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ANCHANG UNIVERSITY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作業二(研究生用)姓名:陶旭輝專業:西方經濟學學號:2016年3月一、亞當斯密的生平、著作、經濟學術觀點.學術生平: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家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時期,亞當斯密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40 1746年間,赴(The Oxford Academy )求學,但在牛津并未獲得良好的教育, 唯一收獲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1750年后,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學不僅擔任過邏輯學和道德哲學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一直到1764年離開為止;
2、這時期,亞當 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獲得學術界極高評 價。而后于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 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 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 年3月此書出版后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 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 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 護神17781790年間亞當 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 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因亞當 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 任;直到1787年才擔任校長職位至1
3、789年。亞當 斯密在去世前將自己的手稿 全數銷毀,于1790年7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67歲。亞當 斯密并不是經濟 學說的最早開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許多也并非新穎獨特, 但是他首次提出 了全面系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國 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但是如果受到阻障,那只無形的手”就不會把工作做得恰到好處。因而亞 當斯密相信,為堅決反對高關稅而中辯。事實上他堅決反對政府對商業和自由 市場的干涉。他聲言這樣的干涉幾乎總要降低經濟效率,最終使公眾付出較高的 代價。亞當斯密雖然沒有發明 放任政策”這個術語,但是他為建立這個概念所做 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4、。有些人認為亞當斯密只不過是一位商業利益的辯護士,但是這種看法是不正 確的。他經常反復用最強烈的言辭痛斥壟斷商的活動,堅決要求將其消滅。亞 當斯密對現實的商業活動的認識也并非天真幼稚。國富論中記有這樣一個 典型觀察:同行人很少聚會,但是他們會談不是策劃出一個對付公眾的陰謀就 是炮制出一個掩人耳目提高物價的計劃。”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體系結構嚴密,論證有力,使經濟思想學派在幾十年內 就被拋棄了。實際上亞當 斯密把他們所有的優點都吸入進了自己的體系,同時 也系統地披露了他們的缺點。亞當 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和這樣著名的經濟學 家對他的體系進行了精心的充實和修正(沒有改變基本綱要),今天被稱為經典 經
5、濟學體系。雖然現代經濟學說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這些大體說來是經典經濟學的自然產物。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甚至的經濟學說(自然不是他的政治 學說)都可以看作是經典經濟學說的繼續。.主要著作:道德情操論(1759)在亞當斯密生活的那個時代,“道德情操”這一短語,是用來說明人(被設 想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動物)的令人難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斷克制私利的能力。 因此,亞當私密竭力要證明的是:具有本性的個人主要是追逐利潤的資本家 是如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為,從未而建立一個有必要確立行為準則的社會而有規律的活動。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建立的經濟理論體系,就
6、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論的這些 論述為前提的。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不僅是密進行交替創作、修訂再版 的兩部著作,而且是其整個寫作計劃和學術思想體系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道德情操論所闡述的主要是倫理道德問題, 國富論所闡述的主要是經濟發展 問題,到21世紀的觀點看來,這是兩門不同的學科,前者屬于倫理學,后者屬 于經濟學。亞當斯密把國富論看做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論論述的思想的繼 續發揮。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這兩部著作,在論述的語氣、論及范圍的 寬窄、細目的制定和著重點上雖有不同,如對利己主義行為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論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義感,而在國富論中則寄希望于競爭機制;但對 自利行為的動機的論述,在本質上卻是一致的
7、。在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 室把“同情”作為判斷核心的,而其作為行為的動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國富論(1776)國富論系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的巨著。第一篇論勞動生產力改善的原因及其生產物在各階級的人們間之自然的分 配順序。第一篇開始說明:各種生產力的最大改善,起因于分工。有分工,才有貨幣。 因為,有了分工,必有交換;有了交換,就要貨幣;所以,貨幣是助長分工所必 須的。這樣的議論,自然進展到交換的條件;那就是價值論及價格論。關于價格 的研究,謂價格被分為工資、利潤及地租;因此,為了說明價格取決于工資、利 潤及地租的比率這一事實,必須講到這些比率的變動。第二篇論資產的性質、積蓄及用途。第二篇有五大論點
8、:一論資產的性質及分類;二論社會總資產中的一種特別部門(即貨幣)及銀行的各種操作以節約貨幣 的方法;三論資本的積蓄及生產與不生產的勞動;四論利息的升降;五論資本的各種用途,并予以比較。第三篇論各國富裕進步的不同。第三篇說明:國富的自然進步,資本是最初 用于農業,而后用于各種制造業,最后用于國外貿易。第四篇論經濟政策與經濟學說之諸體系。即商業體系與農業體系。第五篇論元首或國家的收入。并具體說明下列三點:一,哪些是君主或政府的必要費用;在這些費用當中,哪些該由社會一般人 民的奉獻來支應;哪些則該由特別的社會團體或個人來承擔。二,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以讓一般社會成員為整個社會應該承擔的費用作 出奉獻
9、;這些方法分別有哪些重要的優缺點。三,最后一點則說明,究竟是什么理由,使得幾乎所有現代政府都舉債度日; 而那種債務,對整個社會的真實財富,亦即,對整個社會土地與勞動每年的產出, 會造成什么影響。國富論中他有下列重要主張:1個人主義:經濟體制之建構,應以保障個人之生存及發展為原則。因為每 個人若能充分發展自我,則社會整體也將獲得進步。2財產私有制:就是主張私人有權擁有及支配自己的財富。因為如此才能使個人充分發展,同時促進文明的發展。3追求利潤具有正當性:企業家投資工商業雖然為了追求利潤,但是在過程 中往往產生服務人群、貢獻社會的效果,促進社會進步。4經濟自由:主張政治中立,不隨便干預經濟活動,使
10、每個人得按照自己的 意志,自由地進行其經濟活動,如此才能有效率。5價格機能: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如此價格自然會調整恰當,而且 資源也會配置得當,結果將始社會效益達到最佳的狀態。他認為人類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放任個 人自由競爭,人人在此競爭的環境中,不但會憑著自己理性判斷,追求個人最大 的利益,同時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市場)”使社會資源分配達到最佳狀態。.經濟學術觀點:分工理論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異,那是起因于人類獨 有的交換與易貨傾向,交換及易貨系屬私利行為,其利益決定于分工,假定個人 樂于專業化及提高生產力,經由剩余產品之交換行
11、為,促使個人增加財富,此等 過程將擴大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繁榮,并達私利與公益之調和。他列舉制針業來說明。 如果他們各自獨立工作,不專習一種特殊業務,那么 他們不論是誰,絕對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針,說不定一天連一枚也制造不出來。他們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適當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數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連這數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來。”分工促進的原因有三:第一,勞動者的技巧因專業而日進;第二,由一種工 作轉到另一種工作,通常需損失不少時間,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這種損失;第 三,許多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發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礎上方才可能。貨幣理論貨幣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
12、其它物品。當物物交換發展到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后, 商品的價值就用貨幣來衡量。這時,便產生 了貨幣的另一功能一價值尺度。亞當斯密也談到貨幣的儲藏功能、 支付功能。但 是,他特別強調貨幣的流通功能。提及價值問題,亞當斯密指出,價值涵蓋使用價值與,前者表示特定財貨之 效用,后者表示擁有此一財貨取另一財貨的購買力。進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價值之財貨,往往不具交換價值,水及鉆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過水與鉆石價值 之比較是百年之后才圓滿解決此一問題。分配理論亞當斯密的分配論,是即勞動工資、資本利潤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決定理論。亞當斯密指出,盡管雇主擁有抑低工資的力量,工資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 最低水平是勞動者
13、必須能夠維持基本生活,假定社會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資基金提 高,工資將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國國富、資本或所得增加,將促 使工資上漲,工資上漲則促進人口增加。資本利潤之高低如同勞動工資,決定于社會財富之增減,資本增加固可促使 工資上漲,卻使利潤為之下降。亞當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資同一事業,因為彼 此相互競爭,自然致使利潤率降低。地租系指對土地使用所支付的價格。亞當斯密認為,地租高低與土地肥沃程 度及市場遠近有關。理論資本累積是大量進行分工必備的另一要素。 分工的擴張與生產效率的提高跟 資本的總額成正比。資本的累積必須在分工之前進行,因為分工需要使用許多特 殊的設備與機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資
14、本來購取。分工愈細,工具的需要愈多,資 本愈顯得重要。透過分工過程,可增加勞動生產量,提高國民所得,增強國民儲 蓄意愿與能力。賦稅理論亞當斯密提出四大賦稅原則,即公平、確定、便利、經濟。公平:一國國民應盡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國民應按其在政府保護 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納稅。確定:各國民應當繳納的稅捐,須確定并不得隨意變更,繳納時期、繳納方 法、應付稅額,都應對納稅人清楚宣示。便利:一切稅捐,都應在最適合于納稅 人的時間與方法收之。經濟:每一稅捐都應善加設計,務使公民繳付國庫以外,在他的財力上受到 最少可能的激。二、大衛?李嘉圖的生平、著作、經濟學術觀點.學術生平:的代表。生于家庭,父親為。
15、12歲到商業學校學習,14歲隨父從事。1793 年獨立開展證券交易活動,25歲時擁有200萬英鎊財產,隨后鉆研數學、。1799 年讀后開始研究經濟問題,參加了當時關于和的討論,1817年發表 ,1819年選為上議員。科學建樹上,大衛李嘉圖提出決定價值的勞動是,決定的不僅有勞動,還有 投在生產資料中的勞動。他認為全部價值由勞動產生,并在3個階級間分配:工 資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 是工資以上的余額,地租是工資和以上的 余額。由此說明了工資和、和地租的對立,從而實際上揭示了和、和之間的對立。 他還論述了的規律、對外貿易中的學說等。但他把看作的,只注意經濟范疇的數 量關系,在上又有的缺陷,
16、因而不能在基礎上說明資本和勞動的交換、等量資本獲等量等,這兩大難題最終導致李嘉圖體系的解體。 他的達到界限內的高峰,對 后來的經濟思想有重大影響。貴人相助,事實上,即使在修煉完成之后,李嘉圖也不是一個坐在書齋里搞 學問的人好象英國沒有人安于坐在書齋中相反,他是個活躍的,是個活 躍的議員,整天為經濟政策和政治問題忙碌著。跟的友誼對于李嘉圖來說非常重要。正是在的再三催促下,李嘉圖開始競選 國會議員,并于1819年2月當選。也是在的幫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 ,這 本書于1817年4月出版。李嘉圖相當自負,他說,他的觀點和大權威斯密及不 同,在英國,能讀懂他的書的人,不會超過 25個人。但不管人們是否讀
17、懂,反 正他已經大大地有名了,他一舉成為當時最著名的經濟學家。與另一位大經濟學家的論戰,也是李嘉圖學術上迅速成熟的一個。他們兩人 幾乎在每件事上都有爭執,討論無休無止,直至李嘉圖去世為止。李嘉圖在給的 最后里說:像別的爭論者一樣,經過了多次討論之后,我們依然各持己見,相 持不下,然而這些討論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友誼;即使您是同意了我的意見的, 我對您的敬愛也不會比今天更進一步。”李嘉圖是1823年9月11日去世的,年僅51歲。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 的感染就奪取了這位天才的生命。.主要著作:大衛李嘉圖繼承和發展了亞當 斯密創立的,并以此作為建立的理論基礎。在分析論述比較優勢理論中,李嘉圖賦予勞動
18、以重要的地位,他在中開 宗明義就指出,值件商品的價值,或曰用以與之交換的任何其他商品相關書籍 的數量,取決于生產此件商品所必需的相對勞動量。”進而,他也像斯密一樣,將價值區分為 使用價值評口;”指出有用性不是衡量交換價值的標準”,認為商 品的交換價值以及決定商品交換價值的法則, 即決定為了交換他種商品必須付出 多少此種商品的規律,全然取決于在這些商品上所付出的相對勞動量國際貿易中各方的利益全然系于國際市場上各類商品的交換價值,即相對價格水平。在李嘉圖看來,一國國內各地區、各產業間資本、勞動等各類生產要素 的自由流動是利潤率均等化的根本原因。 但國與國之間的要素流動則勢必因各種 原因而被強制性地
19、打斷,甚至完全不流動。由此,李嘉圖斷定,正是國際間的這 種生產要素的不流動性,決定了 支配一個國家中商品相對價值的法則不能支配 兩個或更多國家間相互交換的商品的相對價值 ”。正好比葡萄牙用多少葡萄酒來 交換英國的毛呢,不是由各自生產上所用的勞動量決定的 ”一樣。或者說,各類 生產要素在國際間完全不流動,打斷了國際間利潤率均等化的進程,因而使一國 能夠比較穩定地保持在某種商品生產上的比較優勢地位。既然諸多原因決定了同一種商品在不同的國家其相對價值各異, 那就給各國 參與國際貿易獲取貿易利益留下了可利用的空間。然而此處的前提必須是各國都 能找準自己同他國比較的有利之處,即確定它們各自的比較優勢。.
20、經濟學術觀點:李嘉圖也像斯密一樣,采取了由個人經濟行為推廣至國家經濟行為的辦法, 來分析論證他所說的比較優勢以及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的貿易模型。在李嘉圖看來,在商品的交換價值由生產中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條件下, 每個人都會致力于生產對自己說來勞動成本相對較低的商品。他舉例說,“如果兩個人都生產鞋和帽子,其中一人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比另一個人具有優勢, 不過在帽子生產上只領先于其競爭對手 1/5或20% ,而在鞋的生產上卻要領先 于其競爭對手1/3或33%;那么,這個具有優勢的人專門生產鞋,而那個處于 劣勢的人專門生產帽子,難道不是對于他們雙方都有利嗎?”既然國際間生產要素的不流動性打斷了各國間
21、利潤均等化的進程,既然基于各種原因,每一個國家都可能有“某種具有優勢的產品”,而且“這種優勢還相 當可觀”,那么,“各國都更為合理地分配它的勞動資源,生產這種具有優勢的 產品”,并“將其用于相互交換,各國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同斯密相反,李嘉圖強調的是在相互比較的基礎上,兩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 所處優勢或劣勢程度的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貿易機會和貿易利益。 因為葡萄牙 在葡萄酒的生產上優勢更大(葡萄牙葡萄酒的生產成本為英國的2/3,毛呢的生產成本為英國的4/5),而英國在毛呢生產上劣勢較小(英國毛呢的生產成本為 葡萄牙的倍,葡萄酒的生產成本為葡萄牙的倍)。就像生產鞋和帽子的兩個工匠 一樣,只要葡
22、萄牙致力于生產葡萄酒,英國致力于生產毛呢,然后進行相互交換, 兩國就都能獲得貿易利益。由此可見,“兩優擇其甚,兩劣權其輕”,是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則。“正 是這樣一條原則,決定了葡萄酒應該在法國或葡萄牙生產, 玉米應該在美國或波 蘭生產,而機器和其他商品應該在英國生產”。.比較成本學說李嘉圖剛剛開始進入經濟學界的時候, 英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限制谷物貿 易的谷物法。李嘉圖鼓吹自由貿易,但谷物法最終還是通過了。這促使 李嘉圖更深入地思考貿易問題,從理論上駁斥貿易限制的荒唐。他的國際貿易學說可以被稱為“比較成本說”或“比較成本規律”。他模仿 同亞當斯密斯關于個人勞動分工的理論來分析兩個國家間貿易的
23、好處。假定制一單位布,英國需要50個勞動日,葡萄牙需要25個勞動日;制一單位酒,英 國需要200個勞動日,葡萄牙只需要25個。可以看出,葡國制酒、制布所需的 成本都比英國絕對低,即都處于絕對優勢。不過,葡萄牙在酒的生產中表現出的 優勢更大,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對低,處于比較優勢,制布成本相對高,處于比 較劣勢。而英國制布成本相對低,處于比較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放棄生產 比較劣勢的酒,專門生產比較優勢的布。如此分工,兩國合起來不僅可以生產出 更多的酒和布,英國還可以用布換到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換到更多的布。 兩國同時獲得國際分工與國際交換的好處。這種理論為自由貿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李
24、嘉圖認為,國際分工與國際 交換的利益,只有在政府不干涉對外貿易,實行自由貿易的條件下,才能最有效 地實現。“在一個具有充分商業自由的體制下, 每個國家把它的資本和勞動置于 對自己最有利的用途”。因此,他是堅定的自由貿易論者。.價值理論李嘉圖的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是,這種理論是從斯密那里來的,但經過了一些 改動。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核心就是下面一句話:“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其生產所必需的相對勞動量。”根據這個理論,他認為,勞動的價值(工資)是一定社 會中為維持工人生活并延續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產資料決定的,而利潤則決定于工資。在所有這些分析中,我們看不到供給與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種神秘 的因素所決定的。
25、不過,聰明的李嘉圖早就意識到了這種價值理論的內在矛盾,他自己曾經犯 過嘀咕:“我不能克服這樣的困難:在地窖里貯藏了三四年的酒,或最初在勞動 方面花費了也許還不到2先令,后來卻值100鎊的橡樹。”后來,人們用水與 鉆石來概括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所面臨的“價值悖論”:水對人極端重要,是 生命的支柱,但在通常情況下,價格卻很低;而鉆石是奢侈品,對于人的生存而 言沒有任何用處,通常情況下價格卻很高,為什么?李嘉圖始終沒有能夠解決這個難題。到了 1870年代,興起,經濟學家才能 夠解答這一問題。答案很簡單:價值只能來自個體消費者的主觀評估。 我可能花 了 30年時間研究一種東西,但拿到市場上卻沒有一個消
26、費者問津,那么,它就 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不管我在這上面投入了多少勞動。商品和服務的價值是消費 者評估的結果,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是由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評估和欲望之水 平和強度所決定的。.工資理論李嘉圖認為,從長期來看,價格反映了生產成本,可稱之為“自然價格”。 自然價格中的人力成本,是勞動者維生所需的花費。如果工資反映人力成本的話, 那么工資必須保持在可以維生的水平。 然而,由于經濟的發展,工資水平會高于 勉強維生的水平。 相對工資一一能購買的食物和必需品的數量。勞動者維持自身生活以及供養家庭的能力,不應取決于其工資的貨幣數量,而應取決于這筆貨 幣所能購買的實物和必需品的數量,即貨幣的實際購買
27、力。.利潤理論李嘉圖認為,實際工資的增加會導致實際利潤的降低,因為貨物銷售的毛利 可分為工資和凈利兩個部分。在論文論利潤中他寫道:“利潤取決于工資的高低,工資取決于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取決于食品的價格。”止匕外,一個與李嘉圖有關的思想是“:在某種情況下一個政府應該如何支 付其開銷(即稅收,發行債券或財政赤字)的選擇對于經濟沒有影響。諷刺的是, 盡管這個思想被冠以其大名,他本人似乎并不相信這個理論。.稅收思想李嘉圖對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功績,在于他的勞動價值學說。他堅持勞動時間 決定商品價值的原理,認為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根據他的勞動價值理論, 李嘉圖認為稅收來自勞動產品的價值,
28、賦稅是一個國家的土地和勞動的產品中 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后總是由該國的資本中或是由該國的收入中支付的。也就是說,李嘉圖將稅收歸納為來源于資本和收入兩個方面。如果稅收的征收使 得人們增加生產或減少消費,那么稅收來源于收入;如人們沒有增加生產或減少 消費,則稅收是來源于資本。李嘉圖認為,稅收不論來自收入還是來自資本, 都是對積累的減少。凡屬賦 稅都有減少積累能力的趨勢。賦稅不是落在資本上面,就是落在收入上面。如果 它侵占資本,它就必然會相應;地減少一筆基金,而國家的生產性勞動的多寡總 是取決于這筆基金的大小。如果它落在收入上面,就一定會減少積累。因此,李嘉圖認為,國家在增加稅收時,除非人們能夠按
29、比例地增加資本和收入, 否則 他們的常年享受就必然減少。政府的政策應當是不要征收必然要落在資本上面的 賦稅,因為征收這種賦稅,會損害維持勞動的基金,因而會減少國家將來的生產。稅收原則李嘉圖并沒有像亞當斯密那樣比較系統和全面地對稅收原則進行分析,但 在一些論述分析中也體現出他的稅收原則思想,其中主要是稅收公平和稅收對生 產的影響。李嘉圖認為社會一切收入都應征稅,人們應按自己的財力來負擔稅收;政府 稅收只要負擔合理,至于落在哪項收入上面是無關緊要的,”只要賦稅不是不平均地壓在從事積累和節約的階級身上,它究竟是課加在利潤上面、課加在農產品 上面、還是課加在工業品上面,并沒有多大關系。”為了公平地征收
30、稅收,應該建立以工資稅、利潤稅和農產品稅組成的稅收制度。同亞當斯密一樣,李嘉圖也同意政府財政支出是非生產性的; 政府稅收是用于政府支出,因而也具非生 產性;稅收具有妨礙生產和耕種的通病,給生產帶來負擔。任何形式的賦稅,都只是流弊與流弊之間的選擇問題。它要不是影響利潤或其他來源,就一定會影 響支出。因此,李嘉圖認為最好的財政計劃就是節流,最好的賦稅就是稅額最 少的賦稅。賦稅影響賦稅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影響。李嘉圖認為,稅收不是來自資本,就是來自 收入,因而從總體上看,稅收不利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他說:“如果沒有賦稅,資本這種增加還會更多得多。凡屬賦稅都有減少積累能力的趨勢。 賦稅不是 落在資本上面
31、,就是落在收入上面。如果它侵占資本,它就必然會相應地減少一 筆基金,而國家的生產性勞動的多寡總是取決于這筆基金的大小的賦稅原理如果它落在收入上面,就一定會減少積累,或迫使納稅人相應地減少以前的 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非生產性消費, 以便把稅款節省下來。但是,賦稅的巨大 危害倒不在課稅的目的的選擇,而在于整個來說的總效果”。李嘉圖還進一步指 出,來自資本的賦稅比來自收入的賦稅對生產更有害。如果賦稅落在資本上,人民原來決定用在生產性消費上的基金將會因此受到損失。李嘉圖在闡述稅收對經 濟的影響時,還指出賦稅會造成利潤率下降,從而導致資本轉移的傾向。他說:“如果谷物的價格不能按課稅總額提高,農業利潤就會
32、低于一般利潤水平,資本就會尋找更為有利的用途”。他還認為,如果征稅不具有普遍性,對某些行業征 收某種稅。而對另一些行業不征稅,同樣會引起資本的轉移。他認為,為了減輕 賦稅對生產的不利影響,就要避免對資本課稅,而盡量征收弊病最小的均等收入 稅和奢侈品稅。賦稅對價格的影響。李嘉圖認為課稅往往使商品價格呈上升趨勢。“任何 課加在農業經營者身上的賦稅,無論是采取土地稅的形式,什一稅的形式還是產 品稅的形式,都將增加生產成本,因之也就會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每一種新稅都會成為生產的一種新負擔,并使自然價格提高”。李嘉圖還認為,賦稅可以 改變商品間原來的價格比例關系。“我們已經看到,谷物和農產品的直接稅在
33、貨 幣也在本國生產的情況下,必須會按照農產品加入商品構成的比例而提高一切商 品的價格,因而破壞各商品之間原有的自然關系”。賦稅對經濟的其他影響。李嘉圖認為,稅收可以通過改變利潤水平來影響 產品供求;稅收還可以通過改變國民的收入投向,變個人所得為政府收入,引導資源配置;稅收可以通過減少資本,減少勞動的實際需求,從而減少工人的就業 機會;稅收可以通過出口退稅,進口課稅,發展對外貿易,促進本國經濟發展。三、約翰 穆勒的生平、著作、經濟學術觀點.人物生平:神童的造就約翰穆勒又譯約翰 密爾,1806年5月20日生于倫敦,也是著名哲學家 James Mill (1773-1836 )的長子,James來自
34、的貧困家庭,苦學成功,17歲便 為約翰 斯圖亞特爵士選為其女之家庭教師,并被送往就讀,1798年成為合格的, 但終身未傳過教,并且視基督教為進步的最大障礙。1802年爵士在倫敦提供他一棟房子,從此就在倫敦以作家及編輯為業;1805 年與Harriet Burrow 結婚,年余產下一子,以爵士之名名之。James對于心靈的觀點深受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之影響,認為心靈最初就如同一張白 紙,而思想來自于感覺經驗(sense-experience )(經驗論)的積累,而密爾就 是James的那張白紙,于是密爾從三歲就開始讀希臘文,八歲開始學拉丁文、 代數、幾何,九歲遍讀希
35、臘史家的重要著作,少年階段結束時,他已經具備了比 大學畢業生還要廣泛的知識;據自傳(Autobiography )表示,他認為人在 成長的初期,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可以吸收和理解的數量遠超過常人所能想像, 他謙遜地表示自己并非上駟之才,但經過這樣的訓練,一樣能夠具有一定程度的 思辨能力。父親對密爾的教育以(Utilitarianism )當作倫理學的基底,源自于 James與的交情,事實上密爾自己也與邊沁常有接觸,邊沁死后還負責整理他 的著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密爾有意無意成為效益主義學派的接班人。早期成就在密爾青年期的晚期,在古典哲學的雄厚背景下,對政治經濟學與法學又下 了一番苦工,并且開始在
36、報刊文獻上發表文章,其中最主要的場域是在哲學激進 派的喉舌西敏寺評論(Westminster Review ),與之相抗衡的是輝格黨(Whig party)的愛丁堡評論(Edinburgh Review )以及(Tory party)的季刊(Quarterly),他并且組織了學社與年紀長他不少的人進行學術思辨,并且以 讀書會的形式增加自己在政治經濟學、邏輯學與心理學的知識。東印度公司職員1823年進入任職,此后便以公務生涯為職,直到東印度公司在1856年解散 為止,這樣的公務生涯,使得他成年這段時間有大量的時間從事思想工作。總結他的學習生涯,沒有玩伴、沒有嬉戲,只有書籍和父親的話語,這樣的生活
37、在 1826年出了問題,在那一年他進入了一種精神危機的狀態,在這段時間里他不 斷思索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何在,并且從(Wordsworth,1770-1850 )的詩中得到一 些啟發,兩年后精神危機慢慢過去,他的思想也就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并且開始大幅修正原來的效益主義觀。在生活方面的突出之處在于他開始大量閱讀具 有不同觀點人士的著作,例如英國浪漫派的哲學家(Samuel TaylorColeridge,1772-1834 )、(Auguste Comte,1798-1857 )與 (Saint-Simon,1760-1825 )等等;在對民主政治的討論上,他受到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38、Tocqueville,1805-1859 )很大的影響。感情生活當然影響他成熟時期最大的是他與 Harriet Taylor(1852年之后成為Harriet Taylor Mill)長達20年的相互愛戀以及6年的婚姻生活,在密爾人生的幾個階 段里,值得注意的是每個階段都有一個對話者(speaking role,J. M. Robson語), 從早期他的父親James Mill,1830 年之后是Harriet Taylor ,到1858年之則由 Helen Taylor(Harriet之女)取代,這些人的思想與行動當然也影響密爾甚巨。 密爾對于現狀的不滿多少來自于 Harriet Tayl
39、or的影響,特別是結婚之后,密爾 的公開活動一度變得很少,在兩人思想的激蕩下,密爾的重要著作有許多都在此 時出現。Taylor的思想不僅在當時非常的前衛,即便是放在當今的時空下,她的 若干看法比起許多的女性主義者也不遑多讓。例如她反對愛情,因為愛情奴役了女性;對基督教的反對,因為它造成了個人解放的障礙,形成了社會專制;對于 社會主義的關注,使得密爾重新思索了公平正義的問題,這些在密爾的著作中都 不難發現其蹤跡(Hamburger,1999 : 23-30 )。也正由于她對于密爾的重大影響, 當我們去檢視密爾著作中關于人的理想概念的同時, 也不能忽略了她作為一個密 爾的典范所產生的作用。創作高峰期在這段戀愛與婚姻的前后,正是密爾著作發表的高峰期,包括了邏輯體系 (A System of Logic,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1843 ) (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1848 )、論自 由(On Liberty,1859 )、論代議制政府(1861)、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1861 )、女性的屈從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1869 ) 與論社會主義(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命科學實驗室細胞凍存技術與專用儲存盒租賃合同
- 專屬私人直升機停機坪年度租賃服務協議
- 抖音平臺內容審核標準制定協議
- 倉儲配送一體化海運船舶貨物委托運輸合同
- 博物館講解員與科普教育項目合作協議
- 護理節力原則
- 護理科研小組建設與實施路徑
- 床邊護理查房
- 腎上腺素臨床護理應用與安全管理
- XX公司管理體系解析
- 2023江蘇南京紫金山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招聘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航空航天技術原理與實際應用測試卷
- 鋁模包工合同協議
- 城市綠化項目施工人員培訓計劃
- 2025中考英語第11講 任務型閱讀之閱讀填表(練習)(解析版)
- 休克的急救與護理
- 四川成都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5-2024)
- 電力過戶、更名協議
- 2025浙美版(2024)美術小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設計(附目錄)
- 小學生防汛安全主題班會
- 2025年全國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共63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