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品牌農業提升計劃實施方案為全面落實市委提出的品牌農業提升“164”計劃,提升安丘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效益和競爭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發展品牌農業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打造以安全優質為鮮明特色的主要農產品品牌體系和整體品牌形象,加大品牌培育和宣傳力度,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產品優質優價,再造農業發展新優勢。二、發展目標-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非經濟作物調經濟作物、大田調大棚、山地調林果、低效調高效
2、、零散調規模“五調”,農業產出效益和產業鏈增值效益明顯提高,力爭三年內建成80萬畝高效農業“萬元田”。- -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引導和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產業集中度高的高端農產品加工企業。力爭三年內,全市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值達到農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的60%以上。-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全面落實“三責任一承諾”制度和農業投入品”告知備案、連鎖直營、集中監管、聯合執法、規范使用”制度,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二維碼追溯管理體系和農產品安全指數發布制度,力爭三年內實現食用農產品二維碼追溯全覆蓋、濰坊市級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品安全指數發布全覆
3、蓋。-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突破。積極探索種養結合、鏈條延伸、功能拓展等融合發展模式,完善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農業產業化的“升級版”,力爭三年內建成60個融合發展示范園。- -農業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提升。結合涉水涉地資金整合試點項目,重點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高標準基本農田等項目,鼓勵發展以鋼架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實施好機井通電工程,全面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品牌農業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力爭三年內培育農產品主體品牌50個、創建品牌聯盟5個,實現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推進措施(一)實施農業結構三年優化調整行動1,全市總體調整規劃。(1
4、)種植業,以率先建成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三年內新建、擴建標準化示范園區30個,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30個,新增省級農業標準化基地6個、濰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園區6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鎮3個,推動全市品牌農業發展。三年內全市非經濟作物調經濟作物面積32.6萬畝,其中瓜菜面積12.4萬畝,林果面積20.2萬畝;大田調大棚面積6.4萬畝,其中瓜菜大棚面積5.4萬畝,林果大棚面積7800畝;山地調林果面積17萬畝;低效調高效萬元田面積20.8萬畝,其中蔬菜、林果萬元田面積各10萬畝;零散調規模面積15.4萬畝,其中糧油新增調整面積2.9萬畝,瓜菜新增調整面積4.5萬畝,林果新增調整面
5、積7.4萬畝。2016年,新建、擴建標準化示范園區10個,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10個,新增省級農業標準化基地2個、濰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園區2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鎮1個。全市非經濟作物調經濟作物面積10萬畝,大田調大棚面積1.5萬畝,山地調林果面積4.9萬畝,低效調高效萬元田面積5.5萬畝,零散調規模面積4.7萬畝,共計實現土地調整面積26.6萬畝。(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各鎮街區)(2)養殖業,以建成省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為目標,三年內新建、改建標準化養殖園區20個,新增“三品一標”畜產品認證10個,新增省級標準化示范場5個、濰坊級20個以上,推動高效特色畜牧業發展。2016年,新
6、建、改建標準化養殖園區10個,新增“三品一標”畜產品認證4個,新增省級標準化示范場2個、濰坊級10個。(責任單位:市畜牧局,各鎮街區)(3)生態林果業,實施生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推進“一城一圈一區”生態建設戰略,加快綠色行動進程,打造生態屏障,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山地調林果步伐,大力發展經濟林,增加農民收入,力爭三年內完成造林綠化20萬畝。(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鎮街區)2.各鎮街區調整規劃。經濟開發區:三年調整萬元田400畝,發展大棚400畝,主要發展大姜、大蔥等。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70畝。新安街道:立足打造“城市農業公園”,三年發展生態長廊林果20000畝,調整萬元田1000畝,
7、發展大棚850畝,主要發展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建設示范園區4個。其中,2016年發展生態長廊林果3000畝,調整萬元田500畝,發展草莓、西紅柿大棚150畝。興安街道:三年調整萬元田7000畝,發展大棚1700畝,主要發展西紅柿、黃瓜等蔬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2900畝,發展大棚400畝。大汶河旅游開發區:立足打造“花田林海旅游區”,三年建設花田林海5000畝,調整萬元田10000畝,發展大棚5000畝,主要發展大蔥、大姜、西紅柿等蔬菜和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3000畝,發展大棚500畝,建設花田林海3000畝。景芝鎮:三年調整萬元田55000畝,發展大棚15000畝,主要發
8、展大櫻桃、核桃、榛子等林果,建設10個農業示范園區。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10000畝,發展大棚3724畝。凌河鎮:繼續優化提升“世界菜籃子”,三年調整萬元田3400畝,發展大棚3000畝,主要發展大蔥、大姜、西瓜等果蔬。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300畝,主要發展紅芽姜。石埠子鎮:立足打造“涪河古鎮”,三年調整萬元田3800畝,生態經濟林11000畝,主要發展櫻桃、草莓等林果和花卉苗木。其中,2016年發展生態經濟林6000畝,栽植核桃、櫻桃等林果,發展采摘旅游業。大盛鎮:立足打造“中國桑蠶之鄉”、宜居秀美生態旅游小鎮,三年調整萬元田12000畝,發展大棚300畝,主要發展桑蠶、瓜菜、
9、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4250畝,發展大桃等林果大棚50畝。輝渠鎮:立足打造“純美田園小鎮”,三年調整萬元田16000畝,發展大棚600畝,主要發展大桃、櫻桃等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6000畝,發展大棚240畝。部山鎮:立足打造“山水畫廊、五彩部山”,三年調整萬元田48000畝,發展大棚19000畝,主要發展瓜菜、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14000畝,發展西瓜、西紅柿大棚5000畝。石堆鎮:三年調整萬元田15000畝,主要發展大桃、梨等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3000畝,發展瓜菜、林果大棚1000畝。柘山鎮:立足打造南部山區“生態宜居康養小鎮”,三年建成生態
10、林場5個、5萬畝,三年調整萬元田9000畝,主要發展大櫻桃、富硒花生。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3000畝,建成生態林場2個、2萬畝。官莊鎮:立足打造“現代農業、林果之鄉”,三年調整萬元田3萬畝,發展大棚12000畝,主要發展大桃、榛子等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7000畝,發展設施果蔬大棚3000畝。金冢子鎮:三年調整萬元田5500畝,發展大棚2900畝,主要發展甜瓜、西紅柿等果蔬和大櫻桃等林果。其中,2016年調整萬元田1000畝,發展瓜菜、林果大棚700畝。(二)實施農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行動1 .著眼于精深化,提升完善產業鏈條。重點鼓勵引導魯豐集團、三通食品、鑫盛食品、臨福食品、三
11、濤食品、裕田食品等以保鮮、冷凍為主的果蔬加工企業,積極引進新項目、新設備、新工藝,研發生產飲料加工、果蔬罐頭、香精提取等新產品;以振祥食品、新興食品等屠宰分割為主的豬肉加工企業,新上火腿、香腸等精包裝、易儲存的熟食制品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條;以和盛園食品、春江食品等禽肉制品為主的加工企業,加快發展禽肉調理品,搶占國內新興調理品市場。抓好源清田黑蒜擴產、保康生物科技姜黃素提取、渠風食品科技谷骯粉擴產等大項目,加快企業規模膨脹和實力提升。(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2 .著眼于高新化,大力加強科技創新。支持沃華農業、合力牧業等有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
12、,建設科技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吸引高校在企業設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和研發機構,加快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路子。鼓勵企業加強與先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引進成熟的農產品加工技術和先進裝備,借助外力加快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3 .著眼于多元化,優化調整市場結構。按照“堅持一個標準、統籌兩個市場”的要求,引導東方紅食品、佳禾食品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盯住國外市場,積極到境外投資建立生產基地、經貿合作區,提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力;瞄準國內市場,積極研發適合國內市場消費特點的新產品,加快推進農超對接、農社對接、農校對接、農店對接,完善產品銷售渠道
13、。(責任單位:市商務局)4 .著眼于標準化,大力加強品牌建設。加快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國際質量標準認證以及地理標志認證。以魯豐集團、源清田食品、三通食品、福華食品、福克斯食品等企業為標桿,帶動出口農產品加工企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努力爭取HACCR危害分析及關鍵點控制體系認證)、日本JAS(日本有機農業認證)、英國BRC(英國零售商協會認證)、德國IFS(國際食品標準認證)等國際認證,積極在國外注冊商標,獲取國際市場通行證,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同時,引導企業注重品牌運營,充分發揮品牌效益,以品牌搶市場、創優勢、促發展。(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市場監管局)(三)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
14、監管深化提升行動1 .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工作制度,實現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全覆蓋。在全市130個社區、20個基層畜牧獸醫站配齊配足快速檢測儀器設備和檢測人員,對全行政區域內種植、養殖及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逐步開展產地準出工作,實行產地準出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對18種種植類原產地食用農產品(大姜、大蔥、蘿卜、白菜、芹菜、芋頭、香菜、蘋果、梨、花生、小米、紅薯、韭菜、黃瓜、蕓豆、茄子、西紅柿、辣椒)、12種種植類初加工食用農產品(大姜、大蔥、大蒜、胡蘿卜、圓蔥、芋頭、蘿卜、白菜、土豆、桃、蘋果、梨)、5種養殖類食用農產品(生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率先實施產地準出管理;2017年,逐步擴
15、大種植類原產地食用農產品、種植類初加工食用農產品、養殖類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覆蓋面;2018年,實現食用農產品全行政區域、全品種產地準出管理全覆蓋。(責任單位:市農安辦、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檢驗檢測中心,各鎮街區)2 .建立食用農產品安全指數發布制度,發揮政府信譽保障引領作用。由市農安辦牽頭組織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檢驗檢測中心等相關部門,通過采集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的檢測及其相關安全數據,將影響農產品安全的相關因素用數字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制作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數,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發布。(責任單位:市農安辦、市畜牧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檢驗檢測中心)(四)實施農
16、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行動1 .明確目標。三年內每個鎮街區著力打造3-5個融合示范園,力爭全市建設60個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園,引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各鎮街區)2 .規劃引領。各鎮街區結合各自實際,對擬建設園區結合本地特色做好規劃設計。要體現創意農業、鄉村旅游、休閑農莊等生態農業和畜牧業,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多形式、多特色、多業態推進。把“互聯網+”、人文元素、地方特色融入農業生產、流通、服務各環節。(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各鎮街區)3 .示范帶動。實施好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項目,重點抓好部山鎮合力牧業產業融合園區、大汶河旅游開發區花田林海
17、休閑園區、石堆鎮步云錦繡田園生態區、官莊鎮揮金河創意文化休閑園區、景芝鎮埠口村大櫻桃電商產業園區、輝渠歌爾莊園、柘山鄉情綜合旅游項目等園區建設。(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旅游局,各鎮街區)(五)實施農業基礎設施提升行動1 .農田水利建設。整合各項農田水利建設涉水涉地財政專項資金21934萬元,其中,2016年度投資701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4.2萬畝,深松土地面積5萬畝;2017年度投資768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4.6萬畝;2018年度投資7244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4.4萬畝。在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實施節水農業三年規劃,加快推進節水農業建設。整合各項財政資金,積極引
18、導和吸收社會資本,采取多種形式,加大資金投入,推廣示范管道灌溉、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建設微噴灌高效節水農田2.8萬畝,其中2016年建成1.1萬畝。(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水利局、市農發辦)2 .實施“機井通電”工程。計劃投資2.3億元,改造559個村,新上726臺農灌配變,兩年內解決未通電機井和已通電電力設施需改造的機井共1.1萬眼。(責任單位:市供電公司)(六)實施農產品品牌營銷行動1 .實施新型經營主體提升三年計劃。對新型經營主體,全面調查摸底,建立品牌提升目錄;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重點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指導;對合作社,重點推進規范化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19、,鼓勵合作社之間再聯合、再合作,建立區域性聯合社;對龍頭企業,重點引導其前后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價值鏈。各鎮街區每年至少打造一個最具品牌影響力和推廣價值的主體品牌,力爭三年內培育農產品主體品牌50個。(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農經局,各鎮街區)2 .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各鎮街區每年確定2-3個投資500萬元左右的品牌農業重點項目,制定年度工作推進計劃,建立情況調度和通報制度,加強指導協調和跟蹤服務,確保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為品牌農業持續發展提供項目支撐。(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各鎮街區)3 .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和監管保護。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因地制宜發展有機農產品,積極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認
20、證登記;提高“安丘大姜”“安丘大蔥”等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利用率,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管理,規范“三品一標”包裝標識;加強農產品商標保護,防止惡意搶注和侵權行為。(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市場監管局)4 .組建品牌聯盟。組織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物流、電子商務等農產品產業鏈相關主體,建立農產品品牌聯盟,帶動和促進聯盟成員生產經營自律,打造高標準、高品質的安全農產品,三年建設大蔥、大姜等5個品牌聯盟。(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各鎮街區)5 .加強品牌宣傳。在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建立安丘品牌安全農產品專欄,加強與央視、人民網、鳳凰網、大眾網等權威主流媒體合作,進行專題報道與推介。
21、在市區汽車站、公交站點、星級賓館、大型超市等場所利用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出口農產品,安丘原產地”“走遍神州,食在安丘”等體現安丘農產品安全優質特點的廣告語,在國省道、高速路、旅游景點、市界處、各鎮街區主要地點設置品牌農產品固定宣傳廣告牌。(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廣播影視中心、市新聞中心,各鎮街區)6 .組織營銷推介。每年按季節組織舉辦大姜、大蔥、蜜桃、櫻桃、草莓等果蔬品評賽事,提高品牌農產品美譽度和知名度。借助國內外博覽會、展銷會等大型專業展會平臺,組織品牌創建主體開展多種形式推介、洽談、產銷對接等活動,提升安丘農產品品牌形象。(責任單位:市委農工辦、市農業局、市廣播影視中心,各鎮街區)四、旅
22、游道路兩側綠化補助(一)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深化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實現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促進土地經營權向工商資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流轉集中,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每年新發展家庭農場100家,新培育安丘市級示范家庭農場30家,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培育示范社15家。鼓勵農民加強聯合與合作,引導農民合作社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專業聯合社,為各類經營主體搞好農村土地經營權證和大棚所有權證發放工作,增強其融資能力。推廣“合作社+龍頭企業+養殖基地”等模式,鼓勵包括互聯網統籌、基地化養殖、金融支撐、社會公共服務產品對接的開放性經營平臺建設。(責
23、任單位:市農經局、市畜牧局)(二)現代農業生產體系1 .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支撐。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應用水肥一體化、農藥減量控害、低毒生物農藥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三沼”綜合利用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年推廣綠色防控核心區3000畝,測土配方施肥110萬畝,推廣生物有機肥23萬畝。推廣飼料科學配方、新型飼料添加劑、分階段高效飼養技術,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2 .發揮科技服務平臺作用。建設完善沃華農業科技公司大蔥工廠化育苗、鑫盛食品公司生姜品種改良、奧原公司玉米品種實驗、普蘭特漢公司杜波種羊繁育、立森林業公司苗木繁育等研發服務平臺,提升我市種苗業科技創新能力和優勢特
24、色產業競爭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林業局)3 .大力開展精準培訓。加大對一線監管人員農產品產地準出二維碼追溯管理技術的培訓力度。重視和加強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的精準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00人。同時,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品牌農業創建等內容,分期分批選派優秀代表到國內外先進地區進行實地高端培訓學習,定向定點定課題,爭取三年輪訓一遍。(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各鎮街區)4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全市農機總動力保持在200萬千瓦左右,農用拖拉機保有量保持在3萬臺左右,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械達到8000臺,機具配套比達到1:2以上。三年內全
25、市發展專業農機合作組織50個,產業型龍頭農機大戶40家,綜合性農機維修配件服務網點10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機局)(三)現代農業服務體系1 .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公共服務。繼續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項目,深入推進“科技人員下鄉”行動,強化農業技術推廣的主渠道作用。整合12316“三農”熱線,利用農業遠程視頻互動專家系統平臺,開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等。(責任單位:市農業局)2 .以專業合作社為基礎的互助性服務。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把農民聯合起來,提高組織化程度開展合作互助活動。計劃三年內農民合作社發展到2000家,入社成員4.7萬個,帶動農戶9萬戶c(責任單位:市農經局、市農機局、
26、市供銷聯社)3 .以農化企業為支撐的鏈條延伸性服務。依托奧寶、綠旺達等肥料生產企業,大力推廣“測、配、產、供、施”一體化服務模式。支持發展供銷農資、雙豐合作社等測土配方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廣玉成生化公司對大田作物病蟲害實行統防統治,對規模化種植基地實行“全套餐”服務,對零散種植的農田實行“菜單式”服務模式。(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供銷聯社)4 .以供銷社為龍頭的社會化服務。在市級成立安丘市金穗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城區周邊10公里的大田托管、農化服務,計劃三年推廣全環節服務100萬畝,全程托管10萬畝;在鎮街區建設23處為農服務中心,社會化服務公司參與為農服務中心項目建設運營,服務半徑3
27、公里左右,服務面積3-5萬畝,形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務圈”;在112個村建立綜合服務社,開展日用品、農資、農業技術咨詢及家政等服務。(責任單位:市供銷聯社)5.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依托的經營性服務。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建設自屬基地、合同基地,在種苗供應、農化投入、技術管理等方面實行統一服務,實現企業與農民的互惠雙贏。全市三年內發展企業自屬、合同種植基地20萬畝。沃華農業科技公司發展企業鏈條延伸服務,新建大蔥育苗工廠3處,育苗棚300畝,托管服務大蔥種植基地12000畝。(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四)農產品流通體系1 .運用“互聯網+”理念,加快網上直銷、分銷平臺建設。依托頤高電子商務產業園,
28、打造“淘寶網特色中國濰坊館”、“農家商城”、“青云商城”等一批特色線上平臺;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實施“農村淘寶”項目,通過建設縣級運營中心、物流倉儲中心、村級服務站點三級電子商務服務網絡,打通“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支持魯豐集團、匯潤食品、渠風食品、大順食品、德誠農牧、富邦藥業等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拓寬銷售渠道。2 .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品牌農產品營銷體系。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形象、統一推介”的原則,籌建安丘品牌農產品網上商城和展示展銷中心,作為推介安丘農產品的窗口。3 .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通過競爭確定相關企業在全國各地設立銷售網點,建立展示展銷中心,在安丘農產品消費量大的國內大中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醬油的介紹教學課件
- 2025年中國封門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1-2026年中國先進陶瓷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中國汽車除臭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抹茶行業發展運行現狀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殯儀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船舶發動機修理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廢氣分析儀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貴州重點項目-民族民俗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竹木纖維板行業發展潛力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水電消防居間協議書
- 如何培養護理科研思維
- 醫院智慧運營管理平臺建設需求
- DB11∕T1130-2024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管理與監測技術規程
- 體育審計整改報告范文
- 2021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外國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公司合伙人合同協議書模板7篇
- 煤矸石處置合同范本
- 中暑急救培訓課件
- 能源管理體系及節能知識培訓課件
- 《SOP編寫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