙突點。 拮抗肌:岡下肌、小圓肌(此兩肌
26、旋內拮抗),肱三頭肌(曲肘拮抗) 總結:搭肩動作:主要治療肌肉:肱二頭肌、喙肱肌、岡下肌、小圓肌根據解剖主要治療點為喙突、肱骨大結節(jié)點,盂下結節(jié)(3)后伸摸背動作:主動肌:肱二頭肌(曲肘)、岡下肌(向后拉伸)、小圓肌、大圓肌(旋前) 拮抗肌:肱三頭肌、喙肱肌 總結:后伸摸背動作,治療肌肉為主動肌及拮抗肌的參與肌肉根據解剖其治療點為盂下結節(jié)、肱骨大結節(jié)點、肱骨小結節(jié)點、喙突點肩周炎共有5個治療點:1、肩胛骨內上角點:肩胛提肌 2、大結節(jié)點: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 3、小結節(jié)點:大圓肌 4、喙突點:肱二頭肌短頭、喙肱肌 5、盂下結節(jié)(ji ji)點:肱三頭肌長頭岡上肌:肱骨大結節(jié)上方(shn fn
27、)(肩峰下,肩外側)岡下肌:肱骨(gngg)大結節(jié)后方中段小圓肌:肱骨大結節(jié)后方下段喙突點:鎖骨外1/3與內2/3點,向下2.5CM后伸摸背時:還要注意肩胛提肌,喙突,旋前圓肌肩周炎時:肩關節(jié)自主動作不能作時:頸椎問題肱骨外上髁處疼痛:(都有提重物疼痛的共性) 分析動作:1:端重物疼痛,按肱二頭肌損傷治療 2:掃地疼痛,按肱三頭肌損傷治療 3:倒開水,擰毛巾疼痛,按橈側腕伸肌損傷治療 分析疼痛部位:1:肱二頭肌損傷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 2:肱三頭肌損傷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后下方 3:橈側腕伸肌損傷疼痛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 治療點:肱二頭肌:刀:喙突,針:肌腹 肱三頭肌:刀:盂
28、下結節(jié),針:肌腹 橈側腕伸肌:刀:肱骨外上髁,針:肌腹最高點 還要注意旋前圓肌 岡下肌常會影響肱三頭肌,引起肱骨外上髁痛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不治,先天性心臟病無效,其余心臟病均可用此方法 超微針刀治療點:1、T5-6 棘突旁左側:心臟的交感N2、C 7橫突尖上方筋結點,左側:前斜角肌相拮抗 3、鎖骨下窩,前斜角肌的附著點,左側:鎖骨下窩內側,豎形條索,橫切 4、劍突結節(jié)點 膈肌附著點:肝膽胃等也可治療此點。劍突與兩側肋弓乳腺增生:超微針刀治療點;1、T3,4同側棘突旁; 2、膻中穴附近筋結點:橫形條索 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超微無效,要作手術),乳腺癌:三步曲腰部疾病:腰部的運動軸:1:前屈:
29、損傷的部位,腰骶三角區(qū)。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類似于L5,S1節(jié)段椎間盤癥狀 2:后伸:損傷的部位:腰肋三角區(qū) 3:左右旋轉:損傷的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左右旋轉等同于翻身動作 4:左右(zuyu)側彎:腰三橫突損傷總結(zngji):1、腰骶三角區(qū)刀法(do f)針法相同,在區(qū)域內找結節(jié)點治療。 上部:豎條索:橫切 下部:斜切2、腰肋三角區(qū)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圓利針法將針尖向下平刺,針體刺結節(jié)點即可。 在L12棘突旁,用手掌向上一推:往往可感覺有雞蛋大小的結節(jié),可用針穿過結節(jié)即可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圓利針針法在L4橫突尖下方進針,達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
30、進針2cm即可,目的是避開腎下極。 治療以L12為主4、腹外斜肌一般用圓利針在肌腹上穿過即可。 拇食指夾緊肌腹,針穿過即可 針刀:T10-12肋下緣結節(jié),0.5CM即可5、腰三橫突綜合癥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側松解即可。腰大肌損傷: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肌肉臨床癥狀:1:翻身疼痛。2: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動作會引起腰腿痛。3:在急性損傷時腰部沒有具體的壓痛點。4:有深在的叩擊痛。5:臀部歪向一側。6:小腿的外側麻痛。刀:L12,或止點 腰大肌內收肌髂脛束小腿外側麻痛7:膝關節(jié)內側痛。腰大肌內收肌8:早晨不能久睡。沒有特異性9:生理曲度變直,人為墊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暫時緩解。 平板腰:腰大
31、肌10:可引起結腸炎表現,陽痿、早泄表現。11:腹股溝疼痛。部分病人直不起腰,腹股溝痛:也是腰大肌引起的:止點 止點(腰大肌與髂肌的交會處):小轉子:豎行條索:橫切:腹股溝下股A處側3CM左右刀:L12,L5S1:往往只處理L12腰大肌:好治:針扎下去:肌肉是軟的:阻力小 不好治:針扎下去:肌肉是硬的,有的甚至是骨化的腰椎間盤突出:大多數是腰大肌損傷引起的腰大肌損傷:不能牽引,越拉越重腰椎神經(shnjng)解剖:(類椎間盤突出(t ch)癥)1:L2-3突出(t ch):腹股溝疼痛,膝腱反射(+)。2:L3-4突出:大腿前側疼痛、腰痛、膝腱反射(+)。3:L4-5突出:腰痛、大腿后側痛、小腿
32、前側痛、小腿外側疼痛(腰大肌引起)、拇趾背伸試驗(+)。4:L5-S1突出:腰痛、大腿、小腿后側疼痛、跟腱反射(+)。5:腰骶三角區(qū)勞損會引起L45 L5-S1節(jié)段脊神經后支卡壓,產生類似L45 L5-S1節(jié)段椎間盤突出癥狀。L5S1N后支從髂骶關節(jié)穿過,所以當骶髂關節(jié)錯位時,就會卡壓L5S1N后支,引起類L5S1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腰骶三角,骶結節(jié)韌帶都可以引起骶髂關節(jié)的錯位,引起類L5S1椎間盤突出的癥狀故:腰骶三角,骶結節(jié)韌帶的治療:可以解決L5S1突出的癥狀腰N傳導與CT突出腰椎間盤是否相對應:可以根據以上的腰N傳導路線,對照CT突出的腰椎間盤作一對比,看一看是否相對應:即病人的癥狀是否
33、與CT相對應。如:CT:L5S1椎間盤突出,而病人是大腿外側麻痛。表明不相符。表明L5S1突出沒有引起椎間盤突出癥狀,大腿外側麻痛而是股外側皮N卡壓引起的類似L4-5,L5-S1椎間盤卡壓癥狀的病癥:(腰痛,腿麻痛:四步走)1:腰大肌損傷。 L12,L45:觸診:棘突是否移位:變大。2:腰骶三角區(qū)勞損。雙手對比觸診3:骶結節(jié)韌帶損。 雙手對比觸診。看有沒有骨盆移位。 骶結節(jié)韌帶損傷牽拉骶骨骶髂關節(jié)移位-卡壓L5S1N后支類L5S1椎間盤突出癥狀4:梨狀肌損傷。 大轉子:結節(jié),條索腰椎四步走,不是所有人都要全部四步走,要根據觸診的結節(jié)而治療。如果沒有結節(jié)的部位則不用治療同理:超微針刀所有的點,并
34、不是都要治療的,只有有結節(jié)的部位才治療股骨頭壞死:1:腰大肌。 附著于小轉子2:闊筋膜張肌。附著于大轉子3:股內收肌。 附著于小轉子4:腰骶三角。 牽拉骨盆骨盆傾斜臀部肌肉痙攣5:股直肌。 刀:股A外4CM左右6:梨狀肌。 附著于大轉子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內壓增高所致:A能進去,V回流不出來:軟組織(肌肉)痙攣所致刀:治肌腱針:治肌腹此病可以吃一些活血的藥腹股溝疼痛(tngtng)的病癥:1:髂腰肌損傷(snshng),包括腰大肌和髂肌。刀:止點2:腹外斜肌損傷:腹外斜肌前側肌纖維形成(xngchng)腹股溝韌帶。3:股內收肌損傷。 刀:腹股溝內側的結節(jié)4:L1-2神經卡壓。 少見:注意腫瘤5.
35、 股直肌損傷 刀:股A外側4CM左右大腿后側疼痛的病癥:臀上皮N卡壓:L1,L5棘突,入臀點:中線10CM(一般7CM)以內髂嵴下2.5CM上方。縱切臀中皮N卡壓臀下皮N卡壓L45,L5S1椎間盤突出股二頭肌損傷L3橫突綜合征:大腿后內側至膝關節(jié)內側腰骶三角區(qū)小腿麻痛的病癥:L45,L5S1椎間盤突出梨狀肌損傷骶結節(jié)韌帶損傷股內收肌損傷:小腿外側麻痛腓腸肌損傷下肢腫脹病因:1:腎性下肢腫。 :尿常規(guī)2:脈管炎。 :病變部位上方血管卡壓3:血栓。 :不治:下肢未端陣發(fā)性劇痛4:腹股溝筋膜卡壓。:單側下肢水腫:股A外側找結節(jié)5. 不安腿綜合征: 同4一個病注:所有的劇烈疼痛的病都不要治梨狀肌損傷:
36、癥狀:1、坐骨神經卡壓癥狀(神經壓迫):下肢發(fā)麻2、間歇性跛行(血管壓迫):間歇性跛行 下肢V卡壓,所致的下肢V回流受阻所致的間歇性跛行 特點:越走病側下肢越感覺重,下蹲后緩解診斷間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以右腿為例:向前走癥狀明顯加重時,除治療梨狀肌還要治療腰大肌;向后走癥狀加重時,除治療梨狀肌還要治療股二頭肌;向右側走癥狀加重時,除治療梨狀肌還要治療闊筋膜張肌;向左側走癥狀加重時,除治療梨狀肌還要治療股內收肌。梨狀肌損傷的檢查:目前教科書上的檢查動作設計的不是太科學。我的檢查動作: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屈膝屈髖90度,將髂前上棘、股骨大轉子作一連線,為三角形的一個底邊,在臀部以此底邊畫一個等
37、邊三角形,其頂點部位即位梨狀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軟組織損傷特點看其是否(sh fu)有結節(jié)壓痛,如果有即診斷梨狀肌損傷。 在此點(頂點)按壓有壓痛,結節(jié)時,表明(biomng)梨狀肌有病變。 針:大轉子向梨狀肌方向(fngxing),穿過肌腹即可 刀:大轉子:橫形條索膝關節(jié)損傷:膝前痛:1、骨性關節(jié)炎。 關節(jié)腫脹,膝關節(jié)前方酸痛2、髕骨軟化癥。 半蹲位時痛,髕骨研磨時有彈響3、髕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內上方滑囊炎。 髕骨上方內,外兩側有水4、髕下脂肪墊勞損。 下樓,部分訴膝關節(jié)卡住5、股四頭肌損傷。 上樓。蹲下去,站不起來膝后痛:1、腘繩肌損傷(止點損傷)。 下樓2、腓腸肌起點損傷。 小號圓利針。膝后
38、內外側痛3、髕骨(bng)外上方滑囊炎。 膝關節(jié)外上方有水,病人主訴(zh s)病側下肢蹲不下去,總感覺腘窩部有東西堵著4、髕下脂肪(zhfng)墊勞損。 拉桿5、腘窩囊腫。 手術/火針膝內側痛:1、髂脛束損傷。 拉桿:最常見2、內側副韌帶損傷。 蹲位時最痛。半蹲位內,外副韌帶最放松是不會痛的3、股內收肌損傷。 4、腰大肌勞損。 鏈條:腰大肌內收肌膝內側痛5、L3橫突綜合癥。 杠桿:L3橫突腰大肌 6、縫匠肌損傷 髂前上棘到膝內側。不能踢建 病人走著走著,突然不能走了(膝關節(jié)卡死):髕下脂肪墊 半蹲位痛:股四頭肌,腘繩肌 髂脛束損傷:不會二郎腿。下蹲時,雙膝拼不住膝外側痛:1、髂脛束損傷。2、
39、外側副韌帶損傷。3、股內收肌損傷。 拉桿動作分析:上樓疼痛:股四頭肌損傷。 下樓疼痛:1、下樓膝前痛為髕下脂肪墊勞損; 2、下樓膝后痛為腘繩肌損傷、髕下脂肪墊勞損。治療:跟據解剖,我們認識到髕骨為膝關節(jié)的一塊活動籽骨,功能是協調膝關節(jié)運動的,髕骨在伸屈時有7-8CM活動范圍。如果髕骨的活動范圍被限制,則膝關節(jié)的活動也受限制,膝關節(jié)疼痛的病中絕大多數是髕骨的活動范圍受限。治療上只需將髕骨四周的卡壓筋膜松解,則膝關節(jié)活動就正常。1、上樓痛松解:10點、11點、1點、2點位的筋膜。2、下樓痛松解:4點、5點、7點、8點位的筋膜。3、內側痛松解:2點、3點、4點位的筋膜。4、外側痛松解:8點、9點、1
40、0點位的筋膜。5、對嚴重增生的膝關節(jié),在髕骨的中央也可找到23條橫行的筋膜進行切斷松解,然后根據以上所講的軟組織損傷理論治療相關的肌肉組織。12,6點:只能縱行切割其他點:橫行切割:即沿髕骨的邊緣切割。可不找痛點,只按點(條索)進行切割輕的病:只需處理12點重的病:12點+髕骨中央+以上軟組織對于重的,講不清痛區(qū):12點都檢查,切割治療體位:患者仰臥位,屈膝屈髖,暴露膝關節(jié)。刀法: 左拇指沿髕骨緣按壓,找出痛性結節(jié)并固定。右手(yushu)持刀,刀口線平行于髕骨邊緣。進行切斷。進刀深度0.3-0.5CM 嚴重(ynzhng)病例:除12點外,再根據疼痛部位判斷其損傷的相應肌肉進行松解。對髕骨外
41、上方(shn fn)滑囊炎的治療:水曲穴(即足臨泣穴,同側) 膝痛穴(相當于手五里穴,對側) 五虎擒羊穴(包括內外膝眼、血海、梁丘、鶴頂穴)。毫針方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緩慢地屈伸膝關節(jié),18次左右,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針30分鐘。膝關節(jié)積液:第一次一定要抽水,化驗:血性,膿性(可能敗血癥),水(正常)髕下脂肪墊,可導致腓腸肌損傷,導致腿后痛,跟骨痛足跟痛: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緩解,勞累后疼痛加重; 下床痛,行走緩解,走遠又痛2、跟骨脂肪墊勞損:起步不痛,越走越痛;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4、跟腱炎:跟腱處壓痛;5、臏下脂肪墊勞損:將手按壓內外膝眼后跟骨壓痛消失,放開后
42、跟骨壓痛出現;6、骨盆移位:患者俯臥,比雙下肢長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雙下肢長短,原來長的腳變短了,短的腳變長了為骨盆移位; 走路一步高,一步低7、髖關節(jié)外旋:走路時患側呈現外八字; 處理大轉子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9、骶棘肌勞損; 腰骶三角 10、C6-7棘突旁軟組織勞損;治療:機理:足跟痛屬運動性損傷所致,人體運動最易損傷的C6-7、腰骶區(qū),膝關節(jié)區(qū)。根據運動損傷原理,在此三區(qū)尋找筋節(jié)點進行治療即可,多數患者在骶棘肌附著點、C5-6棘突旁有勞損點,以及髕骨4點、5點、7點、8點位可捫及條索,用超微針刀進行切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區(qū)上的筋節(jié)點松解,療效立竿見影。 足跟痛
43、:往往是多點損傷,盡量做完處理部位:下項線 C67棘突旁 腰骶三角 骶結節(jié)韌帶 大轉子 髕下脂肪墊 內,外踝踝關節(jié)疼痛: 1、內側疼痛:刀法是沿著內踝邊緣找結節(jié)進行切割;足底 2、外側疼痛:刀法是沿著外踝邊緣找結節(jié)(ji ji)進行切割;足背失眠(sh min)機理:陽不入陰:陰,陽交接出現(chxin)了問題 失眠:1.睡不著覺 :陽不入陰 2.睡覺了,但半夜醒后,再也睡不著了:入陰回陽陽:生發(fā)陰(收藏)陽不入陰:1:陽氣不足:補陽,老十針;上脘,中脘,下脘,氣海,天樞,內關,足三里 2:陽明不收合:以調胃為主;主要調理陽明胃經 3:太陰不開:以治肺為主; 主要調理太陰肺經入陰回陽:厥陰肝經
44、的問題,以及少陰腎精的問題。便秘:1、氣虛便秘:大便不干,解大便時無力排出 大便排不出,排出來了但不干 治法:以補氣為主(上脘、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內關)。 2、熱秘:大便干燥,呈顆粒狀,以降火為主 治法:大腸俞、承山。3、寒秘:大便先干后稀,形寒肢冷 治法:扶陽為主(大椎、天樞、足三里)。動作(dngzu)痛與病變肌肉咳嗽(k su)時痛: 腰大肌坐位(zu wi)時,起立痛: 豎直肌,腰大肌腰旋轉時痛: 腹外斜肌,腰大肌腰向右旋轉時痛: 右側腹外斜肌腰向右旋轉時痛: 左側腰大肌腰后伸時痛: 腰大肌,豎直肌腰側彎時痛: 腰大肌,L3橫突屈髖關節(jié)痛: 豎直肌,腰大肌髖關節(jié)內收時痛: 腰大
45、肌,闊筋膜張肌髖關節(jié)外展時痛:髂脛束,內收肌二郎腿痛: 大轉子穿脫襪子時痛: 腰大肌,縫匠肌蹲下膝關節(jié)痛: 股四頭肌膝關節(jié)蹲不下去: 股四頭肌,髕下脂肪墊,髂脛束,腰大肌蹲下起立時,膝關節(jié)痛: 股四頭肌下樓/下坡時痛: 髕下脂肪墊足背屈時痛: 腓腸肌足趾屈時痛: 腓腸肌足外翻時疼痛: 內踝,腓側支持韌帶足內翻時痛:外 踝,內支持韌帶雙腳外八字: 處理大轉子內八字: 處理腰大肌闊筋膜張肌: 髂嵴下5CM有幾條橫條索 此肌與髂脛束移行處,有幾條橫條索髂脛束: 處理大轉子縫匠肌: 不能穿襪子(穿襪子動作痛) 髂前上棘:橫行條索/結節(jié)股四頭肌: 髕上/髕上的股內,外側肌腱與肌腹的移行處股二頭肌: 上1
46、/3與上2/3處的橫形條索小腿三頭肌(腓腸肌): 針:在兩頭肌腱向肌腹方向(向下方)刺入 刀:髕下脂肪墊腹外斜肌: T11,12棘突大轉子: 臀部所有肌肉腰大肌: 針:雙髂嵴連線(平L45棘突間),在此連線下方,外1/3處,直刺到有韌性阻力感時:為腰大肌。再直刺2CM 刀:1.L12棘突 2.止點:股A外側(wi c)3CM左右(zuyu)股外側(wi c)皮N卡壓: 股外側麻木 髂前上棘內下方2-4CM豎脊肌: 針:在腰肋三角向下刺入肌腹,可在L1處進一針,L3處再進一針。兩側共4針 刀:腰骶三角+髂嵴的附著處(髂后上棘附近)內踝: 后下方的邊緣:沿邊緣切割外踝: 與痛點連線的外踝邊緣:沿邊緣切割頸椎病:C67棘突:必作頭暈:C2棘突,C1橫突點,下項線手麻:C7橫突,肩胛內上角胸悶:C7橫突面癱:面肌痙攣同樣有效中樞性:腦中風,腦腫瘤:雙側額紋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惠州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工業(yè)大學《港澳臺廣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算法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首義學院《社會工作倫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軟件職業(yè)技術大學《電子商務運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投資銀行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學院《信息化管理與技術創(chuàng)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城市學院《機械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民族建筑與文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外貿制單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境內旅游合同 示范文本(2013版)
- 電路(2)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大學
- 鋼構制品加工協議
- 化肥農藥種子購銷合同
-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24版
-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療指南(2024)解讀
- 老年期常見心理問題的護理(老年護理課件)
- 病毒蛋白相互作用
- 2019魯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 地形變化的原因》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0課標
- 《民法典》2024年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3年嘉興海寧水務集團下屬企業(yè)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