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要點_第1頁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要點_第2頁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要點_第3頁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要點_第4頁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技術要點目錄CONTENTS1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2預防梅毒母嬰傳播3預防乙肝母嬰傳播4小結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1(一)檢測服務技術要點確診初篩確診俄羅斯孕前已經明確診斷的HIV感染孕產婦孕期或產后補充試驗HIV抗體陽性孕期或產后補充試驗HIV-1核酸陽性臨產時或分娩后HIV抗體初篩試驗陽性 (二)治療對象確診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PV/r)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齊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PV/r)(三)孕產婦抗病毒治療方案1.對于孕期發現

2、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應立即給予抗病毒治療,可選擇以下三種方案中的任意一種:2.孕前已接受抗病毒治療的孕產婦,根據病毒載量檢測結果進行病毒抑制效果評估。如病毒載量小于50拷貝/ml,可保持原治療方案不變;否則,酌情調整抗病毒治療用藥方案。3.對于孕晚期(孕28周之后)發現的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有條件的情況下推薦使用: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濱(FTC)+整合酶抑制劑。 (三)孕產婦抗病毒治療方案常用抗病毒藥物安全性、劑量及使用方法藥物妊娠安全性分級單次劑量使用方法AZTC級300 mgBid(1天2次)3TCC級300 mgQd(1天1次)LPV/rC級200mg/50mg/片

3、,2片Bid(1天2次)TDFB級300mgQd(1天1次)EFVD級600mgQd(1天1次)FTCB級200mgQd(1天1次)注意事項1.當孕產婦血紅蛋白低于90g/L,或中性粒細胞低于0.75109/L,建議不選或停用AZT。應用TDF前需進行腎臟功能評估。2.在分娩結束后,艾滋病感染產婦無需停藥,繼續進行抗病毒治療。3.整合酶抑制劑應選擇可應用于孕產婦的整合酶抑制劑。具體治療方案參見最新版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技術指導手冊、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進行病毒載量、CD4+T淋巴細胞計數及其他相關檢測(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等)用藥前、用藥期間建議進行耐藥檢

4、測進行1次病毒載量檢測,在分娩前獲得檢測結果用藥過程中用藥前有條件地區孕晚期治療期間需要定期監測相關指標定期(每三個月)進行CD4+T淋巴細胞計數及其他相關檢測(同上)對所有的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進行母嬰傳播風險評估,以確定兒童預防治療方案。風險評估依據孕產婦抗病毒治療、實驗室檢測等情況,將所生兒童分為高暴露風險兒童和普通暴露風險兒童。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孕產婦所生兒童為艾滋病高暴露風險兒童,其他為普通暴露風險兒童。1.感染孕產婦孕晚期HIV病毒載量50拷貝/ml;2.感染孕產婦無孕晚期HIV病毒載量檢測結果,孕期抗病毒治療不足12周;3.孕產婦臨產時或分娩后HIV初篩試驗陽性。(四)嬰兒

5、抗病毒治療方案出生體重用藥劑量用藥時間2500gNVP 15mg(即混懸液1.5ml),每天1次嬰兒應服藥至出生后4周2500g且2000gNVP 10 mg(即混懸液1.0ml),每天1次2000gNVP 2 mg /kg(即混懸液0.2ml/kg),每天1次出生體重用藥劑量用藥時間2500gAZT 15mg(即混懸液1.5ml),每天2次嬰兒應服藥至出生后4周。2500g且2000gAZT 10mg(即混懸液1.0ml),每天2次2000gAZT 2mg/kg(即混懸液0.2ml/kg),每天2次1. 普通暴露風險兒童 兒童應在出生后6小時內盡早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案中的

6、任意一種(詳見表1和表2)。如選擇母乳喂養,應首選NVP方案。表2 普通暴露風險兒童預防用藥建議劑量:齊多夫定(AZT)表1 普通暴露風險兒童預防用藥建議劑量:奈韋拉平(NVP)2. 高暴露風險兒童 兒童應在出生后6小時內盡早開始服用三聯抗病毒藥物至出生后6周(詳見表3)。出生后2周內:齊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韋拉平(NVP)出生2周后至6周:齊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克力芝(LPV/r)AZT3TCNVPLPV/r年齡體重胎齡35周(4mg/kg)4周齡(4mg/kg)2周齡(16/4mg/kg)每天2次,每次用藥劑量2kg-1ml2ml1ml-2ml1ml3

7、kg-1ml2ml1ml-3ml1ml4kg-2ml3ml2ml3ml3ml1ml5kg-2ml3ml2ml3ml-1.5ml6-6.9kg2ml4ml-3ml-1.5ml表3 高暴露風險兒童預防用藥建議劑量注:應根據胎齡、兒童周齡和體重變化及時更換藥物和調整藥物劑量。兒童抗病毒藥物副反應監測。對于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高暴露風險兒童,應在其服藥后2周及4周時進行血常規、肝功能和腎功能檢測。發現異常者,及時進行相應處理。對所生兒童于出生后48小時內、6周和3個月時,分別采集血標本,進行嬰兒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檢測(DNA-PCR檢測)。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可診斷為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結果為陰

8、性或未進行早期診斷檢測的兒童,應于12月齡時進行HIV抗體篩查,篩查結果陰性者,排除艾滋病感染;篩查結果陽性者,應隨訪至滿18月齡,并再次進行HIV抗體檢測,如抗體檢測結果仍為陽性者應及時進行補充實驗,明確艾滋病感染狀態。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都應納入高危兒管理,在兒童滿1、3、6、9(8)、12和18月齡時,分別進行隨訪和體格檢查,觀察有無感染癥狀出現。對于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進行傳染病報告,盡快進行轉介和治療。(五)兒童艾滋病感染狀況監測和隨訪出生后48小時、6周、3個月行早期診斷檢測DNA-PCR流程圖陽性HIV感染陰性12月齡HIV抗體篩查陽性病毒感染產婦所生兒童(高危兒管理)連

9、續兩次是否未行早期診斷檢測陰性排除HIV感染18月齡HIV抗體篩查陰性陽性補充試驗傳染病上報轉介、治療預防梅毒母嬰傳播2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單擊此處添加文本單擊此處添加文本 (一)梅毒血清學檢測TPPA: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金標準)RT: 快速檢測CLIA:化學發光免疫試驗RPR: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試驗TRUST: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一)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VS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檢測抗心磷脂等類脂質抗原的抗體治療后可轉陰可用于評估療

10、效鑒別再次感染除梅毒感染外,其他醫學情況也可檢測到該抗體,例如妊娠、風濕性關節炎等檢測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抗體可用于梅毒篩查陽性結果可持續存在,即使治療后仍為陽性不能用于判斷是現癥感染還是既往感染也不能用來判斷療效孕產婦梅毒檢測流程一、二確診單陽雙陽俄羅斯梅毒感染孕產婦梅毒既往感染孕產婦 (二)治療對象確診孕產婦一旦發現梅毒感染,即刻開始治療,可選擇以下任意一種方案。1.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分兩側臀部肌內注射,每周1次,連續3次為1個療程(15天)。2.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單位/日,肌內注射,連續15日為1個療程。(三)治療推薦方案 若青霉素過敏,在無頭孢曲松過敏史的情況下使用頭孢曲松,1

11、g/日,肌內注射或靜脈點滴,連續10日為1個療程。若青霉素過敏且不能使用頭孢曲松時,使用紅霉素口服(禁用四環素、多西環素),每次500mg,4次/日,連服15日為1個療程。(三)治療替代方案123使用青霉素治療治療應在分娩前1個月完成按照治療方案要求全程、足量治療注意事項1.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為規范治療注意事項2. 若出現以下情況,要從再次治療開始時間起重新計算治療療程。芐星青霉素治療期間中斷治療超過1周(即注射間隔不超過14天,如第一針是7月1日,第二針應該是7月8日,但到7月14日還沒有來)。采用其他方案進行治療,每個療程治療期間遺漏治療1日或超過1日。注意事項3.治療結束后應當定期隨訪 每

12、月進行1次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定量檢測;若3-6個月內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 滴度未下降4倍(2個稀釋度), 或滴度上升4倍(2個稀釋度), 或檢測結果由陰轉陽, 應當立即再給予1個療程的梅毒治療。注意事項4.感染孕產婦分娩前必須進行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定量檢測,以便與新生兒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學試驗定量檢測結果進行比較,作為后續診治的依據。同一實驗室,相同實驗方法,比較“非梅”滴度才有意義注意事項5.臨產時發現的感染孕產婦,應立即啟動并完成1個療程的治療。6.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陽性、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陰性的孕產婦,應給予1個療程的治療。7.孕期用紅霉素治療的孕婦,在分娩后應使用

13、多西環素復治(多西環素,100mg,2次/日,連服15日),治療期間不能哺乳,所生的嬰兒應按照先天梅毒治療方案給予相應的治療。8.對于母親孕期未接受規范治療,且非梅毒螺旋體檢測陽性的兒童,按照先天梅毒治療。1. 治療對象:所有梅毒感染孕產婦(雙陽)所生的新生兒。2. 治療方案: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千克體重,1次肌內注射(分兩側臀肌)。(四)兒童預防性治療(五)兒童隨訪與監測流程18月齡前未能診斷先天梅毒的兒童,18月齡后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仍陽性。滿18月齡出生時不能診斷先天梅毒的兒童,任何一次隨訪過程中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結果由陰轉陽或上升4倍滴度(2個稀釋度),且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陽

14、性;隨訪過程中出生時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定量檢測結果陽性,滴度大于等于母親分娩前滴度的4倍(2個稀釋度),且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結果陽性;出生時嬰兒血清梅毒螺旋體IgM抗體陽性,為確診依據出生時出生時兒童的皮膚黏膜損害或組織標本病原學檢查陽性(病原學檢測方法包括:暗視野顯微鏡、鍍銀染色鏡檢和核酸擴增試驗);(五)先天梅毒的診斷孕期使用紅霉素治療的感染孕婦所生兒童梅毒感染孕婦孕期未接受規范治療,且非梅毒螺旋體檢測陽性的兒童診斷為先天梅毒的兒童先天梅毒治療方案適宜對象(六)先天梅毒的治療先天梅毒規范治療方案 腦脊液正常者 芐星青霉素,5萬單位/Kg體重,1次肌內注射(分兩側臀?。R呀邮苓^預防性

15、治療的先天梅毒患兒不須重復治療。 對青霉素過敏者 :紅霉素,每日7.512.5mg/kg,分4次口服,連服30 d 先天梅毒規范治療方案 腦脊液異常者 可選擇以下任意一種方案。(1)青霉素,每次5萬單位/千克體重,每8小時1次(7日內新生兒,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連續10-14日。(2)普魯卡因青霉素,每次5萬單位/千克體重,每日1次,肌內注射,連續10-14日。治療期間如果遺漏治療1日或超過1日,需重新計算治療療程,再次開始治療。*如無條件檢查腦脊液,按腦脊液異常者治療*預防乙肝母嬰傳播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

16、抗體(抗-HBe)、抗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學標志物孕產婦: 推薦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化學發光免疫試驗(CLIA)、膠體金標記免疫分析檢測方法 (一)乙肝檢測方法標題初次產檢的孕產婦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學標志物(乙肝五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有條件的機構: HBV DNA定量檢測安全分娩 (二)孕產婦乙肝檢測流程給予相應的干預服務若不能進行HBV DNA檢測或無檢測結果,可依據HBeAg陽性結果于孕28周開始抗病毒治療對于HBV DNA2109 IU/ml的孕產婦可于孕24周開始抗病毒治療孕中、晚期血清HBV DNA2105IU/ml,在知情同

17、意的基礎上,于孕28周開始抗病毒治療根據感染孕產婦血清HBV DNA、轉氨酶水平和肝臟疾病嚴重程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或轉診 (三)乙肝感染孕產婦干預標題用藥及監測推薦藥物為替諾福韋(TDF)患有腎病或嚴重骨質疏松的孕產婦,可應用替比夫定(LdT)治療孕產婦用藥后中途不建議停藥,分娩后應立即停藥應加強產后監測,復查肝腎功能,進行HBV DNA定量檢測 (三)乙肝感染孕產婦干預按照最新版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及說明中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于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并按規定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早產兒生命體征穩定,無需考慮體重)接種乙肝疫苗應于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國際單位,包括身體狀況不佳的足月兒和早產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可以進行母乳喂養兒童喂養 (四)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的干預010203兒童隨訪和檢測 (四)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的干預04兒童在完成最后劑次乙肝疫苗接種后1-2個月,應進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