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新加坡社會保障制度_第1頁
第二章新加坡社會保障制度_第2頁
第二章新加坡社會保障制度_第3頁
第二章新加坡社會保障制度_第4頁
第二章新加坡社會保障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新加坡社會保障制度 章節結構第一節 新加坡養老保障制概述及歷史沿革第二節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的主要內容第三節 中央儲備基金產生的社會影響新加坡簡介something about singapore國家概述面積總面積大概平方公里人口超過萬人華人76%,馬來人15%,印度人6%,其他民族3%)城市國家,位於馬來半島南端、航道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約60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6米。歷史背景古稱淡馬錫。西元七世紀時被稱為海城, 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

2、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份。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化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新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命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併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獅城的由來在西元13世紀時,傳說有一位巴鄰旁王子桑尼拉烏塔瑪來此地狩獵,意外發現一種奇特的動物,豔紅的身軀只有胸前雪白,漆黑的頭,體型大小與山羊相同,動作非常靈巧輕盈。王

3、子認為這隻美麗的奇獸是獅子,於是將此地命名為新加普拉,意思是獅子城;因為獅子的馬來語是Singa、都市的馬來語是pore,所以就成了Singapore,從此沿用至今,這也就是大家都稱新加坡為獅城的由來。因系海上之獅,故又演變為有著魚尾巴的魚尾獅。 第一節 新加坡養老保障制概述及歷史沿革 新加坡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紀50年代。1953年通過公積金法案,1955年成立中央公積金局并頒布了中央公積金法。1957年開始新加坡政府正式實行中央公積金制度。 建立中央公積金旨在為雇員在退休時或不能工作時提供經濟上的保險。一、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的建立孟子 :“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4、” 經過40多年的運作,中央公積金制度已成為新加坡全民社會保障制度。范圍不僅包括社會保障范圍,還涉及住房、保健、教育、投資等方面。目前,新加坡有85%以上的國民都加入了中央公積金。 二、CPF機構介紹中央公積局設有一個總部5個分部,共700人 。由董事會和總經理領導。董事會由10人組成(政府2人,雇主2人,工會2人,專家4人),設主席、副主席各1人。董事會主席和總經理由勞工部委任,任期3年。管理費用相當基金的0.5%,1993年行政開支為5700萬新元。三、CPF特征 1、得到政府、雇主、雇員三方的大力支持。其中,政府不提供任何補助,但對雇主和雇員的繳費予以免稅,并對基金提供最后的依托。2、帳

5、戶中的錢都是以資金形式存在的。 3、個人帳戶沒有人與人、代與代之間的轉移。所允許的帳戶轉移僅限于子女對帳戶資金不足的父母的自愿填補。 4、帳戶存款與享受待遇之間存在著正比例的直接利益關系,以鼓勵職工努力工作。 5、提供退休前和退休后的服務。投保人在退休前就可以享受這一福利,比如用存款買住房。6、CPF計劃涉及的面非常廣,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政府一些重大經濟政策的補充。如通過公積金存款,增加儲蓄,推遲消費,控制通貨膨脹等。四、新加坡中央儲備基金體制結構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是政府、雇主和雇員共同參與的強制性儲蓄性保險。按公積金法規定,凡工薪收入者,無論是公務員、職員,都要參加中央公積金計劃,向中央

6、公積金局(Central Provident Fund,簡稱CPF)按歸定足額繳納公積金,連個體商販也要參加該計劃。公積金由雇主和雇員共同繳納。 (一)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籌資來源(二)中央公積金帳戶分類參加中央公積金的成員都有三個賬戶: 普通帳戶 特殊帳戶 醫療帳戶1、普通帳戶 72.5%為普通帳戶,可從中提款用于購房、教育甚至個人投資。 按規定,成員可以用公積金的存款投資于股票和證券,該股票和證券是中央公積金局經有關專家推存且認為風險較低的,投資所得的紅利和利息計入本人賬戶,以作為養老基金,退休后才可以使用。 Ordinary account 2、醫療帳戶17.5 %為醫療帳戶,主要用于為自

7、己以及作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支付住院或門診費用。 3、特殊帳戶10% 為特別帳戶,退休前不能拿走,專用于養老 。主要用于老年生活費和特別急需之用。成員到55歲可以一次性提取。 (三)中央公積金費率規定雇員年齡雇主繳納雇員繳納(占工資%)綜合繳納(占工資%)向各個帳戶的分配情況普通帳戶特殊帳戶醫療帳戶35歲及以下132033225635-45132033206745-50132033187850-55111930157855-60612.518.510.50860-653.57.5112.508.565歲以上3.558.5008.6員工年齡雇主替員工繳交率員工自己繳交

8、率總繳交率55歲以下12%20%32%55596%10%16% 公積金繳交率 三個賬戶積累必須專項使用,每個員工公積金積累最低需保萬新元 (四)公積金存款利率 公積金存款的利率是由政府決定的。普通賬戶和醫療賬戶的存款利率,都是新加坡四家主要的國內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算術平均值。特別賬戶的存款利率則稍高于這個名義利率,原因是這個賬戶上的存款的期限較長。55歲以下的會員可以動用普通賬戶中的存款進行公積金局指定的投資。包括購置政府組屋、政府批準的保險項目和投資項目、支付教育費用以及向父母的退休賬戶進行填補性轉移支付等。這些投資都要通過中央公積金局指定的托管人來進行。托管人的資格通過托管法的規定來

9、決定。第二節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的主要內容中央公積金帳戶特殊帳戶和普通帳戶老年保障盾牌計劃長期照顧的老年人住房養老限于私人建造的商品住房家庭和個人養老。(一)新加坡養老保障1、新加坡養老體系4%為特別帳戶專門用以養老55歲以后,其個人賬戶變更為退休賬戶和醫療賬戶兩個,其成員在中央公積金計劃賬戶內的數額達到最低規定后,可以提取部分積蓄。 2、中央公積金中的養老提供(1)老年人供養比例1990年為18(退休人員相當在職職工的12.5%),這個比例隨人口老齡化的進程逐步提高,預計到2030年達到(退休人員相當在職職工的45.5%)。(2)最低水平規定2003年最低數額要求被設定為80000新元,逐步

10、增加到2013年的120000新元。如果沒有退休者沒有達到最低數額要求,允許個人使用自己財產來填補最低數額要求,但最高不能超過最低數額的50%。還有就是最低數額也可以通過配偶或子女的中央儲備基金補足。(3)養老金替代率 一般人在退休時普通帳戶的存款還能剩下十分之一(相當工資的3%),加上一直專款存儲的特別帳戶(相當工資的4%),其存款的本息合計,可夠支付15年的養老金,養老金標準相當退休時工資的20%40%。3.老年保障盾牌計劃主要針對新加坡的老年人口,目的在于對老年群體提供額外的保障和長期收益。其計劃對象是需要長期照顧的新加坡老年人口,為他們提供基本的資金保障,并幫助他們支付因嚴重殘疾或喪失

11、勞動能力引起的相關費用支出。老年保障盾牌計劃(eldershield)內容 覆蓋對象:除非個人選擇退出,所有參與CPF的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在年滿40時都自動納入eldershield計劃中。 繳費義務:個人在65歲前被要求進行定期的小額保費支付,但根據個人性別以及參與該體系所屬年齡階段不同而有所差異。 給予待遇:每月向參與該體系的受益者支付300新元,支付期限為60個月。4.住房養老 在新加坡,政府規定倒按揭只限于私人建造的商品住房,新加坡政府建造的組屋不能參加倒按揭操作 。 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出資為普通收入居民建造的公共房屋,大致相當于我國的經濟適用房。 新加坡“以房養老”模式(1)允許符

12、合條件的組屋擁有者出租全部或者部分居室來換取養老收入.(2)對于一些居住在原來較大面積的已退休的夫婦來說,如果子女長大成人并且已經搬到他處居住,老年夫婦可以將現有住房置換成面積較小的住房,以大換小后獲得的凈收入用作老年日常開支,或者投資一些風險小的產品來獲得收益。(3)倒按揭 5.社區、家庭和個人養老居家養老日托養老機構養老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蘇州模式(二)新加坡醫療保障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 健保雙全計劃(Medishield)保健基金計劃(Medifund)俗稱“3M”1.保健儲蓄計劃 設立于1984年,是一項強制性的全國儲蓄計劃,也是新加坡醫保體系的基礎。 每個

13、有工作的人,包括私營業主,都必須將每月收入的6%8%存入設在公積金局的個人保健儲蓄賬戶,用于支付本人及直系親屬的住院費用,直至退休。每月的繳費由雇主和個人各承擔一半。 不同年齡組繳納率35歲以下 繳納率為6%。35歲-45歲 7%45-60歲 8%60歲以上 8.5%2.醫療基金沒有保健儲蓄,或者儲蓄金額不足以支付醫療費的貧困人群,則可以申請保健基金計劃,這是由新加坡政府出資設立的信托基金。3.健保雙全計劃1990年推出,專門幫助國民支付重病或長期慢性疾病的醫藥開銷,由個人自愿投保,政府指定的商業保險公司承辦,保費從個人保健儲蓄中扣除,繳費標準隨年齡逐漸遞增。由于這一計劃保費合理、保額可觀,目

14、前的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0%。 2006年11月,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頸骨受傷的高女士正在新加坡公立的國大醫院接受治療。雖然住院費很昂貴,高女士自己沒有工作,可她一點也不犯愁。 因為她可以使用她丈夫保健儲蓄賬戶里的錢來支付醫療費。每個月,高女士丈夫的工資都會扣除一部分存在他的保健儲蓄賬戶里,這些錢會積累起來,足夠用來支付他家人的醫療費用。 政府對住院患者病房費用的津貼 A級單人病房有空調、電視機和獨立的衛生間,這種高檔病房不能享受政府津貼,一天的費用要250新元; 最普通的C級病房有8個床位,使用電風扇,可以享受89%的津貼,一天只要25新元,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合適的病房等級。(三)新

15、加坡住房保障新加坡住房分為: 政府組屋,共管式公寓,私人公寓,私人排屋以及私人別墅 新加坡民用住宅房地產市場主要由組屋和商品房兩部分組成;81%的居民住在組屋里。 1.公共住房計劃公共住房計劃開始于1968年,個人可以用中央儲備金普通帳戶中的儲蓄100%用于支付最初的20%首付款項,然后還可以用于支付其余部分。不足可以取得HDB貸款,然后使用對中央儲備基金月供來支付。新加坡公共住房計劃優惠政策(1)申請購買組屋的家庭,成員最少只需兩個人即可(2)申請者家庭月收入不超過8000新元; (3)第一次買房的家庭,可以向建屋局購買組屋,組屋以低于市場價售出;也可以購買二手組屋,政府將視買房家庭的收入狀

16、況,提供1萬至7萬新元不等的津貼,存入買房者的公積金戶口; (4)為了強化東方家庭的價值觀,如果購房者選擇在靠近父母居住的地點購買二手組屋,還能額外獲得1萬新元的津貼。居者有其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新加坡建屋局局訓 居者有其屋計劃 統一原則買得起的價格原則合理的分配制度 “額外房屋津貼”計劃 2006年推出,如果公民的經濟狀況較差,得到的津貼就比較多,反之就少。 目前的最高津貼額是兩萬新元,未來將提高到3萬新元。 領取津貼的家庭收入上限也將從3000新元提高到4000新元。這樣覆蓋到新加坡全國約半數的家庭。 所買的組屋: 5年內不許轉讓同一戶人家不許買第二

17、套組屋出租限制對買公寓房者的限制不同身份的限制 (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的區分)其他住房政策新加坡政府職責 買房(幫助公民購買組屋) 升值(使組屋升值 )養老(幫助老年人出售大型組屋的地契或換購小型公寓,套取現金來養老) 2.私人住房財產計劃 民眾可以購買私人居住類財產,以滿足居住或投資需要,可以由中央儲備基金普通帳戶儲蓄部分或以對該帳戶繳納的方式購買。 不同點是中央儲備基金中只能支付首付款項中的10%,最低首付20%中的其余10%需要現金支付。家庭月收入超過8千新幣 只能購買私人住房私人公寓的價格大概會在HDB的兩倍以上,而且享受不到政府對組屋住戶的各種優惠政策。私人公寓分兩種:99年地契;永

18、久地契。3.住房保護計劃(HPS)旨在避免出現參與者在貸款還清之前失去還貸能力因而失去住房的情況。覆蓋對象:所有使用中央儲備基金儲蓄部分來支付月還款額的個人可以申請退出申請HPS需要健康證明,保費數額與個人年齡、性別以及貸款類型和償還期限等有關。4.非居住類財產計劃此類計劃中主要指的是辦公類場所、商場、倉庫及工廠等非居住類房產。從中央儲備基金賬戶里支取的封頂限額低于購買價,一般只能是其70%的樣子,同時不能用于首期支付款項。 (四)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投資計劃1、CPF投資計劃2、折扣新加坡股份計劃3、 “新”新加坡股份計劃1、CPF投資計劃普通賬戶(CPF-OA)和特殊賬戶(CPF-SA)CP

19、F-OA投資:股票、企業債券、黃金等。CPF-SA投資:選定的保險、信托、外匯產品。利潤不能支取目的是增加個人退休儲蓄2、折扣新加坡ST股份計劃較低價格分配國家財產,促進優質股票發展。“忠誠”份額最高限額為1000股,以現金或抽簽形式購買,每股2元;2新元以上開始投標,購買沒有限制;3、“新”新加坡股份計劃2001年提出,符合條件的新加坡人獲得價值從200新元到1700新元不等的“新”新加坡股份,股值1元,不可轉讓。按照月收入額或居住公寓類型分配。第三節 新加坡CPF特點和借鑒意義1.該制度是以家庭為中心構建,政府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新加坡十分重視家庭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中央公積金的建立,也

20、特別強調以家庭為中心,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一、新加坡CPF特點第二,建立了完全積累式的個人賬戶制度,強調社會保障的激勵機制。 為保證中央公積金的運營,新加坡政府規定,中央公積金結余的99%用于購買國債,政府再以這部分資金改善人們的住房和其他公益事業。這樣,既保證了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又有利于發揮保險基金的功能。第三,注重中央公積金投資安全。二、新加坡CPF優點1.廣泛的覆蓋范圍2.高積累率3.很高的住房擁有率4.良好的投資回報5.高效的醫療系統6.較低的社會救濟率7.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1.廣泛的覆蓋范圍中央公積金計劃的福利和服務不僅覆蓋積極的工作人口,它還覆蓋年輕人和其他不工作的新加坡人

21、。 2.高積累率中央公積金計劃幫助新加坡人為養老進行積蓄。1999年新加坡的國民積累總值為830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4% 。3.很高的住房擁有率 住房上的自由政策幫助許多新加坡人利用他們的中央公積金積蓄支付他們的住房費用。 政府發動的住房所有計劃使得86%的人口能夠居住在公房中,并且他們中的91%擁有所住房屋的所有權。4.良好的投資回報從1989年到1998年,中央公積金的平均名義年利率為3.51%。由于中央公積金計劃的成員利用他們的中央公積金積蓄購買房產,因而在計算基金投資回報時,房產的升值這一因素必須加以考慮。考慮到這一面積因素,中央公積金給其成員帶來的回報為年均9.3%的增長率。

22、一個新的養老金投資計劃和推出選擇性退出的年金計劃 以賺取長期的投資回報 5.高效的醫療系統醫療計劃要求個人對醫療費用自我負責,這也就極大地減低了政府在財政上的負擔。為了確保每一個新加坡人不會因為貧窮而不能享受醫療服務,新加坡政府設置了醫療基金以支持那些貧窮的新加坡人。 盡管醫療僅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1%,新加坡的醫療衛生系統被國際衛生組織評為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國際上排名第六)。6.較低的社會救濟率中央公積金計劃鼓勵自我依靠,也就是個人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而不是將自己的養老寄希望于下一代。中央公積金計劃下的許多政策都通過覆蓋三代家庭成員以鼓勵家庭成員間的相互支持。 住房、醫療和教育的

23、花費可由中央公積金計劃下的不同政策中開支。1999年全新加坡僅有2200人領取社會救濟金。7.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在新加坡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比如,組屋及相關計劃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發展,公積金投資成為金融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二、新加坡CPF缺點或不足1.完全強制儲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是現代的社會保障制度。2.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提供的社會保障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對年輕成員的低薪雇員的保障水平較低,易造成兩極分化,影響社會公平。3.過度儲蓄降低了人們的消費4.高額繳費增加了企業產品的成本 5.對于協議工人和臨時工的中央公積金的跟蹤困難 三、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以濟貧性作為其本質功能,而公積金制度實質屬于預防性的強制儲蓄,以防貧取代了濟貧,該制度較好地解決了國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在實行社會保障全民性,統一性、強制性的同時,又有效避免了歐洲國家實行高福利政策給政府帶來的財政重負。 第一,中央公積金制度更注重防貧功能。第二,中央公積金制度對本國的經濟起到了重要的調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適度調整公積金繳費率,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變化,起到刺激或者抑制經濟的作用。 二是極大地發揮了公積金融資和調節投資的功能,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