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物態變化復習學案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物態變化復習學案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物態變化復習學案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物態變化復習學案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物態變化復習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6課題:物態變化復習 復習目標知道常見的溫度值,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會判斷常見的物態變化名稱與吸、放熱現象;知道沸點、熔點和凝固點的概念,并能用來解釋簡單的問題;會從圖象中讀出對解題有用的相關信息;熟悉幾個重要的實驗。溫度: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根據 。使用方法:觀察你所使用溫度計的 和 。測量時,應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 。讀數時,待溫度計的示數 后再讀數,溫度計仍要與被測物體接觸,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注上表面 。溫度的測量1物質的由液體變為氣態叫做 ,這個過程要 。2只在液體 發生的 現象叫做蒸發。蒸發可以在 溫度下進行。液體蒸發時需要 ,有 作用。3.液體蒸發的快慢

2、與 、 、 有關。1沸騰是在液體 同時發生的 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需要 。2液體 的溫度叫做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1.物質的由 變為 叫做液化,氣體液化時要 熱。2.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 、 ;蒸發汽化和液化物態變化沸騰液化熔化和凝固1物質從 態變為 態的現象叫熔化物質從 態變為 態的現象叫凝固。2有 的固體叫做晶體,沒有 的固體叫做非晶體,常見的非晶體有 。3晶體 時的溫度叫做熔點。非晶體 熔點。晶體 是叫做凝固點,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 。凝固時要 熱。4.要使晶體熔化,溫度必須達到 ,且必須 ,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要使晶體凝固,溫度必須達到 ,且必須 。1物質的由固態 變

3、為氣態叫做 ,要 熱。2. 物質的由氣態 變為固態叫做 ,要 熱。3.常見的升華現象有 ,凝華現象有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一種狀態轉變成另一種狀態叫做 。物態變化過程總伴隨著_的轉移。水循環考點1 溫度的測量下列溫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體的正常體溫B鹽城冬季的最低氣溫C人體感覺舒適的氣溫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例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將已上升的水銀柱甩回玻璃泡中B.測量時,應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物體充分接觸C.只有當溫度計的玻璃管內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時才讀數,且視線必須與液面相平D.溫度計雖然不能用它來測量超過它最高刻度的溫度,但可以測量很低的溫度例3小強在用溫度計

4、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時讀取了四次數據,每次讀數時溫度計的位置如圖1所示,其中正確的是。圖2中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水的溫度是。A圖1BCD例4圖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個溫度計,它可以測量氣體的溫度。若外部大氣壓不變,在氣溫發生變化時,球形容器內氣體的體積隨之發生變化,使玻璃管內液面上升或下降,從而測量出氣溫的高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氣溫升高,球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下降B當氣溫升高,球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上升C當氣溫降低,球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下降D當氣溫降低,球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上升例5一同學先后用兩支均未甩過的體溫計測自己的體

5、溫,兩支體溫的示數分別是39.5和37.5,則( )A他的體溫一定是37.5 B.他的體溫更接近39.5C.他的體溫在37.539.5 D.他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7.5考點2 汽化和液化例6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B 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 C 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液化現象 D 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例7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瓶裝礦泉水時,會發現瓶外壁“出汗”,這是()A水從瓶內滲出來的結果B空氣中水蒸氣遇冷的液化現象C空氣中水蒸氣的汽化現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產生的現象例8在敞開的水壺里燒水,使水沸騰后再用猛火繼續加熱,則水

6、的溫度將()A. 逐漸升高B. 不變 C. 逐漸降低D. 忽高忽低例9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某實驗小組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如圖甲、乙所示,圖中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1)從記錄的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水沸騰時的溫度是(2)根據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與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相比有明顯的差異,如果測量方法正確,你認為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例10冬天的早上,玻璃的表面經常會出現一層小水珠,請說出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小水珠,小水珠出現在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面?是哪一側的水蒸氣液化的?考點3 熔化和凝固例11下圖是分別表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熔化或凝固規

7、律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 B.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熔化過程C.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 D.丁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例12下列現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 春天早晨常見的霧C鋼水水澆鑄成火車輪 D. 衣柜中的樟腦丸變小例13冰塊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_ ;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 _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或“可能升高”)。考點4 升華和凝華例14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起“霧”或結“冰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玻璃窗上的“霧”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8、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升華生成的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D.“霧”出現在玻璃窗的內表面例15哈爾濱的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對冬天可能出現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隨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變小 B.戴眼鏡的人從室內走到室外,眼鏡片上會出現“白霧” C.水蒸氣在樹枝上升華成冰晶,形成霧凇 D.屋頂的積雪會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錐課后練習1.醫生搶救中暑病人時,通常在病人的額頭和身上擦酒精這種方法稱為“物理療法”這種療法的依據是:酒精(填寫物態變化名稱)時會 (吸收放出)熱量2.寫出下列實例中的物態變化名稱與吸、放熱情況:(1)衣柜中的衛生球過一段時間變小了。

9、(熱 )(2)秋冬季節,瓦片和樹葉上有霜。(熱 )(3)灑在地板上的水變干(熱 );(4)初春的早晨大霧彌漫(熱 );3.在激烈的體育比賽中,運動員受到輕傷時,常用蒸發快的復方氯乙烷噴霧劑做麻醉劑,把復方氯乙烷噴霧劑噴到局部皮膚上,使皮膚快速冷卻,在一段時間內失去疼痛感,運動員就可繼續參加比賽,這是由于復方氯乙烷噴霧劑 ( )A升華吸熱 B凝華放熱 C液化放熱 D汽化吸熱4.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內的濕衣服變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結成冰5.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早晨,麥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

10、地上露珠晶瑩C.深秋,操場上輕霜涂抹 D.嚴冬,池塘里厚厚寒冰6.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吸熱 B水在蒸發過程中要不斷放熱C往豆漿中加糖,豆漿會變甜,這是液化現象 D冰塊的形成是凝華現象7.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相對應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升華 B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灑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凍室內壁的霜汽化8.實施人工增雨的一種方法是飛機在高空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干冰進入云層,很快 成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于是高空水蒸氣便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從而形成降雨。(填物態變化的名稱)9.如圖所示

11、,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該物質晶體(填“是”或“不是”),該過程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了min。10.鹽城近幾年冬季大霧天氣比往年頻繁,而霜卻比較少。霧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 _ 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 _ 形成的(均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11.如圖所示,將燒瓶內水沸騰時所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A中,試管A放在裝冷水的容器B內,過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A中產生的現象是,同時看到溫度計C的示數升高,這個實驗說明了水蒸氣液化時要熱量。12.小凡同學在4塊一樣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一樣的水,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A B C D(1)通過、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有關(2)通過、D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有關(3)通過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13.在“探究水沸騰”的實驗中,觀察到圖(a)、(b)所示的兩種情景,你認為_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