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65.020.20CCSB 0533浙江省地方標準DB33/T 24792022小麥機械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wheat2022 - 04 - 16 發(fā)布2022 - 05 - 16 實施浙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 布 DB33/T 24792022前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浙江省農業(yè)農村廳提出并組織實施。 本標準由浙江省種植標準化委員會歸口
2、。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浙江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縉云縣農業(yè)農村局、紹興市舜達種業(yè)有限公司、平湖市農業(yè)農村局、桐廬縣農業(yè)農村局、嘉興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嘉善縣銀禾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嘉興市華中糧油專業(yè)合作社。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靖環(huán)、華為、王斌、施德云、懷燕、王其飛、沈華中、趙燕昊、郎淑平、孟忠雷、金暉、朱化虹、陶才生。I DB33/T 24792022DB33/T 247920224 種子要求小麥機械化生產技術規(guī)程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小麥機械化生產的種子要求、整地、播種、開溝、施肥、植保及收獲和烘干等作業(yè)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小麥生產機械化作業(yè)。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
3、規(guī)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的對應版本適用于本標準;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 4404.1 糧食作物種子 第1部分:禾谷類GB/T 8321.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九) GB/T 15671 農作物薄膜包衣種子技術條件GB/T 21016 小麥干燥技術規(guī)范 MH/T 1069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tǒng)作業(yè)飛行技術規(guī)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NY/T 500 秸稈粉碎還田機 作業(yè)質量 NY/T 995 谷物(小麥)聯合收獲機械 作業(yè)質量NY/T 1229 旋耕施肥播種聯合作業(yè)機 作業(yè)質量N
4、Y/T 2085 小麥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規(guī)范 NY/T 3213 植保無人飛機 質量評價技術規(guī)范 NY/T 3891 小麥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guī)范 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機械播種 machanized seeding使用耕播種機一次完成淺旋、滅茬、播種、覆土、鎮(zhèn)壓等五道工序。 3.2 保護性耕作 conservation tillage通過少耕、 HYPERLINK /item/%E5%85%8D%E8%80%95/4556202 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術及地表覆蓋、合理種植等綜合配套措施,從而減少農田土壤侵蝕,保護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 并獲得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
5、益協(xié)調發(fā)展的可持續(xù)農業(yè)技術。 3.3 農業(yè)植保無人機 crop protection UAS配備農藥噴灑系統(tǒng),用于植保作業(yè)的旋翼無人飛機。 1 GB/T 24677.1 噴桿噴霧機 技術條件JB/T 7723 背負式噴霧噴粉機 品種選擇選用已通過浙江省審定的品種、國家審定且適宜種植生態(tài)區(qū)域包括浙江省的品種、或省外通過審定已在浙江省辦理引種備案的品種。 根據浙江省小麥生態(tài)條件和生產條件,宜選擇抗赤霉病、抗倒性好的品種。 種子質量種子質量應符合GB 4404.1中規(guī)定。 種子處理播前種子晾曬選擇晴好天氣,播前種子晾曬1天。 包衣或拌種防治病蟲害使用氟唑菌苯胺、戊唑醇等懸浮種衣劑,稀釋包衣或拌種防治
6、病害。用辛硫磷乳油等拌種防治地下害蟲。根據農藥劑型和作業(yè)量等因素選擇適宜型號的包衣機、拌種劑。 種子包衣處理方法按照GB/T 15671 的規(guī)定執(zhí)行,種子處理過程中農藥使用應符合 GB/T 8321.9 的規(guī)定。 5 前茬秸桿粉碎機械要求使用帶秸稈粉碎和拋撒裝置的聯合收割機,配套動力應不小于13.23 千瓦,純工作小時生產率達到產品明示質量指標。 粉碎質量水稻等前茬作物收獲和秸稈粉碎拋撒一次作業(yè),秸稈粉碎按照NY/T 500執(zhí)行,秸稈留茬高度應20 厘米、秸稈粉碎后85 %以上的秸稈長度10厘米,拋撒均勻。 6 播 種播種期適宜播期為11月初至11月中旬,具體時間取決于水稻等前茬作物收獲時間和
7、土壤墑情。杭嘉湖地區(qū)不宜遲于11月底。 播種量每畝(667平方米)播種量9.0千克12.5千克,基本苗18萬株20萬株,根據播種時間、土壤墑情、整地質量、土壤質地、種子發(fā)芽率、播種遲早以及秸稈還田量等情況適當增減播種量。 機械播種2 作業(yè)要求采用旋耕、滅茬、施肥、播種、覆土、鎮(zhèn)壓一體化播種機,配套動力不小于 50 千瓦,旋耕施肥播種聯合作業(yè)按照 NY/T 1229 執(zhí)行。 耕播種機應具有較強的秸稈防堵能力,施肥裝置每畝的排肥能力應不小于 60 千克。 耕地質量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土壤含水率應在 15 %25 %,旋耕深淺一致,旋耕深度應達到 8 厘米以上, 耕深穩(wěn)定性85 %,耕后地表平整度5 %
8、,碎土率50 %。 實行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的地塊,如田間秸稈覆蓋狀況或地表平整度影響免耕播種作業(yè)質量, 應進行秸稈勻撒處理或地表平整,以保障機械播種質量,具體操作按照 NY/T 2085 執(zhí)行。 播種質量 播種深度為3厘米5厘米,落籽均勻,無漏(重)播,覆土均勻嚴密,播后鎮(zhèn)壓(如土壤濕度較大或粘重土壤,亦可不需鎮(zhèn)壓);播不到的地塊,人工補種或出苗后移密補稀。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地塊, 播種時應保證種子與土壤接觸良好。調整播量時,應考慮藥劑拌種導致種子重量增加的因素。 開溝排水按行寬1.8米縱向開溝,出水田頭橫向開溝,如田地較長中間加開橫溝。溝寬25厘米30厘米,溝深30厘米35厘米。 7 施 肥 每
9、畝需氮肥(N)8千克10千克,磷肥(P2O5)3.5千克4.5千克,鉀肥(K2O)4.5千克5.0千克。肥力偏高或偏低田塊相應減少或增加施肥量,秸稈還田較多的田塊前期適當增施氮肥。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496的規(guī)定。 施肥比例 氮肥:基肥40 %,苗肥40 %,拔節(jié)肥20 %;磷肥:基肥100 %;鉀肥:基、穗肥各50 %。 追施時間苗肥在3葉期前施用;拔節(jié)肥在群體葉色退淡、小分蘗開始死亡、分蘗高峰己過、基部第一節(jié)間定長時施用,群體偏大、苗情偏旺的延遲到拔節(jié)后期至旗葉露尖時施用;穗肥在倒三葉期施用。 施肥機械基肥采用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施用,苗肥和拔節(jié)孕穗肥采用背負式自動噴霧噴粉機或農用植保無
10、人機施用。 8 植 保 8.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防治方法如下: 3 DB33/T 24792022 赤霉病。在小麥揚花 5 %時進行,使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或戊唑醇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6 天7 天后同法再次噴霧; 白粉病、銹病。在發(fā)病初期進行,使用氟環(huán)唑、丙硫戊唑醇、醚菌酯 SC 或丙環(huán)唑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6 天7 天后同法再次噴霧; 紋枯病。在返青拔節(jié)期進行,使用丙環(huán)唑乳油或塞呋酰胺懸浮劑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小麥莖基部,10 天15 天后同法再次噴霧; 以上病害混合發(fā)生,可采用上述對路藥劑混合兌水噴霧防治。 蚜蟲防治 使用吡蟲啉、吡蚜酮或氯氟氰菊酯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
11、。 化學除草播后1天2天,在土壤濕潤的前提下,噴施丁草胺等進行封閉除草。播后未進行封閉除草,小麥2 葉3葉期用高滲異丙隆、苯磺隆等兌水噴霧。4葉5葉期,同法再噴霧一次。對冬前除草效果不好的麥田,待春季氣溫回升后除草1次。 植保機械的規(guī)定,飛行作業(yè)按照MH/T 106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9 收獲和烘干 蠟熟末期用聯合收割機收獲,割茬高度20厘米,具體操作按照NY/T 995執(zhí)行。收獲后用糧食烘干機烘干,烘干機的選用符合NY/T 3891的規(guī)定,具體操作按照GB/T 21016執(zhí)行。 10 模式圖小麥機械化生產標準化技術模式圖見附錄A。 4 根據地塊大小合理選用植保機具,可采用機動噴霧機、背負式噴霧噴
12、粉機、電動噴霧機、農業(yè)植保無人機等機具。植保作業(yè)的用藥應符合NY/T 1276的規(guī)定,噴霧機(器)作業(yè)質量、噴霧器安全施藥技術等方面的要求應符合GB/T 24677.1、JB/T 7723的規(guī)定。農業(yè)植保無人機的性能要求應符合NY/T 3213DB33/T 24792022AA 附 錄 A(資料性)小麥機械化生產標準化技術模式圖見圖A.1。 表A.1 小麥機械化生產標準化技術模式圖 小麥機械化生產標準化技術模式圖品種選擇 選用已通過浙江省審定的品種、國家審定且適宜種植生態(tài)區(qū)域包括浙江省的品種、或省外通過審定已在浙江省辦理引種備案的品種。根據浙江省小麥生態(tài)條件和生產條件,宜選擇抗赤霉病、抗倒性好
13、的品種。 技術要求與措施 機械秸稈粉碎 機械整地播種 機械施肥 機械植保 機械收獲烘干 使用帶秸稈粉碎和拋撒裝置的聯合收割機,秸稈留茬高度應20 厘米、秸稈粉碎后 85 %以上的秸稈長度 10 厘米,拋撒均勻。 采用旋耕、滅茬、施肥、播種、覆土、鎮(zhèn)壓一體化播種機,耕播種機應具有較強的秸稈防堵能力,施肥裝置每畝的排肥能力應達到60千克以上。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土壤含水率應在15 %25 %,旋耕深度應達到8厘米以上,耕深穩(wěn)定性85 %,耕后地表平整度5 %,碎土率50 %。適宜播期為11月初至11月中旬,播種深度為3厘米5厘米,每小時播3畝5畝; 落籽均勻,無漏(重)播,覆土均勻嚴密。 按行寬1.8
14、米縱向開溝,出水田頭橫向開溝,如田地較長中間加開橫溝。溝寬25厘米30厘米, 溝深30厘米35厘米。 每畝需氮肥(N)8 千克10 千克,磷肥(P2O5)3.5 千克4.5 千克,鉀肥(K2O)4.5 千克5.0 千克。氮肥:基肥 40 %,苗肥 40 %,拔節(jié)孕穗肥 20 %;磷肥:基施;鉀肥:基、穗肥各 50 %。基肥采用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施用,苗肥和拔節(jié)孕穗肥采用背負式自動噴霧噴粉機或農用植保無人機施用。 赤霉病防治:在小麥揚花 5 %時進行,使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或戊唑醇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6 天7 天后同法再次噴霧。白粉病和銹病防治:在發(fā)病初期進行,使用氟環(huán)唑、丙硫戊唑醇、醚菌酯 SC 或丙環(huán)唑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 6 天7 天后同法再次噴霧。紋枯病防治:在返青拔節(jié)期進行,使用丙環(huán)唑乳油或塞呋酰胺懸浮劑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小麥莖基部,10 天15 天后同法再次噴霧。蚜蟲防治:使用吡蟲啉、吡蚜酮或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按說明書用量兌水噴霧。以上病蟲害如混合發(fā)生,可采取上述對路藥劑混合施用防治。播后 1 天2 天,在土壤濕潤的前提下,噴施丁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性別平等研究-以選文性別形象為例
- 深度教學理念視域下高中古代論說文閱讀教學研究
- 含酰亞胺環(huán)鄰苯二甲腈樹脂的合成及膠粘劑的研究
- 醫(yī)務管理培訓課件
- 幼兒園健康安全小知識
- 刀刺傷護理措施及診斷
- 外傷處理健康教育
- 頸椎X線攝影技術課件
- 領域政策解讀課件
- 《社會財務共享服務實務》課件-財務共享服務產生與發(fā)展
- DGJ08-81-2015 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guī)程
- 房屋租賃合同范本15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飛行控制器行業(yè)市場供需態(tài)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2025年汽車維修工職業(yè)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
- 安全B證題庫-安全生產知識考試用書
- 2025至2030年中國錦氨綸汗布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江蘇地質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及解析)
- 幾何畫板 培訓課件
- 2025年中小學暑假安全教育主題家長會 課件
- 經皮肺動脈瓣置換術(TPVRPPVI)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