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旋前圓肌綜合癥(精)精品課件ppt知識講解_第1頁
最新旋前圓肌綜合癥(精)精品課件ppt知識講解_第2頁
最新旋前圓肌綜合癥(精)精品課件ppt知識講解_第3頁
最新旋前圓肌綜合癥(精)精品課件ppt知識講解_第4頁
最新旋前圓肌綜合癥(精)精品課件ppt知識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旋前圓肌綜合癥(精)概述n旋后肌綜合癥是橈神經深支(骨間背側神經)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壓,使造成該神經所支配的肌肉麻痹或無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綜合征。 橈神經受損主要表現為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后障礙及手背橈側和橈側3個半手指背面皮膚,主要是手背虎口處皮膚麻木區。典型的畸形是垂腕。 肘以上完全性損傷者不能伸腕伸拇伸指及外展拇呈垂腕畸形手背虎口處感覺障礙。 肘以下完全性損傷者感覺無影響不能伸拇外展拇及伸指,無垂腕畸形。應用解剖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在腋部發出,在臂部沿肱二頭肌內行走,降至肘窩后,穿旋前圓肌二頭之間行于前臂正中指淺、深屈肌之間達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數支

2、指掌側總神經,正中神經通過旋前圓肌兩頭之間后,發出前骨間神經,支配下列肌肉:拇長屈肌、第1、2指深屈肌、旋前方肌以及拇短展肌、拇對掌肌、拇短屈肌淺頭、第1、2蚓狀肌。 正中神經:運動障礙表現為前臂的旋前運動喪失,屈腕及外展力弱,屈腕時手向尺側傾斜、拇指、食指和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對掌,魚際萎縮塌陷,稱為“猿手”。感覺障礙表現為手掌橈側和手指掌面橈側710的皮膚感覺喪失。尺神經(ulnar nerve)()發自臂叢內側束,沿肱動脈內側下行,至三角肌止點以下轉至臂后面,繼而行至尺神經溝內,再向下穿尺側腕屈肌至前臂掌面內側,于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間、尺動脈內側繼續下降到達腕部。在腕部,尺神經于腕

3、骨的外側穿屈肌支持帶的淺面和掌腱膜的深面進入手掌。尺神經在前臂的肌支支配尺側腕屈肌、第3、4指深屈肌、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對掌肌、小指屈肌、第3、4蚓狀肌、骨間肌、拇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側頭。尺神經發出的感覺支有:掌皮支,分布小魚際肌表面的皮膚;背皮支,分布于手背尺側和小指、無名指尺側半背面的皮膚;終末淺皮支,分布于手掌尺側面遠端皮膚和小指、無名指尺側掌面的皮膚 尺神經受損表現 尺神經在臂部損傷時,主要表現為屈腕能力減弱,屈、指的遠節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內收力弱,小魚際肌及骨間肌明顯萎縮,各指不能互相靠攏,各掌指關節過伸,第、指的指間關節彎曲,稱為“爪形手”,其感覺障礙則以手內側緣為主。應用解剖

4、= 橈神經 = 正中神經 =尺神經應用解剖 旋后肌是肘后一塊小肌肉起于尺骨上端后方橈側,止于橈骨上段橈側,分為深淺兩層。應用解剖 旋前圓肌起于肱骨內上髁、尺骨喙突;肌束向外上,止于橈骨中部13處旋前肌粗隆,具有使前臂旋前和屈肘的功能。 正中神經肘部受壓原因 1、Struthers韌帶 正中神經在肘上部受壓結構,多數作者報道為Struthers韌帶 , Struthers韌帶是由肱骨髁上突連于肱骨內上髁或內側肌間隔的一束硬纖維條索,正中神經及肱血管在其下面通過髁上突位于肱骨的前內側面。正中神經肘部受壓原因 2肱二頭肌頭肌腱膜 肱二頭肌頭肌腱膜作為使正中神經受壓的一個解剖因素已被人們所認識。Kop

5、ell和Thompsma指出,肱二頭肌頭肌腱膜的增厚和緊張,是正中神經受壓的一個因素,此外肱二頭肌深面的血腫,或肱肌肥大,肱二頭肌腱膜下間隙變窄,也可使正中神經受壓。 3正中神經與旋前圓肌的關系 據報道,正中神經與旋前圓肌的位置關系可分為 5種。I型為正中神經通過旋前圓肌肱骨頭和尺骨頭之間82.592.5;型為旋前圓肌尺骨頭缺如,正中神經 正中神經肘部受壓原因 通過肱骨頭后方,占 1.08.75;型為正中神經通過尺骨頭后方,占16.25;型為正中神經穿經肱骨頭,占1.52.5;V型為正中神經穿經尺骨頭,占 1。 4旋前圓肌肱骨頭和尺骨頭的結構旋前圓肌肥大以及肌內腱束是正中神經受壓的重要因 素。

6、正中神經的分支在肘窩部穿旋前圓肌向下,行于指淺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間,向下經腕管至手掌,其在前臂的分支有: 肌支:支配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指淺屈肌,掌長肌 骨間掌側神經:沿骨間膜掌側,與骨間掌側動脈同行于指深屈肌和拇長屈肌之間,分支支配拇長屈肌,旋前方肌和指深屈肌橈側半。 病因慢性勞損急性扭傷、外傷受寒腫瘤或囊腫病理 旋后肌是肘后一塊小肌肉,起于尺骨上端后方橈側,止于橈骨上段橈側,分為深淺兩層,橈神經深支經旋后肌兩層之間穿過,除支配旋后肌外,還支配尺側腕伸肌、指總伸展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長、短伸肌及拇長展肌,是一種單純運動神經,在旋后肌淺層的近側緣是較堅韌的腱性結構,稱為旋后肌腱弓,神經常

7、在此處受壓。(1)解剖異常的旋后肌淺層近側緣橫纖維束在旋后肌腱弓上越過橈神經深支造成壓迫。腱弓狹窄,與橈神經深支及周圍組織粘連等造成橈神經深支入口縮窄性病因。(2)橈返動脈及其分支交叉于橈神經深支上,或橈側腕短伸肌內側,緣腱弓牽張卡壓。造成橈神經深支受壓綜合征。(3)橈神經深支在旋后肌淺深層間穿越,所以旋后肌組成了該段的神經通道,稱為“橈管”。前臂長期用力旋前旋后可使旋后肌腫脹、粘連,尤其是Frohse腱弓更易發生損傷,出現炎性水腫、瘢痕粘連等。或在橈管內有局部的占位性病變如脂肪瘤、血管瘤、血腫、腱鞘囊腫、纖維瘤等使神經間隙狹窄,出現橈神經深支(即骨間背側神經)受壓癥狀(4)孟氏骨折、橈骨頭骨

8、折或脫位時,如橈骨頭向前上方移位致橈神經深支(骨間背側神經)受牽拉或壓迫。(5)類風濕性關節炎、滑囊炎、肘內翻及局部軟組織損傷形成疤痕粘連等使Frohse腱弓、旋后肌或橈側腕短伸肌腫脹粘連。病理旋前圓肌綜合征的解剖卡壓以肱二頭肌肥厚或緊張引起正中神經卡壓較為常見。還可見于旋前圓肌纖維束帶卡壓正中神經,反復的重復性旋前動作可使卡壓加重?;颊呔沙霈F正中神經傳導異常。因Struthers韌帶引起的旋前圓肌綜合征較少見。旋前圓肌和指淺屈肌腱弓的纖維化使神經易于發生卡壓。蓄積性損傷是引起神經卡壓的因素之一。必須反復使用前臂,特別是前臂旋轉或屈指的患者,肌肉肥厚,正中神經也易受到卡壓。旋前圓肌綜合征的卡

9、壓發生于正中神經分支前。病理 除此之外,如果前骨間神經從正中神經橈側發出,恰位于纖維腱弓之下,發生卡壓的可能性也較大。一些患者的上肢疼痛可因上肢重復性勞累性動作,加之相關的解剖學變異、腫脹、肌肉肥厚等引起勞累性筋膜間室綜合征的發生。前臂慢性疼痛也可因此而引起。臨床表現與診斷 旋后肌綜旋后肌綜綜合征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1、橈神經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外展、伸直障礙,25指掌握指關節不能主動伸直,而前臂旋后障礙可能較輕,腕關節可以主動伸直(橈側深腕肌不屬橈神經深支支配),但偏向橈側,無垂腕畸形,無虎口區感覺異常。 2、肘窩偏橈側處壓痛。臨床表現與診斷 旋前圓肌綜合征患者的主要臨床

10、表現為: 1肘前部酸痛,并向橈側三指放射,橈側3個半手指麻木或感覺異常。 2大魚際肌肌力減弱、握力下降。 3正中神經支配區麻木、燒灼感及感覺障礙。 4當前臂用力旋前、屈肘、被動旋后或握拳時癥狀加重。特殊檢查 正中神經受壓: 1. 腕掌屈試驗(Phalen test): 雙手背緊貼,手指下垂前臂于胸前呈一直線。如在1min內橈側3個半手指麻痛為強陽性。3min內麻痛為陽性。提示腕部正中神經卡壓即腕管綜合征。 2. 腕背屈試驗(Reverse Phalen 征): 雙手伸指掌側合攏,前臂于胸前呈直線。如在1min內橈側3個半指麻痛為強陽性,3min內麻痛為陽性。提示腕管綜合征。 特殊檢查 尺神經受

11、壓: 1. 屈肘試驗: 將雙側肘關節主動屈曲到最大限度,很快引起患側手尺側發麻、疼痛或感覺異常,為陽性。提示肘部尺神經卡壓。這是由于最大屈肘時尺神經將受到較嚴重牽拉,而誘發該體征。 2. Froment試驗: 拇、示指用力相捏時,不能做成圓圈,而是方形,即拇指、指間關節過伸、掌指關節屈曲、手指遠指間關節過伸畸形,提示前骨間神經或尺神經卡壓。 3. Wartenberg試驗: 小指不能內收為陽性。提示尺神經損傷。 特殊檢查 4. Fowler試驗:爪形手畸形的患者,用手指壓住近節指骨背側,糾正掌指關節的過伸畸形,爪形手消失,指間關節可伸直,此時該試驗為陽性。意義在于行蚓狀肌功能重建時,可僅行掌側

12、關節囊緊縮術,而不必行肌腱固定于側腱束上的動力型手術。該試驗用于尺神經損傷病人行爪形手畸形矯正的手術前檢查。 橈神經卡壓的檢查 中指試驗: 患者坐位,用力伸肘、平伸腕、平伸手指,檢查者抓住中指突然向下屈,引起肘部疼痛為陽性,提示骨間背神經卡壓癥或橈管綜合征。體格檢查 1壓痛點 不固定,分布在旋前圓肌周圍。 2Tinel征 叩擊近正中神經卡壓點時,橈側3個半手指處疼痛加劇,并可有牽扯性麻木感及觸電感者為陽性。實驗室檢查 肌電圖檢查顯示神經傳導受阻,伴相關肌肉纖維震顫。 X線可見上述局部骨性異?;蜍浗M織腫物陰影。 鑒別診斷 需與腕管綜合征進行鑒別,旋前圓肌綜合征與腕管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相似。兩者的主

13、要相同點:腕部和前臂痛;大魚際肌肌力減弱;橈側3個半手指麻木或感覺異常。不同點:旋前圓肌綜合征無夜間痛;腕部Tinel征陰性;Phalen征陰性;腕部神經傳導速度正常;掌皮支支配區的感覺功能減退。 尚需與胸廓出口綜合征、臂叢神經炎、神經根型頸椎病等相鑒別。應用針電極對卡壓區正中神經支配肌群進行電診斷,通過判斷肌肉失神經電位的變化,有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一)手法治療 目的:改善旋前圓肌高張力狀態,恢復肌肉彈性,解除神經受壓狀況。 治則:舒筋通絡,活血化瘀。 部位及取穴:肘及前臂部,尺澤、曲池、手三里、孔最、列缺等穴。 手法:滾法、一指禪推法、按法、揉法、捻法、搓法。方法一(1)準備手法:患者坐

14、位,患側前臂放在治療臺上,肘部下方墊以軟物。術者坐或立于患者面前,先用滾法、按揉法施術于患者肘窩處,重點按揉尺澤與曲池穴。(2)治療手法:體位同前。術者于患者前臂外側、橈側用攘法、一指禪推法,從肘窩緩慢向腕部方向治療,施用手法的同時配合患側前臂的被動旋前、旋后動作,然后按揉手三里、列缺等穴。如此反復操作10分鐘左右。在患側大魚際、小魚際及骨問肌施揉法;各手指施捻法治療,約5分鐘。 (3)整理手法:囑患側上肢自然下垂,術者立于患側,用搓法上下搓動患者前臂35次。方法二 (1)痛點分筋法:術者屈拇指在患者患側肘窩橈側筋結之上,深壓著骨,穩力分筋23次。 (2)整理法:患者坐位,術者將患側腕部夾于腋

15、下,雙手分握于肘的兩側,靈活做擺、掂、挺等動作。 (3)屈肘旋轉:術者一手托患肘,另手握腕,屈肘同時內旋、外旋前臂各20次。 以上手法可以反復操作。(三)一般療法 早期可進行局部制動,患臂休息,外用涂搽劑及敷貼劑,配合物理治療,如微波、超短波、紅外線等,盡量避免手法治療,以免加重神經周圍的充血及水腫。 針刺選用尺澤、曲池、手三里、孔最、列缺等穴。(四)藥物治療 1內服藥 瘀滯證:有急性損傷史,肘外側及前臂近端伸肌群處疼痛,腫脹,灼熱,活動痛甚,壓痛或觸及有腫物。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或弦細。治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方用和營止痛湯等。 虛寒證:有反復多次勞損史,肘外側及前臂近端伸肌群處輕度腫脹,疼痛,壓痛,勞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減輕。手背麻木,手指無力。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治宜活血止痛,溫經通絡,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 2外用藥 有瘀腫者,可外敷消腫止痛膏,后期用海桐皮湯熏洗。 (五)其他療法 l封閉療法:在旋前園肌部卡壓點行局部封閉,注射 1普魯卡因 24Inl加醋酸強的松龍25mp,每周1次,共23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