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65.020.01CCS B 05DB33浙江省地方標準DB33/T 23362021黑斑蛙養殖技術規程Culture technique regulations of Pelophylax nigromaculata2021 - 05 - 06 發布2021 - 06 - 06 實施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 布DB33/T 23362021前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標準由浙江省林業局提出。本標準由浙江省林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浙江長興創意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2、鄭榮泉、吳傳意、鄭善堅。IDB33/T 23362021DB33/T 23362021 PAGE 3 PAGE 2黑斑蛙養殖技術規程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養殖場要求、飼料、人工繁殖、蝌蚪培育、幼蛙和成蛙養殖、越冬管理、疾病防控、捕撈和運輸銷售等。本標準適用于黑斑蛙養殖。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規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的對應版本適用于本標準;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 11607 漁業水質標準GB 18407.4 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
3、品產地環境要求NY 5071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 5072 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SC/T 9101 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養殖場要求養殖許可黑斑蛙養殖需經主管部門許可。環境條件養殖場地環境要求符合 GB 18407.4 的規定,距離居民區 500 m 以上,水源充足,水質好,pH 為 7 8;排灌方便;常年水溫不高于 30,沒有污染源。水源水質應符合 GB 11607 的規定。養殖設施基本要求養殖蛙池應符合黑斑蛙不同階段的生活習性,應有水面、陸地、棲息、遮陰、防逃和防鳥等設施及相應輔助用房。養殖場面積一般在 3000 m2 以上為宜。養殖蛙池養殖蛙池的結構可分為直溝型
4、和回字型兩種。單個蛙池面積在 200 m2 左右,具體可根據地形調整。蛙池取土深度一般不超過 0.5 m,進排水管采用直徑 110 mm160 mm 的 PVC 塑料管,排水管控制蓄水水位。直溝型蛙池池寬 5 m,中間一條直溝,溝寬 1.0 m1.5 m,溝深 0.3 m0.5 m,兩側陸地為棲息投飼區。回字型蛙池池寬 8 m,四周陸地棲息投飼區寬 1.8 m,溝寬 0.8 m1.0 m,溝深 0.3 m0.5 m。中間蛙池棲息區寬 2 m3 m。養殖蛙池的陸地棲息區與水溝緩沖帶種植水稻等植物,具有凈化水質和遮蔭、隱蔽棲息的作用。未種植水稻等植物的蛙池棲息區夏季應搭設遮陰網。孵化池孵化池分為土
5、池和水泥池,水深 0.4 m,以長方形為宜,面積視養殖規模而定。食臺食臺為 1.0 m1.5 m 的木制網架,網片規格 30 目。視場地大小可調整食臺規格。防護設施養殖蛙池四周設 0.7 m1.0 m 高的防逃網,網片規格 30 目或 40 目。防逃網下埋 0.3 m,上沿內折 0.1 m,池四角設置為弧形。養殖蛙池上方設置防鳥網(禁止使用傷害鳥類的絲網),每隔 5 m8 m 用熱鍍鋅鋼管或水泥樁支撐,距地面高 2.0 m2.2 m。養殖池的進、排水口設過濾防逃網。養殖尾水處理養殖場設 2%5%養殖面積的尾水處理池。尾水經一級處理池沉淀和過濾后進入二級處理池(兩池的比例為 4:6),處理池內分
6、別種植美人蕉、狐尾草、水浮蓮等水生植物,處理后的尾水可循環利用或排放,排放應符合 SC/T 9101 規定。飼料黑斑蛙飼料分動物性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動物性飼料主要為蠅蛆、蚯蚓等。人工配合飼料質量應符合 NY 5072 的規定,蛋白含量為 38%42%。人工繁殖種蛙的選擇經良種場人工選育的健康黑斑蛙種蛙,雌蛙 1 齡3 齡,體重60 g,雄蛙 1 齡2 齡,體重30 g。種蛙培育消毒種蛙入池前 15 天20 天以 75 kg/667 m2(畝)生石灰全池潑灑消毒,種蛙放養前用 2%4%食鹽溶液浸浴。放養種蛙放養在 9 月份前完成,雌、雄種蛙放養比例以 3:2 至 1:1 為宜。投放密度 10
7、只/m215 只/m2。飼養管理水溫 15 30 ,每天傍晚投喂配合飼料或蠅蛆、蚯蚓等活餌料,誘蛾蟲為輔。早春及繁殖期飼料中拌加 1%復合維生素、1%2%魚肝油。投飼量以 0.5 小時攝食后略有剩余為宜。水質管理長期保持微流水,溶氧不低于 5 mg/L。水色呈黃綠色。水位保持在 0.3 m0.5 m。水溫控制水溫不高于 30 ,水溫過高主要通過加大換水、養殖池搭遮陰膜、種植水生植物等進行降溫控制。同時,種植的水稻或水生植物的植株也不能過密,宜保持在 30 cm40 cm 間距促進通風。產卵每年 3 月5 月為黑斑蛙產卵期,3 月中旬4 月中旬產卵集中,卵粒規格大,質量好。適宜產卵水溫為 16
8、25 。水溫達到 15 以后將種蛙池加滿水后再放干,第二天再重新加滿池水,種蛙很快會抱對產卵。產卵一般在清晨 4 時7 時。收卵收集時間一般在上午 8 時9 時,下午 4 時5 時各一次,每次收集時間最好在 1 小時內完成。蛙卵產出 1 小時2 小時內不要攪動,產出 3 小時4 小時及時用光滑的撈勺輕輕地將卵塊撈出。人工孵化將撈出的蛙卵平鋪放入孵化池中的孵化箱里,孵化箱采用 30 目或 40 目網布。蛙卵密度為 10000 粒/m230000 粒/m2。保持微流水或曝氣增氧。水溫穩定在 20 25 ,5 天7 天孵化出蝌蚪。蝌蚪培育放養前準備蝌蚪放養前 10 天20 天,用生石灰 50 kg/
9、667 m2100 kg/667 m2 或漂白粉 10 kg/667 m2 進行清池消毒;放養前 5 天,蛙池加滿水位,淹沒蛙池的陸地區域。用有機肥 3 kg/667 m25 kg/667 m2 培養浮游生物。放養蝌蚪放養密度為 200 尾/m2300 尾/m2。投飼蝌蚪孵出 3 天5 天后開口攝食。早期以攝食水體的浮游生物為主,孵出 10 天后開始投喂蝌蚪粉料(飼料蛋白含量 42%),每天投喂 2 次,日投喂量為蝌蚪體重 2%3%。早期的蝌蚪粉料泡水后全池投喂,7 天后調水捏團進行定點投喂,20 天30 天后從粉料過渡到膨化顆粒料(飼料蛋白含量 40%42%)。水質管理微流水,保持水中溶氧在
10、 5 mg/L 以上。施用有機肥使水體透明度保持在 0.2 m0.3 m,水色呈黃綠色。變態期管理蝌蚪養殖 30 天40 天后開始變態,先長出后肢,45 天50 天后前肢長出,尾部開始萎縮,此階段蝌蚪依靠吸收尾部營養,不需投喂飼料。變態期的蛙池水位降低并露出陸地區域。DB33/T 23362021DB33/T 23362021 PAGE 8 PAGE 7幼蛙和成蛙養殖放養密度幼蛙的放養密度控制在 100 只/m2200 只/m2。成蛙的放養密度控制在 40 只/m260 只/m2。誘餌馴食80%以上幼蛙上岸后,在蛙池的四周全部放置食臺,直接用黑斑蛙飼料進行馴食,將飼料撒投在食臺上,幼蛙逐步上食
11、臺攝食。5 天7 天可完成馴化。投飼幼蛙、成蛙投喂顆粒飼料,幼蛙飼料的蛋白含量 38%40%,成蛙飼料的蛋白含量 38%。投喂量控制在投料 1 小時后食臺內無剩料,根據天氣、水溫以及攝食情況進行增減。每日早晚投喂 2 餐。水質管理幼蛙、成蛙階段水位保持在 0.3 m0.5 m,每 7 天10 天定期換水 10%15%。水溝中種植水草等凈化水質。水溫控制水溫控制參照 5.2.5。日常管理加強巡池,做好三項記錄。定期清污消毒,做好防逃、防高溫、防敵害等日常工作。越冬管理黑斑蛙越冬休眠前應保障充足的飼料投喂,飼料中補充 2%復合維生素、1%2%魚肝油等。越冬前養殖池陸地區應松土 0.15 m0.20
12、 m 深,越冬后將池水放干,鋪上少許秸稈保溫越冬,做好防鼠工作。疾病防控預防病害預防應以改善養殖環境,內服保健為主。在養殖過程中,每月 1 次2 次對蛙池使用 20%過硫酸氫鉀顆粒 0.1 mg/L0.3 mg/L 進行底部解毒。飼料中定期添加免疫多糖,復合維生素和 EM 菌等增強蛙體抗病力,維護腸道健康。及時撈出病死蛙,進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病害防控常見蝌蚪及幼成蛙疾病防治參見附錄 A。蛙病防治所需藥物的種類、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參照NY 5071 執行。捕撈和運輸銷售捕撈7 月11 月,黑斑蛙捕撈以放地籠或趕網進行捕撈,地籠或趕網的網目規格為 1 cm。晚上也可借助燈光進行徒手捕捉。運輸
13、銷售基本要求黑斑蛙的運輸銷售應具備相應的許可證件,應具有可追溯的標識。長時間或大規模運輸宜用冷鏈車。蝌蚪運輸蝌蚪運輸適宜規格體長 2 cm3 cm,大蝌蚪不宜運輸。運輸前停食 2 天,并每天拉網鍛煉一次。運輸的水溫和氣溫不宜高于 25 ,如需在途中換水,換水溫差不要大于 3 。近距離運輸用塑料桶等帶水運輸。遠距離運輸,采用充氧塑料袋 0.7 m0.4 m,每袋裝 1000 尾1500 尾;也可采用帆布簍0.9 m0.9 m0.1 m,內襯大塑料袋充氧運輸,每簍可裝 3000 尾4000 尾。幼蛙運輸幼蛙短途運輸,可直接用盆、桶,里面放些水草,加少量水,桶口蓋細網布即可。遠距離運輸,用0.9 m
14、0.5 m 網袋,每袋可裝 3000 只左右幼蛙,再平鋪放入塑料筐中,塑料筐可進行疊放,同時框內保持濕潤。成蛙的運輸操作按 10.2.3。每個網袋可裝成蛙 10 kg 左右。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黑斑蛙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見附錄B。附 錄 A(資料性)常見黑斑蛙疾病及防治方法常見黑斑蛙疾病及防治方法見表A.1。表 A.1 常見黑斑蛙疾病及防治方法病名發病季節癥狀防治方法車輪蟲病5 月9 月體表及鰓出現青灰色斑,或尾部發白,蝌蚪呼吸困難,浮于水面。放養前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控制放養密度。治療時用 0.5 mg/L 硫酸銅和 0.2 mg/L 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紅腿病5 月9 月發病個體精神不
15、振、活動能力減弱,腹部膨脹,口和肛門有帶血的黏液。發病初期后肢趾尖紅腫,有出血點,很快蔓延到整個后肢。胃腸充血肝、脾、腎腫大并有出血點。定期對水質進行消毒;定期添加黃芪多糖、復合維生素和 EM 菌等提高免疫力和腸道健康。治療時內服 10%氟苯尼考,復合維生素,連續投喂 5 天。外用聚維酮碘 0.5 mg/L爛皮病4 月6 月、9 月10 月病蛙局部充血、發炎。行動遲緩,不攝食。初期蛙頭、背、四肢等處皮膚失去光澤, 同時出現白斑后表皮脫落、腐爛,露出紅色肌肉,感染蔓延快。減少人為干擾,餌料中拌加魚肝油和復合維生素;治療時用 0.5 mg/L 的20%戊二醛+0.5 mg/L 的 20%硫醚沙星等
16、消毒,連續 3 天5 天,同時飼料添加雙黃連溶液,復合維生素等,連續投喂 5 天7 天。腸胃炎4 月10 月病蛙食量明顯下降或停止攝食,在池中癱軟無力,捕起時縮頭弓背,解剖可見胃外表有樹枝狀充血,胃粘膜出血,腸道外表發紅,胃腸空。長期在飼料中添加 EM 菌、酵母菌等進行預防。治療時內服 10%氟苯尼考(或 10%恩諾沙星),復合維生素連續投喂 5 天。之后補充投喂 EM菌等連續 7 天。腦膜炎5 月7 月細菌或病毒引起,病蛙精神不振,行動遲緩,食欲減退,出現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轉。歪頭和白內障是其典型癥狀。控制溫差,增強免疫。治療時,外用 10%聚維酮碘 0.5 mg/L,連續 3 天;飼料
17、添加 10%氟苯尼考,10%磺胺嘧啶,雙黃連溶液,連續 5天。出血病5 月7 月發病蝌蚪多在水面或腹部朝上。腹部和頭部有出血點,腸道有積水,局部發紅。增強免疫,保持水質穩定。用聚維酮碘 0.5 mg/L+0.2 mg/L 大黃流浸膏;飼料添加 10%恩諾沙星,復合維生素,雙黃連溶液,連續 5 天。附 錄 B(資料性)黑斑蛙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黑斑蛙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見圖B.1。黑斑蛙:主要特征為頭部較尖銳,呈三角形,背上兩側各有一條褶線,肚皮呈全白色,背部顏色黃綠色或深綠色,具不規則黑斑。稻蛙養殖:蛙池種植一定面積的水稻,水稻株距 0.4 m0.5 m,利于黑斑蛙躲藏及遮陰。直溝型蛙池:池面寬 5m,溝深 0.3 m0.5 m,溝寬 1.2 m,溝兩邊分設陸地區域,寬度分別為 1.8 m,上設防鳥網,四周為 0.7 m1.0 m 的防逃網。回字型蛙池:池池寬 8 m,四周陸地區寬 1.8 m,溝寬 0.8 m,溝深 0.3 m0.5 m。中間蛙池棲息區(種植區)寬 2.0 m。蛙卵孵化:每年 3 月5 月為黑斑蛙產卵高峰期。將撈出的蛙卵放入孵化框內進行孵化。放卵密度 10000 粒/m230000 粒/m2。保持微流水環境,及充足的溶氧。蝌蚪培育:蝌蚪放養密度為度控制為 200 尾/m2300 尾/m2。蝌蚪開口攝食浮游生物,10 天后開始投喂蝌蚪粉料(飼料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容器行業競爭格局與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社會公平正義考核試卷
- 礦石的晶體學和晶體取向與擊穿和耗散考核試卷
- 竹制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考核試卷
- 磷肥生產設備性能評價與優化策略考考核試卷
- 包裝設計的定位與構思
- 種子批發商倉儲物流系統優化考核試卷
- 中草藥種植的農業產品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智能照明系統維修實操考核試卷
- 綠色編織工藝在兒童教育用品考核試卷
- 民法典知識競賽課件
- 絞車工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度“基層法治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
- HY/T 082-2005珊瑚礁生態監測技術規程
- 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朱光潛朱光潛課件
- 外科學試題庫及答案(共1000題)
- 一例給藥錯誤不良事件匯報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共24張課件
- 除污器技術規格書
- 小學語文教師面試《綠》試講稿
- D502-15D502等電位聯結安裝圖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