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hapter 5Slide 1本章討論的主題 描述風險 風險偏好 降低風險 對風險資產的需求* 行為經濟學第1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5.1 描述風險 為了計量風險,我們必須知道:1) 所有可能的結果2) 每一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第2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5.1.1 概率 概率(Probability)概率是指每一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概率的大小依賴于不確定事件本身的性質和人們的主觀判斷。概率的一個較為客觀的衡量來源于以往同類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第3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主觀概率若無經驗可循,概率的形成取決于主觀性的判斷,即依據直覺進
2、行判斷。這種直覺可以是基于一個人的判斷力或經驗。不同的信息或者對于同一信息的不同處理能力使得不同個體形成的主觀性概率有所區別。第4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5.1.2 期望值 期望值(Expected Value)期望值是對不確定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結果的一個加權平均。 權數是每一種可能性結果發生的概率。 期望值衡量的是總體趨勢,即平均結果。第5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6例題 例如投資海底石油開采項目:有兩種可能結果:成功 股價從30美元升至40美元失敗 股價從30美元跌至20美元客觀性概率:100次開采,有25次成功,75次失敗。用Pr表示概率,那么,Pr(成
3、功)=1/4;Pr(失敗)=3/4;第6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7例題 股價的期望值= Pr(成功)(40美元/股)+ Pr(失敗)(20美元/股)=1/4 40+3/4 20=25美元/股第7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8期望值公式假設Pr1,Pr2Prn分別表示每一種可能性結果的概率,而X1,X2Xn分別代表每一種可能性結果的值,那么,期望值的公式為:nn2211XPr.XPrXPr E(X)第8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95.1.3 可變性variability 方差 例子: 假設你面臨著兩份推銷員兼職工作的選擇,第一份工作是傭金制,第二份
4、是固定薪水制。這兩份工作的期望值是一樣的,你該如何選擇?第9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0 銷售工作的收入工作1: 傭金制0.520000.510001500工作2: 固定薪水制0.9915100.015101500收入的概率收入($)概率收入 ($)期望值結果1結果25.1 風險描述第10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11500$ .5($1000).5($2000)E(X1 工作1的期望值$1500.01($510).99($1510) )E(X2n工作2的期望值銷售工作的收入第11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2 這兩份工作的期望值雖然一樣,但
5、是波動程度不同。波動程度越大,也就意味著風險越大。 離差(Deviation) 離差是用于度量實際值與期望值之間的差,顯示風險程度的大小。離差第12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3 與期望收入之間的離差工作12,000500 1,000- 500工作21,51010510-990 結果1 離差 結果2 離差離差第13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4 方差的公式: 方差=Pr1 X1-E(x)2 + Pr2 X2-E(x)2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衡量的是每一個結果與期望值之間的離差的平方的平均值(即方差)的平方根。方差和標準差第14頁/共75
6、頁Chapter 5Slide 15 計算方差工作12,000 250,000 1,000 250,000 250,000 500.00工作21,510100510 980,100 9,900 99.50離差的離差的 結果1 平方結果 2 平方 方差標準差方差的計算第15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6標準差 兩份工作的標準差計算:50.99900, 9$ 00).01($980,1.99($100)500000,250$0.5($250,000).5($250,00222111*標準差越大,意味著風險也越大。第16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7離差和標準差 工作
7、1的離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0.5(500)2+0.5 (500)2=250000美元 工作2: 0.99(10)2+0.01(990)2=9900美元 因此,工作1的標準差500,工作2的標準差為99.50,可以認為,工作1的風險要遠高于工作2。第17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18方差 方差的概念同樣適用于存在多種可能性結果的場合。例如, 工作1的可能性收入為1000,1100,1200,13002000,每一種可能性結果的概率同為1/11。 工作2的可能性收入為1300,1400,1500,1600,1700,每一種可能性結果的概率同為1/5。第18頁/共75頁Chapter
8、 5Slide 19 兩種工作收入的概率分布收入0.1$1000$1500$20000.2工作1工作2因為所有的收入結果是等概率的,所以分布曲線是水平的。工作1的收入分布的離散程度較高,標準差也大,風險也更大。概率第19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0不等概率收入分布的情況 工作1: 分散程度更高,風險也越大 收入呈凸狀分布: 獲得中間收入的可能性大,而獲得兩端收入的可能性小。第20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1 不同概率分布的情形工作1工作2與工作2相比,工作1的收入分布較離散,標準差也更大。收入0.1$1000$1500$20000.2概率因為極端的支付比那些
9、中間的可能性要小,因為極端的支付比那些中間的可能性要小,所以這兩種分布曲線都呈上凸形狀所以這兩種分布曲線都呈上凸形狀.第21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25.1.4 決策 決策(Decision making) 在上個例子中,一個風險回避者將選擇工作2:因為兩份工作的期望值相同,但工作1的風險較高。假設另一種情形:工作1的每一種結果下的收入都增加100美元,期望值變為1600。該如何選擇?第22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3 收入調整后的方差 工作12,100250,0001,100 250,0001,600500工作21510100510980,1001,50
10、0 99.50離差的離差的收入的 工作1 平方工作2 平方期望值標準差第23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4選擇 工作1: 收入期望值為1,600美元,標準差為 500美元。 工作2: 收入期望值為1,500美元,標準差為 99.50美元。 如何選擇?這取決于個人的偏好。第24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55.2 風險的偏好 對不同風險的選擇假設消費單一商品消費者知道所有的概率分布以效用來衡量有關的結果效用函數是既定的第25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6例題 某人現在的收入是15000美元,效用為13.5。現在,她考慮從事一項新的、有風險的工作。
11、從事這項新的工作,她的收入達到30000美元的概率是0.5,而收入降低到10000美元的概率也為0.5。 她必須通過計算她的期望收入(或期望效用)來評價新的工作。例子例子第26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7期望效用 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是與各種可能收入相對應的效用的加權平均,其權數為獲得各種可能收入的概率。 新工作的期望效用為: E(u) = (1/2)u($10,000) + (1/2)u($30,000) = 0.5(10) + 0.5(18) = 14第27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8期望效用在此情況下的期望收入: 0.5*300
12、000.5*1000020000新工作的預期收入為20000美元,預期效用E(u) 為14,但新工作有風險。現有工作的確定收入為15000美元,確定的效用為13,沒有風險。如果消費者希望增加其預期效用,就會選擇新工作。第28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295.2.1 不同的風險偏好人們對風險的偏好可分為三種類型:風險規避型(risk averse)風險中性型( risk neutral)風險愛好型(risk loving) 第29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05.2.1.1 風險的類型風險規避者(Risk Averse): 風險規避者是指那些在期望收入相同的工作中
13、,更愿意選擇確定性收入的工作的人。 如果一個人是風險規避者,其收入的邊際效用往往遞減。人們通過購買保險的方式來規避風險。第30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1風險規避者 例如,某女士現在擁有一份確定收入為20000美元,其確定的效用為16。她也可以選擇一份有0.5概率為30000美元、0.5概率為10000美元的收入的工作。該工作的預期收入為20000美元,預期效用為E(u) = (0.5)(10) + (0.5)(18) = 14第31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2風險規避者 因此,兩份工作的預期收入是相同的,但是,現有的確定收入給她帶來的效用是16,而新的、有
14、風險的預期收入給她帶來的效用是14,所以,她會選擇前者,即確定收入的工作。 所以,該消費者是風險規避者。第32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3收入效用該消費者是風險規避型的,因為她寧可選擇一份確定收入為20000美元的工作,而不選擇另一份有0.5可能為10000美元,0.5可能為30000美元的工作。E101015201314161801630ABCD風險規避者風險規避者風險規避第33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4風險中性者 如果一個人對于具有同一期望收入的不確定性工作與確定性工作的偏好相同時,那么,他就是風險中性者(risk neutral)。 風險中性者風險中
15、性者第34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5收入1020效用0306AEC1218該消費者是風險中性的,她對于期望收入相等的確定收入工作與不確定收入工作之間沒有特別的偏好。風險中性者的圖示風險中性者風險中性者第35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6 風險偏好者 如果消費者在期望收入相同的確定性工作與不確定性工作中選擇了后者,那么,該消費者就是風險偏好者(risk loving)。 例如:賭博、一些犯罪活動第36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7收入效用03102030AEC818該消費者寧可去接受有風險的工作,而不選擇確定收入的工作,因此,她是風險愛好型的。
16、風險偏好者風險偏好者風險偏好者第37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85.2.1.2 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risk premium)是指風險規避者為了規避風險而愿意付出的代價,它是能夠給一個人帶來相同效用的風險性工作與確定性工作之間的收入差額。 第38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39風險溢價的例題 例如一個消費者有一份有0.5可能為30000美元,有0.5可能為10000美元的工作(預期收入為20000美元)。這種預期收入產生的預期效用為:E(u) = 0.5(18) + 0.5(10) = 14第39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0收入效用01016由
17、于確定性收入為16與期望值為20的不確定收入所產生的效用均為14,因此,4就是風險溢價。101830402014ACEG20F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圖示第40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1 5.2.1.3 風險規避與收入波動 預期收入的波動程度越大,風險溢價也就越高。有一份工作,獲得40000美元收入(效用為20)的可能性為0.5,收入為0(效用為0)的可能性為0.5。 在此例中,預期收入仍為20000美元,但預期效用下降至10預期效用 =0.5u($0) + .5u($40,000) = 0 + .5(20) = 10第41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2風險規避與
18、收入在此例中,預期收入為20000美元的不確定性工作所帶來的預期效用僅為10。事實上,確定性收入為10000美元時,其效用也為10。因此,在此例中,風險溢價為10000美元(即預期收入20000美元減去確定性收入10000美元)。 第42頁/共75頁5.2.1.4 風險規避與無差異曲線 風險規避與無差異曲線Chapter 5Slide 43第43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45.3 降低風險 消費降低風險的措施主要有三種:1) 多樣化2) 購買保險3) 獲取更多的信息第44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5 5.3.1 多樣化 多樣化 假設一個廠商可以選擇只銷售空調
19、、或加熱器,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假設熱天與冷天的概率均為0.5 。廠商通過多樣化經營可以減少風險。第45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6降低風險例題銷售空調30,000 12,000銷售加熱器12,00030,000 *熱天或冷天的概率均為0.5 如果廠商只銷售空調,或只銷售加熱氣,那么,收入或為30000美元,或為12000美元。n預期收入為: 1/2($12,000) + 1/2($30,000) = $21,000熱天 冷天 銷售空調或加熱器的收入第46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7多樣化 假如廠商分別將一半的時間用于銷售空調,另一半時間銷售加熱器: 如果天氣
20、炎熱,空調的銷售收入為15000,加熱器的銷售收入為6000,預期收入為21000。 如果天氣較冷,空調的銷售收入為6000,加熱器的銷售收入為15000,預期收入為21000。 因此,通過多樣化經營,天氣無論炎熱或較冷,廠商均可獲得21000的預期收入(固定收入),沒有風險。第47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8多樣化在上例中,加熱器與空調是完全負相關的,廠商通過多樣化經營可以消除風險。在通常的情況下,通過將投資分散在一些相關性較小的事件上,可以較大程度地消除一部分風險。第48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495.3.2 保險 風險規避者為了規避風險愿意付出一定的代
21、價。 如果保險的價格正好等于期望損失,風險規避者將會購買足夠的保險,以使他們任何可能的損失得到全額的補償。第49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0 投保的決策不投保$40,000 $50,000 $49,000$3,000投保49,00049,00049,0000 被盜 安全 預期 (Pr =0.1)(Pr =0.9) 財富標準差第50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1保險 保險的購買使得無論有無風險損失,投保人的收入總是固定的。因為保險的支出等于期望損失,因此,固定收入總是等于風險存在時的期望收入。 對于一個風險規避者而言,確定收入給他帶來的效用要高于有風險的不確定收
22、入帶來的效用。第51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2大數定律 大數定律(the law of large number)是指盡管孤立的事件是偶發性的,或者大部分是不可預測的,但是,許多相似事件的平均結果是可預計的。 盡管孤立的事件可能是偶發的,不可預計的,但許多相似事件的平均結果是可預計的. ExamplesA single coin toss vs. large number of coinsWhom will have a car wreck vs. the number of wrecks for a large group of drivers第52頁/共75頁Chapt
23、er 5Slide 53例: 假設: 某人家中被盜的可能性是10%,損失為10000美元。 預期損失 = 0.10 x $10,000 = $1,000 假定有100人面臨同樣的境況 每人交納1000美元的保費,100人就匯集了100000美元的保險基金,用于補償損失。 保險公司估計,這100個人的期望損失總計約為100000美元,有了上述的保險基金,保險公司就不必擔心無法賠付損失了。保險公司的收支保險公司的收支第53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45.3.3 信息的價值 完全信息的價值(Valu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 完全信息的價值是信息完全時進
24、行選擇的期望收益與信息不完全時進行選擇的期望收益的差額。第54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5獲取信息的價值 假設商場經理要決定訂多少套的秋季服裝:如果訂100套,則進價為180美元/套如果訂50套,則進價為 200美元/套每套的售價是300美元如果衣服沒有賣出,可以一半的價格退貨。售出100套衣服的概率為0.5,售出50套衣服的概率也是0.5。第55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6 1. 訂50套 5,000 5,000 5,0002. 訂100套1,50012,0006,750 售出50套 售出100套 期望收益 如果沒有完全的信息:風險中性者會訂100套服裝風
25、險規避者會訂50套服裝第56頁/共75頁Chapter 5Slide 57完全信息的價值 假設信息完全,那么,訂貨數必須與銷售量相同。有兩種結果:訂50套售出50套,或者訂100套售出100套。這兩種結果的概率均為0.5。 如果信息完全,作出正確的選擇,那么,預期收益為8,500.8,500 = 0.5(5,000) + 0.5(12,000) 如果信息不完全,訂100套的預期收益為6,750。 因此,完全信息的價值就是1750(8500-6750)。第57頁/共75頁5.5 行為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
26、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Chapter 5Slide 58第58頁/共75頁理性的經濟人假設 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經濟人既會計算、有創造性并能追求最大利益的人是進行一切經濟分析的基礎”(卡爾布魯內),傳統西方經濟學由此展開其對于微觀經濟主體的理性規律的研究,可見理性人假設是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石。 Chapter 5Slide 59第59頁/共75頁理性人假設 以理查德泰勒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開始對作為傳統理論對理論的立論根本的“理性人”假設提出置疑。他們嘗試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
27、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來,提出了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微觀研究的對象,從而開創了對微觀經濟主體非理性規律進行研究的先河,行為經濟學由此誕生。隨后大批學者對這一嶄新的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信心并積極投身于其研究中。Chapter 5Slide 60第60頁/共75頁行為經濟學的誕生 一般認為行為經濟學正式創立于1994年,已故著名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爾斯基(Amos Tversky) ,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里查德薩勒(Richard H. Thaler) ,馬修拉賓(Matthew Rabin) ,美籍華人奚愷元教授等是這一學科的開創性代表。以行為經濟
28、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維農史密斯(V. Smith)因在行為經濟理論和實驗經濟學方面的杰出研究而獲得2002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為標志,行為經濟學有力地展現了其存在價值、學術地位以及廣闊的研究前景。 Chapter 5Slide 61第61頁/共75頁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事務教授。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半授予卡尼曼,是因為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與經濟學融合到了一起,特別是在有關不確定狀態下人們如何作出判斷和決策方面的研究”。Chapter 5Sl
29、ide 62第62頁/共75頁弗農史密斯( Vernon L.Smith,1927- ) 弗農史密斯( Vernon L.Smith)1927年出生,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和法律教授。其主要研究成果是,他發現了人類決策的不確定性,即發現人類決策常常與根據標準經濟理論假設所作出的預測大相徑庭。 因“通過實驗室試驗進行經濟學方面的經驗性分析,特別是對可選擇性市場機制的研究”而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Chapter 5Slide 63第63頁/共75頁弗農史密斯( VernonL.Smith)實驗經濟學之父.Chapter 5Slide 64第64頁/共75頁5.5.1 更復雜的偏好 稟賦效
30、應: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么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它是由Tbaler(1980)提出的。這一現象可以用行為金融學中的“損失厭惡”理論來解釋,該理論認為一定量的損失給人們帶來的效用降低要多過相同的收益給人們帶來的效用增加。因此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于對“趨利”的考慮。出于對損失的畏懼,人們在出賣商品時往往索要過高的價格。Chapter 5Slide 65第65頁/共75頁稟賦效應 損失厭惡 賣主的估價永遠比買主高 “敝帚自珍”自家的破掃帚也比別人家的新掃帚更有價值。Chapter 5Slide 66第66頁/共75頁5.5.2 簡單法則和決策中的偏差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沉錨效應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為主是其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形式。Chapter 5Slide 67第67頁/共75頁Anchor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冶金建設工程管理辦法
- 遞送效率分子工程-洞察及研究
- 石墨烯材料在環保中的應用
- 高校面向未來的產業轉型與發展策略研究與實施
- 加強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 廣州市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
- 咖啡廳員工管理規范與培訓計劃
- 幼兒園食品安全月會議記錄內容
- 商科教育改革路徑探究
- 安全生產15條安全措施
- 吊頂工程施工培訓講義內容詳細
- 天門山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婦產科學 妊娠合并心臟病
- -衛生資格-副高-疾病控制-副高-章節練習-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控制-試題(單選題)(共1125題)
- 骨質疏松病人的護理
- 高中英語全國高考考綱詞匯3600匯總
- GB/T 35068-2018油氣管道運行規范
- GB/T 13277.7-2021壓縮空氣第7部分:活性微生物含量測量方法
- 2023年婁底冷水江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特勞特戰略定位總裁課程課件
- 陳寶光-TTT課程開發與設計(講義)V2.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