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_第1頁
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_第2頁
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_第3頁
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_第4頁
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2014年10月17日10:07來源:環球在線10月16日,首屆“1017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扶貧開發與全面小康。此次論壇是中國首個扶貧日系列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努力為貧困地區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演講。他說,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是事關群眾最現實利益的民生工程。據統計,2013年我國醫療達到了73億人,其中門診69.6億人次,衛生計生與群眾關系之密切。但是,我國城鄉健康水平的差距依然較大,疾病成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的

2、因素。調查顯示,我國農村地區貧困戶中,因病致貧率高達37.8%,因病致貧成為農村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衛生和計劃生育扶貧工作,扶貧綱要以及中辦國辦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都將衛生和計劃生育納入扶貧重點服務范疇,做出重要的部署。國家明確要求將衛生和計劃生育扶貧工作與西部大開發區域發展等政策相結合,與深化醫改和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相結合,與實施十二五規劃相結合,按照普惠政策重點支持,試點政策優先支持,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的力度,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健康水平,努力讓貧困地區群眾少得病。貧困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越是貧困的地區群眾的健康水平越低,這既有人

3、居環境,經濟社會的原因,又有教育健康觀念、生活方式的原因。王培安認為應分輕重緩急,對癥下藥。一是抓基礎,針對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缺乏的實際,實施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造項目,為6至36個月的嬰幼兒,每天免費提供營養餐包,共有8622萬農村嬰幼兒受益,積極開展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的試點,已在49萬例新生兒中開展了兩種遺傳代謝病和聽力障礙的篩查。二是抓重點疾病的防治,支持貧困地區開展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的地方防治工作,2013年在氟中毒地區完成了49.8萬戶改造任務。三是抓長遠,著眼于整個貧困地區,群眾的醫療服務提高,服務質量的改善,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提高到35元,為貧困地區群眾

4、全面開展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疾種,0至6歲兒童的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11大類4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高新型農村籌資水平和政府補助標準。2014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320元,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了75%開展20種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試點工作,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提高了12個百分點,超過60%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群眾看病的負擔。今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還動員社會力量,建立了健康暖心扶貧基金,已籌集社會基金2600多萬元,專項用于衛生計生行業扶貧,已為4個定點扶貧縣特殊困難家庭2200余人提供了大病救助,醫療補助,及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救治等一免三助的服務。努力讓貧困地區

5、群眾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為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加大“輸血”力度的同時,也注重“造血”功能的加強。王培安介紹說,2013年以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籌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基礎實施建設支持的力度,支持貧困地區、縣級醫院,村衛生室,農村急救體系等31853個建設項目和18220套鄉鎮衛生院周轉室。二是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國家每年投入近14億元,實施農村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中西部農村衛生人員培訓等項目,在貧困地區繼續實施衛生工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累計培訓貧困地區110萬人次,通過

6、建立人才綠色通道,加大對口幫扶力度,探索解決貧困地區衛生計生人才短缺的問題。三是加大技術支持和指導的力度,派出24支國家級醫療隊赴貧困地區,開展技術指導和帶教培訓,幫助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同時協調建立城市大醫院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的遠程會診系統,加強遠程培訓,轉診預約診療,提高貧困地區醫療衛生的服務能力。在計劃生育家庭扶貧開發方面,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實施了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服務制度,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區和等三項制度,推動各項惠民政策,向計劃生育家庭群系幫助解決生產生活的困難,促進農村計劃生育家庭,致富奔小康,實施幸福家庭創建活動和新農村新家庭計劃項目,啟

7、動圓夢女孩自愿行動、示范活動,開展針對農村貧困女孩的公益性幫扶活動,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國家衛計委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務院扶貧辦的具體指導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系列推動下,繼續致力于維護貧困地區群眾的健康權益,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圍繞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方向,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創新機制,采取更加好的政策措施,加快貧困地區衛生計生事業的發展,為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基本實現全民健康公平和病有所醫的目標創造條件近3000萬因病致

8、貧群眾如何脫貧?一一代表委員建言掃清脫貧路上最大“攔路虎”2016年03月12日20:16:04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3月12日新媒體專電題:近3000萬因病致貧群眾如何脫貧?一一代表委員建言掃清脫貧路上最大“攔路虎”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郭強我國現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占到近3000萬,重大疾病已經成為橫亙在貧困人口脫貧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如何掃清這只“攔路虎”,幫助因病致貧群眾同步實現小康,成為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之一。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近3000萬人因病致貧低保金加上失獨補助金共1.08萬元,這幾乎是江西省吉安縣敦厚鎮下嶺村鐘劉金夫妻倆全年的收入。四年前,鐘

9、劉金因喉癌做了手術,前后花了11萬元,新農合報銷了2萬元,借了錢不說,如今每年還需要1萬元的藥費,相當于家庭所有收入。和鐘劉金一樣身患重病的貧困人口,是我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進程中最薄弱的一環。國家扶貧辦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現有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占42%,因災致貧的占20%,因學致貧的占10%,因勞動能力弱致貧的占8%,其他的占20%。“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支離破碎或辛酸痛苦的家庭。”來自醫藥衛生界的全國政協委員司富春今年元宵節到河南省漫河市臨潁縣南橋村開展義診活動時發現,當地不少人遇到小病隱疾能拖就拖、能扛就扛,從而發展成重大疾病。”這次活動給了我極深的感觸,切身體會到了

10、精準醫療扶貧的必要性、緊迫性。”他說。長期扎根醫療一線,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兒童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胡梅英見過很多家庭因為一場病而陷入困境的悲劇,其中一些貧困戶更是因為沒錢不敢就醫,讓她倍感揪心。“病來如山倒,這句話既是指疾病對人體的破壞力,但也包含了對一個家庭的破壞力。-個家庭中,如果有一個人生了大病,就如同塌了半邊天!”保障水平偏低,一大部分醫療費用不在報銷范圍內近3000萬群眾緣何會因病致貧,他們脫貧又難在何處?代表委員表示,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國農村醫療保障和救助制度尚不完善,具體表現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限,新農合實際報銷比例不高,重大疾病救助標準偏低等方面。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衛計委主任

11、李利說:“當前新農合保障水平有限、大病保障制度不健全,無論是預防新增貧困人口,還是減少已有貧困人口,都必須高度重視健康扶貧工作。”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李薇薇在聯組會議上發言時指出,由于新農合制度局限于基本用藥、基本醫療和基本支付,還有一大部分醫療費用不在報銷范圍;同時,貧困地區財政資金有限,醫療救助資金嚴重不足,”有些地方民政醫療救助標準最高限額1.2萬元,遠不能解決重大疾病患者沉重的醫療負擔。”我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自2013年建立以來,在幫助困難群體看病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條件限定過多、流程設置復雜、信息不共享等原因,一些貧困群眾有病難治現象仍然突出。胡梅英告訴記者,疾病應急救

12、助的對象主要限定在民政部門認定的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五類對象,而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還有相當比例不屬于上述身份,而按照制度設計,民政部門認定的五類對象就醫,醫藥費用可由醫保、醫療救助等和醫院直接結算,無需自己墊付,但扶貧部門的建檔立卡戶中不屬于這五類對象的就不行。開展健康扶貧,掃清脫貧路上最大“攔路虎”為掃清重大疾病這一脫貧路上最大的“攔路虎”,代表委員建議,在目前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的基礎上,精準識別確定醫療扶持對象,大力開展健康扶貧。司富春說,國家應加強統籌協調構建多層次的因病致貧、返貧治理體系,并加快實施農村分級診療模式,完善重大疾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

13、眾真正脫貧奔小康。李利建議,國家盡快出臺健康扶貧指導意見,加大貧困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力度,逐步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比例;同時,建立貧困群眾大病商業補充保險機制,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購買,進一步提高抗大病風險能力。胡梅英說,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精準脫貧攻堅,應進一步發揮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在防止因病致貧、返貧中的作用,將尚未被納入救助、但因病返貧或家庭確實特別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步納入救助范圍。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李曉林表示,要想在2020年前實現全部貧困人口脫貧,必須建立健全農村全范圍醫療救助體系,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環境和能力,這是解決因病致貧的重要基礎。郭青:“因病致貧”

14、成當前致貧的突出問題2016-03-0821:44:00來源:央廣網中央臺駐陜西首席記者黃立新對話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安康市市委書記、安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青;全國人大代表、安康市旬陽縣棕溪鎮王院村黨支部書記陳分新。最新的數據顯示,安康現在確切的貧困人口數量是58.17萬人。郭青介紹說,按致貧原因來分類,共有七大類致貧因素。其中,因病致貧有17.09萬人,占總貧困人口的29.39%;因缺技術致貧的有12.36萬人,占21.25%;因缺資金致貧的有9.69萬人,占16.66%;因缺少勞動力致貧的有5.78萬人,占9.94%;因學致貧的有3.99萬人,占6.86%;因殘致貧的有4.11萬人,占7.

15、07%;還有因其他原因致貧共計5.15萬人,占8.83%。郭青表示,這些致貧原因都是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但有些也發生了變化。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奮力攻堅,有些致貧因素已經不存在了。比如在“十一五”末,貧困群眾致貧的原因中,受生存環境限制和自然災害致貧占很大一部分。自2010年安康“7.18”特大洪澇泥石流災害后,啟動避災扶貧搬遷以來,“十二五”期間,安康搬遷安置13.2萬戶50.1萬人,相當于兩個中等縣的人口。可以說大多數群眾擺脫了因地質、洪災導致貧困的原因。郭青指出,“因病致貧”是當前一個比較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慢性病患者的負擔比較重,返貧率比較高。*1060人年均醫療費近10萬自

16、付超過一半2014年4月,益陽市赫山區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研,結果顯示:全區年均累計醫療費用在5萬元以上(未計算生活費、陪護費、交通費等)的職工和城鄉居民(2012年、2013年兩年平均值)有1060人;主要身患癌癥、腫瘤、心腦疾病、腎功能疾病、白血病、癱瘓、重癥殘疾、特殊慢性疾病等病種。這1060人年均發生醫療費用9605.6萬元,實際報銷費用4150.6萬元,自付部分高達5455萬元。即平均每人醫療費用近10萬元,但報銷不到一半。賀輝說,疾病、殘疾,讓一些原本就處于低生活水平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些患者因巨額醫療費用,干脆放棄治療。而一些貧困以極的重癥患者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從而帶來極大的

17、社會威脅。【分析】醫療費用成本上漲和報銷比例不高是主因這份調查報告同時也探究出了因病(殘)致貧現象的原因。“首先是醫療費用成本上升。”賀輝稱,由于現代醫療技術的提開,醫藥成本均大幅提升,導致家庭醫療成本“水漲船高”。再加上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水平有限,廣大群眾對基層醫院缺乏信心,即使是小病,也首選更高級別的醫院,這也直接提高了醫療成本。其次是大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不高。如2013年醫保政策規定:職工年發生醫療費用最高封頂線為18萬元,居民年報銷醫療費用最高封頂線(支付限額)12萬元。“但這對于那些一年要花數十萬來看病的家庭而言,作用有限。”賀輝介紹,越是大病、越是在高一級醫院就診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越

18、低。“就赫山區農村居民年累計發生醫療費用5萬元以上的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情況來看,2012年、2013年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僅為32.2%39.7%。”止匕外,因病導致家庭隱形支出較大、家庭穩定收入較少、殘疾人就業保障不到位,以及救助體系仍不健全均成為加重因病(殘)致貧現象的原因。【破解】“授之以魚”并“授之以漁”“因此,加大對因病(殘)致貧家庭的救助幫扶力度必須使用雙管齊下的方法,授之以魚并授之以漁。”賀輝說道。授之以魚集中力量專項救助提高大病報銷比例賀輝建議,省政府需進一步加大投入,整合部門專項資金用于救助因病(殘)致貧家庭,特別是對大病、重度殘疾、特殊慢性疾病的家庭,在現有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對

19、個人醫療費用自付部分進行二次補償。“省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一部分,整合民政救濟、人社醫保、衛生農合、工會救助、殘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福利金、社會捐助資金等,建立因病(殘)致貧特困家庭救助專項基金,專門用于對因病(殘)致貧特困家庭的重點救助。”賀輝介紹,赫山區目前正在積極與商業保險機構合作,計劃為大病特困家庭增加一層保障,分擔部分家庭因病致貧風險。在大病醫療保險金的基礎上,由財政安排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建立大病醫療商業保險籌資機制,加快商業保險進入城鄉醫保重大疾病保險步伐。賀輝建議,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簡化報銷程序,適當提高報銷比例。對未納入大病醫療統籌范圍的和長期用藥的,適當增加特殊門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