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簡單說說宋朝的文學家轉2015-05-08中學教育到宋代文學,詞、詩、散文、話本小說、戲曲劇本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詞的創作,更是達到了一個巔峰的狀態。宋代文學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是它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的階段,將中國文學原來的“雅”,也就是陽春白雪,漸進到“俗”,即下里巴人的轉變時期。這個很重要,用現在的話說,是一種文學大眾化的問題。文學由現了大眾化現象的好處,不光是促進話本小說、戲曲劇本的發展,詞曲的發展也是空前的。“尚氣節而羞勢利,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永遠之瑰寶;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這是陳寅恪說的。兩宋的三百年時間,不能算短的了,這是
2、一個經濟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雖然有戰亂,還是歸為了一個時期的安定。當然,戰亂也仍然不會影響文學的發展,甚至會強化其中的某一方面。宋代文學中的精英,也是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精英,那些人物就像打著燈籠一樣從我的眼前走過,前面的已經拐彎進入了御街的朱雀門,后面的還在從虹橋的碼頭上岸,遠遠近近的那般壯觀。一個一個說吧,由于太多了,不好將他們一一細數,只是簡單地點一下而已,似乎不點一下,心里就不舒坦。先說蘇軾,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奇才,雖一生仕途坎坷,難掩學識與天資。在才俊輩生的宋代,詩、文、詞、書、畫等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3、”,與辛棄疾并稱“蘇辛”。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的散文著述宏富,文學史上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并稱。一提到蘇軾,那些經典與輝煌就會閃現在我們的眼前。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他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是繼歐陽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故稱“蘇門四學士”。蘇門四學士和陳師道、李磬六人并稱“蘇門六君子”。蘇軾的詞豪放、曠達,也有婉約相間,是一種純正深婉、格調高遠的多層次追求。當然,在唐宋
4、八大家里與蘇軾并排站著的,還有他的父親蘇洵和兄弟蘇轍。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卓越的文學家,無論詩、文、詞都有杰生的成就,提起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無人不曉,一個“綠”的運用在多少課堂上嘖嘖稱道。他的散文言簡意深,筆力雄健,見識超群。詩詞則遒勁清新,豪氣縱橫,對宋初形式主義的文風是有力的沖擊,對豪放派詩詞有直接的影響。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的推動。而他還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也當是一位中國歷史上杰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
5、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歐陽修一生寫了五百余篇散文,各體兼備,他的本論、原弊、與高司諫書、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等政論作品,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張,指摘時弊,思想尖銳,語言明快,表現了一種匡時救世的懷抱。他的醉翁亭記、釋秘演詩集序、祭石曼卿文、蘇氏文集序、豐樂亭記諸作,言辭優美,風格清新,情深意摯。除散文、詩歌外,他對經學、金石學、史學的研究和成就都令人矚目,而且書法亦著稱于世。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韓愈,他
6、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的影響。他的文風,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辛棄疾、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軍事家和政治家。在文學上,他與蘇軾并稱為“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他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作,無所不包,無所不感,凡能寫入其他文學樣式的,他都能入詞。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主觀情感的濃烈、理念的執著,構成辛詞的一大特色。他的詞膾炙人口,豪情激揚,格調悲壯,可以說將豪放詞推到了一個頂峰。我們不用背誦他的詞了,那些詞實在是背不過來的,我們只是說一些詞中名句,就夠過癮的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的是意味雋永,常讀常新。陸游,南宋詩人。一生勤奮,現在流傳下來的詩歌就有九千多首。他的詩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等人的傳統,內容豐富,風格雄渾豪放。創作傾向是現實主義,又富有浪漫色彩,關山月、H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書憤、游山西村、臨安春雨初霽、冬夜讀書示子聿、訴衷情、夜游宮、鵬古鳥天、卜算子等都是后世傳誦的名篇。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詩人。人們不會忘記陸游寫給兒子的臨終遺囑:“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8、。”北定中原,那是堵在詩人心頭的一塊石頭。然而在詩人的心中,還有一處隱忍,那就是他和唐婉的愛情悲劇,“紅穌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幾十年的風雨生涯,始終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念。三十歲寫由釵頭鳳,七十五歲又作沈園:“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而且晚年就住在了沈園附近,常常在與唐婉想見的地方徘徊。陸游四十四年不忘的恩愛情意、真的是讓人慨嘆不已。李清照,可以說是“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詞在群花爭艷的宋代詞苑獨樹一幟,人稱“易安體”。她的詞自辟蹊徑,語言清麗,不追藻飾,刻畫細膩,表達豐富。武陵春?春晚、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夏
9、日絕句、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多麗?詠白菊、清平樂?年年雪里、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等都讓人深深入心。一提李清照,隨意的一些詞句就到了嘴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她的詞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的“宗主”地位。她詞作中的筆力雄勁、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對辛棄疾、陸游以及后世詞人都有較大影響。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
10、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纖、曾絨、曾協、曾敦)之一。曾鞏的學術和文章在他生前就享有很高的聲譽。降及南宋,盛譽不衰。朱熹在北宋各古文家中獨服膺曾鞏。呂祖謙編選古文關鍵時,只取曾鞏。明代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作文都推尊曾鞏。清代桐城派的宗祖方苞,以及劉大棚、姚鼐等,將歐陽修、曾鞏的文章作為楷模,他們的說法是先從學習曾鞏的文章入手,而后再學習歐陽修。這種風氣從方苞到方東樹的幾代桐城派作家中都沒有多大改變。從曾鞏的墨池記和越州趙公救災記可以看由,他的記敘性散文,記事翔實而有情致,論理切題而又生動。曾鞏存詩四百余首,雄渾超逸,精深工密。如西樓、城南、詠柳等,稱得上宋代近體詩中寫景抒情的
11、佳作。說了這么些,但是同上面的幾位比起來,曾鞏后來的影響似乎弱了些,就是比之下面要說的幾位,也似乎不及,這是為什么呢?可能與后來人們的關注點有關,選用的少了,宣傳的少了,也就讀的少了,知道的少了。說了一大堆的,還不及人家的一句詩。另一個問題是,唐宋八大家也是帶有個人色彩選曲的,最開始是明初朱右編成八先生文集,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也取了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順之的茅坤根據朱、唐的編法選了八家的文章,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的稱呼就固定了下來。可見當時沒有一個評審委員會,當然,即使是有一個評審委員會也要往后看。獲了這個榮譽的未必
12、被讀者都認可,沒有獲得榮譽的未必被人不認可。還是以作品說話。比如同這些人比起來,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轍,我以為也是弱一些,當然他們主要成績在散文,而就整個文學聲名來看,我在這里還是沒有專說。那么再來看柳永,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心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成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突破了小令詞的寫作,大量嘗試并發展慢詞,而且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變雅為俗,使得宋詞得以廣泛傳唱。柳永現存二百一十三首詞,用了一百三十三種詞調。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個詞調中,有一百多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令、弓I、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可以說
13、詞至柳永,體制始備。柳永的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他的雨霖鈴、鶴沖天、彩云歸等,都是史上的經典之作。再說黃庭堅,黃庭堅一下子就讓人想到了江西人,因為他是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說到江西人,在宋代,也不知道為何由來那么多的人物,上面的王安石、歐陽修、曾鞏,還有要說的姜夔、晏殊、晏幾道、楊萬里都是江西人,這一現象值得單個述說。黃庭堅與杜甫、陳師道、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與秦觀并稱“秦黃”。黃庭堅早年受知于蘇軾
14、,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他的詩氣象森嚴,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藝術上各自創造了不同的境界。我特喜歡他登快閣中的句子。“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他的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也不錯:“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潮預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姜夔,南宋詞人。相比其他人,他是由現的較晚的,但是他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些評論家,特別是浙西派詞人把他奉為宋詞中的第一作家,比為詞中老杜。后人還把以姜夔為代表的一些南宋詞人合稱為“騷雅派”。我喜歡他的揚州慢?淮左名都:“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
15、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他的釣雪婷、齊天樂?蟋蟀、疏影?苔枝綴玉、踏莎行?自沔東來、翠樓吟?淳熙丙午冬、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等都屬佳作。姜夔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他對于音樂史的主要貢獻就是留給后人一部有“旁譜”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詞樂曲調。其代表曲有揚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成為南宋唯一詞調曲譜傳世的杰生音樂家。周邦彥,精通音律,能自己譜曲。他的詞格律法度極為精審,為后世詞人的軌范,開南宋姜夔、張炎“格律”一派,影響巨大。宋徽宗時設置大晟府,也就是中央一級音樂機構,任用一批文人來審音定
16、樂,桂帥者就是周邦彥,他帶的一干人,也就被稱作了大晟詞人。周邦彥極端重視詞與音樂的配合,重視語言的錘煉,做到既混成自然,又精致工巧。他當時名傾一時,每寫由一首詞,立時就會有反響,上至名流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大家都不會忘了他的“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的那首少年游吧。有詞論稱他是“詞家之71do汴都賦是他的成名作,長七千字,流傳至今。秦觀,一提到秦觀,就會想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名句,他有很多詩都膾炙人口。還有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幕。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是蘇門“四學
17、士”之一,與蘇軾關系密切,政治上的挫折把他們牽連在一起,秦觀因此而終生不幸。但是蘇軾、秦觀兩人的性格與詞風卻截然不同。蘇軾面對挫折,雖產生過消極思想,但并未頹唐不振。而是樂天知命,曠達不羈,對生活、對未來仍充滿信心,秦觀則有所不同。他年輕時雖有廣大的抱負和強烈的熱情,但體現在詩詞中的精氣神卻不足。屢遭打擊,而沒有蘇軾那樣的廣闊胸襟和對生活的信念,使得他的生活和創作都蒙有一層陰影,詞中時常流露由一種絕望的哀傷。秦觀更多地接受了晏殊、歐陽修和柳永的影響,擅長寫由一種纖細幽微的情感境界。民間言秦觀是蘇軾妹夫,并說軾妹名小妹。演義由洞房之夜“雙手推開門前月,一石擊破水中天”的文壇佳話。這或是書家才能,
18、實際上并無此事。蘇軾只有兄弟,而無小妹當然,從兩人感情來說,蘇軾若有妹,真會認這個妹夫的。梅堯臣,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他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并稱“梅歐”或“蘇梅”。梅堯臣主要的貢獻不在詞而在詩上,有人說他起到了上承中唐下開兩宋的歷史作用。他是北宋中期傳世詩作最多、也是最早以詩曲名的詩人。現在存的宛陵集,就有兩千八百多首,當時就深受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陸游等人的贊譽,被南宋理學家尊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主張繼承白居易的新樂府精神,借鑒詩經的美刺和春秋的褒貶,發揮詩歌的社會教育功能。看他的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還有田家語、汝墳貧女、襄城對雪之二、猛虎
19、行等。都顯現由他的樸素自然、深刻含蓄的詩風。說到范仲淹,我曾經一直以為他是個單純的文人,其實他還能守關帶兵,宋仁宗時,他曾以資政殿學士為陜西四路宣撫使,知邠州,守邊數年,羌人親切地呼他為“龍圖老子”他為將號令明白,愛撫士卒。在敵我兩方都有很高的威望,以致邊城鞏固。他在政治上積極主張改革,力圖創新,但終以失敗告終。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文章詩詞都有名篇傳誦于世。我覺得,范仲淹有一篇岳陽樓記就名垂青史了。詞僅存六首,但有一首蘇幕遮?懷舊就夠了:“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何況還有漁家傲?秋思呢:“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
20、.長煙落日孤城閉”晏殊,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亦工,而以詞最為突生,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開創了北宋的婉約詞風。而且有以他為首的“撫州八晏”之說: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晏殊不是個簡單人,他始終身居高位,做過副宰相,宰相,還兼任過許多地方的行政長官。雖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唯賢是舉。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由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薦引,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但晏殊舉賢不避親,晏殊做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后來也官拜宰相。晏殊的詞
21、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寫景重情,賦物于命,自成特色。晏殊的創作量很大,據說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卻大部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一百三十六首。晏殊在詩和散文上也有貢獻。全宋詩收其詩一百六十首,全宋文存散文五十三篇。我們無法看完他的那些詩文,但是我們知道他的那首蝶戀花,那是過目不忘的:“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見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還有:“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還有:“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總把千山眉黛掃。未抵別愁多少。”(清
22、平樂)王禹俑,是初宋“白體詩”的代表詩人。開宋詩之風氣。他生性耿直,對朝政直言敢諫,曾三次被貶官,“屈于身而不屈于道,雖百謫而何虧!”晚年曾知黃州,故后世稱他王黃州。他反對五代浮靡的文風,提倡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學杜甫、白居易,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十三卷傳世。歐陽修十分仰慕王禹俑,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蘇軾稱他“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他的很多詩都頗為有名,只是一說宋代,光注重詞的輝煌了。你看宿洞霄:“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晏幾道,說道晏殊的時候,就想起了晏幾道,他是晏
23、殊的第七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晏幾道不像他爹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做過一些小官,如開封府判官、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等。他的詞倒是與他爹齊名,一般講到北宋詞人,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還有稱“二晏”的。他的風格接近“花間”,你看他的鵬古鳥天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時常被人贊賞。還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臨江仙),被人稱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他讀書多,藏書多,寫的也多。全宋詞收有二百六十首。除長調三首外,其余都是小令。他的小令詞在北宋中期發展到一個高峰。只是現今人們流傳的還是以上說的那些詞人的多些,也或許還是因了他的小令。晏幾道的詞常多愁善感。如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中句:“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可能與他晚年家道中落有關。而晏幾道在當時卻孤高自負,傲視權貴,即使是蘇軾,也不在眼下。據說蘇軾在京,正受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吵架協議書紅包范本
- 品牌生產合同協議
- 品類達人合同協議
- 快遞員帶貨合同協議
- 商業房產證合同協議
- 員工勞動協議書范本
- 商場改衣坊合同協議
- 民宿投資入股合同協議
- 商場員工聘用合同協議
- 2025年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軟件工程合同
- 專利代理師筆試考試題庫帶答案
- 2025-2030中國重型商用車空氣彈簧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5年統計學期末考試題庫:綜合案例分析題模擬試卷
- 祈使句(含答案解析)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語法精講精練(人教版)
- 2025-2030中國微控制器(MCU)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建設深度解析研究報告
- 《中英飲食文化差異》課件
- 2024年韶關市始興縣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2025-2030中國風電齒輪箱行業投資策略與可持續發展建議研究報告
- 盡職調查專項法律服務合同
- 戶內穿線合同協議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