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歷史地理學基本理論歷史地理學基本理論 1.1 傳統沿革地理學中國的沿革地理學,也叫輿地學,主要研究歷代疆域、政區、地名、水道因襲與更易等內容,長期以來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地理以一詞源于易經系辭,里面有“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禹貢是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實際上產生于戰國后期。 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內容包羅萬象,主要記述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產、巫術、宗教等,也包括
2、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的礦物記錄,是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此外,山海經還保存了夸父逐日等不少遠古神話傳說。現可見最早版本為晉郭璞山海經傳。傳統沿革地理學過渡階段現代歷史地理學班固漢書地理志堪稱我國第一本歷史地理著作。酈道元水經注、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至宋元以來的傳世著作,直至嘉慶重修一統志,這些地理論著往往追溯到遠古,注重歷史現象的記載和研究。王應麟(1223-1296),精通天文、地理、歷史、文學、音韻等嗎,著作今存14種287卷,其沿革地理成果主要保存在通鑒地理通釋、玉海、困學紀聞、詩地理考等書中。胡三省(1230-1302),王應麟的學生,精于地理,主要論著是資治通鑒音注
3、294卷。錢大昕(1728-1804),主要論著是潛研堂文集、廿二史考異、三史拾遺、十駕齋養新錄、 十駕齋養新余錄等。二十四史中有十六史有地理志 過渡階段(二十世紀上半葉)隨著現代地理學知識的傳入,中國傳統沿革地理學開始向現代歷史地理學過渡。a、楊守敬和熊會貞合作歷代輿地圖清末(1911年)刊出,共1714幅地圖,是中國歷史地圖繪圖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國歷史地圖集之前,我國歷史上朝代最完整、內容最詳細的一套大型歷史地圖集。b、中國地學會與地學雜志1909年9月28日,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等在天津成立“中國地學會”(1912年遷至北京),這是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學術團體,積極引進西方地理學,把傳統沿革地
4、理與之結合,促進中國現代地理學的萌芽 和成長。創辦地學雜志。 c、禹貢學會與禹貢半月刊由顧頡剛和譚其驤發起,1934年 2月在北平籌備,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顧頡剛為理事長。會員大多是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等校師生,以及一些編輯和研究人員。 學會主要任務是:編輯中國地理沿革史、中國地理沿革圖、中國地名辭典、以及中國民族演進史等;研討中國邊疆和水利等問題;考訂校補歷代正史地理志;編錄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專題研究;并與其他學科的學者合作開展學術研究。學會出版有刊物、研究報告和叢書等。 禹貢(半月刊)自 1934年3月創刊先后共出7卷,計82期。主要發表研究中國地理沿革、邊疆民族演進等方面論文
5、及調查報告,并將重要問題集為專號;刊載國內地理界消息。期刊的英譯稱意為中國歷史地理,在當時文教、學術界頗有影響。學會還編印多種比例尺的地圖底本,供編圖使用。出版了有關邊疆和游記的叢書。學會重視實地調查,如1936年夏組織的“后套水利調查團”,考察成果匯集出專號。 顧頡剛是現代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是中國近代學術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學者,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1934年初與譚其驤等人籌備組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制定“禹貢學會研究邊疆計劃書”,為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邊疆和民族歷史與現狀的研究。禹貢刊物成為當時中國歷史地理、邊疆和民族史研究的總匯,培養了
6、一代歷史地理學人才,并創立了中國的歷史地理這門學科。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童書業、張維華、白壽彝、吳豐培、馮家昇等著名學者均為禹貢學會會員,也是后來中國史地研究的大家。 侯仁之(1911-),歷史地理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我國申遺發起人之一。1949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在燕京大學任教,開設“中國歷史地理”,1950年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一文,第一次在我國從理論上闡明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的區別及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和任務。主要研究北京城市歷史地理、沙漠歷史地理等領域,主編北京歷史地圖集,出版侯仁之文集、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歷史地圖集、歷史地理學四論、歷史地理學的視
7、野 、燕園史話等。 (19111992年),歷史地理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1932年畢業于燕京大學研究院。1934年與顧頡剛等發起成立中國第一個歷史地理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早年研究地理沿革、疆域史地和民族問題,自成體系。1955年起主持編纂中國歷史地圖集,并致力于黃河水系的研究,對黃河史研究作出貢獻。主編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辭海歷史地理分冊、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著有長水集(上、下冊)、長水集續編、長水粹編等。 (1912-2001),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先后擔任西北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教授。1932年,考入北平輔仁大學歷史系。1934年初
8、,成為禹貢的主要作者和禹貢學會會員,并在1936年大學畢業后,留駐學會,協助顧頡剛編輯出版刊物。大學畢業前,受顧頡剛之命,撰寫 中國疆域沿革史一書,于 1937年出版,成為我國現代第一部公開問世的沿革地理專著。長期從事西北史地研究,開創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研究、古都學等研究領域,創辦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期刊。著作有中國疆域沿革史(與顧頡剛合著),中國的運河、河山集(17集)、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與曹爾琴、朱士光合作)、中國人口地理和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上、下冊)、中國古都和文化、唐代歷史地理研究、黃河流域諸河流的變遷與治理,主編西安歷史地圖集。 北京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
9、學 中國歷史地理學理論與方法歷史人文地理歷史政治地理歷史城市地理歷史經濟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歷史民族地理歷史人口地理歷史自然地理歷史氣候變遷歷史植被變遷歷史水系變遷歷史地貌變遷歷史地理文獻研究歷史地圖與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 晉代張華所著晉代張華所著博物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源出星宿”。 春秋戰國至西漢末黃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稱為春秋戰國至西漢末黃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稱為“大河故瀆大河故瀆”,或,或“王莽河王莽河”、“王莽故瀆王莽故瀆”。 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大規模筑堤固定下來的河道是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大規模筑堤固定下來的河道是漢書漢書地理志地理志河河(簡稱(簡稱“漢志河漢志河”),)
10、,結束了多股分流局面,結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稱第一次改道。漢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縣)今濮陽西可稱第一次改道。漢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縣)今濮陽西南南今館陶縣東北臨清南德州東南東光東孟村北黃驊西南入今館陶縣東北臨清南德州東南東光東孟村北黃驊西南入海。海。 公元公元11年(王莽建國三年)黃河在今河北大名東決口,造成第年(王莽建國三年)黃河在今河北大名東決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陽西南范縣北莘縣東聊城南禹城西王景河走向:今濮陽西南范縣北莘縣東聊城南禹城西濱州北利津東南入海。濱州北利津東南入海。
11、北宋黃河第三次改道1048年(北宋慶歷年(北宋慶歷8年)河決澶州商胡埽(今濮陽年)河決澶州商胡埽(今濮陽東),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東兩條河道。東),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東兩條河道。 1128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年(南宋建炎二年)決河于今滑縣李決河于今滑縣李固渡,決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大河由泗入淮,這是第四固渡,決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大河由泗入淮,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次重大改道。 1232 1232年人為決河于歸德鳳池口(今商丘西北),這次年人為決河于歸德鳳池口(今商丘西北),這次改道形成多條河道,主要如下:改道形成多條河道,主要如下: 1. 1. 奪濉入淮。奪濉入淮。2.2.奪汴
12、入奪汴入淮。淮。3. 3. 奪渦入淮。奪渦入淮。 4.4.奪潁入淮。此前黃河南徙不超過唐奪潁入淮。此前黃河南徙不超過唐宋汴河一線,至此奪潁、奪渦入淮,黃河下游河道已經到宋汴河一線,至此奪潁、奪渦入淮,黃河下游河道已經到達了這個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達了這個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13511351年賈魯治河,挽河東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這就年賈魯治河,挽河東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這就是是“賈魯河賈魯河”。 賈魯河走向:今蘭考縣東曹縣南商丘北碭山西賈魯河走向:今蘭考縣東曹縣南商丘北碭山西蕭縣北經徐州入泗,由泗入淮。蕭縣北經徐州入泗,由泗入淮。副都御史 河工河工“不在山東、河南、豐、沛,而專在徐、邳不在山東
13、、河南、豐、沛,而專在徐、邳”。潘季馴潘季馴 “束水攻沙束水攻沙”及及“蓄清刷黃蓄清刷黃”。萬歷七年萬歷七年(1579年)完成黃河兩岸的遙堤以及洪澤湖以東的年)完成黃河兩岸的遙堤以及洪澤湖以東的高家堰堤等治河工程,其故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高家堰堤等治河工程,其故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黃河。黃河。康熙十六年(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靳(年)起,靳(jn)輔治河,重點)輔治河,重點就放在淮陰以下至河口段上。他采取以疏浚為主的就放在淮陰以下至河口段上。他采取以疏浚為主的方針,從清江浦歷云梯關至海口,方針,從清江浦歷云梯關至海口,“挑川字溝挑川字溝”,把,把河床挖深。河床挖深。 18551855年(
14、清咸豐五年)河決銅瓦廂,結束了下游年(清咸豐五年)河決銅瓦廂,結束了下游660660多年由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回到渤海灣入海。淮入海的歷史,回到渤海灣入海。翁同龢、李鴻章等代表安徽、江蘇的利益,不同意堵口。山翁同龢、李鴻章等代表安徽、江蘇的利益,不同意堵口。山東巡撫丁寶楨代表山東的意見,則要求堵口歸故。雙方爭執東巡撫丁寶楨代表山東的意見,則要求堵口歸故。雙方爭執不休,而清政府正面臨太平天國革命的風暴,不休,而清政府正面臨太平天國革命的風暴,“軍事旁午,軍事旁午,無暇顧及河工無暇顧及河工”。因而在二十年間,聽任洪水在山東西南泛。因而在二十年間,聽任洪水在山東西南泛濫橫流,直至光緒元年(濫橫流,直
15、至光緒元年(18751875年)始在全線筑堤,使全河均年)始在全線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黃河下游河道。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黃河下游河道。 1962年譚其驤先生在題為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后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的文章中指出: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程度與這里的植被覆蓋率直接相關,而植被情況如何又主要決于生活在這里人們的生產活動方式。 以以11.611.6億噸作為現代侵蝕億噸作為現代侵蝕過程中自然侵蝕的基數,過程中自然侵蝕的基數,計算出計算出11941194年年18551855年年等三個時期的人為加速侵等三個時期的人為加速侵蝕率,并指出在現代黃土蝕率,并指出在現代黃土高原侵蝕過程中自然侵蝕高原侵蝕過程中自然侵蝕占總侵蝕量占總侵蝕量22.3322.33億噸的億噸的51.951.9,仍占主導地位,仍占主導地位 。 黃土高原各個時期人文加速侵蝕(黃土高原各個時期人文加速侵蝕(% %) 類型年代(年)類型年代(年) 丘陵溝壑區(丘陵溝壑區(% %) 高原溝壑區(高原溝壑區(% %) 現在現在 30 30 30 30 2000 2000年前年前 18 9 18 9 4000 4000年前年前 8 2 8 2 6000 6000年前年前 2 0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隴南地區成縣數學三上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焦作市沁陽市數學三上期末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江蘇省連云港市沙河子園藝場小學三上數學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七年級上政治知識點復習課件
- 2025年衛生資格考試核心資料試題及答案
- 日本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反思試題及答案
- 醫療環境與職業安全的試題及答案
- 全面掌握的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自考行政管理考情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廣東廣州中物儲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國屏蔽泵市場運行態勢分析及運營動態規劃研究報告
- 海外安保面試題及答案
- 危重患者的早期康復
- 鄉村振興戰略相關試題及答案
- QC080000基礎知識課件
- 急診護理團隊精神
- 機車運用質量指標馬元課件
- 模擬退火與數論-深度研究
- 《防災減災專題培訓》課件
- 智聯網汽車技術 課件 13.9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